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42
唐三彩探險之旅 http://webtitle.nmh.gov.tw/3colors/index.asp 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20/19/2831026_188138844.shtml ………. 中國音樂—維基百科 中國音樂,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 9000 多年前,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音 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詩經》大、《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描 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 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上古音樂 河南省舞陽縣出土的賈湖骨笛將中國音樂文化上推至 9000 年,現存河南博物院 中國音樂最早可追溯到 9000 年前。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距今約 9000 年至 7500 年。[1]距今約 7000 年,各地開始出現骨哨、原始陶塤。 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可見遠古音樂文化具有歌、舞、樂 互相結合的特點。「敬天常」、「奮五穀」、 「總禽獸之極」反映先民對農 業、畜牧業以及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繫。例 如黃帝氏族曾以云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呂氏春秋》記塗山氏之女《候 人歌》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 言。 傳說"伏羲神農作琴瑟"。伏羲作琴瑟,大抵出於草創,未能完善,傳至神農時,神農又加於研究,於是琴 瑟之制,始漸如後世之制。 [1] 。又有伶倫制音律、作歌舞,仰延制樂譜,大容作樂,黃帝制笙竽,作鼓, 伶倫榮將鑄鐘等傳說。 古代音樂 瑤琴 中國古代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 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為人口頭傳唱的,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漢樂府》、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現代亦有音樂家為 古詩譜曲演唱,如蘇軾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 歷朝政府皆有專門從事音樂的部門,用於祭祀、宴飲等。為貴族娛樂的「伶人」常常沒有被記載,唐代著名 歌手李龜年也只常出現在唐詩中。中國古代「士大夫」的「琴棋書畫」,「琴」指古琴,古琴音樂往往是士 大夫之間欣賞,他們對古琴的研究形成了「琴學」。明清兩代出版了很多的琴譜、琴書,文獻資料非常豐富, 並且形成了很多的琴派。 古代樂理 中國古代音樂屬於五聲音階體系,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被稱為"五聲",為宮、商、角、徵、羽。 樂器

Upload: tai-selina

Post on 03-Jul-2015

1.298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15 download

DESCRIPTION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搭配 沈冬 的 20131221 國圖演講

TRANSCRIPT

Page 1: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唐三彩探險之旅 http://webtitle.nmh.gov.tw/3colors/index.asp

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20/19/2831026_188138844.shtml

……….

中國音樂—維基百科

中國音樂,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 9000多年前,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音

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描

述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

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上古音樂

河南省舞陽縣出土的賈湖骨笛將中國音樂文化上推至 9000 年,現存河南博物院

中國音樂最早可追溯到 9000 年前。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距今約 9000

年至 7500年。[1]距今約 7000 年,各地開始出現骨哨、原始陶塤。

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可見遠古音樂文化具有歌、舞、樂

互相結合的特點。「敬天常」、「奮五穀」、 「總禽獸之極」反映先民對農

業、畜牧業以及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繫。例

如黃帝氏族曾以云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呂氏春秋》記塗山氏之女《候

人歌》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

言。

傳說"伏羲、神農作琴瑟"。伏羲作琴瑟,大抵出於草創,未能完善,傳至神農時,神農又加於研究,於是琴

瑟之制,始漸如後世之制。[1]。又有伶倫制音律、作歌舞,仰延制樂譜,大容作樂,黃帝制笙竽,夔作鼓,

伶倫、榮將鑄鐘等傳說。

古代音樂

瑤琴

中國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

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為人口頭傳唱的,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漢樂府》、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現代亦有音樂家為

古詩譜曲演唱,如蘇軾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

歷朝政府皆有專門從事音樂的部門,用於祭祀、宴飲等。為貴族娛樂的「伶人」常常沒有被記載,唐代著名

歌手李龜年也只常出現在唐詩中。中國古代「士大夫」的「琴棋書畫」,「琴」指古琴,古琴音樂往往是士

大夫之間欣賞,他們對古琴的研究形成了「琴學」。明清兩代出版了很多的琴譜、琴書,文獻資料非常豐富,

並且形成了很多的琴派。

古代樂理

中國古代音樂屬於五聲音階體系,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被稱為"五聲",為宮、商、角、徵、羽。

樂器

Page 2: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主條目:中國民族樂器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以主要製作材質或發聲體的材質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稱「八

音」,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包括編鐘、特鍾、鐃,編鐘、磬這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是當時官方認可的「最

高雅的聲音」。

石:包括編磬、特磬

土:包括塤

革:包括鼓

絲:包括古琴、古瑟,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木:包括柷、敔

匏:包括笙、竽

竹:包括簫、笛、管、篪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揚,主要用於宮廷或宗教。

漢、唐以後,通過西域和國外的交流頻繁,西方主要是伊斯蘭教世界和印度的音樂和樂器大量流入,漢唐時

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廣被採納,並將之改良發展。

歷代音樂

夏、商時期

樂舞逐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

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遂有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遂

有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在行祭

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

酋長以樂舞祭祀天、祖先,同時又以樂舞獲得感官的享受,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

具備了發展的條件。傳說夏代有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有木腔蟒皮

鼓、石磐、雙鳥饕餮紋銅鼓、編鐘、編鐃。

公元前 5000餘年的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2音孔發展到 5音孔,可發

出 12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

的晚期,而七聲音階至少在商、殷時期出現。

周朝

編鐘演奏

Page 3: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完備的禮樂制度,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左‧隱五年》傳考仲子之公將萬焉,

公問羽數於眾仲,眾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另服虔《左傳解誼》:「天子八

八,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

具代表性的舞樂有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大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

周時的《大武》,合稱「大舞」或「六代樂舞」。

周代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此保留了大量民歌,經孔子刪訂,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

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 500多年的入樂詩歌共 305篇。《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

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

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

表現手法。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

《詩經》成書前後,屈原所編寫的《九歌》將原為楚國民間祭神時的演唱和表演改編與加工,寫成格調高雅

的詩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

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裏 8種 124 件樂器,包括重要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磬等,提供大量當時宮廷音樂

的資料,包括樂器制式、演奏編制、十二律的理論、音名、旋宮法等。

《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所生產的自然律能發出自然泛音,它為頻率的倍數關係,因此聽

起來是和諧的聲音,但會造成「黃鐘不能還原」,後由朱載堉發明的「新法密率」解決。

秦、漢時期

戰國時期編磬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

了周代對採風制度,搜集、整理

改變民間音樂,並集中大量樂工

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

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

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

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器樂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

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

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有著重要影響。漢代時西北

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製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

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

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

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而"百戲"是將歌舞、雜技、角抵合在

一起表演的節目。

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

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

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Page 4: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

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

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開始傳入。北涼時呂光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

樂帶到中土。

古琴藝術趨於成熟,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魏晉時嵇康在其所著《琴賦》一

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當時大量文人琴家相繼

出現,如蔡邕、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著名琴曲問世。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

等差數列、疊加原理,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鐘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不斷吸收他方文化,加上

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

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

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西涼樂、高昌樂、龜茲樂、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高麗樂等。其中龜茲

樂、西涼樂更為重要。

燕樂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白居易《立部伎》詩形容坐部伎的演奏水平高於立部伎。風靡一時的唐代歌

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

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 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

為唐玄宗所作,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白居易寫有生動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詩篇《霓裳羽衣

舞歌》。

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創立的減字譜一直沿

用至近代。

唐代末年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伴奏的歌舞戲。大面、踏搖

娘、撥頭、參軍戲等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

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

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

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

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音琵琶在形制上和

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宋、金、元時期

Page 5: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誌。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

化生活的遊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有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

唱,以及說唱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雜劇、院本亦相繼出現。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

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

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發展出長短句的「詞調音樂」。「詞調音樂」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

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有"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能作詞,又能依詞度曲,他有 17首

自度曲和 1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人文的心情,並擅描繪清幽悲涼的意境,

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

現了作者享受山河間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

四大古樂之一的南管,大略是在宋元時期成形的,當時的泉州地區商旅雲集,人文薈萃,使得幽微細緻的南

管得以蓬勃發展,他繼承唐代大麴的風範,結構宏博並具有典雅內斂的風格,不論是在歌樂或純器樂的領域,

都達到極高的境界。在唱曲方面,歌者在樂器伴奏下執拍板而歌,曲風多為悠遠綿長,像五大指套中的《一

紙相思》,四個字就可唱五分鐘之長。在器樂曲方面,則著重於五大樂器間的心靈契合、互相呼應,內容多

為寫景敘物,如四大名譜:《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

宋代是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誌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

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

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

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

興盛最初在北方,漸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

白樸、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

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每部作品由「4折 1楔子」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

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 5本 20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

造成溫州南戲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

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

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

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 19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

陽平、上聲、去聲 4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元代時期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

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

明、清時期

明清社會經濟發展發達,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向世俗化。明代的民間小曲

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

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

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等。

二胡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曲、琴書、道情類的

Page 6: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

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

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

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

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

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

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崑劇。最早的崑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

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

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

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

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

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

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笳十

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

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

16世紀晚明時期,西洋音樂通過傳教士傳到中國。在利瑪竇進京呈現給萬歷皇帝的禮品單中,有西琴一張,

據考這是一張古鋼琴。清初,傳教士徐日升教授康熙皇帝西方樂理,並著有《律呂纂要》一書。五線譜也在

這個時候傳入中國。乾隆皇帝的時候,在宮中還組建了一支西洋樂隊,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樂器、豎笛、木琴、風琴、古琴,演奏時戴西洋假髮。

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堉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 25位數字,為

世界首創。

近現代音樂

北京街上的古敲擊樂器大掛架

19世紀末,中國被迫開放南方沿海,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和樂器,廣東

音樂首當其衝,首先吸收西方和聲方法,創造了新樂器揚琴和木琴,發

展了樂隊合奏的音樂,至今廣東音樂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中西結合

比較成功的典範。

民間音樂家為中國樂器的演奏發展創造了新的階段,劉天華定製二胡把

位,改進演奏手法,並創作 10首二胡獨奏曲。阿炳創作二胡曲《二泉

映月》,《聽松》,琵琶曲《大浪淘沙》。盡管當時時世動亂,但中國

民族音樂不論在獨奏和樂隊合奏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

1910年代到 1920年代的新文化運動期間,很多到海外留學的中國音樂

家回國之後,開始演奏歐洲古典音樂,也開始用五線譜紀錄新作品。大

Page 7: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城市裡組成了新興交響樂團,混合歐洲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在音樂廳和收音機裡非常流行。在 1930年代的

上海達到其鼎盛時期。

雖然使用西方的樂器和音樂手段,但仍以旋律和五聲音階為主的歌曲才能受到普通人的喜愛。

革命音樂

在北伐戰爭時期,中國的音樂家為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國民革命軍中廣為傳唱,有的是用國

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詞。

在抗日戰爭時期,音樂家創作大量的抗日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反映了當時全民抗日的精神。聶

耳為電影配曲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抗日軍民的軍歌被到處傳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義勇軍

進行曲定為國歌。

1942年延安會議之後,共產黨把其控制地區的民歌改寫成革命歌曲,如陝西民歌《東方紅》。改寫的目的是

在大多是文盲的農民人口中傳播共產主義思想。

文革期間,音樂為政治所壟斷,音樂家不是服從政治,就是被指控以各種罪名加以迫害。西方音樂皆不合法,

而被推出的革命歌曲和所謂的「語錄歌」、「樣板戲」,皆極富政治色彩和立場。在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森的

宴會上,樂隊演奏美國歌曲《草堆上的火雞》,當時的文化部長竟向總理抗議。中國音樂進入一個低谷時期。

「樣板戲」雖為政治產物,而且主題單一,但在管弦樂團引入京劇的京胡和板鼓,更突出了京劇的音樂特點,

也算是一種中西結合的發展。

當代音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將蘇聯的流行歌曲翻譯成中文。並於各地建立交響曲團,演奏古典音樂和中國作

曲家的新作。東歐的樂團曾多次到中國表演,中國樂團亦曾出國表演。中國音樂家用西方的樂器方法寫作具

有中國風味的音樂,比較成功的有《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建了東方歌舞團,專門學習、演唱第三世界的民歌和樂曲,從此第三世界的音樂開始對中國音樂產生影響。

中國民族樂隊的配器、合奏方式也基本定型,生產出不少成功的民族交響曲。

每年春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中國新年音樂會。

流行音樂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首先從香港及台灣進入中國。台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的演唱,在中國大受

歡迎。中國第一次公開的香港歌曲演出為張明敏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的《我的中國心》,並

且在中國受到極大迴響。此後,中國的流行歌曲開始吸收世界各種音樂。

近年來,中國與其它地區的華人流行音樂不斷交流,開始出現互相融合的趨勢。開始出現「全球華語流行音

樂」的總體稱謂,海外各大流行音樂榜單的發布和編製開始關注大陸市場。

中國的流行音樂當中,民謠性質的音樂,它們的典型代表是校園民謠、都市民謠、軍營民謠,這些民謠音樂

在流行音樂當中亦佔有一席之地,民謠淳樸的曲調,通俗的歌詞感動了很多人。

中國民族音樂

Page 8: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主條目:中國民族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簡稱民族音樂、民樂,又稱國樂、華樂,中國傳統音樂與交響化中國音樂的統稱。

金 鐘 · (編鐘 · 特鐘) · 方響 · 鑼 · 雲鑼 · 銅鼓 · 鐃 · 鈸 · 鈴 · 鐸 · 鉦

石 磬 · (編磬 · 特磬)

撥弦 古琴 · 瑟 · 古箏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 口弦

拉弦

二胡 · 三胡 · 四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骨胡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馬頭琴 · 牛腿琴 ·大廣弦 · 二弦子 · 葫蘆琴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清胡 · 弓琴

擊弦 揚琴 · 筑

竹 笛子 · 簫 · 排簫 · 籥 · 篪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口弦

匏 笙 · (竽)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土 塤 · 缶

革 鼓 · 大鼓 ·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鞀 · 搏拊

木 木魚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其他 骨笛 · 木葉 · 法螺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內的少數民族音樂有著豐富多樣的樣式和內容,如藏族音樂、蒙古族音樂、壯族音樂等。

藏族音樂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曲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藏族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佛教音樂和民間

音樂。佛教音樂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無詞的歌頌曲調。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曲調悠揚,以五聲音階為主。歌舞形式有「果諧」、「果卓」等。

正規戲劇方面,現在已經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傳統歌劇《格薩爾王》。

萬家壩銅鼓

苗族蘆笙

滿族音樂

中國的東北和北京等地是滿族的聚居地。滿族最有名的民間樂器是源自清朝的八角鼓。滿族的搖籃曲《悠悠

扎》等作品經常被用現代的漢語翻唱。

蒙古族音樂

蒙古族民歌分「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長調」有許多無意義的諧音字拉長唱腔,有草原空闊的風格。

特色樂器是馬頭琴,是一種拉弦樂器,由於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個馬頭裝飾,所以由此命名。

壯族音樂

Page 9: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壯族聚居區廣西是民歌的故鄉,男女青年經常對歌,有人甚至說壯族人一生唱歌的時間比說話的時間長。壯

族民歌和漢族音樂風格基本相似,以五聲音階為主。歌詞有明顯的對仗格式,內容則以象徵、比喻等手法表

述,以生活中的交流為主,有時歌詞也引用中國古典故事和典故。

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和南亞地區緬甸、泰國的音樂風格類似,曲調婉轉柔美,典型的樂器是葫蘆絲和象腳鼓。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老人中間演奏的音樂,據說是從明朝時中原地區傳入的,由於當地交通不便,

和外界交往極少,將明朝音樂保留下來,現在只有一批老人樂隊可以演奏,正在培養接班人,是中國 14世

紀音樂的活化石,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注。

侗族音樂

侗族「大歌」是中國唯一採用和聲的民歌系統,基本為女聲無伴奏合唱,由各聲部嗓音的和聲配合非常和諧,

曾在國際引起轟動,並多次獲獎。

維吾爾族音樂

維吾爾族音樂基本是中亞音樂風格,非常注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主要是都它爾

和熱瓦甫。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包羅萬象,是許多民間音樂的源頭。

塔吉克族音樂

塔吉克族音樂和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區別,善於運用半音,旋律婉轉多變。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配

的歌曲,運用了塔吉克民歌的旋律。

朝鮮族音樂

朝鮮族音樂和朝鮮、韓國的音樂基本相同,主要樂器有長鼓和伽倻琴,伽倻琴類似中國古代的箏,比現代的

箏小,彈法也不一樣,是放到盤坐的膝蓋上彈。

戲曲音樂

參看中國戲曲音樂

中國的戲曲曲藝是在中國較為普及的藝術之一。中國戲曲多以高調的唱腔為主,共有 600多個地方戲劇品種,

中國各地的戲曲音樂代表有:崑曲、京劇、河北梆子、豫劇、評劇、越劇、粵劇、秦腔、黃梅戲、潮劇、高

甲戲和儺戲等。崑曲被稱為中國劇曲的源頭,並被聯合國列為世界口頭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搖滾音樂

參看中國搖滾音樂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開始接觸搖滾樂,並組建樂隊,進行模仿與創作。

1986年 5月 9日,北京工人體育館的紀念「'86國際和平年」中國百名歌星演唱會中,崔健演唱《一無所有》,

為中國第一次搖滾樂首次公開演出。

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陸續出現唐朝、黑豹、輪迴、超載、指南針、北京 1989等樂隊。

Page 10: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994年,香港舉行「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演出者皆為來自中國的搖滾樂隊。竇唯、張楚和何勇在當時

被稱為魔岩三傑。

隨後,各種中國搖滾樂風出現:流行的鄭鈞、許巍和零點,低保真的朋克樂隊盤古,英式路線的麥田守望者

和清醒,民俗搖滾的子曰(現已更名「爻釋·子曰」)和二手玫瑰,以及蒼蠅、左小祖咒和王磊、花兒、新

褲子等。摩登天空、京文唱片以及娛樂公司在推出新樂手和樂隊、舉辦演唱會中也做出了很多嘗試。

宗教音樂

參看中國宗教音樂

中國的宗教音樂可分為道教音樂、漢傳佛教音樂、藏傳佛教音樂以及其它宗教音樂。

古典音樂

乾隆組建中國第一個管弦樂團,但只限於個人喜好。1900 年代,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銅管樂團。成立於

1913年的金陵女子大學設有音樂系,對傳播西洋音樂發揮了很大作用。1927年,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在上海

成立。1930年代,上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交響樂團。

20世紀起有許多中國人在國際鋼琴、小提琴、聲樂、歌劇演唱比賽中得獎,中國音樂家創作了大量聲樂和用

西方樂器演奏的作品。

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比較

中國音樂從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和十二平均律,但偏好五聲音階,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

西方音樂從古希臘的五聲音階,逐漸發展到七聲音階,直到十二平均律;從單聲部發展到運用和聲。

中國音樂及音樂常識 遠古時期~民國初年 編寫:沈明尚 民國 88 年 2月初版

遠古時期(西元前 2183年以前) 這一個時期的歷史以傳說為主,相傳黃帝曾命令伶倫為樂官,制定樂律用竹管以「三分損益法」定

下十二律,並定基礎音為「黃鐘」。但是正式有文獻記載「三分損益法」的使用是在周朝開始。

此一時期的音樂是詩歌、音樂與舞蹈三者合一的樂舞。

著名的樂舞有「雲門」及「大卷」,是用以歌頌黃帝的功績;「咸池」,用以歌頌堯的功績;「大韶」,

用以歌頌舜的功績。其中以大韶最著名,孔子曾在聽完韶樂之後,感動的三月不知肉味。

舜的時後傳說已經有排簫,用以伴奏「大韶」。中國的樂徽:排簫;音樂節是民國三十三年四月五

日開始。

※十二律六律六呂:

六律

黃鐘 C 、太簇 D 、姑洗 E、蕤賓 F#、夷則 G#、無射 A#

六呂

大呂 C#、夾鐘 D#、仲呂 F、林鐘 G、 南呂 A 、應鐘 B

夏商周時期夏朝(西元前 2183~1752年)商朝(西元前 1751~1111年)周朝(西元前 1111~222年)

夏朝的樂舞:「大夏」,歌頌大禹治水的功績、另有「大咸」,又稱「咸池」,為祭奠亡祖先靈;商朝

Page 11: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的樂舞:「大濩」,頌揚成湯的功績;周朝的樂舞:「大武」,歌頌周武王的功績。

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西周封建社會的秩序。周朝設有「大司樂」掌管樂政及制定樂律,樂官掌律

呂或教樂器、歌唱及樂舞。此時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教育制度也已建立。

周朝的樂器材質分成八類,又稱八音:金(編鐘)、石(編磬)、絲(琴、瑟、筑)、竹(直吹--蕭、

橫吹--笛)、匏(笙、竽)、土(壎)、革(鼓類)、木(拍板、柷、敔)等八大類。

周朝時已知十二律及七聲音階,以及第一次有宮廷雅樂的出現。

「詩經」中的音樂(也是周朝的民間音樂的分類)分為「風」(十五國風,為民間歌謠,有教化作

用)、「雅」(五聲音階,分為大雅、小雅,為典禮音樂、宴客音樂、藝術歌)、「頌」(七聲音階,為宗廟

祭祀音樂,歌頌帝王、天地神靈)。孔子著有「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與北方歌謠集;屈原將南

方民謠整理為「楚辭」(主要為「九歌」)。

※夏商周時期的音樂家:

俞伯牙為春秋時代魯國的古琴演奏家(視鍾子期為知音);高漸離為筑演奏家;韓國的韓娥為聲樂

家(繞樑三日);樂官有魯國的師襄、晉國的師曠、衛國的師涓、鄭國的師文。

※樂器分類法:

(1)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2) 現代的分類法(大陸):

a.打擊樂器:皮膜類(革)、金屬類(金)、石木類(石、木)。

b.吹奏樂器(竹、匏): 哨類、簧舌類 、簧管類。

c.彈撥樂器:皮面類(三弦,流傳至日本成三味線)、板面類(琴、箏、琵琶、阮)。

d.拉弦樂器(胡琴類)

e.擊弦樂器(揚琴、筑)

f.口簧樂器

(3) 臺灣的分類:吹(吹奏樂器)、拉(拉弦或擦弦樂器)、彈(彈撥弦樂器)、打(打擊樂器)。

秦漢時期 秦朝(西元前 221~206年);漢朝(西元前 206~西元 220年)

箏在秦朝已出現,有一傳說是蒙恬在對西域的戰爭中,獲得外族的樂器改良後所作;另一傳說是有

一對姊妹相爭要彈瑟,結果摔在地上,一分為而二,故名為箏。

漢高祖命令叔孫通將秦的典章改編成宗廟音樂。漢高祖並以筑伴奏,即興演唱「大風歌」(楚聲)。

漢武帝置「樂府新聲」,採集朝廟樂章與民間歌謠,命李延年為協律都尉主持「樂府」,並令張騫通

西域,引進了胡樂(琵琶、箜篌)至中原。佛教音樂也是此時傳入。

漢代民間音樂主流:

1. 「相和歌」:

指漢代北方各地民間流行的各種歌曲,從最原使的清唱(徒歌),進一步有別人幫腔(但歌),到加

入樂器伴奏,成為藝術歌曲了(「南管」的前身:...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2. 「鼓吹」:北方遊牧民族所傳入的音樂(原為儀仗引導音樂或軍樂)。

3. 「敘事歌」:即說唱音樂,如「孔雀東南飛」

4. 「散樂(百戲、雜技)」:原傳自西域,如雜戲歌舞及傀儡。

5. 「器樂曲」:著名的有琴曲「廣陵散」。

漢代文學,以賦、詩和散文最發達。孔雀東南飛是東漢五言敘事詩中的巨構。

秦漢時期的樂器有:排簫(受普遍應用)、笛(音孔更多)、羌笛、笳(用蘆葦製成的樂器)、角(用

Page 12: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牛角製成的樂器)、箜篌、琵琶(為此一外形彈撥樂器的總稱)。

※古琴的歷史:

古琴最早出現在漢代的文獻中,也有人傳說遠在伏羲氏及神農氏的時候遍已經有古琴了。最早出土

的古琴是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的七弦琴,與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比起來,漢代的琴更接近現代

的古琴。

※漢代大曲(大型樂舞)的演出形式:

艷(華麗而抒情)+本曲(詞)+趨(強烈而快速)+亂(尾聲)。趨與亂擇一演出,不同時演奏。

漢代開始有完整的曲式。

※漢代的音樂家:

1、李延年,為協律都尉主持「樂府」。

2、蔡邕,擅長古琴及作曲。

魏晉南北朝魏朝(西元 220~265年);晉朝(西元 265~420年);南北朝(西元 420~589年)

魏晉時期沿襲前代,少有新的發展。

嵇康著有「聲無哀樂論」;晉朝阮籍著有「樂論」及琴曲「酒狂」。

南北朝時傳入大量的外族音樂和樂器,如琵琶、鈸及鼓類樂器,南朝盛行民間音樂,北朝盛行胡樂。

南北朝的「幽蘭」是現今最早的古琴曲譜,以減字譜紀譜。(其他更早之前的琴曲是以口傳流傳至今)

※南北朝音樂的發展:

1、南朝—民間音樂。

北朝—胡樂。

2、相和歌—持續發展,後改為「清商樂」。

3、歌舞音樂加入故事性內容,是戲劇音樂的雛形。

4、百戲更加豐富。

5、器樂曲。

※南北朝音樂家:

1、稽康:琴家和音樂思想家。

2、阮咸:音樂家阮咸創制圓形共鳴箱的彈撥樂器,後人稱之為「阮咸」或「阮」。

隋唐時期 隋朝(西元 581~618年);唐朝(西元 618~907 年)

唐朝宮廷設有「梨園」,為音樂表演人才的訓練所,尤其是以「法曲」為主;「教坊」,負責管理教

習音樂、曲調創作、音樂採集與樂器改制。

唐代用的樂譜有:(1).工尺譜;(2).古琴「減字譜」,早期稱文字譜;(3).琵琶譜。

唐代琵琶是橫抱演奏、使用撥子撥奏、沒有品(把位)項(脖子),現在以失傳,但是可以由敦煌

的壁畫中還有日本的樂器來看當時的樂器。

唐代的樂器大致上延續南北朝,樂器有:曲項琵琶(梨形)、五弦琵琶、篳篥、方響、鑼、鈸、星

(打擊樂器)、達卜(單面鼓)。

※隋唐的音樂家:

民間演唱家有:許和子、張紅紅;演奏家有曹妙達、康崑崙、段善本(皆為琵琶名家)及賀懷智。

隋唐的音樂:

Page 13: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清商樂(清樂):就是從漢、魏以來的「相和歌」蛻變的音樂。

(2).燕樂:宴客時所使用的音樂。隋朝將民間音樂加上西域音樂和東北高麗音樂成「九部伎」。唐朝

時,將隋朝的「九部伎」加上高昌樂改為「十部伎」。表演形式上分為「立部伎」及「坐部伎」。

(3).散樂(民間音樂):有「代面(大面)」、「缽頭(撥頭、拔頭)」、「踏搖娘(蘇中郎)」。

(4).變文(說唱音樂):唐代用於講唱佛經故事的變文,是現存最早的說唱本子。後來內容便不限於

佛經故事,另有參雜了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

※隋開皇年間的七部伎(樂):清商樂(伎)、西涼樂(國伎)、龜茲樂(伎)、安國樂(伎)、天竺樂(伎)、

高麗樂(伎)、文康樂(伎)(宴會上最後的音樂)。

※隋大業年間的九部伎(樂):清商樂、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高麗樂、

禮畢樂。

※唐貞觀年間的十部伎(樂):燕樂(又稱宴樂,為宴會享樂之樂的統稱,這裡指的較狹義,指漢族的

宴會音樂)、清商樂、西涼樂、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康國樂、安國樂、

扶南樂、高麗樂(有時最後會加入讌後樂)。

※唐玄宗時的二部伎:

(1).立部伎八部(室外演奏):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

聖樂。舞團約 80~100人

(2).坐部伎六部(室內演奏):讌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舞團

約 3~8人

※唐代大曲的演出形式:

I.「序」、「散序」:自由拍,器樂曲。

II.「中序」、「拍序」或「歌頭」:慢板,以歌唱為主,器樂伴奏,舞可有可無。

III.「破」或「舞遍」:慢慢加快速度,以舞蹈為主。

※唐代法曲:

自大曲中取一段出來演奏,較接近漢朝的「清樂」,音樂較短,較精緻優雅,可加舞蹈,如「梅花

操」。另有「霓裳羽衣曲」,是自大曲中取出而成的「法曲」。法曲在曲調和所用的樂器方面較接近漢代的

「清商樂」。

宋代 宋朝(西元 960~1279年)

宋代由於經濟發達,音樂的發展,從唐代以宮廷為中心的情形,漸漸轉為以民間為中心。

宮廷燕樂機構方面:

1.教坊:大致上延襲唐代,供皇帝閒居享樂用。

2.雲韶部:於特定節日演奏或作傀儡戲伴奏。

3.鈞容直:似「鼓吹」,為皇帝出巡時前導的音樂。

4.東西樂班:似「鼓吹」,為皇帝出巡到達後的音樂,也是供皇帝享樂的鼓吹。

民間樂舞方面:

1.藝術歌曲:

「詞」,是五代以後的音樂文學。南宋白石道人姜夔為古曲配上歌詞,並留下了十七首在歌詞旁注

Page 14: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有表示音高的「旁譜」,是研究宋代詞樂集記譜法的寶貴資料。

結構較大型的藝術歌曲為「唱賺」,有「纏令」及「纏達」兩種。

2.器樂:

拉弦樂器(如馬尾胡琴)傳入,驅向小型室內樂型式。此時的奚琴為胡琴的前身。

3.說唱音樂:

「鼓子詞」(由唐代的變文轉變而來):唱詞不同,以同一宮調反覆。

「諸宮調」:大篇的唱本,中間有伴奏。

重要作品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無名氏「劉智遠諸宮調」、元代王伯成「天寶遺

事諸宮調」。

4.戲曲音樂:

「雜劇」,在北宋又稱院本,是一種綜合性的戲曲,分豔段(在正戲上演之前,所表演的一段日常

生活的熟事)、正雜劇(有完整情節的故事)、雜扮(丑戲,南宋時成為固定編制)三個部分。

5.大曲:

分三段,第一段是「散序」,第二段是「排遍」,第三段是「破」。另外還有「曲破」是從大曲中獨

立出來。

民間音樂的表演場所稱「勾欄」(場地四周以許多欄干圍起來)或游棚。

宋代的記譜法主要是以「俗字譜」記載,並以固定調記譜(這與「工尺譜」以首調記譜不同)。「工

尺譜」雖在唐代已有,但到宋代才出現有系統的工尺譜,而真正被廣為使用則在元代。

※宋代音樂家:

1、音樂家蔡元定著「律呂新書」。

2、朱熹著有「儀禮經傳通辭」、12首「風雅頌詩譜」。

3、陳暘著有「樂書」(宋代的音樂百科全書,陳暘在元朝著有「樂律全書」)。

4、張炎著有「詞源」。

5、郭茂倩編有「樂府詩集」。

6、何承天創制十二平均律(之前的十二律為純律)。

※宋代南戲:

又稱「南曲」、「戲文」、「永嘉雜劇」、「溫州雜劇」、「傳奇」(明代傳奇的前身),南宋時開始流行。

大部分使用五聲音階,曲風優雅、抒情。

角色分為:生,男主角,相當於現代的小生;旦,女主角;淨,較兇惡的角色;末,有鬍子,長輩;

丑,詼諧滑稽的角色。

音樂形式的聯套方式為:「引子」,為散板的開場,一首;「正曲」,有板眼,多首完整的曲子串連;

「尾聲」,一首。

元代 元朝(西元 1279~1368年)

元代的音樂系統屬於燕樂 28調的體系,樂器方面則開始使用胡琴、三弦、雲鑼等。而元代最重要

的音樂形式為說唱藝術。

元代音樂分為:

(1).雜劇:

盛行於北方,又稱「北曲」或「元曲」;是一種有唱(音樂)、有科(動作)、有白(說白)的戲曲。

曲調高亢、字多腔少,速度較為流暢。由七聲音階組成,以「工尺譜」記譜:上、尺、工、凡、六、五、

乙(Do、Re、Mi、Fa、Sol、La、Si)。

以四折(幕)為定式,每一折皆為同一宮調(不能隨意轉調),每一折由一位角色演唱到底,其他

角色只說不唱。

曲體結構為:1.「引子」,為開場的散拍,常為一首;2.「正曲」,有拍子(有板眼)的曲子,若干

首,由慢的曲子到快的曲子;3.「尾聲」,散拍曲,一首。

Page 15: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代表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故事內容與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相同)、

馬致遠的「漢宮秋」。北曲以王實甫的「西廂記」最為傑出。

(2).南戲:

產生的比雜劇晚,盛行於南方,又稱「南曲」;以民間生活為題材。字少腔多,以歌唱為主,曲調

由五聲音階組成,較柔婉。主要作品有關漢卿「不伏老」、馬致遠「秋思」、雎舜臣「高組還鄉」、姚守中

「牛訴冤」、曾瑞「羊訴冤」。南曲以高明的「琵琶記」最為傑出。

(3).散曲:

利用雜劇或南戲中的只(隻)曲或套曲創作的音樂,與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雜劇相比,散曲是偏向

個人思想感情的抒情歌曲。使用管絃樂伴奏,近乎清唱的風格。

(4).說唱:

1、「貨郎兒」:是採用小販的叫賣聲創作成的樂曲,後來被用為說唱的曲調,或應用在雜劇中穿插

的說唱場面。演出時用拍板、鼓伴奏。

2、「陶真」:使用七字句的歌詞,再附加「蓮花落」的和聲。

明代 明朝(西元 1369~1644年)

明代音樂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戲曲音樂。

明代音樂形式分為:

1.傳奇:

明人對元代南戲的稱呼。演出時分開場、正戲、結尾三部分,為唱曲與念白並重的戲曲,曲調由五

聲音階組成。明代四大傳奇(也有人說是元代南戲的四大傳奇,被納入明傳奇)是「白兔記」、「拜月亭」、

「荊釵記」、「殺狗記」(另外還有「琵琶記」)。四大聲腔是海鹽、餘姚、弋陽(後來發展京腔及亂彈)、

崑山(後來發展成崑曲)。

2.崑曲:

由「崑山腔」演變而來,融合「北曲」(七聲)及「南曲」(五聲),唱法細膩,稱「水磨腔」;而演

唱時字腹佔長音,故又稱「橄欖腔」。由魏良輔改良後廣為流傳。

使用了五聲及七聲音階,演唱方式有獨唱及合唱,屬於曲牌體(套曲、組曲)。主要伴奏樂器為笛

子。

主要作品有: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梁伯龍的「浣紗記」、阮大鋮的「燕子箋」、清朝洪昇的「長

生殿」及孔尚任的「桃花扇」。

3.弦索調:

以三弦或琵琶伴奏的一種歌唱曲調。

4.說唱:

分為「彈詞」(南方)、「鼓詞」(北方)。

5.器樂曲:

(1)「十番鑼鼓」:流行於江蘇地區,為管絃樂器及打擊樂器的合奏。它的特色事合奏之外,還可表

現各自的特色。

(2)「琴曲」:明代的朱權於 1425年編了「神奇秘譜」。

※明代音樂家:

朱載堉闡述十二平均律,比宋代何承天更進步,並著有「律呂精義」、「樂律全書」。

清代 清朝(西元 1644~1911 年)

元明以來戲曲音樂的發展蓬勃,多種戲曲腔調的流傳和發展,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及發展,形成了清

代戲曲音樂獨特的背景。

※清代音樂的類別與風格:

1、雅樂:

Page 16: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清代大量仿製古代的雅樂,用於典禮和祭祀,以一字配一音的古法奏唱,節拍緩慢,曲調簡單。

2、俗樂:

(1)戲曲音樂:

(1)崑曲:盛行於明代的崑曲,因太重吐字、發音而有失流暢,因此至清代中葉以後逐漸被平劇

所取代。

(2)平劇:清代地方戲曲音樂之代表。平劇原稱「皮黃」,以唱為主再加上道白。主要的唱腔是「西

皮」、「二黃(簧)」。民國以後,改稱「國劇」。由於平劇較崑曲通俗易懂,便逐漸取代而成為最受歡迎的

戲曲。

(2)說唱音樂:

(1)彈詞:「彈詞」為流行於南方的說唱音樂,使用彈撥樂器(以三絃和琵琶為主)為說書伴奏。

(2)鼓詞:「鼓詞」為流行於北方的說唱音樂,自清代以來,一般通稱為「大鼓」。

(3)佛教音樂:北京智化寺的佛教音樂,保留了明清時的俗化佛教音樂,被稱為佛教音樂的活化石。

(4)泉州絃管(南管):長期保存於泉州,後流傳至台灣、東南亞。

※國劇:

國劇音樂由文武場(稱腔門)伴奏,「文場」是指吹奏(如笛子、簫、嗩吶)及拉撥弦樂器(如胡

琴、二胡、月琴、三絃及琵琶),「武場」是指打擊樂器(如小鼓(單皮鼓)、小鑼、大鑼、雲鑼(將十面

鑼結合,懸於木架上)、鈸(鐃鈸))。

文腔以胡琴為領導樂器;武腔則伴舞、伴戰鬥而生。嗩吶常用於軍隊禮儀、慶典,而小鑼常為女性

角色入場的先趨。在所有樂器中,最重要的是板(木拍板)以及小鼓(單皮鼓),兩者皆由樂隊台柱所演

奏,在他尚未敲鼓以前,任何樂器不得演奏,板則替所有演唱者點拍。

※清代四大聲腔(戲曲唱腔):

1、昆腔:流傳於文人階級

(1)劇本:採用明傳奇。

(2)分為北曲、南曲。

2、弋陽腔:江西。流傳於農民階級→後漸消失。

特色:(1)徒歌:無樂器伴奏,但以鑼鼓節樂。

(2)幫腔:打鑼鼓的人也跟著唱。

3、梆子腔:中國北方(山西、陜西、河南、河北、甘肅)。

(1)產生於清初,發源於陜西,也稱陜西梆子。

(2)最早的板腔體音樂。使用梆子(節奏樂器),故稱梆子腔。

(3)伴奏樂器為板胡。

4、皮黃腔:

(1)產生於清中葉:

西皮—發源於陜、甘一帶。(音調高亢)

二黃—黃岡、黃陂二地<湖北漢口附近>。(音調曲折)

(3)板腔體:

板―導板、慢板、原板。

腔―唱腔,即西皮、二黃。

民國(西元 1911年~) ※民國以來音樂發展:

學堂樂歌為清末學堂所使用的音樂教材,目的是為了建立新的體制而創,希望能突強富國。民國以

後,更大量吸收西洋音樂文化,不論樂曲、樂理、樂器、演奏技巧等,均受西洋的影響很深。

※民國以來的重要音樂家:

Page 17: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沈心工(1870–1947):學堂樂歌之父。為第一位引進西洋小學音樂的人。

2、李叔同(1880–1942):法號弘一,稱弘一法師,晚年稱晚晴老人。作品有「憶兒時」、「送別」、

佛曲「三寶歌」、「春遊」、「東」。曾與友人組織我國最早的話劇團體「春柳社」。

3、蕭友梅(1884–1940):將清末「樂歌」一詞,改名為「音樂」,成為小學的必修科。其著作有

普通樂學、和聲學。歌曲有「卿雲歌」、「霓裳羽衣曲」、「楊花」(韋翰章詞)等。

4、王光祈(1892–1936):為我國研究民族音樂學的先驅,專心致力音樂理論之研究。著有「中國

音樂史」、「東方民族之音樂」、「東西樂制之研究」等。

5、趙元任(1892–1982):著有中國歌唱法、新詩歌集、中國文化裏的音樂。著名的藝術歌曲有「叫

我如何不想他」(劉半農作詞)、「上山」、「瓶花」等。

6、劉天華(1895–1932):其貢獻有改進中國樂器的演奏技巧,並運用西洋的記譜法來整理民間音

樂;提升二胡和琵琶的地位;又創辦音樂雜誌社,組織國樂改進社。為國樂改革的大功臣。

7、楊蔭瀏(1899–1984):著作有「中國音樂史綱」、「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兩冊)、「中國

音樂史參考圖片」等。

8、黃自(1904–1938):運用西方新音樂作曲的第一人,使用五聲音階,運用西方合聲。作品分四

大類:(1)愛國歌曲:「流亡三部曲」、「旗正飄飄」、「熱血」、「抗敵歌」。(2)學堂樂歌:「西風的話」、「農

家樂」、「踏雪尋梅」、「本事」。(3)藝術歌曲:「點絳唇」、「山在虛無飄緲間」、「玫瑰三願」、「天倫歌」、

「花非花」、「思鄉」。(4)典禮音樂:「國旗歌」、「國父逝世紀念歌」。另外有一部清唱劇「長恨歌」。

9、洗星海(1905–1945):著作有「黃河大合唱」。

10、陳懋筠:為我國「國歌」作曲者(「國旗歌」為黃自所作)。

11、江文也(1910–1983):第一位獲得國際音樂獎的人,台灣出生,日本受教育,作品有「台灣

舞曲」(以此作品獲得 1936年德國奧運的音樂比賽)、「孔廟大成樂章」。

12 、許常惠(1929–):為民國以來首位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的音樂家。

13、指揮家黃奕明為第一位十大傑出青年(與呂紹嘉先後獲得法國「貝松桑」指揮大獎)。

14、大提琴家馬友友獲得美國紐約以名字為街名命名的榮譽。

歡迎您在不更動任何網頁內容的情況下,轉貼或直接連結於電子佈告欄或新聞討論區等公開網路媒

體,但不得涉及任何商業行為。

您可以直接從網路上列印下來使用,但是必須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請列印後另行做註解及補充)。請

尊重筆者在整理、打字上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如須以其它方式引用,或轉載於網路以外之媒體、文章

或筆記講義,請先來信取得授權。

沈明尚 Tel:(02)2314-8072,0933-118-127 E-Mail:[email protected]

WWW:http://music.nia.edu.tw/music-designer/balassoon

附錄 ※各時期之樂器:

1、 夏商周時期

夏:石磬、陶壎、銅鈴。

商:銅鼓、編磬、鐃、銅鈴、編鐘(敲擊樂器)。

壎、原始的排蕭(吹奏樂器)。

周:琴、瑟、筑(五絃)、笛、柷、敔。

※曾侯乙墓編鐘:

1978 年於湖北省隋縣出土,為戰國時代的陪葬品,為現存最早有完整的 12 半音的樂器,改寫了中

國的音樂史。

2、 秦漢時期

Page 18: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秦:箏。

漢:排蕭(受普遍應用)、笛(音孔更多)、羌笛、笳(蘆葦製)、角(牛角)、

箜篌、琵琶(張騫通西域,引胡樂至中原)。

3、魏晉南北朝

南北朝:曲頸琵琶、五絃琵琶、篳篥、方響、鈸、羯鼓、和其他鼓類。

音樂家阮咸製「阮」或稱「阮咸」。

4、隋唐時期 延續南北朝,更多的胡樂入中原。鑼、星(打擊樂器)、達卜(單面鼓)。唐代最盛行之

樂器:梨形琵琶。

5、五代 所流行的音樂和樂器,以胡樂居多。

6、宋代 拉絃樂器(奚琴)傳入。此時的奚琴為胡琴的前身。

7、元代 胡琴、三絃(前身為『鼓 』,在秦朝已出現)、雲鑼(雲璈)。

8、明清時期 嗩吶(鎖吶、鎖奈),多用於婚喪喜慶。揚琴。(兩者皆為阿拉伯樂器)。

※著名的古琴曲:

周朝 —— 「高山流水」、「陽春白雪」。

南北朝——「幽蘭」(為現存最早的文字譜)、「廣陵散」、「酒狂」、「梅花三弄」。

唐代 —— 「小胡笳」、「大胡笳」、「陽關三疊」。

漢代 —— 蔡邕「廣陵散」、蔡 「胡笳十八拍」。

宋代 —— 「漁歌」、郭沔(宋代古琴家)「瀟湘水雲」、「楚歌」。

明代 —— 「良宵引」、「平沙落雁」、「漁樵問晚」。

清代 —— 「流水」、「醉漁唱晚」。

※著名的古箏曲: 「漁舟唱晚」、「塞上曲」、「寒鴨戲水」。

※著名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塞上曲」(「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妝台」、「訴怨」)、「孔

雀開屏」、「霸王卸甲」、「將軍令」。

※著名的胡琴曲: 劉天華十大名曲:「月夜」、「苦悶之謳」、「空山鳥語」、「獨弦操」、「燭影搖紅」、「病

中吟」、「悲歌」、「閑居吟」、「良宵」、「光明行」;「二泉映月」、「聽松」。

※著名的笛子曲: 「姑蘇行」、「梅花三弄」、「陽明春曉」、馬水龍「梆笛協奏曲」、「喜相逢」。

※著名的嗩吶曲: 「百鳥朝鳳」、「一枝花」、「六字開門」、「全家福」、「寒江春早」、「將軍令」。

※著名的壎曲: 莊本立「深山之夜」。

歡迎您在不更動任何網頁內容的情況下,轉貼或直接連結於電子佈告欄或新聞討論區等公開網路媒

體,但不得涉及任何商業行為。

您可以直接從網路上列印下來使用,但是必須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請列印後另行做註解及補充)。請

尊重筆者在整理、打字上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如須以其它方式引用,或轉載於網路以外之媒體、文章

或筆記講義,請先來信取得授權。

沈明尚 Tel:(02)2314-8072,0933-118-127 E-Mail:[email protected]

WWW:http://music.nia.edu.tw/music-designer/balassoon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08

中國音樂史

中國音樂已歷五千年,按文化演變的時代段落及音樂本身的特色,可分為四大時期:一為上古音樂,自遠

古至戰國時代,獨自完成中國文化,音樂以雅樂為主,且多與禮結合,宜稱「禮樂時期」。二為中古音樂,

包括秦、漢、隋、唐時代,以俗樂為主,不斷吸收並融合外來音樂,且與舞蹈關係密切,而為「舞樂時期」。

三為近古及近代音樂,涵蓋宋、元、明、清各代,為國民音樂時代,以地方戲曲為主,可稱為「劇樂時期」。

Page 19: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四為現代音樂,起自民國,以西洋音樂影響下的媒介及手法之新音樂為主,脫離禮、舞、劇的牽涉而重本

身的純粹,故稱「音樂時期」。茲略述此四大時期的概況於左:

一、上古音樂

仰韶文化已有原始陶塤(六千年前),伏羲、神農開始造琴瑟,但黃帝時纔奠定音樂文化之基。黃帝於民國

前四六○九年建國,命伶倫作律呂,成十二樂音:黃鍾、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鍾、

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律呂既成、音樂於焉誕生。又作「雲門」,開啟六代之廟樂。國人為紀念黃帝

對音樂的偉大貢獻,自民國三十三年起,以祭祀黃陵之日(清明節)為音樂節。舜令夔典樂,教胄子,為我

國設置樂官,推行樂教之始。又作廟樂「韶」,孔子評為盡美盡善,與周代的「武」樂相提並論。

周代學術發達,樂理上的「三分損益法」此時告成。所謂三分損益法,係以「三分損一」與「三分益一」

之法推求各律管的長度。前者將基本律管(黃鐘,九寸)之長三分之,捨其三分之一而取三分之二,乃成一

新律管;後者係將該新律管加長其三分之一而為三分之四,又成另一律管。如此交替損益,乃成十二律,

其順序為: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大呂、夷則、夾鐘、無射、中呂。相鄰各律間

的音程,恰為一完全五度(相距八律)。十二律既成,遂生「旋相為宮」的理論。即宮、商、角、徵、羽五

聲,各起調一次,成五種調式,如各調式輪流在每一律起音,則可得六十調;宮、商、角、變徵、徵、羽、

變宮七聲,成七種調式,可得八十四調。

此種音調組織為我國古代音樂文化上的重大成就。由於周代尚文,嚮往禮教樂化的「禮樂之邦」,因此有

關的典章制度十分完備,無論祭祀、朝會、饗宴等重大活動,莫不有樂,一切程序均由樂聲導引,毋須以

言語致意。此一禮樂時期的音樂教育極為發達,不僅是熟悉禮儀應對的教科,亦藉此涵養學子士人的道德

性情。「樂記」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故「樂者,通倫理者也」。又:「治世之音

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為實踐禮樂之教,周官大司樂下設樂官十九職,即樂師、大胥、小胥、大師、小師、瞽矇、眡瞭、典同、

磬師、鐘師、笙師、鎛師、韎師、旄人、籥師、籥章、鞮鞻氏、典庸器、司干,計一千三百三十九人。樂

章有郊廟祭祀的「六樂」:雲門、咸池、大磬、大夏、大濩、大武;朝會饗宴的「詩經」三百篇。樂器有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見於「禮記」之鐘、磬、琴、瑟等有三十七種。

二、中古音樂

秦始皇行暴政,焚書坑儒,不二世而亡,當時音樂除「呂氏春秋」論樂外,乏善可陳。漢代音樂相當活躍,

武帝設專司音樂詩歌的樂府,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司馬相如等造為詩賦。樂府在秦火後負責整理先王雅

樂,制作本朝雅樂,吸收民間俗樂,改編輸入的胡樂等工作上,建樹不少。魏晉南北朝及隋代,約四百年

間,北狄及西域的「胡樂」不斷輸入,又有龜茲琵琶名家蘇袛婆來華,均對中國音樂的進展大有幫助,直

接影響唐代音樂的茁壯。不過,禮教樂化的「禮樂」式微後,俗樂風行,放蕩的淫靡之樂趁機檯頭。秦二

世胡亥好此道,不旋踵王朝覆滅。隋最後平定之陳,因後主特嗜艷樂,其國速亡。煬帝大製艷篇,辭極淫

綺,致國祚甚暫。此不僅使王天下者引為鑑戒,亦說明不正當音樂的發展,往往損害音樂的藝術性,甚至

威脅音樂本身的生存。

唐代國勢強盛,貴族巨室生活傾向奢華,音樂舞蹈非常風行。以宮中而論,全盛時,樂工多達萬人,因此

訓練工作極為重要。唐初,高祖置內教坊於禁中,常教習音樂舞蹈人員,為我國最早的皇家藝術傳習機構。

開元二年(西元七一四年),玄宗更設左右教坊,訓練宮中女樂;選坐部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

子。教坊梨園對當時音樂水準之促進,不無貢獻。唐代音樂超乎前代之盛者,在其演出的樂曲。高祖時,

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太宗時擴充為十部樂:(一)讌樂:融合胡漢精華而別創一體之樂。(二)清樂:

集南朝舊有清商樂而成。(三)西涼樂:甘肅敦煌一帶混合漢胡樂器演奏者。(四)天竺樂:由印度傳入。(五)

龜茲樂:今新疆庫車一帶之樂。(六)疏勒樂:今新疆喀什喀爾一帶之樂。(七)高昌樂:今吐魯蕃地區之樂。

(八)康國樂:位於今中亞撒馬爾罕(Samarkand)之樂。(九)安國樂:中亞古國布卡拉(Bukhara)之樂。(十)

Page 20: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高麗樂:來自韓國。此十部樂之大半為外來音樂,因軍事、通商、朝貢、傳教等關係而輸入,樂調繁複,

變化曲折,新奇悅耳,風靡朝廷。此種外樂「入超」的情形,一則反映我國古樂衰落,需要新養分補充及

他山的激盪;一則說明經過長期吸收與融合後,不但進中國則中國之,且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例如坐、

立二部伎的舞樂。立部伎的聲、樂均係立奏,舞樂凡八部:(一)安樂:後周武帝平齊所作。(二)太平樂:

隋代印度錫蘭傳入。(三)破陣樂。(四)慶善樂。(五)大定樂:皆太宗所造。(六)上元樂:高宗所造。(七)

聖壽樂:高宗武后所造。(八)光聖樂:玄宗所造。後六部,除慶善舞為文舞,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舞

者六十四人外;餘為武舞,皆擂大鼓,雜以龜茲樂,「聲振百里,動蕩山谷」,舞者八十至一百八十人。

如破陣舞,「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銀飾之。發揚蹈厲,聲韻慷慨,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

坐部伎的聲、樂為坐奏,舞樂凡六部:(一)讌樂:張文收所造,含景雲等四舞。(二)長壽樂,(三)天授樂,

(四)鳥歌萬歲樂:皆武太后所造。(五)龍池樂,(六)小破陣樂:皆玄宗所造。舞者四至十二人,重韻味,

與立部伎之重氣概成對比。除讌樂外,皆用龜茲樂。唐代固然吸收外樂,唐樂亦隨強盛的國力傳播鄰邦。

以東瀛的日本為例,當時醉心唐制,曾派遣留學生攜回不少唐代樂曲,成為日本雅樂之母,其宮內省雅樂

部仍多演奏。據田邊尚雄之「中國音樂史」載,傳日唐樂有五十首。其中「越天樂」至今唱奏不衰,且風

行國際,成為日本的「世界 名曲」。

三、近古及近代音樂

中國音樂至宋代進入一新局面。原盛行於宮廷的歌與舞,此時多結合故事而成戲曲,一般民眾得以欣賞,

使音樂的國民性與通俗性提高。開其端者為宋雜劇。此一總稱當時戲劇音樂的雜劇,本為官家宴會遊藝,

由於「合歌舞以演故事」,而為歌劇的雛型。除雜劇外,宋代尚有鼓子詞、唱賺、諸宮調之類的講唱音樂,

及轉踏、隊舞、曲破、大曲等歌舞劇,均與宋詞有關。歌與樂結合為一體而風傳,所謂「凡有井水處,即

能歌柳詞」。宋詞家多通音樂,善製曲,如姜夔,自創新調「暗香」、「疏影」等十七首,有譜旁註,使

宋詞音調歌法,得重聞於今世。宋詞樂亦出口,傳至韓國有三十餘首,著名的「洛陽春」及「步虛子」,

仍完美無缺。

元代北曲稱雜劇,南曲稱傳奇,與散曲組成當時代表性的「元曲」。其音樂有敘事、陳義、抒情、寫景等

功效,較宋代戲曲進步,確立我國歌劇的基礎。北曲始於金而盛於元,南曲始於元而盛於明。明代樂人魏

良輔憤南曲之訛陋,埋頭研究革新,足跡不下樓達十年之久。嘉靖年間(一五二二~六六),與詞人梁伯龍

本諸傳奇,再參照各地方戲的曲調,合作「浣紗記」。唱時腔調悠揚,清柔而婉折,一字數轉,入細處有

如水磨,謂之水磨腔。後因起源於江蘇崑山,故稱「崑曲」。

其歌唱注重音調宛轉,講究字音聲韻。其扮演適合劇中人,較以往戲曲進步。其場面分文武:一以笛為主,

重在伴唱;一以鼓板為主,重在助勢。自此崑曲躍至我國歌劇最高境地。但因其發聲太注重子音,唱時忽

吞忽吐,有礙自然流暢之美,加之日趨典雅,脫離群眾,在風行三百餘年後,為皮黃所取代。皮黃在清道

光(一八二一~五○)末時興盛於舊京,又設科班訓練,使名角譚鑫培、梅蘭芳等輩出,於是今日稱為「平

劇」的皮黃,一躍為中國歌劇的代表。其優點在吸收崑曲、梆子等地方戲曲的精華,充分融合,有效發揮。

其音樂以民歌為基礎,具有流暢自然之美,注重吐音咬字及腔調的變化,但無崑曲忽吞忽吐之弊。又以胡

琴為主要伴奏樂器,益增其宛轉優雅,因而成為士人及民眾所歡迎的藝術。

明代精通音樂理論的學者朱載堉,殫精竭智於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發明十二平均律,為中國音樂文化的

一大光輝。中國古代樂律係十二不平均律,所以旋宮(轉調)困難,歷代學者傾力設法,並無具體結果。朱

載堉創四新法,終告突破:(一)不宗黃鐘九寸,另尺以求其中聲。(二)不用三分損益,另法計算各律密率。

(三)不拘隔八相生,每律均反覆計量以求精確。(四)不取圍徑相同,蓋律管的長度不同,其內徑應按比例

增減,音高纔能正確無誤。朱氏將其一生研究成果獻與朝廷,僅得「宣付史館,以備稽考」,清代復因遵

古而予以非議,致如此重要發明,未能施行。西方解決不平均律問題,雖遲於朱氏半世紀以上,巴赫(Bach)

等人卻能據之以作曲,對二百餘年來音樂藝術的快速發展,有莫大影響。

Page 21: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四、現代音樂

近代西洋音樂突飛猛進,於鴉片戰爭後,與堅船利砲俱來,使我國音樂遭到巨大衝擊。在求新求變以圖發

展的原則下,遂接納外來技巧長處,藉以建設與豐富我國的音樂。音樂建設非一蹴可成,最緊要者莫過於

奠基的教育,所以民國以來的音樂,實際以教育方面為主體。北伐後,上海辦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南京有

中央大學音樂系,培養甚多作曲、演奏人才,奠定「音樂時期」的基礎。抗戰期間大後方設國立音樂學院,

東南有福建音專,強化音樂專業教育,並以抗日歌曲從事社會教育,收效至宏。政府播遷臺灣基地以來,

音樂專業教育更為發達,作曲、演奏、研究人才輩出。在學校及社會方面,音樂活動頻繁,高水準演奏會

一年數以百計,且有音樂季、藝術節等加以擴大。音樂學術研究與出版,亦在蓬勃發展中。若人人本諸以

往的精神,努力不懈,中國音樂之進入國際樂壇,宏揚於世界,當是指日可期之事。(劉燕當)

……..

Chinese Music Development

Chimes and Bells in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ang Dynasty Music Show

Page 22: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Tang Dynasty Dancing and Singing Show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can be traced back 7,000 - 8,000 years based on the discovery of a bone flute

made in the Neolithic Age. In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only royal families and dignitary officials

enjoyed music, which was made on chimes and bell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dancing and singing entered

the mainstream, spreading from the royal court to the common peopl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religions such as Buddhism and Islam, exotic and religious melodies were absorbed into Chinese music and

were enjoy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t fairs organized by religious temples.

In the Song Dynasty, original opera such as Zaju and Nanxi was performed in tearooms, theatres, and showplaces.

Writers and artists liked it so much that Ci, a new type of literature resembling lyrics, thrived.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qu, another type of literature based on music became popular. This was also a period when

many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were developed such as the pipa, the flute, and the zither.

During the Ming (1368 - 1644) and Qing Dynasties (1644 - 1911), the art of traditional opera developed rapidly

and diversely in different regions. When these distinctive opera styles were performed at the capital (now

called Beijing), artists combined the essence of the different styles and created Beijing opera, one of

three cornerstone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other two being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hich continue to be appreciated even in modern times.

Besides these types, Chinese peasants were clever enough to compose folk songs, which also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with local flavor. Folk songs described working and daily life such as fishing, farming, and

herding and were very popular among the common people.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tringed instruments, percussion instruments, plucked instruments,

and wind instruments. The following are just a few of them:

Horse-Headed Fiddle

Page 23: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Horse-Headed Fiddle

The Horse-headed fiddle is a bowed stringed-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It is popular

in Mongolian music. With a history of over 1,300 years, it even influenced European string music when Marco

Polo brought one back from his travels through Asia. Its wide tonal range and deep, hazy tone color express

the joy or pathos of a melody to its fullest.

The Mongolian people bestowed upon their beloved horse-headed fiddle a fantastic legend: during horse-racing

at the Nadam Fair -- their featured grand festival--a hero, Su He, and his white horse ran the fastest,

which incurred the envy and wrath of the duke. The cruel duke shot the horse dead, and Su He grieved so

much that he met his horse in a dream. In the dream, the horse told Su He to make a fiddle from wood and

the hair of a horse's tail, and to carve the head of the fiddle in the shape of a horse's head. The lad

followed the horse's advice and when he finished, the fiddle produced an extremely vivid sound. From then

on, people loved this instrument and composed many songs for it.

Lute (Pipa)

Originally named after the loquat fruit, the earliest pipa known was found to have been made in the Qin

Dynasty (221 BC – 206 BC). By the the Tang Dynasty (618 - 907), the pipa had reached its summit. It was

loved by everyone--from the royal court to the common folk--and it occupied the predominant place in the

orchestra. Many well known writers and poets created poems and mentioned it in their works. Bai Juyi, the

master poet, vividly depicted the performance like this: rapid and soft notes mingled were just like big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to the jade plates.

Afterwards, the pipa underwent improvement in playing techniques and structure. Players then changed from

holding the pipa transversely to holding it vertically, and from using a pick to using the fingers to pluck

the strngs directly. In modern times, the volume and resonance has also been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work

'Spring Moonlight on the Flowers by the River', which has a history of over one hundred years, has brought

harmony and a sense of beauty to untold numbers of people.

Page 24: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Lute (Pipa)

Erhu

Page 25: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Flute

Erhu

The Erhu, also called 'Huqin',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ern regio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960 - 1279), it was refined and improved and new variations appeared. It was also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playing the melody of Beijing Opera.

When playing, the player usually stands the Erhu on his lap, and moves the bow across the vertical strings.

The well-known music 'Two Springs Reflect the Moon' was created by the blind folk artist Liu Yanjun, also

named A Bing by the people. Though he could not see anything of the world, he played his Erhu using his

heart and imagination. This melody conjures up a poetic night scene under the moonlight and expresses the

composer's desolation and hope.

Flute

The earliest flute was made from bone over 7,000 years ago. In the times since then, most flutes were made

of bamboo, which allowed even common people to play it. By covering the holes and blowing through the side

hole while moving the fingers flexibly between the six holes, a sound will be produced that is leisurely

and mellifluous like sound from far away. This always reminds people of a pastoral picture of a farmer riding

on a bull while playing a flute.

http://www.travelchinaguide.com/intro/arts/chinese-music.htm

………..

音樂大事年表 ‘’

約公元前 5000年 ‧中國已知最早的橫吹原始管樂器骨哨 20餘支留存於浙江余姚河姆渡﹐由禽骨製成﹐有若干音孔 約公元前 4700年 ‧中國原始氣鳴樂器陶塤(陶哨)兩個留存於西安市郊半坡村遺址。其中之一有 1指孔﹐能發 2音﹐呈小三

度音程關係 公元前 4000年 ‧留存在古埃及王室舊址希拉孔波利斯的竹製豎笛,一般長 91.44厘米﹐直徑 1.27厘米﹐2~6指孔 公元前 4000~前 2000年 ‧中國原始樂器陶塤留存於山西萬榮縣荊村。其中 2指孔塤能發 4音﹐已有小三度﹑五度和小七度音程 公元前 3000年 ‧留存在蘇美爾地區的古國烏爾的 3個利拉﹐高度為 106﹑116和 120厘米﹐琴臂高低不對稱

Page 26: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留存在海法吉(今伊拉克境內)的石刻上雕有豎式拱形豎琴﹐演奏者豎持﹐用雙手撥弦 ‧留存在南巴比倫比斯馬亞的花瓶上﹐繪製有臥式拱形豎琴﹐琴身底大上小呈三角形 公元前 2800年 ‧留存在地中海和西南亞國家的簧管樂器﹐多數是兩支並在一起吹的 ‧留存在埃及和蘇美爾地區的浮雕上﹐有人物在指揮豎琴類的笛管類樂器演奏的圖像 公元前 21~前 16世紀 ‧中國夏代樂舞《大夏》出現。以歌頌夏禹治水的業績為內容﹐演出時用籥伴奏﹐故又稱《夏籥》 公元前 2000年 ‧留存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琉特﹐琴身甚小﹑長頸多品,2 弦﹐無弦軸﹐用撥子撥奏 公元前 1900年 ‧留存在尼羅河附近地區的出土文物中﹐發現有閃米特牧民持利拉傳入埃及圖 約公元前 16世紀 ‧夏代帝發元年,諸夷朝覲國都,獻其樂舞。這是已知中國最早的地區﹑部族間的樂舞交流 公元前 1400年 ‧圖什拉塔王獻給埃及阿梅諾菲斯四世的禮物清單中﹐有 40件全部包金的或鑲嵌有寶石的號角﹐其中 17件

是牛角號﹐其餘為直形小號 公元前 13~前 11世紀 ‧中國商代樂舞《濩》出現。《濩》為祭祀祖先時所用的樂舞。相傳以歌頌商湯滅夏桀功勣為內容 ‧商代虎紋大石磬﹑成組編磬和編鐃等樂器出現。管樂器籥﹑龢(小笙)﹑言(大簫)等見於甲骨文 約公元前 11世紀 ‧中國周代樂舞《武》和《象》問世。《禮記‧樂記》中詳述了《武》表演周武王伐紂的內容 ‧周成王時製定各種祭祀﹑儀典音樂﹐後世稱之為雅樂 公元前 11~前 8世紀 ‧周代將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的“八音”分類法出現 ‧中國古籍《禮記‧禮運》中提出了“五音﹑六律﹑十二管旋相為宮”的旋宮理論 ‧周王朝設立管理音樂行政﹑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的樂官大司樂 公元前 11~前 5世紀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輯成。收有西周初年至春秋後期的各類入樂詩歌 305 篇。按音樂體裁分為風﹑

大雅﹑小雅﹑頌 4部分 公元前 800年 ‧荷馬史詩《伊利昂紀》載﹕福明克斯(即基薩拉)是當時希臘的主要樂器之一 ‧留存波斯出土的文物上刻繪有琴頸短於琴身的琉特﹐稱短頸琉特 約公元前 8~前 2世紀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俗樂“鄭衛之音”盛行 公元前 700年 ‧希臘抒情詩人泰爾潘德羅斯造出了 7弦的利拉,並創立了歌唱史詩的曲調諾莫斯 公元前 645年 ‧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逝世。後人托名之作《管子》一書中最早記載了製定音律的三分損益方法﹐計算到宮﹑

徵﹑商﹑羽﹑角 5音 公元前 600年 ‧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創立五度相生律﹐有助於希臘四音列的系統化 公元前 544年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魯國樂工所歌詩樂的分類名目﹑次第與今本《詩經》相近。季札讚美

的《韶》樂﹐相傳為舜時的樂舞 公元前 522~前 521年 ‧春秋時樂律學家伶州鳩答周景王問律﹐提及階名宮﹑羽﹑角和十二律名稱。這是有關十二律的最早記載 公元前 5世紀 ‧戰國早期曾侯乙墓所藏珍貴樂器 124件,留存於湖北隨州擂鼓墩﹐其中由 8組 64件組成的曾侯乙編鐘﹐每

Page 27: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鐘均可發相距為小三度或大三度的兩個音。總音域為~﹐達 5個八度和一個小三度 公元前 5~前 4世紀 ‧戰國時期《墨子》彙編成書。其中《三辯》和《非樂》(上)兩篇﹐記述了墨家學派“非樂”的音樂思想 公元前 400年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問題篇》﹑《政治學》和《詩學》中都述及希臘的樂制 公元前 300~前 250年 ‧希臘物理學家克特西比烏斯發明水力管風琴 約公元前 4~前 3世紀 ‧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九歌》問世。它根據楚國民間祭神樂舞體裁寫成﹐是楚巫文化的典型音樂文學作品 公元前 3世紀 ‧戰國末期《荀子》成書。其中《樂論》篇是中國古代第一篇完整的音樂思想論著 公元前 239年 ‧中國秦王朝相國呂不韋集門客編成《呂氏春秋》。其中《音律篇》記載了以三分損益法生十二律 公元前 211~前 206年 ‧秦宮廷設立主管禮樂的職官“奉常”﹔專事供奉內廷的“少府”﹐下設“樂府” 公元前 209~前 2世紀 ‧中國秦末漢初北方游牧民族的馬上之樂傳入中原﹐後發展成黃門鼓吹﹑騎吹﹑橫吹﹑短簫﹑鐃歌等﹐統稱

鼓吹樂 ‧漢代胡笳﹑羌笛等樂器傳入中原 ‧漢代出現早期的記譜形式“聲曲折” 公元前 2世紀 ‧漢代劉安等著《淮南鴻烈》﹐首立黃鐘律大數 177147 ‧漢武帝時期﹐樂府機構獲得空前發展﹐百戲盛行。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胡角和樂曲《摩訶兜勒》。西域

音樂開始傳入中原 公元前 2~公元 2世紀 ‧漢代樂種相和歌形成。後發展成歌舞性的相和大曲 公元前 144年 ‧漢景帝將沿襲秦制設立的主管禮樂的職官“奉常”改為“太常”﹐下設主管鼓吹樂的“鼓吹署” 公元前 112年 ‧李延年任樂府協律都尉。他知音律﹐能為新聲變曲﹐曾據胡曲另作《新聲二十八解》 公元前 73~前 49年 ‧中國古代音樂思想重要論著《禮記‧樂記》編定 公元前 1世紀 ‧漢代律學家京房提出“竹聲不可以度調”的理論﹐並按其所發明的“六十律”制律準 約公元 100年 ‧中亞興起基督教音樂﹐先後確立亞美尼亞聖詠﹑敘利亞聖詠等 2世紀 ‧東漢末琴家蔡邕作有《琴賦》﹑《琴經》﹑《琴操》及琴曲《遊春》等 5首 3世紀 ‧中國三國魏時設立音樂機構﹐從事改編相和舊曲與創作新曲的工作 ‧三國魏琴家﹑音樂學家嵇康著《聲無哀樂論》 ,他闡述了音樂藝術,他闡述了音樂藝術的特殊性﹐並批判

了儒家音樂思想 ‧魏晉間樂律學家荀勗製定律尺﹐並主持晉太樂樂府完成了笛律的製作﹐提出以各笛宮﹑角兩律之差數作管

口校正數 314~335 年 ‧羅馬教皇西爾維斯特創辦聖歌學院 346~353 年 ‧天竺樂傳入中國。後成為隋唐燕樂的重要樂種

Page 28: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374年 ‧基督教的米蘭主教安布羅斯編訂義大利教堂禮拜儀式音樂﹐史稱米蘭聖詠﹐通稱安布羅斯聖詠 384年 ‧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龜茲樂傳入中原﹐後成為隋唐俗樂的重要樂部 4~6世紀 ‧漢魏相和舊曲與南方吳歌﹑西曲融匯形成清商樂﹐它保存了秦漢魏晉以來的民間俗樂 ‧曲頸琵琶﹑五弦琵琶﹑篳篥﹑鑼﹑鈸﹑星﹑達卜﹑腰鼓﹑齊鼓﹑羯鼓等樂器流傳中國﹐後成為隋唐俗樂的

重要樂器 4世紀末 ‧龜茲樂與漢魏舊樂相融合﹐產生了新樂種西涼樂﹐後成為隋唐俗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約 400 年 ‧耶路撒冷大教堂的大管風琴建成﹐聲音能傳到數里之外 424~447 年 ‧中國南朝宋律歷學家何承天創製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 424~453 年 ‧南朝宋律學家錢樂之提出“三百六十律”理論 436年 ‧高麗樂﹑安國樂﹑疏勒樂傳入中國中原地區 6世紀 ‧南朝梁琴家丘明傳有琴曲《碣石調幽蘭》文字譜。它是現存最早的古琴譜 ‧南北朝末期歌舞戲出現。它是最早的中國戲曲的雛形 ‧隋代音樂家萬寶常提出“水尺律”﹐論述“八音旋相為宮之法﹐改弦移柱之變,為八十四調,一百四十四律﹐

變化終於一千八百聲”的樂律理論 519年 ‧中國北魏陳仲儒奏請孝明帝依京房六十律立准調校樂器﹐並論述了“清商三調” 535~556 年 ‧北朝時高昌樂傳入中原 547年 ‧北魏楊衒之撰《洛陽伽藍記》。書中記敘了洛陽佛寺僧人唱經並以歌舞表演宣揚教義吸引聽眾 568年 ‧北朝時﹐龜茲音樂家蘇祗婆隨突厥皇后阿史那氏進入中原﹐帶來西域琵琶和“五旦七調”理論 ‧康國樂傳入中原 581年後 ‧中國隋朝宮廷設七部樂,605年後增為九部樂 590~604 年 ‧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製定天主教會的祈禱歌曲“素歌”﹐史稱格列高利聖詠﹐亦稱羅馬聖詠 7世紀 ‧龜茲音樂家白明達創作樂曲多首。其影響最大者是為唐高宗所作的《春鶯囀》。此曲曾傳入日本 ‧唐代設置太樂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園。太樂署掌管雅樂﹑燕樂﹔鼓吹署掌管鼓吹樂﹔教坊掌管俗樂﹔梨

園教習法曲 7~9世紀 ‧唐代說唱形式“俗講”開始在寺院中流行。俗講的文本(即變文)留存於敦煌石窟藏經洞 ‧用竹片擦弦發聲的樂器軋箏﹑奚琴已流傳中原。火不思流傳於高昌 627~649 年 ‧唐代琵琶演奏家裴神符棄木撥創用手彈五弦琵琶 628年 ‧祖孝孫作雅樂﹐共 12套﹐合 32 曲﹐84調 633年

Page 29: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唐太宗作《秦王破陣樂舞圖》﹐由呂才組織樂工 128人演出 642年 ‧唐代宮廷音樂由九部樂增為十部樂 700年 ‧唐武則天撰《樂書要錄》成書﹐計十卷。現僅存五﹑六﹑七三卷﹐其中第七卷為古代旋宮理論中成系統之

論的現存最早文獻 8世紀 ‧唐曹柔創用記錄七弦琴音樂的減字譜﹐對於保存古代琴曲和推進琴曲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唐代出現用漢字偏旁﹑部首或筆畫以表示演奏指位或樂曲音位的記譜法﹐譜式稱“燕樂半字譜” 713~741 年 ‧唐玄宗作法曲《霓裳羽衣》等 713~840 年 ‧唐代四川出現著名製造七弦琴的雷氏世家﹐有雷儼﹑雷威等。所製琴稱雷氏琴或雷公琴 762年後 ‧唐崔令欽撰《教坊記》﹐所錄教坊曲名 324首﹐包括大曲 46首﹐是唐代音樂的重要史料 8~10 世紀 ‧曲子詞留存於中國甘肅敦煌石窟﹐大多是唐玄宗至五代的作品 約 800 年 ‧拜佔廷聖詠開始採用語調記譜法 9世紀 ‧晚唐琴家陳康士編《琴書正聲》十卷﹐其中著錄《廣陵散》﹑《大胡笳》﹑《小胡笳》等傳統曲目共 80多首 約 820 年 ‧歐洲宗教音樂出現了西昆斯和特羅普﹐教會音樂開始出現注重裝飾性旋律的藝術傾向 850年 ‧唐南卓撰成《羯鼓錄》﹐記述了羯鼓源流和開元﹑天寶年間宮廷音樂軼聞等 約 9世紀末 ‧唐段安節著《樂府雜錄》一卷成書﹐其中載有俗樂二十八調的調名﹐以及樂部﹑歌舞﹑俳優﹑樂器﹑曲名

等 ‧西方最早的複調音樂奧加農出現。指在聖詠曲調聲部﹐加一平行或斜向進行聲部的音樂體裁 ‧聖加爾修道院成為羅馬教會的音樂中心。代表人物有馬塞勒斯及其弟子托蒂洛﹑諾特克等 約 900 年 ‧最早的複調音樂理論著作《音樂手冊》問世 ‧法國聖阿芒修道院教士胡克巴爾德的音樂理論著作《和聲篇》問世 約 933 年 ‧敦煌卷子譜 3種抄成﹐後留存於敦煌石窟藏經洞,是研究唐﹑五代音樂的重要文獻之一 959年 ‧中國五代律學家王朴奉詔製訂雅樂﹐並造律準﹐發明王朴律 960~1126 年 ‧中國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等地出現表演音樂﹑歌舞﹑百戲﹑雜劇的娛樂場所勾欄﹑瓦舍 ‧宋雜劇出現並發展 約 1000 年 ‧義大利圭多(阿雷佐的)創用三線和四線記譜法﹐並創用了 ut﹑re﹑mi﹑fa﹑sol﹑la的階名唱法 約 1050 年前後 ‧根據《聖經》故事配以對話﹑音樂和表演的宗教劇開始流行﹐其後發展為神秘劇流行於 14~16世紀 1068~1094年 ‧宋﹑金﹑元時期大型說唱曲種諸宮調﹐經澤州孔三傳首創形成。它由多種宮調的不同曲調組成 1068~1100年 ‧北宋陳暘撰寫《樂書》。為中國早期音樂百科類書﹐全書二百卷﹐包括多種音樂資料﹐並附有樂器圖

Page 30: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084年 ‧北宋朱長文編著的《琴史》成書。全書共六卷。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七弦琴史專著 約 1086 年 ‧北宋時期的曲種鼓子詞在詞調歌曲基礎上形成 約 11世紀末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成書。其中有關音樂聲學﹑律學﹑宮調理論和音樂史實方面的記述有重要歷史價值 12世紀 ‧南宋樂律學家蔡元定著《律呂新書》提出“十八律”理論﹔另有研究宋代燕樂二十八調的著作《燕樂原辨》

(已佚﹐僅存其略於《宋史》) ‧西方複調音樂中出現迪斯坎圖斯(在固定歌調上方加自作曲調)和孔杜克圖斯(一種拉丁文的 1~3聲部的

聲樂曲) 12~13 世紀 ‧南宋姜夔作《白石道人歌曲》。其中綴有減字譜的琴歌 1 首,俗字譜的詞調 17首﹐這兩種譜式均為現存最

早傳譜。另作綴有律呂字譜的《越九歌》10首 12~14 世紀 ‧中國南方戲曲南戲興起。其音樂“南曲”是後世許多戲曲聲腔發展的基礎 約 1100 年 ‧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吟唱詩人興起﹐他們大多數是貴族出身的詩人音樂家 約 1105 年 ‧宋徽宗設立音樂官署“大晟府”﹐由“太常”與大晟府分管禮﹑樂 1131~1162年 ‧中國南宋臨安藝人張五牛創用歌曲形式“賺”﹐後常用在唱賺中 1149年 ‧南宋王灼《碧雞漫志》成書﹐論述宋詞音樂的源流等 約 1150 年 ‧在法國吟唱詩人的影響下﹐德國出現戀詩歌手 約 1160 年 ‧巴黎聖母院樂派興起﹐發展了早期複調音樂﹐代表人物有萊奧南﹑佩羅坦等 1162~1227年 ‧馬頭琴在中國蒙古族地區流傳 1190~1208年 ‧中國金代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為今存金﹑元時期諸宮調文學作品唯一完整的一部﹐對後世戲曲﹑

說唱藝術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13世紀 ‧中國南宋琴家浙派創始人郭沔作琴曲《瀟湘水雲》﹑《泛滄浪》等 ‧南宋陳元靚編撰的《事林廣記》成書。書中有以俗字譜記寫的《願成雙》﹐為現存唱賺音樂的最早傳譜 ‧說唱藝術“詞話”在中國北方流行﹐後發展成“鼓詞”等形式 ‧西方宗教音樂中出現經文歌 13~14 世紀 ‧中國元代熊朋來的《瑟譜》成書﹐內有其自度曲 20首 ‧元雜劇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雜劇音樂屬北曲聲腔系統﹐對南方戲曲聲腔產生過很大影響 約 1250 年 ‧德國科隆修道院院長弗蘭克創立有量記譜法﹐一直沿用到 16世紀末﹐著有《有量的歌唱藝術》 1260~1263年 ‧來自中亞的早期管風琴傳入中國﹐時名“興隆笙” 約 1284 年 ‧法國詩人﹑作曲家亞當‧德拉阿爾的田園劇代表作《羅班和馬里翁》上演 約 1300 年

Page 31: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歐洲音樂進入“新藝術”時期。在此之前史稱“古藝術” 約 14世紀 ‧元人燕南芝庵撰寫的《唱論》成書 ‧義大利複調聲樂體裁牧歌盛行。歌詞取材於田園詩﹐有特定的詩體形式﹐音樂通常是 2~3聲部複調結構﹐

代表人物有博洛尼亞的雅各布﹑卡夏的喬萬尼和蘭迪尼﹐F.等 ‧中國明代戲曲傳奇和海鹽﹑余姚﹑弋陽﹑崑山四大聲腔流行 14~17 世紀 ‧中國元﹑明兩代清唱歌曲散曲於市井勾欄盛行 約 1317 年 ‧中國宋元間詞人張炎的《詞源》成書。其中記述了詞和詞樂﹑宮調﹑譜式等 1320年 ‧法國理論家 維特里﹐P.de的著作《新藝術》出版﹐他開創了新藝術運動﹐並完善了五線譜記譜法 1323年 ‧法國音樂理論家讓‧德米爾的著作《音樂思辨》﹐從自然哲學角度探討音樂現象﹐對音樂中的音響現象和

時值問題表現出濃厚興趣。書中提到已發展成克拉維科德的多絃樂器 1324年 ‧元周德清著《中原音韻》成書。其中韻譜是中國第一部供寫作北曲用的曲韻,對後世戲曲﹑說唱有重要影

響 約 1325 年 ‧法國歌謠曲進入興盛時期。法國新藝術作曲家馬紹﹐G.de 等創造多聲部的巴拉德﹑複調古迴旋歌和維爾萊

(獨唱與合唱交替演唱的舞曲)等新體裁 1346年 ‧威尼斯創辦慈善收容所性質的音樂傳藝所﹐後成為女孤兒音樂學校的中心 1360年 ‧哈普西科德(撥弦古鋼琴)出現﹐由法國人 J.佩羅製造 1398年 ‧明朱權編成《太和正音譜》﹐是現存最早北曲聲調譜﹐它記錄了 335種曲牌的句格和聲調譜式 15~17 世紀 ‧符號記譜法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管風琴或鍵盤符號記譜法和琉特符號記譜法 ‧佛蘭德樂派興起。佛蘭德第一代作曲家有迪費﹐G.和班舒瓦﹐G.等﹔第二代作曲家有奧克岡﹐J.﹑奧布雷

赫特﹐J.和若斯坎‧德普雷等。他們使歐洲複調音樂得到極大發展 ‧德國歌唱師傅興起﹐取代了戀詩歌手,代表人物為 H.薩克斯﹑G.哈蓋爾等 15~19 世紀 ‧中國明清俗曲廣泛流行。它標誌著市民文藝的興旺﹐對當時和後世的說唱﹑戲曲﹑器樂的發展關係密切 1425年 ‧明朱權編成《神奇秘譜》﹐內收《廣陵散》等琴曲 63首﹐是現存年代最早的琴曲譜集 約 1475 年 ‧一種和弦風格的 3~4聲部的世俗合唱歌曲弗羅托拉在義大利流行。它是 16世紀義大利牧歌的先驅 16世紀 ‧佛蘭德樂派第三代作曲家拉索﹐O.di譽滿歐洲。他的作品中﹐復調模仿技法與和聲思維更為成熟 ‧明代喀什噶爾汗國宮廷樂師克迪爾汗‧葉爾羌在《戴瓦尼‧克迪爾》一書中記敘了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和

木卡姆的演唱情況 1508年 ‧早期的組曲出現於義大利﹐是由舞曲聯成的套曲 1511年 ‧S.菲爾東的《德國音樂提要》出版。這是歐洲最早的一部樂器手冊,分樂器和記譜兩部分,並有附圖 1522~1566年 ‧明人魏良輔等改革崑山腔而成的“水磨調”開始盛行。首演劇目是梁辰魚的傳奇《浣紗記》

Page 32: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524年 ‧德國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出版新教《眾讚歌集》﹐它對後世的歐洲文化史﹑音樂史頗具影響 ‧法國出現新教詩篇歌﹐代表人物是 C.古迪梅爾 1525年 ‧變奏曲問世﹐它出現在英國作曲家 H.阿斯頓和西班牙作曲家卡韋松﹐A.de的作品中 約 1530 年 ‧威尼斯樂派興起﹐代表人物維拉爾特﹐A.﹑加布里埃利﹐A.﹑加布里埃利﹐G.﹑扎利諾﹐G.等 ‧義大利 16世紀牧歌興起﹐代表作曲家有阿卡代爾特﹐J.﹑A.維拉爾特﹑帕萊斯特里納﹐G.P.da等 1537年 ‧那不勒斯聖瑪麗亞‧迪洛雷托音樂學院成立﹐對男孤兒進行音樂訓練 1545~1563年 ‧羅馬教廷召開了特倫托宗教會議﹐對教會音樂中越來越多的世俗因素加以指責和限制﹐對羅馬樂派帕萊斯

特里納音樂的“純淨”風格表示讚賞 1549年 ‧中國明代琴家汪芝所輯《西麓堂琴統》成書﹐25卷﹐收 170曲。其中多罕見的遠年遺響﹐是研究漢魏至

南北朝以來琴曲的重要文獻 約 1550 年 ‧羅馬樂派興起。其代表人物有帕萊斯特里納﹑G.M.納尼諾﹑O.貝內沃利等 ‧小提琴問世﹐它由絃樂器雷貝克演變而來 1558年 ‧義大利音樂理論家 G. 扎利諾的《和聲原理》出版。書中論述了三和弦中的三度音程在情感表現方面的特

性﹐體現了新的﹑深化了的和聲感覺 1564年 ‧義大利克雷莫納的小提琴製造家阿馬蒂﹐N.造出第一批小提琴 約 1570 年 ‧演奏的坎佐納在義大利開始流行﹐它是巴羅克時期絃樂重奏奏鳴曲的先聲 約 1580 年 ‧“佛羅倫薩夥伴”藝術小組在意大利形成。主要成員有詩人 O.里努奇尼﹑作曲家卡奇尼﹐G.等。他們對義

大利歌劇的興起作出了貢獻 1581年 ‧戲劇芭蕾《王后的喜劇芭蕾》在法國羅浮宮演出﹐在音樂史上它是法國歌劇和英國假面劇的先聲 ‧加利萊伊﹐V.的《關於古代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對話》出版。他提倡單聲部獨唱歌曲﹐反對多聲部聲樂曲﹐

認為“野蠻的”對位法會削弱歌詞表達的清晰度 ‧明代樂律學家朱載堉提出“新法密率”﹐在世界音樂史上最早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理論的計算 16世紀後期 ‧義大利作曲家加布里埃利﹐A.和弗雷斯科巴爾迪﹐G.先後開創了鍵盤音樂體裁的托卡塔 1590年 ‧明代琴家蔣克謙的《琴書大全》編成﹐共 22卷。是中國現存的古琴重要文獻之一 1597年 ‧佩里﹐J.的歌劇《達佛涅》在佛羅倫薩首演﹐這是有史記載的第一部義大利歌劇(已失傳) 1600年 ‧義大利作曲家佩里與卡奇尼的歌劇《歐里狄克》在佛羅倫薩首演。這是現存的最古老的義大利歌劇 ‧法國採納圭多的唱名音節作為固定唱名法的音節,並增加了“si”作為“B”的唱名。後為其他國家仿傚 1600~1750年 ‧歐洲音樂進入巴羅克音樂時期。按歐洲音樂史的總時期來分﹐1600~1900年亦稱為新音樂時期 1601年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向中國明代神宗帝獻“鐵弦琴”(擊弦鍵盤樂器) 1602年

Page 33: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義大利作曲家﹑美聲唱法的創始人卡奇尼的歌曲集《新音樂》出版 1607年 ‧義大利作曲家蒙泰韋爾迪﹐C.的歌劇《奧爾甫斯》在曼圖亞首演。他運用了獨唱的詠嘆調﹐牧歌式的重唱

和舞蹈場面 1610年 ‧明代王驥德的《曲律》成書。書中論述了南北曲源流﹑體式﹑結構﹑唱法等﹐該書為有關南北曲創作的重

要著作 1614年 ‧明代琴家虞山派創始人嚴澂的《松弦館琴譜》編成﹐收琴曲 22首。1656年再版時增為 29首 1620年 ‧德國音樂家普雷托里烏斯﹐M.的《音樂文集》出版,書中闡述了有關音樂史﹑樂器演奏及記譜法等 1633年 ‧英國作曲家 W.勞斯譜曲的假面劇《和平的勝利》演出﹐是當時最豪華的假面劇 1637年 ‧歐洲第一家公開上演歌劇的聖卡夏諾劇院﹐在義大利威尼斯開幕 1643年 ‧明代音樂理論家徐上瀛的《谿山琴況》成書。它系統地論述了古琴的表演藝術理論 約 1650 年 ‧博洛尼亞樂派興起﹐代表作曲家有科雷利﹐A.﹑托雷利﹐G.和 D.加布里埃利等。他們為發展器樂曲作出了

貢獻 1657年 ‧中國清代沈遠編《北西廂弦索譜》成書。此譜據王實甫雜劇《西廂記》配曲﹐用三弦伴奏 1662年 ‧清代宮廷已設立演習音樂和戲曲的機構“南府”。1827 年改稱“昇平署” 1664年 ‧法國作曲家 呂利﹐J.-B.開始為莫里哀的喜劇譜曲。他的歌劇音樂重朗誦調﹑多芭蕾舞場面﹐是法國大歌

劇的前身 1667年 ‧清代琴家徐琪編成《五知齋琴譜》。後經徐俊﹑周魯封等修訂﹐於 1721年刊行﹐流傳甚廣 1687年 ‧義大利作曲家托雷利創造了 4 樂章形式的教堂奏鳴曲﹐它是古典奏鳴曲的先聲 1689年 ‧英國作曲家珀塞爾﹐H.的歌劇《狄多與埃涅阿斯》問世 1698年 ‧托雷利寫出第一部獨奏樂器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此之前﹐科雷利等人已寫了許多組合樂器協奏曲﹐即大協

奏曲 約 1700 年 ‧義大利小提琴製造業進入全盛時期。其中以瓜爾內里﹐G.和斯特拉迪瓦里﹐A.的製琴工藝為最佳 約 18~19世紀 ‧中國各種地方戲曲與聲腔發展繁榮。時稱崑曲為“雅部”﹐稱梆子腔﹑二黃腔﹑高腔等為“花部亂彈” 18世紀 ‧義大利那不勒斯歌劇學派興起﹐代表作曲家有斯卡拉蒂﹐A.﹑佩爾戈萊西﹐G.B.等 1709年 ‧義大利樂器製造家 B.克里斯托福里創製了第一台鋼琴 1713~1746年 ‧清代康熙帝撰《律呂正義》成書於 1713年﹔乾隆帝撰《律呂正義後編》成書於 1746 年 1714年 ‧德國製琴家 G.西爾伯曼為弗賴貝格大教堂製造的管風琴竣工﹐他在德國共建造了 47座管風琴

Page 34: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722年 ‧巴赫﹐J.S.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出版﹐它為西歐的樂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法國作曲家 拉莫﹐J.-P.的《和聲論》出版﹐為歐洲近代大小調功能和聲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726年 ‧清政府主持編修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樂律典》刊行。共 1萬卷﹐其中《樂律典》有 136卷 1728年 ‧巴赫﹐J.S.的《馬太受難曲》在聖托馬斯教堂首演 約 1730~1770年 ‧歐洲樂壇流行富於裝飾性的“嫵媚風格”﹐亦稱“洛可可風格”。其代表作曲家有庫普蘭﹐F.﹑斯卡拉蒂﹐

D.等人 1733年 ‧義大利作曲家佩爾戈萊西﹐G.B.的幕間劇《女僕夫人》首演﹐它成為義大利趣歌劇的開端 1734年 ‧義大利作曲家薩馬蒂尼﹐G.B.的《第一交響曲》問世﹐它是最早出現的一部交響曲 1742年 ‧亨德爾﹐G.F.的清唱劇《彌賽亞》﹐在愛爾蘭都柏林首演 1744年 ‧清代徐大椿的戲曲聲樂論著《樂府傳聲》成書 1746年 ‧清代莊親王允祿﹑樂工周祥鈺﹑鄒金生等編成《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此譜列舉南北曲牌及其變體 4466

首﹐是研究南北曲音樂的重要歷史資料 1749年 ‧清代湯斯質﹑顧德峻傳譜的清唱曲譜集《太古傳宗》經增訂後成書﹐全書詳注工尺﹑板眼和琵琶彈奏指法 1750年 ‧歐洲音樂史上的巴羅克時期結束。器樂開始在歐洲樂壇上佔重要地位 ‧曼海姆樂派興起﹐創始人是曼海姆管弦樂團的指揮斯塔米茨﹐J. 約 1750~1780年 ‧流行多感風格﹐又稱北德風格。代表作曲家巴赫﹐W.F.等。他們反對浮華﹐崇尚感情﹐是 19世紀浪漫樂

派的先聲 1752年 ‧巴黎展開“丑角論戰”。趣歌劇《女僕夫人》在巴黎演出後﹐引起各界人士的爭論。“百科全書派”學者

支持這種寓有市民文化特點的歌劇﹐王室保守派則持反對態度 1767年 ‧德國作曲家格魯克﹐C.W.提出改革歌劇的主張:音樂應為表現戲劇內容服務,意大利歌劇中聽任歌唱家衒耀

技巧的陳規﹐應予改革 1768年 ‧魏浩選輯的《魏氏樂譜》在日本刊行。內容是其曾祖﹑明末樂官魏雙侯定居日本時所傳中國古代歌曲 1770年 ‧維也納古典樂派興起﹐代表人物是海頓﹐J.﹑莫扎特﹐W.A.和貝多芬﹐L.van 1784年 ‧法國皇家歌唱學校在巴黎成立﹐1795年改組為巴黎音樂學院 1786年 ‧莫扎特創作的義大利式趣歌劇《費加羅的婚姻》﹐在維也納首演 1790年 ‧中國地方戲曲的四大徽班陸續進京演出﹐孕育了京劇的形成 1791年 ‧莫扎特的歌劇《魔笛》首演於維也納。兩月後﹐莫扎特去世 1791~1795年

Page 35: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海頓的 12首倫敦交響曲問世。他一生寫了 108首交響曲,確立了古典交響曲體裁﹐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1792年 ‧清代葉堂編輯的《納書楹曲譜》成書。它輯錄了當時流行的崑曲﹑散曲﹑時劇等﹐受到推崇 ‧《馬賽曲》問世。作者 C.-J.魯熱‧德利爾。這首歌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對歐洲歷次革命產生了重

大影響﹐1795年被正式定為法國國歌 1804年 ‧清代凌廷堪的《燕樂考原》成書,共 6卷。它是研究隋唐燕樂的來源﹑演變及其宮調體系的重要著作 ‧貝多芬完成第 3交響曲《英雄》。這部作品在題材內容﹑體裁形式上﹐比海頓以來的古典交響曲有重大突

破﹐是歐洲交響樂史上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1808年 ‧貝多芬的第 6交響曲《田園》首演。5個樂章都有小標題﹐是 19世紀標題音樂的先聲 1814年 ‧清代蒙古族文人明誼(榮齋)編成《弦索備考》﹐收錄以絃樂器為主的合奏曲 13首,用工尺譜字和“彙集

譜”(相當於總譜)﹑分譜等形式記寫 1818年 ‧清代華秋蘋的《琵琶譜》正式刊行。用工尺譜記寫﹐修訂了指法符號﹐對後世琵琶記譜有重要影響 1820年 ‧德國作曲家 韋伯﹐C.M.von的歌劇《魔彈射手》是體現了新的浪漫主義文化觀念的第 1部作品,標誌著歐

洲音樂史進入浪漫主義時期 1824年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最後樂章由獨唱﹑合唱與樂隊演出,為帶聲樂的交響曲開創了先例 1827年 ‧貝多芬逝世﹔維也納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 ‧舒伯特﹐F.繼《美麗的磨坊女》之後又完成另一部聲樂套曲《冬日的旅行》。他在藝術歌曲領域裡取得了

高度成就 1829年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羅西尼﹐G.的最後傑作《威廉‧退爾》在巴黎首演﹐法國榮譽團授予他勛章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F.在柏林指揮演出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此舉引起公眾對巴赫創作的重新認識和

評價 1830年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H.創作了《幻想交響曲》。這是第 1 部真正的標題交響曲﹐具有強烈自傳性﹑幻想性

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色 約 1830 年 ‧德國長笛演奏家 T.伯姆發明一套機械按鍵裝置﹐解決了在準確位置上開指孔與手指條件限制的矛盾﹐後稱

為“伯姆體制” 1836年 ‧俄羅斯作曲家 格林卡﹐..的歌劇《伊萬蘇薩寧》在聖彼得堡首演,它標誌著歐洲民族主義音樂的興起 1840年 ‧被譽為“小提琴之王”的帕格尼尼﹐N.逝世。他的炫技性的即興演奏風格﹐曾風靡歐洲 ‧鴉片戰爭中廣州三元里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軍。後有《三元里抗英童謠》等民歌傳世。自此﹐反映近代中國

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民歌及說唱﹑戲曲等﹐不斷產生和流傳 1841年 ‧西班牙聲樂教師 M.加爾西亞將論文《關於人聲研究的報告》遞呈法國科學院。這是從聲樂藝術上對人聲進

行科學研究的開端 約 1845 年 ‧比利時樂器製造家 A.薩克斯發明薩克斯號和薩克斯管﹐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1848年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F.F.在英國舉行最後一場獨奏音樂會﹐次年逝世。這位“鋼琴詩人”的作品﹐

Page 36: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滲透了鮮明的民族感情和愛國主義精神﹐並以深邃﹑抒情而富於戲劇性的風格﹐在鋼琴音樂中留下了許多藝

術珍品 1849年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F.根據 V.雨果的詩作譜寫的交響詩《山上聽聞》完成。這是他首創的第 1部交響詩 1851年 ‧中國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其起義組織“拜上帝會” 將西方教會音樂的唱詩形式和聖詠曲調﹐用於其宗教儀

式 ‧德國作曲家瓦格納﹐R.的《歌劇與戲劇》出版﹐這是他闡述歌劇改革主張的一部重要著作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迪﹐G.完成其代表作《弄臣》。此後他又相繼完成了歌劇《游吟詩人》和《茶花女》。這 3

部作品標誌著威爾迪風格,在義大利歌劇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 ‧德國音樂理論家漢斯利克﹐E.的《論音樂的美》出版。該書猛烈抨擊了浪漫主義情感論音樂美學﹐從形式

角度探討了音樂美學的本質﹐對後世西方音樂美學界影響很大 1856年 ‧李斯特陸續發表交響詩《塔索》﹑《前奏曲》等﹐將這種新體裁定型 ‧德國作曲家﹑評論家舒曼﹐R.逝世。他一生寫有許多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聲樂﹑器樂作品和評論文章 約 1863 年 ‧俄羅斯民族樂派“強力集團”(又稱“五人團”)形成,主要成員有巴拉基列夫﹐..﹑鮑羅丁﹐..﹑居伊﹐..﹑

穆索爾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他們力圖擺脫德奧音樂傳統﹐發展俄羅斯音樂。其中以穆索爾斯

基創作成就最大 1865年 ‧瓦格納的代表作《特里斯丹和綺瑟》在慕尼黑首演。這部樂劇的“無終旋律”和極度的半音化和聲﹐把浪

漫主義音樂的熾情風格推到頂點﹐將古典大﹑小調和聲語言推到崩潰的邊緣。“特里斯丹風格”在某種程度

上預示了 20世紀初葉的自由無調性風格﹐在西方音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866年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B.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娘》在布拉格首演﹐這是捷克的第 1 部民族歌劇 1874年 ‧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在聖彼得堡首演。該劇的藝術成就﹐在俄羅斯音樂史上佔有重要

地位 1875年 ‧法國作曲家比才﹐G.的歌劇《卡門》在巴黎首演 1876年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配樂的 H.易卜生名劇《彼爾‧英特》在克里斯蒂安尼亞首演 ‧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J.的《第一交響曲》在卡爾斯魯厄首演。這部作品規模龐大﹐具有悲劇性英雄性格﹐

被人稱為“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 ‧專為上演瓦格納樂劇的拜羅伊特節日劇院落成﹐從 8月 13日起﹐一連 5天上演了瓦格納的全本《尼貝龍

根的指環》 1879年 ‧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首演於莫斯科 1887年 ‧《國際歌》問世。作者為巴黎公社起義的參加者 E.鮑狄埃和狄蓋特﹐P.﹐這首歌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的戰歌 1890年 ‧義大利作曲家馬斯卡尼﹐P.的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在羅馬首演,它標誌真實主義歌劇的誕生 1892年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萊翁卡瓦洛﹐R.創作的又一部真實主義歌劇《丑角》﹐在米蘭首演 1893年 ‧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A.的第 9交響曲《自新大陸》在紐約首演 ‧柴科夫斯基在聖彼得堡親自指揮他的辭世之作第 6交響曲《悲愴》的首演;八天后去世 1894年

Page 37: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法國作曲家德彪西﹐C.的管絃樂《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在巴黎首演﹐這是根據法國象徵主義詩人 S.馬拉梅

的同名詩作創作的樂曲 ‧維也納為宮廷樂長施特勞斯﹐J.任職 50周年﹐舉行了為期一周的音樂會。這位“圓舞曲之王”一生寫了 400

多首圓舞曲﹐尤以《藍色多瑙河》等聞名於世 ‧勃拉姆斯完成《德意志民歌集》七卷。這是他對德奧民間音樂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1895年 ‧清代琵琶演奏家李芳園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刊行 約 1897 年 ‧清政府在天津小站新建陸軍中成立軍樂隊。其後﹐此類以西洋銅管樂器為主的樂隊﹐亦在一些新學堂中建

立 1899年 ‧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J.創作了交響詩《芬蘭頌》。他的創作使芬蘭專業音樂達到了世界水平 1902年 ‧沈心工在日本中國留學生中舉辦音樂講習會﹐翌年歸國後﹐率先在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小學開設學堂樂歌課 ‧德彪西的歌劇《普萊雅斯與梅麗桑德》在巴黎首演。這部歌劇以象徵主義藝術的“靜穆”風格﹐與當時流

行歐洲的瓦格納的熾情風格大相徑庭。在法國和歐洲樂壇上具有轉折性意義 1903年 ‧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首次將樂歌課列為新學堂課程之一 1905年 ‧德國作曲家施特勞斯﹐R.的歌劇《莎樂美》在德累斯頓首演﹔兩年後在紐約演出﹐引起轟動。該劇唯美主

義的“世紀末”藝術傾向﹐引起人們對它的道德價值的批評﹐並遭到一些國家的禁演 1906年 ‧李叔同在日本編成中國第一份音樂刊物《音樂小雜誌》﹐寄至國內發行 ‧美國作曲家艾夫斯﹐C.E.創作了《未被回答的問題》﹐樂曲要求演奏者有一定程度的即興成分﹐後人稱他

為現代先鋒派音樂的先驅者 1910年 ‧奧地利作曲家馬勒﹐G.的 《第八交響曲》於慕尼黑首演,有千餘人參加演出,因而被稱為《千人交響曲》 1912年 ‧勛伯格﹐A.完成無調性的說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羅》 ‧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普通教育課程均設樂歌課。1922年﹐改為音樂課 ‧林鴻編訂的福建南音譜集《泉南指譜重編》成書﹐為南音音樂重要文獻 1913年 ‧李叔同在浙江編刊《白陽》雜誌﹐發表自作詞曲的三部合唱《春遊》和《西洋樂器種類概說》等文 ‧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I.F.繼《火鳥》和《彼得魯什卡》之後﹐推出他的第 3 部芭蕾舞劇《春之祭》,

在巴黎首演。該劇原始主義風格的不規整節奏和樂音組合的新觀念﹐引起聽眾的極大震動 1918年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B.的獨幕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在布達佩斯首演﹐成為匈牙利音樂史上的一件

大事 1919年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成立。翌年編輯出版《音樂雜誌》﹐聘蕭友梅等為導師﹐講授中西音樂﹐並舉行音樂

會等 1920年 ‧黎錦暉開始從事兒童音樂教育改革﹐所作兒童歌舞表演曲和兒童歌舞劇﹐在全國廣為流傳 ‧鄭覲文在上海創辦民族器樂社團“大同樂會” ‧斯特拉文斯基的獨幕芭蕾《普爾奇涅拉》發表。以他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誕生 1921年 ‧勛伯格創立了十二音技法。他同他的學生貝格﹐A.和 韋貝恩﹐A.von一起探索新音樂語言﹐被稱為“新維

也納樂派”

Page 38: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1922年 ‧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成立。翌年首演了蕭友梅的管絃樂曲《新霓裳羽衣舞》 ‧國際當代音樂協會在薩爾茨堡成立。該組織以介紹和鼓勵當代新作品及提供演出機會為目的﹐總部設在倫

敦 1923年 ‧瞿秋白譯配的《國際歌》發表。與此同時﹐蕭三在蘇聯也譯配了《國際歌》﹐並傳唱至國內 ‧留學德國的王光祈﹐開始向國內投寄音樂論著﹐陸續發表﹑出版以比較音樂學方法研究﹑介紹中國音樂和

東西方音樂的論文與專著 1924年 ‧蘇聯物理學家﹑音樂家.C.捷爾緬發明的電子樂器“捷爾緬電子琴”﹐首演於列寧格勒 ‧格什溫﹐G.的《藍色狂想曲》在紐約首演﹐他使爵士音樂進入藝術音樂領域 ‧瑞士作曲家奧涅格﹐A.的交響三部曲《交響樂章》的第 1部《太平洋 231》在巴黎首演。這部作品歌頌機

器革命﹐有未來主義傾向﹐對後來的噪聲音樂有所啟迪 ‧捷克作曲家亞納切克﹐L.的歌劇《耶努法》在布爾諾首演 1925年 ‧豐子愷開始發表﹑出版其編譯的通俗性音樂理論讀物 ‧奧地利作曲家貝格﹐A.的歌劇《沃采克》在柏林國家歌劇院首演。這是表現主義音樂的代表作 1926年 ‧李求實編輯的《革命歌集》出版。該書收輯“五四”運動以來流傳國內的革命歌曲 15首 ‧波蘭作曲家希曼諾夫斯基﹐K.的歌劇《羅杰爾王》在華沙首演 1927年 ‧劉天華等人在北京發起成立“國樂改進社”。翌年起編刊《音樂雜誌》。劉所作二胡曲《病中吟》﹑《光明

行》和琵琶曲《改進操》﹑《歌舞引》等陸續發表於此刊 ‧國立音樂院在上海成立。1929 年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國際音樂學學會成立。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 ‧欣德米特﹐P.倡導“實用音樂”﹐其代表作品有《遊戲音樂》﹑《歌唱和演奏的音樂》等 1928年 ‧趙元任《新詩歌集》出版﹐收其自 1922年以來所譜的《賣布謠》﹑《勞動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韻》

等獨唱﹑合唱歌曲 14首 ‧法國作曲家拉韋爾﹐M.的交響芭蕾《博萊羅》在巴黎首演。作品顯示出作者精湛的配器技巧 1929年 ‧黃自所作交響序曲《懷舊》首演於美國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和各革命根據地展開編唱革命歌曲等活動﹐湧現出大批工農紅軍歌曲和革命民

歌 1931年 ‧捷克作曲家哈巴﹐A.的歌劇《母親》在慕尼黑首演。其中採用了四分之一音手法 1932年 ‧黃自譜成清唱劇《長恨歌》 1933年 ‧法國作曲家瓦雷茲﹐E.的打擊樂曲《電離》在紐約首演。他使用了近 40件東西方打擊樂器﹐該曲沒有曲

調與和聲﹐只有節奏和音色﹐對後來的噪聲音樂有所啟示 1934年 ‧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成立。聶耳的《畢業歌》﹑《大路歌》和任光的《漁光曲》等歌曲﹐均於是年

問世並開始流傳 ‧賀綠汀所作鋼琴曲《牧童短笛》﹐獲俄國音樂家齊爾品在上海舉辦的“徵求有中國風味的鋼琴曲”比賽頭

獎 1935年 ‧格什溫的歌劇《波吉與貝絲》在波士頓首演

Page 39: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問世。它是中國近現代影響最大的一首群眾歌曲 ‧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在全中國形成熱潮﹐數量眾多的救亡歌曲廣為傳唱 1936年 ‧杜納耶夫斯基﹐..創作的電影歌曲《祖國進行曲》問世。它標誌著蘇聯群眾歌曲體裁的出現 ‧羅馬尼亞作曲家﹑小提琴家埃奈斯庫﹐G.的歌劇《奧狄浦斯》在巴黎首演 1937年 ‧馬思聰作小提琴曲《內蒙組曲》。後續作《西藏音詩》﹑《牧歌》等小提琴曲 1938年 ‧魯迅藝術學院成立於延安﹐設有音樂系 1939年 ‧國際標準協會通過=440次/秒,為當今世界通用的音高標準 ‧新音樂社成立於重慶,翌年 1月出版《新音樂》月刊 ‧民歌研究會成立於延安。1941 年更名為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 ‧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根據同名電影配樂改寫的清唱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全蘇音樂節首演 ‧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黃河大合唱》首演於延安 1940年 ‧中華交響樂團成立於重慶 ‧美國音樂學家薩克斯﹐C.的《樂器史》出版 1941年 ‧肖斯塔科維奇﹐..在德國法西斯軍隊重圍下的列寧格勒﹐創作了《第七交響曲》 1943年 ‧安波作曲的秧歌劇《兄妹開荒》在延安廣場演出﹐對新歌劇的產生有重要影響 1945年 ‧英國作曲家布里頓﹐B.的歌劇《彼得‧格蘭姆斯》在倫敦首演 ‧馬可等作曲的歌劇《白毛女》首演於延安﹐它是中國新歌劇開始成型的標誌 ‧台灣省交響樂團成立於台北。1951年起﹐改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 1946年 ‧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戰爭與和平》在列寧格勒首演 1949年 ‧法國作曲家梅西昂﹐O.的鋼琴曲《四首節奏練習曲》問世。它是第一部整體序列主義的作品 ‧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成立於北京。1953年更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 1950年 ‧中央音樂學院成立於天津。1958 年遷至北京 ‧法國人 P.謝菲爾與 P.亨利合作的具體音樂代表作《單人交響曲》問世 1952年 ‧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演奏傳譜記錄整理的《瞎子阿炳曲集》出版 ‧ 美國作曲家凱奇﹐J.推出偶然音樂的典型“作品”《4 分 33秒》 1953年 ‧第 1 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在北京舉行。1957年又舉行第 2屆。兩次會演前後﹐各地廣泛展開了調查

採錄各種民族民間音樂的工作﹐並進行整理加工和編集出版 1954年 ‧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在北京成立。1982年改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1955年 ‧法國作曲家布萊茲﹐P.用整體序列技法寫的作品《無主的錘子》在巴登- 巴登首演。樂曲根據法國超現實

主義詩歌譜曲﹐吸收了 20世紀以來幾乎所有音樂的新技法﹑新風格﹐是先鋒派音樂的代表作 1956年 ‧中央樂團在北京成立

Page 40: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第 1 屆全國音樂周在北京舉行﹐演出了歌劇《劉胡蘭》﹑《小二黑結婚》﹑《草原之歌》﹐交響音樂《春節組

曲》﹑《山林之歌》﹑《黃鶴的故事》和《紅軍根據地大合唱》等新作品 ‧蘇聯作曲家哈恰圖良﹐..的芭蕾舞劇《斯巴達克》在列寧格勒上演 1957年 ‧新歌劇討論會在北京舉行。有關發言及文章輯成《新歌劇問題討論集》於 1958年出版 ‧戲曲音樂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有關發言及文章輯成《戲曲音樂工作討論集》於 1959年出版 195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周年前後﹐馬思聰的《第二交響樂》﹑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樂》以及交響詩《人民

英雄紀念碑》﹑《嘎達梅林》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等一批新作先後問世 ‧湖北省實驗歌劇團在北京演出歌劇《洪湖赤衛隊》 1960年 ‧新疆維吾爾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譜集以維﹑漢兩種文本出版 ‧許常惠在台北舉行“個人作品發表會”﹐演出了女高音與絃樂四重奏《昨自海上來》等作品﹐成為台灣省

興起現代音樂潮流的開始 1961年 ‧波蘭作曲家彭代雷茨基﹐K.的絃樂曲《獻給廣島受難者的哀歌》由華沙電台首播。樂曲運用了音簇﹑不固

定音高和絃樂器的極限音高等先鋒派手法﹐造成獨特的音響效果 1963年 ‧《琴曲集成》開始影印出版 1964年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首演於北京 1964~1965年 ‧德國作曲家施托克豪森﹐K.的《麥克風一號》和《麥克風二號》先後問世。它們是電子音樂的代表作 1965年 ‧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首演於北京 1970年 ‧謝德林﹐..的清唱劇《列寧在人民心中》首演。它被蘇聯音樂界譽為紀念列寧誕辰 100周年的音樂傑作 1973年 ‧蘇聯開始出版 6卷本的《音樂百科全書》﹐1982年出齊 ‧台灣省﹑香港和日本作曲家發起成立“亞洲作曲家同盟” 1978年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戰國時期的編鐘﹑編磬﹑鼓﹑瑟﹑琴﹑笙﹑排簫﹑篪等樂器 124件。中國音樂學者

們對其展開了考古學﹑古文字學﹑音樂聲學和中國音樂史學的全面攷察研究 1979年 ‧國際音樂理事會通過中國為該會成員國﹐中國音樂家協會代表中國成為該會會員 ‧英國音樂學家 S.塞迪主編的 20 卷《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出版 198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等聯合舉辦第 1次交響音樂作品評獎。鋼琴協奏曲《山林》﹑交

響幻想曲《紀念為真理而獻身的勇士》等 35部作品獲獎 ‧中國音樂學家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冊)在北京出版 1984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輯的《中國音樂詞典》出版﹐由繆天瑞﹑吉聯抗﹑郭乃安主編 ‧已故台灣籍作曲家江文也作品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音樂學家王光祈研究學術討論會在成都舉行 1985年 ‧《聶耳全集》在北京出版

…….

民族音樂中心 http://art.tnnua.edu.tw/ethnomu/center.htm

Page 41: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線上演講 http://art.tnnua.edu.tw/ethnomu/talk_t01.htm

中國古代音樂及樂器 http://www.chiculture.net/0506/html/a00/0506a00.html

由音樂地理學視角看陜北秧歌 賴金蘭

音樂地理學是一門以音樂及地理關係為理論基礎,來探究各種不同的音樂現象的空間分佈、變化、擴散

以及人類音樂活動的地域性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由於音樂地理學屬於音樂學和地理學相互交

叉而形成的一門學科,所以它與民族音樂學及人文地理學即形成了另一分支的從屬關係。在人文地理學

和文化地理學領域中,是以人及地的關係為理論基礎,研究的對象則十分廣泛的包含所有人類的任何文

化現象。而在音樂地理學領域,則以音樂及地的關係為理論基礎,研究範圍只論及音樂,所以研究對象

就相對集中而單一。雖然人文地理學和音樂地理學研究的面向稍有不同之處,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

研究對象就是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所以不論是在學科理念、研究方法、體系架構上二者則皆有諸多共

同之處。

陜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多民族文化的主要交融帶。中國陜西的地形分為陜北高原、關

中平原和陜南山地三個部分。陜西北部的陜北高原,也就是黃土高原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廣布著黃土丘

陵和垣梁、溝川地。陜西省農業歷史發展悠久,陜北盛產穀子、胡麻等,特產皮子、紅棗、甘草等。在

陜北這塊土地上所保存的音樂文化傳統,讓許多的人類學家趨之若鶩。當人們正在為中國許多優秀的傳

統音樂消失而深感痛惜時,屬於中國傳統音樂範疇的陜北秧歌卻正在復興、光大。

秧歌是中國流傳的民間歌舞之一。在陝西、甘肅、寧夏、內蒙,也稱為社火。秧歌的歷史非常悠久,在

宋代時期稱為村田樂。清人吳錫麟《新年雜咏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

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婦,裝態貨郎,雜沓燈術,以博觀者之笑。在習俗上每年的春節、元宵

節都要鬧秧歌。秧歌表演時,有〝過街〞、〝大場〞和〝小場〞幾個部分。〝過街〞是指秧歌隊伍在街

上行進時,隨著音樂所作的一些簡單的舞蹈和隊形變化。 〝大場〞則為秧歌表演開場和結尾時的集體歌

舞。

〝大場〞部分情緒熱烈歡騰,由一位傘頭帶領走出各種隊形,如卷白菜、珍珠倒卷簾、雙勝、大游四門、

十二蓮燈、蛇盤九顆蛋等。扭過一陣後再由傘頭唱祝賀、喜慶的歌詞,眾人和唱,歌詞大多為即興編唱。

〝小場〞是在打開場子後,表演者在觀眾圍坐四周的場子中,表演帶有情節的歌舞和歌舞小戲。還有旱

船、霸王鞭、跑驢、小車、大頭羅漢、腰鼓、高蹺、龍燈、獅子等。

秧歌目前分有五大流派:河北秧歌、東北秧歌、北京秧歌、山東秧歌、陝北秧歌。不同地區的秧歌,則

各自擁有獨特的風格。

嗩呐是陝北秧歌最重要的伴奏樂器。它高亢嘹亮的音色為陝北秧歌帶來歡樂的節日氣氛。一般來説每一

隊秧歌都有四支嗩呐齊奏開道。隊伍的後面是一面牛皮大鼓和小鼓以及銅鑼、鈸等,都應和著嗩呐的節

奏敲擊著,魚貫而行。樂手們通常會穿上節日的衣服,身披紅綢,情緒高昂。傳統秧歌隊的樂手幾乎是

清一色的男子。扭秧歌的總指揮俗稱秧歌頭兒。他不化妝,不穿演出彩服,只是身披紅綢,手上拿一把

黑傘,傘頂上披有彩綢,分四個方向垂下,傘一上一下,或轉或扭時,就猶如時起時伏的彩蝶翻飛。秧

Page 42: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歌頭兒絕對是秧歌的高手,不僅腿腳下頗有功夫,而且百八十人的秧歌隊表演的指揮,行進隊伍路線的

引導,圖案設計,隊形變化、即興編詞演唱道賀等均需由他一身完成。

陝北的秧歌是以行進表演爲主,近幾十年,秧歌隊伍中增加了工農兵學商的角色,也有特務、媒婆、和

尚以及戲劇、傳說和當代生活中的各色人物的造型。陝北秧歌和其他民間藝術一樣,富有高原上的豪放、

粗獷風格,而且場面壯大、變幻無常,陝北秧歌集跳、扭、舞、唱爲一體,充分的展示了陝北人性格的

特點。

在《延安府志》中也曾記載著〝春鬧社,俗名秧歌〞。陝北秧歌是中國民間禮俗音樂的一個典型,它完

整的保存著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禮俗傳統,又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為了適應新環境的需求,而部份的改變它

原先具體的形態和模式。禮俗音樂在中國來說,是上古時期巫術祭祀音樂,在中國民間延續傳承的實證,

在陝北秧歌中我們見到了人們對於土地的關連,由於地方的習俗、地理的資源不同、宗教及種

族的差異性,而造就了陝北秧歌的獨特性。

在舞蹈的同時娛樂了別人,也塑造了自己。發源於中華文化原生地黃土高原的陝北秧歌集中體現出我們

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寶庫中一顆代表性的明珠。傳統的民間舞流傳至今,具有

它廣場藝術和自發性娛樂的性質,但它巳不是自然生存,而是凝聚著每一代人的發展與創新。千山萬壑

密布的地形,拱衛了陜北人民的身家財產和特有的民情風俗,直到今天,陜北人還是一逕的憨厚純樸,

熱忱實在,中國人最講究的過年習俗,就屬陜北保有的傳統最道地。

地域條件與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了陜北秧歌的特質。白古以來,陝北高原溝壑綜橫、土地貧瘠、交通閉塞、

經濟落後,長期的乾旱缺雨和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陝北農作條件非常惡劣,因此必須靠農耕與放牧互相

結合的方式。雖然長期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況,但是也就是這塊貧瘠的黃土地養育了勤勞樂觀的陝北人民,

並創造出燦爛奪目的各種民間藝術和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

http://tw.myblog.yahoo.com/jw!3zoxkVyeER7mz6ekmOcU/article?mid=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