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原 住 民

30

Upload: malia

Post on 14-Jan-2016

6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 灣 原 住 民. 目 錄. 一 . 泰雅族 二 . 太魯閣族 三 . 噶瑪蘭族 四 . 阿美族 五 . 邵族 六 . 卑南族. 七 . 雅美族 八 . 排灣族 九 . 魯凱族 十 . 鄒族 十一 . 布農族 十二 . 賽夏族. 一 . 泰雅族. 根據泰雅族的起源傳說,又可分成以下三個系統: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台    灣     原     住     民

台 灣 原 住 民

Page 2: 台    灣     原     住     民

目 錄

一.泰雅族二.太魯閣族三. 噶瑪蘭族四. 阿美族五. 邵族六. 卑南族

七. 雅美族八. 排灣族九. 魯凱族十. 鄒族十一. 布農族十二.賽夏族

Page 3: 台    灣     原     住     民

一 . 泰雅族

根據泰雅族的起源傳說,又可分成以下三個系統:

(一)為巨石裂岩所生:地點位於仁愛鄉發祥村附近名為「賓沙市幹」 (pinsebukan) 的地方,意即祖先之地。(二)為大霸尖山上的巨石所生:相傳祖先來自大霸尖山。(三)為萬大北溪上游之白石山上的老樹根所誕生。

Page 4: 台    灣     原     住     民

泰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由領導能力強的人出任部落領袖,狩獵、出草也由英勇的族人擔任領袖。但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長老會議決策。黥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黥面的風俗在日本人佔領台灣期間也漸漸被禁止,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歲的族人。

泰雅族的風俗習慣

日據時代的泰雅部落全貌

Page 5: 台    灣     原     住     民

  

傳說太魯閣族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的一顆大石柱為發詳地,後來遷移至現在的南投縣仁愛相合作村,族人稱此地為 Truku Truwan ,因人口增加,後來分為三個社群為 Truku 、 Deuda 、 Dkdaya 。

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開始陸續翻越中央山脈千一到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陶賽溪等地區。因族人自稱為 Truku (太魯閣),所以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閣地區」,此為太魯閣名稱的由來。這個地區,及現之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範圍。

二 . 太魯閣族

Page 6: 台    灣     原     住     民

太魯閣族的性別太魯閣族男女區別:

男子:1.很正直、勇敢、誠實、善於狩獵。 2.被稱為「英雄」者,是曾獵過 5 - 6 個敵人的首級,

叫「英雄」(族語叫 kbuhug )。 3.被稱為「男子漢」者,是曾獵過 1-3 個敵人首級者,

叫「男子漢」(族語叫 Snaw Balay )。 女子: 善於織布、勤於家務、遵守婦道(即使是走路也

邊走邊抽絲麻線,族語叫 Qmnuqih ,甚至工作到下半夜)。重視生活禮儀(走路很斯文大腿腳貼著慢步走)、保守。產後第五天就出去工作或打米。

Page 7: 台    灣     原     住     民

三 . 噶瑪蘭族噶瑪蘭族人是現今台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人。十五年來,噶瑪蘭族人為爭取復名,四處向地方、中央政府陳情,為了能展演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色,噶瑪蘭族人動員族中耆老、婦女、青年,無畏舟車勞頓,也不惜將神聖私密的 kisaiiz (除瘟祭)公諸於世,到台灣各地表演,為的只是讓一般大眾、政府見識我們的存在,早日完成復名大業,無愧於在流離失所中黯然死去的祖先。

Page 8: 台    灣     原     住     民

噶瑪蘭族的無奈噶瑪蘭族人最可貴、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 palilin )、以 metiyu 為中心的祭儀(如 pagalavi,patohoka 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噶瑪蘭族人也恢復或創造了一些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豐年祭,香蕉絲織布等),還建構出與噶瑪蘭族人相關的族群圖騰(如大葉山欖 gasop 等),即使擁有這些特質,官方和一般社會大眾還是不斷地質疑噶瑪蘭族的存在,不是稱噶瑪蘭族人完全「漢化」,就是指噶瑪蘭族人是「即將消失的族群」,讓噶瑪蘭族人深刻地感受到社會對噶瑪蘭族人的漠視與不尊重。

Page 9: 台    灣     原     住     民

四 . 阿美族一提到阿美族,大家立刻聯想到豐年祭,以及曼妙的舞姿與輕快歡樂的歌聲,阿美族人開朗、樂觀、主動而親切的態度予人深刻的印象。阿美族的體型較為高人,因此在運動場上常有傑出的表現,如中華職棒的陳義信、陽介仁、王光輝、陳金茂、鄭幸土、王光熙、黃忠義以及投入日本職棒的郭源治都是阿美族人。還有縱橫於籃球場上的鄭志龍、朱志清、黃春雄、錢薇娟也是我們阿美族的同胞。

Page 10: 台    灣     原     住     民

阿美族的風俗習慣傳統的阿美族社會是母系社會,舉凡家裡的大小事情均由女主人作決定。部落性的政治活動或捕魚、建築才是男子的工作。女子的強勢作風與男子的溫順性格在阿美族的家庭裡比比皆是。阿美族的男子也樂見家裡有一位女強人。早期,阿美族的男子入贅於女方家,在婚姻上有服役婚的觀念,也就是要為女方義務工作幾個月或一、二年。在阿美人的想法裡,入贅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男子可以藉此機會改善女方家的生活。對於追求兩性平等的今日,相信會獲得許多女子的青睞。然而今日阿美人的社會也日漸受到漢人的影響,入贅婚比較少見。家裡的經濟權也漸漸轉移到男子身上,母系社會的特質已漸漸淡化。

Page 11: 台    灣     原     住     民

五 . 邵族邵族在民國 90 年 8月 10 日被政府歸類為台灣原住民族,這是邵族人長久努力的結果。自日據時代以來,邵族族群的定位始終是模糊的,不是被歸類於平埔族的一支,就是被視為阿里山鄒族的支族,甚至是和他們有地緣和文化關係的布農族的支族。

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除了是因為邵族在很久以前就與漢族有密切的接觸而被同化,另一個原因就是出自於邵族的口傳歷史。據說,三、四百年前,邵族的祖先本來住在阿里山,因為追逐一隻白鹿見識到了日月潭的美好,而來這裡定居。因為阿里山是鄒族的大本營,再加上族名「邵 (Thao) 」與「鄒 (Tsou) 」發音相似,想當然爾就被歸類為同一族。

Page 12: 台    灣     原     住     民

邵族人的本質 事實上,從民族學、文化人類學、遺傳學……等各方面來看,邵族的語言、文化、宗教、習俗、服飾、族群體質特徵,都與鄒族有所不同。   邵── Thao ,原義是「人」,最初住在水社湖 (就是日月潭前身水沙連 ) 的西岸湖畔,所以被漢人稱為「水社化番」或「水沙連化番」。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十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另外,「思麻丹社」也是邵族的統稱,直到現在,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思麻丹 (Shvatan) 」 

Page 13: 台    灣     原     住     民

六 . 卑南族卑南族的起源傳說 :「石生」的傳說:

咸信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發源於今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上,此系統包括知本村、建和村、泰安村、初鹿村、利嘉村等。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渡海來台約三位先祖的名字,在每年的清明節,知本、建和的村民會到此祭拜。

Page 14: 台    灣     原     住     民

卑南族的傳說「竹生」的傳說:以南王里 ( 現隸屬台東市 ) 、檳朗村、寶桑 ( 由南王分支出去 ) 為主。根據南王長老口述,祖先是由竹子所生。起源傳說的不同與地理位置的差異,卑南八社在歷史的流光裡呈現了一些異。以知本為首的石生文化,因緊臨排灣、魯凱的聚落,文化上的表現與語言上的濁重音明顯地受到了他族的影響。接近阿美族的南王系統在語音的輕巧上與阿美族相近。

Page 15: 台    灣     原     住     民

七 . 雅美族

雅美族居住於台東外海的蘭嶼島上,雅美人自稱「達悟」。是「人」的意思一雅美一詞是日本人鳥居龍藏所命名,西元一九九五年,旅台的雅美青年成立「達悟同鄉會」有意正名「雅美」為「達悟」。

用什麼方式來認識雅美族呢 ?先告訴大家關於雅美族的「飛魚文化」吧。

Page 16: 台    灣     原     住     民

雅美族的飛魚文化每年三月,飛魚隨著黑潮迴游到蘭嶼的海域,雅美人舉行召請飛魚前來的招魚祭,祭典之後,雅美人開始捕飛魚,但只限於晚上以火炬照明,以吸引魚群,到了四月,准許白天用小船釣大魚,夜間則休息。五~七月,開放白天捕飛魚,這幾個月也是最繁忙的季節,但除了飛魚以外,其他的漁類不准撈捕。 捕了這麼多飛魚,吃不完的曬乾儲存,過了九月,約中秋節以後,禁止再食用飛魚,所有吃不完的飛魚也要全部丟棄。不同的月份用不同的方式捕不同的魚類不僅調節了海洋魚類的生態,而吃飛魚的季節限制也遏止了濫捕、貪婪的情況發生。

Page 17: 台    灣     原     住     民

八 . 排灣族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如果你有機會參加一場排灣族的貴族婚禮,看看那參與盛會的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頭戴裝飾著花草、羽毛、獵物角牙的帽飾。身穿佈滿圖案,一針一線繡上去的琉璃珠或繡線,踩著緩慢的八步舞,端莊典雅的身態在婚禮的會場中梭巡。會驚艷於一個族群把裝飾藝術之美發揮得漓淋盡致 !這樣一件華麗的衣飾,可能要耗上一個排灣女子半年的心血與時光,而每一個人的圖案都不一樣,又表現了排灣人的創造力與凸顯自我美感的獨特性。

Page 18: 台    灣     原     住     民

排灣族的藝術排灣族的藝術表現,除了服飾之外,就屬雕刻最為世人稱道。有著階級制度的排灣族,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家屋的雕刻品,如門楣、立柆。連日常生活使用的連杯、湯匙、梳子及男人的裝飾禮刀刀柄都受此限制。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另一種藝術的表現,是在人的身體肌膚,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刺青的表現僅止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刺青的圖案也代表了當事人的社會階級。

Page 19: 台    灣     原     住     民

九 . 魯凱族魯凱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南段兩側的山區,也就是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及台東縣卑南鄉。相傳祖先由台東的海岸上岸,隨即向山上走,來到中央山脈南段的肯杜爾山定居。過了一些時日,部份族人在部落領袖領導下,由一隻通靈的雲豹領路、老鷹在空中引導,翻山越嶺來到舊好茶,雲豹停佇良久,不肯離開,族人遂在舊好茶建立了部落。之後,一部份族人又遷移至霧台鄉的阿禮、去露、霧台等部落。因此魯凱族被稱為雲豹的故鄉,族人為了感恩禁止狩獵雲豹和老鷹。為了交通上的便利,居住在霧台鄉的魯凱人也遷移到接近平地的瑪家鄉三和村及三地門鄉的青葉村。留在台東的族人也漸漸遷移至平地,在今卑南鄉的大南村 ( 東興社區 )建立了家園。

Page 20: 台    灣     原     住     民

魯凱族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雲霧環繞、林木蒼鬱的達羅巴令湖,住著一位湖神愛迪丁嘎,祂是魯凱族的先祖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邂逅了阿禮社頭目的女兒芭嫩,她那清澈的眼眸、典雅的身姿,深深地吸引著湖神。為了博取少女的歡心,湖神吹著口笛訴說著祂的愛慕,鍾情悅耳的笛音終於打動了少女的心,兩人在山林裡編織著愛的旋律。一日,湖神來到頭目家提親,芭嫩向家人說 : 「湖神今晚要在我們家住宿,請大家不要太早起來。」頭目心中納悶不已,決定起個大早看個究竟。於是,天未亮時點根柴火欲察看原委,赫然發現女兒的身上纏繞著一條巨大的百步蛇,而她卻滿臉愉悅的表情。

Page 21: 台    灣     原     住     民

頭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湖神就是傳說中族人敬畏的百步蛇。婚禮當天,湖神及他的從屬帶著家傳的古壺、鐵鍋、檳榔、高貴漂亮的琉璃珠串來到頭目家迎娶。頭目一一清點聘禮,並設宴款待賓客。之後,迎親隊伍浩浩蕩蕩的向湖神的居所出發,芭嫩對送行的父母及村民說 : 「為了表示虔敬,以後我們的族人經過神湖時,請穿白色的衣裳,為了表示對你們的懷念,我會準備溫熱的食物讓你們取用,並請留下獵物的後腿。」說完,便向湖中走去,湖水泛起了漣漪,映出了百步蛇的花紋,芭嫩終於到了夫家。

Page 22: 台    灣     原     住     民

十 . 鄒族「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是鄒族人給人的印象。 鄒族居住於玉山西南方,現今阿里山一帶。有些學者將之稱為「北鄒」。有別於「北鄒」,居住於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布那布」族及高雄縣桃源鄉的「沙阿魯阿」族被稱為「南鄒」。三個系統的文化特質、服飾、質文化接近,姓名、會所制度亦相同,語言也有半數以上相似,但仍然有其差異性,加以隔離久遠,而高雄方面的南鄒又毗鄰布農族,使南、北的認同有所差距。目前南鄒的會所已消失,前幾年恢復的祭典也與阿里山鄒族的傳統祭典不同,因此有些學者曾建議將之分為三個獨立的族群。

Page 23: 台    灣     原     住     民

鄒族的社會組織鄒族人的社會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 一 ) 大社 (hosa) : 由幾個氏族聯合組成。( 二 ) 氏族 (aemana) : 由幾個聯合家族組成。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可能沒有血緣關係,同一氏族之間禁止通婚。( 三 ) 聯合家族 (ongo-no-emo) : 由幾個單一姓氏的家族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漁區、共有小米祭祀小屋 (又稱粟祭屋 ) 。

Page 24: 台    灣     原     住     民

( 四 ) 單一姓氏家族 (emo) ︰ 例如:特富野社的安家是本家,由安家分出武家與洋家。而鄭家與田家又是安家的養子,因此安、武、鄭、洋、田等五家為同一氏族,不得通婚。 例如:達邦社的莊家與溫家、杜家與楊家共同一個小米祭屋,屬於聯合家族,亦不能通婚,獵區、漁區可共同使用。由聯合家族推派的長老共同主持長老會議是鄒族部落的最高決策單位。頭目依長老會議的指示分派工作,賦予每一個聯合家族責任與義務。

Page 25: 台    灣     原     住     民

十一 . 布農族布農族的器樂演奏是原住民族當中保存最完善的一族。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藉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在從前,族人也用它來傳達訊息。口簧琴是原住民族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渲洩情感的工具。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 ( 在卡社為五弦 ) ,是族人自娛的樂器。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Page 26: 台    灣     原     住     民

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西元 1952 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 )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每年十一~十二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堪稱世界音樂的瑰寶。

Page 27: 台    灣     原     住     民

十二 . 賽夏族賽夏族夾雜於泰雅族與客家人之間,為了適應當地社會環境的需求,賽夏人大部份會講泰雅語與客語、甚至以此兩種語言為日常用語。而自我族群的語言反而日漸淡面對強勢的外在文化,老一輩的賽夏族人對於傳統的祭典就更加珍惜,甚至排除了許多外力的介入,使賽夏族的祭典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在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是少數能保有祭典原味的族群。一提到賽夏族,大家立刻聯想到充滿神秘色彩,難以理解的矮靈祭。

Page 28: 台    灣     原     住     民

賽夏族的矮靈祭在很久很久以前,賽夏族人居住的對岸住著一群身高不滿三尺的矮人,他們非常聰明,能歌善舞。看到賽夏族人的農地貧脊,於是教導他們農耕的技術,並在收穫祭的時候請賽夏人前來參加。但是矮人性好漁色,常常藉機調戲賽夏婦女,族人雖然忿恨但又不敢伸張。直到有一次,一群矮人又在調戲一位女子,賽夏的青年們忍無可忍,於是在矮人過河的山枇杷樹橋動手腳,當這群矮人來到樹橋,聽到枝椏的斷裂聲時,還以為是織布機的聲音,結果全部落水溺死,倖存的只有二位矮人。

Page 29: 台    灣     原     住     民

這兩位矮人將訓誨賽夏族人的事情一一編入歌詞,傳授給賽夏人,並警告他們要遵從約定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唱矮人教導的歌,否則農作物會歉收,甚至遭到滅族的命運。說完,便沿著河岸向東離去,離去時一邊撕開山棕葉一邊下咀咒。因此,賽夏族人為了平息矮人的怨怒、請求他們的原諒,於是將原來的收穫祭改為矮靈祭。 賽夏族矮靈祭便在賽夏族人恩怨情仇的複雜心理下延續至今。而祭典期間,矮靈不時的顯靈附身更讓族人不敢掉以輕心 ;嚴烙遵守當初與矮人的約定,並戒慎的舉辦每一次的矮靈祭。

Page 30: 台    灣     原     住     民

我的報告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