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96
玉玉玉玉玉玉玉玉玉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Upload: jon

Post on 12-Jan-2016

96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一 分布与危害.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一 分布与危害一 分布与危害玉米大斑病国外分布很广,世界五大洲都有发现。在我国,玉米大斑病于 1833 年首先在东北报道,但为害不大。 70年代自从引进单、双杂交种后及栽培制度的变化,此病发生增多,并逐年危害加重。东北、西北春玉米栽培区和华北夏玉米栽培区尤其严重,成为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如 1974 年,东北三省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近 3000 万亩,减产 20% ; 80 年代,由于感病杂交种被淘汰,大面积流行为害才得以控制。90年代,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及某些感病品种的扩大种植,在部分地区大斑病又有所回升,是北方玉米产区主要防治的对象之一。

Page 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该病害引起的损失主要是果穗上的减少,种子干瘪,百粒重减轻造成的。据赛罗可报道,穗数、穗重与病情成负相关。损失程度不仅与病情相关,而且与侵染的时间有关,在玉米授粉后 2- 3周受害,损失可达 50% ,在授粉 4~5 周后受害,严重的可减产 15 - 25% ,在接近成熟时发病严重,则影响不明显。

Page 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是国内外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斑病在 70年代以前很少造成灾害。 1970 年,美国小斑病大流行,损失玉米 165亿公斤,产值 10亿美元,在植病界引起极大震动。

小斑病在我国虽早有发生,但危害一直不重。 60年代后,由于感病自交系的引进及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使小斑病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目前小斑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广东、广西、陕西、湖北等省(市区)。据估计一般中等发病年份感病品种损失约 10%~20% ,严重时可达 30%~80% ,甚至毁种绝收。

Page 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在玉米上,除大斑病、小斑病外,还有圆斑病,圆斑病只在个别品种上发生种。

 

Page 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症状症状 大斑病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害逐渐严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苞叶和叶鞘,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形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田间)或水浸状(室内)的小斑点,几天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反应型因品种抗性的不同而异。

Page 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在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的玉米品种叶片上,病斑表现为萎蔫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在比较感病的品种上,斑点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长梭状萎蔫斑,一般长 5~10cm,宽 1cm 左右,有的长达 15~20cm,宽 2~3cm,灰绿色至黄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常汇合连片,引起叶片早枯。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这是田间常见的典型症状。

Page 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叶鞘和苞叶上的病斑开始亦呈水浸状,形状不一,后变为长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斑块,难与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的其它病害相区别,后期也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受害玉米果穗松软,籽粒干瘪,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使果穗倒挂。在比较抗病的品种上,如辽 1311 ,吉 731 , Va35 等,虽然也表现萎蔫斑,但病斑不呈梭形大斑,而是长 2~3cm的长椭圆形斑,并具黄绿色的边缘,甚至与病斑较大的小斑病不易区分。对此症状需要借助于镜检分生孢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褪绿斑 发病初期为椭圆形小斑点,以后沿叶脉延长并稍微扩大,常形成褐色的坏死条纹。周围黄褐色或淡褐色,在坏死部位很少产生霉状物。(带 Ht基因)

Page 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从整株发病情况看,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而由下向上扩展,但在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多雨年份病害发展很快,一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整株枯死,籽粒瘦秕,千粒重下降,同时也降低玉米秸杆的利用价值。

Page 1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甚至籽粒。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

Page 1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 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的深色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病类型病斑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上是 0小种侵染叶片的症状特点, T小种侵染 T 型、 P 型细胞质叶片时产生的病斑比较大,一般为 10-20mm×5-10mm,病斑周围的中毒晕圈明显,产孢速度快,霉层厚,颜色深。 C小种在 C 型细胞质玉米上所产生的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褐色并有较宽的黄色晕圈,可引起大面积黄化,产孢速度快、数量大。

Page 1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一般长度不超过 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花叶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色小病斑。

Page 1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1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1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1

Page 1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1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1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1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2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2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在生产上有时不易将大斑、小斑、圆斑三种叶斑病区别开来,现将其症状对比区分如下:

Page 2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三种玉米叶斑病症状区别

项目 大斑病 小斑病 圆斑病

为害部位 叶、叶鞘、苞叶 叶、叶鞘、苞叶、果穗 同小斑叶片症状 梭形病斑,大型, 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 圆形 ~ 卵圆形,黄褐色,

灰黑色; 在单基 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 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

因抗病品种上为褪, 有的后期稍有轮纹 有黄绿晕圈,由生理小种 1 号引起

绿小斑点,或小 有黑霉。 。病斑线条状,中央淡褐色,

型坏死条斑,有褪 边缘粟褐色,有黄色晕圈,由 2 号引起。

绿晕圈,少量孢子。

叶鞘、苞叶 纺锤形或不定形,较大, 圆形或不规则形,

黄褐色 黄褐色,有同心轮纹

果穗 受侵果穗灰黑色,穗形正常 受侵果穗黑色,穗形常弯曲。

Page 2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大斑病菌 由玉米大斑突脐蠕孢菌引起。

无性阶段: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

=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半,凸脐蠕孢属

=H.inconspicum Cooke et Ellis;

=Bipolaris turcica (Pass.) Shoemaker;

=Drechslera turcica (Pass.)Subramanian et Jain 。

有性阶段: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 大斑刚毛座腔菌

=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ell) Von Arx 。

1病原菌

Page 2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菌小斑病菌

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 Bipolaris maydis ( Nishik. et Miyake ) Shoemaker ,属无性孢类,平脐蠕孢属。

异名有: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 , Drechslera maydis Subram & Jain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

异名为 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

Page 2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形态 大斑病菌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上伸出,单生或2-6根丛生,不分枝, 2-6 个隔膜,暗色,尺度为 150-250×7-9µm,基部细胞膨大,色深,向顶端渐细,色较浅,顶端呈屈膝状,并有孢子脱落留下的痕迹,其上分生孢子梭形,直或略向一方弯曲,中部最粗,向两端渐细,顶端细胞长椭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分生孢子 2-8 个隔膜,尺度为 57.7-140.6×15.1-22.9µm,暗色,分生孢子的尺度及形状变异很大,常因环境条件和为害部位而异。如温度较低时呈纺锤形,温度较高时变细长;雄花护颖上的分生孢子较叶片的长而弯曲。

Page 2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病原菌的有性世代系异宗结合,在人工培养下,成熟的子囊壳黑色,椭圆形或近球形,高 359-721µm,宽 345-497 ,孔口及顶端1/3处有短褐色刺状物。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尺度为 176-249×24-31 µm,一般含 2-4 个子囊孢子。

成熟的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在过熟的子囊壳内孢子有时褐色,子囊孢子纺锤形,直或略弯曲,典型的子囊孢子有三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为 42-78×13-17µm ,平均 61.7×14.7 µm。

Page 2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菌 分生孢子梗 2~ 3根束生,从叶片气孔中伸出,直立或曲膝状弯曲,褐色,具 3~ 15 个隔膜,不分枝,基部细胞稍膨大,上端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具 3~ 13 个隔膜,大小为 30~ 115μm×10~ 17μm,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分生孢子多从两端细胞萌发长出芽管,有时中间细胞也可萌发。

Page 2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现。

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表面可长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内部着生近圆桶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大多有 4个线状无色透明具 5~ 9 个隔膜的子囊孢子,大小为147~ 327μm×6~ 9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

Page 2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与小斑、圆斑病菌的比较:

Page 3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3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病菌生物学特征大斑病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边缘清晰,气生菌丝无色,繁茂,从培养皿背面透过光线观察,菌落橄榄绿色,放射状生长。

菌丝体发育的温度为 13-30℃,最适 20℃。

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 23-25℃。致死温度为 50℃10分钟。分生孢子的形成,特别是萌发和侵入都需要高湿条件。

光线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该菌在 pH2.6-10.0 之间均能生长,以 pH5.7 为最适。

Page 3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菌:菌丝发育温度 10~ 35℃,最适温度 28~ 30℃;菌丝发育 pH为 2.6~ 10.9 , pH8.7 最适。

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 15~ 33℃,最适温度 23~ 25℃;萌发的温度 5~ 42℃,最适温度 26~ 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

分生孢子的抗干燥能力很强,在玉米种子上可存活 1 年。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 26~ 33℃,低于 17℃不能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 1个月,成熟的子囊壳接触水分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于囊和子囊孢子。

Page 3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病菌的生理生化

大斑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但对其寄主范围和专化性报道不尽相同。 1974 年, Berguist 等报道,将大斑病菌划分为两个专化型。即:

高粱专化型( T.turcica f.sp.sorghi )除侵染高粱外,尚能侵染玉米、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等。

玉米专化型( T.turcica f.sp.zeae )只侵染单基因玉米品系。

Page 3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目前在玉米专化型里,除 1号和 2号生理小种外,又鉴定出 3、 4、 5号小种。

我国目前已发现 3个小种即: 1号、 2号、 3号。 1号小种是优势小种, 3号小种仅在云南及台湾报道。吉林省报道有 1号及 2号两个小种。

Page 3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根据美国学者 Lim等( 1974 )和 Smith 等( 1980 )提出的区分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有效抗病基因/无效抗病基因,各小种的毒力公式为:

1号: Ht1 、 Ht2 、 HtN/o,对具有 Ht1 、 ht2 、和 HtN基因的玉米均无毒力。

2号: Ht2 、 Ht3 、 HtN/Ht1 ,即对具有 Ht2 、 Ht3 和 HtN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 Ht1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3号: Ht1 、 HtN/Ht2 、 Ht3 ,即对 Ht1 和 HtN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 Ht2 和 Ht3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4号: Ht1/Ht2 、 Ht3 、 HtN ,对 Ht1 的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 Ht2 、 Ht3 和 HtN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5号: Ht1 、 Ht3/Ht2 、 HtN ,即对 Ht1 和 Ht3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 Ht2 和 HtN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Page 3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3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菌项目 T小种 O小种 C小种对细胞质的专化严重侵染 C 型、 P 型细胞质玉米,对其它型感染轻;对细胞质无明显的专化性;对 C 型细胞质玉米致病性强症状能侵染叶鞘、孢叶和果穗,病斑大,有中毒圈 ; 只侵染叶片,中毒圈不明显;中毒圈最大 , 引致叶片黄化 ;毒素 毒素产生量中等 , 有专化性 ; 毒素产生量小,无明显专化性 ; 毒素产生量大 , 专化于 C 细胞质。玉米单斑产胞量大小 大 , 小,大;发病适温 较低,适应范围广;较高,多发生在温暖地区或高温季节 ;——。我国 3个小种均有。

Page 3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寄主范围寄主范围

大斑病菌自然条件下仅能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大刍草等少数禾本科植物。 Robert(1960)在温室人工接种结果,大斑病菌能侵染 22种植物,其中新寄主有谷子、薏苡、狼尾草( Pennisetum typhoides )、鸭茅状摩擦禾( Tripsacum dactyloides )。

小斑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Page 3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田间的病残体、含有未腐烂的病残体的粪肥,玉米秸杆、篱笆等的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越冬病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越冬前和在越冬过程中,细胞原生质逐渐浓缩,形成抗逆力很强的厚垣孢子,每个分生孢子可形成 1—6 个厚垣孢子。

越冬病组织里的菌丝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重新产生分生孢子或部分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玉米的叶片上,在最适宜条件下,可萌发从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从叶片正反面都可侵入,整个侵入过程大斑病菌在 23~25℃6~12h ,小斑病菌 24h即可完成,约 5~ 7d 可形成典型的病斑。在湿润的情况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玉米生长期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特别是在春夏玉米混作区,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再侵染的次数更多。

病害循环

Page 4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主要与品种的抗性、气象条

件及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

发病条件

Page 4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11 、品种抗性、品种抗性 不同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大、小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尚未发现免疫品种。玉米感病品种的应用,是大、小斑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美国、苏联和我国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发展及大面积的流行记录都说明这一点。如美国 1970 年小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就是在 20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 80% 地区推广 T-cms 玉米,遗传单一的结果使 T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抗病性的丧失。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过去由于推广对大斑病感病的品种维尔 156号,曾引起大斑病的流行,吉林省因推广四单八而使大斑病流行, 20世纪 60 年代选育推广抗大斑病品种后,基本控制了大斑病的的流行。

Page 4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迄今为止关于对玉米大斑病表现的不同的抗病类型和不同遗传方式及抗病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均有很大进展。

Page 4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抗病类型及抗病遗传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分为病斑数量抗性、褪绿斑抗性、褪绿点抗性、无病斑抗性 4 种类型。

( 1)病斑数量抗性。多数玉米品种、杂交种和自交系都具有这种抗性。在植株叶片上的抗性表现为病斑数量的多少,其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斑型属萎蔫斑( MR、 MS和 S 型),其抗性幅度是从植株只有少数病斑的高水平抗性,到植株几乎完全感病的低水平抗性。抗性程度高的基因型其叶片组织木质部中菌丝生长缓慢,病斑发育延迟,表现为病斑少,病斑小,产孢量也较少,病叶枯死也比较慢,整株发病程度低。

Page 4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2)褪绿斑抗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凡具有显性单基因 Ht1 、 Ht2 、 Ht3 、 Ht4 的玉米病斑通常都较小,周围只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少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孢子产生少或不产生。

( 3)褪绿点抗性。 Hilu 和 Hooker 于 1965 年在玉米苗期发现了一种特有褪绿点症状,但岛成株期则不表现。我国也发现了这种类型。( 4)无病斑抗性。一个新的由 HtN2 基因控制的抗病类型,具有 HtN2 基因的玉米叶片上通常无病斑。

Page 4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抗病机制

主要与植株体内产生的植保素( phytoalexin )、丁布( Dimb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X)、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等有关。

植保素:玉米感染大斑病以后各种玉米基因品系,都能产生抑制和损害病菌生长的物质—植保素。它能抑制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生长。植保素产生的速度和数量受抗感病基因的影响, Ht1基因产生和积累数量最多,Ht2 和 HtN基因次之,感病基因数量最少, HtN基因产生的速度最快。

植保素是一种酚类化合物。

Page 4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小斑病 目前发现隐性单基因 rhm控制的褪绿斑抗性属于质量抗性类型,在抗病的幼苗和在田间成株上的病斑都表现为褪绿斑,其孢子形成数量极少;而在感病植株的病斑上,孢子形成数量很多。

玉米对不同小种的抗病性受不同基因的控制,对小斑病菌 O小种的抗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而对 T小种的抗性主要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所有 O小种的菌株都对 T小种菌株具有高度的交互保护作用,在 O小种占优势的地区,延缓 T小种群体增长是一个有效的因素。

Page 4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玉米生长前期抗病性强,后期抗病性差。一般新叶生长旺盛,抗病性强,老叶和苞叶抗病性差;因此玉米存在着阶段抗病性问题,即玉米在拔节前期,发病多局限于下部叶片,当抽雄后营养生长停止,叶片老化,抗病性衰退,病情迅速扩展,常导致病害流行。

Page 4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1 、气候条件 在品种感病和有足够菌源的前提下,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大斑病适于发病的温度为 20~25℃,超过 28℃就不利于其发生,小斑病适于发病的温度为 25℃以上,两种病害均要求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在我国玉米产区 7~8月的气温大多适于发病,因此降雨的早晚、降雨量及雨日便成为该病发生早晚及轻重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在 7~ 8月份,雨日、雨量、露日、露量多的年份和地区,大、小斑病发生重, 6月份的雨量和气温对菌源的积累也起很大作用。

Page 4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33 、栽培条件、栽培条件 许多栽培因素与大、小斑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近几年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玉米连作地也增加,为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积累了更多菌源;肥沃地病轻,瘠薄地病重,追肥病轻,不追肥病重;间作套种的玉米比单作的发病轻,合理的间作套种,能改变田间的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有利于玉米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远离村边和秸秆垛病轻;晚播比早播病重,主要是因为玉米感病时期(生育后期)与适宜的发病条件相遇,易加重病害;育苗移栽玉米,由于植株矮,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因而比同期直播玉米病轻;密植玉米田间湿度大,总比稀植玉米病重。

Page 5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科学布局品种,减少菌源来源,增施粪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四、综合防治

Page 5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选种抗、耐病品种选种抗、耐病品种选种抗病品种是控制大、小斑病发生和流行的根本途径。我国对大、小斑病的防治历史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我国抗大、小斑病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鉴定出的一批抗病自交系和品种,抗大斑病的自交系如 Mo17 、风白 29B、白 C16 、承双改、交 306 、吉 713 、海 7-1 、春 21 、掖 107 、桦自 5-1 、双头白、黄 2 、黄马牙、 A3 、 A4 、H12 。抗小斑病的自交系如 H84 、 C103 、 S25 、 330 、凤白 29 、 131 、太 183 、 C8605 、 7922 、 Mo17 、黄早 4等,抗病品种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推广的品种不同,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利用

Page 5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时应注意:( 1)重视品种对大斑病的水平抗性和一般抗性及小斑病的核基因抗性的利用,充分利用我国的抗大、小斑病的资源。( 2)密切注意大、小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布和变化动态,根据生理小种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对大斑病慎重利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小斑病慎重利用细胞质抗性。( 3)种植抗病品种时应结合优良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抗病性能。( 4)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要定期轮换,避免抗性遗传和细胞质单一化,防止高致病力的小种出现。

Page 5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1)适期播种可以缩短后期处于有利发病条件的生育时期,对于玉米避病和增产有较明显的作用。

( 2)育苗移栽是一项提早播期,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避过高温多雨发病时期,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

2 、改进栽培技术,减少菌源

Page 5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3)增施基肥、及时进行迫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其是避免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大、小斑病菌为弱寄生菌,玉米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易被侵染发病。玉米拔节至开花期,正直植株旺盛生长和雌雄穗形成,对营养特别是氮素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占整个生育期需氮量的 60-70% 。此时如果营养跟不上,造成后期脱肥,将使玉米抗病力明显下降。根据地力和玉米吸肥规律。

( 4)与矮杆作物,如小麦、大豆、花生、马铃薯和甘薯等矮杆作物实行间作的玉米田发病轻。

Page 5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5)搞好田间卫生,彻底清除残株病叶,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埋压病残,是减少初侵染源的有效措施。此外,根据大、小斑病在植株上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的发病特点,可采取大面积早期摘除底部病叶的措施,以压低田间初期菌量,改变田间小气候,推迟病害发生流行。

Page 5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33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玉米植株高大,田间作业困难,不易进行药剂防治,但以药剂防治来保护价值较高的自交系或制种田玉米,高产试验田及特用玉米还是可行的。

使用的药剂有: 50% 多菌灵, 75% 百菌清 , 25%粉锈宁, 70% 代森锰锌, 10% 世高, 50%扑海因,40%福星, 50%菌核净, 70% 可杀得、 12.5%速保利和 45%大生等。

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间隔 7~10d ,共喷 2-3次,100kg/亩药液。

Page 5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灰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 Maize Gray and Curvalaria Leaf Spot

Page 5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早在 1925 年美国就有报道,主要发生于美国山区的一些州如伊利诺斯州、田纳西州。在田纳西州严重时可减产 20% 。目前除美国外,墨西哥、中美、欧洲、非洲、东南亚、印度、菲律宾等都有报道。我国 20世纪 90 年代以前发生轻微,是玉米上的次要病害。 1991 年突然在在丹东、庄河等地大发生,许多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感染此病。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继玉米大、小斑病之后的新型重要叶部病害,是玉米生产的新威胁。一般减产 20%左右,严重的地块减产 30%~50% ,对玉米生产影响很大。

Page 5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弯孢菌引起的叶斑病也叫黄斑病、眼斑病、拟眼斑病、黑霉病,过去一直不重。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以黄早 4为亲本的玉米杂交种的大面积推广,使该病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一般减产 20%~30% ,严重减产达 50% ,制种田可绝收。

Page 6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一、症状一、症状

两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开花授粉后,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但受害玉米的症状不同。

灰斑病 发病初期为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至褐色长条斑,这些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大小为 0.5~3mm×0.5~29mm,有时病斑汇合连片使叶片枯死,通常在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叶背面产生最多。

Page 6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弯孢菌引起的叶斑病初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大小 0.5~4mm×0.5~2mm,大的可达 7×3mm。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均可见灰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背面居多。

Page 6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该病症状变异较大,在一些自交系和杂交种上,有的只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可分为抗病型、中间型、感病型 3 个类型。

抗病型病斑:如在唐玉 5号,病斑小, 1~2mm,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型,中间灰白色至浅褐色,边缘无褐色环带或环带很细,外围具狭细半透明晕圈。

中间型病斑:如 E28 上,病斑小, 1~2mm,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边缘具窄或宽的褐色环带,外围褪绿晕圈明显。

感病型病斑:病斑较大,长 2~5mm,宽 1~2mm,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黄褐色,有较宽的褐色环带,外围具较宽的半透明黄色晕圈,有时多个斑点可沿叶脉纵向汇合而形成大斑,最大的可达 10mm,导致整叶枯死。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面均可产生灰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Page 6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6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两种病斑初期不易区分,但后期明显不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斑黄色或灰白色,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灰斑病病斑灰色,多为长条状斑。两种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整株叶片,最终导致植株叶片干枯,严重降低光合作用,重病株所结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Page 7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尾孢菌 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niels 玉蜀黍尾孢菌。

Mycosphaerella (球腔菌属),很少见。

弯孢霉叶斑病:主要是新月弯孢霉 Curvulairia lunata (Walker) Boed. 无性孢类,弯孢霉属,

有性阶段是新月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lunatus Nelson&Haasis. 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

引起弯孢霉叶斑病的病菌还有不等弯孢菌 Curvularia inaeguacis 、苍白弯孢霉 C.pallescens 、画眉草弯孢霉 C.eragrostidis 、棒状弯孢 C.clavata 和中隔弯孢 C.intermedia 。

病原菌

Page 7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病原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灰斑病菌:子实体叶面两生,无子座或仅少数褐色细胞。分生孢子梗 3~10根丛生,暗褐色,上下色泽均匀,宽度一致,有 1~4 个隔膜,多为 1~2 个隔膜,正直或稍弯,偶有 1~3 个膝状节, 50~140µm×4~6.5µm,无分枝,着生孢子处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正直或稍弯曲,无色,有 1~8 个隔膜,多为 5~6 个隔膜,基部倒圆锥形,脐点明显,顶端较细稍钝, 30~135µm×6~9.9µm。在 PDA培养基上病菌很少产生孢子,但在新鲜的或干枯的玉米叶煎汁培养基或 V-8 培养基上容易产孢,持续光照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2~30℃,要求 90% 以上的相对湿度。在培养基上的培养菌于4℃下可以存活 23 个月。

除侵染高粱外尚能侵染稗子、约翰逊草和其它高粱属植物。

Page 7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7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弯孢霉叶斑病菌:在 PDA平皿上菌落墨绿色,丝绒状,呈放射状扩展,老熟后呈黑色,表面平伏状。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单生或簇生,较直或弯曲,大小 52~116µm×4~5µm。分生孢子花瓣状聚生在梗端。分生孢子暗褐色,弯曲或呈新月形,大小 20~30µm×8~16µm,具隔膜 3 个,大多 4胞,中间两个膨大,其中第3 个细胞最明显,两端细胞稍小,颜色也浅。

Page 7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8~32℃, pH4~11 之间均能生长,最适 pH为 6~7 ;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30~32℃,分生孢子只有在水滴中萌发良好,饱和湿度下萌发率只有 7%,相对湿度低于 90% 不能萌发或很少萌发;光线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紫外线对孢子有杀伤作用;以果糖作碳源,甘氨酸为氮源菌丝体生长最佳,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洛氨酸为氮源产孢最多;菌丝体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 52℃、 55℃10min.。

病菌在活体外可以产生致病毒素,毒素在离体玉米叶片上可产生典型症状,毒素还可以抑制玉米种子根的伸长,是一种对热稳定的化合物。

生理分化 我国弯孢霉病菌存在致病性的分化和生理分化,大致可划分为 6个致病类型。

寄主范围 弯孢病菌除侵染玉米外,还还可以侵染水稻、高粱籽粒和叶片,引起黑霉粒和变色米病害,还可以引起新的水稻叶鞘腐败病也可以侵染小麦及一些禾本科杂草。

Page 7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7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

灰斑病 灰斑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病原菌在地表的病残体上可存活 7 个月,但埋在土壤中的病残体的病菌则很快失去生命力不能越冬。次年春季子座组织重新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上,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分枝的芽管在气孔表面形成多个附着孢,进一步产生侵染钉从气孔侵入,侵入后约 9d后可见褪绿斑点, 12d后出现褐色的长条斑。条件适宜时病斑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Page 7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弯孢霉菌以菌丝体潜伏于地表的病残体组织中或以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垛中越冬,据研究土表下 5cm~10cm的病残体病菌越冬率很低或不能越冬,因此地表的病残体和玉米秸秆垛是弯孢霉叶斑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另外由于病菌可危害水稻、高粱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因此水稻、高粱的病残体及田间的杂草也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越冬后适宜条件下,病残体上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在有水膜存在下分生孢子萌发直接侵入,经 7~10d 可表现症状,并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该病害潜育期短( 2~3d ),在一个生长季节可有多次再侵染。

Page 7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

1 、品种的抗病性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这两种病害严重流行的重要因素。根据几年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和自交系间有明显的抗性差异,目前我国多年应用的骨干自交系如 E28 、丹 340 、 5003 、 478 、 C8605 、7922 等均不同程度感病,杂交种掖单 13号、沈单 7号等严重感病,辽宁省主栽品种沈单 7号由于发生这两种病,一般减产 20% 以上,面积迅速下降, 1996 年辽西种植的铁单 10号的地块因发生弯孢霉叶斑病几乎绝产,而育成的组合如丹 408 、丹 3034 、丹 413 、丹933 、丹 2100 、沈试 29 、沈试 30 等却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在防治这两种病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age 7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其抗性遗传为核遗传,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抗性机制研究认为主要与寄主体内产生的酚类物质及多种酶活性有关。

玉米对灰斑病的抗病性主要取决于一个主效基因( GLS1 ),其抗性可通过回交和轮回筛选转移。也有报道认为其抗性属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位点( QTL)分别位于第一、第四和第八条染色体上。

Page 8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2 、气候条件两种病害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流行,其流行所需温度比玉米大斑病所需最高温度要高出 5~10℃,弯孢菌叶斑病比灰斑病所需温度略高些。在温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湿度便成为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其中尤以 7、 8月份的降雨对病害的影响最大。降雨早,病害发生就早,雨量大,雨日多、雨量分布均匀和气温高,病害发生就重,雨后又遇高温,病害发展迅速。

此外,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沿海地区和温暖潮湿的山区发生较重主要与这些地区温暖润湿和雾日数较多有关。

Page 8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3 、栽培管理措施 弯孢菌叶斑病早播病轻,晚播发病重,而灰斑病早播重,晚播病轻;弯孢菌叶斑病对氮肥敏感,随拔节期追肥使用量的增加,病害发生随之减轻。

Page 8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4 、地势和土壤类型 灰斑病岗地发病轻,平地和洼地发病重,壤土发病轻,砂土和粘土病害发生重。

Page 8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五、综合防治五、综合防治

对两种病害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适当辅以药剂防治。

Page 8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可以迅速控制这两种病害的流行,减轻为害程度。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抗病品种不多,所以必须加强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我国各地已经鉴定出一些抗病的自交系和优良组合,可以在育种和生产上加以利用。抗弯孢菌叶斑病的自交系有: 7922 、吉 853 、或唐白 42 、沈 135 、沈 138 、 P138 、 P13113 、HZ85 、 HZ126 、双 M9 、 Mo17 ,而黄早 4478 、 52106 、E28 、 5003 、 C8605 、丹 340 、 7922 、 8001 、黄野 4 、掖 107 、白野 4 感病。抗灰斑病的自交系有: 330 、掖107 、 78599 、 78641 、齐 319 、 107B、丹黄 02 ,而5003 、 340 、 7922 、 478 、 C8605-3 、 79946 、 138 、LD61 感病。对两种病害兼抗的品种有:如丹 408 、丹 413 、丹 3034 、丹 2100 、丹 933 、沈试 29 、沈试 30 、农大 60、掖单 52、掖单 51等。

Page 8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搞好田园卫生 收获后及时清理玉米秸秆,集中烧毁,并进行深翻,减少初侵染源。

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及时追施氮肥,防治后期脱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Page 8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药灌心,效果比喷雾法效果好且省工,易操作。如采用喷雾法可掌握在病株率达 10%左右喷第一次药,隔 10d再喷 1~2次。

施用药剂有: 50% 多菌灵, 70% 的甲基托布津、 40%福星, 70% 代森锰锌可湿粉剂, 50%退菌特,80%炭疽福美, 45% 大生、 75% 百菌清、 10% 世高。

Page 87: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8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8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1: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2: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4: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5: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Page 96: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