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95
WWW 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 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 重重重 : 重重重

Upload: hoang

Post on 25-Feb-2016

9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报告人 : 尹华川. 内容.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发展思路. 2.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 3.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2 存在的问题.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1.1 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状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策略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报告人 : 尹华川

Page 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内容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发展思路2

3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

Page 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1.2 存在的问题

Page 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1 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状况 开通 12 条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落户重庆,加快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全国密钥管理中心、中国移动 SIM 卡多应用服务中心、基于 RFID (射频)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即电子车牌)等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三网融合”试点。 2009 年底 , 电话用户达到 2050.0 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 202.3万户,互联网网民数达到 760 万;电话普及率达到 72.7户 / 百人(按常住人口计算);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 100% ,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62% 。发展 3G 用户 23 万户左右,全年运营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计投入87.4 亿元 , 3G 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资金 30 多个亿,新建基站 4079 个,基本实现了 3G 信号覆盖到各区县。

Page 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2 )电子政务建设状况

政务内网:基本完成了对全市相关部门的交叉覆盖,市政府约 75% 的部门已完成了自己的业务网络建设,与国家部委网络已实现互通 ;政务外网:重庆市尚未形成统一的政务外网,各政务网络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难以满足重庆市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以及协同办公的需要 。已经组织制定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总体方案和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划;应用状况:开展网上办公、为民服务、政府网上考评等工作。国家“金字工程”顺利推进,“金税”、“金关”、“金财”、“金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工商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已覆盖40 个区县的所有乡镇及社区,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建立了近 100 万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城市一卡通已累计发卡 150 万张。重庆电子口岸正式开通,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已正式启动。约有 5% 的部门还未实现其业务的信息化或未全部实现业务信息化。

Page 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2 )电子政务建设状况

互联互通: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与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各类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低,信息汇总与实时处理能力弱。约有 30% 的政府部门实现了与其业务相关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运维现状:重庆市政府部门大部分还采取自建自维的方式 。由部门信息中心自行维护的单位占 69.3%, 外包运维服务的占 30.7% 。重庆市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年运维费从 5万 -1500 万不等,差距巨大,普遍存在运维管理规范和运维资金预算制度缺失的问题 ;

Page 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我市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为 67.2% ,每 100 人拥有计算机为 3.5台;在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企业中,实施设计信息化的占 54.7% ,管理信息化的占 50.6% ,制造过程信息化的占 23.7% ,电子商务的占13% 。近三年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设计效率平均提高了 14.82% ,新产品贡献率平均提高了12.18% ,开发和制造成本平均降低了 6.86% ,管理效率平均提高了15.38% ,管理成本平均节约了 9.89% ,产品质量平均提高了 8.86% ,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 10.34% ,生产能力平均提高了 10.41% 。

Page 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行业分类信息化建设 汽车 摩托车 装备制造 化工 冶金 电子制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率(%) 73.75 67.5 72.34 62.3 80.7 94.2

每 100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台) 7.3 11 9.6 5.9 8.6 31应用设计开发软件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比重(%) 83.7

5 72.5 80.14

48.05

54.83 94.1

生产制造过程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 31.25 30.0 22.7 46.7

529.03

29.41应用了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 60.0 51.2

556.03

59.74

74.19

58.82应用电子商务软件进行产品销售的企业比重(%) 17.5 15.0 16.3 10.4 19.4 17.6

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情况:

Page 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 一圈两翼”信息化情况如下表: 区域分类信息化建设

一小时经济圈 渝东南 渝东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率(%) 70.81 45.35 61.18

每 100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台) 9.1 1.6 2.8

应用设计开发软件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比重(%) 70.81 45.05 47.20

生产制造过程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 26.59 20.72 23.60

用了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 53.75 45.05 52.80

应用电子商务软件进行产品销售的企业比重(%) 19.08 9.31 10.25

Page 1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4 )移动电子商务建设状况

移动电子商务初具规模:我市已经实现了手机在商场、超市、餐饮娱乐场所等(共 4900多个点)的现场小额支付;重庆移动与重庆轨道交通总公司战略合作,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手机钱包乘坐轻轨。已实现自动售货机、手机代缴水电气费、手机购彩票、手机购保险、手机购游戏卡、企业应用等多种远程业务。目前重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已走到全国前列。 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初步构建:在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产业聚集区内,以重庆移动为发起者的产业联盟正吸引国内外知名芯片厂家(飞利浦、上海复旦微电子、中芯微电子)、智能卡商(雅思托、江苏恒宝、上海柯斯、握奇数据)、终端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兴通讯、眀基、华禹)、系统集成厂商(神州数码斯特奇、华为)加入或聚集到产业联盟内,同时带动市内软件、系统集成和终端厂家(重庆结行、重庆千赋、瑞笛恩科技、亚德科技、南华中天、中讯亚太、重庆英诺)迅速成长。

Page 1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 5 )数字城市建设状况

重庆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始向涵盖政府行政和工作管理、城区功能管理、城区公众服务和数字化生活的城区集成化信息管理的大系统转变。 重庆市高新区、北部新区等已经开始建设集成化的数字城市项目,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Page 1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1. 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1.2 存在的问题

城乡数字鸿沟大;① 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现象突出;②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落后,缺乏资源共享;③ 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足;④ 信息系统的政府、企业和公共事务应用水平不高;⑤ 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

Page 1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2.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发展思路2.1 原则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重视培训,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创造共赢

Page 1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2.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发展思路2.2 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智能重庆”建设这一目标,积极实施五大工程,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即“ 1510” ),加快推进信息化立法,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发展 3G 通信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加快信息化建设。 “五大工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二是统筹城乡农村信息化体系工程;三是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工程;四是“三网融合”试点工程;五是物联网工程。 “十项工作”:一是完成信息化和智能重庆发展规划;二是启动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三是推进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工作;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农村信息化体系 10 个试点区县建设;五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0个试点区县和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六是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七是完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二期工程建设;八是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九是推进基于 RFID 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即电子车牌)建设;十是推进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Page 1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五大工程五大工程

““两化两化””融合融合 农村信息农村信息化化 物联网物联网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外网外网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

Page 1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 3.1.1 概述( 1 )背景 - 国家战略:

十七大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到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Page 1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1 概述

( 2 )概念“两化”融合 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刻阐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关系,科学回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重要论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特征 : 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

Page 1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 重庆市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3.1 “ 两化”融合 3.1.1 概述

( 1 )概念 产业升级 :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信息化。

Page 1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2 “ 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 业务融合 资源融合

( 1 )“两化”融合的内涵

Page 2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2 “ 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1 )“两化”融合的内涵

技术融合 :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 :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增加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业务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资源融合 :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 。

Page 2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2 “ 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2 )“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关系

改造传统产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经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效率和附加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制造业、电子产业、能源产业、矿山水利、化工、建筑、商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在产品升级、生产管理、市场销售、金融管理等行业和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 衍生新的产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衍生出的新产业。如物联网产业、汽车与机床电子产业、嵌入式软件与产品、新型服务业等。 催生产业需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优化产业结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以信息化为纽带,形成强耦合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具有重要的作用。

Page 2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3 重庆市“两化”融合工作情况( 1 )重庆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现状

据市经委 2007 年开展的对我市近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调查显示,我市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为 59.3% ,每 100 人拥有计算机为 3.5 台;在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企业中,实施设计信息化的占 54.7% ,管理信息化的占 50.6% ,制造过程信息化的占 23.7% ,电子商务的占 13% 。近三年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设计效率平均提高了 14.82% ,新产品贡献率平均提高了12.18% ,开发和制造成本平均降低了 6.86% ,管理效率平均提高了 15.38% ,管理成本 平 均节 约了 9.89% ,产品质 量平均提 高了 8.86% ,生产效 率平均 提高了10.34% ,生产能力平均提高了 10.41% 。 此外,重庆成功获得““两化”融合”试验区和“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授牌。

Page 2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3 重庆市“两化”融合工作情况( 2 )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差距分析

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地区水平比较 特性特性 信息化影响指标信息化影响指标 重庆市重庆市 全国平全国平

均均沿海地沿海地

区区规模性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 ) 9 12 29

多样性 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率( % ) 23.4 44.2 70企业自建门户网站( % ) 10 16.7 28

集聚性 主导产业供应链信息化率( % ) 40 40 70耦合性 软件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 ) 1.2 2.4 10

创新性 二维 CAD 应用率( % ) 35.6 39 80三维 CAD 应用率( % ) 27.6 29.2 60

敏捷性 主导产业供应链信息化率( % ) 40 40 70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率( % ) 75.95 86.5 100

开放性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 % ) 1.55 17.94 29

效益性 装备数字化率( % ) 20 34 50管理数字化率( % ) 46.2 56 80

生态性 企业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率( % ) 11.84 20 40

Page 2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1 “ 两化”融合3.1.3 重庆市“两化”融合工作情况( 2 )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差距分析

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

注:上图中纵坐标值为 1 的横线表征全国平均水平;圆圈的位置表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圆圈的大小表征与沿海地区的差距。

Page 2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4 推进我市“两化”融合工作的思路

推进思路主要内容

5+1 工程总体目标

Page 2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重庆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推进思路

五大应用工程

一大支撑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

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

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综合信息服务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 两化” 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汽车摩托车行业

装备制造行业

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

材料加工行业

钢铁冶金行业

资源加工行业

电子信息行业

……

推进我市“两化”融合工作的思路

总体思路框架

Page 2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通过以上“ 5 + 1” 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我市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有力促进我市工业由大到强。

推进我市“两化”融合工作的思路

Page 2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2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继续推进原定典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再精选一批企业,以信息技术与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等核心业务融合为重点,深入开展试验和试点建设工作。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Page 3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在重庆市重点行业中选择 15-20家信息化基础较好的、有行业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使企业实现整体优化运行,提高企业设计、制造、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Page 3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推进思路

在重庆市重点行业中选择 15-20家信息化基础较好的、有行业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使企业实现整体优化运行,提高企业设计、制造、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Page 3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3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Page 3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推进思路

在汽车整车厂中选择 1 ~ 2 家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开发和实施汽车产业链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包括汽车产业链协同设计平台、协同商务平台和后市场平台等,实现整车厂与配套厂商的协同设计、协同商务和后市场协同运营。在重庆隆鑫、重庆嘉陵、重庆建设等摩托车整车厂中选择 1 ~ 2 家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开发和实施摩托车产业链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包括摩托车产业链协同设计平台和供应链管理平台等,实现整车厂与配套厂商的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

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Page 3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3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

重点围绕物流和供应链、电子商务、 M2M 、工业装备产品数字化等领域,培育和壮大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和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化工业装备产品。

Page 3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

充分利用国家级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

加快面向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和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

推广电子识别、商业智能、电子支付等手段在各类服务业中的应用继续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加强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探索M2M 等技术在工业主导行业的应用模式对现有工业产品特别是重点关键产品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新装备的上档升级,提升我市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Page 3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3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

依托我市技术力量较强的区域性或专业性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机构,以及骨干或龙头企业信息化部门剥离后建立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企业,建立一批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产品设计及集成制造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进销存、财务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量大面广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Page 4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

以支持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企业建设的方式推进, 2010 年的目标,建立 10 个以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产品设计及集成制造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 1000家以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Page 4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4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和仿真、计算机辅助工艺控制和设备监控、资源循环利用、集散控制系统( DCS )、企业能源综合平衡管理系统( EMS )、变频调速节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 )、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采集、监测、评价和控制等技术和系统,提高生产效能,促进节能减排。

Page 4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在我市冶金、电力、石化、轻纺、医药、水泥、煤炭、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选择 10 个以上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效益大和有行业示范作用的重点企业,实施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Page 4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5 “ 5+1” 工程

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新兴产业及产品“两化”融合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服务工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应用示范工程“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4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在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机构中,采取“ 1+ N” 模式,即 1 个牵头中心和多个紧密协作的重点专业实验室及第三方机构,紧密结合企业应用示范工作,完善和壮大技术服务队伍,提升技术支持机构的核心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两化”融合技术支持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Page 4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 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工程

Page 4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6 “ 两化”融合建设保障① 构建有效的组织推进机制。 ② 建设社会化投融资体系。 ③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④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 ⑤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⑥ 研究制定总体规划与分类推进模式

Page 4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3.1.7 “ 两化”融合建设政策措施① 财政支持政策。 ② 税收政策。 ③ 投融资支持。 ④ 重点扶持措施。

Page 4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1 背景

国家 : 农村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在不断积极探索和尝试。重庆 : “ 大农村”背景的直辖市。 城乡“数字鸿沟”现象明显。 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

Page 5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2 农村信息化现状和问题

现状 :( 1 )重庆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 涉农网站建设和农村信息服务在中西部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全市 837 个乡镇、 136 个涉农街道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同时开发和实施了农村信息服务工作:通过各大通信运营商 “农网广播”、“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产品和“ 12316” 、“ 12582” 、“ 118114” 等三农服务热线,实现语音查询服务;通过建立农业门户网站以及各种基于电脑的应用,实现政务管理、产业商务信息化;利用电视为农服务,实现信息可视化。

Page 5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2 农村信息化现状和问题

现状 :( 2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 2008 年底,重庆市已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 2009 年进一步实施“村通宽带”、自然村“村村通电话”等工程,现已基本实现农村家庭“户户有手机”。( 3 )优势农业产业信息化需求迫切 。 重庆市优势农业产业(柑橘、生猪、花椒等)发展迅猛,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销售、流通等环节急需获得信息化支撑。( 4 )运营企业参与积极 。( 5 )大足、忠县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

Page 5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2 农村信息化现状和问题

问题 :

( 1 )农村信息化体系的统筹规划缺乏 。( 2 )镇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 ( 3 )农民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与能力薄弱 。( 4 )针对“三农”服务的系统应用力度不足。

Page 5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3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指导思想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 3.14” 总体部署为统领,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推进模式为保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教育培训、农村管理和服务、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助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Page 5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3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建设原则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市场运行,分工协作。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遵循市场原则,建立高效运行模式。政策引导,惠及“三农”。政府出台信息惠农政策,企业制定优惠资费标准,降低使用门槛,让涉农企业和农民的实惠。

Page 5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4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 到 2012 年,形成符合重庆市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体系,总体应用程度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市 100% 乡镇、 90%行政村实现政务信息化;全市 2000 家涉农企业 / 合作社实现信息化管理;民生信息化覆盖 80%以上的农户。

Page 5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4 建设目标

阶段目标 :( 2010 年- 2012 年) 范围 指标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政务信息化

乡镇覆盖率 70% 100% 100%

行政村覆盖率 30% 60% 90%

达到效果 实现电子办公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实现政务公开增进政民互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深化政民互动推进基层党建商贸信息化 涉农企业 /合作社覆盖数 600家 1000家 2000家

民生信息化

农户覆盖率 30% 50% 80%

覆盖农户数 220万户 360万户 580万户

ITV应用

具备 iTV信息应用能力乡镇数 260个 550个 825个具备 iTV信息应用能力区县数 15个 25个 34个

iTV用户数 1.5万 3万 5万

Page 5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5 重庆农村信息化总体框架和推进模式

总体框架 :

Page 5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5 重庆农村信息化总体框架和推进模式

推进模式 :

政府引导 企业参与 市场运作 服务三农

Page 5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6 主要任务

( 1 )完善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提高平台综合管理能力: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强化数据分析 。针对农民使用习惯,支持多种接入手段 。 开发各类应用系统,针对性提供服务: 建立呼叫中心,降低使用门槛 :建立“ 12316” 和“ 12582” 、“ 114/118114” 等呼叫中心。提供专家服务、涉农信息查询服务等

( 2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上传下达 整合有关部门的涉农信息资源 , 开放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接口。 并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信息服务体系

Page 6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6 主要任务

( 3 )优化门户网站,加强信息互动 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业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和专业涉农门户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建立信息更新制度,确保信息质量;,提供信息发布渠道,增强信息搜索能力,提供线上和线下的专家答疑。

( 4 )政府主导,推广政务信息化应用 由政府牵头,推广政务信息化应用:包括利用互联网实现镇村政务信息化,延伸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实现镇村电子政务办公和政务公开;实现农村信息便捷发布和政民互动;利用信息化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帮助当地特色产品上网;实现“镇村基层政府 +农户”服务模式和“政府农业部门 +农户”服务模式等。

Page 6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6 主要任务

( 5 )运营企业主导,推广涉农企业 / 合作社信息化应用 由运营企业主导展开服务,进一步积极引导、帮助涉农企业 / 合作社开展信息化工作,实现企业内部电子办公 ; 实时查询权威的市场价格、行情预测及供求信息,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市场竞争 ; 为农户提供技术、致富、行情、销售等信息,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农户的种植、养殖的盲目性。

( 6 )运营企业主导,推广民生信息化应用 通过语音热线(呼叫中心)、短信、 WEB/WAP 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行情、气象、灾害预警等生产信息服务;提供社保、医保、新闻、政策、百科、娱乐等生活信息服务;提供就业、培训、招工等劳务信息服务。

( 7 )进行区县应用示范,带动农村信息化整体应用

Page 6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2 农村信息化3.2.7 保障机制

( 1 )加强组织领导 ( 2 )完善工作机制 ( 3 )整合资金投入 ( 4 )规范涉农信息管理 ( 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6 )建立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 ( 7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 8 )加大宣传力度

Page 6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1 概念和背景

概念 : 物联网( IOT, the Internet of Things)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解为:它是一种通过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等环节的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信息处理的网络系统。 简而言之,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实现“对物体的信息获取和智能控制”,并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系统。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全世界新兴的万亿级产业。

Page 6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1 概念和背景

国际 : 2005年 11月,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 2009 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计划,明确以物联网为基础;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盟物联网行动方案;日本、韩国等纷纷跟进。全球物联网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且已形成了推动物联网发展的热潮。 国内 : 我国物联网发展和世界各国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物联网传感标准体系已初步出台,并且得到国际认可;研发技术先进,且以自主创新为主;同时涵盖广大应用领域,走在国际发展前端。同时,中国政府也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2009年 8月到 9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和北京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我国要大力发展物联网,全国各地纷纷启动物联网产业建设,北京、上海、福建、江苏等各地纷纷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和措施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Page 6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优势

( 1 )重庆市物联网标准建设优势突出 重庆市在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制定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如:重庆邮电大学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的工业无线标准“ WIA-PA” 正式发布为 IEC/PAS 62601标准文档,成为工业无线领域三大主流国际标准之一;另外该校作为核心成员制定的“ EPA( 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 IEC 61158 Type 14、 IEC61784-2 CPF14标准”,是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重庆移动和中国移动研究院共同制订了中国移动所有的 M2M 规范、标准、业务管理办法:《中国移动 M2M终端规范—— WMMP 协议分册V1.0》、《中国移动无线机器通信协议—— M2M 平台与应用系统接口分册 V1.0》、《中国移动无线机器通信协议—— M2M 平台与终端接口分册 V3.0》等一系列协议。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参与国家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制定,中国移动的 M2M标准将是重要参考。

Page 6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优势

( 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全国领先 1 )拥有多个全国性物联网运营平台 5 年内可以支撑上亿用户的使用,产生数百亿结算费用。几个成熟物联网运营平台已初具规模, M2M 全国基础平台:重庆建成“中国移动 M2M 全网管理平台”,并在交通、电力、安防、智能家居、节能减排、物流等领域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管理全国 1000 万终端应用接入管理,年产值 50亿元;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平台:支撑全国 1亿用户使用,年产值 15亿元;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全国密钥管理中心:支撑 1.2亿张手机钱包卡管理,年产值 64亿元。农信通全国平台:为 5000 万农信通用户提供服务,年产值 10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平台:建成 1 万多个防治点,年产值 3.2亿元。

Page 6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优势

( 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全国领先 2 )拥有物联网产品的多个开发平台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平台集成电磁流量计等工业智能化仪器仪表主流系列产品,开发组态软件,以提高智能仪器仪表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为 用户提供了支持。32位嵌入式智能仪器仪表开发平台:采用先进的 32 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作为处理器,叠层自由组合的硬件系统结构,并提供丰富的虚拟仪器仪表软件组件,形成智能仪器仪表系统平台,已为上 100 家企业的物联网产品开发提供了支持。

Page 6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优势

( 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全国领先 3 )拥有较为丰富的物联网应用产品 重庆市在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开发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

智能工业: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制造过程信息化系统能在重庆的多家离散制造企业应用,能形成上亿元的市场。智能交通:重庆城投金卡交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智能交通电子牌项目,能在重庆形成 33.5亿元的市场,在全国形成 2300亿元的市场。清华同方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终端”在停车场管理、企业车辆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5 年内年产 200多万车载终端,年产值达 20亿元。安防:同方合志的“家庭智能安防无线座机”已经向全国大规模推广, 5 年内年产安防无线座机 3000 万套,年产值 150亿元。智能家居:重庆移动的“数码相框”可以替代传统相框, 5 年内年产 70 万台,年产值 7亿元。节能减排:同方合志的“智能楼宇节能减排设备” 5 年内年产设备 5000套,年产值 8亿元。农业:同方合志的“农信通终端产品” 5 年内年产 500 万套终端,年产值 3亿元。

Page 6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优势

( 2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全国领先 4 )重庆市正在聚集物联网产业

重庆物联网产业形成了以重庆移动、四联集团和同方股份为核心的的产业聚集。 重庆在物联网产业链上已聚集了数十家从事研发、生产到应用、培训和服务等机构,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年增长速度超过 50% 。 。

Page 7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3 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 围绕“应用换市场,市场换产业”的发展思路,打造我市物联网产业:通过整合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吸引众多物联网厂商聚集重庆。力争在技术标准制定、全国中心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到全国领先;重点引导带动我市芯片、模组、传感器、终端设备、智能仪器仪表、智能装备的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发展 。 目标: 到 2012 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给我市带来 290亿的投资和 500亿的产值,带动就业 10 万人;到 2015 年,累计给我市带来近 1000亿的产值。带动就业 30 万人。 将重庆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国家“物联网应用高地”和“物联网产业制造高地” 。

Page 7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3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基本框架

系列标准 物联网基础技术基础层

运营平台 产品开发平台平台层

应用保障体系

物联网产业园建设

电子车牌

应用层

电梯监控与管理

车辆运行监控与管理

智能家居

城市设施监控

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

网络机床开发及产业化

重点应用工程

基于PROFIBUS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化

智能汽车产业化

Page 7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3 物联网3.3.5 下一步工作

( 1 )制定重庆市物联网发展规划;( 2 )争取“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 落户重庆;( 3 )争取“中国移动物联网( M2M )基地”落户重庆;( 4 )实施物联网重点应用工程;

Page 7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1 背景

电子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旨在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难等问题。 国家: 2009年 4月 14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 [2009]988号),就推动政务外网的工程建设、业务应用、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再一次明确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目标: 力争到 2010 年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重庆: 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建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横向连接市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政务部门及有关单位,纵向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和各区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满足全市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需要。

Page 7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2 重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状况

我市市委、市政府、市高院、市检察院已分别建成了各自的政务业务网络,以满足体系内各级部门政务办公需要。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劳动局、市交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又分别建设了各自的业务网络,以满足体系内各级政务办公和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承载。我市尚未形成统一的、覆盖全市、可互联互通的市级电子政务网络传输骨干网,我市市委、市政府、市高院、市检察院等业务网络均分别租用不同电信运营商的光纤、传输电路、 ATM或 IP 网络组建而成。重庆市尚未形成统一的政务外网,各政务网络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难以满足重庆市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以及协同办公的需要 。已经组织制定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总体方案和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划;

Page 7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3 重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原则和目标

建设原则:(一)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市经信委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网络体系架构、应用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和运维管理,指导区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二)整合资源,集约建设。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促进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最大程度降低总体成本、减少财政多头支出、避免重复建设。(三)需求主导,突出应用。根据政务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实际需要,依照“分步实施、急用先行”的工作思路,优先支持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务业务系统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开发建设和推广应用。(四)确保安全,促进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建立统一的安全防护策略和安全防护措施,实施集中统一的安全监控,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我市电子政务各业务系统安全有序的运行。

Page 7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3 重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原则和目标

目标:总体目标: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由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和区县电子政务外网组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用 2-3 年时间,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基本满足全市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需要。分三阶段实施:(一)建设阶段( 2010 年内)建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横向连接市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政务部门及有关单位,纵向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和各区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完成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完成电子政务外网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启动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选择部分区县进行区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试点工作。(二)应用整合阶段( 2011 年内)。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和运行维护平台,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支持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电子政务外网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和已有系统迁移;完成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成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建成满足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所需要的电子政务外网协同体系。(三)推广阶段( 2012 年起)进一步促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应用,实现与国家以及我市区县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

Page 7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4 主要建设内容

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运营维护支撑系统的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市级电子政务灾备中心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管理体制建设

Page 7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5 重庆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

政务外网门户门户 用户统一管理 统一身份认证 Internet公众服务网站群

主题应用(应急、社保、环保、市政、卫生等)

政务协同应用

电子监察

并联审批

协同执法

信用平台

其它应用

政务共用应用

行政审批

行政执法

非密办公

其它应用

部门应用如金保工商国税等

J2EE架构、应用组件平台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政务资源目录平台 政务数据交换平台 GIS共享平台

信息检索平台 ……

SOA应用支撑中间件

ESB企业服务总线 数据交换与集成 GIS地理信息平台 应用组件平台

Portal门户 BPM工作流集成 BI数据仓库平台 ……

政务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库人口基础信息库

法人基础信息库

空间基础信息库

宏观经济信息库

部门信息库

工商业务数据库

国税业务数据库

共用行政审批库

共用行政执法库

专题共享库

电子监察数据库

并联审批数据库

信用数据库

外网基础信息库

决策库决策数据库

经济数据监控库

网络、服务器与存储、数据库系统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

Page 7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4 电子政务外网3.4.6 保障措施

(一)明确管理体制(二)落实资金保障(三)探索建设模式(四)统筹系统建设(五)强化运维管理(六)推进区县建设

Page 8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1 概念

“ 三网融合”指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 (简称“三网”)在技术、业务、市场、终端、网络系统乃至行业管制和政策等方面的融合。通过核心传送网资源、接入网资源和信息内容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的共享,实现三网网络层互联互通、无缝覆盖,业务层上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经营上互相竞争、合作共赢。

Page 8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1 概念

水平方向(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 / 家庭网络、终端等)的融合三网融合技术层面

技术(标准、协议、信令、接口、软硬件)的融合

垂直层面(应用、业务、传输、控制等)的融合、

运营支撑系统(网管系统、统一认证和计费系统、综合业务平台等)的融合

窄带与宽带的融合

移动与固定的融合

Page 8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2 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国外:逐步实现了电信业和广播电视业的市场双向进入:导致电信业和广电业逐步互相交织,并引起全球新的一轮企业兼并高潮。运营商正在加紧对传统网络的升级改造,以满足语音、数据、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电信运营商通过 Triple-play 模式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广播电视运营商正在加快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以提供广播电视、互联网接入和语言等业务 。 三网融合业务已取得重大突破:包括 IPTV 、手机电视、数字交互式电视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通信业: 三大运营商的通信业务模式已经趋同于发达国家,并逐渐将市场重心从传统语音业务过渡到数据业务。电信运营商积极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截止到 2008 年底,我国 IPTV 用户近 230 万户。手机电视也已经展开。广电业:通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业务。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出台:

Page 8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2 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的状况 :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层面 :我市通信网已全面升级到软交换网络( NGN), IP承载网络和光纤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和乡镇,全市电话网、互联网融合已基本完成,数据网络出口总带宽达 360G 。我市电话用户达到 1965 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 180 万户,已通互联网行政村超过 4700多个,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 20 万公里;广播电视网实现了数字化、宽带化、双向化、光缆化的全面升级,建立了覆盖全市的 SDH、 IP承载网,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干线已建成 12万公里,市骨干光缆干线 3700多公里 , 广播电视实现市级与区县、乡镇、村网络互联互通,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445 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约120 万户,数字化改造完成了 15 个区县,还有 27 个区县未进行资源整合。 。

Page 8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2 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的状况 :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层面 :我市通信网已全面升级到软交换网络( NGN), IP承载网络和光纤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和乡镇,全市电话网、互联网融合已基本完成,数据网络出口总带宽达 360G 。我市电话用户达到 1965 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 180 万户,已通互联网行政村超过 4700多个,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 20 万公里;广播电视网实现了数字化、宽带化、双向化、光缆化的全面升级,建立了覆盖全市的 SDH、 IP承载网,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干线已建成 12万公里,市骨干光缆干线 3700多公里 , 广播电视实现市级与区县、乡镇、村网络互联互通,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445 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约120 万户,数字化改造完成了 15 个区县,还有 27 个区县未进行资源整合。。

Page 8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2 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的状况 :业务融合层面 :重庆电信建设的 IPTV 业务支撑平台,与上海文广合作提供 85 个直播频道和 10000小时点播,发展用户 45000户;重庆移动开展手机电视业务,用户约 2 万户;重庆联通与重庆广电合作开展宽带接入网资源共建共享;重庆广电积极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已建立承载互联网接入等数据业务的数据传输平台,发展宽带用户 5 万户,集团互联网专线 500多条 ;重庆广电已取得基于计算机、手机为接收终端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积极开展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包括有线宽带、数据专线和 IDC 数据中心等业务在内的电信增值业务。

Page 86: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2 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的问题:网络基础设施和标准的不足 ;相关政策的缺乏;缺乏相应的三网融合业务运营模式和市场监管机制;通信业、广电业的双向开放问题 ;

Page 87: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 以国发〔 2009〕 3号文件有关精神为指导,围绕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文化与信息安全前提下,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三网资源的异化组合、业务的相对开放,进而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形成新型信息化产业,探索建立服务于民、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政策争取、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广电行业与通信行业深度合作、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信息服务产业,创建网络与内容有效分离的监管体制,丰富信息服务内容,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力争构建一套产业发展、体制创新、内容丰富、信息安全、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三网融合发展模式,为国家全面开展“三网融合”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Page 88: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工作目标:阶段目标——“三步走” 试点阶段( 2009-2010 年),形成领导体制、争取相关政策,突破业务相对开放。深化阶段( 2010-2011 年),逐步深入试点,突破体制创新,构建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推广阶段( 2012-2013 年),在国家有关“三网融合”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内容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全面实现我市“三网融合”。通过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开展,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业务标准,为国家全面开展“三网融合”提供参考和依据。

Page 89: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

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 强化监管,确保安全。

Page 90: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

( 1 )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工作体系,积极推动三网融合 。 积极探索由我市经信委、文广局、通管局联合组成的三网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我市三网融合发展政策规划制定,负责网络承载监管和内容监管,统筹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以及相关重大问题的协调配合,以加强我市对三网融合发展的宏观指导。建议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公机构,办公室设立在市经信委,并以市文广局、市通管局等部门和重庆广电、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等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我市三网融合有关政策、编制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推进我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负责实施网络承载监管和内容监管工作;负责相关重大问题的协调配合;负责审议年度工作计划等。( 2 )构建分层分离监管体系。 建成适应“三网融合”的分层分离监管体系:分层监管即是从电视、电话、互联网这三个不同传输方式上进行分层级的监管;分离监管即是在内容制播和渠道传输上进行互相分离的监管。通过统一监管中心,建立包含传输安全、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有效监管模式。

Page 91: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

( 3 )构建有序竞争的运营机制。 以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为原则,在管道、基站和传输等领域积极开展共建共享工作;以交互式数字电视和 IPTV 为主要手段进行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在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统一集成分发以及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方面,双方既竞争又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低价的业务与服务,并逐步构建有序竞争的运营机制,制定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实现运营主体的平衡发展,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4 )加强广电行业与通信行业合作,实现业务相对开放。 积极探索广电行业、通信行业双赢、多赢的合作模式,建立相互有序开放的机制和平台,加强进一步管理,实现共同发展。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引导重庆广电和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签订合作协议,第一充分利用重庆广电的内容资源优势,面向全国建立重庆数字媒体中心,向各网络运营商提供内容分发;第二支持重庆广电与通信运营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开展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探索试点开展部分基础电信业务,同时聚合相关资源,创新发展城市综合信息库,建设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第三支持通信企业与广电企业合作,开展 IPTV 业务,发展手机电视、流媒体、广电互联网接入等业务。力争将我市建成全国性的数字内容产业基地,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

Page 92: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

( 5 )通过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开展,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业务标准 。 统筹规划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化进展,合理设定试点区域,对存量市场实行“一网三用”的融合模式,对新增市场则发展“三网合一”的融合模式。分别以交互式标 / 高清数字电视、 IPTV 、互联网接入为主要手段逐步开展广电行业与电信行业“双向进入”三网融合试点,并以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光纤网络资源互补的方式,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的传输,以及宽带网络的接入。逐步建立分层分离监管体系,在全国率先形成三网融合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市场运作模式和多方共赢的行业合作模式。( 6 )进一步改善我市信息化投融资环境,全面推进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题、其他投入为补充的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稳步增加政府信息化投入。全面推进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不断优化 IP 城域网,全面实施以“光进铜退”为主要内容的宽带接入网优化改造工程。我市广电运营商采用 EPON+HFC 等先进技术,全面实施以数字化和双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广电接入网改造,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以“村村通”宽带工程和“村村通”广电工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集约建设覆盖我市农村的光缆网络和数字电视的建设模式,加快我市城乡统筹信息化建设。

Page 93: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

( 7 )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融合产业价值链,加快新型产业发展 。构建三网融合综合业务平台,不断丰富业务种类,积极开拓直播电视、付费电视、时移电视、视频点播、信息服务、远程教育、互动游戏、股票交易、电视商务、社区服务、互动广告等业务,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积极打造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基础设备制造商、基础平台提供商、应用软件提供商、内容应用提供商等在内的三网融合产业价值链。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带动新型产业发展。以家庭数字多媒体信息终端为突破,整合重点行业应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电话、家用电器网控以及电话、电脑、电视三合一的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发展。通过行业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完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三网融合新型信息服务产业。

Page 94: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3.5 三网融合3.4.3 重庆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

( 8 )科学合理设定试点区域,并以推进农村地区三网融合为重点,加快建设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 。 在我市主城区和部分区县的城市新区(如大学城、茶园新区、保税港区等)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在试点区域内,实现电信业务和广电业务的双向准入,鼓励我市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既竞争又合作,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集成分发和统一监管,为用户提高更丰富、更优质、更低廉的业务和服务,并探索各方均有利的技术和商业合作模式。 鼓励我市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业务深度合作,以低成本模式进行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Page 95: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 策略

WWW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