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56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统一

Upload: watson

Post on 12-Jan-2016

7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3 、关于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Page 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3 、关于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历史上,中华民族虽然有过分分合合、政权更替的过程,但反对分裂、坚持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邓小平说:统一问题,“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背离民族意志的。”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是指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民族复兴,是指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8: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历史发展充分证明,只有统一,国家才会强盛,经济才会繁荣,人民才会幸福;如果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祖国就会贫弱,人民就会遭殃。

实现中华民族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著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著追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党和人民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0: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泽东: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邓小平:如果到 1997 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江泽民: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胡锦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了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毛泽东: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邓小平:如果到 1997 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江泽民: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胡锦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了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问题 :1 、香港问题的由来 ?2 、澳门问题的由来 ?3 、台湾问题的由来 ?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现时总面积为1092 平方公里,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被割占: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行租借了“新界”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Page 1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古称“蠔镜”,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离岛,总面积为 23.5平方公里。

1553 年,葡萄牙商人入据澳门; 1845年 8月,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1849 年,葡萄牙强行占领了澳门半岛; 1851 年、 1864年分别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1887 年 12月,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又称《中葡北京条约》 ),承认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治权。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澳门

凼 仔

路环

澳门全

澳门

凼 仔

路环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总面积为 36000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 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为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8: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1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后设台湾行省。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61 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于次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1895年清政府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中国人民于 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收复了失土台湾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0: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45年 10月 25日,国民党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相关条款收回了对台湾的主权,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49 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在美国等国家的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一个所谓 “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构架。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状态之中。

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解放南京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问题: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 属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的领土问题;台湾问题: 是我国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 年 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1949 年 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 1950 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1950 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军的主要军事力量北移,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54 年 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承认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人民解放军于 9月 3日开始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

1954 年底美国与台湾签定《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

1955 年初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配合,相继攻克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 、 1955 年 5月,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毛泽东的和平统一思想 50 年代,毛泽东多次提出和

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如下:

( 一 )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二 )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 三 ) 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 四 ) 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 、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

“ 一纲” : 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 四目” :(一)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

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决定;

(二)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三)台湾的社会改革从缓,待时机成熟,协商解决;

(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8: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2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以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不但对国内建设有利,而且对这些地区和人民都有好处。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0: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79 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1981 年 9月 30日,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叶九条) 。指出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等等。

叶剑英的讲话,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明晰化。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82 年 1月,邓小平评价叶九条: “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 年 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 31条规定 :“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83 年 6月,邓小平发表《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的谈话,被称为“邓六条”。

(一)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建议举行平等会谈,实行第

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三)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

(四)“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五)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 (六)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

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一国两制”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5 年 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土,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

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

(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

(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一) “一国两制”指引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

1 、香港回归 1984 年 12月,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 年 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8: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97 年 ,香港回归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我们收回了香港主权。

1997 年 6月 30日,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降下的英国国旗。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3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97 年 7月 1日零时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0: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澳门回归 1987 年 4月,中葡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3 年 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99 年 12月 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 2 、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3 、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回归祖国后,依然繁荣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995 年 1月 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八项主张,进一步贯彻了“一国两制”理论,确定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的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略的总方略。

第三,首次提出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的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发展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辨证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8: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003 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二、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二、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4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 2005 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

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0: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 2005 年 4 、 5月,胡锦涛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会谈和公报中,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等新主张。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连宋访问大陆

2005 年 4月 26日至5月 3日,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2005 年 5月 5日至 13日,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2: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005 年 5月 12日,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会谈。

20052005 年年 44 月月 2929 日,胡日,胡锦涛与国民党代表团合影。锦涛与国民党代表团合影。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 、 2006 年 4月,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和平发展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共同奋斗的目标。

4 、 2007 年 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再次表明了我们党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原则。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4: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5 、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提出了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1949 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为民谋利。

第五,制定反国家分裂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5: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005 年 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用法律形式粉碎一切图谋分裂祖国的阴谋,保证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 “ 台独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 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 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 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 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age 56: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思考题

一、简答题一、简答题 11 、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 22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33 、为什么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是对香港恢复行、为什么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是对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使主权? 44、如何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如何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5、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是什么?、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是什么?二、论述题二、论述题 试述根据台湾的现状,为什么在台湾统一的问题试述根据台湾的现状,为什么在台湾统一的问题

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