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27
论论论论论论 Pidgin 论论论论论论 “论论论”论论论论论 06300120175 论论论

Upload: creda

Post on 26-Jan-2016

1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对当今流行的“洋泾浜”现象的浅析 06300120175 蔡洁心. 什么是 Pidgin ? 哪些情况下能见到洋泾浜? 怎样看待洋泾浜? 洋泾浜去路何在?. 一. 什么是 Pidgin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论网络时代的Pidgin

对当今流行的“洋泾浜”现象的浅析

06300120175 蔡洁心

Page 2: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什么是Pidgin? 哪些情况下能见到洋泾浜? 怎样看待洋泾浜? 洋泾浜去路何在?

Page 3: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什么是 Pidgin ?

Page 4: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根据牛津英汉高级双解词典第六版, Pidgin 一词的直接翻译即洋泾浜语,或音译为皮钦语,基本意为:A simple form of a language, especially English, Portuguese or Dutch,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words, that are used together with words from a local language. It is used when people who do not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need to talk to each other.

Page 5: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2007 版金山词霸提供的美国传统词典对其的解释为: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一种简化的说话方式,语法和词汇较初等,被用于不同语言者进行交流,不作为第一语言或母语。

Page 6: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在熊学亮教授所著《 CHINESE ENGLISH 》一文中,它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极端例子为难以为英语母语者理解的 NO THREE NO FOUR (不三不四)。

Page 7: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新时代的 Pidgin (特指中文夹杂英文)

不同于传统 : 不是为了说不同语言的人的交流出现的,而是一个

有中国特色的中文语境的交流方式 实际使用的仍是汉语语法 英语经常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特别是缩略语形式

插入汉语语境(作动词、形容词等也不少见) 英语的使用通常是正确的,不是 CHINGLISH 所以,类似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本文 Pidgin 所指的对象。

Page 8: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典型性 Pidgin 语段一例: APEC 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 CCTV 的朋

友和一群 MBA 、 MPA 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 WTO 后 IT 业前景,以及 IT 业对 GDP的影响。随后,我们去 KTV ,大唱卡拉 OK 。

Page 9: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哪些情况下能见到洋泾浜?怎样看待洋泾浜?

Page 10: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1 、有对应中文译名,其中文译名是音译的外来词

1.1“ 比基尼”、“汉堡包”、“披萨”、“可乐“等,译名简短上口,历史较为悠久,因而深入人心的,一般较少有人在汉语语境中使用其英文原词。使用者通常是时尚“小资”的年轻人,觉得这样很“酷”(当然,酷现在对年轻人来说已经过时了)。这是最被诟病的洋泾浜,使用者常被扣上做作、崇洋媚外的帽子。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听到这些洋泾浜也或多或少会觉得不自然。

Page 11: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1.2“ 谷歌”“微软视窗”等,原词在中国历史远长于译名使用时间且深入人心的,人们会不自觉的在口语和非正式书面场合用英语来指代它们,中文译名更多出现在正式场合。这是人的正常的习惯心理。凡是先熟悉 GOOGLE 的人听到看到 GOOGLE 并不会别扭,若是先被“谷歌”给“先入为主”的话情况可能会有变化。(毕竟当前使用网络的人群还是更熟悉 GOOGLE 的。)而 WINDOWS则更为强势,连正式场合都很难看到“视窗”的身影。这类词多为注册品牌名称。尽管人们接受它们作为洋泾浜存在,但也有“文化入侵论”者对此有疑义。

Page 12: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1.3 国外人名、地名等,一般人名为音译,地名译法灵活,有些名字在中国有约定俗成的译名,如迈克、牛津等,但很多译名并不固定,且极为拗口。如今,很多艺术、娱乐、地理类新闻或其他文章作者采用了不翻译这些名称而直接用英语原词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翻译带来的混淆问题,但也只适用于小圈子的人使用。如《看电影》这一在中国影迷中的大哥级杂志,电影人的名字通常是不翻译的,对于不是影迷的人来说,要分清和记住这些英文(甚至其他语言)名,与分清和记住它们的中文译名是一样甚至更加做不到的。

Page 13: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2 、有对应中文译名,其中文译名是意译的外来词

2.1“世贸组织( WTO )”“首席执行官( CEO )”等,英文原文作为单词或词组较长,但缩略词非常简洁上口,且为大众接受的,译名并不拗口复杂,但比原缩略词略显罗嗦的,人们倾向于使用英语缩略词。这是一个争议点。特别是在媒体用语的问题上人们舌战不断。对大众传媒势力可及之地的人们来说,它们往往像常识一样普及。在日常交往中,对于交流双方都熟悉的“洋泾浜”,出于用语简洁沟通方便的目的,人们可以接受它们。但是,在严肃的媒体文章中,在面对大众——这里的大众显然包括了首次接触某一概念、对网络或经济等专门领域不熟悉的人——的传统媒体上,直接用英语妥当么?

Page 14: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对复杂、固定又非基本语义要素的新概念或事物,用关键词缩写可以简单有效地形成易记易用的新“词”。对更专门的概念,例如信息技术领域许多技术名词,英文缩写可能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代号(往往也是名词的发明或标准控制组织事实上决定的),比如 XML , WSDL 这样的“术语”。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李行建指出,吸收字母词或外来词要坚持引导使用规范的、大多数人懂得的意译词。已有可用的意译词时,一定要使用意译词,如“世贸组织( WTO )”“首席执行官( CEO ) ”等。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译名,不妨用音译的形式,非用字母词不可时也应遵照有关规定,在字母词后面括注释义。

Page 15: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我赞同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说就是,对于这样的外来语,在正式场合可以采用“洋泾浜”加中文注解或中文译名加通用英语名称注解的形式,这样对所谓“圈内圈外”的人来说都能接受,既与国际接轨也不至于让人觉得汉语纯洁性被污损。

可是,像 CD 、 DVD 这样的词,也需要如此加注么?个人意见是不需要。语言是活的,它不是那么容易被破坏的,夹了这点英语的汉语还是汉语。

Page 16: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2.2无规范、贴切、通用译名的。这类洋泾浜通常在特定领域产生,对整个社会语言环境影响并不大,并且在小圈子内不会引起理解障碍。在规范译名出现前暂时使用洋泾浜并无大碍。但由于这些小圈子在当前社会的活跃性及重要性,使得它们还是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小圈子是高校、外企、 IT 行业等人们一般认识中的精英阶层。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 PK 、 VS 等。

Page 17: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 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加快,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术语,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消化、转化,术语统一和规范工作严重滞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说。一个规范而妥帖的译名,往往不是一下就可以找到的。如 X光传入我国,最早有“照电火、照 X光、照光、透视”等译名不断推陈出新,现在才有“透视”做为通用译名。对外部事物,对原本我们没有的外部新鲜事物,汉语一向有一个“正名”的过程。

Page 18: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如 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我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即开设有 EPR管理与应用这一课程。若一定要用中文译名,那会相当繁琐。即使在正式场合,也无法使用一个统一规范的中文名。对经管类师生和企业管理人员来说, EPR 已足够,他们不需要对大众的语言净化负责。

Page 19: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此外,学习计算机时,我们也发现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找不到简短的中文译名。教材上几乎都是 ASCII几个字母。

Page 20: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Web , WWW ( World Wide Web) 的简称,中文有两种主要的译法:环球网或万维网。对一般人而言, web 基本上等同于 internet (因特网 / 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在这个缩写泛滥的年代, web战胜了 WWW ,我猜可能跟WWW太拗口有关, web 自然得太多了。而英文有 net 和 web 这对兄弟,可以放心大胆地把WWW 直接叫 web ,不必担心和 net 所指混淆。但在中文中,只有一个“网”字,把“万维网”或“环球网”简称网,或网络,就与之前已经普及的计算机网络( net )混淆了。因而,常人并不青睐用洋泾浜来称呼它们,也无所谓此网非彼网;而专业人士就要洋泾浜一把了。

Page 21: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3 、非外来词 3.1普通英文单词、词组。

Cover ,“替”的意思。如:“明天你休假谁来 cover你啊?”没人说“谁来替你?”原因或许是外企员工比较忌讳说被人“替代”的意思吧。

Rotation ,本意“旋转”,此处指“在不同部门 /区域之间轮换工作”,现在有个说法叫“轮岗”,但会引起歧义。

Level ,不直接说级别、水平等,对讲求中庸之道,待人接物不伤和气的中国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避讳的方式。

Presentation ,这是个在高校中出现频率也极高的词。就我自身经历而言,所有要求学生做 presentation 的老师在下达要求时都没用“演示”等正确但不精确的中文翻译。有人推荐用“讲演”这一译法,的确比较贴切,但也并未流行起来。尽管英语原词有四个音节之长,中文翻译通常是两个汉字,但 presentation就是赢得了人心。

Page 22: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如果说在外企这样的工作环境有些英文的用法同事都能首肯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但偏偏有人要把英文滥用,认为夹用外文可以显示一种地位、一种身份,这也是“洋泾浜”被一些年轻人视为时尚的原因,很像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总喜欢在说话时夹用英语。然而语言终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如果别人听不懂或是听着别扭,又有何身份可言?!

Page 23: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3.2 本身就是中文的译名的。 2003 年,上海的一位乘客不清楚机票上写的“ PVG” 是指浦东机场,按照老习惯到虹桥机场乘坐飞机,结果错过了飞机起飞时间,于是状告航空公司,乘客胜诉。我们不知道,如今的机票有没有做相应的修改,但“洋泾浜”的危害可见一斑。

Page 24: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而有些生造的拼音译名,如 HSK (汉语水平考试)、GB (国标),则让人对其存在的意义十分疑惑。它们与已成为英语的 KONGFU 、 TOUFU 等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译名显然无法平起平坐。这些由“权威”造出的词与“草根”们自娱自乐的“昨天的 PARTY 好 HIGH啊!”“下班了也不去 HAPPY一下?”等相比,哪个对汉语的打击更大无法做出量化的评估,但哪个会给我们亲爱的国际友人留下更深印象是不言而喻的。

Page 25: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还有相当一部分洋泾浜虽然出身汉语,却也让人用得自然。最显著的例子就是 CCTV , CHANNEL V ,CHANNEL YOUNG 等电视台。在说到电视时国人一般都说看电视、电视节目、电视频道等,不说看TV 、 TV节目、 CHANNEL ,但到了这些特定的电视台,由于其英文名在口语中的流畅性及活力感,观众会自然用英文名。不是说英文的力量多强大,因为从其他场合观众仍用“电视”“频道”这个情况看, TV 和 CHANNEL 并没造成文化入侵。特定的现象不能代表全部,否则我们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Page 26: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洋泾浜去路何在?

Page 27: 论网络时代的 Pidgin

要求绝对纯粹的语言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保护汉语,要做的有许多,如推广经典汉语文学阅读。关于洋泾浜的是是非非的讨论进来已越发安静了,时间在证明,这一现象并没对汉语的根基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洋泾浜不是保护汉语运动的敌人。有些洋泾浜词将会得到合适的译名,成为和“幽默”“逻辑”等一样的汉语规范用语,同时,新的洋泾浜词还会出现。网络时代是个变化快的时代,在网络上除了速食文化外,我们也能欣慰地看到国人对于汉语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在提醒,在呼吁,汉语的声音就不会弱下去。所以,让洋泾浜们自生自灭,我们可敬的汉语卫士们不用太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