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70

Upload: amelia-davenport

Post on 03-Jan-2016

16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平湖中学 沈金林.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 什么是一堂好课?. ◆ 如何评价一堂课?. ◆ 怎样才能上好课?. 什么是一堂好课?. 顾明远教授:. 世上有四种老师 ——. ● 深入浅出. ( 轻负高效 ). ● 深入深出. ( 重负高效 ). ● 浅入浅出. ( 轻负低效 ). ● 浅入深出. ( 重负低效 ). 什么是一堂好课?. 叶澜教授:. ⑴ 有意义的课. —— 扎实 的课. ⑵ 有效率的课. —— 充实 的课. —— 丰实 的课. ⑶ 有生成性的课. ⑷ 常态下的课.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平湖中学

沈金林

Page 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什么是一堂好课?◆ 什么是一堂好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 怎样才能上好课?◆ 怎样才能上好课?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Page 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

顾明远教授:顾明远教授:世上有四种老师 ——世上有四种老师 ——●●深入浅出●●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浅入深出

( 轻负高效 )(轻负高效 )(重负高效 )(重负高效 )(轻负低效 )(轻负低效 )(重负低效 )(重负低效 )

Page 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⑶⑶ 有生成性的课有生成性的课

⑴⑴ 有意义的课有意义的课

⑵⑵ 有效率的课有效率的课

⑸⑸ 有待完善的课有待完善的课

⑷⑷ 常态下的课常态下的课

叶澜教授:叶澜教授:

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

———— 扎实扎实的课的课

———— 充实充实的课的课

———— 丰实丰实的课的课

———— 平实平实的课的课

———— 真实真实的课的课

Page 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崔允灏教授:崔允灏教授:

●● 学得愉快学得愉快●● 教得有效教得有效

●● 考得满意考得满意

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

Page 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

二是二是笑笑。。

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

一是一是出汗出汗;;

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

Page 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几点启示 :几点启示 :

好课标准的多元性好课标准的多元性●●

““ 好课好课””并非是并非是规范性规范性概念概念 ,, 而是而是描述性描述性概念概念 ..

Page 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几点启示 :几点启示 :

好课标准的多元性好课标准的多元性●●

好课内涵的开放性好课内涵的开放性●● ——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

关注重点关注重点

衡量标准衡量标准

以教定学以教定学 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 双基目标”“ 双基目标”“ 三基目标”“ 三基目标”“ 四基目标”“ 四基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Page 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几点启示 :几点启示 :

好课标准的多元性好课标准的多元性●●

好课内涵的开放性好课内涵的开放性●●

教师上课的自主性教师上课的自主性●●

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开放性,就为广大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性。

好课没有统一、不变的标准,要靠我们不懈地追索,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建构好课的标准。

Page 1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 什么是一堂好课?◆ 什么是一堂好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 怎样才能上好课?◆ 怎样才能上好课?

Page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 一看“着眼点”◇ 一看“着眼点”

◇ 二看“着力点”◇ 二看“着力点”

◇ 三看“落脚点”◇ 三看“落脚点”

————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否有机整合是否有机整合

————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科学合理

———— 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是否主动有效是否主动有效

Page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着眼点”——三维目标“ 着眼点”——三维目标

为什么要上这堂课 ?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要上这堂课 ?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

这堂课除了知识之外 , 还能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

这堂课除了知识之外 , 还能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

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 , 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

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 , 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

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三维目标有机整合

Page 1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原教材 新教材课型课型

课时课时

目标目标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1 课时 2 课时

加深理解牛二律 ,提高实验技能 .

为知识建构奠定基础 ,领会相应的思想方法 ,感受重理性、求实证的

科学态度和精神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领会相应的思想方法感受重理性、求实证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Page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着力点” ——教学设计“ 着力点” ——教学设计

一 . 问题情景的设置二 . 教学结构的安排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四 . 学科特色的发挥

Page 1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一 . 问题情景的设置

●●““ 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提供认知起点提供认知起点

指明思维方向指明思维方向

Page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物理问题”不等于“物理问题”不等于“现象现象 ++ 问号问号”。”。●●““ 物理问题”往往产生于“物理问题”往往产生于“观察观察 ++ 质疑质疑”。”。《气体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的问题情景《气体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的问题情景《气体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的问题情景《气体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的问题情景

一 . 问题情景的设置

墙上的塑料吸盘为什么 能悬挂物体而不掉下来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 的问题。……

教师 :

Page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情景”不会自动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物理问题”不等于“物理问题”不等于“现象现象 ++ 问号问号”。”。●●““ 物理问题”往往产生于“物理问题”往往产生于“观察观察 ++ 质疑质疑”。”。

一 . 问题情景的设置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情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情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情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情景

极光为什么不能在极光为什么不能在平湖上空出现平湖上空出现 ??

磁铁为什么会使电磁铁为什么会使电视图像变形呢视图像变形呢 ??

Page 1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二 . 教学结构的安排

◆ ◆ 简洁明快 ( 不是拖泥带水 )◆ ◆ 详略得当 ( 不是顾此失彼 )◆ ◆ 顺畅有序 ( 不是支离破碎 )

课堂教学结构的技术性要求!课堂教学结构的技术性要求!课堂教学结构的技术性要求!课堂教学结构的技术性要求!

Page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二 . 教学结构的安排

教学序教学序

知识序知识序认知序认知序

人们常说 :“上课不能开无轨电车 .”

◇知识序◇知识序————反映教材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反映教材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认知序◇认知序————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顺序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顺序◇教学序◇教学序————反映课堂教学流程的时空顺序反映课堂教学流程的时空顺序

Page 2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知识序◇知识序————反映教材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反映教材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

◇认知序◇认知序————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顺序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顺序

◇教学序◇教学序————反映课堂教学流程的时空顺序反映课堂教学流程的时空顺序

研究教材,寻找教学内容的研究教材,寻找教学内容的 逻辑结构逻辑结构

研究学情,寻找教学内容的研究学情,寻找教学内容的 思维结构思维结构

研究教法,寻找教学内容的研究教法,寻找教学内容的 互动结构互动结构

备课三要素

Page 2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课堂教学的三条序线

潜科学分 析

知识序 认知序

教学序

三序合一三序合一

心理学分 析

教 学 设 计

Page 2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tvva 0

( 原教材 )

v tav0 +

弊端:只有数学推演,缺少物理图景

关于认知序关于认知序关于认知序关于认知序

Page 2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一般学习程序——

物理学习程序——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直接经验直接经验 图象经验 图象经验 抽象经抽象经验验

实验观察实验观察 物理图象 物理图象 物理理物理理论论

Page 2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新教材 )( 新教材 )

实验探究小车的运动 作出速度 - 时间图象

得出速度时间关系 ( ( vv==vv00++atat ) )

总结小车运动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

Page 2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向心加速度◆旧教材 :

◆新教材 : ( 实例启示 )

( 理论推导 )

由 F=ma 推得 向心力规律

绳系石块做圆周运动→→石块受力指向圆心→→由实验得出向心力规律→→根据 F=ma 推得向心加速度

哪种更好 ?哪种更好 ?

由实验得出向心力规律

Page 2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创设情景 抽象加工抽象加工抽象加工抽象加工 巩固深化巩固深化巩固深化巩固深化

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感知材料

感知材料

形成表象

形成表象

分析比较

分析比较

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

变式迁移

变式迁移

完善结构

完善结构

(具体)(具体) (抽象)(抽象) (具体)(具体)

Page 2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猜想假设

猜想假设

猜想假设

应用延伸

应用延伸

应用延伸

应用延伸

推理推理论证论证

实验实验检验检验 总

结规律

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

(演绎法 )

(归纳法 )

实验实验观察观察

分析分析归纳归纳

Page 2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教学序的设计教学序的设计 教学序的纽带是什么 ?

“问题”

“问题链”

Page 2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磁场对运动电荷会有作用力吗 ?

磁场对运动电荷一定有作用力吗 ?

怎样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

怎样确定洛伦兹力的大小 ?

可以用磁场来加速运动电荷吗 ?

本质本质条件条件

方向方向大小大小

特点特点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链《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链《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链《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问题链

Page 3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理解“楞次定律”的问题链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

谁在阻碍 ?

阻碍

阻碍什么 ?

如何阻碍 ?

为何阻碍 ?

是否阻止 ?

Page 3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一列火车全长 500m ,以 20m/s的速度由车站开出。问 :

(1)经 1分钟后火车 离车站多远 ?(2)经 1小时后火车离车站多远 ?

(3) 它经过一座长为 500m 的桥梁,需要多长时间 ?

建立“质点”概念的问题链

L L

vv

Page 3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教学序的设计教学序的设计◆ ◆ 教学序的纽带是什么 ?

◆ ◆ 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问题”

“问题链” 必要性必要性

挑战性挑战性

适切性适切性

⑴⑴紧扣教学主题紧扣教学主题⑵⑵引发认知冲突引发认知冲突

⑷⑷ 合理的问题距合理的问题距⑶⑶促进思维发散促进思维发散

开放性开放性

Page 3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FF11=10N=10N

aa11=1m/s=1m/s22

物理问题的挑战性

FF2=20N

aa22=?=?

(知识陷阱)(知识陷阱)

(知识台阶)(知识台阶)

Page 3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220V/100w) (220V/40w)

A B

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哪只更亮 ?

物理问题的开放性

NN NNSS SS

由静止开始怎样运动,可以使两块磁体吸拢 ?

Page 3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合理的问题距合理的问题距已知已知 未知未知

问题距

现 有 发展区

潜 在 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低效教学低效教学 无效教学无效教学

高效教学高效教学

Page 3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序

实验观察

分析归纳

猜想假设

实验思路

设计方案

采集数据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E 与 φ△△t 有关

E 与 φ△△t

有关E φ△△t∝∝ E

φ△

△t∝ 11不变

EE?

φ△△tt?

不变 ? 多种方法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

Page 3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接受学习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 机械对立 )

——指导学习——指导学习

—— 个体学习—— 个体学习

是“之一”是“之一” ,, 不是“唯一”不是“唯一”

是“互补”是“互补” ,, 不是“替不是“替代”代”

是“工具”是“工具” ,, 不是“道具”不是“道具”

Page 3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

指导学习指导学习

个体学习个体学习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Page 3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物理课程基本理念物理课程基本理念

物理教学优良传统物理教学优良传统创新创新

继承继承

““去与取去与取 ,, 只问适不适只问适不适 ,, 不问新与不问新与旧旧 .”.” ““去与取去与取 ,, 只问适不适只问适不适 ,, 不问新与不问新与旧旧 .”.” ——陶行知——陶行知

Page 4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探究讲授型

探究讲授型

局部探究型

局部探究型

定向探究型

定向探究型

完全讲授型

完全讲授型

独立探究型

独立探究型

( 抱 )( 抱 ) ( 扶 )( 扶 ) ( 领 )( 领 ) ( 指 )( 指 ) ( 放 )( 放 )

学生自主性学生自主性

教师指导性教师指导性

Page 4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多动症多动症(走极端,翻烧饼)浮肿病浮肿病(搞形式,花架子)

●病因: 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

●病症:

Page 4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三 . 教学方式的选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以学生探究为主,但在探究过程中结合教师的讲授 。

科学探究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科学探究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在接受学习中要渗透探究思想。在接受学习中要渗透探究思想。 科学探究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科学探究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在接受学习中要渗透探究思想。在接受学习中要渗透探究思想。

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探究。

Page 4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四 . 学科特色的发挥

“ 物理”学科的特色是什么 ?

以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基础

以思维为中心以思维为中心以思维为中心以思维为中心

Page 4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学生分组 实验,运用 DIS数字化实验系统 . ——“——“ 如虎添翼”如虎添翼”

黑白电视机实验 . —— —— 一物多用一物多用① 磁铁使图像变形 : 激发学习兴趣 ;② 演示偏转磁场 : 理解显像管原理 .

四 . 学科特色的发挥

Page 4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落脚点” ——学生学习“ 落脚点” ——学生学习 衡量一堂课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衡量一堂课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 ?

(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 )(多数人参与还是少数人参与)

参与的深度

主动性主动性参与的态度参与的广度

(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

有效性有效性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 主动性主动性与与有效性有效性 ..

Page 4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 什么是一堂好课?◆ 什么是一堂好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 怎样才能上好课?◆ 怎样才能上好课?

Page 4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一 .有“底气”一 .有“底气”

—— 扎实的专业功底—— 扎实的专业功底二 .有“眼界”二 .有“眼界”

—— 宽广的学科视域—— 宽广的学科视域三 .有“根基”三 .有“根基”

——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位学科教师的教学内涵是否丰满,一位学科教师的教学内涵是否丰满,往往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有多宽广。往往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有多宽广。

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及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及本质的理解与把握

Page 4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是什么物理是什么 ??物理是什么物理是什么 ??实实验验基基础础

核心理论核心理论( 概念 ,规律 ,原理 )

数学表述数学表述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

应应用用延延伸伸

————学科内涵学科内涵————学科内涵学科内涵实验科学 严密的

理论科学

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定量的 精密科学

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

Page 4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学科本质—— 学科本质

◆◆ 第一层面第一层面 :: 物理是一门物理是一门科学科学◆◆ 第一层面第一层面 :: 物理是一门物理是一门科学科学

◆◆ 第二层面第二层面 :: 物理是一种物理是一种智慧智慧◆◆ 第二层面第二层面 :: 物理是一种物理是一种智慧智慧

◆◆ 第三层面第三层面 :: 物理是一类物理是一类文化文化◆◆ 第三层面第三层面 :: 物理是一类物理是一类文化文化

物理是什么 ?物理是什么 ?

Page 5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一 .有“底气”一 .有“底气”

—— 扎实的专业功底—— 扎实的专业功底二 .有“眼界”二 .有“眼界”三 .有“根基”三 .有“根基”

—— 宽广的学科视域—— 宽广的学科视域——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上磨是上磨是科学科学,底磨是,底磨是人文人文,磨心是,磨心是哲学哲学。。

学校教育好比一盘磨学校教育好比一盘磨 ————

●●理科教师●●理科教师要有人文素养要有人文素养

●●文科教师●●文科教师要有科学背景要有科学背景

●所有教师●所有教师都有哲学头脑都有哲学头脑

Page 5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多动症多动症(走极端,翻烧饼)浮肿病浮肿病(搞形式,花架子)

●病因: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

●病症:

●对策:构建教师个体的构建教师个体的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Page 5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教师的教育哲学教师的教育哲学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它缄。它缄默不语,但植根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就默不语,但植根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每一堂课的风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每一堂课的风格和质量。格和质量。

个体的教育哲学的构建,有赖于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的构建,有赖于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对教育问题作深入的于对教育问题作深入的 哲学思考哲学思考 。。

Page 5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知识的开发与利用物理知识的开发与利用

功利价值功利价值 发展价值发展价值认知价值认知价值

科学研究自然形态

学术形态

教育形态

物理知识物理知识

教学设计

Page 5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物理知识的形态物理知识的形态物理知识的形态物理知识的形态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 )学术形态学术形态

(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 )教育形态教育形态

时间上要延伸时间上要延伸时间上要延伸时间上要延伸空间上要拓宽空间上要拓宽

广义备课

广义备课

Page 5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规律●●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的科学观念

学术形态学术形态学术形态学术形态

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教育形态

Page 5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电场线电场线

·A

·B

Page 5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电场线概念的建立电场线概念的建立

Page 5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电场线概念的建立电场线概念的建立

Page 5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29.4629.46 9.5399.539 土 星土 星 11.8611.86 5.205.20 木 星木 星 1.881.88 1.5241.524 火 星火 星 1.0001.000 1.0001.000 地 球地 球 0.6150.615 0.7230.723 金 星金 星 0.240.24 0.3870.387 水 星水 星 TT RR RR33 TT22

0.0580.058 0.0580.058

0.3780.378 0.3780.378

1.0001.000 1.0001.000

3.543.54 3.543.54

140.61140.61 140.66140.66

867.93867.93 867.89867.89

kR 3

T 2T 2R 3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发现

开普勒探究周期定律时有 开普勒探究周期定律时有 TT22=R=R3 3 的假说吗的假说吗??

无序中存在有序;无序中存在有序;杂乱中存在统一;杂乱中存在统一;不协调中有协调。不协调中有协调。

Page 6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N极插入 N极拔出 S极插入 S极拔出

原磁场的方向原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结 论

φφ△△ I 感I 感 φ 感φ 感××??

Page 61: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电流磁效应奥斯特 :

“纵向” “横向” (空间观念的突破 )

Page 62: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电磁感应现 象法拉第 :

“稳态” “暂态” (时间观念的突破 )

Page 63: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80

S

已知汽车质量 m ,行驶速度 v0 ,汽车安装有防抱死刹车系统 (ABS) ,制动力恒为 f 。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t0 。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

s = mv02/2f + v0t0

禁超载 禁超速 禁酒后驾车

Page 64: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物理意识不是单靠教师反复地讲就可奏效的,只有让学生参与相应的过程,经过他们的体验才能逐渐养成。

▲▲ 运用某一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启示:

Page 65: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F = mωF = mω2 2 r r F = mωF = mω2 2 r r

当当 ωω 增大时,增大时, r r 如何变化如何变化 ??

知识知识知识知识

“ 学物理”的现状“ 学物理”的现状

意识意识意识意识≠≠≠≠≠≠≠≠见识见识见识见识

物理学习

物理知识

rr

ωω

物理公式

数学运算

rr↓↓F F 不变,不变, ωω↑↑ —?—?

反思反思 ::

Page 66: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 教物理”的现状

教物理

反思:反思:

教物理知识

教物理解题

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懂得关于知识的知识。如:

●● 什么是知识 ?● ● 怎样的知识最有用 ?● ● 怎样学习知识最有效 ? ……

Page 67: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多动症多动症(走极端,翻烧饼)浮肿病浮肿病(搞形式,花架子)●病因: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

●病症:

●对策:构建教师个体的构建教师个体的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呼唤: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要反思自 身的教学实践要反思自 身的教学实践

要思考教学的本原问题要思考教学的本原问题

Page 68: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为何教 ?◇◇为何教 ?

◇◇怎么教 ?◇◇怎么教 ?◇◇教什么 ?◇◇教什么 ?

(教学目标 )

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

◇◇为谁教 ?◇◇为谁教 ? (教学主体 )(教学内容 )

( 教学方法 )

价值价值观观

师生师生观观

课程课程观观

教学教学观观

Page 69: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先为人先为人 ,, 次为艺术家次为艺术家 ,, 再为再为音乐家音乐家 ,, 终为钢琴家终为钢琴家 . . ””

傅雷给傅聪的赠言傅雷给傅聪的赠言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

钢琴家

音乐家

艺术家

优秀教师

物理教师

教 师

Page 70: 新课程背景下的 物理课堂教学思考

欢 迎 指 教!欢 迎 指 教!

祝大家在教学研究中祝大家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取得丰硕成果!

2009 、 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