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鄉志-第九篇 漢族篇

222
鹿野鄉志 874 第九篇 漢族篇 趙川明 第一章 緒論 .................................................................................................................. 878 第二章 清代漢族的移墾 .............................................................................................. 881 第一節 官方的移墾 .............................................................................................. 882 第二節 民間的招墾 .............................................................................................. 884 第三節 軍隊的駐防 .............................................................................................. 887 第三章 日治時代漢族的移墾 ...................................................................................... 889 第一節 日人殖民政策與漢族的移墾 .................................................................. 889 第二節 漢人聚落的形成與變遷 .......................................................................... 894 第四章 戰後漢族的移墾 .............................................................................................. 966 第一節 新移民潮的形成 ...................................................................................... 966 第二節 聚落發展與族群結構的變遷 .................................................................. 967 第五章 閩南系族群 ...................................................................................................... 995 第一節 閩南系移民 .............................................................................................. 995 第二節 閩南系移民的家族發展 .......................................................................... 999 第六章 客家族群 ........................................................................................................ 1028 第一節 客家移民 ................................................................................................ 1028 第二節 客家移民的家族發展 ............................................................................ 1032 第七章 外省族群 ........................................................................................................ 1070 第一節 日治時代的臺灣華僑 ............................................................................ 1070 第二節 戰後外省族群 ........................................................................................ 1072 第三節 外省人的生命史 .................................................................................... 1078 參考資料 ........................................................................................................................ 1093

Upload: luye-library

Post on 26-Mar-2016

39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1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灣台東縣鹿野鄉鄉志 鹿野鄉志-第九篇 漢族篇

TRANSCRIPT

鹿野鄉志

874

第九篇 漢族篇

趙川明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878

第二章 清代漢族的移墾 .............................................................................................. 881

第一節 官方的移墾 .............................................................................................. 882

第二節 民間的招墾 .............................................................................................. 884

第三節 軍隊的駐防 .............................................................................................. 887

第三章 日治時代漢族的移墾 ...................................................................................... 889

第一節 日人殖民政策與漢族的移墾 .................................................................. 889

第二節 漢人聚落的形成與變遷 .......................................................................... 894

第四章 戰後漢族的移墾 .............................................................................................. 966

第一節 新移民潮的形成 ...................................................................................... 966

第二節 聚落發展與族群結構的變遷 .................................................................. 967

第五章 閩南系族群 ...................................................................................................... 995

第一節 閩南系移民 .............................................................................................. 995

第二節 閩南系移民的家族發展 .......................................................................... 999

第六章 客家族群 ........................................................................................................ 1028

第一節 客家移民 ................................................................................................ 1028

第二節 客家移民的家族發展 ............................................................................ 1032

第七章 外省族群 ........................................................................................................ 1070

第一節 日治時代的臺灣華僑 ............................................................................ 1070

第二節 戰後外省族群 ........................................................................................ 1072

第三節 外省人的生命史 .................................................................................... 1078

參考資料 ........................................................................................................................ 1093

第九篇 漢族篇

875

表 次

表 1:日治時代鹿野地區漢籍移民(含平埔族)人口數 ........................................... 896

表 2:日治時代鹿野地區漢籍移民性別比例 ............................................................... 896

表 3:昭和 12-20 年鹿野地區漢籍移民遷移狀況 ........................................................ 897

表 4:昭和 12 年後鹿野庄行政區 ................................................................................. 900

表 5:昭和 12-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06

表 6:昭和 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07

表 7:昭和 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本籍 ......................................................................... 907

表 8:昭和 12-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19

表 9:昭和 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19

表 10:昭和 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本籍 ....................................................................... 920

表 11:昭和 2 年鹿野區漢籍會社移民每戶平均收支 ................................................. 923

表 12:鹿寮村漢籍會社移民戶口數 ............................................................................. 923

表 13:昭和 12-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29

表 14:昭和 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29

表 15:昭和 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本籍 ................................................................... 930

表 16:昭和 10-20 年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31

表 17:昭和 20 年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31

表 18:昭和 20 年 10 月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本籍 ................................................. 932

表 19:昭和 12-20 年小字新七腳川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34

表 20:日治時代新良庄(義安庄)人口 ..................................................................... 935

表 21:昭和 20 年阿緱寮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40

表 22:昭和 20 年阿緱寮漢籍移民本籍 ....................................................................... 940

表 23:昭和 20 年新七腳川漢籍移民本籍 ................................................................... 948

表 24:大原村漢籍會社移民人口數 ............................................................................. 949

表 25:昭和 12-20 年小字大埔尾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50

表 26:昭和 20 年大原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53

表 27:昭和 20 年大原漢籍移民本籍 ........................................................................... 954

表 28:昭和 20 年大埔尾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57

表 29:昭和 20 年大埔尾漢籍移民本籍 ....................................................................... 957

表 30:昭和 11-20 年小字新良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 959

鹿野鄉志

876

表 31:昭和 20 年新良地區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 963

表 32:昭和 20 年新良地區漢籍移民本籍 ................................................................... 964

表 33:戰後鹿野鄉漢籍人口 ......................................................................................... 966

表 34:民國 52 年鹿野鄉各村族群戶口數 ................................................................... 968

表 35:民國 94 年 4 月間鹿野鄉各村族群戶口數 ....................................................... 969

表 36:日治時代鹿野地區閩南籍人口 ......................................................................... 995

表 37: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平埔族人口 ......................................................................... 997

表 38: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客籍人口 ........................................................................... 1029

表 39:日治時期鹿野地區臺灣華僑人口 ................................................................... 1072

表 40:戰後鹿野鄉外省籍人口 ................................................................................... 1078

第九篇 漢族篇

877

圖 次

圖一:鹿野村示意圖 ...................................................................................................... 909

圖二:上坪示意圖 .......................................................................................................... 910

圖三:宮前示意圖 .......................................................................................................... 910

圖四:中坪示意圖 .......................................................................................................... 911

圖五:學校區示意圖 ...................................................................................................... 911

圖六:下坪示意圖 .......................................................................................................... 912

圖七:第 61 農莊平面圖 .............................................................................................. 1076

鹿野鄉志

878

第一章 緒論

鹿野鄉的主要族群,除以阿美族為主的原住民,包含閩、客、外省族群的漢族

外,尚有少數平埔族人,由於人數不多,且未形成平埔族單一族群聚落,日治時代

從昭和 10 年(1935)起的戶籍登記,又廢除種族別登記,戰後國民政府亦將平埔族

列入漢族,不承認其原住民的法律地位,加上以西拉雅族為主的平埔族人,移入鹿

野地區之前,多己漢化,講閩南語,生活習慣、通婚對像、宗教信仰悉如閩南族群,

與漢人無異,在鹿野鄉開發的經過,不易與漢族切割,在撰者的田野調查過程中,

大多數的平埔族裔,又避談其平埔族的身份,因此本文為便於撰述,將平埔族列入

漢族篇的閩南族群。

臺東縣為臺灣開發最遲的地區,若依地形、地理位置、族群、歷史等因素來分,

除蘭嶼、綠島等離島及山地原住民地區外,大致可分為臺東平原、東海岸地區、南

迴大武地區、縱谷地區。就漢族與平埔族的移墾與聚落的形成而論,臺東平原與東

海岸地區因有近海之利,又有較大的腹地,不僅荷據時期,就有漢人在此活動,與

原住民交易,農業的拓墾與聚落的形成也最早;大武地區雖然近海,很早就為後山

原住民與前山臺灣西部陸上往來的交通孔道,但因中央山脈直逼海岸,腹地狹小,

排灣族勢大,雖然很早就有漢人往來,但移墾聚落的形成,除晚清巴塱衛(大武)

的客人庄外,都在日治晚期;縱谷地區雖有廣大的腹地,但因受限於地理位置、自

然環境,以及卑南族的強大勢力,大約到光緒初期,才有平埔族人移墾的聚落形成。

第九篇 漢族篇

879

臺東縣縱谷地區的鹿野、關山、池上等鄉鎮,位於卑南大溪流域,雖是一片狹

長的平原,但地勢並不平坦,發源於兩側,特別是西側中央山脈東部山地眾多溪流,

由於坡度大,下蝕旺盛,一旦下注縱谷,坡度驟降,流速突減,自上游攜帶而下的

泥沙礫石,在谷口的河床上大量堆積,一方面在沿山一帶,形成許多高低起伏的沖

積扇,另方面則導致眾多溪流河道分歧,流路左右搖擺不定。流入縱谷的河流,匯

入卑南大溪,形成面積廣大的河灘,約佔縱谷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有「礫石之谷」

的稱呼1。而年雨量在 1800 公厘以上,且多集中在 5~10 月間,雨季、旱季相差甚大,

卑南大溪洪水期與枯水期流量差異頗大,非澇即旱,夏季常山洪爆發,流水暴溢,

冬季乾旱,溪床大多裸露,只剩涓涓細流,甚至全然枯竭,不僅不利耕種,而且容

易造成交通障礙。加上縱谷地區以中央山脈和西部相隔,中央山脈在縱谷地區山嶺

高度多在 3000 公尺以上;又以海岸山脈和東海岸地區相隔,海岸山脈山體規模,雖

然不如中央山脈龐大,但山體陡峭,坡度極大,山脈中各山嶺稜線,成東北—西南

走向的雁行狀,因此海岸山脈仍然構成縱谷地帶與海岸地區之間難於穿越的障壁2。

險惡的自然環境,使縱谷地區成為漢人移墾臺東最遲的地區之一。

清康熙 23 年(1684),臺灣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後,閩、粵移民梯航日眾,

至康熙五十年代,拓墾活動已北越大甲溪,南渡下淡水溪,並逼近沿山一帶。康熙

60 年(1721)發生「朱一貴事件」,事平後第二年,清廷下令劃界封山,立石為界,

1 施添福,1998,〈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地理學的觀點〉,《族群‧歷史與空間》,頁 7。

2 同註 1,頁 8。

鹿野鄉志

880

禁止漢人進入番地,將臺灣東部(今花蓮、臺東兩縣)全部列為番境禁地,不許漢

人逾越3,直到同治 13 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日軍侵臺,始開放後山。

長達 150 餘年之久的封山政策,亦是漢人移墾鹿野地區遲緩的原因之一。

3 施添福,1998,〈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地理學的觀點〉,《族群‧歷史與空間》,頁 5。

第九篇 漢族篇

881

第二章 清代漢族的移墾

封山期間咸豐年間,雖有枋寮、水底寮一帶的零星漢人冒險犯禁,入墾後山,

大多單身前來,與有勢力的原住民通婚,贈與衣類、鐵具、食器、穀物、果樹種苗、

耕牛等物,或授以農耕技術、農具製作方法、冶金之術等,但多在臺東平原與海岸

地區活動,且多融入原住民部落,形成聚落的僅有在卑南大溪出海口附近的寶桑,

東海岸的成廣澳,縱谷地區由於地理環境的受限,僅有李天送等人移墾里壠4,在文

獻上並無漢人在鹿野地區活動的記載。

道光 9 年(1829)屏東平原武洛、阿緱、搭樓等社的西拉雅族馬卡道亞族人,

因不堪客家人的侵墾,由族長杜四孟、陳溪仍、潘阿枝等率領族人三十餘戶三百餘

人,從枋寮越中央山脈經巴塱衛(大武)而至寶桑,以牛、豬、酒、布等物向卑南

族佃耕土地,建立寶桑部落,但卑南族人不願他們久住,常採仇視態度,甚至在他

們飲水中投置牛、豬糞便。道光 16 年,因而再度北遷,進入縱谷地區秀姑巒溪中游

無人地帶,建立大庄部落,他們與布農族修睦,最初以牛、豬等物,與附近布農族

人換取拓墾初期所需糧食,道光 25 年更以銀元一百元向布農族購買丹埔獵場作為耕

地5。由於生活條件改善,前山族人紛紛東來,使得人口激增,勢力壯大,先後在今

花蓮縣玉里、富里一帶,建立聚落,並逐漸向南拓展,光緒初年,已在今臺東縣內

4 橋本白水,1922,《東臺灣》,頁 8;東臺灣新報社,1925,《東臺灣便覽》,頁 21。

5 伊能嘉矩,1992,《臺灣蕃政志》,頁 12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物權編 上》,1999,

頁 37-38。

鹿野鄉志

882

縱谷地區建立大陂、新開園、里壠等聚落,但勢力並未擴展到鹿野地區,或許因鹿

野距離大庄較遠,又近地處臺東平原的卑南八社,卑南族勢力仍然強大的緣故。

同治、光緒年間,由於平埔族人移墾縱谷地區,布農族人逐漸移入新武呂溪流

域的中央山脈,打破原有勢力範圍,卑南族人受威脅,退出縱谷地區,始有恆春阿

美,進入鹿野地區,建立擺仔擺、務祿干(鹿寮)、拉吧拉吧(老吧老吧)、大埔

尾等社6。

第一節 官方的移墾

同治 13 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日軍侵臺,沈葆禎奉派為欽差大臣,

來臺處理善後,才奏准開山撫番,積極經營後山,將原設在臺灣府城的南路理番同

知,加「撫民」銜,移至後山,俗稱卑南廳。

除設官駐軍外,移民拓墾亦為要務,光緒元年(1875),設招撫局於卑南,招

民移墾。光緒 3 年春,福建巡撫丁日昌派委員在廣東汕頭設招墾局,原預定招募潮

民二千餘名,用官輪船載赴臺灣,先以八百餘名,撥交統領吳光亮安插在大港口及

卑南等處開墾,後來吳光亮以所招募潮民,半係遊手好閒之徒,不能力耕,不若就

近招募為善,乃奏准裁撤汕頭招墾局,停止招徠,但已到五百餘名,仍撥到後山安

插7。

6 移川子藏等,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頁 539,間引: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

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9。

7 胡傳,1952,《臺東州採訪修志冊》,頁 37。

第九篇 漢族篇

883

這批潮民,分成五十人或三十人,少則十數人為一團,移居自奉鄉拔仔庄(花

蓮縣瑞穗鄉富源)、水尾庄(花蓮縣瑞穗)、新鄉新開園庄(池上鄉錦園)、里壠

庄(關山)等以迄於鹿寮社(鹿野鄉鹿寮)、利基利吉社(卑南鄉利吉村)、知本

溪岸等各處。然而由於氣候不適人身,而有隨往隨病歿者,或心生恐懼而歸國者,

亦有轉移民前山地區者,持續住者甚少8。光緒 5 年(1879),夏獻綸的《光緒輿圖

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所記得「路傍庄」,位於知本溪岸,當時約有 20 餘戶移民,即

為此次移民所開墾,其所開墾土地亦不狹小,然而光緒 15 年被大水沖走,遂至於田

圃、人家均絲毫不存9。

這是文獻上首次漢人拓墾鹿野地區的記載,是由中國大陸直接移民而來,而且

可以攜帶家眷。應募墾民,每十人設什長,每百人設百長,百長由招墾局委員選任,

什長由百長遴選,凡拾人中有事,歸什長料理,各什長俱歸百長管束,遇有犯法無

賴之輩,由什長報告百長,再由百長轉報委員,事屬微細者,由百長訓誡,事件較

大者由撫墾局委員處斷,頗有武裝移民之意。為鼓勵移墾,官方提供優渥條件,移

墾到臺之日起,前一年每口給銀八分,米一升,墾民眷屬,前六個月,成人每日發

米一升,孩童給半升,什長給銀一錢米三升,百長月給俸銀八兩,米三斗,其後半

年,什長、墾丁每名日減銀三分,以一年半為限。墾民到達墾地,築土圍蓋草寮居

住,每十人發給農具四副、耕牛四頭、草刀十把、竹箕十組、扁挑十條以及種子等,

8 吳文星,1989,〈臺東移民史〉,《臺灣慣習記事》,第四卷(上),頁 6-7。

9 同上註,頁 7。

鹿野鄉志

884

平埔地方,每人授田一甲,限明年內開墾,如不能種稻時先種雜糧,三年後課徵其

原先所領口糧、牛隻、農具等費用,或於田地成熟後分三年納還,無力繳還者,可

在正供(田賦)外,另繳官租若干10。

這次官方主導的移墾事業,並未成功,移民拓墾鹿寮社何地?最後何處去?已

無文獻可考,成書於光緒 20 年(1894)間胡傳的《臺東州採訪修志冊》以及其日記,

均未提及。

第二節 民間的招墾

光緒 5 年(1879),清廷改變後山移墾政策,裁撤撫墾局,改由民招民墾。由於

臺東向來官有地與民有地無明顯分別,全是土著原住民割據佔有之地,各社分別劃分

界線,確認自己的領域範圍,因此漢人拓墾,必須先與原住民交涉,取得土地使用權,

再向官府提出申請辦理手續,大致先由墾首負責與原住民交涉協議,由墾戶贈送原住

民布匹、酒豚及銀貨等物,以換取土地,且墾成後每年尚需依收成繳納適當的番租,

同時原住民約誓不得加害墾戶,墾首招募墾戶時,必須提供保障條件,若墾民遇害死

亡,墾首必須付給被害人補償,墾戶除付番租外,尚需付給墾首租金11。

光緒 19 年(1893)的鹿寮埔,被稱為臺東第一大平原,仍是一片荒地,當時擔

任臺東直隸州知州的胡傳,曾多次前往查看,計劃招人開墾:

10

溫吉 編譯,1957,《臺灣番政志》,頁 259-26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私法物權

編》(上),頁 11。

11 吳文星,1989,〈臺東移民史〉,《臺灣慣習記事》,第四卷(上),頁 53。

第九篇 漢族篇

885

「埔在防營(鹿寮營)北八里,寬約五、六里,昔為南北社每歲打鹿之所,草

甚茂,營勇往來經此,不得遺火燒其草,否則番必索賠鹿價,為臺東第一大平原,

而尚未開墾者,緣番佔以為養鹿之場故也。余去年經此,已知此地之大,今先諭番

以現已無鹿,荒而不開,誠可惜,番以為然,又語以地大非數十百家所能開,宜招

各處之人皆許其來,不准爾等阻止,番亦不敢違抗,故自往相度焉」12。從地理位置

言,鹿寮埔應指今日的瑞豐地區。

臺東紳商張新才,又名張義春,娶卑南社頭目之女達達為妻,曾任卑南、成廣

澳地區總通事,負責原住民部落與官府及漢人民商間事務的協商、溝通等事務,協

助清朝發放各社通事銀兩,常陪伴胡傳到其轄區巡視各社,為清末日治之初臺東地

區最有權勢的漢人,曾創「張義春號」,從事招攬墾戶開墾、雜貨買賣以及換番(與

原住民交易)等13。光緒 19 年(1893),張新才取得鹿寮埔的土地開墾權利,10 月

間招徠平埔族人劉文觀、吳添觀、潘三枝、趙順來等墾戶,開墾鹿寮埔,形成大埔

庄聚落,當時所簽訂的合同為:

『立合同人平埔劉文觀、吳添觀、潘三枝、趙順來等,因本年十月間,招墾眾

佃戶移徙致居大埔庄,經向埤南新街張義春號當堂面議,日後開墾成田園,萬年永

遠,眾墾戶每年每季穀、麥、麻、豆、地瓜,付墾首張義春號一九抽收。其錢糧正

12

胡傳,1961,《清代州官胡傳臺東日記》,頁 17。

13 宋龍生,1998,《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頁 254;姜柷山,2001,〈張新才〉,《臺東縣

史‧人物篇》,頁 51。

鹿野鄉志

886

供、番租,該眾佃戶願備完納,與墾首無干。此係兩願,各無反悔,恐口無憑,立

合同字二紙,付執為招。

一. 議者:高山八社平埔番人往來,眾佃戶應抵當,此據。

一. 議者:遇眾墾民風水不調,棺槨衣衿之費十二兩五錢,應墾首抵當,此據。

一. 議者:每年五穀欲有出糶者,盡付墾首收,不許他人採糴,此據。

潘三枝

光緒十九年歲次葵已陽月 日 立合同字人張義春號 墾戶 劉文觀

吳添觀

趙順來』14

依據合同,墾戶除需繳付錢糧正供(田賦)、番租外,尚需「一九抽成」,繳

納收穫量的十分之一給墾首張義春,收穫的五穀若要出賣,需賣給墾首,而張義春

必須負責保證墾民的安全,若有墾民遇害,則需付給墾民十二兩五錢的補償費。

《臺東州採訪志冊》庄社篇中,雖無「大埔庄」之記載,但胡傳在其光緒 20 年

(1894)正月 21 日的日記中,曾記載當日到鹿寮埔巡視,「查看新招墾荒民番約五

十戶」15,明治 29 年(1896)8 月到 10 月間,臺灣總督府派技師田代安定到東部調

查,在其報告書中,已有「義安庄,一名萬安庄,又名大埔庄,支那人族 24 戶 72

丁(男),57 口(女),共 129 人,埔園 50 餘甲」的記載。16田代安定稱義安庄又

名萬安庄,可能有誤,按萬安庄在新開園(今池上鄉),胡傳的《臺東州採訪修志

冊》已有新開園萬安庄的記載,田代安定的報告書中,新開園地區的民庄有新開園、

1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9,《臺灣私法物權編 上》,頁 36-37。

15 胡傳,1961,《清代州官胡傳臺東日記》,頁 22。

16 田代安定,1900,《臺東殖民地豫查報文》,頁 274。

第九篇 漢族篇

887

大陂、水碓、樹林等庄,而無萬安庄,其實樹林庄即樹林仔庄,又稱萬安庄,明治

29 年 8 月,比田代安定的調查較早的恆春支廳長相良長綱,呈給總督府的「臺東地

方出差覆命書」即稱為萬安庄17。田代安定又將義安庄的庄民記為支那人,可能有問

題,義安庄由平埔族的墾戶招徠墾佃,胡傳的日記亦稱「新招墾荒民番約五十戶」,

當時移墾臺東的西拉雅平埔族人多已漢化,官方文書稱其為熟番,義安庄應是民(漢

人)、番(平埔族)共同開墾的可能性較大18。

第三節 軍隊的駐防

清代鹿野地區除農業拓墾外,由於地處交通要衝,更派有軍隊駐守。清代到日

治初期,從臺東平原北上到新開園、璞石閣、花蓮港等地,大多經由縱谷地區,或

由卑南新街出發,到卑南社北上,渡卑南大溪到利基利吉社,再沿溪西行,在卑南

大溪與北絲鬮溪會合處附近,渡溪到擺仔擺仔社;或由卑南新街經馬蘭、卑南、檳

榔樹格(賓朗)、北絲鬮(初鹿)等社到白石口,渡河至擺仔擺;再由擺仔擺經鹿

寮、大埔尾,後分兩路,左行至里壠,右行為主道,渡溪到雷公火,再北上到新開

園19。從卑南新街到擺仔擺,兩路都約 20 餘公里,不是沿溪岸河灘地,就是走山間

17

王學新,1998,《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頁 112。

18 田代安定調查地區主要是今花、東兩縣的平地,其報告書所記的族群有支那人族、平埔族熟蕃、加

禮宛熟蕃、阿眉蕃、卑南蕃等,平埔熟蕃指西拉雅族人,加禮宛熟蕃指噶瑪蘭人,支那人族又分為

普通支那人、廣東人,普通支那人泛指閩南人,廣東人泛指客家人。

19 王學新,1998,《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頁 116-117。

鹿野鄉志

888

小徑,官旅往來,常需夜宿擺仔擺或鹿寮社的會所,為保障安全,清廷曾派軍進駐

鹿寮。

光緒 10 年(1884),統領張兆連移調鎮海後軍中營駐後山,以中、前、左三哨

駐防卑南,右哨駐防水尾,後哨以四隊駐成廣澳,四隊分駐大陂、鹿寮。光緒 14 年

夏秋,大庄事件發生,右、後二哨死亡殆盡,同年冬,鎮海後軍前營增設中、前、

左三哨駐防新開園,再以後哨一、二、三、四隊分駐鹿寮20。

鎮海後軍原隸左宗棠楚軍(湘軍之一)的一營,同治 12 年(1873),夏獻綸擔

任「分巡臺灣兵備道」時,率領來臺,因以此營鎮守海疆,稱之為鎮海營,後來逐

漸擴充為五營。光緒 10 年(1884)之後,其前營、中營、左營分駐後山,由張兆連

統率,為戍防後山的主力。鎮海軍以湖南人為主,長沙、岳州兩府人最多,因此有

「湖南兵」之稱,光緒 9 年,曾在臺招募土勇,因此鎮海軍中亦有臺籍兵勇21。

鹿寮營位於今鹿野鄉永安村,永昌部落社區活動中心所在附近,地勢高亢,可

俯瞰鹿寮以北的縱谷地區。鎮海後軍分駐鹿寮,是義安庄拓墾成聚落的主要因素。

此外尚有往來、居住在原住民部落的漢人通事,光緒 21 年的通事有鹿寮社的朱

紫貴,擺仔擺、吧哪吧社的鄭國生22。

20

胡傳,1952,《臺東州採訪修志冊》,頁 22。

21 石萬壽,1989,《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頁 42-49。

22 田代安定,1900,《臺東殖民地豫查報文》,頁 274。

第九篇 漢族篇

889

第三章 日治時代漢族的移墾

第一節 日人殖民政策與漢族的移墾

一、日人的殖民政策

明治 31 年(1898)日本人口已經達 43,716,400 人,該年起日本人口增加率

超過千分之 10,明治 43 年至大正 2 年(1913),人口平均增加率更達千分之 14.78,

人口密度僅次荷蘭。使佔全日本總人口數幾近 80%的農民,平均耕地日愈縮小,農

村困苦,加上農民多為佃農,生活極為悲慘,農民為要求減輕地租,到處發動騷亂。

由於人口增加、物價波動、農村公地被沒收,使農村苦狀更形嚴重。明治元年,日

本政府就已首次送出「官約移民」到夏威夷,27 年更制訂「移民保護規則」,將移

民列為國家首要政策,明治 28 年(1895)臺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自然成為移

民收容要地23。

日本政府將內地人(日本人)移民臺灣,除解決人口壓力外,尚有其他重要因

素,明治 28 年(1895),總督府民政局長水野遵即認為移住日人來臺開墾,除開發

臺灣利源外,大量的內地人(日本人)移住臺灣後,可使臺、日人口比例差距減小,

而有助於日人統治,並可消弭日、臺種族上的隔閡,達到同化的目的,再者臺灣位

處副熱帶,藉著日籍農民在臺墾殖經驗,也有助於日本產業向南洋擴張24。

23

張素玢,1998,《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頁 7。

24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 66-67,臺北:帕米爾書店。

鹿野鄉志

890

明治 42 年,臺灣總督府開始在臺東、花蓮港兩廳從事移民適地調查,選出 15

處原野地做為內地人的移民地,並限制本島農民移墾。明治 44 年更將這 15 處移民

適地的舊原野名改為具日本風味的新名稱,以使移民對新移居地更加親切,其中在

臺東廳有 6 處:池上村(新開園)、鹿野村(鹿寮)、大原村(大埔尾)、旭村(呂

家)、美和村(知本)、富源村(加路蘭),而鹿野村、大原村則在今鹿野鄉內。

移民事業正準備積極展開之際,卻發生阿美族的「成廣澳抗日事件」,引起番情不

穩,臺東廳的官營移民事業因而中止,直到大正 6 年(1917),改變移民政策,正

式委由民間私營的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經營,設立旭、鹿野、鹿寮等內地人移民村25。

二、漢族的移墾

大正 4 年(1915)11 月,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首次從新潟縣招募季節性移民 223

名(含木工、泥水匠 10 名)來臺,開墾鹿野村,從事開墾與甘蔗種植。第二年開始

招募永住移民,並增設鹿寮內地人移民村,招募日本農民移墾26。

大正 7 年(1918)為充實勞力,開荒墾地,擴大蔗作面積,開始在縱谷地區設

置六個本島人移民村。其中在今鹿野鄉的有大原村、新良、鹿寮等三個移民村,移

入本島漢人 93 戶 279 人,為日治時期第一批、最大規模的漢人移民27。

25

總督府,1938,《臺灣農業の移民》,頁 1,間引: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

頁 52。

26 同上註,頁 60-61。

27 同註 25,頁 66。

第九篇 漢族篇

891

由於臺東製糖株式會社資金不足,經營不善,缺乏水利設施,移民糧食不足,

自然環境欠佳,颱風多,風土病(瘧疾)流行,移民逐漸失散,大正 10 年(1921),

漢人移民銳減為 37 戶 178 人。同年 10 月,製糖會社的移墾事業,改由新成立的「臺

東開拓株式會社」接管,招募移民亦以本島人為主28。大正 11 年(1922)開放鹿野

村,移入漢人 22 戶 47 人,居住在內地人移民村的外圍,形成五十戶仔、九戶仔兩

個聚落。

總督府曾計畫在昭和 5~6 年(1930-31)間,投下鉅資,招募本島移民 358 戶,

開發大原村29,結果不是成效不佳就是未曾實施,鹿野地區的會社移民到昭和 9 年

(1934),幾已全部離散,僅存鹿野村 4 戶 11 人。

大正 8 年(1919)臺東製糖會社私營的里壠線鐵道通車後,鹿野、大原、大埔

尾設站,交通改善之後,較多的自由移民移入鹿野地區,大正 15 年(1926)3 月,

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後,更多的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或從原鄉、或從花蓮港廳移

入。這批自由移民,或從事農墾,或經營商業、開設雜貨店,或擔任鐵道員工,或

從事山林採集(焗腦、燒炭、抽籐等),成為拓墾鹿野地區的新主力,今鹿野鄉的

漢籍常住民,在日治時代移入者,絕大多數是大正 15 年之後的自由移民。

移民之中,有人擔任會社的「贌頭」(大承租戶),與製糖會社訂立蔗作契約,

透過會社取得耕作貸金,經營大面積甘蔗栽培,或雇用自由移民為長期雇工或臨時

28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頁 61。

29 總督府,1929,《移殖民に關する調查書》,頁 72-93。

鹿野鄉志

892

工,或再把小面積的蔗作轉租給自由移民30,這些「贌頭」,常成為鹿野地區聚落發

展的關鍵人物,如張承霖在大原、七腳川,李雲添在鹿寮,陳阿坤在大埔尾,李墻

在鹿野,楊石吉、林炳煌在阿緱寮。

漢人在原住民部落中從事交易,清代就已存在,明治末期,至少已有南投魚池

人盧九(求)在鹿寮部落開設雜貨店。大正 13 年 3 月,根據文獻記載,在鹿野地區

開設雜貨店的漢人有:鹿寮林老生、賴心婦,大埔尾張承霖(文喜商店)、簡金定

(西東商店),新七腳川曾碰太(大源興商店)、鍾華覽(坤元商店)、紀柄榮,

鹿野林杉秀,擺仔擺盧萬生、新良周新義等人31。

明治 43 年(1910)6 月,臺東里壠間的手押臺車線通車後,在鹿野地區新七腳

川、咾吧咾吧設站,當時臺車後押車伕雖以阿美族人為主,但亦有漢人受雇,阿緱

廳人張琴、謝太,都曾在新七腳川擔任車手,在手押臺車停駛後轉為農墾。大正 8

年(1919)里壠線會社私營鐵道通車後,先後在鹿野、大原、大埔尾設站,有很多

鐵道工夫、驛夫、驛手移入,大正時期已有阿緱廳人薛作福、陳鳳蘭、林水枧、賴

心婦、莊碧庚等人。鐵道工人大多數為客家人,因鹿野驛為大站,鐵道工人大多集

中住在鹿野車站附近。另外尚有從事鐵道運輸業者:鹿野驛有徐慶興、大原驛有張

承霖、蔡天成,大埔驛有簡西東32。

30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頁 76。

31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頁 241-242,臺東:東臺灣宣傳協會;2004 年 5 月,盧墨

卿訪談。

32 佚名,《臺灣鐵道運送史》,頁 669;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第九篇 漢族篇

893

鹿野地區位於縱谷地區南段,兩側分別有中央、海岸山脈,山林採集亦為漢人

移入的因素之一,明治 39 年(1906)賀田金三郎在里壠山(今海端鄉崁頂村)設置

腦灶,開始臺東廳的製腦事業,大正 10 年(1921)臺南製糖會社在雷公火、鹿寮兩

地開展製腦事業33,開始有腦丁移入鹿野地區。從事焗腦的腦丁,絕大部分是原籍新

竹州的客家人,約在明治 43 年(1909),竹南郡南庄獅里興的客家人張阿勝,即在

都巒山西側,從事焗腦、抽籐、燒炭工作,昭和年間,張阿勝招徠同鄉共墾都巒山

西側,亦以抽籐、燒炭為副業34。大正、昭和年間,在鹿野地區從事山林採集的尚有:

大埔尾的張火旺(抽籐),新七腳川地區的莊王金(燒炭)、張琴(燒炭)、張讚

卿(抽籐),鹿寮的鍾朝和(燒炭)、劉賢集(燒炭)等人35。

漢籍地主設立農場,招徠西部農民,亦是漢人移墾鹿野地區的因素,大正 7 年

(1918)義安庄(大埔庄)的新地主,阿緱街的吳臥龍,招募同鄉拓墾,雖然不到

二年,移民離散殆盡,大正 9 年土地也轉售給新竹州中壢郡新屋庄的范姜送,但義

安庄從此改名為阿緱寮(今瑞豐村景豐)36。昭和初期,臺南州曾文郡大內庄人楊石

吉,在阿緱寮設立粉間(製造蕃薯粉、樹薯粉的工廠),除向范姜送購買土地外,

亦向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承租在加拿典溪附近的土地,招徠臺南州善化、安定、海

口庄,臺北州羅東郡五結庄等地農民,種植樹薯、蕃薯、甘蔗等作物,阿緱寮聚落

33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6。

34 2005 年 3 月,張啟忠、張民龍、徐真鳳訪談。

35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36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9。

鹿野鄉志

894

因而再興。大正 15 年起,高雄州東港郡萬丹庄李瑞雲家族開始在新良地區購置土地,

亦招徠同鄉移入種植水稻。昭和 19 年,里壠庄大地主曾玉崙,購買萬丹李氏家族在

新良地區的土地,成立農場,招徠池上庄萬安水墜、關山庄里壠的平埔、阿美族人

移入,形成后湖聚落。

此外,日人在海岸山脈都巒山西部(今延平鄉鸞山附近)、中央山脈鹿寮山(今

延平鄉武陵村附近)等處,設立料仔山(伐木場),亦招徠不少漢人,這些伐木工

人,亦有人留下來,成為鹿野地區的常住移民,如新七腳川的莊阿來、沈發等人。

昭和 12 年(1937),日本政府開始在臺徵招軍伕,最初以州為單位,編成大隊,派

赴海外戰場,臺東、花蓮港兩廳徵招較遲,同時擔任鐵道工人可以不被徵為軍伕,

因而亦有人為逃避任日人徵兵而移入鹿野。

第二節 漢人聚落的形成與變遷

明治 28 年(1895)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調查東部時,今鹿野鄉僅有義安庄、務

錄臺社、埔尾社、擺仔擺社、吧那叭社等一庄四社,除義安庄為漢人聚落外,其餘

均為阿美族聚落。明治 42 年(1909)3 月,花蓮港廳七腳川社,阿美族人 120 戶 349

人因「七腳川事件」抗日失敗被迫遷移,在義安庄南方形成新七腳川社。

大正時期,因臺東製糖會社的移民政策,逐漸形成大原、新良、大埔尾、下鹿

寮、五十戶仔、九戶仔、鹿野驛(鹿野車站)等七個漢人聚落,原為阿美族聚落的

第九篇 漢族篇

895

新七腳川社,也因不堪布農族的威脅,族人逐漸離散,漢人代之而起,演變成漢人

聚落。

昭和年間,因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交通大為改善,自由移民漸增,加上本島

漢人地主設立農場,招徠移民,鹿野地區又增加高台、馬海(馬背)、二棧坪(二

層坪)、后湖仔等漢人(含平埔族)部落37。

就縱谷地區而言,相較於里壠(關山)、新開園(池上),鹿野地區不僅漢人

聚落形成最遲,漢族移民的成長也最遲緩,大正 6 年(1917)新開園的漢籍移民(含

平埔族)已達 1031 人,里壠亦有 816 人,而鹿野僅有 128 人38。大正 9 年,第一回

「臺灣國勢調查」時,里壠(含月野村)的閩、客等漢族已有 624 人,新開園亦有

487 人,而鹿野僅有 140 人,39大正 14 年第二回「國勢調查」時,里壠的漢人已達

894 人,平埔族亦有 611 人,新開園的漢人已達 637 人,平埔族亦有 550 人,而鹿野

僅有漢人 425 人,平埔族 154 人40。至昭和 10 年(1935)鹿野地區的移民,漢族 1038

人,平埔族 116 人,合計 1158 人(參見表 1),才超過千人。

就性別而言,除平埔族或因母系社會的關係,且移墾時大多舉家遷移,略呈女

多於男外,閩、客等漢族的男女比例相當懸殊,充分顯現移民社會初期現象(參見

37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29。

38 臺東廳,《臺東廳,第一回統計書》大正 6 年,頁 11。

39 臺灣總督府,《第一回國勢調查要覽表:大正 9 年》,頁 123;大正 7 年月野村設立後屬鹿野區管

轄,昭和 12 年改歸關山庄。

40 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結果表:大正 14 年》,頁 142,297。

鹿野鄉志

896

表 2),很多移民先是單身前來,寄籍在先移入者家中,待生活安定後,再將家眷接

來,因此戶籍上的寄留現象相當普遍。

日治時代鹿野地區漢籍移民不僅成長緩慢,而且遷移相當頻繁,尤其是鹿野地

區內的遷移,以昭和 12-20 年(1937-1945)為例,從區外移入者 750 戶,移出區外

者 526 戶,區內遷移者 555 戶。尤其是昭和 13 年,移動者高達 338 戶,其中在區內

移動者更達 197 戶。(參見表 3)

表 1:日治時代鹿野地區漢籍移民(含平埔族)人口數

族別

年代 總數

漢 籍 移 民 百分比

閩南 客家 平埔 其他 小計

大正 6 年 1353 128 9.46

大正 8 年 1802 283 15.70

大正 9 年 1225 83 52 5 140 11.43

大正 13 年 2040 646 31.67

大正 14 年 2078 161 257 154 7 579 27.86

昭和 5 年 2362 152 222 126 14 514 21.76

昭和 7 年 2399 128 247 82 11 468 19.51

昭和 8 年 2525 172 284 105 8 569 22.53

昭和 9 年 2683 280 396 106 8 790 29.44

昭和 10 年 3076 446 587 116 12 1161 37.74

昭和 20 年 4143 818 811 179 25 1833 44.23

資料來源:1.臺東廳《臺東廳第一統計書》,頁 11,《臺東廳第二統計書》,頁 12,《臺東廳第八

統計書》,頁 15。

2.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

頁 76-78。

3.臺灣總督府,昭和 7-10 年,《臺灣常住人口》。

註:大正 6、8、13 年無族別資料。

表 2:日治時代鹿野地區漢籍移民性別比例

年代 大正 6 年 大正 8 年 大正 13 年 昭和 7 年 昭和 8 年 昭和 9 年 昭和 10 年

男性 83 167 354 237 276 403 614

女性 45 116 292 149 188 281 424

比例 1.89 1.44 1.21 1.59 1.47 1.43 1.45

第九篇 漢族篇

897

資料來源:同表 1。

表 3:昭和 12-20 年鹿野地區漢籍移民遷移狀況 單位:戶

年 代 昭和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 計

區外移入 90 90 88 77 93 65 82 86 79 750

區外移出 51 51 76 71 74 64 55 75 9 526

區內移動 51 197 71 72 35 30 32 33 34 555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移民移動頻繁,除了自然條件不佳,颱風多,風土病(瘧疾)流行、交通不便

等因素外,農墾收入不易維持生活是最主要原因。

水利設施不足,移民僅能種植陸稻、甘藷作為主要糧食。缺乏肥料,農民常採

游耕方式,尋找一塊可耕地,在耕地附近,砍伐雜木、菅榛建寮居住,放火燒墾,

待一、兩年地力用盡後,再另行尋找新地開墾,「一頭棉被一頭子(嬰兒),鼎(鍋)

扛著就走」,一根扁擔就可挑著全部家當搬家,是形容當時移民遷居情況產生的地

方諺語,「日頭落山,看到山影,目屎就流不停」道盡移民悲慘情境。日治時期鹿

野地區,戶籍登記簿上所謂「行衛不明,退回本籍」的失蹤人口特別多,不堪負債

之苦,尤其是欠會社錢的農民,常利用夜間逃離而去。

未能獲得土地所有權亦是移民不能久留的主要原因,昭和 11 年的可耕地,包含

有租地 2986 甲,無租地 1122 甲,共有 4108 甲,臺東製糖會社即佔有 3776.58 甲(含

社有地 2011 甲,預約賣渡許可地、貸渡許可地等 1765.58 甲),41其餘大多為阿美

41

臺東廳,1938,《臺東廳第十七統計書》,頁 4;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

族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5。

鹿野鄉志

898

族人所有,漢人的土地除清代拓墾的義安庄(阿緱寮)外,大多是向原住民購買,

擁有土地較多的吳臥龍、范姜送、李瑞雲、曾玉崙等人多為不在地地主。移民雖可

承租國有地開墾,再申請放領,但多無財力,承墾國有地得到放領的僅有潘有情、

陳烏涼、曾阿金、劉氏美妹、吳阿免等人,大多在新良地區,面積都很小,最後都

轉售給商人蔡水來、孫清風、鐘華覽等人。42大正 13 年,里壠支廳繳納地租 20 圓以

上者共有 96 人,鹿野區僅有 12 人,除范姜送外,其餘都為阿美族人。43到日治時代

結束,從未有本島移民從臺東製糖會社取得土地所有權,移墾鹿野村二十餘年的林

享春就曾大嘆「被土地騙了一年又一年」44。

風土病(瘧疾)流行,亦是移民不能久留的重要因素,昭和 2 年(1927)中,

鹿野地區三個移民村風土病的「患者延人員」累計高達 19,856 人次,其中以鹿野村

15,257 人次最為嚴重。45衛生環境不佳,醫藥不便,移民死亡率很高,以新七角川的

張琴為例,其育有五男三女,其中有二男二女病故,且年齡都在 15 歲以下,即使開

設雜貨店、經濟較佳的曾碰太,在新七腳川育有四男五女,亦有二男一女出生未滿

週歲即夭折,其妻亦因難產而亡。46

山豬危害農作物亦是移民事業不利的重要因素,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尚多荒埔,

野生動物極多,尤以山豬危害農作物最大,以移墾條件最佳的鹿野村為例,作物遭

42

關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土地臺帳。

43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頁 303-310。

44 2005 年 4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45 臺灣總督府,1942,《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頁 212。

46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第九篇 漢族篇

899

山豬啃食踐踏,常一夕間化為烏有,移民為防範山豬,體力更是不勝負荷。為防山

豬,農民必須竟夜手持棍棒,敲打臉盆、鐵桶,來嚇唬山豬,造成第二天無力工作。

臺東廳為減輕農民痛苦,甚至將運動會移師鹿野小學校,以獵殺山豬為競賽項目。

昭和 3 年(1928)8 月起,總督府撥款補助會社,由移民義務出工,開始在移民村耕

地外圍,修築通電流鐵絲網防獸柵欄,從今鹿野國中後方坡地起,經茶改場臺東分

場,一直通到咾吧咾吧溪,昭和 4 年 12 月完工,總經費 3 萬 3 千圓,總督府補助二

分之一。防獸柵欄完工後,山豬危害得以減少,移民生活才較安定47。

從當時漢人社會地位,亦足以反映移民生活之不佳,由官宦夫人及士紳之妻組

成的愛國婦人會,昭和 13 年(1938)鹿野庄分區的役員(幹部)19 人,漢人僅有蔡

林氏摘(蔡水來妻)、鍾左氏華妹(鍾桂友妻)、林楊氏金絨(林炳煌妻)等三人,

約佔 15.8%,與同為關山郡的池上庄分區相較,池上庄的役員共有 20 人,漢人有 9

人,約佔 45%48。

在行政區的變遷方面,日治初期,鹿野地區屬於臺東廳南鄉,雖然在明治 42 年

(1909)設鹿寮區(大正 9 年改稱為鹿野區),但在戶籍登記簿住民住所並未冠上

區名,當時鹿寮(野)區下行政區分為兩村,鹿寮溪以南為鹿野村(含鹿寮社、擺

仔擺社、吧那叭社),溪北為大原村(含新七腳川社、埔尾社),戶籍登記簿直接

登記為「臺東廳南鄉某村或某社」。大正 9 年(1920)12 月,臺東廳廢除鄉制,行

47

後山文化工作群,1998,《龍田紀事》,頁 46。

48 鍾石若,1938,《躍進東臺灣》,頁 204。

鹿野鄉志

900

政區劃分為「廳─支廳─街、區─大字─小字」等級,49鹿野區的戶籍登記籍才冠上「里

壠支廳鹿野區」的名稱,但區下兩個大字仍保有村名,分別為「大字鹿野村」與「大

字大原村」。

昭和 12 年(1937)臺東廳正式實施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改支廳為郡,區為庄,

鹿野庄下仍設大原、鹿野兩個大字,但取消「村」名。「鹿野大字」之下分為鹿野

(鹿野村、五十戶仔、九戶仔、鹿野驛)、鹿寮(鹿寮社、頂鹿寮、下鹿寮、高台、

馬海)、擺仔擺、老吧老吧等四個小字。「大原大字」之下分為「大埔尾」(含大

原、大埔尾)、新七腳川(含新七腳川、阿緱寮),新良(含新良、二棧坪、后湖

仔)等三個小字,此外尚有卑南大溪東岸海岸山脈一帶的雷公火,原屬里壠區,昭

和 12 年調整行政區時,濁水溪以北,改稱「日出」,屬關山庄,濁水溪以南,仍稱

「雷公火」,改歸鹿野庄。

表 4:昭和 12 年後鹿野庄行政區

鹿野庄 大字鹿野 小字鹿野

小字鹿寮

小字擺仔擺

小字老吧老吧

大字大原 小字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新七腳川)

小字大埔尾

小字新良

大字雷公火

49

大字相當於現在的村里,小字則為村里之下的聚落。

第九篇 漢族篇

901

一、大字鹿野

漢籍移民的聚落主要在小字鹿野、鹿寮社以外的小字鹿寮,以及阿美族部落小

字那吧那吧的外圍。

(一)小字鹿野

行政區的小字鹿野,漢人聚落主要為鹿野驛、內地人移民的鹿野村邊緣的五十

戶仔、九戶仔等聚落,都在大正年間形成。

1. 鹿野驛

大正 8 年(1919)12 月,臺東製糖會社私營鐵道正式營運,鹿野正式設站,兼

營客貨,為鹿野區鹿寮溪以南的出入門戶。除了鐵道相關工作人員外,亦逐漸吸引

一些移民移入,在車站附近,開設商店,從事日常雜貨、五金用具、餐飲旅社等行

業。大正 13 年(1924)3 月,已有小田小市(日用雜貨)、吉田常三郎(鍛冶)、

山田作五郎(桶屋)、武藤慶治(建具)等人,在鹿野驛營商,都是日本人50。

至遲在昭和 5~10 年間(1930~35),就有漢籍商人謝阿榮、蔡水來、陳南、

陳氏月英、古安民、黃阿分、陳新友等人移入經營商業,其中以謝阿榮最早,蔡水

來最具財力。

謝阿榮高雄州潮州郡新埤庄客家人,大正 14 年(1925)9 月,從臺東街寶町移

入鹿寮社,昭和 5 年(1930)8 月,再移入鹿野驛,經營物品販賣及木炭製造。

50

入澤片村 1925,《臺東廰人名要鑑》,頁 241-245,東臺灣宣傳會。

鹿野鄉志

902

蔡水來臺中州新高郡魚池庄大雁人,大正 15 年(1926)~昭和 4 年(1929)間,

曾擔任鹿野區役場書記51。昭和 5 年 9 月在大埔尾開設牧場,昭和 9 年移往鹿野驛,

集資設立「鹿野農產加工工場」,擔任工場代表,採糴五穀雜糧,經營米廠,昭和

14 年日本政府因應戰爭,實施「米穀配給統制」,鹿野庄米穀的配給都由蔡水來負

責。在公共事務方面,蔡水來曾與謝阿榮等人,合組「鹿野庄販賣利用組合」(戰

後鹿野鄉農會前身),並擔任首任組合長,此外亦曾擔任鹿野村保正、鹿野區役場

書記、鹿野庄協議會議員,戰後曾擔任鹿野村長、鹿野鄉第四、五屆鄉代表會主席。

陳南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人,至遲在昭和 8 年(1933)已在鹿野驛,經營雜貨。

陳氏月英臺東街人,具有原住民血統,招贅卑南族人テロ為夫,其母陳氏西魯牛,

可能是清末卑南地方通事陳安生之後,大正 14 年(1925)2 月,從卑南區移入鹿寮

社,從事雜貨買賣,昭和 7 年(1932)8 月,遷到鹿野驛,繼續營商。古安民高雄州

潮州郡閩南人,原在關山從事菓子製造(糖果糕餅)業,昭和 5 年移到鹿寮,8 年 6

月再移入鹿野驛。陳新友臺南州曾文郡下營庄人,昭和 5 年從臺東街移入鹿寮,8 年

再到鹿野驛,從事雜役苦力,其妻廖斷,為雜貨行商,挑著日用品到部落叫賣。

黃阿分宜蘭郡頭圍庄人,昭和 5 年(1930)8 月,從臺東街移入,開設理髮店,

先後僱有福州籍的師傅陳益壽、劉依 ,本島籍的陳力(文山郡石碇庄)、李聯昌

(潮州郡內埔庄)、陳英賢(虎尾郡二崙庄)等人,其家亦為漢籍移民移入之初的

51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東廳〉,大正 15 年—昭和 4 年。

第九篇 漢族篇

903

寄留地,潮州郡新埤庄的曾癸水、曾玉郎,枋寮庄的楊慶全,福州府鄭烏吓、嘉義

郡新港庄的曾註立等 10 餘人都曾寄籍,其中曾註立在鹿野驛落地生根,開設飲食店。

日本商人籌重次(熊本縣玉名郡),亦是漢人移入鹿野驛的關係人物,大正 12

年(1923)5 月,籌重次從臺東廳移入鹿寮,從事伐木事業,昭和年 5 年(1930)8

月,移入鹿野驛,經營運輸、旅社業,備有卡車多輛,僱有工人 30 多名,其中漢人

有:邱阿木(恆春郡滿州庄)、李天壽(卑南庄)、潘光輝(玉里郡富里庄)、宋

燈奎(潮州郡萬巒庄)、蔡天生(臺東郡卑南庄)、曾註立(臺南州嘉義郡)、黃

文溪(新竹州桃園郡)等七人,擔任自動車運轉手或傭人52。

後期在鹿野驛營商的有:開設雜貨店的盧萬生(竹東郡北埔庄)、鍾桂友(旗

山郡美濃庄)、鄧細番(竹南郡三灣庄)、黃陳氏完妹(旗山郡美濃庄)、林瑞珍

(羅東街),飲食業的黃應棟(福建省福州府)、曾註立(臺南州嘉義郡)、伍枝

青(潮州郡枋寮庄),中藥業的莊阿石(竹東郡北埔庄),金屬業的邱木生(新竹

郡湖口庄),木器業的黃賀(苗栗郡公館庄)、運輸業的陸北方(鳳林郡瑞穗庄),

理髮業的賴聰明(玉里郡富里庄)等人53,以鍾桂友、鄧細番、盧萬生、莊阿石、黃

應棟等人較著。

鍾桂友原在鹿野村開設酒保,供應日本移民日常用品,昭和 17 年(1942),將

鹿野村的業務交由其弟鍾貴榮經營,自己則移入鹿野驛另設雜貨店。鄧細番師範學

52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53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鹿野鄉志

904

校畢業,曾任教職,昭和 2 年(1927),頂下林彬秀開設在北絲鬮溪社(今延平鄉

桃源村)的「酒保」,供應內本鹿警備線駐在所警察的日常用品,昭和 14 年內本鹿

布農族全部移出後,遷到鹿野驛開設雜貨店,戰爭期間,日人實施「經濟統制」,

鹿野庄的布料配給都由他負責,鄧細番的長子鄧萬和,高雄中學校畢業,新潟大學

醫學博士,是鹿野庄出身的第一位博士。黃應棟為「臺灣華僑」,原在臺東街旭橋

開設飲食店,昭和 18、19 年間移入鹿野,後來頂下籌重次的房子,開設飲食店、旅

社,為鹿野地區臺灣華僑最具財力者54。

莊阿石早在大正 5 年(1916)9 月,就從北埔故鄉遷居里壠(關山),經營飲食、

中藥、山產採集等事業,僱有工人多人協助,其中尚有兩位「臺灣華僑」。昭和 19

年(1944)1 月,莊阿石移入鹿野驛,開設中藥房,為鹿野庄第一家55。

盧萬生為盧久之子,曾任臺東製糖會社鹿野詰所(辦事處)「臨時傭」,大正

年間在擺仔擺開設雜貨店,昭和 8 年(1933)移往取入口開墾水田,昭和 17 年再遷

回鹿野驛開設布店,盧家亦為西部漢人移住之初寄留地,其中潘匏也魯烟(恆春郡

滿州庄)、黃和尚(東港郡萬丹庄)、徐華盛(苗栗郡頭屋庄)等戶都成為鹿野的

常住戶56。

54

2004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55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56 2005 年 5 月,盧墨生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05

鐵道員工亦為漢籍移民的大宗,昭和 20 年鹿野驛常住民已有潮州郡萬巒庄的陳

鳳蘭、林榮穀、藍得興,東港郡萬丹庄的黃渾,苗栗郡的張錦昌、劉鼎發、吳煥錦、

徐振文等,除黃渾外,都是客家籍,其中以陳鳳蘭最早,關係較大。

陳鳳蘭在大正 5 年(1916)從萬巒庄的五溝水移入臺東街,11 年移至里壠擔任

鐵道工伕,昭和 2 年(1927)調到鹿野驛,其家亦為萬巒庄同鄉移入之初的落腳地,

林氏阿福妹、利氏興妹、陳玉蘭、游氏興妹都曾在陳家寄留。

林榮穀亦為萬巒庄五溝水人,其父林享倫,大正年間從東港搭船到後山,在白

守連上岸,因附近腹地小,不利開墾,乃轉往關山發展,在德高開墾溪埔地,榮穀

關山公學校畢業後,曾在里壠支廳擔任通譯,昭和 17 年(1942)考取鐵道部驛員,

因分發到鹿野驛而移入鹿野,榮穀二叔享華、三叔享京,亦在鐵道服務,在池上、

關山等驛擔任驛夫57。

涂慶恩內埔庄新北勢人,原以務農維生家境清苦,昭和 12 年(1937)由在關山

經商的姑媽引介下,與父阿春、兄弟慶興、慶蘭移入鹿野,慶恩、慶蘭進入鹿野驛,

分別在貨運部、工務段服務,慶恩因工作努力而升為「二手」(副領班),慶興則

以販魚為業,後來病逝鹿野。昭和 17 年慶蘭調到稻葉驛(嘉豐站),慶恩隨往稻葉

經營鐵道運輸,同年慶蘭病逝。民國 35 年,慶恩再回鹿野站服務58。

57

2006 年 6 月,林華德訪談。

58 2007 年 3 月,涂耀祖訪談;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除戶簿。。

鹿野鄉志

906

此外,鹿野驛漢籍常住民亦有擔任公職者:如庄役場的職員李福賢(潮州郡內

埔庄人)、張修文(苗栗郡三義庄)、蔣進來(臺東街)等人;警察派出所(駐在

所)的巡查、警手,如劉張相德(中壢郡楊梅庄)等人。

根據鹿野戶政事務所戰後初期的登記簿,日治時代鹿野驛漢籍常住人口中,戶

長從事工商業的有 16 人,在鐵道服務的有 8 人,擔任公職的有 4 人,共有 28 戶,

佔總戶數的 53.85%。

鹿野驛漢籍常住人口,以工商、服務業居多,移動狀況與「鹿野庄」其他地區

比較,相對較為緩和,但在昭和 12~20 年間(1937~1945),共計移進 108 戶,移

出 72 戶,移動仍很頻繁(參見表 5)。「鹿野庄」外移入者 86 戶,「庄內」移入者

22 戶,移出地亦以「鹿野庄」以外地區較多,共有 56 戶,「庄內」移動 16 戶,此

現象亦稍異於「鹿野庄」其他聚落。

表 5:昭和 12-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計

移入 15 7 12 5 8 10 14 10 17 108

移出 7 16 4 7 8 11 7 10 2 72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註:昭和 20 年至 10 月 25 日臺灣光復止。

昭和 20 年 10 月,日治時代結束時,鹿野驛的漢籍常住人口共有 52 戶 226 人,

都是在昭和 5 年(1930)之後移入,其中在昭和 19~20 年間,高達 26 戶 91 人(參

第九篇 漢族篇

907

見表 6)。或與戰爭的疏開有關。較特殊的是從本籍移入的僅有 6 戶,鹿野區內移入

者高達 21 戶,臺東街 11 戶,關山庄 10 戶,其他為池上、富里、花蓮港等地。

表 6:昭和 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5年 7 年 8 年 9 年 12 年 14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8 年 19 年 20 年

戶數 1 5 1 2 1 3 4 2 5 3 9 17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就移民本籍而言,以新竹州 19 戶 80 人為最多,都是客家人,高雄州 16 戶 75

人居次(參見表 7),除東港郡 1 戶 1 人為閩南人外,其餘都是客家人,兩者客家人

合計共有 34 戶 154 人,不僅是客家人口最多,也是南部「六堆客家」最為聚集的聚

落,南部客家人又以內埔(4 戶 25 人)、萬巒(4 戶 22 人)為最多。

表 7:昭和 20 年鹿野驛漢籍移民本籍

花蓮港廳

郡 別

苗栗郡

竹東郡

新竹郡

中壢郡

竹南郡

潮州郡

旗山郡

東港郡

東石郡

北門郡

曾文郡

嘉義郡

新高郡

能高郡

豐原郡

文山郡

宜蘭郡

羅東郡

玉里郡

鳳林郡

臺東街

關山郡

數 9 6 2 1 1 13 2 1 1 1 1 1 1 1 1 1 1 3 2 1 1 1

數 30 33 7 8 2 61 13 1 8 6 5 3 4 3 2 5 2 8 7 11 4 3

數 19 16 4 3 5 3 2

數 80 75 22 9 15 18 7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2. 鹿野村

大正 11 年(1922)臺東製糖會社在鹿野村西北側,建築移民家屋五十戶,開放

本島農民移往,因而形成「五十戶仔」聚落,事實上當年移入者僅有 22 戶 47 人。

鹿野鄉志

908

由於距離鹿野區的行政中心較遠,生活不便,有部分移民遷往鹿野村東南邊居住,

逐漸形成另一漢人聚落,因有九戶移民居住,所以稱為「九戶仔」。日治末期,又

有三戶自由移民,在鹿野村青年會館南方建屋居住,稱為「三戶仔」或「三塊厝」。

鹿野村為內地人移民村,本島移民稱之為「百二戶仔」,位於北絲鬮溪北岸高

位河階,地勢由西向東略微傾斜,製糖會社依地勢及功能特色由溪而東劃分為上坪、

宮前、中坪、學校、下坪等區,道路、水道(自來水)、路燈(煤油燈)、公共風

呂(浴室)等公共設施相當齊全,行政機關及移民家宅都分佈在中軸線(今光榮路)

的兩側,神社、會社事務所、青年會館、醫務室設在宮前,區(庄)役場、派出所

設在下坪,學校則設在宮前、下坪之間,部落外的耕地作棋盤式的規劃,為臺東廳

內規劃最完善的社區之一(參見圖一至圖六)。

鹿野村本部落限制漢人居住,居住在移民村的漢人都是會社的雇員或區役場的

職員,如邱振郎(會社事務所會計)、謝阿森(會社員)、盧賜頂(醫務室醫生)

等少數人。

邱振郎潮州郡內埔庄新東勢客家人,曾任花蓮港廳瑞穗區、新社區役場書記,

大正 13 年(1924)4 月,受僱於臺東開拓會社,在鹿野事務所醫務室擔任會計,昭

和 10 年升任書記補,成正式會社員,是漢籍移民中居住時間最久,影響較大者。謝

阿森新港郡成廣澳閩南人,出身基督教家庭,父謝金生,母アクイ(微沙鹿社阿美

族人),謝阿森臺南市長老教會中學校(今長榮中學)畢業,是鹿野區早期少數中

第九篇 漢族篇

909

學校畢業的漢人之一,昭和 6 年(1931)移入鹿野村,擔任臺東開拓會社會社員,

為漢人在會社中地位較高者。盧賜頂高雄市人,曾跟神田醫生學醫,經過考試取得

醫生資格,原在製糖會社池上農場醫務室服務,昭和初期曾到中國廈門開設眼科診

所,昭和 12 年「七七事變」後,回到臺灣,進入鹿野村醫務室,擔任神田醫生的助

手。59此外會社移民徐阿學因擔任保正,其子徐木清在庄役場服務,也在昭和 16 年

(1941),獲准在下坪建屋居住。

圖一:鹿野村示意圖

59

後山文化工作群,1994,《龍田紀事》,頁 34。

鹿野鄉志

910

圖二:上坪示意圖

註:火見の櫓是指防火瞭望台,水是指設有自來水龍頭供村民取水處。

圖三:宮前示意圖

第九篇 漢族篇

911

圖四:中坪示意圖

圖五:學校區示意圖

鹿野鄉志

912

圖六:下坪示意圖(以上各圖係根據林錦章、徐木清、山岸磯雄等人回憶而繪)

住在移民村內的漢人,尚有日本商人的雇傭,由於神田全次的醫術高明,各地

遠來求醫的人很多,鹿野車站進出的旅客,有十分之六是來求診的,製糖會社為提

供看病者住宿,在醫務室附近設有旅社,由日人沼田源兵衛經營,沼田兼營物品販

賣、料理、自動車運輸等業,雇人多達 20 餘人,包含日本人、原住民及漢人,其中

漢人有 8 人。

會社為漢籍移民在「五十戶仔」興建的家屋,一條龍式的三間屋,為竹構茅草

屋頂、牆敷泥土的竹籠仔厝,村落亦有道路、水道等公共設施,但無路燈,每戶宅

地亦有 1.4 分,由於預定招募的移民不足,移民離去甚多,茅草屋又常被颱風襲倒,

因此移民可任意擴充宅地,隨意搭建草房,利用空地種菜,飼養豬、雞等禽畜,賣

給內地人。

第九篇 漢族篇

913

會社分配給移民四甲承租地,規定三甲要種甘蔗,一甲可自行利用,種蔗所需

資金、肥料,會社提供無息貸款,但須兩位種有甘蔗的移民作保,貸款在甘蔗採收

後從所得中扣還。移民利用一甲地種植陸稻、花生、甘藷等作物,陸稻是主要糧食,

花生出售可獲現金,甘藷用來養豬60。根據臺灣總督府的調查,昭和 2 年(1937),

鹿野村本島移民每戶平均負債 349.9 圓,略多於日本移民的 343.8 圓61,但因本島移

民有機會就到處打工,有空閒就開墾附近荒地,有其他副業,雖呈負債狀況,一般

移民(含日本移民)都認此本島人的生活較內地人為佳62。由於颱風多、山豬危害農

作、收入不佳,土地放領又遙遙無期,移民日漸離去,至昭和 4 年(1929),僅存 4

戶 11 人。二次大戰結束時,鹿野村的會社移民,徐阿學、林享春、邱新財、邱阿合

等四戶,都是客家人63。

徐阿學新竹州中壢郡平鎮庄人,大正 11 年隻身從玉里三笠(今三民里)移入鹿

野村五十戶,為首批會社移民,14 年生活較為安定後,再將家眷接來,為求生活方

便,乃遷到距離鹿野區行政中心較近的九戶仔,可能為九戶仔最早的移民,除農墾

之外,阿學尚兼販賣豬肉,從事仔豬、耕牛販賣仲介,曾擔任保正,為會社移民中

收入較高者。

60

2005 年 10 月,徐木清訪談。

61 臺灣總督府,1942,《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頁 213-214。

62 2005 年 7 月,日本移民山岸磯雄訪談;2005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63 2004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鹿野鄉志

914

林享春高雄州潮州郡萬巒庄五溝水人,大正 9 年(1920)移墾大庄(富里)堵

港埔,後因日人在大庄修築道路,徵集公工太過頻繁,乃在大正 12 年移入五十戶仔,

昭和 17 年(1942)因兒子均已成年,且多擔任公職,有了固定收入,乃結束農墾事

業,但仍留在五十戶仔,與次子燈奎同住。林享春在鹿野村農墾十七年,負債 500

餘圓,竟然未能獲得任何土地所有權,曾大嘆被土地騙了十七年64。

邱新財新竹郡香山庄南隘人,昭和元年(1925)移入,最初住在「九戶仔」,

後來移入「五十戶仔」,其子雲海,鹿野公學校畢業後,曾在鹿野驛擔任驛夫,昭

和 16 年 2 月,進入庄役場擔任雇員,後升任書記補、產業技手,戰後曾任農會總幹

事、議員、鄉長,為鹿野鄉政壇重要人物。

邱阿合潮州郡內埔庄新東勢人,曾從事雜貨生意,昭和 3 年(1928)移入鹿寮,

6 年再移入五十戶仔,19 年病故,其子光華乃為鹿野村的常住民。

會社移民之中,亦有人擔任會社的「 頭」,高雄市旗後閩南人李墻,曾在臺

東做生意,後來應臺東開拓會社之邀,移入五十戶種植甘蔗,墾殖的土地多達 20 餘

甲,多雇臨時工耕種,李檣亦曾在五十戶開設雜貨店,供應五十戶本島人日常用品,

其三女阿妹是當時鹿野區唯一經過考試取得資格的助產士,曾在高雄市楊金虎的醫

院服務,後來嫁給臺東街望族吳天壽,昭和 13 年間,李檣應其在鹿寮的親戚李聯的

邀請,遷居鹿寮,共同開墾土地,種植甘蔗65。

64

同上註。

65 2004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15

昭和 3 年(1928),會社停止招募移民,代之而起的自由移民。昭和 4 年(1929),

總督府補助修築的防獸柵欄完工,山豬危害減少,鹿野村為鹿野區行政中心,公共

設施完善,尤其是神田全次主持的醫務室,亦是吸引自由移民移入的原因,陳清來

即是其中之一。

陳清來,恆春街墾丁社頂人,原在恆春試驗場工作,專門負責樟樹種籽的採集,

昭和初期,曾出差到臺東採集樟樹籽,看到後山仍有很多無人開墾的荒地,乃興起

移民後山的念頭。昭和 9 年(1934)夏,陳清來全家帶著簡單的衣物、一張魚網及

少量的食米,從恆春沿著海岸線徒步,沿途以捕魚、採集野菜煮食佐以稀飯維生,

經港仔(滿州鄉港口村)、旭海、大武,走三天才到八里(東河鄉興昌村),投靠

在八里開設酒保販賣雜貨的妻舅賴有財。陳清來喜歡討海捕魚,在恆春故鄉時就常

利用閒暇下海捕魚,選擇八里除了有妻舅可相互照顧外,主要是因其靠山面海,又

有荒埔,既可開山又可捕魚,但因當時後山瘧疾流行,全家都受感染,八里又無醫

生,三女蓮李因而死亡。陳清來決定搬家,選擇一個有醫生的地方移墾,正巧另一

位妻舅鄭有利在鹿寮開山,陳清來先單身到鹿寮,在今馬背農田水利會蓄水池附近,

開山墾地種植陸稻、玉米、甘藷等作物,由於是處女地,收穫頗豐,鹿野移民村的

日本人見其工作努力,乃邀其到鹿野村幫其工作,於是在昭和 11 年 1 月,陳清來乃

將全家搬到鹿野村。

鹿野鄉志

916

臺東開拓會社雖然不補助自由移民,但仍鼓勵移民移入種植甘蔗,聽任本島人

在鹿野村外圍的五十戶仔、九戶仔興建房屋。陳清來乃上山砍伐竹材,搭建茅草屋,

在五十戶仔定居。由於中日戰爭發生,移民村的日籍青年多被徵調到中國戰場,缺

乏勞力,清來與妻兒除替日本移民工作賺取工資外,也向日本移民承租一甲多的土

地,種植玉米、陸稻維生。昭和 13 年(1938),清來感染瘧疾,鹿野村雖有神田醫

生,但仍回天乏術,9 月病故鹿野村,當時移民生活很苦,陳家無力購買棺材,僅能

以啤酒箱釘成棺木,為陳清來料理後事。清來妻鄭氏金枝,在前山時曾擔任助產士

的助手,熟諳接生之術,鹿野地區的漢籍移民,分娩時多找其接生,是陳家在清來

病故後的重要收入,昭和 18 年,清來二子來勝公學校畢業,即被日人徵調,修築知

本越警備道知本山警察駐在所(俗稱 49K 處)通往屏東山地門的道路,一次十五天

(不含來往路程 6 天),昭和 20 年,日人在臺實施徵兵制度,來勝應徵入伍,先後

在初鹿、北絲鬮溪(紅葉)服役,家中缺乏勞力,生活更苦66。

自由移民移入鹿野村,鍾桂友與張瑞全兩人是重要的關鍵人物。鍾桂友,高雄

州旗山郡美濃街竹頭角人,大正年間移到臺東街做生意,曾與陳冬路(曾任臺東街

協議會員)合夥開設生意,曾擔任櫻組ハラパラウン(高原)詰所負責人、臺東廳

地方稅調查委員等職,是移民中較具財力者,先後在臺東、高原(今東河鄉泰源村)、

姑仔律(今長濱鄉樟原村)做生意。昭和 5 年(1930)7 月,移入鹿野村,頂替林彬

秀在鹿野村西緣(今龍馬路)開設的酒保,販賣菸酒雜貨,桂友雖未從事農墾,但

66

2005 年 3 月,陳來勝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17

雇有同鄉多人幫忙,其戶籍亦成同鄉自由移民寄留地。其弟貴榮,亦在昭和 5 年 8

月,移入鹿野地區,9 年 9 月在鹿野驛附近開設腳踏車修理店,14 年 2 月,移入鹿

野村,協助桂友的酒保生意,17 年桂友轉到鹿野驛另設雜貨店,將鹿野村的生意交

由貴榮經營,為著方便日本移民購物,貴榮將雜貨店遷到會社事務所附近67。

張瑞全亦為美濃街客家人,大正年間遷到臺東廳,曾在都巒區高原(東河鄉泰

源)從事抽籐事業。昭和 3 年(1928)4 月,移入鹿野村,在上坪南方附近,開設雜

貨店,昭和 9 年,移至九戶仔。張瑞全承包製糖會社鹿野農場的甘蔗採收工作,每

年秋、冬時期,從西部招募短期工人,不僅解決會社勞力不足問題,亦提供移民必

要勞力,很多移民需要臨時工人,都由張瑞全提供68。

張瑞全招募的工人,大多數為臺南州新營郡太子宮、鹽水港街番仔厝的農民,

很多短期工人因而移入開墾,昭和 13 年(1938)太子宮移入的農民就有 11 戶 41 人,

番仔厝移入的亦有 5 戶 13 人,但因環境不適,大多在第二年離去,成為常住移民的

僅有周凱、余氏秦、周天后、陳強等人。張瑞全之弟,英全、兆全亦在昭和 5 年移

入鹿野,其戶籍亦為西部自由移民移入之初的寄留地,其中廖粗皮(臺南州虎尾郡

西螺街)、黃宗印(臺南州東石郡六腳庄)等戶都成為鹿野村的常住移民69。

67

2005 年 3 月,陳來勝訪談。

68 2004 年 12 月,林韻梅訪談張沐乾、張林金;2005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69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登記簿

鹿野鄉志

918

臺北州板橋街江仔嘴(今板橋市江子翠)亦為自由移民的大宗,昭和 10 年(1935)

陳春德與母親李氏,攜弟春風、春祿、春恭、金龍、銀泉等移入五十戶仔,除金龍

往臺東街發展外,其餘兄弟都成為鹿野村的常住戶,昭和 11 年其堂弟陳得志亦從本

籍前來依附,雖一度移至北絲鬮等地,但在昭和 17 年再度移入,亦成為鹿野村的常

住民。由於陳春德之因,同鄉徐金土、徐旺、徐論等人,亦在昭和末期,移入鹿野

村70。

昭和 14 年臺南州北港郡元長庄鹿寮人陳順正、陳天來、陳定、吳合從阿緱寮移

入鹿野村,亦吸引不少同鄉前來,昭和 14~16 年間,共有 17 戶移住,大多集中住

在九戶仔,除承租會社地外,亦開墾河川地,後因颱風來襲,墾地被沖走,除退回

本籍外,大多移民遷往對岸的稻葉(嘉豐),僅有陳聚財一戶成為常住民。當時臺

灣開拓株式會社在北絲鬮的稻葉等地開設農場,招攬移民種植熱帶作物,建有移民

家屋,又有生活補助,條件優渥,因此很多移民遷往對岸的稻葉71。

陳聚財在昭和 15 年(1940)移入,由於缺乏人手,次子玉柱、三子玉在(戰後

曾任鄉長)尚在讀書,僅有長子玉 可以幫忙農稼,昭和 20 年,日本政府在臺首次

實施徵兵,玉 被征入伍,人力更為短缺,因此墾地不多。戰後初期,颱風來襲,

鹿野溪氾濫成災,陳家土地被沖走,家屋被毀,因而遷到鹿野村派出所舊址的馬房

70

同上註。

71 2006 年 7 月,楊陳 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19

暫住,兄弟努力墾田,成為龍田的大地主,五十年代新建的家屋,是龍田少有的閩

南三合院建築72。

自由移民的移入,昭和 12~17 年共有 139 戶,尤以 13 年的 29 戶居冠,但同時

期移出亦高達 87 戶,昭和 20 年移入 16 戶,有 6 戶從臺東街移入,但未有移出者,

此應與戰爭末期的因空襲而疏開有關(參見表 8)。此時期移入者大多集中在臺南州

新營郡(17 戶)、元長庄(17 戶),高雄州屏東郡高樹庄(11 戶)。移出者除遷回

本籍外,則以遷到鹿野地區其他聚落(12 戶)、及北絲鬮(9 戶)較多。移往北絲

鬮應與國策公司臺灣拓殖會社在北絲鬮設立農場,招募農民種植熱帶作物有關。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本結束臺灣統治時,鹿野村的漢人共有 56 戶 350

人。昭和 10 年之前,移入者僅有 10 戶,大多集中在昭和 18~20 年間移入,共有 26

戶,幾佔一半(參見表 9)。直接從本籍移入者僅 12 戶,大多從鹿野地區內其他聚

落(10 戶)、臺東街(8 戶)、花蓮港廳(7 戶)等地區移入。

表 8:昭和 12-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移出入 昭和 12 13 年 14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8 年 19 年 20 年 合計

移入 16 29 18 17 17 11 8 7 16 139

移出 11 2 18 14 11 12 8 11 0 87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表 9:昭和 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單位:戶

年代 大正

11-12

昭和

1-6 9 年 10 年 12 年 13 年 14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8 年 19 年 20 年

72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2006 年 7 月陳玉窓訪談。

鹿野鄉志

920

戶數 2 5 1 2 3 4 3 4 3 3 5 5 16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若以本籍而言,則以高雄州 23 戶 146 人最多,其次為臺北州 9 戶 67 人,新竹

州 10 戶 51 人。(參見表 10),較特殊的是臺北州除 1 戶 8 人為新莊人外,其餘 8

戶 59 人都來自板橋街港仔嘴(今板橋市江子翠)。高雄州的移民則以客家籍略居優

勢,共有 14 戶 82 人,都集中在內埔(6 戶 28 人)、美濃(4 戶 25 人)、竹田(3

戶 23 人)、萬巒(1 戶 7 人)等地,新竹州則全部都是客家人,平均分佈在各郡、

庄。

表 10:昭和 20 年鹿野村漢籍移民本籍

州 臺

花蓮港廳

郡 別

戶口數

戶數 10 4 3 2 2 1 1 8 1 3 2 2 1 1 1 4 1 1 3 1 1 2 1

口數 58 25 18 18 11 9 7 59 8 12 14 8 10 4 3 29 7 3 17 4 10 5 11

合計

戶數 23 9 10 6 4 1 3

口數 146 67 51 39 21 10 16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二)小字鹿寮

「小字鹿寮」的漢人聚落主要有頂鹿寮(永樂)、下鹿寮(永安)、馬海(馬

背)以及高台。除下鹿寮在大正時期外,其餘都在昭和時期形成。

第九篇 漢族篇

921

鹿寮因阿美族部落鹿寮社而得名,因位處臺東平原進入縱谷地區的門戶,清光

緒 3 年(1877)福建巡撫丁日昌就曾在廣東汕頭招募潮民移墾,光緒 10 年曾有鎮海

後軍分駐鹿寮,是鹿野地區最早有漢人活動的地方。

鹿寮社約形成於同治、光緒年間,為恆春阿美族人移居而成,原址在今永昌社

區下方附近,大正 8 年(1919)修築完成的里壠線鐵道,穿越部落,火車經過通常

有火星飛出,掉到族人的茅草屋頂,易引起火災,昭和 10 年(1935),在日人與頭

目、長老商議下,移到西方臺地,另建新部落73。

早在鹿寮舊社時期,就有漢籍商人在鹿寮社從事交易,販賣雜貨日用品,大正

13 年(1924)3 月之前,至少就有盧求、林老生(臺東街人)、賴心婦(新竹街人)、

孫清風(臺東街人)等人,在鹿寮社開設雜貨店,以盧求最早,孫清風最為重要。

盧求南投魚池人,日治初期,移入大巴六九社(今卑南鄉泰安村),娶卑南族

女子ハナイ為妻,明治時期,盧求曾在鹿寮社釀酒、販賣雜貨,約在明治 38年(1905),

盧九失蹤,家眷才退回北絲鬮社。大正初期,其獨生子盧萬生,曾在關山地方山麓

警備線的分遺所擔任小使(工友),後來在擺仔擺社開設雜貨店,為日治時期鹿野

地區重要人物74。

孫清風臺東街人,大正 5 年(1916)曾任鹿寮區書記,為鹿寮漢人中最具財力

者,昭和 2 年(1927)移入鹿寮舊社,頂下林老生的雜貨店,昭和 4 年曾向鹿寮社

73

江美瑤,1989,〈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頁 157。

74 2005 年 3 月,盧墨卿訪談。

鹿野鄉志

922

人購買七筆土地,共 1.7 甲,昭和 8 年又在新良地區購置水田,是鹿寮唯一擁有土地

所有權的漢人,昭和 10 年鹿寮遷社,孫清風的雜貨店隨之遷到新部落。昭和 13 年 3

月,孫清風將雜貨店租給張阿勝經營,一度遷回臺東街,戰後初期再度遷回鹿寮。

孫清風的二弟孫全英,為臺東街活躍的商人,曾經營マル全材木材部、マル全

自動車部等事業,擔任臺陽汽船商事株式會社臺東代理店大東運輸組代表、臺東自

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監察役,雖曾參加「臺東皇民會」,擔任講演係委員75,但昭和

12 年(1937)8 月發生所謂「中華會館」事件,孫全英被誣參加「抗日救國會」,

兩度被捕入獄慘遭毒刑,最後雖無實據而在次年 4 月被釋放,旋因傷重病故76。

除商人外,亦有漢人或因婚姻關係(如客家女子邱氏查某嫁給社人ビント)、

或因農墾因素(如客家人劉阿木、平埔人潘卓高、閩南人蔡長)、或因受雇於社人

(如平埔人潘加必)而寄籍在鹿寮社,這些人大多來自恆春半島的滿州庄,以劉阿

木為最早,明治時期已在鹿寮社定居77。

大正 6 年(1917)臺東製糖會社在下鹿寮設置內地人移民村,大正 7 年會社又

在內地人移民村附近,設置本島人移民村,招募漢籍移民 27 戶 81 人,墾地種植甘

蔗,下鹿寮本島人聚落於是形成。

75

鍾石若,1938,《躍進東臺灣》,頁 220-226。

76 許雪姬,1995〈戰後初期的臺灣華僑〉,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百年回顧專題」研討會論文,頁 9。

77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第九篇 漢族篇

923

鹿寮的土地較為肥沃,可墾地較多,在鹿野地區四個本島人移民村中,收入較

高,以昭和 2 年(1927)為例,僅次於大原村,但仍呈負債狀況。(參見表 11)三

年之後,移民逐漸離去,昭和元年(1926)僅存一戶九人,昭和 5 年全部離散(參

見表 12),代之而起的是自由移民。

表 11:昭和 2 年鹿野區漢籍會社移民每戶平均收支 單位:日圓

村名 大原 鹿寮 月野 鹿野

收入 511.74 498.40 432.80 374.50

支出 547.10 510.00 432.60 724.40

結餘 -35.36 -11.6 0.20 -349.9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1929,《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頁 213-214。

註:月野村原屬鹿野區,昭和 12 年地方行政區改易,併入關山庄。

表 12:鹿寮村漢籍會社移民戶口數

年代 大正 7 8 9 10 11 12 13 14 昭和 1 2 3 4 5

戶數 27 27 27 16 11 5 1 1 1 1 1

口數 81 81 84 48 46 13 9 9 9 9 9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1935,《移植民ニ關テル調查書》,頁 323-331,間引:江美瑤,1989,〈鹿

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頁 157。

註:大正 10-11 年無資料。

下鹿寮漢人聚落的形成,日人大瀧利一郎、客籍人士李雲添、林阿敬、張阿勝

等人,都是重要的關係人物。大瀧利一郎新潟縣高田市人,大正 5 年(1916)7 月移

入鹿野移民村,原為製瓦師傅,大正 8 年 3 月,轉入鹿寮,為大農戶,昭和 12 年(1937)

當選鹿野庄協議會民選議員,昭和 14 年籌組「鹿寮內地人農業實行組合」,並擔任

組合長。大瀧先後雇用漢籍工人林阿敬(大湖郡大湖庄)、范進興(能高郡國姓庄)、

張條支(內埔潮州郡內埔庄)、陳天成(東港郡萬丹庄)、潘阿德(恆春郡滿州庄),

鹿野鄉志

924

潘明合(屏東郡鹽埔庄)、潘阿吉登(關山郡關山庄)等七人(戶),這些工人,

後來多為鹿寮的農墾戶78。

李雲添新竹州竹北庄人,最具關鍵地位,昭和初期,李雲添從故鄉移住花蓮港

廳鳳林郡瑞穗庄,在鹽水港製糖會社大和農場從事甘蔗種植,昭和 8 年(1933)5 月,

應臺東製糖會社鹿寮農場職員李聯聖之邀,移入鹿寮,承包會社土地近 60 甲,墾地

種蔗。李雲添招徠工人協助開墾,搭建草寮供其居住,新竹州竹南郡南庄的客家人

張阿丙移入之初,就住在李雲添蓋的草寮。在李雲添戶籍內寄留的就有范進興(能

高郡國姓庄)、陳能(竹東郡峨眉庄)、徐慶祥(竹東郡橫山庄)、詹阿雲(苗栗

郡公館庄)、陳有福(新竹郡竹北庄)、羅添興(旗山郡美濃庄)、吳鼻(北港郡

元長庄)等戶,大多為北部客家人,後來雖然大多離去,但漢人聚落因而形成,吸

引更多自由移民移入79。

張阿丙原在故鄉種茶,後來接受江姓友人的建議,認為後山地廣人稀較有發展,

乃將茶園賣掉,所得款項委託江姓友人在富里竹田購置兩甲餘土地及房子。昭和 4

年(1929)張阿丙遷到竹田,始發現房地產均登記為江姓友人所有,打官司又敗訴,

無奈之餘只好遷離竹田,先後在富里鱉溪做工、在池上萬安幫人做水田為生。昭和 8

年 12 月,張阿丙應李雲添之邀,移住鹿寮,向李雲添轉租三、四甲會社地種植甘蔗,

昭和 8 年 12 月張阿丙二女婿彭瑞乾亦從瑞穗移入鹿寮,唯兩年後又退回瑞穗。張阿

78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79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第九篇 漢族篇

925

丙本姓范,日治時代戶籍登記時被誤記為張,後來其子光漢以被同宗認養方式始恢

復范姓80。

林阿敬原籍新竹州大湖郡,後來移住花蓮港廳玉里庄末廣村,昭和 7 年(1932)

6 月,移入鹿寮,替大瀧利一郎工作,第二年隨即自行開墾,由於他的引介,很多客

家人移入,新竹州的客家同鄉林煥南、游石松、邱甲賜、范姜金裕、洪阿言、李文

中、林雲振、林阿福,南部客家人趙天和、郭秀海、邱華秀移入之初,都曾寄留在

林阿敬家81。

昭和 13 年(1938)日人強制內本鹿地區布農族人 60 戶遷移到都巒山西側,次

年原墾民張阿勝等 12 戶被迫驅逐,其中彭吐有、彭相增、陳福等三戶隨張阿勝遷到

鹿寮。

張阿勝遷到鹿寮阿美族部落,租下孫清風的雜貨店,除販賣雜貨外,亦在附近

佃耕阿美族人的土地,彭吐有、彭相增則在鹿野社下方山腳下搭建草寮居住,向阿

美族人佃耕水田耕種,成為今日永隆地區最早的漢籍移民,陳福則在馬海開墾。兩

彭均為臺中州能高郡埔里街客籍人士,彭吐有的家更為客籍移民移入鹿寮的落腳

處,其中高順月、徐娘松、劉清發等人,都留在鹿野地區發展82。

80

2006 年 1 月,范光漢訪談。

81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82 2005 年 5 月,張啟忠、張民龍、徐真鳳訪談。

鹿野鄉志

926

日治末期,彭吐有在大原購有土地,原擬遷到大原,但因原先佃耕的阿美族人

土地,已轉為臺東廳高等官退職者所有,鹿野庄役場以其必須為退官者佃耕土地為

由,不准遷移83。戰後,吐有從山腳下遷往耕地中央建新厝,新厝雖為一條龍式建築,

但仍保有客家之風,中央正堂書有堂號「隴西堂」,左右兩側門簷分別書有代表客

家精神的「晴耕」、「雨讀」,神明廳中央供奉媽祖神像,左右分別供奉「義民爺」

及「祖先神牌」,案下供奉龍神,為鹿野地區最具客家精神的建築。

彭相增則在昭和 18 年(1943)遷往大原發展,戰後開設米廠,曾擔任村長、鄉

民代表,倡議修築豐源圳,為地方客籍領袖。

頂鹿寮聚落的形成,李雲添亦是重要人物,昭和 11 年(1936)9 月,為開墾方

便,李雲添遷到頂鹿寮,成為頂鹿寮的第一戶。昭和 13 年,臺南州曾文郡麻豆人李

蒼、李聯兄弟移入,成為第二戶,頂鹿寮聚落逐漸形成。

李蒼、李聯兄弟,原在臺灣高雄州潮州郡新埤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農場工作,

後來因在臺東製糖會社鹿寮農場擔任職員的內埔人李聯聖的引介,兄弟全家遷到頂

鹿寮,幫李雲添工作,協助管理甘蔗園,數年後李雲添分割部分土地供其耕種。戰

後兄弟分戶,李聯善於經營,存錢購買土地,最多時曾擁有 30 多甲地,是鹿寮地區

最大蔗作戶,戰後初期,移入頂鹿寮的西部移民,很多人都得到他的協助84。

83

2005 年 6 月,彭阿俊訪談。

84 2006 年 5 月,李銀寶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27

馬海(馬背)位於高台山與鹿鳴山之間,昭和初期,就有住在五十戶仔與鹿寮

的本島移民前來開墾,聚落的形成,陳水木是主要的關鍵人物。陳水木新竹州竹南

郡頭份庄人,昭和 11 年(1936)1 月,隻身從花蓮港廳鳳林區萬里橋前來鹿寮,開

墾馬海附近荒地,昭和 13 年 1 月,移居馬海,獨自在山坡上搭建草寮居住,昭和 14

年 9 月,陳水木與恆春郡滿州庄移民李武三的長女龍妹結婚。陳水木墾地 10 餘甲,

又曾擔任會社採收甘蔗的監督,除僱有王慶周(中壢郡中壢街人)、張緯結(新竹

郡新埔庄人)協助工作外,其家亦成新移民落腳處,潘土結(恆春郡滿州庄人)、

彭燕宗(竹南郡頭份庄人)、陳慶華(潮州郡新埤庄人)、林安民(潮州郡竹田庄

人)、胡庚(曾文郡麻豆街人)、張清標(新竹市人)等人都曾寄籍陳家,其中王

慶周、林安民、胡庚、張清標都成為鹿寮的常住戶85。

李武三在昭和 12 年(1937)年移入鹿寮,除農墾外,亦曾任隘勇(警手),利

用牛車替日人運貨,往來臺東、關山之間,昭和 17 年 11 月,移往鳳林庄山崎開墾

水田,後來因操勞過渡而病逝山崎,昭和 19 年 6 月,其妻鍾氏橫維與子女重返馬海,

依附女婿陳水木。因李武三的關係,很多恆春郡的農民移入馬海,尤其是在戰後86。

高台地區在昭和 8、9 年間,即有恒春郡滿州庄人李有生,向會社承租土地種植

甘蔗,但高台的開發,則以鄭森、鄭江水父子最為關鍵。鄭森原籍福建漳州,其父

鄭然,在清代時就在內本鹿地區從事交易,擔任通事,並娶布農族女,鄭然去世後,

85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86 2005 年 12 月,李金勝訪談。

鹿野鄉志

928

鄭森繼任哇哈拉希(ワハラツ)小社通事,大正 12 年(1923)2 月接受日人勸告,

與比斯巴丹(ビスバタン)小社通事張富祥,兩戶共 23 人移居ポクラブ(今延平鄉

武陵)警戒所附近,同年 4 月,日人裁撤公營的ポクラブ交易所,特准鄭森設立交

換所,經營山地產品交換,獲利頗豐87,後來遷居關山。其子鄭江水,亦娶內本鹿頭

目之女ポネ為妻,曾在內本鹿警備道擔任警手、巡查。昭和 12 年鄭江水辭去巡查的

工作,與父移入高台,獲得官方補助,開墾高台山一帶會社地。

鄭森父子,召募洪阿言(峨眉庄人)、黃乞食(恆春街人)、黃水生(頭份庄

人)、吳先通(潮州街人)、李萬(萬丹庄人)、徐阿重(大甲街人)以及內埔庄

的鍾錦江、潘見龍、潘良時、潘福亮、劉福(除鍾錦江外,其餘都是老埤人)移入

開墾88。昭和 16 年雖因鄭江水出任臺灣高砂族義勇軍的分隊長,率軍赴菲律賓作戰,

而結束移墾事業,但高台聚落於是形成。

潘見龍、潘良時係兄弟,父親潘白,潘見龍在昭和 9 年(1934)9 月即移入新良,

寄籍在潘登旗家,11 月隨潘登旗移往大原,12 年初,一度移往北絲鬮,12 月再移回

鹿寮高台,為鄭森墾地種蔗,13 年 6 月潘白與次子良時、榮崑等全家隨之移入高台。

潘良時且成為鄭江水的女婿,協助鄭家開墾高台甚力。日治末期雖因鄭江水結束移

墾事業,兄弟先後返回本籍,戰後初期兄弟重回高台,引進許多親友同鄉移入,是

高台、馬背兩聚落人口增加的重要關係人物。

87

吳萬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頁 360、463。

88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第九篇 漢族篇

929

鹿寮的土地較豐沃,可墾地較多,但移民遷移仍非常頻繁,昭和 12-20 年間,移

入者雖有 158 戶,但移出者亦有 114 戶(參見表 13)。昭和 20 年 10 月,日治時代

結束時,鹿寮共有漢人 84 戶 376 人,在昭和 15 年之前,移入的僅有 26 戶,大多數

在 15 年之後移入,尤其昭和 20 年最多,高達 14 戶。(參見表 14)

表 13:昭和 12-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計

移入 18 27 16 16 23 22 13 9 14 158

移出 16 20 9 8 15 22 11 12 1 114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表 14:昭和 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單位:戶

年代 大正

9 年

昭和

5 年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戶數 1 1 2 4 3 4 1 3 5 2 7 12 8 11 6 14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就移民本籍貫而言,則以高雄州 30 戶 147 人為最多,其次為新竹州的 19 戶 79

人,臺南州 16 戶 71 人居第三(參見表 15)。高雄州的移民又以恆春郡 17 戶 79 人

居冠,其中又以恆春街水泉聚落 6 戶 33 人為最多,且多在昭和 10 年、13 年移入。

臺南州以新化郡 7 戶 28 人為最多,且多集中在山上庄的潭頂聚落,共有 6 戶 22 人。

鹿野鄉志

930

表 15:昭和 20 年小字鹿寮漢籍移民本籍

花蓮港廳

廳 福

恆春郡

潮州郡

東港郡

屏東郡

旗山郡

岡山郡

竹東郡

竹南郡

中壢郡

其他

新化郡

曾文郡

東石郡

斗六郡

北門郡

北斗郡

能高郡

彰化郡

東勢郡

員林郡

玉里郡

花蓮港市

關山郡

臺東街

福州府

數 17 6 2 2 2 1 8 4 4 3 7 4 2 2 1 4 2 2 1 1 1 1 3 3 1

數 79 25 10 10 9 7 29 21 11 18 28 21 9 12 1 25 17 11 4 1 7 8 10 5 2

數 30 19 16 10 2 6 1

數 79 79 71 58 15 15 2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三)小字老吧老吧

老吧老吧原為阿美族部落,因近中央山脈,有布農族的威脅,及北絲鬮溪的水

患,大正 2 年(1913)人口從 255 人銳減為 40 人89。

至遲至昭和 2 年(1927)2 月,即有臺北州基隆郡七堵庄的鄭炳,因與老吧老吧

社阿美族人モアオル結婚而移入,在部落開設雜貨店。昭和 10 年(1925)閩南人林

屋在九戶仔與老吧老吧間,向會社承租數十甲土地,成立農場,招募農民種植甘蔗、

雜糧。本島移民張任、徐阿鳳、陳慶傳、蕭元水、林火龍、蔡清錦、徐路耀、胡炳、

鄧阿龍等九戶移入老吧老吧開墾,或與林屋的農場有關。除胡炳為臺南州麻豆街的

閩南人外,其餘都為新竹州的客家人,而且大多由花蓮廳的鳳林、玉里等地移入,

此批移民,因農墾不利,除鄧阿龍外,都在昭和 12 年間移出,移住北絲鬮、知本、

玉里觀音山等地發展。鄧阿龍竹南郡三灣庄人,昭和 10 年 5 月從本籍移入鹿寮,12

89

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大正 2、3 年。

第九篇 漢族篇

931

月移至老吧老吧,曾佃耕盧萬生的水田,15 年 3 月,鄧阿龍亦遷離老吧老吧,移至

五十戶仔90,戰後初期鄧阿龍活耀於鹿野鄉政壇,曾擔任鹿野村村長、代表會主席等

職。

老吧老吧為漢人移墾較遲的地區,昭和 12~16 年間,移動仍很頻繁,昭和 17

年後趨於穩定(參見表 16)。

表 16:昭和 10-20 年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10

昭和

11

昭和

12

昭和

13

昭和

14

昭和

15

昭和

16

昭和

17

昭和

18

昭和

19

昭和

20 總計

移入 9 1 6 7 4 3 1 1 2 0 3 37

移出 0 0 4 3 7 2 3 0 0 0 0 19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至昭和 20 年 10 月,日治時代結束時漢籍移民共有 18 戶 89 人,已超過原住民

的 14 戶,絕大部分是在昭和 12 年以後移入(參見表 17)。現住戶中,以昭和 12 年

移入的員林人賴游氏甚墾地較多,除雇有長工二人協助外,在其戶內寄籍的有六戶,

其中巫炳炎、陳墩、潘春金等人都成鹿野地區的常住戶91。

就移民籍貫言,以新竹州 7 戶 33 人居冠,其次為臺中州 4 戶 22 人(參見表 18),

以郡而言,則以竹南郡 3 戶 19 人,員林郡 3 戶 15 人較多。

表 17:昭和 20 年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2 年

昭和

12 年

昭和

13 年

昭和

14 年

昭和

15 年

昭和

17 年

昭和

18 年

昭和

20 年

90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91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鹿野鄉志

932

戶數 1 3 5 2 1 1 2 3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表 18:昭和 20 年 10 月小字老吧老吧漢籍移民本籍

州廳別

新竹州

臺中州

臺南州

高雄州

臺北州

戶數 3 1 1 1 1 3 1 2 1 2 1 1

口數 19 7 4 2 1 15 7 10 8 10 5 1

戶數 7 4 3 3 1

口數 33 22 18 15 1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四)小字擺仔擺

擺仔擺雖為阿美族部落,至遲在大正、昭和年間,即有恆春半島滿州庄等地的

平埔族人潘阿督、林氏來那、潘哇蘭、潘杰仔、潘氏金英、潘氏金妹、潘氏新妹等

多人,或因農墾、或因婚姻、或為阿美族人養女等因素,而移入擺仔擺,寄籍或入

籍在阿美族人戶口內92。

大正時期移入擺仔擺的漢人,至少有盧萬生與張江波,盧萬生南投魚池人,大

正 10 年(1912)移入擺仔擺,開設雜貨店,昭和 8 年雜貨店被迫頂給葉川,張江波

宜蘭員山人,大正 13 年從花蓮港廳瑞穗移入,寄籍在平埔族人潘哇蘭家,從事佃作,

大正 15 年移至里壠。

92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第九篇 漢族篇

933

葉川屏東郡高樹庄舊寮人,大正、昭和年間,曾在新武呂、網綢、霧鹿等地警

察駐在所擔任巡查,昭和 6 年(1931)移入擺仔擺,因具有警察身份,得以頂下盧

萬生的商店,從事雜貨生意,葉川戶內另有同鄉陳啟榮、火燒島人陳敬貴兩戶寄留,

陳敬貴為葉川外甥,關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昭和 16 年考入臺南州臨時教員養成講

習會,結訓後曾在火燒島、鹿野公學校擔任教職員,昭和 20 年北港郡元長庄人陳諒,

因與葉家有婚姻關係,亦移入擺仔擺。

二、大原大字

(一)小字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新七腳川)

新七腳川小字包含阿緱寮與新七腳川(漢人習稱為七腳川)兩個漢人聚落,兩

地相距不超過 1 公里,阿緱寮由清代的義安庄(大埔庄)演變而成,新七腳川形成

於明治末期,原為南勢阿美族的部落,大正末年,阿美族人離去將盡,漢人逐漸移

入,逐漸演變成漢人聚落。

新七腳川地區移墾事業並不穩定,即使在昭和 12~20 年(1937~1945)間,漢

籍移民的移動仍很頻繁(參見表 19),漢籍移民從本籍移入者有 70 戶,從鹿野地區

其他聚落移入者有 27 戶,其中以鄰近的大埔尾 17 戶最多,從花蓮港廳移入者亦有

21 戶。移出地區以臺東廳 40 戶最多,退回本籍有 32 戶,移住花蓮港廳有 30 戶,以

富里(10 戶)、鳳林(8 戶)、瑞穗(6 戶)較多,新七腳川小字內(新七腳川、阿

鹿野鄉志

934

緱寮兩聚落)的移動更是頻繁,昭和 13 年就有 28 戶93。由於日治時期,鹿野地區的

戶籍,是採用不規則的「番戶」,到晚期才較有規則,加上兩聚落的常住戶,大多

在昭和 12 年之後才移入,訪談現存的耆老,已無法判別是聚落間或聚落內的移動。

表 19:昭和 12-20 年小字新七腳川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12 年 13 年 14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8 年 19 年 20 年 合計

移入 21 24 19 19 13 13 17 12 7 145

移出 14 13 13 14 14 12 13 12 0 105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註:不含在新七腳川小字內移動者。

1. 阿緱寮

清代平埔族人招佃開墾的義安莊(大埔庄),墾民來自何處?最後移往何方?

雖然田代安定在其《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書中,曾有「臺南其他地方各所移住」

的記載,但其書中所記 29 個漢人聚落,竟然有 24 個都是從「臺南其他地方各所移

住」,顯然不可盡信94。由於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代除戶簿,僅有昭和

12 年之後的資料,寄留戶口調查簿所存的阿緱寮資料,最早也在昭和 5 年,故無法

從戶籍資料考證,不過若從墾首張義春的背景來推論,潘三枝、劉文觀、吳添觀、

趙順來等平埔族墾戶可能來自於新開園地區,張義春在清代曾任卑南地區總通事,

經手臺東天后宮在新開園大陂向平埔族人購置廟產 15 餘甲的土地,與當地平埔族人

熟識,潘、劉、吳、趙又是清代新開園平埔族的要姓95。

93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除戶簿。

94 田代安定,1900,《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頁 38-41。

95 胡傳,1952,《臺東州採訪修志冊》,頁 44;張堯城,2001,〈平埔族〉,《池上鄉志》,頁 247。

第九篇 漢族篇

935

明治 29 年(1896)6 月,臺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隨軍北上掃蕩清軍殘存勢力,

回程時經大埔庄,曾在墾民曾壬亮家小憩,此時的大埔庄:「戶數為 21 戶,人口有

80 餘人,無生番人,雜牛合計 40 餘頭,有牛車 7 輛」,「曾壬亮飼養一小馬,係以

40 圓由臺南購得」,「大埔為僅次於新開園之沃野,約六、七平方公里,已墾者不

到十分之一,缺乏水利之便,故無水田,主要作物為甘薯及旱稻」96。

明治 38 年 10 月「臨時臺灣戶口調查」,以及當年的《臺東廳報》,大埔庄開

始改稱為新良庄,由於移墾環境惡劣,又有布農族獵首的威脅,新良庄墾民日漸離

去,至大正 2 年已成散庄。(參見表:20)

表 20:日治時代新良庄(義安庄)人口

年代 明治 38 年 39 年 40 年 41 年 42 年 43 年 44 年 大正 1 年 2 年

人口數 55 58 55 58 58 13 2 2 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明治 38 年-大正 2 年。

明治 40 年(1907)臺灣總督佐久間巡視東部,2 月 12 日行經大埔尾原野,已見

大埔庄,「因不堪布農族人侵犯已經離散,原野中尚有望樓(瞭望臺),用以監視

布農族人的動靜,大埔原野已為賀田組豫約賣渡地,將闢為牧場」97。

明治 33 年,賀田組在大埔取得的豫約拂下(放領)的開墾地共有 1380 甲,都

為砂質壤土及河川砂礫地,預定闢為牧場及種植サイサル,後來僅闢為牧場。明治

42 年(1909)賀田組因經營不善,大埔的土地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大正 5 年(1916)

96

王學新,1998,《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纂編與研究》,頁 125。

97 施添福,2002,《關山鎮志》,下冊,頁 257。

鹿野鄉志

936

牛瘟流行,牧場終止經營,大正 7 年(1918)鹽水港製糖會社將本屬賀田組的土地

讓渡給臺東製糖會社,提供漢人移墾的空間98。

大正 7 年(1918),大埔庄原業主卑南街張義春(張新才)的後代,將土地賣

給阿緱廳港西中里(今屏東市)的吳臥龍,由其招募的阿緱廳新移民開墾,從此義

安庄改稱為阿緱寮,昭和 4 年(1929)臺東廳的地圖已出現阿緱寮的地名99。

吳臥龍為阿緱廳望族,早年追隨「舊樓醫院」(基督教長老會新樓醫院的前身)

的馬雅各、彰化醫館(彰化基督醫院的前身)的蘭大衛等醫師習醫,曾在屏東開設

醫館,並從事請負業(營造業),與郭啟彰共同將吳郭魚引進臺灣的吳振輝即為其

子。100吳臥龍招募的移民,開墾不到兩年,即因不堪布農族人威脅及環境不適而離

散,大正 9 年(1920),土地再度轉讓給桃園廳竹北二堡新屋庄的范姜送,范姜送

曾在大正 10 年 7 月至 12 年 5 月間移入阿緱寮101,與里 的張石船、曾石生同為里

支廳年繳地租百圓以上的三大地主102,但如何移民開墾已無文獻可考。阿緱寮附

近的土地,除 53.8 甲為范姜送私人所有外,其餘都是臺東製糖會社預約放領地及國

有荒埔。約在昭和 10 年(1935),臺南州曾文郡大內庄人楊石吉,購買范姜送在阿

98

施添福,1995,〈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

討會」論文,頁 12,23。

99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9:關山戶政

事務所,日治時代土地臺帳。

100 張崑將,2004,《臺灣醫學人文史論》,〈第四講 十九世紀前後的醫療傳道〉,頁 10,臺北醫

學大學人文通識課程;〈漁業資訊服務網〉,行政院農委會漁署。

101 桃園縣新屋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102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頁 309-310

第九篇 漢族篇

937

緱寮的土地,在阿緱寮設立「粉間」(澱粉工廠),招募臺南州同鄉前來墾地種植

甘薯、樹薯,生產澱粉,阿緱寮聚落因而再興。楊石吉的兄弟楊石梗、楊石安、楊

石虎,女婿林炳煌也都成為阿緱寮的新移民,其中以林炳煌對於阿緱寮的發展影響

最大。

楊石吉在臺南州原本就在經營「粉間」,在阿緱寮購地設置工廠,拓展業務都

是由林炳煌建議與經手,設廠之後,楊石吉並不常住阿緱寮,工廠的業務都是由林

炳煌負責。林炳煌善化街北店仔人,娶楊石吉的長女金絨為妻,除在阿緱寮經營「粉

間」外,曾擔任大原村保正、鹿野庄協議會民選協議員,戰後曾任鹿野鄉鄉民代表、

鄉長、縣議員,是鹿野地區重要政治人物,與蔡水來並稱為「南虎北獅」。

由於澱粉工廠的設立,很多善化郡、曾文郡人移入阿緱寮,昭和 11 年(1936)

間,就有吳信德、王丁訓、洪茂臨、陳參等 5 戶 32 人都是「粉間」的師傅及工人。

吳信德曾文郡大內庄人,製造澱粉的師傅,原在故鄉工作,楊石吉以優渥的待

遇,聘請他到阿緱寮,指導工人製造澱粉,吳信德乃舉家移入,先從善化搭火車到

枋寮,換船到臺東上岸,住一天晚上,第二天搭火車到大埔尾,再走路到阿緱寮。

移入之初,楊石吉除建造工寮提供食宿、給與工資外,並提供土地供工人耕種,種

植甘薯、花生等作物。楊石吉亦向製糖會社承租加拿典的土地,再轉租給移民開墾,

種植甘薯、樹薯、甘蔗等作物103。

103

2005 年 12 月,吳清榮訪談。

鹿野鄉志

938

除臺南州善化郡、曾文郡外,同州虎尾郡、臺北州羅東郡,亦為漢籍移民的大

宗,虎尾郡的移民在昭和 10 年(1935)就有陳生順、陳龍文、陳從、廖大川等四戶,

第二年蔡 、林請、林牛陸續移入,除廖大川(虎尾街大屯子)、蔡 (元長庄五

塊寮)外,其餘都是海口庄(今雲林縣臺西、東勢鄉)人,在這些人引介下,昭和

12~20 年間,從虎尾郡、北港郡移入 43 戶,唯部分退回本籍或移往大埔尾、鹿野村、

月野、馬蘭等地發展。

昭和 10 年(1935)2 月,即有宜蘭郡頭圍庄(今頭城鎮)人沈水養、蔡文成、

陳阿春等 3 戶 18 人,從花蓮港廳的馬太鞍移入,住在楊石吉搭建的工寮,佃耕楊石

吉的土地,但因生活不適,二年後就移往花蓮港廳的吉野(今吉安鄉)。繼之而來

的是羅東郡五結庄下五結的陳姓家族以及二結的林姓家族。陳姓家族除陳阿德曾在

鐵道二結站擔任搬運工人外都是佃農,以在昭和 11 年 5 月移入的陳阿韮為最早,同

年 6 月之後,陳皮箱、陳阿爽、陳連橋、陳連徒等隨之而來,昭和 15 年陳皮箱往生,

其子陳阿德、陳阿灶等人續留阿緱寮。當時臨海道路(蘇花公路)雖已開通,也有

汽車通行,但從羅東搭汽車到花蓮港,再轉搭火車到大埔驛也要兩天,初到阿緱寮,

砍茅草搭建鴨母寮式的草寮(僅開側門)居住,再擇地開埔,當時阿緱寮的土地除

五十餘甲是楊石吉私有的外,都是會社地,先開墾,再承租。陳阿韮孔武有力,據

傳早期阿緱寮無米廠,村民碾米都需到關山,陳阿韮常肩挑兩包稻穀徒步到關山,

回程除了一頭白米外,一頭還要挑買回家餵豬的豆餅,憑著雙手拓地,省吃儉用,

第九篇 漢族篇

939

到戰後初期已有土地五、六甲。陳姓家族在阿緱寮往生者都葬在當地,但仍保有每

年清明節返鄉埽募祭祖的習慣104。

林姓家族在二結亦為佃農,因水稻連年遭受蟲害未有收成而移民東部,以昭和

11 年(1936)12 月林朝樹為最早。初到阿緱寮,利用甘蔗葉在楊石吉的土地搭件草

房居住,佃耕楊石吉在加拿典的土地,收穫「三七分」,每十份需給地主三份。當

時土地都種植甘藷、花生、玉米,甘藷除自己食用、養豬外,大都用牛車運到關山

賣,花生、玉米則有商人來收購,除了耕作外,替楊石吉的農場插甘蔗亦為重要收

入,為著墾作,一般農家大多養有兩頭牛。昭和 12 年 9 月,為著耕種方便,林朝樹

一度搬到加拿典,後因有水災威脅及交通不便,再搬回阿緱寮。林朝樹的父親林火

土有五兄弟,除大房、四房夭折外,都移民東部,五房林火盛在花蓮港吉野,二房

張阿潤(父為入贅,從父姓)則在阿緱寮。105昭和 10~13 年間,宜蘭地區移入阿緱

寮者共有 14 戶,其中五結庄就 9 戶,106但成為常住民的僅有 5 戶,都是陳姓與林姓

家族。

阿緱寮的移民以閩南籍為主,客家籍僅有 3 戶,主要為黃朝平家族,黃朝平原

籍桃園郡觀音庄,靠捕撈魚苗與耕田維生,兄弟因生活困苦而移至埔里開山,後因

生活未獲改善再移至阿緱寮,朝平兄朝謹兒子貽德、貽讓先到,昭和 9 年(1934)3

104

2006 年 7 月,陳阿句、陳志賢訪談。

105 2006 年 7 月,林金旺訪談。

106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除戶簿。

鹿野鄉志

940

月朝平、朝海隨之移入,除在楊石吉的「粉間」工作外,亦向楊石吉承租土地種植

甘蔗。107

雖然阿緱寮的 53.8 甲私有土地,在昭和晚期為住在關山的客家人曾玉崙(原籍

潮州郡內埔庄)所購得,曾玉崙又向製糖會社承租 150 甲地,成立第一農場,種植

甘蔗,但原臺南州等地的移民繼續留下,後續又有臺南州濱海各郡的移民遷入。108

至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人結束統治時,阿緱寮的漢籍移民,共有 49 戶

290 人,都是在昭和 9 年(1934)之後移入,尤以昭和 14~15 年間(16 戶)、18~

20 年間(16 戶)較多(參見表 21)。

以籍貫而論,則以臺南州 32 戶 171 人為最多,今雲林縣濱海一帶的虎尾、北港

兩郡即佔 14 戶 59 人,楊石吉、林炳煌出身的曾文、新化兩郡亦有 10 戶 60 人(參

見表 22)。若以街庄(今之鄉鎮)而言,則以五結庄(5 戶)、大內庄(5 戶)、海

口庄(4 戶)較多。

表 21:昭和 20 年阿緱寮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年代 昭和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戶數 5 2 3 3 1 7 9 1 2 4 7 5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表 22:昭和 20 年阿緱寮漢籍移民本籍

州廳別

臺南州

臺北州

臺中州

高雄州

新竹州

臺東州

107

2006 年 7 月,黃福山訪談;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108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9。

第九篇 漢族篇

941

虎尾郡

北港郡

曾文郡

新化郡

北門郡

嘉義郡

羅東郡

文山郡

熊高郡

豐原郡

大甲郡

彰化郡

大屯郡

恆春郡

旗山郡

桃園郡

竹東郡

苗栗郡

關山郡

戶口數 戶數 10 4 7 3 3 3 5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口數 50 19 32 25 19 26 23 13 12 8 7 5 3 6 9 6 6 7 5

合計 戶數 30 6 7 2 3 1

口數 171 36 35 15 19 5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2. 新七腳川(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

新七腳川本為花蓮平原南勢阿美族七腳川(チカソワン)社人移住的部落,明

治 41 年(1908)12 月,七腳川社人因不滿隘勇勤務分配不公,起而抗日。事敗之後,

七腳川社被日人拆社,社人之地作為日本人移民村(吉野村)的預定地,社人被迫

分住十處,其中 120 戶 349 人,在明治 42 年 3 月間,分兩梯次移住鹿寮附近大埔尾

原野,在鹿寮溪與干仔典(加拿典溪)之間,由阿美族之大埔尾社及漢人之新良庄

分割部分土地,形成一社,社名「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社」(バロハイ阿美族語音

譯為新的意思),譯成漢語則為新七腳川社。109

新七腳川社建立之後,備受布農族人出草威脅,明治 45 年(1912)5 月,布農

族拉克拉克( )分社壯丁二十餘人,到新七腳川社出草,在新七腳川社水

源地附近反被阿美族人襲殺三人,從此布農族人與新七腳川社反目成仇,時常襲殺

臺車後押車夫,手押臺車沿線,成為殺戮戰場,雖然在大正 2 年(1913)1 月 20 日,

臺東廳長能勢靖一,邀集布農族各社頭目 103 人,與老吧老吧以北至大坡庄各庄社

保甲委員、頭目、長老及被害者遺族等 130 名,在新開園附近新武呂溪畔,舉行和

109

陳金田譯,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頁 683-684。

鹿野鄉志

942

解儀式,廳長贈米酒一桶給他們互相敬酬,里壠庄民帶來牛四頭及米酒一桶,新七

腳川人亦帶來牛一頭款待高山各社人,邊飲邊談互相表示親和,110但不到二個月,

即發生三次布農族人襲殺平地庄社人事件,雙方仍相互仇殺,大正 4 年 8 月 18 日,

新七腳川派出所被攻擊,新七腳川社頭目被殺111,人口急速銳減,到大正 14 年,南

勢阿美族人僅剩一戶一人,大部分返回花蓮平原,代之而起的是移墾的漢人。

明治 42 年(1909)7 月,為著便於管理新七腳川社人,日人設立新七腳川(バ

ロハイチカソワン)警察官吏派出所(大正 8 年 1 月改稱為大原村派出所),轄區

包含整個鹿寮溪以北地區,臺東製糖會社的大原事務所,大正 13 年(1924)設立的

大原公學校均設在新七腳川,手押臺車道亦在新七腳川設站,新七腳川因而為鹿野

區溪北出入的主要門戶及行政中心。大正 15 年 3 月臺東線鐵路全線通車後,溪北地

區的重心才逐漸轉移到鐵路經過的大原,昭和 7 年(1932),派出所也遷到大原驛

前。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的戶口調查簿、除戶簿的資料顯示,至遲在大正 10 年

(1921)就有漢人入墾,大正時代入墾的至少有高津德、曾椪太、曾椪知、王登亮、

莊阿苟、潘信、潘上仁、潘兼、潘德恩、潘登旗、潘界等戶,都是客家人及平埔族

人,除了王登亮、莊阿苟為北部客外,其餘都來自恆春郡車城庄,及潮州郡萬丹頂

110

陳金田譯,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冊),頁 314,331。

111 施添福,2002,《關山鎮志》下冊,頁 265-266。

第九篇 漢族篇

943

林仔的客家人或平埔族。移民之中,以曾碰太、莊阿苟、潘信等人對新七腳川的移

墾較具關鍵,前兩者都是雜貨商人。

高津德的事蹟已無法可考,鹿野鄉戶政事務所已無他的資料,曾碰太移入新七

腳川之初,就寄籍在高家。曾碰太車城庄客家人,至遲在大正 10 年(1921)7 月之

前,即已移入新七腳川,開設大源興商店,從事菸酒、雜貨生意,由於獲利頗豐,

大正 12 年,其二弟碰知亦移至新七腳川,昭和 2 年(1927)轉往月野,從事鐵道運

輸與雜貨生意,10 年再度移入新七腳川,開店販賣碗盤、布料,兼做販牛生意;大

正 14 年,三弟阿尾隨之移入從事農墾,其妻則做布販。大正 13 年曾家開始向新七

腳川社移出的阿美族人購買土地,到昭和 15 年,曾家三兄弟共擁有土地 6.112 甲,112

面積雖然不大,卻是日治時期新七腳川唯一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家族。

薛作福明治 24 年(1891)生,恆春街北門客家人,為鐵道工夫,大正 6 年(1917)

與新七腳川社南勢阿美族女子アセコラス結婚,大正 7 年 8 月,從里壠移住大埔尾,

大正 11 年 4 月,再移入新七腳川。王登亮,新竹州關西庄十分寮客家人,大正 12

年 7 月,從高雄州旗山郡美濃庄龍肚移入,從事農墾,昭和 13 年(1938),移住阿

緱寮。

莊阿苟,新竹州大湖郡大湖庄人,明治年間,到花蓮港謀生,曾擔任隘勇,後

南下鳳林,與從竹北移墾的客家人高氏員妹結婚,大正 15 年(1926)5 月,舉家遷

112

關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大原段土地臺帳。

鹿野鄉志

944

到新七腳川,開設雜貨店,販賣菸、酒、鹽、火柴等日常用品與鐵錨(捕獸器),

與ボクラブ(武陵)地區布農族人交換山產獵物,甚得布農族人信任,稱其為「阿

公」,其子阿來則在鹿寮山日人松田開設的伐木場擔任工頭,後來曾任壯丁團團長。

阿苟雖未從事農墾,其家卻成為新竹州客家人移入新七腳川的寄留地,昭和 1~15

年(1926~1940)間,除雇有傭人莊阿賓(竹東郡)一人協助店務外,戶籍登記簿

的同居寄留人的計有 8 戶 16 人、單身漢 3 人,共達 19 人,除莊春松(北埔庄)一

戶續留鹿野地區外,其餘大多因移墾不利而離去,這些北部客家移民很多從花蓮港

廳移入(9 人),移出地亦以花蓮港廳為最多(7 人),其中魏阿鼎為雜貨商,當時

新七腳川漢人種植的花生多由他來收購113。

潘信萬丹庄頂竹仔人,從事販牛生意,大正 13(1914)年 8 月與弟潘兼移入新

七腳川,大正 15 年 8、9 月間,其兄潘德恩與族人潘上仁、潘登旗等人繼之移入,

曾是新七腳川的大家族,但在昭和時期,除潘上仁外,其餘都往大埔尾、新良、鹿

野村、高台、池上萬安、加走灣(長濱)等地發展,潘上仁也在昭和 19 年移往富里。

昭和時期,移入者以北部客家為最多,13 年(1928)新七腳川再興移民高潮,

很多移民移入新七腳川開墾會社地,大原地區最大墾戶張承霖亦移入新七腳川,開

墾大原公學校後方山坡地 40 餘甲,吸引很多工人前來,尤其是北部客家人。當年移

入者高達 30 戶 131 人,絕大多數從大原地區其他聚落移入,為歷年來漢人移入新七

腳川最多的一年,其中有九戶成為鹿野區的常住民。

113

2004 年 12 月莊瑞光、張振洺訪談;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等。

第九篇 漢族篇

945

根據新竹州北埔庄客籍移民莊謙佃(昭和 3 年生)的回憶,昭和 9 年(1934)9

月,隨父親莊鼎文移入時,新七腳川大部分還是荒埔地,土地可以隨意開墾,當時

土地大多為官有地或會社地,先開墾、再承租,選擇土肉較鬆的土地,先砍草、放

火燒,再撿石頭,把石頭集成堆,再用牛來犁,土地墾成後再向官廳(臺東廳)或

會社承租。土地大多種甘蔗、陸稻、花生,陸稻主要是自己吃,花生、甘蔗則為主

要經濟來源,會社地一定要種甘蔗,才可獲得肥料配給。114

同是北埔人的張火山,家無恆產,少年時代即在北埔郭姓富商的雜貨行工作,

因工作勤奮,逐步升到「伙計頭」,昭和元年(1925)與同鄉女子陳氏綢妹結婚,

昭和 7 年,火山已有二子,家計日漸繁重,乃思自創事業,於是夫妻與祖母莊氏阿

妹等五人,移居花蓮港廳平野區軍威(今花蓮市國聯里),除向鹽水港製糖會社承

租土地,種植甘蔗外,亦在甘蔗採收期,受雇於會社,從事「疊甘蔗臺」的工作。

由於平野地處平原,夏秋之季颱風多,火山種植的甘蔗,年年受損,乃思另謀

他地,昭和 11 年 1 月,在北埔同鄉引介下,舉家移入較能避颱風的新七腳川,初到

新七腳川,就在開墾地附近,砍伐樹木、菅榛、割茅草,花些錢買鐵釘,找同鄉幫

忙,兩、三天就蓋好房子。除開墾坡地、上山抽藤外,火山亦向臺東製糖會社的大

承租戶陳阿坤,租了一些零星地,種植陸稻、花生,由於不是直接向會社承租,可

以不要種甘蔗。昭和 19 年,臺東進入非常時期,美軍開始空襲,新七腳川的農墾事

業受到影響,很多村人疏開到武陵山區,火山為著生活,曾替莊阿茍的豬肉店殺豬,

114

2004 年 12 月莊謙佃訪談。

鹿野鄉志

946

到羅東人陳伯儀設在武陵的料仔山「拖料仔」。戰時日人實施經濟統制,主要民生

用品都採配給,連豬肉也不例外,當時農家都養豬當副業,豬設有豬籍,日警每月

都會到各家檢查豬數,張火山養的豬長到約 60 斤即以宰殺,再買仔豬充數,豬肉則

由在關山讀高等科的次子振洺,夾帶在書包帶到關山,賣給熟識的同鄉,日警來查

時,則以豬缺乏飼料長不大為由搪塞,「私宰」亦是非常時期張家重要的收入。115

閩南人的移入,以林讚仔較早,林讚仔恆春槺榔林人,昭和 8 年(1933)從原

鄉移入池上大陂,在大陂捕魚維生,由於生活不安定,10 年 2 月移入新七腳川,開

墾會社地,林讚仔為神明的「桌頭」,在不安定的移民社會,常接受移民問事。116

臺南州的移民,則以蔡庚寅、何周龍為最早,都在昭和 14 年(1939)8 月移入,

何周龍東石庄鰲鼓人,二個月後就退回原籍。蔡庚寅(麒麟)東石庄三塊厝人,父

親蔡轟為佃農,除佃耕一甲多的土地外,尚在東石一帶,收購家庭婦女編織的漁網

運往北港販賣,由於家貧,雖生有五男六女,但多夭折,養育成年的兒子僅有長子

庚寅與次子萬春,女兒亦有多人送給人當養女。昭和 14 年,蔡庚寅聽聞往來後山做

生意的同鄉劉傳發,新七腳川上有很多地可墾,自己又不願看地主的臉色,乃在父

親往生未滿百日,帶著妻、妹、子女,與妹婿林館等七人,移入新七腳川。

蔡庚寅個性精明,善於打算,為人四海,交遊廣闊,雖曾向會社承租幾分地種

植甘蔗,但志不在農墾,除做「走水」的生意,往來各部落販賣雜細之外,亦在謝

115

2006 年 5 月,張振洺訪談。

116 2006 年 5 月,林猛仔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47

火旺(南投竹山人,大正 14 年移入大埔尾地區,從事採籐事業,昭和 3-6 年間一度

移入新七腳川,13 年再從大埔尾移入,其子謝金水應徵為軍伕,其家因而取得販賣

豬肉的執照)的豬肉攤擔任屠宰工作。戰時經濟統制,庚寅亦作黑市買賣,在新七

腳川私宰,坐夜班火車將豬肉帶到花蓮港販售,所得款項再從花蓮港購買衣物回村

販售,由於戰時物資缺乏,生意頗佳,但庚寅也因而一度被日警逮捕拷打,關在花

蓮港監獄,背部因而生瘡。戰爭末期空襲頻繁,農民種的甘蔗,會社無法正常採收,

庚寅曾在新七腳川設立簡易糖 ,用牛拉石磨,替村人製糖收取工資。庚寅做事果

斷,有一年種甘蔗,會社遲不採收,庚寅放火燒荒埔,讓火殃及蔗田,逼會社提早

採收117。

移民中最特殊的為臺灣華僑林長水,福建省連江縣人,昭和 11 年(1936)5 月,

與妻、女從臺北州基隆郡七堵庄暖暖移入新七腳川,從事農墾,戶籍內尚有寄留人

同鄉林元興、莊時細等人。臺灣華僑在新七腳川,尚有王魏氏九媽、陳氏江 2 戶 4

人,都是福州府閩侯縣人,昭和 19 年(1944)年 4 月,寄籍在胡文憐戶內,同年 7

月,又遷回臺東街,可能與戰時疏開(散)有關。118戰時從臺東街疏開到新七腳川

的尚有劉燦英、呂永貴等多人,劉燦英亦為臺灣華僑,在臺東街經營「劉泉發商行」,

曾向日人雨谷信購買在新七腳川的山坡地七甲多,開闢成果園,並從鳳山引進「三

菱種」鳳梨種植119。

117

2006 年 6 月,林天素、蔡吉川訪談。

118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119 2006 年 6 月,林天素訪談。

鹿野鄉志

948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本結束統治臺灣時,新七腳川現住的漢人共有 32

戶 161 人,以籍貫而言,新竹州 14 戶 64 人為最多,高雄州 8 戶 49 人次之,此外尚

有 1 戶臺灣華僑(中華民國籍)。(參見表:23)

表 23:昭和 20 年新七腳川漢籍移民本籍

州廳別

新竹州

高雄州

臺南州

臺中州

臺北州

臺東廳

福建省

郡別

竹東郡

新竹郡

中壢郡

苗栗郡

竹南郡

大湖郡

恆春郡

屏東市

東石郡

曾文郡

斗六郡

北斗郡

竹山郡

臺北市

新莊郡

羅東郡

臺東街

福州府

戶口數 戸數 8 2 1 1 1 1 7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口數 32 10 3 5 5 9 45 3 7 1 3 5 6 2 6 3 9 7

合計 戶數 14 8 3 2 3 1 1

口數 64 48 11 11 11 9 7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新竹州的移民,以竹東郡 8 戶為最多,其中有 5 戶 29 人為北埔庄客家人,昭和

4 年(1929)起,就有莊春松等十餘戶陸續移入,其中莊鼎文、彭阿慶、張火山、官

祥土、張萬祥等戶成為常住民。高雄州的移民,以恆春郡為最多,共有 7 戶 45 人,

而且移入時間較早,在大正時期就已移入新七腳川或鹿野地區的,除曾氏家族外,

尚有薛作福、趙王那等戶,林讚仔、潘有賢雖然在昭和中期才移入新七腳川,但在

昭和初年,即已移入臺東廳的新開園、石山(猴仔山)等地120。

120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第九篇 漢族篇

949

(二)小字大埔尾

大埔尾原本為卑南族的獵場,清同治、光緒年間,始有恆春阿美族移入,在此

建立大埔尾社,逐漸成為阿美族人的生活領域。

大埔尾小字的漢人聚落包含今瑞源(瑞源、瑞隆兩村)、瑞和兩聚落,明治 42-43

年(1909~1910)間,臺灣總督府移民適地調查時,曾在大埔尾原野,編列 1946.46

甲的土地,命名為大原村,預備做為日本農民移居地,但未實施。大正 4 年(1915)

9 月,總督府將移民事業委託臺東製糖會社經營,大原村的土地成為會社關係地121。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為開墾荒地,增加蔗作面積,在大原設置本島

人移民村,到阿緱(屏東)、臺南、嘉義、桃園、新竹等地,招募本島移民,條件

是移住時間四年,移住者發放房屋建築費用 25 圓以及旅費、農具,貸予開墾費用,

第一年開墾荒地,第二年起至第四年逐年徵收作物的一成、二成、三成,貸款分四

年還清122。當年大原村移入漢籍移民 16 戶 48 人,大埔尾始有漢人移墾。(參見表

24)

表 24:大原村漢籍會社移民人口數

年代

大 正 昭 和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戶數 16 16 67 37 22 52 27 28 33 27 27 27 9 9 7 5 5

口數 48 48 224 178 108 214 140 135 161 130 130 133 55 55 40 33 33

資料來源:1.臺灣總督府,1935,《移植民ニ關 調查書第一卷》,323-349。

2.臺灣總督府,《臺灣農業年報》,昭和 2-16 年。(間引:江美瑤等,〈鹿野鄉〉《臺灣

地名辭書 卷三 臺東縣》,頁 157。)

121

鹿野派出所,《鹿野村沿革》,(手寫本,未編頁碼),林錦章先生提供。

122 臺東製糖會社,《臺東製糖會社營業報告書,大正 17 年》。

鹿野鄉志

950

大正 8 年(1919)12 月,製糖會社私營鐵道里壠線正式通車,在大埔尾設立大

原驛(今瑞源站),兼營客貨運,大原驛逐漸成為鹿野地區鹿寮溪以北的出入門戶,

人口逐漸增加,昭和 7 年(1932)原設在新七腳川的大原派出所亦移到大原驛附近。

大正 11 年 2 月,總督府收購里壠線鐵道,改稱臺東南線,12 年 7 月再設大埔驛(今

瑞和站,民國 78 年廢站),於是一般人習稱今之瑞源部落為大原,瑞和聚落為大埔

尾,實際上在行政區及戶口調查簿,兩地仍合稱為大埔尾。

大埔尾地區,雖有大原、大埔兩車站,交通較為便利,但乏水利,即使在昭和

12 年(1937)之後,漢籍移民移動仍很頻繁(參見表 25),尤其是在新七腳川、新

良、大埔尾間的移動。

表 25:昭和 12-20 年小字大埔尾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單位:戶

年代 昭和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計

移入 20 37 18 37 16 14 29 22 22 203

移出 8 13 21 31 38 15 22 27 13 188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註:移動狀況不包含在大埔尾地區內移動者,昭和 20 年統計時間至 10 月 25 日

1. 大原

會社設立的大原村並非一個完整的部落,而且不似內陸人移民村一樣有完善的

規劃與公共設施,根據「東臺灣新報」記者箇井白楊的報導,昭和 7 年大原村的會

社移民約有 10 戶(含原住民),散居在三個部落123。在大正 10 年(1921)移入,

123

箇井白楊,1932,《東部臺灣案內》,頁 265。

第九篇 漢族篇

951

曾當過大原村保甲書記的張修文則指出,會社移民多集中住在大原驛南方一帶(在

今瑞隆村)。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代的戶籍資料(昭和 12 年以前的除戶簿均

已不存),大正年間在大埔尾地區活動的漢籍移民(含平埔族人),僅有潘溫祿(鹿

野區大埔尾社)、劉氏阿卻、劉氏阿銀(鹿野區鹿寮社)、潘和成(恆春郡滿州庄

網紗人),潘車 (恆春郡滿州庄豬 束人)、謝火旺(臺中州竹山郡人)、簡金

定(臺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人)、張承霖(苗栗縣三叉庄人)等人,潘溫祿可能是大

埔尾最早的漢籍常住民,潘和成至遲在大正 9 年之前就已在大埔尾從事農稼,昭和

14 年移往花蓮港廳研海庄(新城鄉)北埔,潘車 在大正 10 年(1921)移入,兩人

可能都是會社移民。謝火旺則在新七腳川、大埔尾、雷公火間移動,從事抽籐事業,

簡金定在大埔尾開設雜貨店,張承霖則為會社大墾戶,三者都在大正 13 年移入,都

成為鹿野地區的常住民。

潘溫祿明治 24 年(1891)生,父潘必財,母潘氏溫名,在戶籍登記簿上其本籍

為鹿野區大埔尾,族別為平埔族,住所則在阿美族大埔尾社內,可能是來自恆春半

島的移民。昭和 7 年其父去逝,溫祿承續為戶主,兄弟五人;車 (與前述者同姓

名)、我饑、加魯武、阿祿,除加魯武娶恆春人外,其餘都與阿美族人通婚,其妹

阿篤、吧那二人亦招贅阿美族人為夫,潘氏家族通婚對象遍及大埔尾、擺仔擺、利

吉、加只來(今成功鎮和平里嘉平)等社阿美族人,戰後潘家在戶籍上登記為阿美

鹿野鄉志

952

族。從戶籍上推測,潘溫祿家族可能在清代即已移入鹿野地區,或為義安庄的墾民

後代。

劉氏阿卻(明治 23 年生)、阿銀(明治 28 年生)係姊妹關係,其父劉阿木,

母賴氏居八,原籍恆春,明治時期已在鹿寮社定居,明治 44 年(1911)阿卻招贅滿

州射麻里人曾阿金(客家籍)為夫,大正 2 年(1913)阿木去逝,阿卻承續為戶長。

大正 3 年阿銀移入大埔尾社,大正 6 年招社人アロン為夫。阿卻則在大正 5 年移至新

七腳川,雇有恆春人林阿奎、張戇仔、張傳仔當長工,協助開墾土地,家中另有同

鄉陳烏涼、陳氏近仔、陳阿種、張才子等 20 餘人寄留,成為新七腳川早期墾戶。大

正 9 年 2 月,再移入大埔尾,與妹同住。昭和元年(1926)阿卻移出大埔尾,先後

在鹿野、馬蘭、利家間移動,昭和 7 年再移回大埔尾定居。124。

張承霖苗栗郡三叉庄(今三義鄉)人,曾在屏東東港做生意,大正 10 年(1921)

從月野村移入大原,除開設「文喜商店」販賣雜貨,經營運輸,抽籐、水車(碾米)

等事業外,更為「臺東開拓會社」的大承租戶125,利用會社資金,招募漢籍移民,

在大原地區開墾土地近 70 甲,種植甘蔗,為大原聚落再興的主要人物。張家雇有長

工 11 人,在張家寄留的漢籍移民多達 20 餘人。張承霖曾納恆春郡滿州庄潘姓女子

124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125 大正 10 年臺東製糖會社因經營不善,乃將製糖事業與移民、運輸等事業分離,前者專營製糖事業,

後者由新成立的臺東開拓株式會社經營,昭和 12 年臺東開拓會社再併入臺東製糖會社。

第九篇 漢族篇

953

為妾,所雇用的長工潘天福、潘姑記、潘環、潘加也別亦為滿州庄人,因此移入大

原的滿州庄人很多,尤其是豬 束、射寮兩聚落126。

昭和 5 年(1930)臺中州能高郡魚池人蔡水來移入大埔尾,在今寶華山、木坑

溪之間開設牧場,並向大埔尾社、擺仔擺社阿美族人,購買后湖一帶的水田,亦帶

來一批移民潮,其子蔡天成,繼張承霖之後,經營大原驛的運送業。

楊同興即為魚池庄大林人,家無恆產,僅靠在料仔山工作收入維生,昭和 13 年

(1938)偕同獨子楊長源等家人,與同鄉吳火、林陣、吳基川、洪四川等人移入大

原,佃耕蔡水來的水田,除楊同興外,其他同鄉都因生活環境欠佳而離去。楊同興

父子除佃耕水田外,到處打工,省喫儉用,存錢標稻仔會購買土地,戰後成為瑞源

地區的大地主之一。楊同興父子熱心宗教,「覺文善堂」(瑞源源聖宮)初創時,

楊同興即負責要務,楊長源更為堂主,源聖宮的建廟,亦由楊同興發動127。

昭和 20 年 10 月,日治時代結束,大原的漢籍現住移民,共有 30 戶 137 人,都

是在昭和 12 年(1937)12 月之後移入,尤其是昭和 18-20 年間共移入 20 戶 93 人,

其中昭和 20 年就有 10 戶 53 人。(參見表 26)

就移民籍貫而言,以臺中州 10 戶 50 人居冠,其次為新竹州 8 戶 41 人。(參見

表 27)移民本籍相當分散,並無集中在同一街庄的現象。

表 26:昭和 20 年大原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126

2005 年 5 月,張修文訪談。

127 2006 年 7 月,楊陳 談;源聖宮,〈源聖宮史誌〉碑文。

鹿野鄉志

954

年代 昭和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戶數 1 2 2 2 2 1 5 5 10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註:昭和 20 年資料至 10 月 25 臺灣光復日為止。

表 27:昭和 20 年大原漢籍移民本籍

州 高

花蓮港廳

郡別

大甲郡

新高郡

能高郡

北斗郡

豐原郡

竹南郡

大湖郡

竹東郡

新竹郡

苗栗郡

新化郡

基隆市

海山郡

恆春郡

屏東市

玉里郡

關山郡

數 3 3 2 1 1 4 1 1 1 1 3 2 1 1 1 2 2

數 15 14 12 7 2 26 4 4 4 3 17 7 3 6 3 7 3

數 10 8 3 3 2 2 2

數 50 41 17 10 9 7 3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

2. 大埔尾

據地方耆老指稱,漢人移入大埔尾之初,尚有「八社仔」(卑南族)數戶,居

住在今部落東方卑南溪畔,以打獵、替會社工作維生。128

大正初期,大埔尾除大埔尾社附近有阿美族人的水田外,其餘都是芒草叢生的

荒埔地,大部分為臺東製糖會社的預約放領地,大正 7 年(1918)會社在大原設立

移民村,於是有漢籍移民住在大原,往來大埔尾墾地種植甘蔗,大正 12 年 7 月,里

壠線鐵道在此設立大埔驛,阿緱寮、加拿典的客、貨多在此地出入。

最先移入大埔尾的漢人為簡金定,至遲在大正 13 年(1924),已在大埔尾開設

「西東商店」,與原住民交易,販賣鹽、酒雜貨等日常用品129。

128

2005 年 3 月,徐振武、徐國科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55

簡金定臺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人,大正 12 年從花蓮港廳鳳林郡大和(今光復鄉)

移入,除開設雜貨店外,尚經營運送業,利用牛車運送在今延平鄉武陵村料仔山(伐

木場)的原木到大埔驛,再轉運火車。其子簡西東在昭和年間,更承攬大埔驛的運

送業。簡家雇有長工八名,原在雷公火墾作的二弟簡金忠亦在昭和 14 年來協助。金

定長女木桃嫁給恆春庄鼻子頭人龔水旺,鼻子頭人吳進丁、趙王郡等戶因而移入。

簡家亦為漢人移入大埔尾之初寄籍地,江春枝、陸傳成等戶都曾寄留簡家130。

昭和 12 年(1937)之前,大埔尾的漢人,僅有簡金定、徐光許、陳大早、范姜

娘送、陳阿坤、徐阿增、徐阿進家族等戶。簡金定、徐光許、陳大早為閩南人外,

其餘都是客家人。

范姜娘送,新竹州中壢郡新屋庄人,大正 11 年(1922)與兄范姜娘寶、堂弟范

姜金燈等人移入里壠,昭和 2 年移入阿緱寮131,5 年(1930),從阿緱寮遷到大埔尾,

從事甘蔗種植。范姜是臺灣少數的複姓之一,源自廣東惠州府,在中國大陸並無「范

姜」姓,而是在乾隆元年(1736)范姜殿高五兄弟移墾臺灣新屋之後才成的新姓氏,

除了新屋鄉以外,臺灣其他各地乃至於海外地區,凡有姓范姜的,必定是從新屋范

姜家分出去的132。范姜娘送與阿緱寮大地主范姜送同為新屋客家宗親,很有可能是

范姜送招墾的移民之一。

129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頁 242。

130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131 新屋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132 桃園生活網,網址:http://www.taoyuan-life.net.tw。

鹿野鄉志

956

徐光許臺中州能高郡埔里人,昭和 9 年(1934)10 月,從花蓮港廳鳳林郡馬太

鞍(今光復)移入,曾在大埔尾開設雜貨店,昭和 13 年遷往大原,從事墾作,其子

徐平南,曾擔任大原壯丁團團長,昭和 19 年再回遷回大埔尾,戰後曾任瑞源村村長,

對於豐源大圳的修築,貢獻很大133。

陳阿坤新竹州竹南郡頭份庄人,是漢人(尤其是客家人)移墾大埔尾的關鍵人

物。陳阿坤的妻舅徐秀春,曾向臺東製糖會社承租大埔尾的土地 69 甲,設立農場種

植甘蔗,昭和 12 年(1937)間,陳阿坤賣掉西部大部分的土地,得款八千餘元,以

每甲 10 元的代價,頂下徐秀春在大埔尾的農場,當時的土地主要分佈在鐵路以西、

大埔尾到新七腳川的路旁。陳阿坤除次子德添過繼給其兄留在原鄉外,其餘諸子德

岳、德炬、德波等全家都遷到大埔尾開墾。陳阿坤養了七頭牛,僱有長工四、五人

協助外,亦僱了不少短期工人,很多客家人,如黃榮祥、張興炎等人因而移入,徐

阿進、阿增家族,亦曾在陳阿坤的農場工作134。

徐阿增、阿進兄弟,苗栗郡頭屋庄人,約在昭和 3 年(1931)移居鳳林,在徐

秀春的農場工作,昭和 7 年,阿進次子永富最先移入大原,第二年阿增、阿進陸續

移入大埔尾,除在農場工作外,亦墾荒地,至日治末期,墾有 40 多甲土地,成為大

埔尾最大家族135。

133

2005 年 3 月,徐真鳳訪談。

134 2005 年 3 月,陳德炬訪談。

135 2005 年 3 月,徐振武、徐國科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57

陳大早臺南州北門郡北門庄人,昭和 9 年(1934),從鳳林萬里橋移入大埔尾,

從事農墾,其家亦為自由移民移入之初寄籍之地。

昭和 13~20 年(1938~45)年間,大埔尾的漢籍移民仍不穩定,移入、移出相

當頻繁,很多是在大原、大埔尾、新七腳川間遷移,鹿野地區之外移入、移出的則

以花蓮港廳的富里、玉里、鳳林、瑞穗居多,且絕大多數是客家籍。136

昭和 20 年 10 月,日治時代結束時,大埔尾的漢人共有 35 戶 201 人,客家人居

多數,且多北部客,共有 13 戶 92 人。移民中有花蓮移民經驗者多達 10 戶,移入時

間以昭和 17~20 年居多,共有 21 戶。(參見表 28)

若以籍貫論,則以新竹州 13 戶 92 人最多,高雄州 5 戶 25 人次之。新竹州則以

頭屋庄 5 戶 37 人最多,而且都是徐阿增家族,頭份庄 4 戶 23 人居次,臺東廳移入

者亦有 6 戶 31 人,其中關山庄就有 5 戶 25 人,池上庄 1 戶 6 人。(參見表 29)

表 28:昭和 20 年大埔尾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年代 昭和

7 年

昭和

8 年

昭和

9 年

昭和

10 年

昭和

12 年

昭和

13 年

昭和

14 年

昭和

16 年

昭和

17 年

昭和

18 年

昭和

19 年

昭和

20 年

戶數 1 1 4 1 1 4 1 2 3 5 5 8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表 29:昭和 20 年大埔尾漢籍移民本籍

花蓮港廳

136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鹿野鄉志

958

郡別

竹南郡

苗栗郡

中壢郡

能高郡

員林郡

彰化市

潮州郡

旗山郡

恆春郡

北門郡

曾文郡

新化郡

嘉義市

玉里郡

關山郡

數 6 6 1 3 1 1 2 2 1 1 1 1 1 2 6

數 44 42 6 14 1 6 8 10 7 6 4 6 5 9 31

數 13 5 5 4 2 6

數 92 23 25 21 9 31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三)小字新良

日治時代新良小字的漢人聚落,共有三處,從新良段丘到鹿寮溪注入卑南大溪

處,依序為二棧坪(二層坪)、新良、后湖仔,移民家屋呈散居分佈,其中以新良

因位在新良段丘西南方山腳下,有山屏障,又有湧泉,土地濕潤,最宜開墾,因而

最早形成聚落,移民居住較為集中,人口也較多。

明治 38 年(1905)以來,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書所記載的新良庄,

非今日的新良,而是指形成於清代的義安庄,今日的新良,應是在大正 7 年(1918)

才形成的。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招募本島漢人 50 戶 150 人移入新良,在今

「上新良」地區,設置本島人移民村,第二年 8 月 9 日強烈颱風來襲,移民全部失

散,此後相關文獻,不再有會社移民移入新良的紀載,繼之而起的是自由移民,利

用移民村家屋,移入開墾。大正 9 年已有移民潘友情、陳烏涼、曾阿金、劉氏美妹

等人在此開墾並向國庫申請放領取得土地所有權,但均未久居,都在大正 12~昭和

第九篇 漢族篇

959

3 年間,將土地賣給商人鍾華覽、蔡水來後移出137。大正 11 年張承霖在海岸山脈今

鸞山地區,向製糖會社承租土地種植甘蔗,需要工人,亦不少移民移入新良,大正

13 年(1924),甚至有新竹州人周心義在此開設雜貨店138。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資料,大正末期新良的移民尚有劉達仔、蔡福兩

戶。劉達仔新開園萬安的平埔族人,大正 8 年(1919)3 月移入新良,昭和 3 年(1928)

回到萬安,5 年移到大庄(富里鄉)堵港埔,6 年 2 月又移到新開園(池上鄉錦園村),

7 年先到堵港埔,最後再遷新良,昭和 11 年又回到堵港埔。蔡福,閩南人,大正 13

年 9 月從月野村移入新良,第二年 12 月遷到大原,兩人可能都是會社移民。或因地

近卑南大溪,常有水患,居民不易久居,移民移進、移出,再移入、移出的很多。

(參見表 30)

表 30:昭和 11-20 年小字新良漢籍移民移動狀況

年代 昭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移入 戶數 7 11 4 10 12 7 2 11 8 17

人數 39 29 8 73 52 27 7 59 19 68

移出 戶數 2 2 5 10 5 7 0 9 0

人數 4 6 51 89 21 42 0 21 0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調查簿、除戶簿。

註;昭和 11 年無除戶簿資料。

以臺南州虎尾郡海口庄(今雲林縣臺西鄉)黃業為例,昭和 14 年(1939),從

家鄉移入阿緱寮,投靠胞兄黃劫,黃劫與幾位同鄉,協助黃業在二棧坪(二層坪)

137

關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大原段土地臺帳。

138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頁 241。

鹿野鄉志

960

尋找到一塊有水源,曾經有人開墾,已荒廢六、七年的土地,搭建草房居住,墾地

種植陸稻,生活勉可溫飽,當時二棧坪僅有兩戶移民,另一戶為客家人。第三年,

陸稻剛收割完成,就碰到颱風來襲,不僅房屋全倒,連新收成的陸稻也全部泡湯,

全家五口躲在「摔桶」才得倖免於難。災後黃業在朋友協助下,遷到大原驛南方,

搭建草房居住,往來二棧坪耕種。昭和 18 年(1943)間,日人在鹿野地區徵調民工,

修築知本越警備道知本山警察駐在所通往屏東山地門的道路,一次十五天(不含來

往路程 6 天)。黃業不堪公工之苦,適逢武田製藥株式會社設在網綢社(今海端鄉

廣原)種植奎寧的農場,正在招募工人,因為奎寧係「國策作物」(政府指定),

在農場工作的工人可以不必做公工。於是昭和 19 年(1944)5 月,黃業舉家遷到網

綢社當農場的雇工。未料八個月後,日人在池上修築飛機場,又在池上地區徵用公

工,農場的工人亦需做公工,黃業被迫再度遷回新良,向先住移民以 200 元代價,

頂下 10 甲多向臺東製糖會社承租的土地耕作,耕作之餘,則在石棉山做工洗石棉139。

新良地區的開發,東港郡萬丹庄頂林子潘姓族人與新開園萬安的平埔族人關係

最大。潘姓族人移入新良的有潘信、潘登旗、潘上仁、潘天送等戶,其中又以潘信

影響最大。潘信原為牛販,住在新七腳川,因新良地區多荒埔,又有水源,適合牛

的棲息,乃在昭和 3 年(1928)6 月,移入大原,就近在新良放牧,並開墾土地,昭

和 8 年佃耕不在地地主萬丹李瑞雲家族在后湖仔的水田,為耕種方便,遷入后湖仔。

139

2005 年 3 月,黃分、黃典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61

李瑞雲為萬丹的大地主,頂竹仔大部分的土地均為李家所有,潘姓族人多為李

家佃農,昭和年間,李家向阿美族人購置水田 50 多甲,在萬丹招佃,潘信、潘天送、

陳興(潘信女婿)等戶因而移入。

后湖仔地勢較為平坦,土質肥沃,本為擺仔擺社、鹿寮社人的耕地,清光緒 13

年(1887)阿美族人即修有鹿寮圳,因有水利灌溉,為日治時代鹿寮地區最重要的

水田之一。昭和時期,漢人李瑞雲、孫清風、蔡水來、張承霖等人都曾在此購買購

置水田。

潘上仁在大正 13 年(1924)8 月,與潘信同時移住新七腳川,昭和 8 年(1933)

因在鹿寮開設雜貨店的孫清風之邀,移入后湖仔種植水稻,唯僅兩年,因年老體力

無法負荷,再遷回新七腳川,從事販牛仲介事業。

潘登旗是潘姓族人中的知識份子,昭和 8 年(1933)7 月,舉家移入新良,在卑

南大溪的溪埔,搭建草寮居住,開墾河川地,昭和 18 年轉往鹿野庄役場擔任公職。

潘信為人較為精明,善於打算,發現海岸山脈蘊藏石棉後,曾向臺東廳申請礦

權,並在昭和 19 年(1944),尋得日人北川的投資設場開採,潘信擔任工頭,負責

管理,最多時曾吸引一百多人,前來做工洗石棉,可惜一年之後,日人戰敗投降,

工人大多離去140。

140

2005 年 4 月,潘添伍訪談。

鹿野鄉志

962

新良地區除閩南、平埔之外,亦有客家人移墾,徐阿運原籍桃園中壢,昭和元

年(1926)移居彰化埤頭庄周厝崙,昭和 13 年因同鄉宗親徐阿學介紹,阿運夫妻與

子、孫等共 13 人,帶著一把草刀、一把鋤頭,移入巒山開墾,暫住張阿勝的工寮,

不及一年級被日警驅離,被迫遷到加拿典,又因水圳被颱風沖毀,缺水無法耕種,

昭和 16 年再遷到五十戶仔,17 年 1 月,阿運病逝,徐家由長子娘德持家,4 月移居

大原,佃耕蔡水來的土地,蔡家並提供耕牛,生活始獲改善,昭和 18 年 10 月,蔡

家收回土地,娘德全家再移入新良,開墾荒埔141。

昭和晚期,關山的曾玉崙收購李家族在後湖仔的土地設立農場,招募潘加來、

潘金德、潘加兵、潘魯命、潘哇辣等十戶農民移入種植水稻,這些移民都是在昭和

20 年(1945)1 月 1 日自池上庄萬安水墜(5 戶)、關山庄里壠(6 戶)遷入,根據

池上鄉、關山鎮戶政事務所的資料,除來自池上庄萬安水墜一戶阿美族外,其餘應

都是西拉雅平埔族,其中本籍恒春郡滿州庄的有 3 戶。這批平埔族人,在水墜、里

壠與阿美族混居,頗受阿美文化影響,戰後轉籍為阿美族。

昭和 18 年 1 月,張阿勝從鹿寮移入二棧坪建屋墾地,其後吳阿發、吳光輝、廖

阿定等人陸續移入,都是苗栗郡南庄的客家人,前二人都從鹿寮移入。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本結束統治臺灣時,新良地區的漢籍移民(含平埔

族)共有 34 戶 148 人,其中新良 17 戶 56 人,二棧坪戶 8 戶 43 人,后仔湖 9 戶 49

141

黃學堂、徐真鳳等,2005《大原客家》,頁 37。

第九篇 漢族篇

963

人。絕大多數是在昭和 18~20 年間移入,共 30 戶 130 人,昭和 20 年移住的就有 17

戶 78 人。(參見表 31)

表 31:昭和 20 年新良地區漢籍移民移入年代

年代 昭和 2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8 年 19 年 20 年

戶數 1 2 1 0 6 7 17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就籍貫而言,以高雄州 11 戶 58 人最多,臺東廳 9 戶 36 人次之,(參見表 3)

此與曾玉崙在後湖仔設立的農場有關。新竹州 4 戶 22 人,都是竹南郡南庄的客家人,

且集中居住在二棧坪。(參見表 32)若以街庄來論,池上庄(7 戶)為最多,大多

為本籍恆春郡而轉籍池上的平埔族人,其次為萬丹庄(4 戶)、南庄(4 戶)、滿州

庄(3 戶)。

鹿野鄉志

964

表 32:昭和 20 年新良地區漢籍移民本籍

州廳別

高雄州

臺南州

臺中州

新竹州

臺東州

恆春郡

東港郡

潮州郡

東石郡

北門郡

虎尾郡

北斗郡

大甲郡

臺中市

竹南郡

關山郡

新港郡

戶口數 戶數 4 4 3 3 1 1 3 1 1 4 8 1

口數 20 24 14 5 5 7 6 4 1 22 34 2

合計 戶數 11 5 5 4 9

口數 58 17 11 22 36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三、雷公火大字

雷公火原指卑南大溪東側雷公火社附近,到北絲鬮溪注入卑南大溪處的海岸山

脈一帶,原為無人居住的原始山區,本屬里壠區,昭和 12 年臺東廳實施地方行政改

易,以濁水溪為界,溪北改稱日初,仍屬關山庄(里壠區改稱),溪南改歸鹿野庄,

仍稱雷公火,明治末期,就有客家人張阿勝潛入開墾。

張阿勝新竹州竹南郡南庄人,因婚姻問題不見容於鄉里,與妻彭氏三妹移入東

部,明治末期潛入都蘭山西側(今延平鄉鸞山村下野),從事抽籐、燒炭工作,因

見土地肥沃,又有水源,乃在昭和初期,招徠其妻彭氏三妹的埔里同鄉前來開墾,

種植水稻,先後有彭吐有、彭鼎籣、彭阿貴、彭相增、朱全、余集興、鍾瑞章、徐

阿運、陳福、巫石來等人移入,到昭和 13 年,已形成約有 12 戶的漢人聚落,除一

戶為平埔族人外,其餘都是客家人。昭和 13 年日人強制內本鹿地區布農族人 60 戶

第九篇 漢族篇

965

遷移到都巒山西側,次年張阿勝等戶被迫驅逐,移民或回原鄉,或往池上、玉里、

鳳林及鹿野其他地區發展142。

漢人被迫驅離之前,仍須協助布農族人建屋,布農族人殺豬設宴款待,席間徐

阿運之妻黃氏線妹,因不善飲酒,婉拒敬酒而引起布農族人憤怒,躲避幾天才得以

無事,阿運之子娘松因不甘無償被驅離,與日警理論而被拘留143。

昭和 14 年(1939)9 月,黃拓榮在日出經營料仔山,成立「南農場」,招募平

埔族人移入,種植花生及其他熱帶作物144,同年 11 月,東臺灣咖啡產業株式會社,

成立「日之出農場」,招募新竹州等地農民移入,從事伐木、種植咖啡等工作145,

因而亦有不少漢人陸續移入雷公火,先後共有 16 戶,以新竹州的客家人(5 戶)為

最多,臺南州的閩南人(4 戶)次之,唯移動頻繁,至昭和 20 年 3 月,已全部移出146。

142

2005 年 5 月,張啟忠、張民龍、徐真鳳訪談。

143 2005 年 5 月,彭阿俊訪談。

144 施添福,2001,《臺東縣史‧人物傳》,頁 275。

145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7。

146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除戶簿。

鹿野鄉志

966

第四章 戰後漢族的移墾

第一節 新移民潮的形成

戰後的日人被遣送回國,鹿野鄉境人口一度減少,廢置的土地與未墾荒地,留

下廣闊的生活空間,對於地狹人稠的臺灣西部農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先移住者

親友的引介及政府的鼓勵下,新移民潮再度形成。

民國 44 年(1955)3 月,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設立

「鹿野大同合作農場」,開始引進外省榮民,在鹿寮、瑞源、七腳川等地,形成很

多農莊聚落。民國 46、47 年,臺糖公司在瑞源、龍田設立鳳梨農場,更吸引西部漢

人移入,民國 48、49 年間相續發生「八七」、「八一」水災,彰化、南投、雲林、

嘉義、臺南等縣受創嚴重,災後不少災民逐漸移入鹿野鄉。民國 50 年代香水茅的栽

培,亦吸引不少北部客家人的移入,在卑南大溪東岸的海岸山脈,形成很多新聚落。

戰後第二年,鹿野鄉的漢籍人口,即已超過原住民,民國 36 年底,漢籍人口共有 2873

人,佔全鄉人口的 67.14%,42 年破五千,共有 5274 人,佔總人口的 74.43%,52 年

破一萬,共有 10408 人,佔總人口的 80.22%,58 年達到最高峰,共有 13450 人,佔

總人口的 82.88%,之後雖然逐年衰退,但漢籍人口的比例,大致維持在 75%以上,

民國 92 年之後才開始下降,94 年底,尚有 6964 人,佔總人口的 73.64%(參見表 33)。

表 33:戰後鹿野鄉漢籍人口

年 代 36 年 40 年 42 年 45 年 50 年 52 年 55 年 58 年

人 數 2873 4030 5274 6939 9262 10408 12461 13450

第九篇 漢族篇

967

百分比 67.14% 70.11% 74.43% 76.10% 79.35% 80.02% 81.50% 82.88%

60 年 65 年 70 年 75 年 80 年 85 年 90 年 92 年 94 年

13107 11657 10255 9474 8451 8114 7375 7041 6964

82.22% 81.26% 78.02% 77.87% 76.74% 76.30% 75.17% 73.74% 73.64%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

第二節 聚落發展與族群結構的變遷

戰後之初,鹿野鄉分為鹿野、鹿寮(民國 37 年改為永安),瑞豐、瑞源等四個

行政村,漢籍族群的分布,大致為:鹿野村的鹿野車站附近客家人居優勢,今龍田

村所在則以閩南人較多;鹿寮村的下鹿寮客家人亦居優勢,上鹿寮、高台則閩南人

較多;瑞豐村的阿緱寮(景豐)幾乎都是閩南人,大埔尾(瑞和)絕大多數為客家

人,新七腳川(新豐)則客家人居優勢;瑞源村除新良外,則以客家人居多數147。

戰後鹿野鄉人口逐漸增加,民國 50 年鹿野村析設龍田村,56 年瑞源村析分為瑞

源、瑞隆兩村,56 年大埔尾亦自瑞豐村析出,獨立設瑞和村。隨著新移民潮的形成,

戰後的鹿野鄉不僅增加很多新聚落,舊聚落人口的族群結構,亦產生變化。

民國 48、49 年,臺灣中南部連續發生「八七」、「八一」兩次水災,由於受災

最嚴重的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縣市居民都是以閩南人為主,鹿野鄉與臺灣西

部的交通,亦以經南迴公路與中南部的交通較為便捷,災後移入鹿野鄉的西部移民,

亦以中南部的閩南人居多數,因此閩、客比例逐漸拉大。民國 52 年,全鄉戶口共有

2155 戶,閩南人 979 戶(含平埔族 96 戶),約占全鄉戶口的 45.43%,客家人 471

147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1-162。

鹿野鄉志

968

戶,約佔 21.86%,外省籍則有 308 戶,約佔 14.29%。漢籍族群共有 1758 戶,佔鹿

野鄉的 81.58%(參見表 34)148。

表 34:民國 52 年鹿野鄉各村族群戶口數

族群別

村別

閩南人 客家人 外省人 原住民 合計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鹿野村 171 42.12% 79 19.46% 63 15.51% 93 22.91% 406

龍田村 258 71.87% 77 21.45% 13 3.62% 11 3.06% 359

永安村 144 41.50% 49 14.12% 68 19.60% 86 24.78% 347

瑞隆村 90 31.80% 91 32.16% 43 15.19% 59 20.85% 283

瑞源村 65 21.96% 69 23.31% 75 25.34% 87 29.39% 296

瑞和村 32 18.60% 63 32.63% 21 12.21% 56 32.56% 172

瑞豐村 219 75% 43 14.73% 25 8.56% 5 1.71% 292

總 計 979 45.43% 471 21.86% 308 14.29% 397 18.42% 2155

資料來源: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6-167。

註:1.瑞隆、瑞和兩村當時尚未析村,表中的戶數是指析村後轄區內的戶數。

2.閩南人含平埔族。

民國 94 年 4 月間,根據鹿野鄉公所提供各村戶長名冊,進行田野調查,訪談耆

老所得結果,鹿野鄉共有 3039 戶149,漢人共有 2255 戶,約佔全鄉總戶數的 74.2%,

原住民 784 戶,約佔 25.8%。漢人以閩南人(含平埔族)1346 戶最多,約佔全鄉總

戶數的 44.29%,其次為客家人的 661 戶,約佔 21.75%,外省人 248 戶,約佔 8.16%

(參見表 35)。

漢籍人口除瑞和村外,在各村均佔優勢,尤其是沒有原住民聚落的瑞豐、龍田

兩村,漢籍戶數的比例,分別高達 94.91%、93.87%。就單一族群而言,閩南人在溪

148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57。

149 民國 94 年 4 月底鹿野鄉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實際戶數為 3062 戶。

第九篇 漢族篇

969

南的龍田、永安、鹿野各村,以及溪北的瑞豐村均佔優勢,客家人則僅在溪北的瑞

隆村最佔優勢,瑞源則略少於原住民,瑞和村因有瑞興、寶華兩個阿美族部落,漢

籍戶數低於原住民,但在瑞和社區(4~6 鄰),漢籍共有 81 戶,原住民僅有 2 戶,

其中客家人 54 戶更居優勢,佔社區總戶數的 63.53%,為鹿野鄉客家人最居優勢的聚

落。

表 35:民國 94 年 4 月間鹿野鄉各村族群戶口數

族群別

村別

閩南人 客家人 外省人 原住民 總計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戶數 比例

鹿野村 201 39.8% 99 19.6% 38 7.53% 167 33.07% 505

龍田村 371 78.44% 65 13.74% 8 1.69% 29 6.13% 473

永安村 275 45.3% 75 12.36% 94 15.49% 163 26.85% 607

瑞隆村 99 24.03% 163 39.56% 48 11.65% 102 24.76% 412

瑞源村 73 18.39% 137 34.51% 33 8.31% 154 38.79% 397

瑞和村 38 13.97% 80 29.41% 4 1.47% 150 55.15% 272

瑞豐村 289 77.48% 42 11.26% 23 6.17% 19 5.09% 373

總 計 1346 44.29% 661 21.75% 248 8.16% 784 25.8% 3039

資料來源:鹿野鄉公所

1. 鹿野村

民國 50 年析設出龍田村後的鹿野村,漢人主要聚落為鹿野車站一帶的街肆,以

及老吧老吧(四維)、高台坑等,戰後新移民的移入,改變族群結構,閩南籍後來

居上,取代客家籍的優勢。

民國 52 年鹿野村的漢籍人口共有 313 戶,佔總戶口數(406 戶)的 77.09%,其

中閩南籍人口共有 171 戶(含平埔族 16 戶),總戶數的 42.1%,不僅超過客籍的 79

鹿野鄉志

970

戶(19.5%),也超過原住民 93 戶(22.9%),外省籍的 63 戶(15.5%),成為鹿野

村戶口最多的族群150。

民國 94 年 4 月間,鹿野村的漢籍人口共有 338 戶,佔總戶數(505 戶)的 66.93%,

其中閩南籍 201 戶(39.8%),客籍 99 戶(19.6%),外省籍 38 戶(7.53%),在漢

人聚落中除四維客籍人數略居優勢外,其餘閩南都居優勢。較特殊的是阿美族和平

(擺仔擺)聚落,戰後之初,僅有閩南人 2 戶,民國 52 年增至閩南人 11 戶(含平

埔族 1 戶),客家人 2 戶,民國 94 年 8 月,更增加至閩南人 25 戶,客家人 7 戶,

外省人 7 戶,漢人合計 39 戶,已佔和平聚落總戶數的 22.16%151。

鹿野車站附近,在日治時代已逐漸形成街肆,為鹿野地區工商中心,民國 36 年,

鹿野鄉公所亦遷到車站附近(原鹿野公學校舊址,今鹿野國小所在),車站附近更

演變成為鹿野鄉的政商中心,成為鹿野鄉的精華區。移入車站附近的移民,亦以從

事工商業及公務員為主。民國 47 年鳳梨栽培事業區的設立,更為鹿野街肆帶來繁榮,

旅社、餐館、公共茶室逐漸興起,鹿野亦因而產生第一家戲院。

臺中縣東勢人古天德,老家原來務農,公學校畢業後,曾到臺中市學習照相技

術,昭和 15 年(1940)移墾富里萬寧,戰後遷居關山替人照相維生,民國 36 年遷

到鹿野,在車站附近開設「光明照相館」,為鹿野鄉第一家照相館,其長子元坤開

設「同泰行」,販賣五金,亦為鹿野村第一家,次子元城,則進入鹿野鄉農會服務,

150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8。

151 參見表 35。

第九篇 漢族篇

971

擔任辦事員,後來考入鐵路局,曾擔任鹿野車站站長,對於爭取擺仔擺(中興)、

瑞和招呼佔的設立、自強號鹿野站的停靠,頗有貢獻152。

陳國文原籍苗栗縣竹南鎮,為當地望族,日治時代曾在海南島擔任軍醫,與曾

任鹿野衛生所主任的張維成共事,民國 38 年 4 月,移入鹿野,應張維成之邀到延平

鄉衛生所服務,民國 40 年 5 月,張維城調長鹿野鄉衛生所,陳國文接任延平鄉衛生

所主任。後來辭職在鹿野火車站前開設國文診所,為鹿野鄉溪南較早的西醫診所之

一。當時醫生常須出疹,陳國文出診範圍含鹿野、延平兩鄉,由於經濟欠佳,很多

原住民付不起醫藥費,常以採集的野菜充當,陳國文亦欣然接受,至今延平鄉的鄉

民尚很感念。陳國文之弟國源亦在同時移入鹿野,在其引介之下進入延平鄉公所擔

任技士,43年6月轉任鹿野鄉公所擔任課長,國源妻林玉英則在鹿野國校擔任教職153。

莊月英原籍臺南學甲,大正 14 年(1925)生於臺東街,祖父莊利,曾在臺東街

開設雜貨行,從事批發、零售生意。莊月英就讀臺東公學校高等科時,即到臺中市

的產婆講習所就讀,接受一年的訓練,取得助產士的資格,戰時曾在臺東病院(今

署立臺東醫院)擔任義工,協助照顧傷患,民國 35 年與鄭勤鳳結婚,42 年應鹿野衛

生所之聘,移入鹿野,成為鹿野第一位合格的助產士。

鄭勤鳳屏東內埔人,昭和 11 年(1936)內埔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即到臺東依

附其叔,在臺東廳服務,昭和 15 年 3 月,考進「臺東廳臨時教員養成所」,結訓後

152

2005 年 5 月,鹿野鄉溪南耆老座談會。

153 2006 年 6 月陳盛永訪談。

鹿野鄉志

972

在寧埔、都歷等公學校擔任教員。戰後曾任臺東市康樂國校創校校長、利嘉國校教

師等職。民國 42 年辭去教職,移入鹿野,從事山林採集、五穀買賣,後來開設「廣

濟商號」,販賣嬰兒用品、婦女化妝品等物,為鹿野老店之一。

莊月英移入之初,鹿野交通不便,其接生範圍,除鹿野鄉外,尚及延平、鸞山、

嘉豐等地,除腳踏車外,常利用火車往來瑞源、瑞豐間為人接生,白天搭乘客車,

夜間無客車則搭貨車,當時鹿野鄉尚無水電,夜間接生需用油燈,電話亦不普及,

鄉民有人生產,常藉火車站電話,打到鹿野車站,車站的站員再到鄭家傳呼。民國

50 年代初期,莊月英以半卡車稻米的價格,買了一輛 125cc 的機車(當時鹿野僅有

三輛)代步,交通問題才告解決。民國 70 年莊月里自衛生所退休,在家開設產房,

直到 84 年止。鹿野四十餘年,莊月英接生者達七千餘人,民國 92 年,莊月里因而

獲得衛生署的「杏林大愛獎」154。

彰化縣鹿港人郭金鐘,昭和 10 年(1935)移入臺東街,與兄弟在榮町開設碾米

廠。民國 39 年移入鹿野鄉,頂下鹿寮社阿美族人陳谷榮(木村谷榮)設於日治時代

的碾米廠與製材所,民國 47 年,郭金鐘將碾米廠、製材所賣給劉張相德,而移至鹿

野車站附近,開設「金鐘戲院」,為鹿野鄉第一家戲院,當時鹿野鄉尚未供電,戲

院自備發電機發電,除自用外,尚有餘電供應其他商家使用155。

154

2005 年 4 月,莊月英訪談。

155 2006 年 2 月,劉張博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73

苗栗南庄大湳埔人劉紹維,原為木匠,日治末期,為逃避替日人當兵,移至臺

東街,在曾錦文開設的中藥店幫傭,戰後遷到鹿寮村永隆,在彭吐有協助下從事農

稼,民國 41 年遷到鹿野車站附近,幫人製作家具為生。紹維木工技藝堪稱一流,除

家具製作外亦從事建築,為鹿野地區最早從事鋼筋混泥土樓房建築者。何習妹,富

里鄉竹田出生的客家人,昭和 16 年(1941)在鳳林與竹東郡新埔庄人徐阿土結婚。

徐阿土原以賣雜細、替人補鼎為生,日治末期,移入後山幫人種田,與何習妹結,

昭和 19 年,徐阿土到瑞穗富源林田山擔任伐木工人,民國 37 年阿土伐木時不慎受

傷,因破傷風而往生,留下老父幼兒,習妹為養育家人,到處打工,民國 41 年,在

友人介紹下習妹與劉紹維共同生活,紹維待習妹子女如己出,鹿野鄉代會退休的秘

書徐麒峰,即為其繼子156。

平埔族人的移入,則以原籍高雄縣內門鄉的穆敬彰較為重要,日治時代敬彰內

門公學校畢業後,曾在左營海軍訓練所福利社任職。民國 36 年「二二八事件」後國

民黨展開「清鄉」工作,敬彰因曾在日本海軍任職,恐遭報復,潛入山區躲藏,後

來以後山較為安全,乃與友人到東河鄉泰源山區擔任伐木工人。43 年移入鹿野,先

在卑南溪撿拾漂流木,後來到林大江開設的永盛行(經營製材、碾米、製磚等事業)

工作,45 年與在林家幫傭的林來春結婚。婚後來春開設飲食攤,敬彰則在武陵、雷

公火等山區承攬伐木工作。47 年敬彰將父母兄弟接到鹿野,除承攬伐木工作外,敬

彰更與長兄戴敬仁(從母姓)在卑南溪畔開墾 10 餘甲河川地,敬仁更與友人林文照

156

2006 年 1 月,徐麒峰訪談。

鹿野鄉志

974

開設「春光洗染部」,為鹿野第一家。58 年敬彰被選為鹿野村村長,60 年颱風來襲,

敬仁一家四口(除長女外)全被沖走。敬彰家族為基督教徒,父穆發財、母戴春玉

對鹿野長老教會的成立頗有貢獻,兩人曾擔任教會的長老、執事157。

2. 龍田村

龍田村漢人聚落有龍田社區(含日治時代鹿野移民村,九戶仔)、五十戶、湖

底、馬海(馬背,日治時代屬鹿寮小字)等聚落,戰後初期,日人離去,即以漢籍

移民為主,而客家人稍具優勢。

戰後日人被遣送回國,移民村留下許多屋舍與荒置的土地,除部份放領及省府

所管地之外,大部分的土地仍為臺東糖廠所有。除住在移民村附近的五十戶仔、九

戶仔、老吧老吧的漢人移入外,亦有西部漢人移入。唯因以蔗作為主,缺乏水源,

灌溉不易,經濟效益不高,聚落規模仍小,民國 47 年在北絲鬮溪(鹿野溪)高位河

階設立「鳳梨栽培事業區」後,農作收益提高,吸引西部彰化、臺南、雲林等地移

民,閩南人逐漸佔優勢。由於人口激增,原移民村及附近的五十戶仔、馬海、湖底

等聚落,乃在民國 50 年 4 月,自鹿野村析出而設立龍田村。

民國 52 年,龍田村人口共有 359 戶,漢籍人口有 348 戶,高達全村總戶數的

96.94%,其中閩南籍 258 戶(含平埔族 11 戶,約 71.87%),客家籍 77 戶(約 21.45%),

外省籍 13 戶(約 3.62%)。除五十戶仔閩、客相當外,其餘聚落都是閩南佔優勢。158

157

2006 年 4 月,穆怡伶、穆士奎訪談。

158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8。

第九篇 漢族篇

975

民國 94年 4月間,龍田村的戶口數共有 473戶,漢籍 444戶,佔總戶數的 93.87%,

其中閩南人 371 戶(約 78.44%),客家人 65 戶(約 13.74%),外省籍 8 戶(約 1.69%),

各聚落均以閩南居優勢159。

就移民的本籍而言,則彰化縣移民為最多,尤其是竹塘、二林、芳苑等近海三

鄉鎮,戰後初期,二林山寮人鍾金標較早移入,後來「牽親引戚」、相互引介,移

入者漸多。

竹塘人蔡清,原以務農為生,育有八子,由於家中人口多,土地少,因此在昭

和 19 年(1944),舉家遷到臺東市,在豐田做「油車」,從事榨油工作,約在民國

39 年,到龍田訪友,因見湖底附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乃與長子林、次子呈、五

子玉昭、八子世擇等,遷入湖底,當時湖底大部分土地為日本移民留下來的會社地,

大多荒廢,有人、有牛,願意開墾多少就可以開墾多少,蔡清開墾幾甲地,種植甘

蔗、旱稻、玉米、花生。蔡清不僅為湖底閩南人第一戶移民,也是較早移入龍田地

區的竹塘人,很多同鄉因其引介而移入,蔡清幼子世擇,曾在西螺七崁學國術,民

國 64 年曾移入鹿野,開設大觀國術館,取代同鄉朱八田開設的國術館,為鹿野第二

家。

洪坤玉二林鄉竹圍人,家有六兄弟,因田地少,工作機會不多,家計繁重,乃

於民國 41 年,在較早移居龍田的竹塘人江再壽的引介下,與二兄志楫兩家,移入龍

159

參見表 35。

鹿野鄉志

976

田,最初借用江宅空地,搭建草房居住,做工維生,幫村人種花生、插甘蔗、拔草,

每天工資六元,一斗米約二十三元。第二年坤玉向親友借一百五十元,與同鄉共四

人,集資 600 元,向村民頂下 2.4 甲的會社地,才有土地耕種,父、子等人做工賺錢,

慢慢償債。坤玉兄弟熟悉藥草,善於調製蛇藥,在早期鄉下醫藥不發達時,助人無

數。兄弟又為「國姓爺」的乩童、法師,常為村人辦事,亦是主要收入。坤玉六兄

弟,除四弟麒麟移居埔里、五弟萄移居臺東之外,其餘長兄拱、六弟三桂都先後移

至龍田定居160。

洪頓芳苑鄉頂 人,務農維生,雖有六、七甲地,但因兄弟六人,分家之後,

每人僅得一甲餘,生活備感壓力,因在村民大會中聽聞政府宣導,鼓勵村民移民東

部,乃興起移居東部的念頭。民國 45 年初洪頓與次子允堪,到龍田探望三弟山島(民

國 44 年移居龍田),當時政府正在修築鹿野大圳,洪頓認為龍田土地肥沃,又將有

水圳適合農耕,於是決定移居龍田,是年底將家鄉土地變賣,得款十餘萬元,舉家

遷到龍田,向周塗水買了一分宅地,到利吉買竹材,請臺東的師傅,建了一棟「竹

籠仔厝」居住,又向村民頂下三甲多會社地,種植甘蔗、甘藷。洪頓育有三子,次

子允堪,二林農校畢業,民國 46 年進入鹿野農會服務(曾任農會推廣、供銷等股長,

鄉代會副主席)。長子允勤(曾在鹿野自來水廠服務)、三子璋瓊則與父共同從事

農稼161。

160

2006 年 5 月,洪允印訪談。

161 2006 年 5 月,洪允堪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77

3. 永安村

永安村因有阿美族大社鹿寮社(今永昌部落),日治末期,阿美族人口尚佔優

勢,戰後因西部農民持續移入,以及大同農場的設立,漢人逐漸取得優勢。

民國 52 年,永安村的漢籍人口共有 193 戶,約佔該村總戶數(347 戶)的 75.22%,

其中閩南人 144 戶(含平埔族 22 戶,約佔 41.5%),外省 68 戶,約佔 19.6%,客家

人 49 戶,約佔 14.12%,閩南人已為永安村最大族群。就族群分布而言,除永嶺、永

德、永興等外省農莊,永昌、永隆等阿美族社區外,閩南人均居優勢,僅有永隆,

客家人(12 戶)比閩南人(4 戶)多,但仍遠少於阿美族(35 戶)162。

民國 94 年 4 月間,永安村的漢籍人口共有 444 戶,佔總戶數(607 戶)的 73.15%,

其中閩南籍 275 戶(45.3%),外省籍 94 戶(15.49%),客籍 75 戶(12.36%)。163

族群的聚落分布,大致與民國 52 年相同,唯原阿美族的永昌聚落,因「販厝」的興

建而逐漸有漢人移入,民國 94 年 4 月已有 13 戶,包含 9 戶閩南,4 戶客家。

永安村初期仍以蔗作為主,收益欠佳,人口成長較緩,民國 44 年鹿野大同農場

成立,在永安村設立 12 個農莊,形成永德、永興、永嶺等小聚落,移入外省籍退伍

軍人 160 餘人,46 年鳳梨潮興起,永安地區雖未設立專業區,但因收益較佳,很多

蔗田改種鳳梨,52 年政府在臺東縣推廣茶作,永安村被選定為推廣地區,這些因素,

促使永安村人口逐漸增加,成為鹿野鄉人口最多的村。

162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6。

163 參見表 35。

鹿野鄉志

978

就本島移民的本籍而言,則以彰化縣人最多,雲林縣次之。在鹿寮,林居德是

較早移入的家族,其本籍彰化縣埤頭鄉粘猴厝,林居德幼曾習武,日治末期,移入

臺東廳,曾在檳榔、斑鳩等處山地開墾,生活甚苦。約在民國 42 年,接受鹿寮友人

蔡全的勸告,以鹿寮為平地,較「做山」容易生活,乃舉家遷到鹿寮,除購買溪埔

地 1.5 甲,種植甘蔗、花生、玉米、鳳梨等作物外,更上山抽籐,平常則替村人接骨

療傷,一度應友人之邀,與妻子及次子到初鹿,設立「武德堂」,開班授武,幫人

接骨,約二年後重返鹿寮。民國 45 年,居德二弟居安,也移入鹿寮,抽籐為業。四

弟居盛,曾在埤頭鄉公所服務,後辭職到花蓮發展,民國 57 年因居德之故也移入鹿

寮。居盛在家供奉三太子,接受村民問事,是聖安宮建廟的關鍵人物164。

蘇天成臺南縣人,日治時代在臺東從事營造工作,曾參與康樂機場建築工程。

民國 36 年因通貨膨脹,米價高漲,營造事業受挫,蘇天成乃在陳姓友人引介之下遷

到高台,除以三包花生、二隻豬向楊才生換得一甲多地的耕作權,種植甘蔗、花生、

旱稻等作物外,亦在加拿典開墾土地,很多工人隨之在高台、馬海一帶開墾。蘇天

成又承攬高台地區甘蔗運輸工作,曾向臺糖爭取補助,帶領村民開闢高台通往鹿野

的產業道路,蘇家常為移民移入高台之初寄宿之處,是戰後高台發展的重要關鍵165。

民國 48 年蘇天成自花蓮瑞穗引進阿薩姆茶種,在鳳梨田中寄植,成為永安村落

第一位種茶者,民國 52 年政府選定卑南鄉溫泉村及鹿野鄉永安村高台,推廣大葉系

164

2005 年 1 月,林柏皇、林俊宏訪談。

165 廖中勳,《鹿寮歲月》,頁 25;2004 年 8 月,蘇益記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79

統的阿薩姆茶,並輔導茶農溫增坤在溫泉村設立新元昌製茶工廠。後來由於桶柑價

格較高,溫泉村農民競相轉作,茶葉種植面積逐漸減少,高台則因氣候與土讓條件

適合種茶,又無其他作物適合種植,以致茶園面積逐漸增加,民國 62 年新元昌製茶

工廠移到頂鹿寮,成為鹿野鄉第一座製茶工廠,奠定永安村茶葉生產的地位,近年

來更發展成農業休閒觀光要地。

4. 瑞豐村

瑞豐村是鹿野鄉漢人最具優勢的行政村,除延續日治時代,該行政區內漢人已

具優勢外,戰後大批雲林、嘉義兩縣農民移入,榮民進駐大同農場開墾是主要因素。

民國 52 年,瑞豐村(景豐、新豐兩聚落)的漢籍人口已達 287 戶,佔總戶數的

98.29%,其中:閩南人 219 戶(含平埔族 1 戶,佔 75%),客家人 43 戶(約佔 14.72%),

外省籍 25 戶(約 8.56%)。若以族群分布而言,除外省人散居在農場的農莊外,阿

緱寮(景豐)閩南 141 戶(含平埔族 1 戶),約聚落的 84.94%,客家人 13 戶,約

7.83%,閩南人延續日治時代的優勢。新七腳川(新豐)閩南人 75 戶,約該聚落的

69.44%,客家人 28 戶,約佔 25.93%,閩南人已取代客家人的優勢。166

民國 94年 4月間,瑞豐村的戶口數共有 373戶,漢籍 354戶,佔總戶數的 94.91%,

其中閩南人 371 戶(約 77.48%),客家人 42 戶(約 11.26%),外省籍 23 戶(約

6.17%),除農場的農莊外,各聚落均以閩南居優勢。(見參表 35)

166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6。

鹿野鄉志

980

早期鹿野地區醫藥不發達,尤其是溪北地區,終日治時代均無醫生,村民生病

大多到關山看病。民國 39 年,原籍臺南縣佳里籍的醫生吳清泉,在村長蔡天送,縣

議員林炳煌等人力邀下,移入阿緱寮開設「瑞豐診所」,成為戰後鹿野鄉溪北第一

家私人診所。

阿緱寮在日治時期,今雲林縣人即佔優勢,尤其濱海地區,戰後親友同鄉引介,

移入更多。以臺西鄉溪頂村人林定為例,原以務農為生,家雖有田一甲餘,但因兄

弟多,生活較苦,林定為油車(榨油廠)師傅,善於烘焙花生,年輕時即在叔父林

萬設在東勢厝的油車行工作。由於二次大戰末期,長女氏怨,次女月里死於盟軍空

襲,戰後初期三女又病死,林定妻吳綢,哀慟不止,終日以淚洗面,林定決定遠離

臺西以免觸景傷情,約在民國 35 年間,舉家遷到花蓮縣鳳林鎮,受雇於開設油車、

碾米廠的堂弟林專色,擔任油車師傅。

民國 37 年初,在阿緱寮開設油車廠的同鄉蔡伯,在火車上巧遇林定長子媽魯,

得知林定在鳳林,乃力邀林定到阿緱寮協助,同年 4 月,林定先到阿緱寮工作,看

到阿緱寮地勢開闊,荒地尚多,第二年舉家遷入阿緱寮,除在油車廠工作外,亦開

墾山坡地,並向地主曾玉崙、劉先進承租土地,種植花生、甘藷,生活逐漸安定。

林定育有五子,由於本人幼年失學,因而特重子女教育,早年家貧,長子媽魯

未能就學,在阿緱寮協助父親農稼,因工作勤奮,頗受在新七腳川開設料仔山、豬

肉店的早期移民蔡庚寅的賞識,乃將長女金花嫁給媽魯,由於蔡家子女年幼,婚後

第九篇 漢族篇

981

媽魯為協助岳家,移住新七腳川發展,媽魯長子金真,為鹿野鄉現任鄉長。林定次

子格,公學校畢業後,亦未能升學,曾在阿緱寮早期移民鄭務的木材廠工作,民國

64 年移住花蓮壽豐發展。林定在阿緱寮的生活安定後,即全力栽培子女讀書,民國

41 年 7 月,三子金維瑞豐國小畢業,與同學六、七人報考臺東中學,考試前夕,颱

風來襲,交通中斷,同村考生都放棄應考機會,唯獨林定,陪著金維,父子倆穿著

蓑衣,從阿緱寮,經大埔尾,沿鐵路,徒步往臺東出發,走到初鹿已經天黑,已無

火車可搭,幸得初鹿站驛夫好心相助,借住驛夫宿舍一夜,是夜澱粉段路基又被沖

毀,火車僅能通到賓朗,翌日天未明,父子徒步到賓朗,趕搭第一班火車到臺東應

考,金維臺東中學畢業,直升高中部,因家境窮困放棄直升,選擇應考臺東師範就

讀。林定四子吉雄,國校畢業後因家庭無法讓兩個孩子同時在外讀書,曾暫時放棄

升學,到鳳林協助堂叔林專色看店,兩年後家境稍有好轉,林定即鼓勵吉雄報考關

山分部,畢業後保送臺東師範。四子金祥,海洋大學畢業,東華大學教研所碩士,

現任國中校長,林定家族從事教職者共有 10 人,其中在臺大、中國科大任教者有 3

人,子孫輩中有博士一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半導體博士)、碩士五人167。

事業失敗,亦是西部人移民東部的因素之一,原籍雲林縣土庫鎮的王金發,本

為地主,雖擁有十餘甲的土地,大多招佃耕種,本身則從事豬肉販賣以及蔗糖、五

穀的買賣,後來因事業失敗,乃在堂兄王老居的引介下,民國 44 年,帶著 8000 元

舉家遷到阿緱寮,以 1800元向人頂下屬於會社所有的宅地一百多坪及茅屋一棟,4000

167

2006 年 5 月林金維訪談。

鹿野鄉志

982

元買下四分多旱地,除種植花生、玉米等雜糧外,王金發與兒子青松等人到處打工

(當時一天工資男工 15 元,女工 13 元),存了一些錢,再向人購買七分多地的埔

仔地,開墾種鳳梨。因王金發的引介,亦有同鄉 10 多戶,移入阿緱寮、瑞和及加拿

典(關山鎮月眉里)等地168。

在新七腳川,戰後移入的西部移民以雲林、嘉義兩縣濱海的閩南人居多,尤其

是雲林縣人,蔡庚寅是重要關鍵人物。

蔡庚寅為雲、嘉沿海地區最早移入新七腳川定居者,戰後經營豬肉販賣、料仔

山、糖單買賣、土地仲介等業,並承包會社甘蔗採收工作,戰後雲嘉沿海一帶,尤

其是東石,臺西兩鄉農民移入瑞豐地區,蔡庚寅是關鍵人物。民國 40 年 11 月 25 日,

臺東發生大地震,震央在瑞源附近,瑞豐地區房屋倒塌不少,政府為救濟災民,依

災民重建房屋所需木材數量,開立證明,特准災民憑證到海岸山脈砍伐,災民因庚

寅開設料仔山,大多將證明書交由庚寅代伐,因而賺了不少錢,唯庚寅慷慨成性,

並未因此致富。民國 43 年,庚寅因為村民排解糾紛,得罪陳姓村民,不幸遭到刺殺

身亡,當時庚寅二子文通、吉川尚未成年,事後蔡家遷到阿緱寮,與庚寅弟萬春繼

續經營豬肉攤。庚寅育有二子,長子文通一直在阿緱寮務農,次子吉川則在教育界

服務,民國 51 年臺東師範畢業後,返回母校瑞豐國校執教九年,後來轉往臺東市豐

里、馬蘭國小服務,現已退休,期間尚與妻子經營正味餐廳。169

168

2005 年 3 月王青松訪談。

169 2006 年 7 月,蔡吉川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83

吳秦德臺西鄉牛厝村人,家中雖有四、五甲地,因父親林烏缺係入贅吳家,祖

父掌握土地不肯放手,父子乃思另謀發展。民國 40 年,想到後山找工作,聽聞同鄉

林池在初鹿開磚廠,於是與父親、弟弟林球到初鹿,但因磚廠不缺人手,沒有工作,

想到同鄉林閩、陳從在新七腳川,乃到新七腳川尋求機會。初到新七腳川,暫住陳

從家,後來秦德、林球分別在林閩、陳從家中做長工,父親先回臺西。一年後全家

遷入新七腳川,最初向人租房子,每天都須到「大水道」挑水給屋主使用(當時村

中僅有一座蓄水池,從山上引水儲存,蓄水池裝有水龍頭供村民取用,稱為「大水

道」),為著爭水,閩、客常起糾紛。

幾個月後,秦德兄弟在土地公廟附近,搭蓋草房居住,為著蓋房子,兄弟利用

在山上工作放工之後,砍伐樹木,為避警察耳目,先丟到坑底,夜間再去拖回。四

十年代初期,臺糖公司在今瑞景路開墾土地,工作機會增加,替會社工作,撿石頭,

堆石牆,工資也較高,一天工資 25 元,三天工資可以買一斗米,生活勉可溫飽,生

活才算漸安定。民國 43 年關山大圳末端工程施工,勞力需求更大,秦德全家出動,

父親、妹妹篩石頭,兄弟二人跟十輪大卡車工作,運送砂石給支援工程的兵工砌水

泥、做圳壁,因工作較固定,生活大獲改善。大圳修好之後,吳家才開始墾田,向

呂姓村民頂讓 12 甲會社地的使用權,當時一甲地的權利金約需 30 包花生(每包 60

斤,借一包半的花生,年利要 1 包,到時若未能償還,利息則滾成本金),民國 52

年之後,豐源大圳完工後,土地可以種稻,一年可以兩獲,一季種稻,一季種花生,

鹿野鄉志

984

收入穩定,經濟才逐漸好轉。土地取得所有權,則在吳金玉當縣長時代,經多次陳

情,始獲臺糖同意,以分期付款方式,放領給農民170。

戰後新七腳川的客家人雖然逐漸喪失優勢,但仍有客籍移持續移入,以袁奕清

(見第六章第二節)與黃錦鄰兩家族為最大。黃錦麟新竹縣寶山鄉人,明治 39 年

(1906)生,由於家中人口多,僅依幾分山田種植柑果為生,昭和年間,到後山尋

地開墾,最後落籍鳳林溪口,開墾河川地種植旱稻、甘藷、花生。戰後初期,由於

河川地貧瘠,又有水患,乃遣長子添得、次子添祿、長女銀妹南下,尋求土地,最

後發現新七腳川土肉較厚,又有廣大會社廢耕地,乃留下可開墾,民國 37 年舉家移

入,幾年後四弟錦霖也從寶山遷入,兄弟兩家二十餘人同居共炊,共同墾地,由於

人手多,大量承租會社地開墾,有錢就買地,不到十年就成擁地十多甲的大地主。

民國 60 年代,錦麟七子裕銘,從高雄引進「鳳梨釋迦」,為鹿野鄉最早種植者171。

新七腳川移民移入之初,大多開墾製糖會社廢耕地及國有荒埔地,或因不諳土

地法令,或因生活困苦繳不起租金,大多未辦理承租手續。民國 44 年,政府在鹿野

成立合作農場,安插退除役官兵,46 年臺糖成立鳳梨農場,種植鳳梨,很多農民未

辦理承租已墾荒地,土地被政府及臺糖無償收回,造成幾十戶的雲、嘉移民無地可

耕,被迫遷離172。

170

2005 年 3 月,吳秦德訪談。

171 2007 年 3 月,黃裕銘訪談。

172 2005 年 3 月,吳秦德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85

5. 瑞源地區(瑞源、瑞隆村)

戰後西部農民持續移墾、鹿野農場的設立與外省榮民的移入,武陵料仔山木材

的輸出、鳳梨與香茅草等經濟作物的栽培,使瑞源地區成為鹿野鄉溪北的工商中心,

商店林立,人口激增,戲院、茶室等特殊行業運用而生,民國 56 年因而析成瑞源、

瑞隆兩村。

民國 52 年,瑞源地區(瑞源、瑞和兩村)的漢籍人口共有 433 戶,佔總戶數(579

戶)的 74.78%,仍以客籍佔優勢,共有 160 戶,佔總戶數的 27.63%,其餘依次為閩

南人的 155 戶(含平埔族 39 戶),約佔 26.77%,原住民 146 戶,約佔 25.22%,外

省籍的 118 戶,約佔 20.38%173。

至民國 94 年 4 月間,瑞源地區的漢籍人口共有 553 戶,佔總戶數(809 戶)的

68.36%,仍以客籍佔優勢,共有 300 戶,佔總戶數的 37.08%,比原住民的 256 戶(約

佔 31.64%)還高,閩南人 172 戶,約佔 21.26%,外省籍 81 戶,約佔 10.01%。(參

見表 35)

戰後移入的客家人仍以北部客為主,尤其是香茅草的種植。這些客家人或從原

鄉、或從花蓮縣、臺東縣其他鄉鎮等地移入。

涂接順原籍苗栗銅鑼,祖父時因土地被水沖走,乃舉家遷到臺中州大甲圳外埔

庄,租地耕種,昭和 3 年(1928)涂接順出生時,外埔又遭水災,田被沖走,乃遷

到日南,昭和 17 年,接順國民學校畢業,又因大水沖毀堤防,水田流失,再遷回外

173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6。

鹿野鄉志

986

埔。民國 36 年因堂嫂(日治時期移居大原)之勸,認為瑞源尚有可墾之地,涂家四

大房(成錦、成段、成袖、接順等,當時已分家,接順父成耀已過世,由接順當家)

二十餘人,從大甲搭火車到林邊,住了一個晚上,換乘汽車沿南迴公路到臺東,第

二天再搭火車到瑞源。初到瑞源,在今宅後方搭建草房居住,先佃耕糖廠土地,並

開墾荒埔,經承租、放領等手續,始成自耕農,初到瑞源,瘧疾尚在流行,移民都

帶「黃藥丸」(奎寧丸),因而勉強熬過,但染病者面黃飢瘦,肚皮結有硬塊,客

家人俗稱「發硬皮」,他處人見狀,即知是瑞源人。當時瑞源缺水,民國 45 年以公

工修築的豐源圳完工後,水田面積增加,瑞源人的生活才得以安定。當時同來的有

20 多人,現已繁衍到 200 多人,瑞源涂姓,都是宗親。174接順長子進榮,民國 86 年

其所領導的瑞源水稻產銷班,率先種植有機米,90 年進榮當選鹿野鄉農會理事長,

更積極爭取有機米的行銷,10 月 21 日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參加瑞源源聖宮的慶

典,並為鹿野鄉的有機米命名為「福鹿米」,11 月「福鹿米」參加農委會「全國加

工策略聯盟」的評鑑,獲得稻米組第一名,農委會頒為「寶島珍品」,90~92 年間

更三度獲邀參加日本的國際食品展,「福鹿米」因而揚名全臺,成為鹿野鄉重要農

特產品。94 年又獲得東元機電和日本業者投資的「安心食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青

睞,挑選為合作對象,將以福鹿有機米製成全國獨一的米漢堡,這家公司是擁有一百

零四家連鎖店的摩斯漢堡175。

174

徐真鳳、黃學堂等,2005,《大原客家》,頁 30。

175 盧太城,2005 年 6 月 20 日中央社新聞。

第九篇 漢族篇

987

原籍苗栗銅鑼的黎傳明,因種植香茅草而移入瑞源地區,黎傳明在故鄉務農,

就曾種過香茅草,民國 48 年「八七水災」銅鑼受災慘重,謀生不易,民國 50 年代

初期,香茅行情大漲,黎家為尋找更多種植香茅草的地方,有意到後山發展。民國

51 年初,黎傳明舉家遷到關山,以開水田、做石駁、幫人插秧、割稻維生,半年後

遷到池上振興村白毛寮,購地種植香茅,住了兩年多,發覺白毛寮的土地不適合種

香茅,後來聽說銅礦地區較為適合,乃在民國 53 年舉家遷到銅礦,向林務局租地種

香茅,銅礦行政區雖屬東河鄉尚德村,但居民都由瑞原進出,黎傳明為孩子教育方

便,在瑞源租屋、建屋,在山上賺的錢也在瑞源購買水田,香茅價格下滑後,山上

的土地改種李子、水柿等蟲害較少的作物,民國 73 年,黎傳明正式遷到瑞源,擔任

二屆村長176。

武陵料仔山木材的輸出亦以瑞源為集散地,最盛時瑞源設有三家製材工廠,很

多料仔山的伐木工人,休假時多在瑞源消費,加上農場外省農民移入,瑞源地區的

旅社、茶室、戲院等特殊行業運用而生,亦有不少伐木工人在瑞源落籍生根。

陳發祥原籍苗栗西湖,家無田產,賴父吳唐立,編製畚箕、母陳來妹做工維生,

在西部原鄉為著生活,時常遷居,發祥讀書,讀了外埔、五湖幾個公學校,最後在

銅鑼富士公學校畢業。

176

徐真鳳、黃學堂等,2005,《大原客家》,頁 36。

鹿野鄉志

988

戰後關山人李毓煥在達仁鄉安朔林班開設料仔場,民國 39 年陳發祥在同鄉徐阿

君(李毓煥妹婿)介紹下,隻身來到東部,在安朔料仔山從事鋸木、燒炭工作。民

國 42 年,發祥在臺東巧遇在瑞和承包開田工作的表兄李金球,接受其勸,移入瑞和,

借住陳德波家,除幫人開田做工外,亦在武陵料仔山從事伐木工作,直到入贅楊火

增家,才在瑞源定居。

楊火增新竹橫山人,大正末年偕同母親莊氏,兄弟有華、阿屘,與同鄉李盛達、

陳光鎮、吳錦堂等人到東部焗腦,挑著棉被、鍋具,翻山越嶺,從宜蘭一路南下,

到處焗腦,最後在富里竹田落腳,定居在六十石山山腳下,除焗腦外,亦在六十石

山開墾幾分山田,種植水稻。由於火增被日人徵調做公工時,曾被大樹壓傷,又患

氣喘病,無法過渡勞動,買了一頭母牛繁殖,亦是家中重要收入,火增育有三女,

中年喪偶,除么女出生時即送給人當養女外,長女花仔,次女松妹,端賴火增一手

帶大。花仔七歲喪母後,即須幫忙家務,讀國民學校時常讀二天休三天,割菅榛飼

牛、撿甘藷、煮飯、洗衣,極為勤勞,當時物質匱乏,寒冬常以麻布袋充當衣服、

棉被禦寒。

戰後初期,火增長兄有華移入瑞源開田,所需耕牛,都向火增商借,徒步牽牛

往來竹田、瑞源間非常不便,乃以瑞源土地平坦,可耕地較多,又不必上山下山,

勸說火增遷到瑞源。民國 40 年,火增遷居瑞源,在鐵路下方,向阿美族人買了一甲

多水田,就在水田上,壘石為牆,在石牆上舖茄苳木,搭建草房居住。民國 44 年,

第九篇 漢族篇

989

火增見發祥忠厚勤快,乃招發祥為為長女婿。發祥與花仔婚後,除為岳父耕種水田

外,農閒時仍上武陵料仔山工作,有空夫妻兩人就到處做工,到對面山(海岸山脈)

開山,曾在木坑買了二甲多山林地種植金針,在杵臼溪開田種花豆、玉米、甘薯,

賺了錢就在瑞源購買土地,到民國六十年代,已擁有四甲多地。民國 45 年,發祥在

水田上的家宅被颱風吹垮。不得已借住大埔尾社阿美族人的「稻草間」,白天在田

裡的草寮作息,晚上才回到「稻草間」,在稻草堆上舖草席睡覺,常有蛇遊走稻草

堆,發出「咻咻」聲,往往一夜數驚,不得安眠,一、兩年後,發祥撿拾漂流木,

砍伐菅榛,才在水田上重建茅草屋居住,不料幾年後又被颱風吹倒,民國 51 年,在

今瑞景路二段向阿美族人購買一間木造房,生活才告安定。

發祥篤信神佛,民國 62 年源聖宮重修時,陳金波任主委,捐了十萬元,發祥擔

任副主委,捐了 100 包稻穀(時價約 7 萬 3 千元),當時發祥經濟尚不寬裕,先標

「稻穀會」捐獻,夫妻再努力做工,存錢繳會款。源聖宮的重建,奠定發祥在瑞源

部落的地位,69 年木坑土地公移下瑞源建「源隆福德亭」時,亦由發祥發起獻地、

捐款。民國 79 年村民推發祥出任村長(第 14、15 屆),創立村長必須兼源聖宮副

主委的慣例,之後發祥亦曾擔任鹿野鄉老人會、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鹿野鄉

調解委員等職177。

閩南人的移入,則以南投、彰化、雲林等縣居多,尤其是「八七水災」之後,

移入更多。

177

2006 年 3 月,陳發祥、楊花仔訪談。

鹿野鄉志

990

陳水露南投名間人,為打鐵匠,家僅有旱田二分多地,因子女多,生活不易,

工作之餘兼做「走水仔」(挑擔賣雜細),民國 50 年 5 月,因在高台買賣鳳梨同鄉

陳汝章的引介,移入瑞源,陳水露賣掉家鄉的二分地,在瑞源買了約一甲土地,除

耕種自己的土地外,有時尚須到農場做工貼補家用,陳水露擅長北管,曾在瑞源教

導鄰里親友北管178。

除瑞源地區外,亦有很多移民設籍在瑞源部落而在海岸山脈木坑、頭到溪一帶

山區開墾,民國 52 年在木坑地區設籍的投、彰、雲等縣的移民就有 12 戶,最盛時

海岸山脈東側移民高達百餘戶,政府除設有寶華國小外,尚設有興隆、竹林分校。

陳錫鏗彰化縣田尾鄉人,因「八七水災」後原鄉生活困難,乃於民國 50 年到東

部謀生,在瑞源水管頭開墾水田的同鄉黃春長引介下,寄籍黃家,隻身前往頭到溪

開山,在大榕樹下搭蓋簡易草寮居住,開山種植玉米、花豆、棉花,有機會則替林

務局林班造林砍草,一日工資約三十元,部分發現金,部分發食米。一年後墾有坡

地 1 甲餘,由於是處女地,收成甚豐,一甲地的玉米可收 4000 多斤,一斤玉米可賣

3 元,但因交通不便,早期經卑南大溪往來瑞源必須涉水,險象環生,後來才有閩南

人莊日紅在新良設船擺渡,玉米雇人背負下山,工資就需 1.5 元。陳錫鏗開山三年,

生活所需都先在瑞源商店賒貸,農作收穫再還,一貸一還,幾無結餘,陳錫鏗乃在

民國 53 年底,結束開山,將土地賣給來自豐原做醬油的商人,以所得 8000 元下山

養鴨。

178

2005 年 4 月,陳柳狄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91

陳錫鏗以每隻 3 元的價格買了 1000 隻仔鴨,在新良、后湖仔之間的卑南大溪飼

養,由於鴨需飼料,錫鏗乃興起釀酒的念頭,買了七個水缸,一個水缸釀一斗米(23

斤),約可得 35 瓶的酒,陳錫鏗先向彭相增的米廠賒貸食米,釀好的酒以一瓶 7 元

賣給農場的外省榮民,酒糟就用來養鴨,民國 54 年 6 月,黛納颱風從卑南大溪出海

口登陸,一夕之間即將可賣的鴨幾乎全部沖走,錫鏗乃結束養鴨事業,改到臺東市

做工,錫鏗瑞源移墾四年,離開時尚欠米廠萬餘元的米款,直到臺東做工多年後始

還清,當時在頭到溪開墾的約有 10 來戶,閩南、客家、外省各約三分之一,客家人

多種香茅,閩南、外省多種雜糧179。

瑞源地區地勢平坦,可墾溪埔地尚多,亦吸引鄉內溪北地區早期移民移入開墾。

林得福臺南人,其父林萬財為泥水匠,為著生活,曾輾轉遷徙恆春、臺東間,

昭和初年,遷到關山水井仔(豐泉里)營生,曾參與里壠支廳的工程。林得福公學

校畢業後則在網綢警察駐在所擔任工友,日治末期考上巡查,派至鹿野派出所服務,

戰後因眼疾請假過多被迫辭職,民國 37 年移入新良開墾,因妻子病逝,再娶潘天送

之女春蓮,潘天送曾給四分多山坡地,讓其種植甘薯維生,民國四十年代初,林得

福再入鄉公所服務,擔任村幹事,瑞隆設村後亦曾擔任村長180。

民國 53 年底,鹿寮溪以北的人口已達一千三百多戶,原在富里開設米廠、糖

的陳和桶乃移入瑞源,向地主李達欽租地,開設金源露天戲院,為溪北第一家戲院。

179

2006 年 2 月,陳錫鏗訪談。

180 2005 年 4 月,林武雄訪談。

鹿野鄉志

992

6. 瑞和村

大埔尾戰後改稱為瑞和,初隸屬瑞豐村,因移民持續移入,尤其是寶華地區的

開發,海岸山脈山區香茅草的種植,人口逐漸增加,因此在民國 57 年,自瑞豐村析

出另成一村。

民國 52 年瑞和的漢籍人口共有 116 戶,約佔總戶數的 67.44%,客籍人口最多,

共有 63 戶,約佔總戶數的 36.63%,比原住民的 56 戶(32.56%)多,仍以北部客為

主。閩南籍則有 32 戶(含平埔族 7 戶),約佔 18.6%,外省籍則有 21 戶,約佔 12.21%。

181

至民國 94 年 4 月間,客籍則有 80 戶,約佔總戶數的 29.41%,雖少於原住民的

150 戶(約佔 55.15%),但在漢籍人口中則為閩南籍的 38 戶(約佔 13.97%)及外

省籍的 4 戶(約佔 1.47%)的兩倍。尤其在瑞和本部落(第 3~6 鄰),客籍共有 67

戶,約佔總戶數(96 戶)的 69.78%。(見參表 35)

約在民國 50 年,時任新竹縣議員的吳廷亮,招募竹北同鄉 10 餘戶,集體移入

卑南大溪東岸的寶華開墾河川地,開闢水田,形成寶華聚落,由於交通不便,居民

屢次陳情建橋未果,於是逐漸將土地賣給自花蓮縣瑞穗鄉的阿美族人,遷回原籍,

寶華因而成為阿美族的聚落。182

北部客移入瑞和,仍以從花蓮縣移入的最多,尤其是富里鄉的竹田。民國 35 年,

原在花蓮縣卓溪鄉做「山場」(伐木事業)的客家人黃英壽,移入瑞和,開設「油

181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族群與移民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16。

182 2004 年 2 月,徐眞鳳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93

車」,生產花生油,民國 37 年冬黃英壽承包臺東糖廠瑞和地區甘蔗的採收工作,由

於缺乏勞工,仍從竹田招募李楨裕、李祥炎父子,以及吳錦堂、陳光鎮、李春梅、

江德富等人,前來協助,這批工人見到瑞和地區荒埔甚多,乃在民國 38 年舉家遷入,

除江德富在瑞源外,其餘都在瑞和落籍,稍後生活安定,又引介兄弟親友移入,以

吳錦堂為例,五兄弟先後都移入瑞和,是戰後瑞和人口激增的主要因素。

李楨裕原籍新竹縣橫山鄉田寮坑,本為佃農,生活困苦,因而在日治時代大正

初期,由祖父盛達、父親世安帶領全家十八人,移入富里竹田,在「學校園」開墾

土地,生活逐漸安定。後來楨裕曾在竹田車站開設雜貨店,並與人合夥開米廠,因

生意失敗,乃攜家帶眷,與五男二女帶著僅有財產的 40 多斤米,移入瑞和,最初佃

耕徐永昌的五分多地,次子祥炎理家,楨裕則到富里打石,雕刻龍柱、墓碑,逐漸

奠定李家在瑞和的基礎,長子祥淡也在瑞和開設第一家中藥店183。

湯天麟苗栗大湖人,其父湯坤生入贅外家,原在苗栗經商,昭和 12 年(1936)

因遭親友倒帳,乃舉家遷到花蓮玉里,種植甘蔗維生,戰後初期,因糖廠戰時受損,

無法營運,湯家所種甘蔗,無人收購,所有投資一夕全無,湯家乃再遷回苗栗,在

外家務農。約在民國 39 年,湯家遷到大埔尾,天麟在擔任瑞豐(民國 68 年改為瑞

和)火車站站長的姐夫介紹下,曾在瑞豐站工作年餘。民國 40 年代初期,同鄉劉錦

文,自花蓮光復引進香茅草,在寶華山試種,成績很好,乃與湯天麟合作,在寶華

山墾地種植香茅,民國 48 年茅草行情上漲,湯天麟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民國 51~53

183

2006 年 3 月,李祥炎訪談。

鹿野鄉志

994

年間,香茅油每臺斤漲到 110~130 元(當時男性工資一天僅 30 元),湯天麟的香

茅園高達五甲地,湯天麟更利用木板加籐條綑綁,自製炊筒,自行加工生產香茅油。

湯天麟利用所賺之錢,在瑞和購買二甲多的水田,民國 56 年香茅草價格開始下滑,

湯天麟從寶華遷到瑞和定居184。

焗腦是東部客家人移民早期的重要產業,焗腦事業衰微之後,亦有腦丁移入瑞

和。原籍新竹縣橫山鄉的韓榮枝,日治時代移往關山,在紅石山區焗腦,戰後移入

阿緱寮,除焗腦外,亦開田種花生、玉米,後因土地未申請登記而被收回,焗腦收

入不佳,乃在民國 44 年,在瑞和購買五分水田而移入。韓家人在瑞和的移墾並不順

利,在瑞源開墾二甲多會社地,又因臺糖設立鳳梨農場而被收回,在寶華山濁水溪

開田種玉米,也因山豬、山猴破壞而無收成而放棄,家庭經濟主要靠二子金錢、金

春在大武、武陵等地的料仔山從事伐木工作,直到瑞源國中設立,長子金錢、長媳

鍾員妹在學校擔任工友、負責營養午餐的工作,生活才較安定185。

184

黃學堂、徐真鳳等,2005,《大原客家》,頁 34。

185 2006 年 3 月,鍾員妹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995

第五章 閩南系族群

第一節 閩南系移民

明治 29 年(1896)8 月~12 月間,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調查臺灣東部,在其《臺

東殖民地豫察報文》書中,提到平埔族人在清代招墾的義安庄,為「支那族人部落」,

內有「本島支那人 24 戶 129 人」,186可能是鹿野地區最早入墾的閩南人或平埔族,

唯這批移民,在明治 44 年末,就已流失殆盡,僅存一戶 2 人187。

根據撰者的田野調查,可能在明治末期,已有閩南人盧求(久)在鹿寮社從事

漢原交易。大正初期,臺東街的黃老生、孫清風繼之而起,但是較多從事農墾活動

的移民,應在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在大原、新良、鹿寮等地設立本島

人移民村之後,而閩南人大多集中在大原村。

從大正 14 年起,鹿野地區的漢籍移民,移出入雖仍頻繁,閩南族群的人口,雖

少於客家族群,但除昭和 5 年(1930)外,都有固定的成長,至日治末期達 818 人,

已超過客家族群的 811 人(參見表 36)。在阿緱寮、五十戶仔、下鹿寮、大原、新

良等漢人聚落,閩南人均居優勢,尤其是阿緱寮,幾乎為閩南人的單一聚落。

表 36:日治時代鹿野地區閩南籍人口

年代

大字別

大 正 昭 和

9 年 14 年 5 年 7 年 8 年 9 年 10 年 20 年

鹿 野 7 40 39 47 65 90 176 399

186

田代安定,1900,《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頁 40。

187 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明治 44 年,。

鹿野鄉志

996

大 原 76 121 113 81 107 190 270 419

合 計 86 161 152 128 172 280 446 818

百分比 4.60% 7.75% 6.44% 5.34% 6.81% 10.47% 14.50% 19.74%

資料來源:1.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76

-81。

2.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昭和 7-10 年。

註:大正 9 年的人口包含平埔族。

閩南籍移民的本籍,則以臺南州、高雄州、臺中州等較多,臺南州又以曾文、

新化、虎尾、北港等郡最多,且多集中在阿緱寮;高雄州則以恆春郡最多,除了鹿

野驛之外,各聚落都有恆春人的移墾,其中以鹿寮、新良兩地最多;臺中州則以能

高、新高兩郡較多,尤其是埔里、國姓兩地,大多分散在鹿寮溪以北的聚落。

相較於客家人,閩南人的製糖會社大承租戶雖然不多,但林炳煌、蔡水來、鄭

森等人,對於鹿野地區的移墾仍是關鍵人物。林炳煌為其岳父楊石吉經營阿緱寮的

「粉間」,不僅招募同鄉善化、大內等地農人移入,亦曾向會社承租加拿典溪旁的

大片土地,吸引很多海口(今臺西鄉)、元長、虎尾等地的閩南人移入,使阿緱寮

成為閩南聚落。蔡水來除了在大原地區開設牧場外,亦經營雜榖、肥料、牛畜的仲

介買賣,以及大原驛的運送業,昭和 9 年(1934)更成立鹿野農產加工場,是日治

時代鹿野地區最具財力的商人之一,埔里、魚池等地農民移墾鹿野地區,多少與其

有關。鄭森曾任內本鹿地區的通事,昭和 12 年,在日本政府協助下,招募移民開墾

鹿寮高台的會社土地,種植甘蔗,是高台聚落形成的關鍵人物。日治時代移入鹿野

地區的漢人,多係家境貧苦,林炳煌、蔡水來是少數擁有較多資金移墾的漢人。

第九篇 漢族篇

997

平埔族人移墾鹿野地區,最遲在明治末年,已有族人寄居在阿美族部落,或與

阿美族人通婚,或從事農墾,例如劉阿木在鹿寮社,潘溫祿在大埔尾社。會社招募

的本島移民,亦有不少平埔族人,大正時期,更多的平埔族人移入,根據大正 14 年

起的戶籍資料,除了大正 7 年(1918)外,鹿野地區的平埔人數,都有百人以上,

日治末期,更達 179 人(參閱表 37)。

表 37: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平埔族人口

年代

大字別 大正 14 年 昭和 5 年 7 年 8 年 9 年 10 年 20 年

鹿野 33 31 19 21 23 30 76

大原 121 90 63 84 83 86 103

合計 154 121 82 105 106 116 179

百分比 7.41% 5.12% 3.42% 4.16% 3.95% 3.77% 4.32%

資料來源:1.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76-81

2.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昭和 7-10 年

移墾鹿野地區的平埔族人,主要來自:高雄州恆春郡的恆春街、滿州庄,東港

郡的萬丹庄,屏東郡的高樹庄,潮州郡的內埔庄等地,其中以恆春郡的平埔族較早、

人數最多。

恆春郡的平埔族人,大多在新七腳川、大埔尾、大原、鹿寮等地移動,尤其是

滿州庄豬 束、射寮等地的平埔族人,唯移墾事業並不順利,移民大多離去。萬丹

庄的移民,則多在新七腳川、大埔尾、新良之間移動,有很多人從事牛販生意,由

於佃耕萬丹李姓家族在新良的土地,很多人成為新良的永住移民。高樹庄的平埔族

人則以舊寮、加納埔較多,多在鹿野村活動,但僅有二戶成為鹿野村的永住移民。

鹿野鄉志

998

內埔庄以老埤較多,以潘姓族人最為重要,因應鄭森之邀移墾高台,是平埔族人移

入高台、馬背的因素。

平埔族人大多從事農墾,除販牛外少有經商者。日治時代在鹿野庄役場擔任公

職者僅有一人,其移墾事業並不順利,遷移十分頻繁,除在鹿野地區移動外,與富

里庄的公埔、堵港埔,池上庄的萬安、水墜,關山庄的里壠等平埔族聚落,遷移往

來非常頻繁。移入鹿野地區的平埔族人,已無傳統的阿立祖(壺祀)信仰,語言、

生活、信仰悉如閩南人,在文化與閩南人幾乎無法區別。

戰後閩南人持續移入,尤其是民國 46 年、47 年間,瑞源鳳梨農場、龍田鳳梨栽

培事業區的成立,更吸引很多閩南人移入,尤其是具有鳳梨栽培經驗的彰化人移入

龍田最多188。民國 48、49 年間,臺灣西部連續發生「八七」、「八一」兩次大水災,

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閩南人地區受創最為嚴重,很多閩南人逐漸移入鹿野鄉,

最遲到民國 52 年,已成為鹿野鄉最大的族群,佔鹿野鄉人口總數的 39.2%(含平埔

族 5.6%),在瑞豐、永安、鹿野、龍田等村均居優勢,尤其是瑞豐村高達 74.7%,

龍田村亦有 68.8%189,閩南語因而為鹿野地區最通行的共同語言。

鹿野鄉為二次移民社會,族群觀念較為淡泊,各族群相處融洽,通婚頻繁,在

漢籍移民中居多數的閩南族群,雖未壟斷地方政治,但在地方政壇仍較居優勢。昭

和 12 年(1937)第一屆鹿野庄協議會成立,兩位漢籍協議會員蔡水來(官派)、林

188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61-62。

189 同上註,頁 57。

第九篇 漢族篇

999

炳煌(民選)雖均為閩南籍,但在昭和 16 年,第二屆官派協議員即為客籍的徐永富

所取代。戰後鹿野地方派系形成,以鹿寮溪為界,分成溪南、溪北兩派,亦與族群

無關。以地方最高行政機關首長來論:從民國 40 年第一屆到 91 年的第 14 屆的民選

鄉長共有八人,其中閩南籍四人、客家籍三人、外省籍一人;若從地方最高民意機

關首長來論,從民國 35 年第一屆,到民國 91 年第十七屆的鄉民代表會主席共有 14

人,其中閩南籍 8 人、客家籍 3 人、外省籍 2 人、原住民 1 人。

在宗教方面,閩南人似乎較居主導地位,全鄉各聚落的公廟共有 7 座,主祀神

明雖無閩南人中國大陸原鄉的守護神(如清水祖師、保生大帝等),但公廟主祀神

及重要神明,如聖豐宮、福佑宮的媽祖,源聖宮的玄天上帝,其祖廟都在閩南人地

區(如嘉義縣東石鄉、雲林縣北港鎮、彰化縣芳苑鄉),或佔優勢的地區(如臺東

市),聖安宮、崑慈堂的媽祖,協天宮的關聖帝君,其來源雖不可考,但進香的地

點,如北港、礁溪(宜蘭縣)、松柏坑(南投縣名間鄉),亦均為閩南人地區。

第二節 閩南系移民的家族發展

鹿野地區的漢人大多是由臺灣各地移民而來,移民時間較短,並未有累世形成

地方世族的條件,但在移墾歷史過程,亦有一些家族,或在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居

於重要的地位,或因家族人數較多,財力較厚,在地方具有一定社會地位,影響地

方發展。透過家族歷史,可呈現漢族移民移墾鹿野地區的經過。本篇所述之家族,

鹿野鄉志

1000

是指目前仍有家族成員設籍鹿野地區,定居鹿野地區三代以上,較具有代表性的家

族。

(一)盧萬生家族

盧萬生臺中州新高郡魚池庄人,明治 29 年(1896)生。父盧求(久)年輕時因

賭博贏錢,得罪地方流氓,因懼報復而逃至後山大巴六九社(卑南鄉泰安村),與

當地卑南族女子ハナイ結婚,明治 29 年盧萬生出生時,一度回到臺中豐原,妻死後

再續弦,明治晚年,盧求攜眷到鹿寮社做生意,釀酒、販賣雜貨。萬生 9 歲,盧求

失蹤,後妻變賣家產後離去,萬生由母舅收養。

大正 4 年(1915),日警為防範山區布農族出草,修築北起廳界網綢(今海端

鄉廣原),南至北絲鬮溪左岸間,設置複式電流鐵絲網警備線,沿途布署警力,設

置 3 個監督所,19 個分遺所,萬生曾到警備線的分遺所擔任工友。

大正 5 年(1916)臺東製糖會社興建鹿野村內地人移民村時,曾招募擺仔擺社

等原住民義務出役,萬生因熟悉原住民語言,而應徵為會社監督員,負責鹿野村的

監工,因與原住民相處友善,工程結束後應原住民之邀,遷居擺仔擺社,從事雜貨

生意,獲利頗豐,曾在鹿野驛前購置一甲多土地,並向會社租地,在今鸞山地區開

墾水田、僱人燒炭(分帳方式),很多客家人移入鸞山之初,曾向萬生租地耕種、

養牛,或幫盧家燒炭。盧家在鸞山的土地,昭和 13 年(1938),因內地本鹿地區的

布農族,被日警強迫遷移鸞山,而由政府收回。

第九篇 漢族篇

1001

昭和 8 年(1935),日警以漢人不能在原住民部落做生意為由,萬生被迫結束

在擺仔擺社的生意,舉家遷到取入口(鹿鳴)開墾,因當地有水源,萬生曾僱工修

築水圳,開闢水田種稻。昭和 17 年(1942),日警強迫清水駐在所附近的布農族移

住取入口,並以咾吧咾吧社附近(四維)的土地與盧家交換,萬生被迫遷移,轉回

鹿野,在鹿野驛前,購地建屋,開設布店,後來因日人實施「戰時經濟整備」(管

制),布料採配給制,而且規定同一地區僅准一家布店營業,因為鹿野地區已另有

客家人鄧細番所開布店,盧家因而被迫歇業。

大正 13、14 年間,盧萬生尚擔任臺東廳地方費稅調查委員、臺東製糖株式會社

鹿野詰所(辦事處)的僱員。

大正 11 年(1922)盧萬生結婚,妻古安紅妹,明治 39 年(1906)生,萬巒四

溝水客家人,育有三子五女,都受很好教育。長子文卿花蓮工業學校畢業,延平鄉

兵役課長退休。次子翰卿,臺東師範學校第一畢業生,民國 40 年畢業後返鄉服務,

任教瑞豐國校瑞源分校,後來調任成功鎮三民國校,民國 50 年 9 月,鹿野車站分校

升格為鹿野國校時,再度返鄉出任校長,55 年 9 月他調,先後擔任三民、仁愛、關

山等國小校長,77 年 8 月關山國小校長退休。參子墨卿,臺東中學畢業,鹿野鄉公

所退休。

盧萬生長女蘭妹,關山公學校高等科、臺北立見洋裁學校畢業,曾任鹿野庄保

甲書記,其夫許吉成,曾任臺鐵馬蘭站站長。次女梅香,臺東女中畢業,其夫張家

鹿野鄉志

1002

禎,歷任歷坵、電光、豐源、月眉、三間、加拿、德高等國校校長,其中在豐源國

校更是創校校長,豐源國校創校之初,暫借豐里國校及豐源里中山堂上課,張家禎

發動里民捐款,每戶至少捐稻米 200 斤,因而得以自購校地三分,興建二樓教室,

奠定豐源校基,77 年 10 月張家禎自關山國小校長退休。三女壽美,臺東師範畢業,

國小教師退休,其夫吳東烈,歷任鸞山、月眉、德高、利稻等國小校長,太平國小

校長退休190。四女怡旭,文化大學畢業,曾擔任鹿野鄉農會、臺北大安區農會家政

指導員等職,現在臺北從事補習教育,其夫臺灣師大畢業,臺北商專教師退休;五

女彩玉,臺東師專畢業,臺中縣清水鎮三田國校教師退休,其夫林大閔臺中師範畢

業,亦擔任教職。盧萬生子女、女婿都服務公職,尤其是教育界,擔任校長就有三

人,民國 47 年,其妻古安紅妹因而被推選為模範母親191。

(二)萬丹潘氏家族

至遲在大正晚期,開始有屏東郡萬丹庄頂林仔的農民開始移入鹿野地區,其中

以潘氏族人為最多,尤其是對新良地方的開發,影響最大。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與除戶簿的記載,潘氏族人移入

新良的有潘信、潘上仁、潘天送、潘登旗、潘文等戶,都是萬丹庄頂林仔的宗親。

頂林仔的土地大多為萬丹鄉地主李氏家族(瑞雲、昆玉、明道、明宗等人)所有,

190

李雄揮,2001 年,《臺東縣史‧文教篇》,頁 149-292。

191 2006 年 3 月,盧墨卿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03

頂林仔潘氏族人在萬丹大多是李氏家族的佃農。大正 15 年(1926)起,李氏家族陸

續在新良地區購置土地五十餘甲,招佃耕種,潘氏族人因而移入新良。

1. 潘信

潘信,明治 21 年(1888)生,父潘基全,母潘氏款。潘信為次子,兄弟七人,

移墾臺東者有四人。潘信除了農墾外,尚從事牛販生意,在臺灣西部收購水牛,再

趕到臺東販賣,因見後山地廣人稀,尚有大片土地可開墾,於是在大正 13 年(1924)

8 月,與母親潘氏款、七弟潘兼先行到新七腳川,待安頓妥當之後,第二年 4 月,再

將家眷接到新七腳川。

潘信在新七腳川,除向臺東製糖會社 地種植甘蔗外,乃持續從事販牛工作,

因新七腳川多為旱地,不利於水牛棲息,後來看到新良、后湖仔一帶,近卑南大溪,

有水源,又有大片荒埔,很適合水牛出售前放牧之地,乃在昭和 3 年(1928)6 月,

舉家遷到大原,就近放牧牛群,並開墾土地。

昭和 8 年(1933)4 月,潘信佃耕李氏家族土地,為耕種方便,在遷到新良。潘

信頭腦精明,善於打算,曾發現對面山(海岸山脈的石棉山)的泥土異於其他地方,

乃採樣送到臺東街檢驗,得知含有豐富的石綿,乃向臺東廳申請,取得開採權。昭

和 18 年 12 月,尋得臺灣石棉株式會社的投資,派日人北川前來負責,開始開採,

吸引一百多人,前來洗石棉做工,潘信被北川聘為工頭,負責管理工人,收入頗豐,

當時為便於運輸,日人曾在新良、石棉山間建有吊橋。

鹿野鄉志

1004

潘信妻潘氏清娘,屏東街人,大正 10(1921)年與潘信結婚,育有一子(定為)

一女(向月)外亦收養一子(定發)二女(子里、草),子女婚姻對象,多為關山、

富里、雷公火、大原等地的西部移民。潘信賺錢購置土地十餘甲,戰後兒子分家,

定為曾賣掉部份土地保值,無奈臺幣貶值,損失不貲。

潘信七弟潘兼(明治 35 年生),隨潘信移居新七腳川,後來隻身到關山警備道

(今南橫公路)的リトリト社(利稻)採集山產,直到昭和 6 年(1931)與同鄉陳

阿修長女陳氏金結婚時,才下山依附潘信,第二年另立門戶,在大埔尾、新良間從

事農墾,昭和 17 年 2 月,因岳家在富里地區開墾,乃與母親轉往富里庄堺發展。

潘信兄長德恩(明治 16 年生),妻潘氏來春,明治 38 年(1905)結婚後,曾

輾轉於高樹庄舊寮、枋山庄莿桐腳間謀生。大正 15 年(1926)8 月間,攜帶兩子天

事、朱清前來七腳川投靠潘信,同炊共食,昭和 3 年(1928)6 月,在新七腳川另立

門戶,長子天事則往加走灣(長濱)依附六叔潘安,另謀發展,昭和 19 年,再移往

池上庄新開園,次子朱清,則在昭和 18 年因與同鄉陳氏玉梅結婚而移入池上庄萬安。

192

潘安(明治 31 年生),大正 14 年(1925)5 月間從頂林仔移墾加走灣(長濱),

依附同鄉潘阿同,後與潘阿同之女結婚而在加走灣落地生根。

192

屏東縣萬丹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第九篇 漢族篇

1005

同鄉陳興,大正 15 年(1926)4 月,入贅潘家,為潘信養女潘氏草招婿,昭和

7 年(1932)5 月,在大原另立門戶,後來曾往都蘭庄高原、關山郡蕃地マンテウ社

(網綢社,今海端鄉廣原村)的葯仔山發展,昭和 20 年(1945)2 月,再遷回新良193。

2. 潘生才、潘上仁

潘生才,清咸豐 11 年(1861)生,妻潘氏飯,慶應元年(清同治 4 年,1865)

生,阿緱廳港西中里番仔厝庄(屏東縣內埔鄉番仔厝)人,明治 14 年(1881)結婚,

育有三子,在萬丹潘家為李明宗佃農,因為佃耕土地有限,生活困苦,明治 37 年長

子上仁與阿緱街(屏東市)歸來人潘氏今結婚時,所需聘金六元,完聘時先付四元,

剩下二元,婚後二年始還清。

為尋求更多耕地,潘生才夫婦與部分家人,在大正 12 年(1913)7 月,從萬丹

徒步,經水底寮,循浸水營警備道(清代的三條崙古道),越中央山脈到大武,再

沿海岸線到臺東,再走到新七腳川,從事農墾,可能是會社移民。

潘上仁(明治 15 年生),大正 15 年(1926)9 月,夫妻舉家移入新七腳川,與

父共同生活,第二年另立門戶。

在新七腳川,潘上仁向臺東拓殖會社佃耕土地,除了種植甘蔗外,也種黑豆、

花生、甘藷等作物。昭和 8 年(1933),在鹿寮社開雜貨店的孫清風,向萬丹李明

宗購買在后湖仔的部份水田,上仁應孫清風之邀,到后湖仔佃耕孫清風的水田,種

193

2005 年 10 月,吳阿春、潘忠華、潘添伍訪談。

鹿野鄉志

1006

植水稻,當時每期稻作,佃租需要二十五包,後來蔡水來亦在後湖仔購地,上仁也

曾經是蔡水來的佃農。

水田稻作需要較多勞力,昭和 10 年(1925)12 月,上仁因年紀已大,體力無法

負荷耕種水田,因此再度搬回新七腳川「牽牛掛」,在鹿野、池上、富里間從事販

牛工作,搜購牛隻,賣給西部來的牛販。

潘上仁婚後,除育有一女潘氏網市外,尚收同鄉潘元士為養子,潘氏網市隨父

移墾新七腳川,昭和 10 年(1935)嫁給大原大墾戶張承霖的長子修文,潘元士留在

萬丹。昭和 16 年 11 月,因已年邁,遷到富里庄堺,與女婿張修文共同生活194。

潘生才次子潘文(明治 28 年生),大正 15 年 6 月,移入新七腳川與父共墾,

昭和 15 年(1940)移往卑南庄知本,16 年 6 月一度移回鹿寮高台,次年再移往知本,

潘文妻潘氏碧,阿緱廳港西中里大湖人,大正 7 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女潘氏格,昭

和 2、4 年間,妻、女都在新七腳川病故。潘生才二子潘雪,大正元年結婚,其妻潘

氏遠,亦為阿緱廳港西中里歸來人,婚後育有二子一女,後來潘雪病故,大正 12 年

(1913)7 月,潘氏遠攜子潘詳、潘喜、女潘氏切隨潘生才移入新七腳川,昭和 2 年

6 月潘生才病故,潘氏遠一家隨潘文生活,昭和 10 年潘氏切遠嫁新竹州大湖郡獅潭

194

2005 年 10 月,張修文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07

庄,16 年潘喜過繼給彰化市人林三當養子,潘詳則一直與潘信共同生活。195戰後潘

文移往卑南鄉富山漁場發展196。

3. 潘登旗

潘登旗明治 40 年(1907)生,父潘福成,母潘氏金花,登旗為潘信之堂弟,精

於國術,熟諳漢文,喜歡打獵,是移墾鹿野地區潘姓族人中的知識份子。大正 15 年

(1926)8 月,登旗首度到後山,投靠在新七腳川的堂兄潘信,唯因生活不適,三個

月之後,即返回頂林子。

昭和 7 年(1932)月,登旗與萬丹庄濫子人吳氏來金結婚,婚後第二年七月,

再度遷居後山,與妻子來金、女雪玉、子宏輝移入新良後湖仔,在卑南溪畔搭蓋草

寮,開墾溪埔地。八月再將母親潘氏金花,七弟潘國隆接來同住,從此到昭和 18 年

間,登旗都在新良後湖仔、大埔尾間從事農墾,期間生有二女一男,不幸除次女玉

秀外,三女須美子、次子宏榮均染病身亡。國隆則以賣布維生,後來在長濱娶妻,

落地生根197。

昭和 18 年(1943)8 月,登旗應鹿野庄長森正計之邀,到鹿野庄役場擔任雇員,

因而移居鹿野移民村(庄役場所在),戰後繼續在鹿野鄉公所建設課服務,其堂兄

潘上仁的女婿張修文,到鄉公所任職即其引介。民國 36 年,登旗應同為長老教徒的

臺東中學校長戴明福之邀,到臺東中學擔任書記,遷居臺東。民國 40 年,因次女玉

195

屏東縣萬丹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196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2005 年 10 月,張修文訪談。

197 屏東縣萬丹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2005 年 10 月,潘添伍、吳阿春訪談。

鹿野鄉志

1008

秀(國防醫學院婦理科畢業)已遠嫁鳳山,兒子宏輝因運動傷害而病故,戴明福校

長又因接任臺南市長榮中學校長而辭職,登旗與繼任的校長不合,乃辭去臺東中學

職務,再回鹿野,於卑南溪畔建屋獨居,並在延平鄉農會供銷部工作。民國六十年

代登旗因年老多病,辭去農會職務,遷到西部與女同住198。

4. 潘天送

潘天送,明治 16 年(1883)生,父潘天河,母潘氏順,阿緱廳港西中里蕃仔厝

庄人,明治 38 年 3 月為萬丹庄頂林仔潘福成招為婿,其妻潘氏金枝為潘登旗之姊。

天送在萬丹本為李明宗的佃農,佃耕土地二甲餘維生,勉可溫飽。昭和年間,李明

宗家族在萬丹招募佃農前來開墾後湖地區的土地,每人至少可有一倍以上的水田可

耕,天送以為東部較有發展,乃在昭和 9 年(1934)1 月,與妻子及三女春年,在潘

信協助下,由高雄搭船,繞過恆春半島,在臺東港海岸接駁,換小船上岸,再搭臺

東線火車到大原,因生活不適,9 月一度退回本籍,10 年 2 月再度移入大原。

初到後山,先在大原搭建草屋居住(當時大原大多為原住民,漢人僅八戶),

佃耕李明宗的土地,往來後湖仔種植水稻。生活安定後,再陸續將已婚的三子連財

(昭和 12 年 5 月)、長子杏(昭和 13 年 1 月)及其家眷接來。昭和 13 年 3 月,為

便於耕種,舉家再遷到后湖仔。當時后湖仔僅有四戶,除天送與潘信外,另有兩戶

以幫傭為生,都是單身漢。

198

2006 年 5 月,張修文、盧墨卿、陳來勝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09

天送佃耕李明宗的水田約有五甲餘(另自墾旱田一甲餘),採「三七分」即收

穫所得地主三,佃農七,每季稻穀成熟時李明宗先派人來看,待收割時再派夥計來

長住,待收割、曬乾後再拆分,李明宗待佃農甚佳,並不會太計較,夥計住在佃農

家都堅持要付伙食費,地主所得稻穀,都就地出售,賣給羅容安、林萬江等人的米

廠。天送生產所得稻米,預留一年所需糧食外,亦全部出售給米廠,保留餘糧亦存

在米廠,需要時再到米廠領取。當時米廠在大原,扮有地方金融中心的角色,農民

需要資金時可向米廠預借,以稻米為單位,借一包,一季(穫)須預付利息半包。

除種植水稻外,天送與潘信共同從事水牛販賣,每年冬尾旱季(雨季不便趕牛,

從事牛販生意,僅能利用乾季,一年僅能做一次),在臺南、高雄、屏東鄉間收購

水牛,每人約購三十到五十頭。天送與潘信二人,背著鍋鼎與食米,徒步趕牛,從

萬丹、枋寮經恆春、滿州、旭海、大武,沿海岸線到臺東、大原。由於牛多,趕一

趟水牛,需要四十多天。沿途餐風露宿,遇到有水的荒埔,即讓牛休息吃草,夜間

僅能借住農家屋簷。長途跋涉,水牛常有不堪勞累,腳軟不能行走的,則送給借宿

民家,每趟約需折損八、九隻。當時在西部,一頭牛約需四十到五十元,趕到鹿野

地區,與阿美族人交換稻穀,折成現金,每隻牛可得一百到一百三十元,頗有利潤。

當時阿美族對牛的需求量大,除部份作耕牛外,大多宰殺食用,當時阿美族尚行幫

工制,每逢建造房屋、水稻播作與收穫、甚至婚喪喜慶,都會宰牛分享親友。

鹿野鄉志

1010

昭和 15 年(1940)12 月,因新良有山泉來,飲水較為方便,又有大片臺東製糖

會社已墾地,天送乃退回向李明宗承租的土地,搬到新良,承租十多甲會社地,種

植甘蔗。

會社地種甘蔗,製糖會社提供資金,肥料借貸,待甘蔗採收之後,會社再從

農民收穫所得扣除,農場派有監督,管理新良地區土地。製糖會社並不強制農民全

部土地都要種植甘蔗,天送留一甲多土地,種植花生、玉米、甘藷,花生收穫可出

售換取現金,玉米、甘藷則用於養豬、養雞,豬養成後售與大原地區豬肉商,雞則

有花蓮玉里地區的雞販前來收購。飼養豬、雞亦是天送的重要收入,大抵而言,移

墾之後的生活較原鄉富裕很多,唯未能擁有土地所有權,直到戰後,會社地放領,

天送才獲得土地所有權。

為著耕種十多甲土地,天送先後雇用五位長工,這些長工,部分留下來定居新

良,來自內埔、中心崙的李金來即是其中之一。天送對於昭和末期移入新良的墾民,

頗為照顧,常將佃耕會社的土地,分出部分,供其耕種,種植玉米、甘藷,用於維

持生活,因此戰後由會社放領的土地僅存六甲多。

天送婚後,育有六子四女,次子寶、四子惡、五子秀、六子添婿、次女蓮花、

四女續理都在萬丹病亡,長女愛在家鄉結婚外,三女春草、長子杏與三子連財都隨

之東移。

第九篇 漢族篇

1011

潘杏明治 42 年(1909)生,沉默內斂,隨父開田做稼,其妻潘氏來看,內埔庄

番仔厝人,昭和 3 年(1928)結婚,育有五子(添伍、添六、添順、添米、添來)

五女(別、添金、秀花、秀英、秀戀)。連財較為外向,較不好農作,昭和 13 年與

同鄉潘氏語珠結婚,育有四女(圳驚、菊子、秋子、冬子),16 年 11 月,曾與妻女

遷到花蓮港廳瑞穗庄奇密(奇美)社,從事狩獵,主要是獵取山羌與山猴,山羌皮

價格頗高,一張皮可換一斗米,山猴則賣給藥商,其骨頭可熬成膠,為中藥名貴藥

材,昭和 17 年 9 月,因家中缺乏人手,天送將其招回新良,協助墾作199。

(三)李蒼、李聯家族

李蒼(明治 34 年生)、李聯(明治 36 年生)兄弟,臺南州麻豆街安業五塊厝

人,父李集,母胡氏菊。由於家無恆產,父又早逝,昭和初期兄弟偕同母親,遷到

潮洲郡新埤庄糞箕湖謀生,除在臺灣製糖會社東港製糖所(今南州糖廠)的農場工

作外,亦佃耕幾分水田種植水稻為生。

昭和 15 年(1940)12 月,由於佃耕的水田,引水灌溉不便,收入欠佳,生活困

苦,於是在內埔客家人李聯聖(臺東製糖廠會社鹿寮農場職員)的游說下,兄弟兩

人偕同母親、妻子、年僅五歲的兒女,一家九口,從枋寮搭公路車,經新開的南迴

公路到臺東,再轉臺東線的火車到鹿野,移入頂鹿寮,成為頂鹿寮第二戶移民。當

199

2005 年 10 月,潘添伍訪談。

鹿野鄉志

1012

時對外交通雖已改善,但從鹿野到鹿寮仍是牛車路,坡度又陡,李蒼兄弟背著家當,

帶著妻小,扶著纏足的母親,徒步走到頂鹿寮。

李蒼兄弟移入之初,借住在李雲添家的護龍,同為李雲添工作,後來也向李雲

添租了幾甲會社地耕種,生活漸獲改善,昭和 17 年,兄弟在今往高台路的上端,建

造一間竹籠厝共同居住。在糞箕湖時兄弟雖已分炊,但共同居住同一戶籍,民國 35

年 7 月,兄弟正式分戶。民國 40 年代,兄弟手足情深,兩人仍然合資,在頂鹿寮永

安路蓋五間房大厝,兄弟分居左右。

李蒼除向李雲添承租會社山坡地外,亦開墾國有荒埔地,共約五甲餘,種植甘

蔗、玉米、花生、甘藷,戰後一度與弟李聯共同承包會社甘蔗採收。李蒼個性外向,

較不喜農稼,常著華服外出交際,戰後農事則多由長子銀保負責,雇有長工多人協

助。

李蒼娶有二房,元配郭氏澤,為童養媳,六歲就需協助理家,煮飯洗衣從無怨

言,與李蒼婚後,僅育有銀寶一人。郭氏澤享高壽,民國 93 年往生,享年 98 歲。

昭和 18 年(1943),銀寶進入鹿野東國民學校(鹿野公學校)就讀,第二年美

機開始轟炸鹿野,常躲警報,美機不轟炸時,學校則動員全校學生到附近阿美族部

落,協助被徵當兵家屬割稻、割牧草、抓蟲、剝樹皮(製布原料)等工作,根本讀

不到書,戰後家中缺乏人手,銀寶需要協助農稼,因而不再就學,除民國 40-43 年,

服役海軍陸戰隊外,都在頂鹿寮務農。早期銀寶農作,仍以甘蔗、玉米、花生、甘

第九篇 漢族篇

1013

藷等傳統作物為主,四、五十年間鳳梨黃金時期,銀寶也與臺糖契作一甲多,民國

62 年新竹關西人溫增坤在頂鹿寮開設新元昌製茶工廠,推廣阿薩姆種紅茶,銀寶才

開始種紅茶,七、八年後,臺北林口人劉天來在高台推廣烏龍茶,銀寶才改種烏龍

茶,最初都賣茶菁,利潤有限,後來到製茶工廠做工,學會製茶才自已生產成品,

民國 92 年銀寶與長子文貴,共同經營茗芸茶園。

民國 39 年,李蒼繼娶許氏桂桃為二房,育有一女三子。長女阿春,嫁至臺東,

夫婿蔣子驊,為公務員,臺東市公所退休。

長子金山,民國 57 年臺東農校初級部畢業後,就讀陸軍第一士校,以第一名成

績畢業,在小金門擔任班長十個月後保送陸軍官校 44 期。畢業後在新竹湖口裝甲兵

營區歷任排、連長,因表現優越,71 年獲選進三軍大學陸軍指參學院深造,畢業後

先後擔任裝甲兵營長、陸總部參謀等職。金山擅長書法,文筆又佳,在陸總部時深

獲副總司令羅本立的賞識,76 年羅本立接長三軍大學,金山隨之調校服務,擔任秘

書、人事科長,81 年羅本立調升聯勤總司令,金山亦隨之調聯勤總部,擔任上校組

長。82 年金山退役,仍以文職身份留國防部服務,擔任部長辦公室秘書200。

次子金榮,關山工商畢業後,即往西部工作,曾在新竹湖口的遠東紡織工廠擔

任機械員。當兵退伍後,返鄉從事土木建築,民國 68 年天仁茶莊的李文川來到高台

推廣烏龍茶,金榮因妻子洪麗鳳與李有姻親關係,乃接受建議,改種烏龍茶,為頂

200

2006 年 5 月,李金山訪談。

鹿野鄉志

1014

鹿寮最早生產烏龍茶者之一,民國 89 年金榮認為農業休閒觀光是農村經濟轉型的最

佳途徑,乃在頂鹿寮,開設立茗茶園,經營茶葉與民宿。

三子金法,在臺北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在臺中從事室內裝潢與保險業。

民國 65 年李蒼往生,享年 75 歲,77 年二房許氏桂桃往生,享年 71 歲。201

李聯在麻豆原鄉,就曾娶妻,後因其妻不耐生活困苦而離異,移居新埤糞箕湖

時,因善於耕作,犁田犁得很直,頗受萬巒庄萬金平埔族人潘氏的賞識,乃將養女

六妹(原為內埔客家人鍾日堂六女)嫁給李聯。

李聯夫妻工作,幾乎無瞑無日,全年只有農曆新年休息一天,日治時期,家中

養了水牛、黃牛各一頭,水牛不耐熱,早晨、黃昏耕作,黃牛耐熱,中午前後耕作,

水牛、黃牛輪流休息,李聯不休息,比牛還苦。六妹與李聯共同耕作,煮飯時刻,

六妹先返家,利用大柴煮甘藷飯,大柴耐久燒,六妹利用空間,與長女彩雲,到坑

仔底挑水、洗衣服,也在坑仔底種些菜,菜吃不完,就送給那些疏開到頂鹿寮的日

本婦女。戰爭時期,糧食匱乏,李聯除了種甘蔗外,也種了一些甘藷、芋頭充當糧

食。戰後日人離去,下鹿寮留下一些水田,會社放租給農民,李聯參加抽籤,抽中

了一塊在下鹿寮楓樹附近的一塊水田,開始種水稻,李聯家中吃白米飯的機會才稍

增加。

201

2006 年 3 月,李銀寶、李金榮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15

戰後鹿寮地區,仍以種甘蔗為主,李聯培育甘蔗種,賣給當地農民,經濟大獲

改善,李聯有空就開墾荒地,有錢,就購買土地,逐漸累積有 30 多甲地(部分自墾

地被畫為鹿野大同農場用地,後來被退輔會收回),為頂鹿寮最大地主。李聯又承

包會社甘蔗採收及小運搬(從產地利用牛車運到鹿野火車站集貨場)的工作,家中

最盛時養牛十多頭,雇用長工三、四人,這些長工都是西部人,很多長工在李聯協

助下,在鹿寮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民國 46 年,政府在臺東縣推廣鳳梨栽培,李聯開始種植鳳梨,因收益較種蔗高,

從最初與臺糖契作的五分地開始,逐步增加,並與大山發食品公司契作,最多時高

達十餘甲。民國 51 年,李聯向歐振旺買下鹿寮唯一米廠,交由長子忠義經營,並改

名為忠義碾米廠,民國 70 年代,因政府糧食政策改變,鄉間米廠村民賒帳又多,貨

款不易收回,才停止營業。

李聯婚後,育有四子五女,長子忠義,花蓮高工補校畢業後,即留在頂鹿寮,

協助父親農稼,經營米廠,曾擔任永安社區協會、發展協會理事長,目前經營美麗

茶園。

次子金松,臺東高中畢業後,考上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取得碩士後赴美留

學,先在辛辛那提大學進修,後轉至美侖‧卡內基大學就讀,取得電子工程博士,為

鹿寮地區的第一位博士。金松曾任美侖‧卡內基大學臺灣同鄉會副會長(當時會長為

陳文成),現任教於加州大學爾曼校區,為電機工程教授。

鹿野鄉志

1016

三子吉法,公東高工木工科畢業,在校期間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曾獲第二屆(59

年)、第四屆(61 年)家俱木工科銀牌獎,民國 62 年參加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二

十一屆國際技能競賽,獲得銀牌獎,因而保送臺北工專。202畢業後應新加坡家俱工

廠之聘,到約旦工作兩年,擔任家俱工廠廠長,現在臺北開設家俱工廠。

五子世安,亦為公東高工木工科畢業生,曾獲 64 學年度臺灣區中等學校工科學

生技能技競家俱木工類金牌獎,民國 67 年參加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 24 屆國際技能

競賽家俱木工科金牌獎,因而保送臺灣師大工教系。203畢業後曾在臺東農工任教,

並擔任木工科主任,民國 74 年,與兄吉法在臺北共同經營家俱工廠,民國 86 年返

鄉,開設養雞場外,亦從事木工設計、施工工作204。

四子仁生,民國 58 年就讀卑南初中二年級時,即投考陸軍第二士官學校,民國

60 年畢業後留校服務,擔任教育班長,63 年第二士校裁撤,轉任第一士校,66 年調

任馬祖北竿擔任副排長,次年退役返鄉,從事農稼。

民國 68 年,李仁生接受屏東農專農機中心四個月的訓練後,向行政院青年輔導

委員會申請「農村青年創業貸款」四十五萬元,購買鹿野鄉第一部全新的曳引機,

除耕作自家的田外,亦從事代耕工作,後來又增購一部專門用於水田的四輪傳動曳

引機。由於當時臺灣茶業興起,永安地區農民紛紛轉作種茶,農田翻耕整地,代耕

202

公東高工,2005,《公東二十五周年紀念特刊》,頁 93-98。

203 同上註。

204 2006 年 3 月,李彩雲、李忠義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17

的工作應接不暇,奠定仁生的經濟基礎。民國 71 年仁生當選鹿野鄉民代表,同時也

在高台的臺糖承租地開始種茶。

民國 73 年,李仁生考上「草根大使」,第二年元月,赴菲律賓農村交流三個月,

在奎松市首度目睹反馬可仕的示威遊行。仁生英文造詣佳,在第二士校時開始苦讀

英文,讀寫均無問題,唯會話較無經驗,第一次報考草根大使時,即因英語口試不

及格而落榜,之後發憤苦練英語會話,聘請外國人當家教,每週一次,每次四小時,

一對一的訓練,奠定仁生英語會話基礎,73 年終於考上草根大使。

民國 75 年李仁生當選臺東縣第十一屆縣議員,76 年代表臺灣出席第五屆世界農

村青年會議,77 年再度代表臺灣出席亞太地區農村青年會議,78 年仁生更到美國伊

利諾大學實用環境班接受環保訓練,79 年連任縣議員。擔任縣議員期間仁生與陳博

文、劉櫂樟、饒達奇、張甲長、陳敏志等人發起,籌組臺東縣環境保護協會,民國

80 年協會成立,陳博文擔任會長,仁生任秘書長,期間較重要的貢獻:聘請臺大於

幼華教授協助調查永豐餘紙廠排放污水、廢氣問題,透過議會質詢,迫使永豐餘紙

廠不再製造紙漿,解決太平溪長期的污染問題;聘請張石角教授協助,透過省議員

陳建年的質詢,阻止石頭山的濫採。仁生在議會,素有「小鋼砲」之稱,曾因縣府

編列的農業預算太少,發動拒審,迫使縣府追加。鹿野鄉境的東 33 線縣道,也因其

爭取而拓寬,並延長到臺 9 線省道。

鹿野鄉志

1018

民國 79 年 12 月,鹿野鄉因鄉長龔有恆車禍身亡而補選鄉長,李仁生以鄉長較

能施展自己的理念,乃投入鄉長補選並獲當選,83 年連任一屆。鄉長七年,仁生最

大的貢獻,是為鹿野鄉的觀光產業奠定基礎。

動態的飛行能使自然景觀更吸引人,民國 80 年 3 月,李仁生邀請專家,勘查地

形,將太平山原來國防部的雷達站,開闢簡易的飛行傘基地,在臺東第一位滑翔翼

玩家林田山的協助下,邀請國內好手,舉辦第一次飛行傘邀請賽,同時舉行吉普車

越野賽、福鹿茶春茶比賽、阿美族歌舞表演以及農特產品展售會,此為鹿野鄉有史

最大規模的活動,啟動了鹿野鄉觀光事業的契機。之後在高台設立飛行傘起飛場,

一年一度的飛行傘等比賽成為慣例。民國 84 年,仁生與林田山、孟志堅、鄧達義等

人,籌組「臺東縣飛行運動協會」,致力於飛行傘運動的推廣,民國 91 年起,開始

舉辦「想飛的季節」,93 年起更擴大為國際性的比賽,飛行傘活動,已成臺東觀光

要項。仁生亦因而愛上飛行傘運動,除 83 年在屏東舉行的全國區運獲得飛行傘表演

賽的亞軍外,並獲選為國家教練及裁判。

民國 70 年代,茶葉的生產已成鹿野鄉的農業重要經濟,為推廣茶葉的銷售,李

仁生鄉長任內,除興建前鄉長龔有恆規劃的四維農特產品、高台茶葉等展示中心外,

民國 85 年,更向行政院農委會申請補助,利用頂鹿寮已裁撤的空軍通信營區,從芬

蘭進口紅松木,興建「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委由「永安茶葉產銷班」經營,

歐風木造建築,已成鹿野鄉的觀光景點。為著發展觀光,擔任鄉長的李仁生,更帶

第九篇 漢族篇

1019

頭抗爭,成功的拒退臺東監獄遷建鹿野、臺糖在瑞源設立養豬場的計畫。民國 87 年

3 月,仁生鄉長卸任,轉任臺東肉品市場總經理。仁生在部隊擔任士官長,鄉長期間,

又常著野戰服,開著吉普車在鄉內到處查看,鄉人因而稱其為「士官長」205。

李聯四女分別為:彩雲(夫孫新發,臺電公司退休)、雪子(夫洪金祥,在瑞

源開設農藥行、務農)、三女月女(夫陳耀輝,開設水電行)、四女月琴(夫鄒永

豐,任務臺東郵局)。

李聯個性內斂,不喜交際,終其一身,均未擔任公職,民國 74 年過世,享年 80

歲。

(四)陳從家族

陳從(明治 31 年生),臺南州虎尾郡海口庄牛埔頭人206,父陳說,母許氏欠。

陳說早逝,許氏欠為養育子女,再招林振為夫。陳從共有兄弟四人,陳從居三,除

幼弟走水自幼過繼給人當養子外,陳從與大哥龍交、二哥生順兄弟三人,都在昭和

10 年(1935)間移入阿緱寮開墾,是日治時代,雲、嘉濱海地區最早移墾大原地區

的家族,日治晚期及戰後初期,臺西等濱海地區農民持續移入,成為今瑞豐村最具

優勢的族群,陳從家族最具關鍵。

陳從家境清寒,大哥龍交在土庫庄埔羌崙以屠宰為業,陳從與生順都為佃農,

當時臺中人黃朝清在牛埔頭承租大片大日本製糖會社的農場土地,再轉租給當地佃

205

2006 年 3 月,李仁生訪談。

206 民國 35 年海口鄉分為東勢、臺西兩鄉,牛埔頭隸屬東勢鄉。

鹿野鄉志

1020

農,陳家兄弟都是黃朝清的佃農。昭和 10 年(1935)初,陳家與黃朝清發生土地承

租糾紛,告到法院,結果敗訴,陳家土地因而被收回,陳生順聽聞東部土地很多可

以開墾,但原住民尚有馘首的習俗,陳生順認為以其在困死家鄉,不如到後山或有

生路,乃興起移民東部的念頭。

陳生順最先來後山探路,從家鄉展轉搭火車到高雄,再一路徒步沿海岸線經恆

春半島,走了七天的路,來到大原時已近黃昏,看到一位名為木杞的臺南州移民,

正在「犁甘藷」,生順因肚子餓,向他要求給幾條甘藷充飢,木杞心生憐憫,以生

食甘藷不宜,邀其回家共用晚餐,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木杞告訴生順,善化人林

炳煌在阿緱寮設立「粉間」(製粉工廠),搭有草寮,正在招佃開墾,生順因而進

了阿緱寮林炳堭的農場工作。由於生順沉默寡言,工作辛勤,生活節儉,向林炳煌

佃耕幾分地種植的旱稻,長得又比別人種的好。為供應墾民飲食,林炳煌在工寮設

有自助式的餐廳,工人可以任意點菜,先行賒欠,待發放工資或作物收成時再償還,

生順很節儉,每餐都僅點鹹魚頭佐食,不似其它移民好享受。當時很多移民常因積

欠工廠的錢,半夜逃離,林炳煌因生順的表現,認為海口人較老實穩當,乃要生順

招募同鄉前來開墾,於是生順寫信回家,要兄弟移民阿緱寮。收信後,陳從與同庄

人黃刦一同到阿緱寮勘查,認為有發展,於是決定移民阿緱寮。

在牛埔頭,兄弟已分炊,父母則與陳從同住。昭和 10 年(1935)7 月,陳從、

陳龍交兩家,與生順家眷,從牛埔頭坐牛車到北港,搭製糖會社的五分仔車到嘉義,

第九篇 漢族篇

1021

轉鐵道部的火車到高雄,住了兩、三天等船,再搭船到臺東,轉火車到大埔驛,生

順再用牛車將家人接到阿緱寮。稍後移入的尚有同庄人黃刦、黃寄、許青,以及龍

交的妻舅虎尾街大屯子的廖大川等人,廖大川住了一年退回本籍。黃刦開墾六年,

昭和 16 年後移住月野、富里、大埔尾、馬蘭等地,最後與弟黃寄定居太麻里,許青

住了五年後,移回本籍,戰後再移入瑞源。

初到阿緱寮,兄弟上山砍樹木,挖坑立柱,再砍竹作樑,以管蓁編牆,屋頂再

覆茅草,連床也是竹子做的,兄弟各自蓋了一間房子居住,開始阿緱寮的農墾生活。

當時阿緱寮的移民很少,想佃耕多少土地,林炳煌就給多少,收穫採三、七分

帳,地主三成,佃農七成,種的甘藷,除自用外,都需賣給林炳煌。

陳龍交妻子廖氏丹,虎尾大屯子人,婚後育有三子,長子在土庫庄埔姜崙時被

牛撞亡,次子金秋、三子老業都隨父母移入。龍交曾被牛撞傷,又有氣喘病,佃耕

的土地較少,昭和 15 年,龍交病逝,由其子金秋相續持家。金秋曾到瑞芳九份子礦

坑工作,戰後回新七腳川務農,老業在 40 年代初期,到鹿野鄉公所領取入伍通知書,

搭火車回家時,誤搭不停瑞和站的快車,在瑞和跳車不幸傷亡。

陳生順娶同鄉女子林氏罔,婚後未育,領有養子科天及養女枝梅、得金。生順

認為當林炳煌的佃農,永遠沒有自己的土地不是辦法,昭和 18 年(1943)杉原株式

會社在北太麻里設立農場,種植熱帶作物,附近山上的土地都是處女地,很肥沃,

鹿野鄉志

1022

不用施肥,種的薑都可長得一、兩尺長,於是與同在阿緱寮移墾的埔里客家人黃雙

全等人移往北太麻里發展,在今華源村杉原頂開墾山坡地。

陳從移墾初期甚為不順,昭和 11 年(1936)繼父病故,13 年家中得力助手長子

連來死於心肌梗塞,14 年母親又病故,種的玉米也常因乾旱而無收成。

陳從佃耕的土地最多,共有十餘甲,種植甘藷、花生、玉米、旱稻等作物,養

了兩頭牛,夫婦與長子連來三人無暝無日的工作,讀公學校的次子天素,則需負責

養牛,另外也僱了一位福州人黃啞做長工,黃啞好賭,常將賺來的工錢輸掉,但很

顧主人家,陳從幼子蟑 剛讀公學校時,都由黃啞從阿緱寮背著走到在新七腳川的

學校,若有別人的牛不慎踐踏陳從的農作,黃啞常不善干休,黃啞為「臺灣華僑」,

寄籍在臺東街的「中華會館」(在今天臺東市中正路),每個月都要回「中華會館」

報到一次。

陳從妻王氏寡,婚後育有三子,次子天素(大正 13 年生)因祖母曾招贅林振為

夫,為繼承林家煙火,故姓林。天素在原鄉,已在東勢厝公學校讀到三年級,遷到

阿緱寮後繼續就學,當時校長為日本人中道實,教師中本島人有郭清池與真山卯一。

郭清池臺南州麻豆街人,臺南師範學校畢業,在當時是本島人教師中學歷較高者;

真山卯一池上庄阿美族人,嘉義農林學校畢業,棒球好手,曾參加日本甲子園棒球

賽,因為「國語家庭」,曾獲臺東廳廳長賞賜時鐘一個,真山負責實習農園,指導

學生農作,因不滿日籍教職員獨享實習農園收成的水果,常帶學生到農園吃鳳梨。

第九篇 漢族篇

1023

昭和 12 年,天素自大原公學校(四年制)畢業,因成績很好,繼續進關山公學校讀

五、六年級,本想唸高等科,因大哥連來病故,家中亟需人手,留在家中協助父親

務農。昭和 16 年,天素一度到臺東廳稅務課直稅係任職,後來因盟軍空襲臺東而返

鄉,當時為著推行皇民化運動,大原公學校開設「皇民練成所」,招集學區內的青

年,施以軍事訓練,作為將來應徵入伍的預備,校長松延隆曾為天素在關山公學校

的導師,特別聘請天素擔任指導員,後來升為助教,練成所訓練極為嚴格,學生自

備糧食,集體住校共炊而食,每天凌晨四時即起,打赤膊著短褲,由天素帶領,從

新七腳川跑步到大埔尾,浸泡圳水後再跑步回校,此外天素尚需協助教導幼童學日

語。大原公學校養有馬、驢,供教職員使用,天素曾騎著驢陪著騎馬的校長去家庭

訪問。戰後大原公學校改名為瑞豐國民學校,天素留校服務,第二年辭去教職。

陳從三子蟑 (昭和 6 年生)移墾阿緱寮時年僅五歲,昭和 20 年以第一名成績

畢業於大原公學校,由於成績優異,擔任班長,日本政府航空隊在臺東街展示飛機

時,不僅獲邀參觀,而且特准坐上飛機駕駛座。大原公學校畢業後繼續就讀關山公

學校五年級,因空襲關係,學籍雖在關山公學校,人卻在大原公學校就讀,昭和 18

年日本在臺實施義務教育,大原公學校改為六年制,因此蟑 領的是大原公學校的

畢業證書。蟑 原想繼續就讀高等科,因美機時常空襲,火車時常停開而作罷,不

久日本投降。戰後蟑 留在家中,協助父親務農。

鹿野鄉志

1024

陳從三兄弟中,以陳從的農墾事業較為成功,日治時期曾被遴選為甲長。戰後

陳從從阿緱寮移居新七腳川,經營果園。大原公學校後方坡地,曾有日本退官者雨

谷信擁有七甲多的山坡地,空襲時臺東劉泉發商行店東劉燦英,向雨谷信購買此地,

全家疏開到新七腳川,戰爭結束後劉燦英遷回臺東,陳從以全部儲蓄舊臺幣四萬元

(當時一天工資約 15~20 元)向劉燦英購得此地。這塊地闢為果園,大多種植桃、

李、鳳梨等水果,收穫後由天素負責配送,利用大埔站的火車貨運,運送到玉里、

花蓮,收入頗豐,每週天素到花蓮收帳,幾乎都有二、三萬元的進帳,果園的收入,

奠定陳從的經濟基礎。陳從種的鳳梨約有三分地,以「大埔鳳梨」聞名,係日治時

代劉燦英從鳳山引進的「三菱」種,由於是石頭地,適合鳳梨生長,且為初墾地,

每個鳳梨都有五、六斤重,玉里、花蓮的商人前來搶購,都還要帶禮物來,鳳梨的

收入,頗令地方人士羨慕,地方聞人蔡水來就曾自嘲:「陳從家的公媽較興,一個

鳳梨可以抵我們種稻收穫一、兩百斤。」

民國 35 年 10 月,延平自鹿野鄉析出獨立設鄉,鹿野鄉第一屆鄉民代表會因而

補選代表,陳從受村民推薦,在瑞豐村選區以最高票當選。

民國 46、47 年間,陳從接受縣政府農務課歐李錦江的建議,種植一、二甲地的

晚崙西亞,收穫量雖佳,但因土質關係,酸度太高,價格欠佳,並未賺錢。為經營

果園,陳從顧有長工多人。

第九篇 漢族篇

1025

民國 48 年陳從接受阿緱寮友人的建議,不顧天素的反對,在新七腳川開設豐榮

米廠,當時瑞豐村已有阿緱寮的張永建,大埔尾的徐永盛開設米廠,依照法規,新

設米廠必須與舊米廠相距 1200 公尺以上才得設立,新七腳川處於兩者之間,依法不

合,陳從花了一千元才打通關節得以設立。

民國 56 年,陳從往生,享年 71 歲,從此由林天素持家。

陳從的米廠未曾代理公糧,新七腳川的水田又為單季田,當時農村經濟不好,

農民多以甘藷為主食,米的銷售量不高,農村賒欠又多,經營米廠未能賺錢,民國

63 年,蔣經國來到陳家視察「栽桑養蠶」事業,那一年,天素結束米廠事業。

民國 58 年縣政府農務課的歐李錦江,從韓國考察回來,開始在鹿野溪北地區推

展「栽桑養蠶事業」,選定林天素與簡西東、劉錦文、林尚寺、陳坤籠等人作為示

範戶,補助桑種與興建養蠶室等,由於收入頗佳,一斤蠶繭可賣到 150 元,後來漸

漸擴廣到整個溪北地區。民國 66 年,由於中國大陸地區的傾銷,蠶繭價格下降,才

結束養蠶事業。

民國 39 年 12 月,林天素 27 歲,村民推薦其參選第三屆鄉民代表,在瑞豐國校

服務的外省籍教師黃展輝鼓吹尤力,刻鋼版利用油印機印刷選舉文宣為其助選。當

時鄉民代表選舉以村為單位,每村各選出代表一名,人口超過五百人者,每超過五

百名增選一名,候選人除年滿 23 歲外,尚須有 50 名以上公民連署,當時瑞豐村包

鹿野鄉志

1026

含新七腳川、阿緱寮、大埔尾等三聚落,選舉結果天素以最高票當選。天素連任三

屆鄉代,民國 47 年 5 月,第五屆任滿後即不再直接參與政治。

天素頗獲新七腳川大老蔡庚寅的賞識,蔡庚寅特別將其在故鄉的幼妹蔡喜與母

親接到新七腳川,介紹給他們認識,並力促其婚事。

蔡庚寅移墾東部後,蔡喜與母親留在三塊厝,與二哥蔡萬春(民國四十年代亦

移居新七腳川)共同生活。十一歲時被日警強迫入學,每天必走半小時的路到東石

公學校讀書,升上三年級時,美軍開始空襲,到校途中,常需躲美軍掃射兩、三次,

還須撿彈殼交給學校老師,在學校空襲亦很頻繁,雖然讀了六年,也拿到畢業證書,

實際上沒有學到很多,民國 36 年蔡庚寅將蔡喜母女接到新七腳川,稍後蔡萬春亦移

居新七腳川。

民國 37 年,林天素與蔡喜結婚。民國四十年代後期,政府開始推行家庭計畫,

衛生所常派護士下鄉宣導節育,勸導婦女裝置「樂普」避孕,陳從頗不認同,每當

護士來村宣導,陳從就招待她們到山上果園採水果,消耗她們的時間,讓她們無暇

宣導。

林天素夫婦育有四男四女,均已成家立業:長男志成(縣政府林務課退休)、

次男明吉(在鶯歌開設電子工廠)、三男玉宏(任職泰源技訓所)都是臺東農校畢

業,四男家慶,關山工商畢業,目前在長榮建築公司擔任工地監工;長女月映,嫁

到雲林虎尾,夫廖光明,從事裝潢業,次女穎珍,嫁到臺北,夫孫銀錦,從事水電

第九篇 漢族篇

1027

工程,三女月雅,嫁到桃園,夫黃建明,務農,四女秀芳,嫁到大武,住在桃園,

夫潘明雄任職中華映像公司。

蟑 妻子為同庄女子鄭阿早(彰化籍移民),婚後育有五子,長子志安留在新

七腳川開設養雞場,次子志毓在臺中從事汽車保養業,其餘三子晃德、四子志科、

五子誌甫都在臺東從事土木工程。207

207

2006 年 6 月,林天素、蔡喜訪談。

鹿野鄉志

1028

第六章 客家族群

第一節 客家移民

光緒 3 年(1877)間,福建巡撫丁日昌在汕頭招募潮民 500 餘人,移墾後山,

其中部分被安插到南鄉鹿寮208,這不僅是客家人,也是漢人集體移墾今鹿野鄉境最

早的文獻紀錄,唯這些移民因生活環境惡劣,不是病死,就是離去,移墾事業因而

失敗。

客家人移居鹿野鄉境,且成為鹿野地區的常住民,當在日治時代,明治末期,

已有新竹州的張阿勝,在今海岸山脈鸞山地區開墾,到昭和 13 年(1938)形成一個

約有 13 戶客家聚落,可惜因日本政府的「蕃社集體移住」計劃,而被迫遷離。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在鹿野地區設立大原、鹿寮、新良等本島

人移民村,大正 11 年又招募本島移民移至鹿野村,形成五十戶仔,九戶仔等聚落,

這些本島移民,客家人佔多數,除鹿野村五十戶仔南部客較佔優勢外,其餘多為北

部客,可惜這批客家移民到昭和 5 年(1930)散失將盡。

會社移民失敗後,改由本島人向會社承租土地,開墾種蔗,其中幾個大承租戶

都是新竹州的客家人:張承霖在大原、新七腳川,陳阿坤在大埔尾,李雲添在鹿寮,

其等承租土地,少者數十甲,多者百甲以上,他們或雇工開墾,或將部份土地轉租

給其他自由移民開墾,於是引進很多客家移民,尤其是北部客家。

208

吳文星譯,1989 年〈臺東移住民史〉,《臺灣慣習紀事》,第四卷(上),頁 6-7。

第九篇 漢族篇

1029

大正 15 年(1926)3 月,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先後在鹿野地區設立鹿野、大

原、大埔三站,亦吸引不少客家移入,除驛長(站長)之外,基層勞工,絕大多數

都是客家人。

從事商業活動的客家人亦不少,鹿野村的林彬秀、鍾桂友、張瑞全,鹿野驛的

謝阿榮、莊阿石、鄧細番,鹿寮的賴心婦,新七腳川的曾碰大、鍾華覽、莊阿茍,

大原的張承霖,新良的周新義等人,都是日治時代鹿野地區重要的商人。

大正 2 年(1913)日人藤川類藏等人獲得許可,開始在里壠山經營製腦事業,

大正 7 年轉由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經營,大正 8 年再由臺灣製腦株式會社接手,大正

10 年里壠廳的製腦事業擴展到雷公火與鹿寮社209。這些移入鹿野山區製腦的腦丁,

亦大多數為客家人。

從有限的文獻資料來看,鹿野地區的漢人210,日治時代,除了大正 9 年(1920),

閩南人(含平埔族,共 83 人)多於客家人(52 人)外,大多是客家人佔優勢,甚至

在昭和 7~10 年間,還比閩南人與平埔族的總人口數多。昭和 20 年(1935),日人

結束統治時,客家人口(811 人)才略少於閩南人(818 人),戰後逐漸喪失優勢。

(參見表 38)。

表 38: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客籍人口

年代

大字別

大 正 昭 和

9 年 14 年 5 年 7 年 8 年 9 年 10 年 11 年

209

江美瑤,頁 36。

210 月野村原屬鹿野區,昭和 12 年改歸關山庄管轄,本文所述,鹿野區人口,均不包含月野村。

鹿野鄉志

1030

鹿 野 2 122 92 133 161 213 311 462

大 原 50 135 130 114 123 183 276 349

合 計 52 257 222 247 284 396 587 811

百分比 2.88% 12.37% 9.4% 11.43% 11.25% 14.76% 19.08% 19.58%

資料來源:1.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臺

北:師範大學,頁 76-81。

2.臺灣總督府,昭和 7-10 年,《臺灣常住人口》。

日治時代鹿野地區的客籍移民,大半多有花蓮港廳移墾經驗,尤其是北部客家。

明治 32 年(1899)賀田金三郎的賀田組在官方的鼓勵下,開始開墾新城,壽豐、鳳

林,從事製糖與樟腦業,曾招募客家人移墾211。明治 43 年起鹽水港製糖會社開始在

秀姑巒地區,從事樟腦與製糖事業,並在大和(今光復鄉)設立製糖工場,在桃、

竹、苗地區招募很多客家人移入,從事焗腦、種蔗工作,其中部分客家人在鳳林、

光復、瑞穗、玉里間住了幾年之後,聽聞鹿野地區開墾空間更大,於是逐次移入鹿

野地區。從戶籍資料看來,北部客家移民,在花蓮港廳鳳林郡的萬里橋、林田村、

瑞穗、上大和與鹿野地區之間的遷移非常頻繁。南部客家的花蓮經驗則以玉里郡的

富里庄居多。此外,日治時代縱谷地區的客籍移民,在池上、關山、鹿野之間的遷

移亦非常頻繁212。

戰後客家人持續移入,除本島西部客家外,尚有直接從中國大陸移入者,民國

34 年國軍第 62 軍接收東部,部隊有很多廣東客家人,後來離開部隊落籍鹿野就有李

繼煥、李繼養、李巢海等人,都成為鹿野的常住民,鹿野農場的場員亦有兩廣客家

211

吳親恩、張振宏,1997,《人文花蓮》,花蓮:花蓮縣政府,頁 175。

212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第九篇 漢族篇

1031

人,民間自由移民較著的則有張增曉、黃興忠等人,晚近來自印尼的外籍新娘亦有

客家籍。

張增曉民國 10 年生,廣東大埔縣風浪鎮闊天坪人,父親張恕銘,為廟宇的油漆

師傅。張增堯 8 歲時,隨父渡臺工作,定居苗栗頭份獅頭山,民國 26 年中日戰爭爆

發,張氏一家人被迫返回中國大陸。民國 29 年張增堯與母親自幼抱來的童養媳結婚,

是年外出拜師學藝,學習廟宇、木作等建築技藝。出師後曾在福建平和、南靖等地

工作,從事建築、家具製作等工作。民國 36 年,張增堯再度來臺,當時木匠的一日

工資,在西部可買一小斗米(5 升),在東部則可買一大斗米(10 升),張增堯因

而選擇東部,定居瑞源,曾參與富里鄉竹田義民廟的建築工程,瑞源地區很多大型

木造建築亦為其建造213。

鹿野鄉的客家籍常住民大多在昭和 12 年(1937)之後逐漸移入,聚落又多閩、

客混合居住,不僅未有客家傳統的「三山國王」信仰,在田野調查中亦很少發現義

民爺與土地龍神的崇拜,同姓建立宗祠的條件亦未形成,很多客家移民仍保有春節

之後返鄉祭祖、掃墓的習慣。但客家文化仍在鹿野鄉生根,鹿野鄉雖然在縱谷地區

三鄉鎮中漢族人口比例最低,但土地公(伯公)祭典卻最為興盛214,每個漢人聚落

幾乎都有一座或一座以上的土地公廟,很明顯係受客家傳統信仰的影響。五穀大帝

(神農大帝)為傳統客家三大信仰之一,鹿野鄉雖未有主祀五穀大帝的廟宇,但地

213

黃學堂,徐真鳳等,2005,《大原客家》,頁 137。

214 丘彥貴,2001,〈第三章 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 漢族篇》,頁 75。

鹿野鄉志

1032

方公廟,除龍田村的崑慈堂外,都祀有五穀大帝。晚近更有客籍人士將原鄉祖墳遷

葬鹿野鄉,不再回原鄉掃墓,顯示在鹿野鄉落地生根之心。

鹿野鄉客籍移民最能彰顯客家精神的是「晴耕雨讀」的文化,日治初期擔任鹿

寮(野)區長的漢族人士僅有三位:鄭清貴、張之遠(卑南區長兼任)、卓石龍(里

壠區長兼任),雖非鹿野地區的常住民,至少後二者都是客家人。日治時代鹿野尋

常小學高等科畢業的漢籍子弟以客家人居多,鄉境出身的第一位醫學博士鄧萬和、

鹿野區(庄)書記林錦章、國小校長林榮貞都是鹿野小學校高等科畢業的客家子弟,

鹿野庄(區)役場歷任書記也以客籍人士居多。昭和 20 年(1945)鹿野庄役場的職

員共有 12 人,其中日本人 6 人,原住民 1 人,漢人 5 名:除潘登旗外,宋燈奎、李

福賢、邱雲海、徐木清都是客家籍215。其中宋燈奎僅有公學校四年學歷,憑著苦讀、

參與函授學校,通過考試取得任官資格,曾升到助役(相當今日鄉公所秘書),戰

後曾任官派副鄉長、鄉長等職。戰後鹿野鄉出身的客籍人士,擔任中、小學校長亦

有很多人。

第二節 客家移民的家族發展

鹿野地區雖為移墾社會,但仍保有客家族群大家庭的傳統特色,相較於閩南族

群,客家族群三代同堂移入鹿野地區者較多,繁衍子孫超過百人也較為常見,常在

地方公共事務扮演重要角色。

215

《鹿野役場職員名簿》,宋燈奎 手寫本,林錦章先生提供。

第九篇 漢族篇

1033

(一)張阿勝家族

張阿勝,生於明治 23 年(1890),父張仁傳,母彭氏阿妹,新竹州竹南郡南庄

(今苗栗縣南庄鄉)獅里興人,父母早歿,因生活困苦,八歲曾為富人家牧童,14

歲進入樟腦寮當學徒,學習焗腦,16 歲被日人僱為大剖鋸(伐木用的大鋸)副手,

從事伐木工作,18 歲被日警徵為隘勇,駐防苗栗汶水溪一帶,負責保護樟腦寮,在

一次對抗賽夏族的行動中,小腿受槍傷,留下的疤痕,到去逝時仍在。

明治 41 年,張阿勝因婚姻問題,不見容於鄉里,乃攜同妻子彭氏三妹(臺中州

能高郡埔里街人),從基隆搭船到蘇澳,再徒步到花蓮,先後在鳳林、三笠(今玉

里鎮三民),從事焗腦、伐木工作。約在明治 42 年,移居雷公火(今關山鎮電光里),

謀求發展,二個月後,因見都巒山西側,今延平鄉鸞山下野一帶,土質肥沃,又無

人耕種,乃與妻潛入山區,建草寮居住,從事伐木、燒炭、焗腦、開墾水田等工作,

當時鸞山尚為警力所不及之地,阿勝對外出入,都沿卑南大溪,徒步經利吉往來臺

東街,阿勝將所生產之物品,送往臺東街販售,所得頗豐,生活逐漸安定。昭和初

年(1926),阿勝與妻彭氏三妹,返回埔里彭氏故鄉,招攬親友彭吐有、彭鼎蘭、

朱全、鍾瑞章、徐阿運、余集興、彭阿貴等人,前來鸞山地區開墾,到昭和 13 年,

形成約有 12 戶的小聚落,除一戶為平埔族人外,其餘都為客家人。

張阿勝婚後無子女,乃從臺東街抱養一女嬰為養女,即為張氏阿妹。阿妹 16 歲

時,阿勝為其招贅同是客家人的徐李發為夫。

鹿野鄉志

1034

徐李發,父徐託,母吳密,新竹州桃園郡觀音庄人,生於明治 37 年(1904),

幼時失母,又無兄妹,家窮,曾隨父行乞,七歲喪父,之後為人牧牛糊口,十三歲

當人長工,16 歲離鄉北上基隆,在碼頭當苦力,19 歲隨鄉親搭船到臺東街,再徒步

北上到臺東製糖會社設在月野的本島人移民村,當會社移民。一年後因墾作失利,

乃在親友介紹下入贅張家。婚後在鸞山地區辛勤開墾土地,使張家在數年後擁有水

田、旱田 10 餘甲,成為鸞山地區的首富。

昭和 13 年(1938)起,日本政府為「改廢警備線,節約經費,促進理蕃效果,

解決山地濫墾問題,以利於山地森林恢復、水源涵養及水利、電源之保存」,在兩

年內,將北絲鬮溪流域內本鹿地區楓、壽、朝日、常盤、桃林、橘等警察駐在所轄

區內布農族人 60 戶 630 人,移住都巒山西部216,張阿勝等 10 餘戶本島漢人,全被

日警驅離,土地被無償接收,張家在鸞山地區 27 年的開墾,全部付諸流水。

張阿勝離開鸞山地區之後,遷至阿美族部落鹿寮社租屋居住,除向鹿寮社頭目

承租土地,開園墾田外,亦在部落開設雜貨店,販賣煙、酒、雜細,其長孫女張氏

菊妹亦常挑著雜貨到原住民部落叫賣。鸞山散村之後,客家移民或回原鄉,或往池

上、玉里、鳳林等地發展,亦有移民,不願與張阿勝分離,隨其遷到鹿寮社,在鹿

寮社附近今永隆一帶,向原住民租地開墾水田,成為永隆地區最早的移民。

216

李敏慧,1997,《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

頁 74。

第九篇 漢族篇

1035

昭和 17 年(1942),張阿勝因二層坪(二棧坪)尚有很多未曾開墾的處女地,

土質肥沃,乃在二層坪擇地建屋,是年底舉家遷至二層坪,租地墾耕、買地、逐漸

又成大農戶。戰後張阿勝出任首屆鄉民代表,多次協助颱風救災、鹿野地區電氣化

等工作。

徐李發入贅張家後育有七男五女,除么女早夭,六子詩智、三女梅英、四女桂

英給人當養子女外,長子、次子、三子姓張、其餘都姓徐。

長子張啟文,鹿野公學校畢業後,因逢二次大戰,怕被日軍徵召入伍,乃託人

協助,進入鐵道部,在花蓮港出張所擔任驛夫,戰後第二年回瑞源務農,因戰後經

濟蕭條,生活困苦,正巧國軍第 70 軍在臺徵兵,四處宣傳號召臺灣青年自願從軍,

宣稱月餉可領六萬圓(舊臺幣),又可以學習國語,退伍後將有好工作,啟文乃應

徵入伍,後來國共內戰,第 70 軍調往大陸打戰,啟文與同鄉鄭姓友人等人在基隆港

候船時乘隙逃回臺東。啟文為農稼高手,尤以善於開田(墾地)、開圳、插秧聞名

地方,民國四、五十年代,鹿野、關山地區農民開田,競相爭取請其協助,啟文妻

劉盡妹亦為苗栗客家移民,育有六男一女,其四子芳連,為鹿野鄉第 14 屆鄉長。

次子張啟忠,妻陸碧雲(卑南族人,名音樂家陸森寶姪女),育有二男二女,

啟忠鹿野公學畢業後從事農稼,與兄、嫂等家人組團協助鄉人農作,民國四十年代,

曾在瑞源經營布店;三子張民龍,妻李錦香(苗栗客家移民),育有二男三女,民

龍大原國校畢業後,住在二層坪老家務農,曾任鹿野鄉農會理事;四子徐真鳳,妻

鹿野鄉志

1036

曾綢妹(苗栗南庄客家人),育有三男一女,真鳳務農,少年時曾在臺東腳踏車店

當學徒,民國 48 年學成返鄉開設宏隆車行,為大原地區第一家腳踏車店,真鳳熱心

地方事務,曾任臺東農田水利會代表,鹿野地區農會理事、臺東縣農會理事、寶華

山慈惠堂管理委員會委員等職;五子徐文忠,妻宋蘭英(南部客家移民),育有一

男二女,花蓮高工畢業,服務於鐵路局,現已退休;七子徐敬漢,妻謝安子(閩南

人),育有二子一女,曾在警界服務;長女徐菊妹,夫邱美松,花蓮光復客家人,

戰後夫妻遷回瑞源,從事豆腐製造;次女徐玉英,夫林玉道,新竹客家人,鐵路局

服務,曾任玉里站站長217。

張阿勝雖為自由移民,但在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成立之前,即已潛入都巒山區開

墾,是極少數在明治時期,移墾鹿野地區的漢人之一。後來被迫遷離,先後在鹿寮、

二層坪農墾,所需資金全部自籌,除所種甘蔗供應會社作為製糖原料外,與會社並

無關係。張阿勝移墾鹿野地區,歷經五代,子孫二百餘人,與瑞和徐阿增家族,並

稱鹿野鄉溪北地區兩大家族。

(二)張承霖家族

張承霖,新竹州苗栗郡三義庄人,父張紅日,母張黃石妹,明治 41 年(1908)

縱貫鐵路通車後,張紅日就在三義承攬鐵路貨運,從事運輸業。日治時代大正初年,

張承霖曾攜妻兒在屏東東港做生意,聽說東部地廣人稀,尚有很多未墾地,乃舉家

217

2005 年,3 月 23 日張啟忠、張民龍、徐真鳳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37

遷到花蓮港廳奉鄉末廣(玉里支廳三笠,今玉里鎮三民),開墾農地。大正 7 年(1918),

臺東製糖會社,為解決種植甘蔗原料的勞力問題,在縱谷地區設置月野、大原、萬

安、雷公火、鹿寮等本島人移民村,大正 8 年(1919)7 月,張承霖再舉家從末廣,

遷入月野村,成為會社移民。

張承霖曾從事商業,善於打算,看到大原地區尚有大片未墾原野地,乃於大正

10 年(1922)11 月舉家遷到大原居住,利用臺東製糖會社資金,招攬農民開墾土地,

種植甘蔗,先後開墾的土地約有百餘甲,成為大正時期,大原地區最重要的墾戶,

昭和 3 年(1928)鹿野區實施保甲制度,張承霖因而被選為大原村第一位保正。

張承霖開墾土地,極盛時期,養有耕牛 13 頭,備有牛車 4 部,幾乎全村的農民

都曾經是張家的僱工,每月用米需要 16 包(每包 6 斗、138 斤),當時大原地區漢

人無水田,米都由臺東街林江寧的米廠供應,每逢初一、十五,端午、過年,張家

尚需殺豬,分送工人過節。

張承霖開墾的土地為會社地及官有地,先後有三處:新良對面山(鸞山、上野

地區)28 甲、大原公學校後面山坡地約 28 甲、今瑞源往新豐的道路兩旁約 40 甲。

對面山的蔗田都為處女地,土質肥沃,不須使用肥料,年產量可達 80 多噸,但

因須渡卑南大溪,運輸較為困難。從大原驛到卑南大溪這一段,由臺東製糖會社,

供應臺車四輛,提供輕便軌道材料,張家雇工砍草開路,舖設輕便軌道,卑南大溪

在甘蔗收時為枯水期,張家僱工到海岸山脈砍伐木竹,舖成便橋,甘蔗採收後,先

鹿野鄉志

1038

以牛車四部(張家自有 2 部,恆春移民所屬 2 部)運到溪畔,換成臺車運送到大原

驛,再由火車運到臺東街的馬蘭工場。

大原公學校校後山坡地,土質也很肥沃,不須使用肥料,甘蔗採收後先綁成綑,

再以木頭做成「拖排」,將甘蔗放在「拖排」上,流放到山腳下,再以牛車運到大

原驛,昭和 13 年(1938)10 月,張承霖為著便於開墾公學校的山坡地,曾舉家遷居

新七腳川。

大原到新七腳川道路兩側的墾地雖較平坦,運輸較為方便,但土肉較少,土地

貧瘠,需要使用肥料,當時臺灣尚無化學肥料工廠,使用的肥料多為德國進口的硫

安。

張承霖開墾土地的資金都是向臺東製糖會社借貸,利息很輕,甘蔗採收再由所

得中扣還。當時會社在七腳川設有事務所,派日人長野英藏為監督(駐在員),貸

款向其申請。甘蔗的種植,從犁耕整地、種植蔗苗、鋤草培土,或僱工以日計薪,

或以甲為單位,由農民承包,當時一甲地的工資,大約新枝(新栽)的 80 圓,留二

年(甘蔗採收後保留蔗頭,待其長出新芽後,保留 3、4 枝,其餘打掉,可節省工資,

但收穫量略少)的 50 圓。

張承霖在大原地區,除了農墾之外,尚開設「文喜商店」(取長子修文、次子

修喜之名),經營雜貨五金、鐵路運輸、抽籐等事業。雜貨店販賣菸酒、農具、木

屐、斗笠等日常用品,當時賣酒以阿美族為主要對象,販進的酒以桶為單位,出售

第九篇 漢族篇

1039

時再以小杓量酒計價。承擔大原驛的運輸,運出的貨物以籐、黑豆等農林產品為大

宗,運入的則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抽籐事業則在海岸山脈鸞山地區,僱人採籐,

論件計酬,當時籐主要用於船舶,籐分 12 尺、13 尺、15 尺三種長度,直徑需 2 分

半至 3 分間,籐收購後再由火車運到臺東,交給海山寺附近日人開設的事務所。日

治時期,大原地區尚無碾米廠,張承霖在大原地區設有水礁,僱苗栗郡四湖庄鴨母

坑的水車師傅林榮華負責,利用水圳的水力,為庄民碾米,一日夜約可碾成 7 斗米。

張承霖移墾大原時,除了阿美族外,漢籍墾民約有 20 多戶,房屋大多數為茅草

屋,土埆厝算是比較好的,也僅有一、二間。茅草屋的搭建可就地取材,以木材為

主要結構,編菅榛為牆,以茅草覆頂,甚至連床都是用菅榛舖成,當時大原都是埔

地,到處都是茅草、菅蓁,木材、籐可到海岸山脈取材,土埆厝的建築反而費時費

事。農作物則以甘蔗為主(會社地規定要種甘蔗),黑豆為副,花生、陸稻亦有少

量栽種,當時老鼠、帝雉很多,農作物常遭損害。日治時代大原地區的水田都為阿

美族人所有,日人為保護原住民,不准漢人任意購買阿美族的水田,水田買賣須經

警察派出所同意,張承霖曾因私下向大埔尾社的阿美族人購買七分的水田,而被判

刑,關在宜蘭監獄,直到土地歸還後才被釋回。沒有水田種植水稻,糧食不足,土

地又為會社所有,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是移墾農民離散的主要原因。

昭和 18 年(1943),臺東製糖會社被明治製糖會社合併,由於戰爭局勢影響,

會社不再貸款,張承霖財力吃聚,由於無法負擔龐大工資,乃結束在大原地區的農

鹿野鄉志

1040

墾事業,開墾的土地被會社收回,張承霖將房屋、牛、牛車等生產工具出售償債,

僅保留鋤頭、耙等農具,舉家遷到池上網綢山上武田製藥會社的農場,租地種植奎

寧。

張承霖曾任大原村第一任保正,鹿野區役場事務囑託、臺東廳檢查委員等地方

公職。張承霖有弟張縣霖,大正 9 年(1920)6 月,亦來月野,與兄共同開墾,亦曾

隨之移墾大原,後來在鸞山地區僱工燒木炭,再轉到稻葉(今卑南鄉嘉豐村),從

事換番(與原住民交易)、運送業,最後遷到知本。

張承霖育有三子:修文、修喜、修商。長子修文也是長孫,張承霖移墾月野村

時,其父張紅日捨不得讓長孫離開而將其留在三義身邊,直到大正 9 年(1920)9 月,

修文六歲時祖父病故兒子分家,修文才從三義搭火車南下,輾轉到大坂埒(恆春半

島的南灣),搭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撫順輪到臺東港,當時臺東港並無碼頭設備,

撫順輪停泊在外海,先靠小舢船接駁登岸,再搭火車到月野。

修文讀書時大原公學校尚未設立,必須到里壠(關山)公學校就讀,借住在開

旅社、賣條仔(又稱面布條,客家飲食之一)的同鄉林阿水家,公學校畢業後,再

到臺東公學校讀高等科,畢業後回到大原,曾經擔任保甲書記一年餘,大原警察派

出所原設在七腳川,昭和 7 年(1932)才遷到大原,新的建築是由移民出公工修建

的,保甲事務所設在派出所內,時大原村漢人移民分為六甲,每甲約 12 戶,共有 70

餘戶。

第九篇 漢族篇

1041

修文辭掉保甲書記後,留在家中協助父親事業,昭和 10 年(1935)6 月修文與

萬丹移民潘上仁之女網市結婚,婚禮很簡單,走路到新七腳川迎回新娘,沒有任何

排場,宴客也僅一桌。修文婚後育有二子(燦乾、哲雄)一女(ラルエ)。日軍攻

陷南京的那一年(昭和 12 年),修文曾經一度離家,與妻子到都蘭租地種植甘蔗二

年。父親結束在大原事業後,修文亦曾到富里承租土地,從事農耕、抽藤事業,後

來應公學校同學阿美族人木村谷榮之邀,回到鹿野,協助他經營設在鹿野的製材所。

戰後在潘登旗介紹下進入鹿野鄉公所,擔任戶政工作,民國 64 年在鹿野戶政事務所

秘書任內退休。

張承霖的次子修喜,昭和 18 年(1943),應臺灣開拓會社之徵,到海南島開拓,

從高雄港出發,船出港未久,即遭盟軍轟炸,因而死亡,僅領有安家費 400 圓。三

子修商,日治時代協助父親從事農墾,曾在警察派出所擔任工友,戰後任職於鹿野

鄉自來水廠,後因病辭職218。

(三)林享春家族

林享春,高雄州潮州郡萬巒庄五溝水人,清光緒 10(1884)生,父林文熙,能

文能武,曾參加客家「六堆」防衛地方,卻不善理財,靠三甲水田給人耕佃收租維

生。明治 28 年(1895)日人領臺,享春十一歲,基於民族意識,不願讀日本人設的

218

2005 年 2 月,張修文訪談。

鹿野鄉志

1042

公學校,曾到屏東的書房讀了四年的漢文,之後在屏東學習染布技術,曾從事布匹

買賣。

大正 6 年(1917),林享春與李奎妹結婚,先前享春曾娶黃氏為妻,未育有子

女就已往生,奎妹亦已結婚,嫁給宋姓人家,育有二子(阿錦、燈奎)二女(錦妹、

生妹),後來夫死,奎妹獨立撫養二子二女,生活極為艱難,乃在親友介紹之下,

與享春結婚,婚後育有二子(錦章、榮貞)一女(芹英),享春視奎妹子女如己出,

照顧有加,錦章兄妹亦以大哥、二哥、大姊、二姊稱呼阿錦兄妹。

林享春家族在五溝水原有水田三甲,生活尚能溫飽,後來因父親受人詐騙,賣

掉水田,生活頓感困苦,乃有外出謀生之念頭。先是未滿二十歲的長子阿錦先到東

部,輾轉到花蓮港廳公埔(今富里鄉)墾地種植甘蔗。後來享春到公埔探望阿錦,

原本不放心他一人獨自在外,欲帶他回鄉,但到公埔,看到土質肥沃,可耕地尚多,

加上其叔林文新已在公埔鐵支(鐵路)尾開墾有成,享春在文新、阿錦勸說下,決

定舉家遷到公埔。

大正 9 年(1920),享春舉家移墾公埔,先坐火車到高雄,再搭船到臺東,登

陸後再乘手押臺車到公埔。

享春在公埔,向人承租土地種植甘蔗,居住的草寮是自己搭建的,上山砍竹,

到溪埔割菅蓁、茅草,以竹為架,編菅榛為牆,塗以石灰,屋頂再蓋以茅草,勉強

可以遮風避雨,幼女芹英即在公埔出生。在公埔三年,適值日本政府在花蓮港廳大

第九篇 漢族篇

1043

肆修築道路,強制人民義役出役,即所謂公工。雖有微薄的津貼,但需自備糧食、

衣物,往往一調十幾天,導致人民無法專心自己的事業。由於公工太多,無法生活,

正巧臺東製糖會社鹿野農場,正在招募本島農民移墾,享春的次女婿邱振郎(生妹

夫婿)亦在鹿野農場擔任雇員,享春乃決定遷到鹿野。

大正 12 年(1923)8 月,除阿錦留在公埔外,舉家遷到鹿野村五十戶仔,當時

從公埔到里壠(關山),尚無火車,享春向友人借來「番仔牛車」(原住民牛車),

半夜出發,天亮到池上,渡過新武呂溪,趕到里壠時已經天黑,只好借住親友家。

次日享春先到鹿野打點,家眷在里壠住了幾天,再搭臺東製糖會社私營的輕便火車

到鹿野驛,換乘享春借來的牛車,沿著鹿野小學校後方村道到「五十戶仔」,經過

小學校時,正值小學校在放煙火,舉辦運動會,那一天正是 8 月 30 日天長節,小學

校舉辦活動慶祝。

大正 11 年(1922),臺東製糖會社為著解決種植甘蔗的勞力問題,在鹿野村(日

人移民村)西側外圍設立本島人移民村、興建五十戶移民家屋,預定招募本島農民

50 戶(實際移入僅有 22 戶 47 人),因此有「五十戶仔」地名之稱。

除了提供免費的家屋外,製糖會社尚提供移民每戶耕牛一頭、犁一付、幾個月

的食米,免利息的農貸。會社設立本島人移民村,除為解決勞力問題之外,尚有利

用本島農民,指導日本移民種植甘蔗之意。日本移民來自寒帶地方,沒有種植甘蔗

鹿野鄉志

1044

的經驗,移入之初,種甘蔗竟然僅取蔗尾做蔗苗,移入本島農民之後,日本移民種

植甘蔗的技術才逐漸改善、進步。

鹿野移民村的耕地約有 600 多甲,先由會社以「火犁」開墾,以 5 甲為一區,

作棋盤式的規劃,每區之間,都有農路、排水溝。初期每戶移民可承租會社地 3 甲,

分成四區,輪流種植甘蔗等作物。此外,農民亦可自由開墾附近山坡地。

享春墾作的土地約有 6、7 甲,除鹿野村外,尚擴及馬海、鹿寮等處的未墾地,

墾耕工作除由享春、燈奎父子負責之外,家中尚雇有一名長工,甘蔗採收期則需另

行僱請短期工人幫忙。當時張瑞全(美濃客家人)在鹿野村承攬會社甘蔗採收工作,

甘蔗採收期都會從西部引進季節性的農人一、二十人,享春雇用的短期工人都是透

過張瑞全引介。

除種植會社規定的甘蔗外,陸稻、花生是本島移民的主要作物,享春每年收穫

陸稻、花生各約 4000 臺斤,陸稻除了自家食用外,餘糧與花生出售,是主要的收入,

當時大多出售給從埔里遷移到鹿野的蔡水來。

會社興建的本島移民村,每戶宅地有 1 分 4 厘,家屋為竹籠仔厝,各有一間客

廳、兩間臥房、一間廚房,尚稱完備。由於移民不斷離去,家屋逐漸倒塌,留居的

移民可以自行利用,會社並不干涉,因此享春的宅地不斷擴大,最後竟有五分地之

廣。除建倉庫、工寮(供季節性工人居住)、牛舍、豬舍、雞欄之外,尚可種植蔬

菜、果樹。當時蓋房子很容易,附近山上的木材可以砍來做支架,馬海附近都是箭

第九篇 漢族篇

1045

竹,可以砍來編成牆,未墾地的茅草可以砍來蓋屋頂,不須花費很多錢。日本移民

不養豬、不養雞,也不種菜,奎妹利用空地養了 6、7 頭豬、100 多隻雞,種了各種

蔬菜,賣給移民村的日本人,亦是家庭重要的經濟收入。

昭和初期,五十戶仔的本島移民僅剩享春與邱新財、黃東良、徐萬得、邱阿合、

李檣等十多戶,除李檣為閩南人、邱新財為北部客外,其餘多為南部客家人。本島

人移民村中,以李檣的經濟情況較佳,李檣高雄州人,曾在臺東做生意,後來應製

糖會社之邀,移入五十戶仔種植甘蔗,墾殖的土地多達 20 餘甲,多雇臨時工耕種,

李檣亦曾在五十戶仔開設雜貨店,供應五十戶仔本島人日常用品,其女兒是當時鹿

野區唯一經過考試取得資格的助產士,昭和 13 年間,李檣應其在鹿寮的親戚李聯的

邀請,遷居鹿寮,共同開墾土地,種植甘蔗。

當時在鹿野村附近,做生意的本島人,尚有鄧細番與鍾桂友,都為客家人,他

們分別向林彬秀(屏東萬巒五溝水客家人,曾任里壠區長)頂替開設在北絲鬮溪社

(今延平鄉桃源村)與鹿野村的「酒保」,供應內本鹿警備道日本警察、鹿野村日

本移民的煙、酒、日常用品。其中以鄧細番最為富有,鄧細番新竹州竹南郡三灣庄

崁頂寮人,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曾從事教職,後來辭去教職做生意,由於為「國

語家庭」,其子女都就讀日本人念的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其長子鄧萬和,小學校

畢業後,先後就讀高雄州立中學校、臺北高等學校、臺北帝國大學醫學校,最後獲

得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曾隨神田醫生行醫,戰後在臺東開業,現移居日本。

鹿野鄉志

1046

享春的兩位女婿:李聯聖、邱振郎都是臺東製糖會社的職員,李聯聖負責鹿寮

農場,曾到西部招募農民移墾鹿寮、加拿典種植甘蔗,對於鹿野鄉聚落的形成與發

展,頗具關鍵。邱振郎則在鹿野村製糖會社事務所任職,兼醫務室會計、翻譯工作,

曾升到書記補,是本島人在會社中最早的書記補。

風土病(瘧疾)流行、山豬危害、交通不便、收入不佳、土地放領遙遙無期是

本島移民失散的原因。大正 9 年(1920)之前,鹿野村外交通,僅有輕便臺車(手

押車)往來臺東、里壠間,大正 9 年製糖會社里壠線鐵路通車後,始有火車由鹿野

驛出入,大正 15 年(1926)3 月,東線鐵路才全線通車,移民往返原鄉極為不便,

夜間面對山影,常淚流滿面。

山豬危害農民,常在一夕之間,使農民心血化為烏有,為防患山豬,移民或灑

瓦斯土,或夜間在田地搭草寮,輪流看守,敲打空油桶嚇山豬,導致第二天無力工

作,直到昭和 4 年(1929)4 月,總督府補助製糖會社,從今鹿野國中後方坡地起,

經茶改場臺東分場,到咾吧咾吧溪間,修築通電流的防獸柵欄,山豬的問題才獲解

決。

收入欠佳是移民離去最主要原因,甘蔗從插種到採收需要一年六個月,糖價又

常受國際行情影響,有一年甘蔗採收後,燈奎從會社結帳回來,扣除肥料、農貸,

竟然僅存 47 圓。會社應允放領給農民 1.5 甲的土地所有權又遙遙無期。農民生活不

易,暗中將會社補助的牛、犁賣掉,半夜舉家潛離的事屢見不鮮。享春常常自嘆:

第九篇 漢族篇

1047

「給土地騙了一年又一年」,昭和 17 年(1942),由於兒子都已成年,且除阿錦外,

都擔任公職、教職,家庭有了固定收入,享春毅然結束農墾事業,結算所得,在鹿

野農墾 17 年,竟然負在債 500 餘圓219。

享春富民族意識,不讀日本書,不講日本語,好讀書,農墾之餘,除了閱讀嘉

義蘭記書局、上海錦章書局出版的《四書》、《包公案》、《三國志》、《列國志》

等古典文學外,亦喜歡閱讀報紙,關心時事,對世界地理亦有瞭解,可謂農民中的

知識份子,享春熱心助人,常排解村人糾紛,家中常有到鹿野村醫務室找神田醫生

看病的親友寄宿,享春夫婦都會熱心照顧,用牛車接送醫院。民國 57 年,享春過世,

享年 86 歲。

享春長子阿錦,明治 33 年(1900)生,留在公埔繼續農耕,後來與平埔族人潘

貴妹結婚,與家人持續往來,昭和 11 年(1936),亦遷到鹿野,從事牛隻販賣、土

木小包工程。阿錦夫婦至為孝順,民國 56 年間,母奎妹臥病在床,貴妹辛勤服侍,

日夜匪懈,直到奎妹往生,頗令家人感動。阿錦生育有五子(東生、貴生、鈺生、

金生、豐隆、)五女(東香、貴妹、騰妹、秀玉、靜子)。

次子燈奎明治 42 年(1909)生,在公埔公學校讀到五年級,隨家遷到鹿野時,

鹿野公學校剛設立(大正 12 年創校),且為四年制,又不能進入日本人念的鹿野尋

常高等小學校,因而輟學。燈奎力求上進,協助父親農耕,工作之餘不忘讀書,利

219

根據臺灣總督府的調查,昭和 2 年(1927)末,鹿野村本島移民平均每戶負債 349.9 圓(臺灣總

督府,1929,《臺灣ほ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頁 213-214)。

鹿野鄉志

1048

用夜間進修通信教育(函授學校),昭和 8 年(1933)因二姊夫邱振郎之助,進入

臺北的「自動車講習所」學習駕駛,考取駕照後進入「新港自動車株式會社」工作,

擔任卡車司機。昭和 14 年(1939)燈奎進入鹿野庄役場工作,由於工作努力,深得

庄長森正計賞識,從雇員、書記補、書記、財務係主任到助役(相當於今鄉公所之

秘書)兼會計係,戰後曾任鹿野鄉官派副鄉長、鄉長,民國 61 年在鹿野鄉公所人事

管理員任內退休,68 年病逝家中,享年 71 歲。燈奎妻林氏禎妹,育有六名子女:長

子豐彰,屏東農專畢業,任職於臺糖公司;次子金木,玉里初中畢業,在家務農;

三子福全,大仁藥專畢業,擔任藥劑師;四子福江,中原理工學院畢業,任職中華

工程顧問公司;長女俊枝,臺東師範畢業,從事教職,其夫簡焦桐,歷任紅葉、桃

源、鹿野、龍田等國小校長;次女明枝,國校第一名畢業,因經濟因素無法繼續升

學,在家幫助農耕,其夫鄭進興,歷任鹿野、龍田、卑南、新生等國小校長;三女

秀枝,國校畢業,在家幫助農耕,其夫陳琳松,從事運輸業;四女秀清,吳鳳商專

畢業,與夫王裕文共同經商。220

享春三子錦章,大正 6 年(1917)生於萬巒五溝水,幼時隨父移居東部,大正

15 年 4 月,進入鹿野公學校就讀,一年級時曾隨蔡錦聯學漢文,221蔡錦聯新竹州客

家人,使用客語教學生讀漢文,甚得學生喜愛,一年後蔡錦聯因故與校長佐佐木讚

220

宋燈奎,1962,《宋氏傳家史錄》。

221 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設有漢文課程,每學年中每週皆有 5 節課程,三年級開始,女生每週僅有

節,另 3 節改上裁縫課。大正 11 年漢文改為選修科,許多公學校因而廢止漢文科,昭和 12 年,

全臺公學校正式廢除漢文科。

第九篇 漢族篇

1049

三郎發生衝突而離去,鹿野公學校即不再開漢語課程,當時鹿野公學校的學生,以

原住民居多(昭和 8 年,公學校學生 113 人,本島漢人僅有 10 名)。錦章由於成績

很好,公學校四年畢業後,獲准保送鹿野小學校五年級繼續就讀222,畢業後直升高

等科。當時小學校對本島人學生有差別待遇,本島學生不能當級長(鄧萬和、林榮

貞例外),畢業的優等生只能頒給日本人,錦章功課很好,六年級和高等科都是第

一名,但均領不到優等獎。由於功課佳,錦章備受校長安田勝之助的賞識。

昭和 9 年(1934)錦章高等科畢業,適逢已退休定居花蓮港的安田勝之助任鹿

野區長,安田向臺東廳提報錦章為鹿野區書記,七個月後安田回到花蓮港,繼任區

長的為里壠支廳退休的警部補森正計。森正計為人嚴謹,做事實事求是,對部下要

求嚴格,昭和 10 年~20 年初,擔任鹿野的區、庄長223,對鹿野地方貢獻頗大,錦章

自認為其做公務員的基礎,是森正計為之奠定。昭和 12 年,錦章調升財務主任書記,

昭和 15 年 12 月因安田勝之助的引介,錦章調任花蓮港市役所,在稅務課任職,三

個月後調任鳳林郡水利組合任財務主任,任內除一般行政工作外,還負責清理水利

組合多年未收款項,解決水利組合與鹽水港製糖會社間長期紛爭。鹽水港製糖會社,

在花蓮擁有壽(壽豐)、上大和(光復)兩糖廠,設有花蓮港製糖所管理,轄下自

營農場 600 多公頃,自設水利設施,後來因總督府命令,將其水利設施納入鳳林郡

水利組合,鹽水港製糖會社不服,引起紛爭,經多次協調,都無法解決。舉行高層

222

當年首次保送鹿野公學校畢業學生進入鹿野小學校繼續就讀,名額僅有 3 名,昭和 13 年鹿野公學

校改為六年制後,隨即取消保送。

223 昭和 12 年,臺東廳實施街庄行政制度廢區改庄,鹿野區改為鹿野庄,區役場隨之改為庄役場。

鹿野鄉志

1050

協調會時,錦章奉命參加,錦章根據法令、業務內容、相關資料,在會中與鹽糖代

表、法學博士出身的土地係長,針鋒相對,舌辯三個小時半,最後令對方啞口無言,

終於解決紛爭,錦章因而贏得「年輕的財務權威者」的美譽。

昭和 17 年(1942)9 月,錦章應其鹿野公學校老師木村之邀,回到臺東擔任臺

東廳農會書記,負責財政業務,清理帳目,解決廳農會多年帳目不清問題。期間廳

農會經營的肥料配合所,亦因帳目不清,未收款太多,資金遭到臺灣銀行凍結,導

致週轉不靈,錦章奉命清理,經過三個月不眠不休的努力,終於解決問題,錦章因

而被任命為臺東廳屬(判任官)、兼臺東廳農業會囑託。錦章注重數目字的精確,

臺東廳日籍長官亦常以「年輕的財務權威者」相許。

戰後錦章先後擔任臺東縣政府建設科員、省農林處(廳)駐縣農業技術員。民

國 36 年 8 月,重返鹿野,擔任鹿野鄉合作農場(接收日產土地而由佃耕農民組成)

副場長,二個月後,因農場解散,轉到曾玉崙經營的和豐農場擔任經理,七個月後

回任公職,擔任鹿野鄉公所文化股、經濟股等主任,建設課長等職,任內籌設永安

國校分校、爭取修築鹿野大圳,任職鄉公所期間,錦章以瑞源尚有荒埔,亦有水源,

曾遷居瑞源兼耕水田數分地。民國 43 年 6 月,調回臺東縣政府,擔任建設局農務課

長、技正等職,民國 69 年 9 月退休。

錦章於昭和 18 年(1943)與吳金英結婚,育有二子一女:繁樹(文化大學中文

系畢業、政治大學研究所結業,臺東體中教師退休)、國樹(中興大學經濟系畢業,

第九篇 漢族篇

1051

淡江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結業、臺灣銀行資訊室科長)、晶美(婦嬰婦理學校畢業,

任職聯勤總部醫務所),妻亦以教子有方,於民國 81 年獲聯勤總部模範母親表揚。

享春幼子榮貞,大正 13 年(1924)生於五十戶仔移民村,昭和 6 年(1931)進

入鹿野公學校就讀,當時公學校學生以擺仔擺、鹿寮兩社阿美族為主,本島漢人很

少,僅有林捷興(鐵路員工子弟)、邱蘭香(邱振郎之女)等少數人。四年級時插

班考試轉入鹿野小學校,同班本島學生僅有他與蔡水來的兒子蔡太山、鄧細番的女

兒鄧秀綢三人。昭和 14 年,榮貞高等科畢業,考入臺南師範學校講習科。

榮貞就讀小學四年級時,日本大分縣農業學校畢業的原尻太到鹿野小學校任

教,擔任農業課程。原尻太看到鹿野村日本移民竟然沒有人從事副業,甚感訝異,

以為農村沒有副業就不是農村,因此想從學校學生著手,在鹿野村推廣副業。原尻

太利用小學校的實習農場開闢成普通作物(甘蔗、稻米等)、特用作物(薄荷、棉

花等)、蔬菜作物等園區,指導學生種植作物,原尻太精通農技,能將蕃茄接枝在

馬鈴薯上,產生上生蕃茄、下長馬鈴薯的新品種,頗令學生敬佩。原尻太更在農場

建立豬舍(兼堆肥)、雞舍,指導學生養豬、養雞,所需飼料,都由學生利用稻米、

布袋蓮、蝸牛殼等自行調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每日下午上完第一堂課後,就須

全部投入農業課,養雞所生的蛋,學生尚需利用上課之前撿蛋、午休時間到移民村

銷售,所得均需記帳,絲毫不得馬虎。當時學校的鋤頭有一百多把,每天學生都要

利用課閒時間磨洗。原尻太曾在小學校舉辦全廳的農業科教學觀摩會,並利用夜間

鹿野鄉志

1052

在鹿野青年學校上課,推展農村經營副業。這段經驗,對榮貞影響很大,榮貞小學

畢業時,原尻太也被調至臺東廳農業試驗場擔任技手。

榮貞就讀臺南師範學校時,臺東廳出身的學生僅有 3 人。當時師範學校分為三

類:第一類講習科三年,專為本島人而設,以培養公學校師資,高等科畢業即可報

考;第二類普通科,小學六年畢業就可報考,修畢五年課程後,再經演習科兩年方

得畢業,培養小學校師資為主;第三類演習科,師範普通科或中學校五年畢業才可

報考,修二年畢業後可以當小學校長或中學教師,以日人居多,榮貞記憶中演習科

畢業的臺東廳僅有黃夢龍(曾任臺東女中音樂教師)以及卑南族的陸森寶(原住民

音樂家)、古仁廣(曾任大南國小校長)等人。師範學校臺、日學生共讀,一律住

在學寮(學生宿舍),較少種族歧視。

昭和 17 年(1942)4 月,榮貞師範學校畢業,分發到花蓮廳竹田國民學校服務,

第二年正值日本第一次在臺灣招募海軍志願軍,榮貞瞞著家人報考,成為臺灣第一

屆海軍志願兵(共有 1000 人)。

昭和 18 年(1943),榮貞進入左營海軍志願兵訓練所(在今海軍官校),六個

月基礎訓練後進入海兵團,接受分科教育。第一屆海軍志願兵分為水兵、機關(機

械)、整備(修護)、衛生、主計等科,榮貞被分發到機關科,與李登欽(李登輝

總統之兄,戰死在菲律賓)同科同班,後來轉入飛行科,到鹿兒島接受訓練。

第九篇 漢族篇

1053

飛行科原本不招收本島人,後來因日本飛行員在戰爭中折損太重,才選拔本島

人 50 人試驗,榮貞成為第一批飛行科的本島學員。昭和 19 年(1944)11 月,榮貞

進入鹿兒島海軍航空隊,六個月後轉到土浦航空隊繼續受訓,尚未結訓,日本宣布

投降。

戰後榮貞回臺,重拾教鞭,民國 35 年 2 月,進入鹿野國校任教,光復之初,教

育極為混亂,既無課本,又乏國語人材,榮貞教學之初,都是自編教材,國語則是

夜間由駐紮在學校的一位軍人先教教師,第二天再教學生。半個月後,榮貞奉調設

在臺東的國語推行所研習三個月,當時國語推行所從大陸聘來了三位講師,從注音

符號ㄅㄆㄇ教起,推行所的研習課程,不僅奠定榮貞的國語基礎,更影響榮貞的一

生。

由於當時山地國校校長奇缺(平地國校校長多由外省人士擔任,外省人多不願

到山地任職),國語推行所結業第 1 名到第 10 名學員,都被派到山地國校擔任校長,

民國 35 年 4 月,榮貞被派任安朔國校校長,為當時臺東縣最年輕的校長,36 年 9 月,

調任「土坂中心國民學校」,兼鄉公所文化股主任,民國 38 年 3 月,調派初鹿國校

主任,負責高台分班(美農國校的前身)的籌設,同年 9 月,調任霧鹿國校校長。

民國 38 年間,發生所謂「關山事件」,關山警察分局失竊步槍 10 支,子彈 300

發,治安單位推測,可能係霧鹿村青年所為,當時同為臺南師範學校出身的官派縣

鹿野鄉志

1054

長黃式鴻,以榮貞在山地鄉擔任校長多年,熟悉山地事務,將他調到霧鹿,協助處

理善後。

榮貞當時初婚,將新婚妻子留在關山,獨自從海端徒步 7 個小時到霧鹿,當時

霧鹿風聲鶴唳,謠傳國軍即將攻擊霧鹿,家長將學生藏匿在山寮,不讓子弟上課,

即使校長、老師挨家挨戶訪問勸導,仍然無效,黃式鴻縣長親自上山安撫,勸村民

交槍則既往不咎,仍無結果,學校教師一度撤離下山。後來賴一位村中出身在東河

鄉都蘭派出所擔任警察的青年,返村勸導,在新武呂溪谷,找出埋在土裡的槍械、

子彈,問題才逐漸平息,學校恢復上課。

民國 40 年 2 月,榮貞調任延平鄉桃源國校校長,52 年 9 月,調回故鄉擔任龍田

國校校長,54 年 9 月,調任縣政府教育局,歷任督學、國教課長等職,民國 78 年退

休。

榮貞於民國 37 年與蔡丙妹結婚,育有一子三女;東明(工專畢業,曾任職大同

公司)、水蓮(商專畢業,與夫陳龍和在臺北開貿易公司)、木蓮(商職畢業、已

往生)、鳳蓮(空中大學畢業,体育中學職員退休)224。

224

2005 年 3 月林錦章、林榮貞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55

(四)徐阿學家族

徐阿學新竹州中壢郡平鎮庄北勢人,明治 25 年(1892)生,父徐阿旺,母賴氏

金妹。阿旺曾為廚師,兄弟分家後僅得旱田二、三分,種菜為生,生活清苦,阿學

身為長男,童年時代即為人長工,賺錢幫助家計,因而失學。

大正 11 年(1922)11 月,阿學 31 歲,隻身前往花蓮港廳玉里支廳三笠(今玉

里鎮三民里)尋求發展,聽聞臺東製糖會社在鹿野村招募本島移民,乃在 11 月 29

日移入鹿野村五十戶仔,成為會社移民。

大正 14 年(1925)阿學移墾事業較為安定,決定將家眷接來鹿野,因五十戶仔

位置較為偏僻,生活較不方便,九戶仔較近鹿野區行政中心,離區役場、警察派出

所、醫務室等行政機構較近,生活較為安全方便,乃遷到九戶仔,建造茅草屋居住。

同年 11 月,阿學返鄉,將父、母及妻子雨妹、三子木清,接來鹿野。當時先從中壢

坐火車到基隆,再乘大阪商事會社的商船經蘇澳、花蓮港到臺東外海,以小船接駁

上岸,再搭里壠線火車到鹿野,需費時三天。

阿學為會社移民,可向會社承租四甲土地,會社規定其中三甲要種甘蔗,一甲

可自行利用。種植甘蔗所需資金、肥料,會社提供無息貸款,但需兩位種有甘蔗,

當年可採收的移民作保,貸款在甘蔗採收後從所得扣還。另一甲土地,阿學用來種

植陸稻、花生、甘藷,陸稻為主要糧食,花生出售可獲現金,甘藷用來養豬,是家

中主要副業。阿學雖然未讀書,但頗為精明,善於打算,除墾作之外,亦在鹿野地

鹿野鄉志

1056

區從事仔豬、耕牛買賣仲介以及豬肉販賣,是鹿野村本島農業移民中經濟收入較高

者。

阿學身材魁武壯碩,略精國術,為人公正,又是早期移民,常協助後期移入的

本島農民,排解本島移民間的糾紛,因此在昭和 3 年,鹿野地區開始實施保甲制度,

阿學被選為鹿野村本島人的首任保正。

昭和 16 年(1941),阿學因三子木清在役場任職,得以獲日人允許,從九戶仔

遷入鹿野移民村,在鹿野村警察派出所斜對面,起蓋新宅,由移民村日人匠師丸山

三次(曾參與臺東廳武德殿建造,鹿野庄第一屆庄協議會協議員)設計施工,格局

依阿學之意,為保有本島人之傳統,中間為神明廳、客廳,兩側臥房再採和式。在

本島農業移民中,阿學為得以遷入日本人移民村的第一人。

明治 44 年(1911)1 月,阿學在故鄉與同郡山仔頂庄人鄧氏雨妹結婚,婚後育

有五男二女,長男、次男早夭,除三子木清在故鄉出生外,三子金火、四子定雄、

長女季妹、次女梅蘭都在鹿野出生。阿海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長子木清就讀鹿野

尋常高等小學校時即因成績很好(原為第一名,因與庄長、派出所主管子女同班,

本島人在小學校常受歧視,因而落居第三名),待人又很有禮貌,備受庄長森正計

賞識,昭和 15 年木清高等科畢業後,森正計庄長就授意助役長島藤吉,推薦木清進

入庄役場擔任臨傭(臨時員),由於工作勤勉,逐次調昇,先後升任雇員、書記補

第九篇 漢族篇

1057

兼財務主任,當時日籍年輕職員都被徵調當兵,庄役場人力較缺,因而有更多的本

島人進入庄役場服務。

戰後木清調任延平鄉公所擔任幹事(後改稱為秘書),當時山地鄉長必須由原

住民擔任,初期原住民鄉長受限於學經歷,鄉務實際由秘書負責,木清在延平鄉服

務 20 餘年,曾使延平鄉多次榮獲「臺灣東部山地生活改善計畫」競賽第一名,紅葉

國校棒球隊成立之初,缺乏經費,木清亦曾協助,籌款購買球具。民國 57 年木清調

任鹿野鄉公所擔任秘書,經歷徐振武、陳玉在、龔有恆等鄉長,長達 18 年,直到 75

年退休,期間曾多次獲行政院頒狀獎勵。木清在昭和 19 年(1944)12 月,與花蓮港

廳富里庄人徐氏蓮妹結婚,育有三男:長子榮輝,與妻沈美信在永和從事國際貿易;

次男榮造,在中國大陸從事茶葉生意;參子榮宗,任職鹿野地區農會,妻曾麗霞,

現任海端鄉戶政事務所主任;長女菊蓮,夫葉榮造,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

中國國際商銀董事;次女淑英,夫葉信平,在花蓮開設西藥房;參女瑞貞,在臺東

國泰保險公司任職,其夫董照耀,在電信局服務225。

阿學次子金火,昭和 10 年(1935)在九戶仔出生,昭和 17 年進入鹿野公學校

就讀,第二年美軍開始空襲鹿野地區,讀書即不正常,除躲空襲外,尚須割馬草、

剝樹皮,到擺仔擺部落替阿美族被征為高砂義勇隊的家屬捉農作物的蟲、割稻。在

校期間金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出身大埔尾社的阿美族籍老師相馬勝義(宋勝義),

225

2005 年 11 月,徐木清、徐蓮妹訪談。

鹿野鄉志

1058

一年級時金火生病請假,返校上課時在校門口遇見相馬老師,相馬摸著金火的頭微

笑安慰幾句,讓金火備感溫暖,此事對金火日後擔任教職的教學態度頗有影響。

民國 36 年,金火考上臺東中學初中部,鹿野國民學校同時考上的尚有孫新發、

邱仁山、鍾正男、廖端仁等人,當時因颱風侵襲,鹿鳴橋被沖毀,鐵路因路基崩塌,

交通中斷達 213 天,幸而鹿野溪鐵路橋未被沖毀,擔任村長的徐阿學捐款,在橋上

鐵軌間舖設木板,勉強維持對外交通。金火註冊時,就是沿著鐵道,走四、五小時

的路才到學校。就讀之初,住在學校設在陸軍 805 醫院附近的學寮,因初次離家很

會想家,幾乎每週都要走路返家,每當回學校時,母親都送他到鐵路橋,看著他走

過鐵橋才放心回家。

民國 39 年,金火初中畢業,父兄原要他繼續讀高中,金火卻想讀師範,瞞著兄

長,報考臺東師範,考試時沒有錢住旅館,金火與同學陳瑞南(曾任省青果合作社

總經理),夜宿停在臺東車站的車廂。

民國 42 年,東師畢業,金火被分發到臺東市仁愛國校,服務五年,因表現優越,

曾升任兒童部訓導主任等職,47 年復興國校創校,金火調升復興教導主任。當時復

興與仁愛、關山、三民、大王等校,被指定為臺東縣重點輔導學校,每年都要代表

臺東縣參加全省成果展,準備工作由金火負全責,常工作到深夜,因而受到教育科

長青睞,民國 52 年出任大王國校校長,年僅 28 歲。

第九篇 漢族篇

1059

在大王七年,到任前金火即向教育局爭取分發師範學校剛畢業的學生到校服

務,學校老師大多年輕、未婚,讀書風氣極佳。金火特別重視教師進修,聘請長老

教會英籍牧師教老師讀英語,鼓勵教師參加考試,服務期滿保送師大的有三位,通

過教師檢定及格轉任國中教師的有 7 位,金火也獲得全國最優公務人員、臺灣省特

優教師等獎,民國 59 年,金火調長寶桑國小。

寶桑十年,金火設立科學教育中心,成立臺東縣第一個啟智班,期間因推展科

教有功,奉派參加教育部日、韓科教考察團。民國 69 年調長新生國小。

新生十二年,金火開創臺灣最早的「班級經營」,金火曾讀過教育部李聰明撰

寫的《學校經營》這本書,其中有一章略述「班級經營」的概念,觸發金火「班級

經營」的理想,認為培養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加強教室管理以及改進教學環境對

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改變班級環境可以與家長共同努力,於是金火商請頗受家長

肯定的林麗華老師的班級作試驗,邀集家長溝通觀念,由家長捐助圖書、書櫃、教

具、運動器材等設備,師生共同佈置,使教室成為最適合學習,而且是溫暖的家。

由於成效很好,逐漸推展到全校,新生國小也成為全縣及其他縣市觀摩的對象,屏

東師院教授朱文雄,曾譽金火為「班級經營之鼻祖」。金火「班級經營」的理念,

獲得縣教育局的認同,於是推展到全縣各校。臺東縣「班級經營」的推廣,引起省

教育廳的重視,廳長林清江到校參訪,頗為讚賞,於是由教育廳撥款,由金火主編,

鹿野鄉志

1060

將臺東縣推展「班級經營」的成果,編成《臺東縣推展班級經營成果專輯》,供各

縣市參考。民國 73 年,金火榮獲師鐸獎。

民國 81 年,金火調長卑南國小,卑南七年,金火致力於棒球的發展,聘請吳仁

城為教練,訓練球隊,屢獲佳績,如 83 年東京世界杯軟式少棒亞軍,84 年在美國舉

行的小馬杯世界棒球賽冠軍,85 年獲日本棒球聯盟邀請赴日比賽,成為 19 年來第一

支被邀請的球隊,獲得第二名226。民國 88 年 8 月,金火在卑南國小校長任內退休,

共在教育界服務 46 年。

民國 53 年,金火與屏東縣人戴榮美結婚,育有二女一男,長女慧玲,臺北護理

學院畢業,夫張偉能,長庚大學教授;次女慧純,輔仁大學國貿易畢業,夫郭明忠,

中環電子公司副總經理;長子偉哲,臺東高中畢業,在桃園工作。

阿學四子定雄,花蓮工業學校畢業,曾在板橋中國廣播公司板橋電臺擔任技士、

工務課長等職,現已退休。阿學重視子女教育,不分男女,長女季妹、次女梅蘭,

鹿野小學校畢業後,都繼續升學,就讀臺東高等女子學校(今臺東女中的前身),

在本島移民中實屬難得。季妹高女畢業曾在鹿野鄉公所任職,夫花蓮人葉鏡麟,曾

在鳳林初中任教,現在花蓮開設西藥房。梅蘭畢業後則在家從事裁縫工作,其夫許

龔,亦為花蓮人,在花蓮從事珠寶生意227。

226

李雄揮,2001,《臺東縣史‧文教篇》,頁 156。

227 2006 年 7 月,徐金火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61

(五)徐阿進、阿增家族

徐阿進、徐阿增兩兄弟移墾大埔尾(瑞和村)雖非最早,但卻為大埔尾第一大

家族,徐氏兄弟父徐新寶,原籍廣東蕉嶺,十五世祖徐棟榮渡臺,在苗栗石圍牆(公

館)落腳墾荒,三傳之後,其曾孫徐新寶移居苗栗頭屋枋寮坑,開墾山坡地,種茶、

水稻為生。由於山區生活不易,聽聞東部地廣人稀,又逢同鄉徐秀春,為鹽水港製

糖會社花蓮廳鳳林農場的大承租戶,因需要大量勞力墾地種植甘蔗,返鄉招募勞工,

於是阿進應徐秀春之招,約在昭和 6 年(1931)先到鳳林,一年後,阿增續至,兄

弟兩家都在徐秀春的農場做工,種植甘蔗。

昭和 7 年(1932),由於徐秀春之妻舅陳阿坤,頂替徐秀春在臺東廳鹿野區大

埔尾承租臺東製糖會社土地,開設農場,由於未墾地尚多,較有發展,阿進次子永

富,先攜眷移至大埔尾,在徐秀春的農場工作,不久阿進、阿增兩家隨之移入大埔

尾,一方面在徐秀春的農場(昭和 12 年頂讓給陳河坤)工作,一方面開墾河川荒地,

徐家墾成土地共有 40 餘甲。當時大埔尾除徐家外,僅有客家人范姜娘送、陳河坤與

閩南人簡西東等數戶。

徐阿進育有六子,除三子永和、六子永滿早夭,以及長子永清留在故鄉(曾就

讀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昭和年間,聽聞新港正在開港,應有發展潛力,乃舉家從

苗栗遷往新港,經營燒碳事業,開設建億商店,經營雜貨販賣,曾擔任新港電氣利

用組合監事、向上會幹事委員,戰後首任成功鎮民代表會主席)外,其餘次子永富、

四子永春、五子永德,都移入大埔尾開墾,其中以永富對地方影響最大。永富讀過

鹿野鄉志

1062

私塾,習過武,熟諳中國古典小說,善雕塑,會做獅頭,能言善道又有謀略,具威

嚴,頗為庄人所敬畏,昭和 16 年(1941)8 月,臺東廳公佈「部落會整備要領」,

開始在街庄內分區設立部落會,永富被選為大埔尾部落會會長,同年又被遴選為鹿

野庄第二屆官派庄協議會員。永富常在家中講古,並曾召村人在家中習管樂,招庄

中子弟習武,組成獅陣。獅陣直到戰後,民國 36 年 228 事件發生,獅陣武器被警察

派出所沒收才解散。戰後永富仍活躍在鹿野鄉政壇,先後擔任鹿野鄉民代表會主席、

鄉農會理事長。

徐永富育有二子、長子振雲務農,次子國章,酷似其父,能文能武、多才多藝,

讀鳳林公學校時,即利用上學之前的空間,幫人拔花生、砍甘蔗,賺取學費。公學

校畢業後,憑自修苦讀,學習土木設計,日治末期,曾擔任壯丁團團長,後來被征

調到海南島當軍伕,在花蓮港候船時,與同鄉謝金水、高順月等相約逃逸,旋即光

復。戰後先後在鹿野農會、公所服務,50 年代在鄉公所建設課長任內退休。退休後

寫書自娛,撰有《徐姓族人入墾本省略考》、《東海堂徐氏祖先渡臺略考》、《瑞

和村民姓氏祖源拔錄》等書,此外仍熱心公益,倡建瑞和福明宮,民國 56 年臺灣省

實施「社區發展計劃」,鹿野鄉公所委其計畫監工,爭取到不少經費建設社區,連

池上、關山、延平等鄉公所都競相請其協助,國章有設計天分,鹿野鄉的協天宮、

崑慈堂、源聖宮、福明宮都是由他設計監造。

第九篇 漢族篇

1063

徐阿增育有二子;長子永昌,沈默樂天,專心於土地的開墾,次子永盛,為永

字輩中年紀最小的,因此備受祖母疼愛,留在頭屋,頭份公學校畢業,才到東部發

展,先與堂兄永富在鳳林徐秀春的農場工作,移入大埔尾後,曾在鐵道擔任養護工,

再到水尾(瑞穗)徐秀春的「煙仔間」(煙草工廠)工作,後因煙仔間毀於颱風而

返大埔尾,從事「採糴生意」,收購籐材、花生、蓪草、月桃繩(甘蔗採收綑綁用

材)等農林產品,承攬會社原料區甘蔗採收工作,以及開墾土地種植甘蔗。日治時

期永盛曾擔任大原村壯丁團團長,戰後曾任瑞豐村村長、鄉民代表。民國 43 年,開

設盛豐碾米廠,為瑞豐地區第一家。永盛較具商業頭腦,曾利用米廠的發電機發電,

供應大埔尾居民照明使用,賺取費用。

徐永昌育有二子,長子振文,關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進入鐵路局服務,60

歲時在馬蘭站站長任內退休;次子振武,臺東師範學校畢業,25 歲時(民國 46 年)

即擔任臺坂國校校長,民國 49 年 9 月調回故鄉瑞源國校,民國 56 年當選鹿野鄉長

並連任一次,鄉長任內爭取瑞源國中的創校、電話自動化,完成各村的土地重劃、

社區活動中心興建、瑞豐自來水廠的設置、各村托兒所的開辦等事業,尤其是爭取

鹿寮大橋的興建,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場的設置,對地方影響頗大,前者使鹿野鄉南、

北交通便捷,消除南、北地域之分,後者奠定鹿野鄉茶業基礎。振武鄉長卸任後,

曾當選一屆縣議員、先後擔任臺東市主任秘書、南投縣名間鄉公所秘書,民國 87 年,

在鹿野鄉公所秘書任內退休。縣議員任內,曾爭取寶華大橋以及鹿寮、瑞源、寶華

等地堤防的興建。

鹿野鄉志

1064

徐永盛初妻管氏金蘭,育有長子國賓、次子國顯(早夭)、三子國科,不幸管

氏早逝,之後永盛續弦,再娶謝氏新元,生四子國豐、五子國政。國賓瑞豐國校畢

業後,在家務農;國科瑞豐國校畢業後,原本報考臺東中學,因颱風鹿寮鐵路橋被

沖毀,交通中斷無法赴考,幸而花蓮縣鳳林初中二次招生,國科才有機會就讀初中,

畢業後同時考上花蓮師範與花蓮高工,最後選擇高工,高工畢業後曾胸懷大志,一

度就讀陸軍官校,後因故退學,服役退伍後曾在家協助米廠工作,兄弟分家後曾在

瑞興部落經營雜貨店,以及採糴兼農事,民國 60 年,與堂兄振武同時參加臺灣省第

一屆基層公務人員特考,雙雙及格,國科先後在臺南市政府、關山鎮公所服務,民

國 62 年返鄉進入鄉公所服務,曾任民政課長,民國 94 年 2 月,在鄉公所秘書任內

退休;國豐玉里高中、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電力公司工程員,現在臺北縣永

和開水電工程行,經營有成,為徐家經濟最豐厚者;國政臺東中學關山分部畢業,

曾任公路局國光號司機,現已退休。

徐氏家族為瑞和地區參與公職最多者,徐家老宅東海堂前的廣場,從日治時期

起,到福明宮興建之前,一直為瑞和的社交活動中心,不僅部落的土地公戲、媽祖

戲、平安戲、村民大會都在徐家廣場舉行,連打拳賣藥,跑江湖的也都在徐家廣場。

戰後徐家將原葬在頭屋的徐新寶墳墓遷到瑞豐村的公墓,並定每年農曆 2 月的

第一個星期日為家族掃墓日228。

228

2005 年 5 月,徐振武、徐國科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65

(六)袁契清家族

袁契清,明治 18 年(1885)生,新竹州中壢郡關路缺人,其祖籍廣東饒平縣元

歌都嶺腳社,乾隆年間,十四祖秉正、守備父子來臺,定居桃園橋仔頭,以裁縫為

業,嘉慶年間,已成擁有田產 580 餘甲的大地主,契清父嗣輝,參加臺北府考,曾

中秀才229,光緒年間,遭土匪綁票,花費巨額贖金,始被救回,袁家因而中道沒落。

袁嗣輝娶有二房,育有九男八女,契清為長子,大房所生,因不滿父親偏愛二

房,憤而與妻子袁黃氏賢,另立門戶自謀生活,大正 9 年(1920)遷居中壢關路缺,

從事農稼,種茶維生。由於子女多,生活不易,乃興起移民東部的念頭。

昭和 9 年(1934),契清長子芳乾先到東部,在拔仔庄(瑞穗鄉富源)、大和

(光復鄉大富村)一帶,從事水泥匠、木匠的工作,因見鹽水港製糖會社大和工場

(光復糖廠)的原料區有大批土地可租,乃在昭和 10 年 2 月,將父母、兄弟接到大

和,除佃耕農場土地外,亦開墾河灘荒地。

由於大和地區缺乏水利灌溉,農稼要看天吃飯,關山地區土地遼闊,又有大圳,

較利農耕,契清乃決定遷到關山,先遣芳乾到關山,昭和 14 年(1939)2 月,再舉

家移入關山。

袁契清在關山,向地主徐淵承租十餘甲的水田開墾,養有耕牛十隻,生活逐漸

安定,由於缺乏人手,乃招堂姪芳旺等人前來協助。戰後初期,因三男芳巽,感染

229 袁慶樑,1961,《袁氏德慶堂族譜》,編者自印。

鹿野鄉志

1066

瘧疾病故,耕牛死亡,地主又要提高地租,契清再度思遷,乃在長子芳乾岳父莊鼎

文的引介下,移入新七腳川。

民國 35 年 12 月,芳乾與姪明初帶著四頭牛先到新七腳川,砍菅榛作牆壁,割

茅草蓋屋頂,建一座牛舍兼作臨時住宅,夜晚天冷,無床可睡,無棉被可蓋,又怕

牛被偷走,伯姪兩人,夜間睡覺,緊靠牛身共同取暖。第三年契清舉家遷入,蓋了

茅草房,家居生活才漸趨正常。

當時新七腳川乃是大片原野,大多是會社及國有的墾地或廢耕地,移民仍可自

由擇地開墾。契清家族,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土肉較厚的「五十三甲」(小地名,

在今新源路),先砍草,再放火燒,撿石頭,再用牛耕,袁家開墾土地,種玉米、

花生、甘藷與旱稻。

民國 40 年代,新七腳川仍無水無電,村民利用竹子剝片,做成水管,從山上引

泉到部落,在國校前方建一座簡易蓄水池(俗稱大水道),僅有一個水龍頭,村民

用水都需大清早到蓄水池,排隊等候,輪流取水,再用水桶挑水回家,袁家的小孩,

都要幫忙,移墾生活,只要會吃飯的都要工作。

由於肥料短缺,未墾地又多,當時移民墾地,仍有游耕性質,尤其是山坡地,

開墾處女地,種了兩、三年,地力用盡就放棄,再擇地開墾。袁家在新七腳川,先

後開墾的土地約有二、三十甲,由於多未辦理承租手續,民國 40 年代退輔會設立鹿

野農場、臺糖公司成立鳳梨農場時,土地大多被無償收回,民國 45 年,契清諸子分

第九篇 漢族篇

1067

家時僅存六甲多地,每人僅分得一甲餘。除了農墾之外,袁家亦從事「代工」,替

會社農場或其他農民犁田、培土,也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契清育有六子一女,除五子芳能過繼給王姓親戚當養子外,其餘諸子都到東部

農墾,長子芳乾,為建築師傅,擅長泥水,木作,曾參與關山月眉中月宮、景豐帝

爺廟(協天宮)的建廟工程,袁家移墾東部,他做先鋒,從大和、關山到新七腳川

都是芳乾先到,安排妥當之後,契清再舉家移至。昭和 15 年(1940)芳乾與新七腳

川客籍移民莊鼎文(北埔人)五女景妹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長女行子早夭,長子

明貴,臺東高中關山分部畢業,因家貧無法繼續升學,留在家中協助農稼,民國 62

年因水利會小組長唐長雲的推薦,進入關山工作站擔任巡水員,93 年以技工職退休,

目前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子國展共同致力於新豐社區的總體營造工作。芳

乾戰後被選為鄰長,民國 56 年,芳乾卸下鄰長職務,村長需要有個能夠識字看的懂

公文的人接任新鄰長,強邀退伍不久的明貴接任,父子兩代擔任鄰長,超過 50 年,

堪稱鹿野鄉最資深的鄰長世家230。

次子芳謙,除耕種自己的土地外,也做會社「代工」,承攬臺東糖廠瑞源農場

的培土、犁田等工作。芳謙在中壢故鄉時即與同鄉劉氏蘭妹結婚,育有五男一女:

長子明初,關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即在家協助農耕,服完兵役後在姑丈謝兆宏(地

方法院錄事)介紹下進入臺東地方法院擔任法警,憑著苦讀,參加升等考試,最後

當上警長,現已退休;次子明祖,關山分部畢業後,在六叔的協助下到臺北就讀三

230

2005 年 4 月,盧鏬妹訪談。

鹿野鄉志

1068

極高工土木科,畢業後曾在水利局第十二工程處、鹿野鄉公所等處服務,服義務役

退伍後,在鹿野鄉自來水廠擔任辦事員,自來水廠整併成公司後被派到卑南服務處,

因交通不便,又已結婚,乃辭職回到瑞源,開設雜貨店,並從事土木工程,明祖曾

擔任鹿野鄉代(第 12~15 屆)長達 16 年之久,期間曾二度競選鄉長失利;三子明

鏡、四子明帝都是關山分部畢業,都曾在臺東水利會關山工作站擔任巡水員:五子

明朗,臺東農校畢業後,進入關山地政事務所服務。

三子芳巽,是兄弟中身體最為壯碩者,在故鄉即與盧氏鏬妹結婚,民國 35 年因

患瘧疾而病故,留下一子(明宗)、二女(和妹、苓子)。明宗出生不久,父親就

已去逝,初中畢業後,就在四叔介紹下到水利會當任巡水員,後來轉到關山地政事

務所擔任測工,憑著苦讀參加地政特考,升任測量股長,然後一路調升,先後擔任

臺東縣政府測量大隊隊長,成功、關山地政事務所主任,民國 85 年升任縣政府地政

局局長,民國 90 年,因不喜交際應酬、不習慣議會質詢,乃請調回關山地政事務所,

擔任主任,服務公職中,明宗仍不忘進修,先後就讀空中行專、空中大學以及精鍾

商專不動產經營科。

四子芳宏善於測量,日治時代即在關山水利組合(關山農田水利會前身)工作,

民國 45 年臺東、關山兩水利會合併後,持續在關山工作站服務,直到退休,昭和 19

年(1944)芳宏在關山與方氏卻結婚,婚後育有二子(明燦、榮聰)三女,二子都

曾在關山地政事務所服務。契清六子芳慶,日治時代即考進鐵道部關山驛擔任驛員,

第九篇 漢族篇

1069

昭和 16 年(1941)調往花蓮港,空襲時曾受傷,戰後持續在鐵路局花蓮管理處服務,

最後以運務課主任退休。芳宏與芳慶,因工作關係,未曾移墾新七腳川。

袁契清的移墾生活,受限於經濟因素,子孫都未曾受到中等學校以上教育,但

或因為人誠懇工作辛勤,或因苦讀上進,子孫輩在農田水利會服務的有 5 人,在關

山地政事務所服務的更高達 12 人,關山地政事務所甚至有「袁家班」之稱231。

231

2006 年 3 月,袁明祖、袁明貴、袁國展訪談。

鹿野鄉志

1070

第七章 外省族群

第一節 日治時代的臺灣華僑

外省籍的移民,可推到日治時代的臺灣華僑,所謂「臺灣華僑」是指日治時代

從中國大陸來臺的華人,根據馬關條約規定:「條約批准及換約後兩年內,臺澎住

民欲要離出者,可自由處置財產而離去,但限期內屆滿後能未離出者,則視為日本

臣民。」限期屆滿後始自中國大陸來臺者,均被視為外國人之一,日人以「清國人」、

「支那人」稱之,俗稱臺灣華僑232。

華僑何時移入臺東,已無文獻可考,根據明治 38 年(1905)臺灣常住人口統計,

當時今臺東縣轄區內已有華僑 5 人,全住在卑南街(臺東市),由於中國長期動亂,

臺灣勞力需求量大,工資又高,因而吸引華工來臺,臺東廳華僑因而逐漸增加,至

大正元年(1936)突破百人,大正 14 年(1925)達 513 人,昭和 11 年(1936)突

破千人,達到高峰,共有 1101 人。昭和 2 年(1927)7 月,臺東華僑更在臺東街寶

町(今臺東市中正路 143 號)成立中華會館,作為團結華僑,聯絡感情及提供鄉親

無力謀生者食宿之地233。

最遲在大正 4 年(1915)就有華僑在鹿野地區活動,雖人數不多,遷移頻繁,

至昭和 20 年(1945)10 月,僅有 2 戶 10 人(參見表 39)。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

232

吳文星,1991,《日據時代在臺華僑研究》,頁 1。

233 趙川明,2001,《臺東縣史漢族篇》,〈第八章外省社群〉,頁 224-227。

第九篇 漢族篇

1071

的資料,昭和 6 年~20 年間,在鹿野地區謀生的華僑共有 28 人,其中福州府有 30

人、泉州府1人、浙江瑞安1人。都集中在鹿寮(14 人)、鹿野驛(7 人)、新七

腳川(11 人)等三地。鹿寮以林成興(福州府寧德縣)為最早,昭和7年從花蓮廳

瑞穗移入,在鹿寮打零工,後來向原住民 田耕作,吸引同鄉黃開為、姚吸物、余

加濁、黃享泰、高二磨、陳依竹等人移入,在李雲添承墾的臺東製糖會社農場工作,

但時間都不長,昭和 16 年都已離去。林成興娶卑南族北絲鬮社女子スルバル為妻,

在鹿寮落地生根。

在鹿野驛的華僑,都從事工商業,以黃應棟最為重要,黃應棟福州府閩侯縣人,

娶臺南州新化郡女子羅會為妻,曾在臺東街旭橋開料理店,昭和 17 年(1942)9 月,

移入鹿野,後來頂替日人籌重次的商店,開設旅社、料理店,為日治時期鹿野驛重

要商人,在鹿野驛,尚有鄭烏吓、劉依 從事理髮業,在本島漢人黃阿分開設的理

髮店工作。

在新七腳川的華僑為連江縣的林長水,在基隆暖暖娶本島女子楊阿米為妻,昭

和 11 年(1936),從基隆移入新七腳川落地生根,從事農墾,其戶內不僅有同鄉林

元興、莊時細寄留,亦有本島集集人林阿桐、蘇木童寄留。昭和 19 年(1944)在本

島人胡文憐戶簿內,尚有兩戶閩侯人王魏氏九媽、陳氏江嬌寄留,因戰爭關係從臺

鹿野鄉志

1072

東街疏開到新七腳川。此外尚有泉州府的華僑張庸才,寄籍阿緱寮本島人家,在林

炳煌的澱粉工廠工作234。

表 39:日治時期鹿野地區臺灣華僑人口

年代

人口數

大 正 昭 和

4 年 8 年 9 年 11 年 1 年 7 年 13 年 14 年 18 年 20 年

戶 數 2 2 5 2 3

人口數 4 5 1 7 3 4 10 17 10 12

資料來源:1.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統計表》

2.鹿野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除戶簿。

註:昭和 7 年之前無戶數統計資料。

第二節 戰後外省族群

戰後移入鹿野鄉的外省族群,主要是公教人員、退除役官兵,以國軍退除役官

兵居絕大多數。

民國 34 年(1945)臺灣光復,10 間國軍接收臺灣東部,鹿野鄉各界曾在鹿野車

站前搭建牌樓歡迎,這是戰後首批外省人進入鹿野鄉,唯僅有短暫停留。隨著鄉公

所的成立,警察派出所等行政機構的接收,民國 35 年,已有外省籍公教人員移入,

至民國 36 年底,已有外省人 23 人。例如:黃展輝廣東省的閩南人,戰後來到臺灣,

最初在今達仁鄉土坂國校教國語,民國 36 年初與母、弟移入新七腳川,曾在瑞豐國

校擔任教職。

234

鹿野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籍調查簿、除戶簿。

第九篇 漢族篇

1073

民國 35 年,接收臺灣東部國軍 62 軍士兵廣東廉州縣龍潭鄉人李繼養、李繼煥、

李巢海與張姓同鄉等四人,自玉里脫離部隊後,在鹿寮一帶幫人抽籐焗腦,打零工

為生,可謂第一批移入鹿野鄉的老兵。

民國 38 年大陸淪陷,國軍撤退臺灣,分駐各地,其中陸軍 92 師 276 團第二營

被派到鹿野,駐紮在鄉公所(今鹿野國小),不久國防部亦在鹿野設立「陸軍倉庫」,

由上校庫長率兵防守。約在 40 年 3 月,軍隊他調,代之而來的是 45 軍第 8 師的 9711

野戰醫院,當時收容的病患有三、四十位,鄉公所甚至為之擴建茅草屋舍,供官兵

及病患住宿,41 年 7 月,野戰醫院撤走,當時外省籍的院長李葆麟辦理退休留在鹿

野,並在鹿野地區開業235。

民國四十年代,始有較多的外省人移入鹿野,以退除役官兵為主。移入鹿野鄉

的退除役官兵可分兩種:自謀生活退伍軍人以及「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安插在鹿野大同農場的場員,以後者居大多數。四十年代初期,因兵工開墾與農場

的設立等因素,退除役官兵逐漸移入鹿野鄉。

民國 41 年(1952)1 月,國防部兵工承墾臺東縣荒地,墾區包括關山(今德高、

新福里)、大原(今瑞豐、瑞源、瑞隆等村)。民國 44 年(1955)3 月 1 日,「鹿

野大同合作農場」成立236,場部設於今瑞隆村,同月第一批場員 80 人(都為國軍 80

235

2006 年 7 月,林錦章、徐麒峯訪談。

236 民國 50 年 2 月,併入池上農場,改稱為鹿野輔導區,54 年 1 月池上農場更名為臺東農場,72 年

1 月鹿野輔導區升格為鹿野分場。

鹿野鄉志

1074

軍 102 師假退役士官兵)進駐,暫住鹿野鄉農會倉庫,繼之在瑞源、瑞隆間自建草

房居住,民國 44 年,新七腳川的農莊興建完成,場員才搬進農莊237。

鹿野農場最基層的農墾單位為生產小組(後改為生產農莊),最初設有4個生

產小組,後來增加到 30 個,以鹿寮溪為界,分成瑞源區(18 個農莊)與鹿寮區(12

個農莊)。每小組以 20 人為編制,每組設有組長(莊長)一人,負責管理與場部聯

繫,在戶籍上一個農莊一戶,組長即是戶長。農莊的土地除在新豐有部分是收回農

民佔耕的已墾地外,都是場員開墾鹿寮溪兩岸河灘地而成的。

莊舍都是單身連棟建築,利用開墾撿拾的礫石築成圍牆,莊舍前有晒穀場,左

右各有畜舍、牛舍、廚房、蓄水池或牛沼等設施,依地形而配置,形成特殊的農莊

景觀(參見圖二)。農場成立之初,採「合耕合營制」,場員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生產收益,經營盈虧均由公家負責,場員每月發給薪水 100 元,民國 46 年 7 月,改

採「分耕合營制度」,以農莊為單位,生產歸莊,盈虧自負。47 年結婚的場員可離

莊在外居住,場部依原有小組耕地面積,按小組編制人數平均劃撥,約可分到三分

多地(後來改為水田一甲或旱田一甲半),但無所有權,人員仍屬該組編制。民國

78 年起,農場開始實施土地放領,凡持續耕種十年以上,未曾中斷的場員,得以申

請放領,但需先繳清積欠場部的貸款,以及開墾之初客土的費用,放領的土地,水

237

2005 年 5 月,謝長永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75

田為有眷者一甲、單身有七分、旱地為粗耕者一甲半、經客土改良者 1.25 甲,至此

場員才擁有自己的土地238。

除生產農莊外,鹿野農場尚有「禮農自力墾區」及四個「個別農墾戶」。「禮

農自力墾區」位於林務局關山 48 林班事業區,民國五十年代初期,部分離場場員及

自謀生活退伍老兵,在今瑞源村東方海岸山脈木坑溪一帶,開墾山坡地,種植雜糧、

果樹、香水茅等作物,形成木坑、溪南、溪北、仙山等小聚落,民國 54 年 8 月,省

府同意將其撥給退輔會,55 年 7 月成立禮農(寶華)自力墾區,由農場輔導。

所謂「個別農墾戶」,係以假退役、有眷或單身軍官,具有耕作能力,志願自

力從事農墾者,由退輔會農場輔導與管轄,所有農舍由退輔會統籌設計,耕地亦由

退輔會配給,每戶以荒地一公頃為基數,最高不超過二公頃,安置人員自進墾區之

月起,待退者可領生活補助費,已退者准繼續領生活補助費,均以十八個月為限,

在未支領一次退伍金之前,可向退輔會申請退伍金額百分之六十的生產資金貸款,

將來在其退伍金內一次無息扣還,進場滿三年者發給退伍金,受配耕地耕作滿五年

以上者,可以取得土地所有權狀239。鹿野農場安置的「個別農墾戶」共有葉錦彥(天

津人)、崔青華(河南人)、程鴻祺(安徽人)楊正雄(四川人)等四戶,都安置

在鹿寮區的永德240。

238

臺東農場,1987,《臺東農場誌》,貳-4,伍-1;施長安,1994,〈臺灣後移民族群的文化地景—

屏東、花蓮、知本、臺東的外省農莊〉,空間雜誌,第 63 期,頁 92。

239 退輔會,1974,《輔導工作二十年紀念集》,頁 125-127。

240 2005 年 5 月,歐陽忠智訪談。

鹿野鄉志

1076

民國 50 年 9 月鹿野農場共有 32 個農莊,場員 453 人,民國 76 年 12 月,整併

成 24 個農莊,場員 190 人,包括單身 19 人,有眷 143 人、遺眷 28 人。此外尚有墾

員 20 人,包括自力墾區 16 人,個別墾區 4 人,共計 210 人,民國 77 年再併成 12

個農莊241。

圖七:第 61 農莊平面圖

資料來源:臺東農場,1987,《臺東農場誌》,附圖 30。

所謂自謀生活榮民,是指一次支領退除役給與,且未曾接受退輔會就養、就業

安置的退伍老兵。

民國 43 年國軍實施精簡,裁汰所謂「老病殘兵」,行政院因而設立「國軍退除

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民國 55 年去掉「就業」二字),負責

241

臺東農場,1987,《臺東農場誌》,頁:壹-5。

晒場

廚房

畜舍

牛舍

水池

廁所

莊會

第九篇 漢族篇

1077

退伍士官兵就業、就醫、就養等業務。很多不願接受退輔會輔導的,僅領三個月薪

俸及主副食加給(約四、五百元)、蚊帳一頂、蓆子一條、衣服二件的自謀生活退

伍老兵242,或在都會區工作、或到窮鄉僻壤開山墾荒。

民國四十年代,關山、鹿野大圳的修築,吸引很多自謀生活老兵,前來工作,

不少老兵因而在鹿野落地生根,擔任第十屆鄉長的龔有恆即是其之一。

龔有恆貴州正安縣人,15 歲從軍,民國 37 年 12 月徐州大會戰時左眼受傷,38

年 12 月隨黃杰部隊撤到越南富國島,42 年部隊來臺,44 年 7 月退伍自謀生活,到

臺東謀生,適值鹿野大圳修築,龔有恆應徵為工人,水圳完工後,曾在鹿野車站前

開設餐館,兼辦更生、中央、中國等報社業務,56 年初與永安村閩南女子高綢結婚

後定居永興農莊附近243。龔有恆曾當選鄉民代表、代表會主席、鄉長等職。由於龔

有恆的關係,很多自謀生活退伍榮民移入鹿野,定居永興農莊附近開山墾荒。

鹿野鄉外省籍中,以劉文清在軍中階級較高。劉文清為黃杰部屬,民國 42 年 4

月從越南富國島撤退來臺,民國四、五十年間,到鹿野鄉定居,民國 57 年,大原地

區爭取瑞源國中設校,劉文清陪地方人士晉見時任省主席的黃杰,是瑞源國中得以

順利建校的最大關鍵。

242

胡臺麗,1990,〈芋仔與蕃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69 期,頁 111。

243 2004 年 12 月,林韻梅訪談龔明秋筆記。

鹿野鄉志

1078

戰後鹿野鄉外省籍人口,持續成長,民國 61 年達到最高峰,共有 1706 人,約

佔當時全鄉總人口數的 10.82%,之後人口數則呈減少趨勢,到 80 年尚有 1205 人,

約佔總人口數的 10.93%(參見表:40)。

表 40:戰後鹿野鄉外省籍人口

民 國 36 41 46 51 56 61 66 71 76 80

人口數 23 56 750 1002 1394 1706 1617 1512 1397 1205

百分比 0.54 0.93 7.63 8.98 8.81 10.82 11.56 11.60 11.90 10.93

資料來源:鹿野鄉戶政事務所

第三節 外省人的生命史

鹿野鄉外省族群,主要有自謀生活除役士官兵、農場場員,亦有自謀生活退除

役官兵再進農場為場員者。

(一)李巢海

李巢海廣東省廉州縣龍潭鄉蕉嶺村客家人,民國 12 年生,父李貴華,母卜母,

育有四子,巢海為幼子,家中世代務農維生,巢海未曾接受教育,不識字。長兄曾

參軍,抗戰中為國捐軀。龍潭靠海,蕉嶺村為客家村,以李、黃兩姓居多,客家人

的背景,對於巢海在臺東的生活助益很大。

民國 34 年 7 月,國民政府在廣東實施征兵,巢海應征入伍,被編入國軍第 62

軍,同年 10 月,軍隊被派到臺灣接收,17 日在美國軍艦與飛機護衛之下,在高雄登

陸,隨部隊接收臺灣東部,一路從鳳山、楓港、臺東到初鹿,正好過農曆年,二月

第九篇 漢族篇

1079

間部隊至玉里,由於部隊以湖南兵為主,巢海又不諳北京話,無法與湖南兵溝通,

當時國軍亦在臺灣征志願軍,兵源充足,但軍隊常領不到薪餉,軍紀渙散,常令軍

人任意去留,巢海乃思回大陸故鄉,乃與堂叔李繼養、李繼煥與張姓同鄉等四人,

離開部隊,原欲翻越中央山脈到西部,再伺機搭船回大陸,沿著拉庫拉庫溪上溯,

結果因溪中水蛭甚多,全身被釘,疼痛不堪,才折返玉里,然後沿臺九線徒步南下,

由於身無分文,又無身份證件,沿途僅能偷採農民種植的甘蔗維生,走了幾天,到

武陵附近,才被一位以抽藤為業的邱姓客家人收容,在山上助其抽藤,但沒有薪水,

三餐亦僅能以稀飯充飢,一個月後離開武陵,邱姓客家人指示他們沿著陸軍路南下

244,經鹿寮到馬海(馬背),天色已暗,夜宿番仔寮(原住民田間工作小屋),第

二天被焗腦的客家人發現,知其為「廣客」,乃介紹他們工作,李繼養兄弟留在腦

寮焗腦,巢海與張姓同鄉為鹿寮李姓地主工作,沒有薪水,僅能換取三餐溫飽,晴

天耕種,雨天則需趕牛到荒埔吃草,住了兩個多月,過一個端午節,雖然主人殺了

很多雞,但巢海僅能吃到一粒羹粽。巢海與地主同姓,張姓同鄉與李妻同姓,同宗

又同是客家人,但主人待他們並不善厚。之後有人介紹他們到永隆為彭吐有工作,

彭吐有當時替人「開田」(承攬田地開墾工作),亟需人手,彭吐有待人和善,巢

海與張姓同鄉在彭家做長工,協助開田,由於工作勤勉,吐有視之如家人,一起工

作、吃飯,巢海在李家不僅吃到離開部隊後的第一塊豬肉,也開始有薪水可領,開

244

原為里壠線手押車道,大正 8 年,手押臺車停駛後闢為中仙道(臺東、花蓮港道)鹿野地區的一

段,昭和 2 年,此路段改道,改經鹿野車站,原路段路程較短,陸軍行車時都走此路,因而有陸

軍路之稱。

鹿野鄉志

1080

田六、七天的工資即可買一斗米,民國 36 年,在彭吐有的協助下,巢海正式取得國

民身份證。

在彭家工作年餘,巢海與張姓同鄉存了一些錢,離開彭家,在馬海後面山,買

了一甲多的山坡地,搭建草寮居住,墾地種花生、養豬。在馬海一年餘,吐有力邀

巢海回彭家工作,民國 40 年,吐友見巢海忠厚老實,工作勤快,乃將女兒成妹匹配

給巢海,召其為婿。成妹自幼即給同鄉朱李氏心舅為養女,曾隨養母在池上、北絲

鬮等地謀生,生活不很安定,吐有乃在昭和 15 年(1940)4 月,將其母女接回鹿寮

共同生活。

張姓同鄉則繼續留在馬海墾地、養豬,後來殺豬時反被豬咬傷腿部,因未能及

時醫療而致殘廢,無法工作,淪為行乞維生,後來在臺北被政府強制收容,病死游

民收容所。

留在馬海焗腦的繼養、繼煥兄弟,在焗腦事業結束後,繼煥在鹿野村長鄧阿龍

介紹下,到延平鄉武陵國校當工友,在武陵娶原住民女子為妻,退休後定居高雄。

繼養則到東河鄉郡界撈捕虱目魚苗,後來與陳來勝外甥女結婚,現定居龍田村五十

戶仔。

巢海婚後與彭家同居共食,共同耕作,原預定招贅三年,始可獨立分家,約一

年半後,吐有將兒子分家,亦分八分多水田給巢海。巢海、成妹搬離彭家在附近建

屋居住,夫妻勤儉持家,省吃儉用,存了錢就買土地,農閒時就找荒地開墾,不但

第九篇 漢族篇

1081

擁有水田四甲多,也蓋了新樓房,在外省籍移民中算是較成功的,巢海雖然已有八

十多歲,上田耕作,一如往昔。巢海、成妹育有四男三女,雖是入贅,除長子、次

子,採李、朱複姓外,其他子女均以李為姓。長男李朱旺在花蓮作泥水匠,次男李

朱貴、四男李煌坤各自在臺北地區開設搬家公司,三男李修志從事水電,現在武陵

監獄擔任水電工,並協助父親農事,生活都很安定。

解嚴前巢海曾透過在日本的親友與故鄉親人通訊,雖父母、兄弟均已亡故,民

國 76 年,開放探親之後,巢海仍曾四度返鄉,協助子侄修建房屋。今巢海自認對子

侄輩的責任已盡,不再有返鄉之意245。

(二)謝長永

謝長永廣西岑溪人,民國 2 年生,(軍人補給證誤植為民前 4 年),父母育有

五子,長子早夭,三子在抗戰時被徵兵,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謝家世代務農維生,

由於種田收成不好,長永乃改行種菜,收成之後再挑菜到岑溪縣城販賣,收入較佳。

民國 38 年 9 月 11 日,國軍第 80 軍 102 師 168 團撤退到岑溪,事前鄉人風聞大

軍將至,必會拉夫,勸長永不要上縣城,長永不信,清晨五、六點,照常挑菜上城,

未料一到縣城,即被軍隊包圍,菜雖被軍隊搶購一空,也拿到了錢,但卻不准離開,

被迫成為國軍的挑夫,從此離開家園,來到臺灣,終生未能再見父母一面。

245

2005 年 5 月,李巢海訪談。

鹿野鄉志

1082

長永尚未換上軍服,當夜軍隊即開拔,準備前往廣州灣,搭船撤退到臺灣,行

到臨江遇到共軍埋伏,雙方激戰,第二天發現穿黑衣被拉夫的鄉人幾乎都跑光,從

此夜間行軍,每個挑伕都由一個軍人拉著手,嚴密監視,長永因而無法逃脫。

11 月 3 日,102 師在廣州灣上船,經過三天三夜的航程,就在冬至的那一天,

部隊在高雄登陸,一個星期之後,部隊乘火車移防臺南市,在中山公園搭帳棚駐紮,

等待整編,一個月後,長永被編入第 3 營第 8 連,隨軍隊移防嘉義,長永此時才分

配到軍服,換上軍裝,成為正式的軍人。不久長永所屬的排,被連部派到臺南市安

平港守海防,半年後部隊被調回連部。約在民國 41 年,部隊將其調到鳳山的後庄農

場,接受農業訓練,後庄農場近丘陵,長永在農場,平地種水稻,坡地種地瓜。在

農場二年,民國 43 年調回移防在臺南縣永康鄉的部隊,44 年長永自願退伍,與同部

隊志願退伍的同胞 80 人,被分配到鹿野大同合作農場,成為鹿野農場首批場員。

民國 44 年 3 月間,長永等人乘軍用卡車到鹿野,在鹿野鄉農會倉庫暫住一個多

月,此期間,場員到對面山(卑南大溪對岸海岸山脈),砍茅草雜木,挑回瑞源,

在今瑞源、瑞隆之間(黃東強育苗場)附近,搭蓋草房居住。一年後農場的農莊興

建完成,長永等人才住進農莊。

鹿野農場成立之初,共分為 4 個生產小組(55 年改為生產農莊),後來擴充到

30 組,第一組則改稱為第 16 組。生產小組每組 20 人,設組長一人,負責管理、代

表組員與農場溝通,長永最初被分到第一組,農莊設在新七腳川,當時關山大圳尚

第九篇 漢族篇

1083

未全部完工,開墾工具尚未發下,在新七腳川,僅能利用收回農民佔耕的已墾旱地,

種些甘藷、玉米、花生。一年後長永被調到第 28 組,原來 28 組組長梁四,廣西人,

為人精明能幹,富領導能力,在場員中頗有人望,第 28 組農莊位於瑞隆村圳頭,地

勢較低,又有水源,可開墾水田,梁四將場員中的兩廣同鄉,邀集到第 28 組,因此

第 28 組 20 個組員中,兩廣同鄉共有 16 位,向心力極強。每個農莊佔地約有 135.79

坪,含房舍 75.79 坪,晒穀場 60 坪,建築物的格局大致相同,中間為連棟式單身宿

舍,共有七間,每間可住 3 人,後為廚房、蓄水池、廁所,宿舍前方為晒穀場,兩

側分別為工具房、牛棚、蓄舍、牛沼等,多為木造瓦房或草房。每個農莊退輔會分

配農具一套、牛三頭。

組員分工合作,大致是煮飯、種菜、養豬、養牛各一人,其餘墾地種田。入場

最初三年,退輔會給薪水,每月一個人 100 元(比在部隊當上兵,月薪 22 元高很多),

三年之後開田已告一段落,各組開始自給自足,自負虧贏。第 28 組開有水田 28 甲,

全部種稻,每季稻穀收成,扣除必要開銷,每位場員常可分到 10 包稻谷(每包 100

斤),通常多把稻穀寄存在彭相增在瑞源開設的米廠,需要用錢時再賣。

民國 59 年長永與瑞源村阿美族女子張阿妹結婚,婚後遷離農莊,農場分給二分

半的水田供其耕種,長永在耕地附近,搭屋居住。由於收成不夠生活開銷,長永乃

到對面山木坑開山,早出晚歸,種植甘藷、玉米,供妻子在家養豬,開了六、七年

的山,約有二甲多地,後來被山林(林務局)收回造林。

鹿野鄉志

1084

結束木坑的開墾後,長永在現今住宅(瑞隆村圳頭 31 號)附近開墾,當時圳頭

附近尚有很多荒埔礫地,屬於國有地,長永在民國 60~70 年間,開墾兩塊地,其中

一塊約 3 分多,即今宅地及前方水田,尚未放領,另一塊亦在附近,政府已放領,

已有土地權狀。民國 81 年,農場正式將土地放領給場員,長永分得一甲的水田。

約在民國 80 年,長永妻子阿妹長期生病,雖然花費鉅額醫藥費,最後還是醫藥

罔效而往生,長永因而積欠農會八萬元貸款。當時長永雖已近 80 高齡,但為償債,

仍然北上臺北工作,在木柵地區國民小學的廚房做營養午餐,月薪雖僅 1 萬 1 千元,

長永省吃儉用,不但償清貸款,還在在臺北工作期間(民國 81~83 年),三度返鄉

探親。

長永婚後僅育有一子金榮,與長永同住,協助長永農稼。長永在臺灣住了 57 年,

雖然鄉音仍重,但生活已與瑞源本島漢人一樣,拜源聖宮的神明,門前掛滿著源聖

宮關聖帝君幫其解厄消災的紅色布符,神明廳的布置,悉如本島漢人。

民國 44 年第一批進鹿野農場的 80 個場員,今多已凋零,或進住榮民之家,尚

留在鹿野地區的僅有李卓文、宋金福與長永等人,當時最年輕的宋金福,如今已是

八十高齡的長者。長永的第 28 組,收入最豐,除了結婚外,幾乎沒有人中途離開農

場,但 20 個組員中,結婚成家的也僅有三人246。

246

2005 年 6 月,謝長永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85

(三)歐陽忠智

歐陽忠智河南信陽市人,民國 26 年(1937)年 8 月生,父歐陽武昌(到臺灣後

改名為配文),母黃氏錦雲,祖父樾生與外祖父均出身清末新軍,官至旅長,北伐

時始辭官返鄉,兩人至為友好,為拜把兄弟,忠智父母係指腹為婚。

民國 26 年,忠智尚未出生,父親高中畢業即投效軍旅,考進中央陸軍官校第十

七期騎兵科就讀,畢業後隨軍轉戰各地,從此音訊全無,直到抗戰勝利之後第二年,

父親寫信回家,才有聯繫,民國 36 年忠智隨母親到陝西韓城與父團聚,時父親已擔

任騎兵隊隊長。

民國 38 年忠智父親調 18 軍 11 師,駐南陽剿匪,當年母親去逝,忠智由父親帶

到部隊,弟忠勇未滿兩歲,留在家鄉由奶媽撫養。後來部隊轉進武昌,父親續弦,

忠智當時僅 12 歲,尚在國校就讀三年級(忠智幼年曾進私塾,因抗戰關係,10 歲才

念小學),因不滿父親管教嚴格,乃離家出走,從此父子分離,至民國 49 年始在臺

灣重聚。

當時武漢情勢已經很混亂,忠智穿著小學生的制服離家,到處尋找部隊收留,

餓了一天,隨即被父親朋友尋回,第三天忠智穿著鞋子,又帶著一雙鞋子再度離家

出走,被 90 軍(廣西部隊)第 9 團第 9 連的收容,幾天之後部隊開赴前線,渡江到

漢口,忠智隨部隊駐紮在天主堂,十餘天後,隨部隊沿粵漢鐵路搭火車撤退,到湖

南衡陽時,因部隊準備轉戰,以其年幼危險,命其下車。當時暮色低垂,忠智身無

鹿野鄉志

1086

分文,跟著幾個軍人背後沿著鐵道走,後來被發現,知其為逃難的小孩,乃將忠智

帶回,忠智因而進了 97 軍(安徽軍)軍部警衛營,由同鄉某副連長收容,第二天黎

明部隊開拔,忠智成為副連長身邊的小兵,幫連長背簡單的行李,跟著伙頭軍走,

往北撤退,至洞庭湖停留十餘天,一天僅能吃兩餐,部隊抓民船搭浮橋,供軍隊撤

退時使用,十幾天後部隊撤退到湖南水白,副連長離去,部隊幾個軍人湊了一些銅

板裝在罐頭盒裡給忠智,送他上了往長沙的火車。

忠智在長沙下車,碰上 99 軍的一位軍人,被帶回部隊,當晚吃了三、四碗飯,

是忠智離家以來感覺最豐盛的一餐。之後隨軍隊往南撤退,忠智協助一位排長的妻

子背負行李,撤退到廣州市郊,不久隨部隊撤到海南島榆林港。

在榆林港,由於忠智年紀尚小,不宜當兵,部隊乃將忠智安排在一家賣麵包、

開咖啡店的商家幫忙看小孩,不久因有位同鄉軍人唆使其偷錢,忠智乃離開商家,

轉到一位廣東郵政局職員家,幫忙煮飯、洗衣服,晚上就住在騎樓,沒有薪水,混

一口飯吃。

民國 38 年秋,忠智隨 99 軍撤退來臺,在高雄登陸。後來部隊整編為 50 軍 36

師,忠智被編入第 108 團第一連,部隊暫駐臺中縣豐原某國校,不久調守苗栗縣通

宵鎮白沙屯,部隊仍駐國校。後來因曾患瘧疾,身體薄弱,被調回設在後龍鎮公所

大禮堂的團部,擔任周姓人事官的勤務兵,月領上兵薪餉新臺幣 12 元。當時軍隊訓

第九篇 漢族篇

1087

練相當嚴格,每位士兵都要接受木馬、單槓、爬竿等三項體能訓練,至少木馬要會

併腿跳,單槓要會掛腿上、正面上、慢舉腿等三項。

民國 39 年,16 歲以下的少年兵,集中到苗栗軍部集訓,一個月後被送到鳳山灣

子頭「幼年兵總隊」,接受訓練,當時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在鳳山灣子頭設有

「少年兵總隊」(16 歲以下少年兵),「預伍生總隊」(流亡學生),軍官訓練班

總隊(部隊軍官)等三個訓練單位。

少年兵總隊共有學員 1800 多名,民國 41 年遷到臺南市郊三分子(砲兵學校附

近),擔任幹部的都是軍訓班畢業的學員。少年兵訓練嚴格,不准外出,即使看電

影,也是以分隊為單位,整隊出發,步伐整齊,沿途唱歌答數,到達戲院後分配座

位,看完電影後再整隊回部隊,整整齊齊,絲毫不得放鬆。受訓期間,每月薪餉僅

有新臺幣 7 元,分兩次發放,月初領 3 元,月中再領 4 元。

民國 44 年孫立人案發生後,少年兵總隊解散,學員分發到各部隊。忠智被分發

到通訊兵學校(學生隊第一期)受訓,由聯勤司令部代訓,最初在中壢後寮受訓,

結訓時在臺北市六張犁。

民國 43 年 1 月,忠智結訓後分發到通信兵第八團第一連,連部設在臺北市三張

犁山上的福州廟(日治時代福州人所建),稍後調至總統府「電話管理總所」,從

事通訊工作。幾個月後再調至聯勤司令部「載波總隊」臺中通訊中心,先後在彰化

八卦山、豐原頭汴山、嘉義阿里山等分臺工作。

鹿野鄉志

1088

民國 45 年部隊改編,忠智再度被派到通訊學校電務第四期士官班受訓半年,先

在政工幹校(政治作戰學校前身)受訓四周,再到宜蘭通信學校接受譯電專業訓練,

最後兩週回到幹校結訓。當時軍隊對通信兵的思想考核很嚴格,忠智雖是少年兵總

隊畢業,但因年幼並未受到孫立人案的影響。

民國 46 年,忠智結訓後分發到基隆通信中心服務,從事電報翻譯工作,民國 48

年國防部接受美軍顧問團建議,實施「裁汰老弱殘兵」政策,忠智因在中壢受訓時

眼睛受傷而奉命退伍,9 月 16 日,忠智領了 470 元(扣除需要賠償的軍用品代金,

實際僅領到 370 元)、一床三斤重的棉被、一頂單人蚊帳、一張單人草席、兩套灰

色的軍常服和一張「反共抗俄戰士授田證」,告別軍旅生活,成為自謀生活退伍老

兵。

退伍之後,忠智一度在基隆擔任中華日報的派報工作,偶然與一位李姓職員閒

聊,李姓職員提及曾經認識一位河南信陽的歐陽佩文,問忠智是否認識,細談之下,

竟然是忠智的父親,輾轉探詢,得知父親在清水鎮彰化團管區服務,民國 49 年 7 月,

父子終於再度團聚,分離 10 多年的父親,已在臺灣為忠智增添三弟一妹。

離開基隆之後,忠智曾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第八工程隊第 99 分隊工作,以

身上僅存的 50 元,買了一雙雨鞋,參與中部橫貫公路支線、石門水庫上游支流等工

程,開山炸石,當時完全使用人工,非常危險,常有弟兄受傷、甚至喪命。由於山

第九篇 漢族篇

1089

區多雨,薪資又以日計,一個月下雨天平均在 20 天以上,收入不佳,生活很苦。民

國 50 年忠智離開工程隊,到清水中學擔任臨時職員,負責收發工作,並與父親團聚。

當時清水仕紳楊肇嘉捐建學校大禮堂,落成後發動地方人士捐獻「孔子三人行」

雕像,雕像揭幕時,有一學生不守規矩,不服糾正,並辱罵忠智,年輕氣盛的忠智

氣不過,捶了學生幾下,因而被迫辭職。

離開清水中學後,忠智與幾位退伍同袍到處打零工,民國 51 年在擔任保警中隊

長的姨丈介紹下,進入高雄的臺機公司第二工廠工程隊,曾在苗栗中油廠配設瓦斯

管、油管,忠智負責材料管理。

民國 52~53 年間,退輔會開放自謀生活退伍老兵進入農場,忠智向退輔會申請

進入竹南農場,最初編在第二組,一年後改調第六組。按照退輔會最初的規定,場

員進場滿六年之後就可授田,分配土地,竹南農場進場超過六年的場員八十多人,

尚未取得土地,憤怒不平,忠智自告奮勇,幫場員寫陳情書,向輔導會陳情,未料

引起楊姓場長(安徽人,少將退伍)的不滿,以挑撥場員為由,被移送板橋的警備

總部職訓一總隊,關了十多天後,在一個夜晚,與難友 30 餘人,兩人一組一個手銬,

被轉送到臺東岩灣第三職訓總隊,做了十多天的苦工之後,以「再就業」的名義,

被送到蘭嶼農場管訓一年。忠智被分到 11 分隊(在野銀的永興農場),除了種水稻、

花生外,尚須修築環島公路、飛機場,一個月僅能領到零用金 45 元。

鹿野鄉志

1090

民國 54 年 9 月,忠智結束管訓生活,戶籍被遷到輔導會榮工處設在臺南縣七股

鄉的工程隊,忠智奉命到七股報到,參加海埔新生地的開發工程,每日雖有 80 元的

工資,但工作非常辛苦,兩個人挖土、一個人挑沙,走在沙灘上非常吃力,早上天

未亮就要上工,七點多才吃早餐,中午在工地用餐,天黑才能下工。忠智無法忍受

這種生活,在難友曹順成(湖南人,中尉退役,曾任記者,因與宜蘭榮民服務處發

生摩擦,被誣陷送蘭嶼農場管訓)的介紹下,來到東部,在富里鄉石門,幫同是退

休軍人的夏仕玉(曾參加古寧頭之役)工作,三個月後以三千元在石門洞附近山上,

買一塊曾經是退伍軍人開墾過的廢耕地,獨自在山中搭棚居住,種植花生、玉米,

但因山豬、猴子多,常糟蹋農作物,收成不好,等到身份證核發下來,忠智就離開

石門,下山歸建,進入池上農場。

民國 55 年 5 月,忠智被編入池上農場第二組,工作一年,分到九百多元。56 年

6 月,調到鹿野分場第七十組。七十組位於瑞隆村大同路,組長陳月華,組員約有

16~17 人,土地共有 10.0385 甲,都是單季田,上半年種花生,下半年種水稻。

民國 57 年元月 16 日,忠智與羅錦定結婚,錦定關山鎮電光里人,曾在農場場

長家幫傭,父親為客家人,母親為阿美族人。

忠智結婚時,進入鹿野分場僅有半年,尚未有收入,聘金 5000 元先付一半,婚

事全靠同組的同袍楊寬德、劉尚雲協助,分場場員多來慶賀,禮金收入扣除宴客費

用,尚有 3000 多元的結餘。忠智利用這些錢在 72 組(位於瑞隆村圳頭)農莊後方,

第九篇 漢族篇

1091

向楊寬德購買一棟約 6、7 坪大的石頭砌成的房子居住。婚後農莊分給 4.5 分的單季

田(後來增配到 1 甲)及 3.2 分荒地供忠智獨立生活。

婚後孩子相繼出世,3.2 分荒地開成的旱田又在民國 57 年被艾琳颱風沖走,日

常生活所需的米、油、鹽都需向米廠、雜貨店賒帳,待稻米收割後再還。為著生活,

忠智到處打零工,上山開林道,下河修堤防,太太則在甘蔗採收期「修甘蔗」,生

活方可溫飽,其間忠智曾一度農藥中毒,送到臺北榮民醫院醫治。

民國 67 年,忠智在同組場員楊朝德(瑞源國小工友)的介紹下,到龍田國小當

工友,負責營養午餐,由於工友係佔輔導會的缺,擔任工友視同離場,因此原來分

配的 1 甲土地被農場收回。

民國 68 年由退輔會轉介到林務局的砍草班,在中央山脈武陵、海岸山脈寶華一

帶的造林地,負責砍草工作,由於係包工制,收入較豐,後來因在鸞山附近工作時

被百步蛇咬傷,手部僵硬無法砍草,乃轉任林務局巡山員,領固定薪水,忠智的生

活才較安定。

民國 78 年退輔會開始辦理土地放領,凡持續在農場耕種十年以上,有眷者每人

放領水田 1 甲或旱地 1.2 甲,單身水田 7 分或旱地 1 甲,忠智雖在農場工作 12 年,

但因轉任學校工友、林務局巡山員而未能分配。民國 79 年國防部發放「戰士授田證」

補償金,原領 20 萬元,也因年齡未滿 55 歲(差三個月)而被扣還 15 萬元。

鹿野鄉志

1092

民國 87 年 3 月,忠智退休,榮民服務處推荐忠智競選鹿野鄉民代表,並獲黃東

山黨部(主管池上、關山、鹿野三鄉鎮黨籍場員)提名,但因父親在臺北病逝,忠

智北上處理父喪,無暇、無意參選,後來接受村民極力遊說,改選村長,當時候選

人共有五名,瑞源村並無農莊,忠智在無外省票的奧援下竟然脫穎而出,高票當選,

民國 91 年,再度蟬聯。

忠智婚後一子(兆鵬)三女(貞珍、貞馥、貞玉)均已成家立業247。

247

2005 年 5 月,歐陽忠智訪談。

第九篇 漢族篇

1093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1929,《移殖民に關する調查書》。

赤木猛市,1942,《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臺灣總督府

田代安定,1900,《臺東縣殖民地豫查報文》,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明治 38 年~昭和 18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 15 年~昭和 4 年。

臺東廳,1917,《臺東廳,第一回統計書》,大正 6 年

臺東廳,1938,《臺東廳第十七統計書》,昭和 13 年。

臺東農場,1987,《臺東農場誌》,臺東:臺東農場

橋本白水,1922,《東臺灣》,花蓮:東臺灣研究會。

東臺灣新報社,1925,《東臺灣便覽》,花蓮:東臺灣新報社。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臺東:東部灣宣傳協會。

鍾石若,1938,《躍進東臺灣》,臺東:臺灣公論社東部支社。

筒井白楊,1932,《東部臺灣案內》,臺東:東部臺灣協會。

移川子藏等,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帝大土俗人種研究室。

鹿野村派出所,《鹿野村沿革》,手寫本,未出版,林錦章先生提供。

宋燈奎,1945,《鹿野役場職員名簿》,手寫本,未出版,林錦章先生提供。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9,《臺灣私法物權編 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吳文星,1989,〈臺東移民史〉,《臺灣慣習記事》,第四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溫吉 編譯,1957,《臺灣番政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王學新,1998,《日治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宋龍生,1998,《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金田譯,1997,《日治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金田譯,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吳萬煌譯,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私法物權編 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吳文星,1991,《日據時代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鹿野鄉志

1094

胡傳,1952,《臺東州採訪修志冊》,臺東:臺東縣文獻會。

胡傳,1961,《清代州官胡傳臺東日記》,臺東:臺東縣文獻會。

胡臺麗,1990,〈芋仔與蕃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69 期。

施添福等,2001,《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丘彥貴等,2001,《臺東縣史‧漢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李雄揮,2001 年,《臺東縣史‧文教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後山文化工作群,1994,《龍田紀事》,臺東:臺東縣文化中心。

施添福,2002,《關山鎮志 下冊》,臺東:關山鎮公所。

吳親恩、張振宏,1997,《人文花蓮》,花蓮:花蓮縣政府

臺東農場,1987,《臺東農場誌》,臺東:臺東農場。

公東高工,2005,《公東二十五周年紀念特刊》,臺東:公東高工。

吳相湘,1982,《民國百人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石萬壽,1989,《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

李敏慧,1997,《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

例》,臺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臺北:

臺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江美瑤,1989,〈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 卷三 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張素玢,1998,《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政

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堯城,2001,〈平埔族〉,《池上鄉志》,臺東:池上鄉公所。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退輔會,1974,《輔導工作二十年紀念集》,臺北: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徐真鳳、黃學堂等,2005,《大原客家》,臺東縣縱谷地區客家文史調查計畫,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委託計畫。

宋燈奎,1962,《宋氏傳家史錄》,未出版。

施添福,1995,〈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中研院「臺灣史研究百年

回顧與專題研討會」論文。

第九篇 漢族篇

1095

施添福,1998,〈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地理學的觀點〉,《族群‧歷史與空間》,臺東:

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許雪姬,1995,〈戰後初期的臺灣華僑〉,中研院「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專題」研討會論文。

施長安,1994,〈臺灣後移民族群的文化地景──屏東、花蓮、知本、臺東的外省農莊〉,

《空間雜誌》,第 63 期,臺北:空間雜誌社。

袁慶樑,1961,《袁氏德慶堂族譜》,編者自印。

佚名,《臺灣鐵道運送史》。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除戶簿。

關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鹿野地區土地臺帳。

屏東縣萬丹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

桃園縣新屋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調查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