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公司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 “ 双元制 ” 教学模式及实践

41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 ()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 ()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 东东东 2013 东 10 东 22 东 东东东东0719 8260908 东东东东[email protected]

Upload: ila-rodriguez

Post on 30-Dec-2015

10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东风汽车公司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 “ 双元制 ” 教学模式及实践. 主讲:刘大力 2013 年 10 月 22 日 联系电话: 0719 - 8260908 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主要内容:. 一、双元制教学模式简介 二、双元制教学管理 (一)双元制教学计划 (二)双元制教学大纲 (三)双元制教学管理 三、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优点 四、实施双元制存在的难点及突破. 一、双元制教学模式简介 1、什么是 “ 双元制 ” 教学模式?.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东风汽车公司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东风汽车公司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

“双元制”教学模式及实践“双元制”教学模式及实践

主讲:刘大力 2013年 10月 22 日

联系电话: 0719- 8260908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双元制教学模式简介二、双元制教学管理(一)双元制教学计划(二)双元制教学大纲(三)双元制教学管理三、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优点四、实施双元制存在的难点及突破

一、双元制教学模式简介一、双元制教学模式简介11 、什么是“双元制”教学模式?、什么是“双元制”教学模式?

“ 双元制”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培养符合社会行为规范要求和企业生产需要的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22 、双元制的主体及任务、双元制的主体及任务双元制的主体:政府+企业政府+企业: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和教学大纲企业: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强化专业知

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政府(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完成文化

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33 、双元制模式的基本特点、双元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11 )教学体系特点)教学体系特点

1 )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交替进行2 )理论教学为实习教学服务3 )突出技能培训

(( 22)培养目标特点)培养目标特点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专业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 能和知识方法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关键能力:任务的组织和执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及科

学工作方法的应用、独立性及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1) 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2) 多工种、复合型3 )技能精湛4 )学生毕业时踏进企业就能熟练参与生产

(( 33 )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心

理论课程建立在宽厚的专业基础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面对一个专业群。

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学生为未来的工作而学习

(( 44 )教学方法以受训者为中)教学方法以受训者为中心心

理论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

技能培训方法: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项目应用法等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扮演咨询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 55 )考试考核以职业资格为标)考试考核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准

法律体系:规定职业资格认证的总要求、具体考核内容及方式

组织体系:以协会为主、代表各方利益人员组成的命题—考核专家组

质量体系: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统一发证

二、双元制教学管理二、双元制教学管理

(一)双元制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的分类 ☆ 理论课教学计划 ☆ 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实习培训总

纲)

学 年

学 期

周数

课程

学期学时

周学时

例 1、机加工专业理论教学计划

学 年

学 期周数

例 2 、机加工技能培训计划

* 培训计划的内容要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修改

—— 紧紧跟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改进教学,紧紧围绕企业 的需求实施教学

2 、教学计划的适应范围 ☆ 初中毕业生 ☆ 学制:三年 ☆ 教学时间安排: 理论 : 实习= 1:

2

☆ 每学年安排 40 个教学周

(二)教学大纲(二)教学大纲

(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1 、理论课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大纲

专业理论 : 传授与该专业有关的工艺、加工技术和工作技能 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知识。强调在实际中的应用,它具有主导作用。专业计算: 将专业理论的内容进行定量的描述,加深、补充专业理论。专业制图: 画出符合标准和适合加工要求的技术图纸,熟练地识读技术图纸。

( 2 )教学目标 1 )意义: 指明学生应努力达到的方向。 2 )组成: 主要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成。

例如: “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中,内容是“电流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是使学生 “了解”。

3 )怎样理解教学目标?

应知要求:☆了解:对某一知识进行初步认识。☆概括:对各部分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掌握:具有区分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独立、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本质。

应会要求:☆ 会:具备按要求进行动手操作的能力。 ☆ 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精通:能正确地掌握加工技巧。

( 3 )教学内容阶段划分 1 )基础阶段 广泛的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专业阶段 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巧。

(二)实习培训总纲(二)实习培训总纲

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3 、教学时间

(三)双元制教学管理(三)双元制教学管理1 、教师

两次

理论教师

是否通过

国家考试

生产实践

大学毕业两年

否是

技校毕业

实习教师

是否毕业

师傅学校

技术工人

五年以上

培训考试

是否

2 、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1 )组织实施

效果检验

教学计划表 教学安排一览表 教学大纲

教学进度计划

教材组织

教案编写

教学准备授课

2 )教学计划表 安排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周次、时间、培训内容,它是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的依据。

3 )教学大纲 主要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和课时等四个方面组成。

3 、考试

1 )理论考试 命题原则: ——注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采分点多,覆盖面广; ——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 ——平时测验 ——中间考试 ——毕业考试

2 )实习考试 命题原则: ——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宽工种,复合型; ——根据专业特点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 ——中间考试 ——毕业考试

目的: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找出差距。

成绩分布要求:正态分布。

题的分布:正确率为 25%~ 75%的题是合格的。

常见的不合格成绩分布:偏态分布、双峰分布、离散分布。

44 、成绩分析、成绩分析

55 、学生成绩考核表和培训一览表、学生成绩考核表和培训一览表

学生成绩考核表:记录理论课所学的内容。

培训一览表:记录在校期间所学技 能培训内容 及成绩。

66 、教学检查、教学检查

在德国一般不进行大型的教学检查,我校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通常每年安排一次到两次的教学检查。

1 )教学检查内容

理论教学检查内容: □教案 □听课记录 □教学日志 □教学计划 □作业批改 □学生评价 □成绩

实习教学检查内容: □教案 □听课记录 □教学日志 □教学计划 □评分页 □学生评价 □学生成绩考核表 □示范件

2 )评价及处理 教学检查通常采取教研室自检,学校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检。评价以学校检查组给定等级为准。

( 1 )评价等级 分为:优秀 良好 达标 基本达标 不达标

( 2 )对评价结果的处理 ☆ 教研室将检查组的意见及

时向教师反馈。 ☆ 对评为基本达标的教师令其限期整改。

☆ 对评为不达标的教师停课半年,按新教师进行重新聘用。

三、“双元制”模式的优点三、“双元制”模式的优点1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培养对象 □能确定合理的符合企业文化的教学目标 □跟随企业的技术进步不断修改教学计划。 □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 □使生产技术人才不断满足企业的需要 □减轻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更加紧密。

2 、课程的设置合理   ◇改变了传统的学科制,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   ◇减少了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

力的时间。   ◇安排了充裕的技能培训时间,使学生学到精湛的技艺。

3 、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使教学难度降低。 ○使学习更加容易。 ○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使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互促进。

 例如:车工专业的教学过程

4 、教学方法得当   ※理论教学改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   ※理论教学使广泛的学生参与,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技能培训采取四步教学法,缩短了学生

的探索时间。   ※项目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四、实施双元制的难点实施双元制的难点及突破建议及突破建议

(一)实施双元制的难点1 、人们对双元制的认识还不足2 、师资力量还要进一步加强培养3 、部分学校教学设备数量和种类不够4 、校企合作有一定的难度

四、四、实践双元制的难点实践双元制的难点及突破建议及突破建议

(二)几点建议1 、转变教育观念。 组织学习,充分认识双元制模式的优势。2 、使“双元制”本土化。 组织力量对双元制 进行深入研究。3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改善师资结构4 、争取政策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5 、积极推行国家政策,改善校企合作(财税

[ 2006 ] 95号,国税[ 2007 ] 107号)

感谢您的参与 希望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