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20
1.發展歷程簡述 2.產業空間分析 3.象徵、權利空間分析 4.公共空間分析 5.空間結構分析

Upload: geniuswei

Post on 27-Jul-2015

6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1.發展歷程簡述 2.產業空間分析 

    3.象徵、權利空間分析 4.公共空間分析 5.空間結構分析 

艋 舺

大 稻 埕

台 北 城

Page 2: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發展歷程簡述

Page 3: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艋舺發展史 •  十七世紀末—艋舺一帶是平埔族「紗帽厨社」的聚落 •  開墾時期:清朝康熙48年陳賴章獲准開墾「大加蚋堡」

招募大批福建移民前來,於是艋舺一帶 逐漸形成聚落

•  興盛時期:道光、咸豐年間,商人組成「郊行」與各 地往來貿易,促使商業達到鼎盛,有 「一 府、二鹿、三艋舺」之稱。並將政府 機構移駐於此,使艋舺成為北台灣的軍事 與政治中心

•  衰落時期:由於發生嚴重的瘟疫、淡水河淤淺、保守 排外以及爆發多次移民械鬥,於是艋舺漸 沒落被後起的大稻埕取代

•  日治後,日人改名為「萬華」,劃定沿河一帶為「遊廓」 (風化 區),同時實施市區改正,拓寬馬路

•  光復後,隸屬「龍山區」的轄區,台北各地區發展迅速, 此區卻停滯不前,相較之下特別顯得老舊雜亂

•  民國79年,與原來的西門區、雙園區規劃為新的「萬華 區」

早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早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Page 4: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艋舺地區發展大事年度表 年 度 歷 史 大 事 建 築 與 都 市 計 劃

康熙年間 漳泉兩地移民著手開荒,得官方允許開墾「大加蚋」。在沙麻廚社大溪口蓋茅屋,開墾漸進展

艋舺建街開端「番薯市街」

乾隆年間 艋舺市街的營建極速的發展 艋舺都司升為縣逐、對外貿易大為躍進 艋舺的繁華已達極點

艋舺龍山寺創建 建立水仙宮、清水巖祖師廟設置料館、建立民房、妓院等等

咸豐年間 艋舺發生分類械鬥,同安人敗走大稻埕 ,艋舺漸衰敗,後奠定大稻埕發展基礎

建立青山宮、學海書院、育嬰堂

光緒年 間 台北置府、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選擇大稻埕、極速增加大稻埕的繁盛 

建養育院

日治時期 日軍入寇進陷台北,市區改正 1.光緒25年第一次市區改正計劃 2.光緒27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劃 3.光緒31年完備的全地區都市計畫 

Page 5: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產業空間分析 

Page 6: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產業空間分析(以商業為主) 艋舺三水門、淡水河沿岸早期發

展地區

新起町、新富町、西門町地區

艋舺低窪地區

下崁庄地區 (今和平西路以南)

日治初‐‐1918

1919--1933

1934—日治末

清代

●由上圖分析得知:影響商行分佈與市街繁榮最大的是→                                            市街的變遷、市街道路的新設

Page 7: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艋舺地區各商行空間分布與市街發展關係表  商 行 類 別 分 佈 地 區 變 遷

中藥行 以台灣人較多 的的街區

分布區域範圍較廣、其醫療組織不受地域環境背景的限制,也是與社會生活分不開的空間形式

金銀紙業、香燭鋪

河岸區及廟週遭

市街發展與變遷等因素並未使錦銀紙業到影響,其統一性和地域性亦是最高,但至今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已變成複合式經營為導向

米穀業 土地成本高的新興街

米業為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經濟輸出之一、交通運輸也由早期的河運轉為陸運,米行的市街空間結構也隨之改變

酒樓(料理、飲食)

以日治時期開拓的新興市街為主

酒樓的特殊空間形市占艋舺新興市鎮結構重要的一環,但未明顯延伸至早期發展台灣人街區、因此其與市街發展、族群的消費性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

公共澡堂 西門町等內地人街區

公共澡的設置時間、地點和空間形式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可知道其使用變遷亦可發現不同社會文化對待環境和自身的差異

木材行 淡水河沿岸 昭和年間木材因運輸工具的改變其市街分佈漸不受市街發展與地域性限制,日治末年成立的統治會社亦使木材行受到衝擊

染布房 沿岸河邊 因染布技術及市場需求的大環境改變、經營型態漸改變傳統染布房已不復見,直到日治時期被日人掌握,於是染布房空間則移到 新起町及廣末町。

Page 8: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象徵、權利空間分析

Page 9: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象徵、權利空間分析(官署、學堂) •  空間意義:艋舺作為台北盆地管理(行政管理中心)及交換中心,所以縣丞、參將署 、官衙及書院為則必要設施,這樣的空間形式回應了當時的歷史函構,進而鞏固其社會地位及支配關係,而達到統治目的。 

•  康熙末年上艋舺頭汛(兵數十員)保護墾戶及交易。1759年設八里坌都 司於艋舺,1819建營署,1825年艋舺營署改參將署(圖一),同年軍公料館(圖二、三)亦設於艋舺。這些官署代表了艋舺早期重要指標。

•  康熙23年台灣歸屬於清統治後,因厚植國力下令知府設置學海書院(圖四)辦學以提高科舉水準,當時為台北的最高學府

(圖四)學海書院平面圖 (圖三)參將署平面圖 (圖二)義倉平面圖 (圖一)倉署平面圖

Page 10: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公共空間分析

Page 11: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火車站

祖師

傢俱街

二手市場

印刷業

寵物

三水菜市場

商場 捷運車站

成衣批發

茶店

華 西 街

風化區

禮服

街 夜市

小 吃 

龍山

料館媽祖廟

老街屋

龍山圖書館

地藏王廟

龍山寺 黃氏宗祠

仁濟醫院 學海書院

祖師廟 青山宮

萬華火車站

紅樓

主要建築分佈圖

Page 12: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  龍山寺為清代三邑商人結社─頂郊的會所,擁有強大的武力,與地方權利結構密切結合,危及結指揮的總部,和艋舺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直到今天仍是居民集會議事、祭祀信仰的中心 

•  亦有移民信仰中心和同鄉會會館的功能,鼎盛的香火和人群來往頻繁,帶動周邊商街的興起,使艋舺發展從沿河一帶往內地發展。

反映民意象徵的機構—龍山寺

Page 13: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媽祖廟

媽祖廟

媽祖廟

大眾爺 龍山寺

青山宮 蓮花池

龍山寺池

淡水河 

貴陽街

西園路

夏新街

寺廟與市街的關係(領域感及地點感)

在移民社會中,廟宇時為象徵及實質中心, 其區位的選擇會影響市街的發展。

Page 14: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空間結構分析

Page 15: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河濱地區

龍山寺地區

後站地區 國宅地區

河堤阻隔市區及河濱之關係,造成土地不當使用浪費資源

為居住量滿足之地區, 多為混凝土構造之 國民住宅

傳統發展中心,保留歷史傳統 的人類使用空間遺跡, 有曲折的巷道及延續零售商業

因區位因素(鐵路後站地區),顯現其發展較緩慢,零碎空間組合結構、違章建築較多,土地低度使用

艋舺地區空間發展模式分析

Page 16: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連接系統分析

龍山寺軸向系統

河濱軸向系統

艋舺街道發展模式,有兩大不同的連接系統

Page 17: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龍山寺軸向系統─ (1)聯繫方向:東西向聯絡環河南路及中華林蔭道。 (2)古代緣起:乾隆3年泉州府的移民在廣州街蓋龍山寺,在種族觀念相當濃厚下,養成強烈的排他性,常與外來的郊商發生衝突。 (3)現在功能:夜市零售商、娛樂、古蹟觀光、艋舺居民集會議事、祭祀信仰中心。 意義:萬華最商業活動潛力之步行步道。 

廣州街 

Page 18: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康定路 龍山寺軸向系統─ (1)聯繫方向:南北向聯絡西門鬧區及萬華地區 (2)古代緣起:清代以開闢,但離艋舺繁華地區較遠所以文化和商業均不興盛 

其中清水巖祖師廟對艋舺地區的歷史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3)現代功能:商業(五金、腳踏車買賣)、銀行業、餐飲業、人潮集散 意義:艋舺出入道

Page 19: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大理街 (1)聯繫方向:東西向聯絡國宅更新區及交通中心(捷運、車站) (2)古代緣起:大理街地區是古艋舺番薯市龍山寺廟區的前緣,古街名叫做下石路, 清代為打造石材、整理石材的所在地,以私人糖部、種竹、茉莉花茶種植之農業 社區之所在。 (3)現代功能:活動—成衣批發零售 

交通—地區性服務道路、步行道 意義:住宅區、商業區、交通聚散中心之串連 

Page 20: 台北--從艋舺、大稻埕到台北城 2/4

貴陽街 (1)聯繫方向:東西向聯絡龍山河濱公園 (2)古代緣起:載三百多年前早已形成,是艋舺最古老的街道亦是先民開拓艋舺的起點 

番薯與漢人在淡水河與貴陽街交口進行交易,形成交易的市集,有「番薯市街」之稱  日據時期改名為華西街,被劃入「遊廓」(酒家、妓樓、娼寮)之內 

(3)現代功能 : 商業(金紙、雜貨)、歷史觀光路徑 意義:台北市發祥 地史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