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 系統創新計畫 …105...

31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子計畫名稱:雙城攜手躍昇計畫 計畫主持人:張清風 校長 共同主持人:許泰文 研發長 張文哲 共同教育中心主任 計畫聯絡人:徐培慈 專員 聯絡電話:(02)2462-2192#1097 真:(02)2462-3145 105 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 系統創新計畫申請書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Ja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子計畫名稱:雙城攜手躍昇計畫

    計畫主持人:張清風 校長

    共同主持人:許泰文 研發長

    張文哲 共同教育中心主任

    計畫聯絡人:徐培慈 專員

    聯絡電話:(02)2462-2192#1097

    傳 真:(02)2462-3145

    E-mail:[email protected]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

    系統創新計畫申請書

  • 【封面】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計畫申請書【第一期/四期計畫】

    計畫名稱 雙城攜手躍昇計畫

    申請學校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申請類別 □A類:未來大學推動計畫

    █B類: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

    主持人姓名 張清風 單位/職稱 校長

    共同主持人姓名 許泰文

    張文哲 單位/職稱

    研發學術副校長

    共同教育中心主

    聯絡人姓名 徐培慈 單位/職稱 教務處教學中心

    專員

    聯絡人電話 (02)24622192#1097

    聯絡人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傳真號碼 (02)24623145

    申請日期:中華民國 104年 9月 30日

  •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計畫申請總表

    計畫名稱 雙城攜手躍昇計畫

    申請學校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申請類別 □A類:未來大學推動計畫

    █B類: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

    計畫期程 105年 2月 1日至 105年 7月 31日

    計畫聯絡人

    (請簽章)

    承辦單位

    (請簽章)

    會計單位

    (請簽章)

    計畫主持人

    (請簽章)

  •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計畫摘要表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申請類別 □A類:未來大學推動計畫

    ▇B類: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

    計畫名稱 雙城攜手躍昇計畫

    主責單位 教務處教學中心 新增單位 (無則免填)

    計畫摘要

    (每項 250字)

    計畫目標與標竿學習對象1

    計畫目標

    (一) 整合校本部與馬祖校區,啟動「雙城攜手躍昇計畫」。基隆校區結

    合基隆市政府、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大學與周邊資源,打

    造海洋觀光園區;馬祖校區結合連江縣政府、海洋大學與馬祖周

    邊資源,推動馬祖「藍色眼淚研究計畫」,共同打造海洋生態觀光

    雙港都。

    (二) 在基隆校區與馬祖校區各開設相關學位學程,進行跨領域之人才

    培育

    標竿學習對象

    美國羅德島大學最著名的研究領域是與海洋與環境資源管理相

    關的研究主題,尤其是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被列為全美在農業經濟

    領域排名第四的學術研究單位。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一)發展以城市(縣或市)為核心之學校本位特色學程(基隆開設「海洋

    觀光管理」、「海洋文創」等 2項學士學位學程;馬祖開設「水產

    生物科技」、「海洋管理」等 2項學士學位學程)

    (二)建置串連學習據點(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打造「海科潮境教

    育研習會議中心」;與馬祖北竿芹壁聚落共同推動「馬祖風芹教育

    聚落」)

    (三)辦理推廣及跨界交流活動(基隆:推動海洋觀光特色營隊、創設體

    驗海洋學習活動;馬祖:辦理教師生態觀光研習營、推動藍色眼

    1 自國內外同性質大學中具指標地位之大學,選擇至少一所作為標竿學習對象,簡述申請學校與

    標竿學校之落差,並說明該標竿學習對象值得學習之處。

  • 淚生態學習營隊)

    (四)鼓勵創作發表(基隆:推動師徒薪傳實務體驗、製作基隆在地之美

    導覽手冊;馬祖推動生態觀光導覽、製作在地體驗學習紀錄片)

    (五)建置互動平臺(推動「海洋雲端平臺」)

    (六)擴充及提升組織功能(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

    預期效益與關鍵績效指標

    預期效益

    (一)教學活化機制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二)教師升等制度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三)校務資源分配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四)課程改善機制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五)產學連結系統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關鍵績效指標

    (七)開設「海洋觀光管理」學位學程、開設「海洋文創」學位學程、

    馬祖校區開設「水產生物科技」學位學程、馬祖校區開設「海洋

    管理」學位學程

    (八)推動海洋雲端平臺

    (九)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

    聯絡人

    姓名 徐培慈 單位職稱 教務處教學中心行政

    專員

    聯絡

    電話 (02)24622192#1097 手機 0921-428-612

    e-mail [email protected]

  •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計畫整體推動架構圖

  • 目 錄 壹、申請學校概況與未來十年發展潛力分析-------------------------- 1

    一、本校背景------------------------------------------------------------ 1

    二、本校概況------------------------------------------------------------ 1

    三、未來十年潛力分析------------------------------------------------ 2

    貳、計畫目標與標竿學校-------------------------------------------------- 3

    一、計畫目標------------------------------------------------------------ 3

    二、標竿學習對象------------------------------------------------------ 3

    參、計畫推動重點與方法-------------------------------------------------- 5

    一、發展以城市(縣或市)為核心之學校本位特色學程--------- 5

    二、建置串連學習據點------------------------------------------------ 8

    三、辦理推廣及跨界交流活動--------------------------------------- 9

    四、鼓勵創作發表------------------------------------------------------ 10

    五、建置互動平台------------------------------------------------------ 11

    六、擴充及提升組織功能--------------------------------------------- 12

    肆、學習生態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13

    一、學習環境─從傳道式到互動式的教學環境----------------- 13

    二、行政運作─從個人學習到跨界攜手的有機組織----------- 13

    三、教師教學─從單純的授課到多元的引導教學-------------- 13

    四、學生學習─從課堂的認識到移地的實作-------------------- 14

    五、師生關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雙向探索-------------------- 14

    伍、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15

  • 一、預期成果------------------------------------------------------------ 15

    二、效益評估------------------------------------------------------------ 21

    陸、當期計畫推動進度規劃----------------------------------------------- 23

    一、計畫進度規劃------------------------------------------------------ 23

    二、目標管控檢核機制------------------------------------------------ 23

    柒、執行團隊成員分工情形----------------------------------------------- 25

    捌、計畫參與成員之增能與激勵措施----------------------------------- 26

    一、革新評鑑制度,注入教學創新活力---------------------------- 26

    二、優良教師選拔,引領教學型態變革------------------------------- 26

    三、配有課程助理,強化學生實務學習成效---------------------- 26

    四、軟硬體資源協助,提升學術實務課程教學品質------------- 26

    五、外部資源連結,形成產學共享教學聯盟 27

    六、行政同仁獎勵機制 27

    玖、經費申請表--------------------------------------------------------------- 28

  • 1

    壹、 申請學校概況與未來十年發展潛力分析

    一、 本校背景

    (一) 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豐富的生物資源及非生物資源孕

    育了地球上千千萬萬物種,使之得以生生不息、永續生存。海洋的客觀價值,決定了人類與海洋的互

    動,也決定了國家與海洋的關係和國家海洋法的產生,我們不能再犯過去重陸輕海的錯誤,沒有一個

    國家可以忽略海洋!

    (二) 海洋大學的使命

    在現今多變的時代,對外,我們面對全球暖化、海洋爭端、資源短缺的問題;對內,我們面對少

    子化、國際化的趨勢。如何在此多變的環境下,培育我們的學子具有展望四方、迎向廣闊世界的胸襟;

    具備開闊氣度、思想自由、勇於冒險的海洋子民特質,為國家孕育能夠接受挑戰、學用合一的國際優

    秀海洋尖兵,將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責無旁貸的使命!

    二、 本校概況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成立於民國 42年,位於臺灣東北角,處基隆港市並鄰近臺北都會人文薈萃之

    地,擁有資訊流通、風氣開放之便,且背山面海、景緻優美之校園環境,因座落在遠離塵囂的濱海灣

    區,最適宜作為發展海洋相關領域之教學、研究與人才培育場所,亦利於營造專注、篤實而悠然的人

    文學風,動靜相宜,這些客觀條件,乃是本校之優勢之一。本校目前設有 6個學院與 27個系所,學

    生 8,500多人,以海洋海事水產為學校發展之重要特色,依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2011-2012)

    本校名列全球前 400大(351-400 名),2013年列入亞洲前 100 大(第 76名),全臺灣第 12名,為所有

    列名世界大學中唯一之海洋專業大學,且畢業校友至今有 7萬多人,對國家社會有許多重要的貢獻。

    本校過去 60 年來不曾間斷地穩健向多元之海洋科技領域發展,未來更將積極致力於創新海洋科

    技研究與振興、育成海洋相關產業。緣此,本校擬規劃發展包含海洋科技研究、海洋產業、海洋文創、

    海洋教育、水上運動、海洋觀光休憩。未來將以海大為中心點,進一步與基隆港東西岸碼頭遊輪停靠

    區、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海洋廣場,以及與本校毗鄰的臺灣造船廠、和平島海濱地質公園、農委會

    水產試驗所、正濱漁港、碧砂漁港、遊艇碼頭、八斗子漁港、海功號漁船、海洋科技博物館、自由中

    國號(現存最古老的中國式木造帆船)、長潭里漁港、八斗子潮境公園等形成串聯的廊帶,推動成為

    「海洋園區」。「海洋園區」將是全臺灣唯一以發展海洋為主的園區,具有高度海洋特色,呼應臺灣以

    海洋興國或海洋立國之精神。它將成為具有海洋歷史、文化、產業、教育、科技、休閒、觀光與海洋

    體驗等多面向元素之北臺灣的「海洋亮點鏈」。「海洋園區」之核心位置為以海大為中心,從和平島海

    濱地質公園至八斗子潮境公園(長達 5公里左右美麗的濱海地帶),在園區內設置接駁公車、腳踏車

    道與人行步道。藉由「海洋園區」之發展將可翻轉基隆市,使基隆真正成為兼具活力與創新之海洋城

    市,再造基隆成為真正的臺灣頭。

    三、 未來十年潛力分析

    (一) 生源結構:本校近期針對學生來源結構之校務研究資訊顯示,學生來源未來將以「區域性」作為

  • 2

    大專校院選擇重點,為因應此結構之變化,本校著手啟動在地學生紮根計畫,如開設高中海洋班

    等措施,以因應未來之趨勢。

    (二) 科系結構:本校原屬以理工背景為主之學校,偏重於水產、食品加工、航運等自然類科,因應學

    生人數驟減與國家社會變遷,本校擬逐步開啟文創產業、海洋觀光等社會科學類之科系,逐步調

    整校內科系結構變化。

    (三) 師資結構:因應上述生源結構及科系結構之衝擊,本校以現有師資外,未來擬增聘社會科學師資,

    並結合業界資源,引進業師進行協同教學與指導。

    本校以培育「未來 10年海洋產業管理人才、未來 20年海洋產業領導人才」為願景,擬以「海洋

    人終身學習護照」為核心架構,落實學生具備「學習如松、創新如弓、實踐如鐘、服務如風」特質,

    以達到本校「一度五力」之目標,分別為專業態度、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及溝

    通能力,並透過課程多元評量、專案研討及專題製作等相關機制進行評估,反覆驗證本校教學成效與

    確保學習品質。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報告,以 102學年度之學生人數為基準,當 112學年度時,學生將短少 13萬

    餘人,減少人數為 35.84%,本校為因應少子女化之嚴重衝擊,規劃發展「海洋專賣」之人才培育,

    透過社會需求與本校校務研究數據之分析結果,精緻化課程及學程規劃,調整現有科系別,以期符應

    國家社會發展及產業需求。

  • 3

    貳、 計畫目標與標竿學校

    一、計畫目標:

    (一) 整合校本部與馬祖校區,啟動「雙城攜手躍昇計畫」。基隆校區結合基隆市政府、國立海洋科技

    博物館、海洋大學與周邊資源,打造海洋觀光園區;馬祖校區結合連江縣政府、海洋大學與馬祖

    周邊資源,推動馬祖「藍色眼淚研究計畫」,共同打造海洋生態觀光雙港都。

    (二) 在基隆校區與馬祖校區各開設相關學位學程,進行跨領域之人才培育,開設學程如下:

    1、 基隆校區:成立「海洋觀光管理」與「海洋文創」學位學程,培育海洋觀光、文創人才,期

    使學生具備海洋觀光管理、文化創意、人文社會關懷等專業知能,落實「海洋觀光港都」之

    人才培育。

    2、 馬祖校區:開設「水產生物科技」與「海洋管理」學位學程,並規劃在地實習計畫,培養水

    產生物、海洋工程與海洋管理實務型人才,落實「藍色眼淚研究團隊」人才培育。

    二、標竿學習對象

    (一) 標竿學習對象概況

    本校標竿學校為美國羅德島大學,創立於 1888年,前身是一所農業大學,在 1982年更名為羅德

    島農業機械藝術學院(Rhode Island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Mechanic Arts),於 1909年通過會員大會

    的法案改名為羅德島州立學院,並增加許多不同的專業科系,最後在 1951年正名為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簡稱 URI。該校目前有 9個學院,約有 19,000位學生(約 14,500本科生和 4,500名研究生)。

    該校最著名的研究領域是與海洋與環境資源管理相關的研究主題,尤其是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系被

    列為全美在農業經濟領域排名第四的學術研究單位,也是全美第一個授予天然資源經濟學領域學位的

    系所(1969)。除了自然環境資源管理,羅德島州立大學的研究學者也特別專注在漁業養殖、海洋生態

    環境、海洋工程、海洋與陸地生態評估與世界貿易等研究範疇。

  • 4

    (二) 本校與標竿學習對象差異性

    美國羅德島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世界大學排名(QS) N/A 2014亞洲排名 191-200名,國內第

    17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

    術排名 (ARWU 2014)

    301-400 N/A

    特殊排名 根據 2008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

    告(US News & World Report),該校

    地球科學專業排名第 43,機械工程

    專業排名第 82,生物科學專業排名

    第 136。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亞洲

    大學排名,2013年臺灣共有 17所

    學校在亞洲 100名內,國立臺灣海

    洋大學亞洲排名為 76名,國內排

    名第 12名。

    師資 675位 400位

    學生 約 19,000位 約 8,300位

    專業學院 1.海洋學院

    2.文理學院

    3.工程學院

    4.環境和生命科學學院

    5.人文科學和服務學院

    6.進修推廣學院

    7.商業管理學院

    8.護理學院

    9.藥理學院

    1. 海運管理學院

    2. 生命科學院

    3. 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

    4. 工學院

    5. 電機資訊學院

    6. 人文社會科學院

    教育發展重點 羅德島大學特色聚焦於天然資源

    與環境管理。其中尤以漁業養殖、

    海洋生態環境、海洋工程、海洋與

    陸地生態系統、生態評估與世界貿

    易等為研究強項。

    以海洋為特色的「卓越教學與特色

    研究兼具的海洋頂尖大學」。

    (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放眼世界,本校在「海洋」為名之大學排名為世界龍頭,將學習標竿定為羅德島大學之學習之處

    如下:

    1、 橋接產業發展:該校與產業鏈結甚密,人才培育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成為企業愛用畢業生之

    首選學校。本校近年來逐步與海洋相關產業簽訂合作意向書,未來將延續學用合一之精神,

    積極與各海洋相關企業共同培育人才、進行研究發展等規劃。

    2、 結合社區資源:該校發展聚焦漁業養殖、海洋生態環境、海洋工程、海洋與陸地生態系統、

    生態評估與世界貿易等為研究強項,以解決當地社區產業之問題為任務,成為社區發展重要

    智庫。本校將學習此典範精神,將目前推動之大基隆整合各項方案逕行統籌,以更密切、更

    推廣之方式逐步穩定前進,形成大基隆地區海洋教育網絡為標的。

  • 5

    參、 計畫推動重點與方法

    一、 發展以城市(縣或市)為核心之學校本位特色學程

    (一) 目標

    為強化本校與在地城市之緊密鏈結,規劃開設「海洋觀光管理」、「海洋法政」等 2項學士學位學

    程,與基隆地區、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打造海洋觀光港都;在馬祖校區亦規畫開設「水產生物科技」、

    「海洋工程科技」及「海洋管理」等 3項學士學位學程,期厚植馬祖地區海洋管理實務型人才培育,

    推動「藍色眼淚研究計畫」。基隆及馬祖分流培育不同海洋專才、錯位發展,推升海大為「海洋教育

    與科技發展之國際重鎮」!

    (二) 策略

    基隆 開設「海洋觀光管理」、「海洋文創」等 2項學士學位學程。

    馬祖 開設「水產生物科技」、「海洋管理」等 2項學士學位學程。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1. 開設海洋觀光管理學程:

    (1) 學程特色:近年來海洋觀光產業林立,觀光遊憩更是蔚為風潮,包含海岸岸上、離岸、

    鄰近海域的海上休憩運動及遠洋海域的遊輪旅遊等。其中郵輪旅遊更是帶來龐大的「郵

    輪經濟」,其影響之產業鏈包括郵輪公司、旅行社、觀光景點、、旅館、遊覽渡輪與餐

    飲等行業,海洋相關產業之人才需求與產業無縫接軌,實為本校人才培育當務之急。

    (2) 學程發展方向:培育海洋觀光基礎營運人才、中階管理人才、高階策略人才,在學程

    之課程規劃中,著重建立學生專業基礎課程(如經濟、會計學、統計學),亦建立專業應

    用模組式課程,包含(A)郵輪與經營管理課群;(B)觀光/休閒產業課群;(C)海上運動課

    群;(D)企業管理課群;(E)海洋人文課群;(F)海洋生態課群等 6大模組課程設計,配

    合語言課程與海洋觀光產業相關實習與課後專業證照之取得,培育學生具備海洋觀光

    之核心能力。(詳細人才培育策略及核心能力如附件 3-1)

  • 6

    2. 開設海洋文創學程:

    (1) 學程特色:「海洋文創設計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為全國唯一以海洋為特色之文化創意產

    業專業學程,課程重點包括:文創資源,文創商品設計與文創產業經營等三大領域,

    以培育具有卓越複合能力的文創產業人才。本學程之設立乃整合本校相關領域之卓越

    師資及其教學研究成果,希望能建構頂尖的文創學程,不但與國際接軌並與產業緊密

    連結。從強化海洋文創加值發展策略,深化海洋品牌經營效益而言,尤須培育富有海

    洋人文素養、數位知能、國際化能力並兼具運用海洋文創資源、文創產品設計、文創

    產業經營管理等跨領域複合式專業人才。

    (2) 學程發展方向:基礎課程強調海洋素養、外語能力與數位知能;專業課程以海洋文創

    資源、文創產品設計、文創產業經營為重點;統合本校既有學院系所之相關教學資源,

    強化產學連結與跨領域實作學習。(詳細人才培育策略及核心能力如附件 3-2)

    馬祖 1. 開設水產生物科技學程:「水產生物科技」學程主要師資主要來自校本部海洋科學與資

  • 7

    源學院之「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海洋環境資訊系」以及生命科學院之「水產養

    殖學系」、「食品科學系」及「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以及其他學院相關科系之專

    業教師與校外專業教師,並擬聘請政府機關與產業機構業之專業人士共同開設產學合作

    與實習課程。

    2. 開設海洋管理學程:「海洋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師資主要來自本校運輸科學系、航運管

    理、海洋觀光管理學位學程與海洋法政學位學程,並擬聘請政府機關與產業機構業之專

    業人士共同開設產學合作與實習課程(上述馬祖校區之學位學程師資及課程規劃詳如附

    件 3-2)。

    3. 學程三明治學習規劃:因本校盤整馬祖校區人才培育需求後,開設上述 2項偏重實務學

    習導向之學位學程,本校規劃「2+0.5+1.5」實務學習導向模組化課程,學生在馬祖校區

    學習基礎與專業知識 2年,赴當地或鄰近連江縣之相關產業進行實習 0.5年(6個月),最

    後回海大校本部進行專精之終端課程模組訓練 1.5年,進行學生在校學習之總驗收與考

    核,讓學生在 4年學有所長、學用合一。

    (四) 深碗課程規劃

    本校深碗課程規劃為基礎理論、實務認知、實作學習、實習應用課程等一條鞭規劃,初步擬由校

    本部之「海洋觀光管理」、「海洋文創」學位學程進行深碗課程之規劃,初步規劃如下:

    一、海洋觀光管理:設定 2核心課群包含郵輪經營與管理課群、海洋觀光休閒產業課群試辦,各課群

    訂定 3門深碗課程為核心規劃,配有相對應基礎、專業、實務及實習課程,讓學生以系統性垂直

    練方式學習,能更為專精、專業與實務應用能力並重,以達深碗課程之宗旨。

    二、海洋文創:設定 2核心課群包含海洋文創設計、文創產業經營管理等課程群組進行試辦,各課群

    訂定 3門深碗課程為核心規劃,以整合理論與實務,提升學生文創產業專業知識。課程擬規劃融

    入實務-實作-實習課程,讓學生在修畢基礎、專業課程後,能在實務運用上更為多元專精,落實

    海洋文創設計之精神。

    為確實落實本計畫之深碗課程精隨,本校深碗課程規劃預估將於第二年(105.08.01-106.07.31)開始

    執行,將依其試辦成效評估,擬於第 3年起,將在馬祖校區逐步推動,藉由深化計畫之精神,提供師

    生嶄新學習視野,全面提升本校教學品質。

  • 8

    二、建置串連學習據點

    (一) 目標

    為配合本校開設之特色學位學程,深化本校在基隆與馬祖所扮演在地智庫領頭羊之角色,本校規

    劃在基隆地區與海洋科技博物館跨域結合;馬祖地區則與當地北竿芹壁村聚落多元結合,並做為教師

    見習與學生實習引導之重要學習據點,以達產官學研多方精進發展之目標。

    (二) 策略

    基隆 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打造「海科潮境教育研習會議中心」

    馬祖 與馬祖北竿芹壁聚落共同推動「馬祖風芹教育聚落」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打造「海科潮境教育研習會議中心」:

    (1) 基隆串聯據點整合:基隆地區過去發展中,已經有許多重要的海洋相關產業存在其中,

    只是缺乏整合,包括基隆港、臺灣造船公司、航運公司、水產試驗所、海洋大學、海

    洋能源測試場、八斗子觀光魚市、碧砂遊艇碼頭、和平島海角樂園、海洋科技博物館、

    大武崙漁港、正濱漁港、八斗子漁港、長潭里漁港…等等,除了相關產業之外,還擁

    有優美的海岸線、世界級的地質景觀及歷史文化古蹟,如果加以適度的整合發展,推

    動海洋科技研究、海洋教育產業、海洋觀光產業、海洋文創產業及海洋(水產)產業的發

    展,將形成國內重要的一個「海洋園區」。

    (2) 共同打造海洋會展據點綜效:結合基隆港區,共同規劃智慧物流配銷平臺、水產試驗

    所協助技術轉移支援、結合本校進行向下海洋人才紮根培育與拓展創業實踐人才培育

    等,將整合周遭生態、旅遊、觀光、學習、動靜態展覽、互動遊戲等功能,拓展本校

    師生視野,為基隆加值。

    馬祖

    與馬祖北竿芹壁聚落共同推動「馬祖風芹教育聚落」:

    (1) 馬祖串聯據點:馬祖地理環境特殊,為一群島,包括了束引、西引、亮島、高登、大

    坵、小坵、北竿、南竿、西莒、束莒等由北至南十個主要的島嶼所組成,其中北竿的

    芹壁聚落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

    和藝術界的青睞,而原本因人口外移出現的空屋群,在政府的修繕下,再次改建為民

    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芹壁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

    (2) 共同推動生態觀光據點綜效:藉由馬祖校區學位學程之推動,期能協助當地產官學界

    在養殖、漁業、天然災害評估、水產品加工、漁業推廣、產業轉型、水文及生態調查

    等相關方向之共構空間,透過多角化之推動與協助,讓馬祖當地成為生態觀光之首選,

    推動觀光的時,並能同時做到生態多元、環境資源永續之目標。

  • 9

    三、辦理推廣及跨界交流活動

    (一) 目標

    海洋大學在海洋特色領域之教學研究均有卓著成效,並且肩負著傳遞海洋教育之重大使命。為提

    倡海洋教育,為轉譯本校創新活力與海洋精神之延續,本校規劃各項研討會、營隊活動、體驗學習活

    動等,並配合各項跨界、跨領域交流分享活動,加強基隆在地產業之深度合作與橫向聯繫,提供一個

    訊息溝通的平臺,同時結合資策會、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以及相關產業,提供學生、教師、產業及

    政府串接交流平臺,希能有效促進基隆在地創新海洋觀相關業發展。

    (二) 策略

    基隆 1. 推動海洋觀光特色營隊

    2. 創設體驗海洋學習活動

    馬祖 1. 辦理教師生態觀光研習營

    2. 推動藍色眼淚生態學習營隊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1. 推動海洋觀光特色營隊:結合本校與海洋觀光相關教學及行政單位,共同辦理海洋特色

    營隊,經由全面性解說、特色實驗室參訪及各類海洋休閒體驗活動等方式,讓參與者對

    「海洋觀光休閒」有更充分之認識,進而推展海洋觀光港都,共同為推動基隆地區之觀

    光發展盡一份力。

    2. 創設體驗海洋學習活動:係由海上實務體驗、在地鎖管季服務學習、在地鎖管漁業產業

    鏈(例如:水產加工廠及在地物流公司)實習所構成,同學可習得鎖管漁業智慧生活化開

    發之潛能。結合「產業交流」課群以拉近學生與在地產業的了解與關係,同時融入「智

    慧生活化」跨領域學習課程以強化學生創意創業之優勢。

    馬祖

    1. 辦理教師生態觀光研習營:規劃馬祖校區之教師移地研習,教師赴馬祖校區教學前,

    經由研習營,進行馬祖地區人文、生態、自然資源等巡禮,對在地有分認識、產生在

    地連結之情感,希冀能協助教師將這份在地傳遞之情感,融入課程設計成為活化教材,

    進行世代之學識薪傳。

    2. 推動藍色眼淚生態學習營隊:由本校在生物、養殖等專長之教師帶領,分階段帶領學

    生成立營隊,第一部分為釐清馬祖周遭海域之”藍色眼淚”的發光浮游生物種類;第

    二部分為其發生機制相關之海洋生態調查。第三部分為單種培養除了解其生理特性

    外,未來可以培養進行展示及商品化,最終目的為了解形成藻華之原因,並將其單種

    培養將來可作為展示與科學教育之用,透過研究,讓學生從體驗中去對土地存有認同、

    尊敬感。

    (四) 辦理公共論壇:

    為推廣海洋觀光港都相關建設與發展,本校擬與相關產官學機構共同舉辦公共論壇,如本校

    於 104年度與中華海洋事業協會、交通部航港局共同辦理「2015海峽兩岸海事風險評估管理論壇」,

  • 10

    兩岸專家學者參與情況反映踴躍,本校後續將邀集將關單位共同舉辦海洋觀光相關論壇,藉由專

    家學者分享交流,期擴大基隆及馬祖地區港市、生態觀光效益,達到效益擴散之目標。

    四、鼓勵創作發表

    (一) 目標

    為轉譯本校創新活力與海洋精神之延續,本校規劃各項研討會、營隊活動、體驗學習活動等,並

    與企業共同人才培育,透過實習、研討及交流會議、營隊活動等,讓學生認知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

    性。學生具備海洋概念後,接觸產業實際運作,能建構出明確之學習地圖。

    (二) 策略

    基隆 1. 推動師徒薪傳實務體驗

    2. 製作基隆在地之美導覽手冊

    馬祖 1. 推動生態觀光導覽

    2. 製作在地體驗學習紀錄片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1. 師徒薪傳實務體驗:為啟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本校將規劃「師徒薪傳實務體

    驗計畫」,透過教師之引導,與學生在專業領域討論、腦力激盪,擬訂共同研發目標,

    並透過師生共同研究、實務操作,促進教師多元研發,學生涵養專業研究能力。

    2. 製作基隆在地之美手冊:為培養學生能具備知識管理、轉譯與應用,將由老師及業師做

    為指導,培養學生對於基隆周邊環境如八斗子漁港、漁村、龍崗生態園區、砲台古蹟等

    導覽,並引導學生製作研習、導覽手冊,帶動基隆整體地區觀光發展。

    馬祖 1. 推動生態觀光導覽:為將學生所學知識轉化為應用面,本校規劃讓學生從參訪、地區專

    題報告到學習導覽,逐步深入認識當地風情文化,透過生態的認識與導覽的培育,讓更

    多社會大眾在這塊土地能有深度的人文巡禮。

    2. 製作在地體驗學習紀錄片:馬祖鄰近最著名景點包含芹壁人文聚落及藍色眼淚景點,同

    時具有村落的人文風情,亦具有漁港旁海的遼闊,這兩處地點均為假日人潮絡繹不絕的

    絕佳景點。擬透過在地學習體驗之引導,拍攝學習體驗紀錄片,培育出對這塊土地認識

    且認同的學生,期能薪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仁者與智者精神。

    (四) 辦理海洋生態觀光攝影比賽/攝影展:

    為推廣海洋觀光港都相關建設與發展,本校擬與相關產官學機構共同舉辦攝影比賽暨攝影展,如

    本校刻正於 104年度 9月 23日起與陽明海運公司共同辦理「海港印象‧漁村風情」攝影比賽優勝作

    品巡迴展,藉由攝影照片刻劃出一幕幕豐富的海港印象、迷人的漁村風情,展現台灣人如同大海般的

    豐沛生命力。期能透過本校特有之攝影展與「海洋文學獎」等大型活動,擴大在基隆及馬祖地區港市、

    生態觀光效益,達到效益擴散之目標。

  • 11

    五、建置互動平台

    (一) 目標

    為增進本校與校外產官學界資訊交流順暢,本校全力發展海洋雲端,包含更新網頁、海大 APP、

    設置電子看板、加強行銷及研發成果發表與結合學生教學資源等。另提供本校師生在雲端使用上之諮

    詢與協助,以提供教師便捷之教學研究工具外,亦促進學生即時學習與反饋,提升海大教與學之品質。

    (二) 策略

    基隆 推動「海洋雲端平臺」

    馬祖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推動海洋雲端平臺:

    (1) 推廣海洋雲端產業應用功能:為促進產學交流,本校擬分別在基隆與馬祖地區不定期

    辦理海洋雲端產業應用交流會,由產業界提供海洋產業的相關資訊需求。

    (2) 成立專責窗口:提供目前海洋生態觀光之教學與研究新知,彼此相互精進成長,並成

    立專責窗口,負責服務產業界對於雲端功能使用的相關疑義,有效建立產學雲端合作

    機制,共創海洋產業的榮景。

    (3) 協助使用端平臺應用:成立雲端互動學習社群,讓師生經由社群的分享機制,進行群

    體間的知識共享、資訊流通,提升校園學習研討之成效。

    馬祖

  • 12

    六、擴充及提升組織功能

    (一) 目標

    為有效橫向整合產官學相關資源,擬整合本校現有研究單位如海洋中心、與高中職、國中小緊密

    結合之教學中心、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及教學單位等,共同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直接由

    校長統籌指揮,並配合各項政府政策、產業發展之大數據分析研究,朝本校擘劃之「海洋園區」藍圖

    邁進。

    (二) 策略

    基隆 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

    馬祖

    (三) 具體措施

    發展區

    域 具體措施

    基隆 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

    (1) 由上而下之指揮貫穿系統:直接由校長統籌指揮,專責進行各項海洋生態觀光發展活

    動統籌、對外聯繫與資料分析等。

    (2) 專業分工發揮綜效:由本校各專業領域教師分為大基隆地區海洋觀光組、馬祖地區海

    洋生態觀光組等 2組,在專業與行政領域相互分工及奧援,規劃設計海洋生態觀光發

    展走向,並配合各項政府政策、產業發展之大數據分析研究,朝本校擘劃之「海洋園

    區」藍圖邁進。

    馬祖

  • 13

    肆、 學習生態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一、 學習環境─從傳道式到互動式的教學環境

    本校在「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氛圍與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挹注下,海洋大學更

    建置多間大型多媒體遠距教學環境與互動式教學環境,而在本計畫之規劃下,本校將帶領師生踏出校

    園,串聯起校外學習據點,透過教師與學生移地教學、異地體驗之衝擊,讓師生跳脫「教」與「學」

    之本位,從互動體驗中學習、從激盪中精進!

    (一) 衝擊評估

    本計畫將開設基隆與馬祖之代表性學位學程,新增海洋科技博物館、馬祖芹壁村等學習據點,將

    對本校師生在適應新的互動學習場域與教學模式形成衝擊。

    (二) 因應策略

    為促進師生走出校園,進行異地見習及移地體驗學習,符應本計畫之宗旨,將聘請 1名業界教師

    及 1名實務指導 TA,專責協助教師進行交流見習、學生進行移地體驗學習,藉由引導與陪伴,讓師

    生樂於體驗,保持開創的學習心。

    二、 行政運作─從個人學習到跨界攜手的有機組織

    為提升行政效能,強化本校競爭能力,除不斷檢討業務需求,配合組織調整,採行各項人力調配

    措施,以合理調整人力配置,使全校行政人力運用更為靈活彈性外,並強化全校職員專業知能,透過

    各項進修研習訓練,鼓勵同仁自我提升及發展潛能。

    (一) 衝擊評估

    本計畫將藉由學程的運作,帶動基隆地區與馬祖地區周邊發展,屆時教學及行政同仁將面臨與學

    系、教師間橫向溝通、與政府及產業機關垂直聯繫整合之衝擊。

    (二) 因應策略

    為提升本校教學、行政同仁職能,將行政上效能發揮到最高,本計畫初期,將藉由「海洋生態觀

    光推動辦公室」之中央統籌功能,號召基隆、馬祖地區相關行政同仁參與共同願景工作坊,闡述計畫

    精神宗旨,藉由凝聚共識之策略,引導行政人員打破既有官僚之藩籬,建立共同目標,並藉由定期會

    議與每月舉辦跨界交流,促進各領域夥伴間相互瞭解,遇問題時立即反應,以有效提升在行政上之效

    能,推動海大活力組織為標的,希冀潛移默化地引領本校全體師生之氛圍。

    三、 教師教學─從單純的授課到多元的引導教學

    由於產業與本校師生的密切互動,產業可迅速了解本校培育學生之特質與能力。期能將產業的回

    饋融入教師發展的流程,由疊代式教師發展社群強化教師之教學與研究發展,研發革新課程的設計與

    教法,落實以學生能力發展為導向的教學。

    (一) 衝擊評估

    本計畫將藉由學位學程之深碗課程規劃,於學程中融合產學實務知能,教師在課程結合產業、創

  • 14

    新授課及原有授課方式之取捨方面將面臨衝擊。

    (二) 因應策略

    為提升本校學程及課程之教學品質,計畫中規劃舉辦假海洋科技博物館教師研習營,研習內容給

    予教師創新教學之衝擊,初步讓教師勇於接受創新與實務教學,不僅配有教學 TA協助教師授課,更

    將本校在教學卓越計畫執行具成效之「跨領域課程重構模組」、「產學課程模組」之參與教師納為種子

    教師,協助教師在課程融入產學及跨領域相關知能,讓學程參與教師有典範可循,並定期舉辦交流工

    作坊,促進教師間相互學習,共同精進。

    四、 學生學習─從課堂的認識到移地的實作

    強化學生由個人的能力培養銜接並融入社群團隊交流,經由「組織學習」的方式,透過「社群」

    運作過程,引領學生進行團隊互動與對話、處理衝突與磨合、學習協調等技巧能力,瞭解自我與團隊

    之定位與優勢,習得「領導」與「被領導」的藝術,亦可提前體驗踏入社會的前哨試煉,培養未來成

    為海洋事業菁英的素質。

    (一) 衝擊評估

    本計畫將藉由學位學程之深碗課程規劃,規劃基隆、馬祖地區不同導向之人才培育規劃,期透過

    實務-實作-實習之方式,垂直鍊方式培育學生具備相關知能,與產業連結更為緊密,屆時學生將面臨

    不同學習方式之衝擊。

    (二) 因應策略

    為深化本校人才培育模式,本計畫之學程規劃 3-6-9學分課程,分別培育學生基礎、專業及實務

    課程,藉由「三師輔導策略」(專業課程教師、專案教學教師及實務教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及輔導,

    強化對學生拔尖輔弱之機制,擇優選擇學生擔任領航員,輔助學習成效較為低落之學生,讓學生在基

    礎、專業及實務訓練時,能夠有諮詢、協助的對象,以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五、 師生關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雙向探索

    為促進師生關係更為緊密,教師定位不侷限為傳道,更培育學生做中學精神與知識的理解並應用

    於實務層面。藉此增進學生同儕間主動學習的態度及團隊領導溝通能力,引發學生解決問題興趣及獨

    立思考能力。

    (一) 衝擊評估

    本計畫之學程規劃內容中,規劃教師引領學生共同進行研究及專題,透過一對一、一對多之方式,

    打破傳統師生之界限,教師功能不再僅僅侷限於書本中,更擴大至生活、應用等層面,師生將面臨關

    係轉換之過渡期衝擊。

    (二) 因應策略

    藉由師徒薪傳實務體驗機制,擴大教師及學生原本接觸之層面,讓師生之間能突破界限,藉由教

    師引領學生走出教室,引導由實務研習之方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教師從專精領域

    之外,能接觸到不同視角,促進師生交流共好,形塑探索為導向之學習氛圍。

  • 15

    伍、 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一、 預期成果

    本期目標(105.2.1-105.7.31)

    計畫目標 行動方案 關鍵績效指標(KPI)

    質化指標 量化指標

    一、

    發展以城市為

    核心之學校本

    位特色學程

    開設「海洋觀光管理」學

    位學程

    1. 規劃不同領域課程模

    組,重構課程與調配師

    資。

    2. 與相關產業合作,開設業

    師協同及全程教學課

    程,順利達成產學無縫接

    軌的目標。

    1. 課程規劃 6大課程模

    組,供學生整合鏈學

    習。

    2. 至少開設5門業師講座

    課程,預估將有150名

    學生受惠。

    開設「海洋文創」學位學

    1. 規劃不同領域課程模

    組,重構課程與調配師

    資。

    2. 與相關產業合作,開設業

    師協同及全程教學課

    程,順利達成產學無縫接

    軌的目標。

    1. 課程規劃 3大課程模

    組,供學生整合鏈學

    習。

    2. 至少開設3門業師講座

    課程,預估將有100名

    學生受惠。

    馬祖校區開設「水產生物

    科技」學位學程

    1. 規劃將本校水產相關標

    竿課程至本學程,並依基

    礎、專業、實務課程進行

    規劃及配套。

    2. 積極與當地相關產業、漁

    民等機構接洽,擬定共同

    人才培育策略。

    1. 課程至少與3機構進行

    協同教學,讓以實務為

    導向之學程能確實與

    產業緊密鏈結。

    2. 至少有8位教師參與、6

    位業師協助,預估將有

    80位學生受惠。

    馬祖校區開設「海洋管

    理」學位學程

    1. 規劃將本校水產相關標

    竿課程至本學程,並依基

    礎、專業、實務課程進行

    規劃及配套。

    2. 積極與當地相關產業、漁

    民等機構接洽,擬定共同

    人才培育策略。

    1. 課程至少與3機構進行

    協同教學,讓以實務為

    導向之學程能確實與

    產業緊密鏈結。

    2. 至少有6位教師參與、8

    位業師協助授課,預估

    將有80位學生受惠。

    建置串連學習

    據點

    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共同打造「海科潮境教育

    研習會議中心」

    與海科館深化合作模式,共

    同進行人才培育,學生在專

    業訓練外,跳脫原有思維模

    式,開拓學習廣度,移動全

    球。

    辦理 2 場次教師見習,5

    場次學生移地授課,讓師

    生體驗異地學習及見習,

    以提升本校教學品質。

  • 16

    與馬祖北竿芹壁聚落共

    同推動「馬祖風芹教育聚

    落」

    在當地建置教學活化場域,

    在地化及活化教學設施,鼓

    勵各式工作坊、研習營及移

    地學習等。

    辦理 1 場次教師見習,3

    場次學生移地授課,讓師

    生體驗異地學習及見習,

    以提升本校教學品質。

    辦理推廣及跨

    界交流活動

    推動海洋觀光特色營隊

    1. 已規劃辦理海洋觀光特

    色營隊內容主題。

    2. 主題包含郵輪與經營管

    理、休閒產業、海上運

    動、企業管理、海洋人

    文、海洋生態等多元主

    題,讓參與者能以輕鬆活

    潑方式進行知能傳遞。

    1. 預計推動1場主題特色

    營隊,預估將有80名學

    生參與主題特色營隊。

    2. 80%學生能透過海洋

    觀光領域營隊活動學

    習到相關新知,活動實

    用度達80%以上。

    創設體驗海洋學習活動

    1. 規劃經由業師與實務指

    導員帶領,讓學生經由體

    驗式,更貼近在地化,強

    化與地區情感之連結。

    2. 開設獨有之獨木舟、風

    帆、郵輪體驗等創新課

    程,讓學生能從休閒中學

    習增能。

    1. 學習活動至少需1名業

    師指導,2名實務指導

    員協助,預估將有25

    名學生進行體驗式學

    習。

    2. 85%以上學生能透過

    體驗課程,學習到相關

    技能外,更逐步選拔5

    名績優學生擔任實務

    指導員。

    辦理教師生態觀光研習

    規劃辦理生態觀光教師研習

    營,促進教師間互動交流,

    並充實研習營內容安排,新

    進教師瞭解學校資源與環

    境,進而達成精進特色教

    學、研究之目標。

    預計共有 20 名教師參與

    研習營,並至少辦理 3 項

    不同主題之培訓,強化教

    師與在地產業鏈結為主,

    達到師資活化之目標。

    推動藍色眼淚生態學習

    營隊

    1. 組成由教師與業師共同

    指導之團隊,充實藍色眼

    淚相關主題之內容。

    2. 師生進行共同主題之研

    修及學習,讓學生從體驗

    中去對土地存有認同、尊

    敬感。

    1. 統籌由4位教師與1位

    業師共同指導之團

    隊,進行藍色眼淚主題

    之研修及指導。

    2. 共分為 3階段進行釐

    清、研究及商品化,並

    藉由展示供社會大眾

    知悉。

    鼓勵創作發表 推動師徒薪傳實務體驗

    落實師生同領域或跨領域媒

    合配對,共同研究並進行實

    體化,預計透過師生共同研

    修及實務體驗之方式,提升

    至少推動 5 組「師徒薪傳

    實務體驗計畫」,以媒合師

    生進行在地相關議題共同

    研究、實務體驗等多元計

  • 17

    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品質。 畫。

    製作基隆在地之美導覽

    手冊

    藉由業師之前導,讓學生自

    行摸索、深入從事專業導覽

    與服務之學習,讓學生對海

    洋觀光有更進一步認識,並

    藉此機會推廣海洋知能教

    育。

    讓學生組成團隊,共同進

    行導覽手冊研製,預計推

    動 5 組團隊、製作至少 2

    分導覽手冊。

    推動生態觀光導覽

    藉由業師之前導,讓學生自

    行摸索、深入從事專業導覽

    與服務之學習,讓學生對生

    態觀光有更進一步認識,並

    藉此機會推廣海洋知能教

    育。

    讓學生組成團隊,共同進

    行在地文化體察,深入研

    析在地觀光及導覽,預計

    推動 3組團隊。

    製作在地體驗學習紀錄

    擬透過在地學習體驗之引

    導,進行拍攝學習體驗紀錄

    片,培育學生對這塊土地之

    認識與認同。

    組成 1 組紀錄團隊,進行

    學生在學習體驗之紀錄,

    剪輯成一在地人文風情體

    驗紀錄片,擴大影響成

    效。

    建置互動平臺 推動海洋雲端平臺

    1. 成立雲端互動學習社

    群,讓師生經由社群的分

    享機制,進行充分的資料

    分享與協作,增進數位學

    習效能。

    2. 成立海洋雲端服務小

    組,提供師生在海洋基礎

    雲端使用之協助及諮

    詢,讓師生能掌握海洋基

    礎雲端使用的即時性與

    便利性。

    1. 由師生依其專長屬性

    自行籌組5組雲端互動

    學習社群。

    2. 成立海洋雲端服務小

    組,培訓服務小尖兵至

    少10人,提供師生在海

    洋基礎雲端使用之協

    助及諮詢。

    擴充及提升組

    織功能

    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

    辦公室

    1. 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

    辦公室,直屬校長,由校

    長直接指揮。

    2. 整合海洋生態觀光相關

    橫向及縱向聯繫,並進行

    分類歸納,製成統計報

    表,提供相關教學單位在

    課程檢討及教學設計的

    參考。

    1. 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

    動辦公室,整合海洋生

    態觀光相關橫向及縱

    向聯繫。

    2. 由本校各專業領域教

    師分為大基隆地區海

    洋觀光組、馬祖地區海

    洋生態觀光組等2組。

    二、 效益評估

  • 18

    (一) 教學活化機制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本校積極籌劃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將建置參與學程之學生資料庫,納入學生在學

    習前、學習中到畢業之各項質量化資料,做為推動教學活化機制之觀察與修正,利用追蹤資訊以

    回饋本校教學輔導制度重設與革新,結合本校休退學資料庫,輔以彈性轉系、分流學習輔導制度

    等,完整本校特色學程之學習成效資料庫及相關配套措施,期藉由不斷滾動修正機制,將以「雙

    城攜手躍昇計畫」做為基石,推動後續創新教學及活力校園氛圍之永續海洋概念。

    (二) 教師升等制度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進化藉由學程運作,規劃各項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機制,其中從教師授課方式與學生學習狀

    況關聯,期研析出學生「想要」及「需要」之授課方式,最終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包含

    學習力、就業力競爭力等)外,更鼓勵參與教師重視教學及實務導向之教學策略,推動本校教師

    多元升等相關鼓勵機制,期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外,更能推動教師教學升等,形塑本校師生有機

    正迴圈。

    (三) 校務資源分配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本校前期計畫主要聚焦在學生學習方面,第一階段「籌劃期」著重在規劃符應學生性向之分

    流機制;第二階段「奠基期」著重在學生跨域產學及實務學習機制;第三階段「躍昇期」著重在

    找出校本部與馬祖校區推動特色之基因,並將建置學生性向資料庫與學生實務學習資料庫等,透

    過逐步建置學生在學期間資料庫,並持續追蹤重複檢驗,呼應本校中長程校務發展,調整各項策

    略之人力物力及資源分配,以培養「未來 10年海洋產業管理人才、未來 20年海洋產業領導人才」

    之目標。

    (四) 課程改善機制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為分析研究本校推動各項課程方案革新制度,針對本計畫之學程內容在跨域課程模組、產學

    結合專業課程模組進行審視,期透過網羅蒐集學生反應,了解本校跨域及產學課程對學習成績與

    就業力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並由分析結果引領階段性課程重構與設計,將實用型課程由「點」進

    一步擴大為特色產學聚落的「面」,引進外部資源,增進學生修習實務課程及研究課程之彈性。

    (五) 產學連結系統與學生學習成效整合

    為使學生專業核心及實務能力符應本校發展特色,促使學生專業素養與實務技能並進,在鏈

    結產業及社會發展趨勢的同時,並依學生自我規劃職涯發展進路,進行課程革新,透過有系統的

    帶領學生將軟實力與專業力經濟化,在跨域方面與產學結合方面均有亮眼成效,促使學生了解學

    程畢業後與產業對接的途徑,提醒在學學生應準備的就業職能,同時,亦可作為各學系調整教學

    內容方向的參考,期透過有系統的帶領學生產學銜接,縮短職場適應力,有效展現競爭力。

  • 19

    陸、 當期計畫推動進度規劃

    一、 計畫進度規劃

    (一) 籌組基隆校本部與馬祖校區學程團隊

    1. 課程規劃:本校曾評估馬祖校區有豐富海洋資源、觀光及相關產業,刻正擬定「水產養殖生物」、

    「海洋管理」學位學程規劃報部審核,配合校本部籌組之「海洋觀光」、「海洋文創產業」學程,

    預計本期將會盤整現有課程,訂定課程模組規劃,並通過課程審核機制。

    2. 師資調整:審視現有師資,規劃 4 大學程參與授課教師,並透過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參與成員包

    含:本校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之各領域專長教師之協同教學,達資源共

    享、師資專業流動等目標。

    3. 業師聘用:本校將於本期進行業師聘用,將由與本校簽屬共同人才培育之企業及優秀校友進行洽

    談,期能找到與本校具共同願景、人才培育熱忱之優異業師。

    (二) 籌劃成立海洋生態觀光推動辦公室

    1. 在教師部分,本期將由各學程推選 1名教師為召集教師,專責統籌學程各項重要決策事項,並定

    期召開會議,修正學程定位、核心能力培育等,讓學程能符應國家發展與產業人才需求。

    2. 在行政部份,分為教師授課之協助及行政庶務協助,並規劃基隆地區與馬祖地區對外聯繫之專責

    窗口,統籌政府、研究機構及產業之配合事項,透過教學及行政協助就位,擬將本校海洋生態觀

    光辦公室做為火車頭,帶動學校行政氛圍。

    二、 目標管控檢核機制

    本期計畫目標管控機制可分為三部分:

    (一) 整合管考

    本計畫執行過程之管考機制,乃藉由目標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由下而上整

    合推動,並定期執行考核檢討,進行 PDCA管理循環(P(Plan)計畫、D(Do)執行、C(Check)檢討執

    行狀況、A(Action)修定再執行),以確實提昇與革新計畫之成果,此外,亦藉由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由上而下逐級展開、分別追蹤,以進行回饋驗證,透過期初規劃,期

    中考核及期末考評進行整合管考,以達「特色經營,永續海洋」之目標。計畫執行管考機制如下。

    1. 滾動式績效考核模式:藉由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由下而上整合推動,並定

    期執行考核檢討。

    2. 進行 PDCA管理循環:P(Plan)計畫、D(Do)執行、C(Check)檢討執行狀況、A(Action)修定再執行,

    以確實提昇與革新計畫之成果。

    3.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回饋驗證:由上而下逐級展開、分別追蹤,滾動

    式修正本計畫之實施成效與發展策略。

  • 20

    (二) 細部管考

    藉由每個月辦理計畫追蹤機制,將追蹤成果列為考評項目,改進使各執行項目做彈性調整以

    利整體計畫執行率之掌控。

    (三) 經費管考

    透過每個月追蹤各子計畫之經費執行率與運用情形,瞭解各子計畫實際執行所遭遇之經費疑

    問,進行調整與未來改進之依據。

  • 21

    柒、 執行團隊成員分工情形

    成員類型 姓名 單位/職稱 計畫分工內容 學經歷、專長、相關經驗

    計畫主持人 張清風 校長

    海洋生態觀光最高

    指導,統籌基隆與

    馬祖地區海洋生態

    觀光各項重點。

    現任校長、現任教育部國家講座

    教授

    曾任副校長、水產生物科技頂尖

    研究中心主任、教務長、水產養

    殖系系主任

    共同主持人

    許泰文 研發處/

    研發長

    統籌計劃執行、運

    作及管考,掌握校

    務研究進度發展。

    現任研發長、海洋能源與政策研

    究中心中心主任、河工系特聘教

    張文哲 共同教育中心/

    主任

    統整各期程推動重

    點,並進行辦公室

    重要協調工作。

    現任教務處副教務長、共同教育

    中心主任、教務處教學中心主任

    專案教學人員 待聘 專責計畫執行相關

    追蹤及成果彙整。

    專業技術人員

    呂芳堯

    威肯資訊股份

    有限公司總經

    本計畫業師代表,

    規劃啟發學生實務

    及創意發想之課程

    及活動安排。

    曾任經濟部互助合作輔導體系

    協調中心主任、經濟部中小企業

    處輔導專家、管理雜誌評選連續

    6屆之 500 大企管名師

    張勝鄉

    財團法人商業

    發展研究院企

    業教師

    協助課程之企業經

    營管理、人力資源

    培訓規劃。

    曾任王品集團訓練部總監、王品

    集團董事

    施彤煒

    國立臺灣海洋

    科技博物館副

    研究員兼主任

    協助本校學生於海

    科館之專業導覽訓

    練,串連海科館為

    大基隆海洋園區之

    核心。

    專長魚類繁、養殖研究;甲殼類

    生理、內分泌調控研究;

    專任助理 以目前本校專任助理進行業

    務支援及協助。

    協助計畫之行政庶

    務、聯繫窗口等任

    務。

    本校參與計畫

    之專任教師

    (不另外支薪)

    吳彰哲

    本校食品科學

    系專任教授、技

    轉中心主任

    專責本計畫基隆、

    馬祖校區專利、技

    術轉移之總諮詢召

    集人

    食品生物技術、生物化學、微生

    物學、應用微生物學、免疫學、

    生物工程概論、高等食品生物技

    周維萱

    本校博雅教育

    組專任助理教

    開設漁村導覽與文

    化等課程,帶領學

    生從參訪中學習導

    覽知能。

    多元文化通論、漁村探索與公民

    行動、性別平權教育

    曾聖文 本校博雅教育 帶領學生在海洋文 地方文化產業與海洋節慶活動

  • 22

    組專任助理教

    創產業相關體驗學

    習活動。

    (人格)、全球化與台灣產業創新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全球)

    林谷蓉

    本校海洋文化

    研究所專任助

    理教授

    帶領學生在海洋觀

    光產業相關課程及

    體驗學習活動。

    海洋法政、海洋觀光等相關議題

    黃之暘

    本校水產養殖

    學系專任助理

    教授

    專責馬祖校區水產

    科技學程之課程、

    體驗學習之相關規

    兩爬群相觀賞水族產業發展與

    管理、漁鮮達人料理食材、觀賞

    魚繁養殖技術等

    鍾政棋

    本校航運管理

    學 系 專 任 教

    授;航管、海洋

    觀光管理系主

    專責馬祖地區海洋

    管理學程課程規

    劃、體驗學習實務

    操作之統籌。

    航業經營管理、航業經營政策、

    傭船契約(船舶)、載貨證券(貨

    物)、航業英文

    捌、 計畫參與成員之增能與激勵措施

    為鼓勵教師投入實務課程設計與執行及創新教學模式,透過彈性化評鑑制度、納入優良教師選拔

    標準、配有實務課程教學助理及相關支援,未來更逐步透過教師授課鐘點放寬及彈性調整教師升等辦

    法等措施,以鼓勵更多教師投入開發實務教材及創新教學模式,啟動活力海洋產學引擎。

    一、 革新評鑑制度,注入教學創新活力

    本校教師評鑑制度係由各學院依所屬學術領域特性做適當分配,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務課程教

    材研發、產業研修及創新教學模式,擬革新現有教師評鑑機制,將教師產業實務與研修績效適度轉換

    為社會服務分數,逐步訂定出適切之教師評鑑標準,以健全本校教師評鑑制度及促進教師多元專精發

    展。

    二、 優良教師選拔,引領教學型態變革

    本計畫實施後,將逐步建置專業(虛擬)學院教師在實務課程之教學歷程檔案,透過授課教材、教

    學問卷與學生意見等,教師可進行自我審視外,並作為優良教師選拔之考量,藉由教學教材、歷程及

    教學法完整記錄,供全校教師進行觀摩學習,藉由典範精神轉譯,促進教師提升與產業連結之實務知

    能,從「學識導向」到「學用導向」的教學型態,達成活力教學、共同精進成長之目標。

    三、 配有課程助理,強化學生實務學習成效

    規劃實務課程搭配教學助理以協助教師授課,實務課程教學助理必須具備實務相關經驗(如企業

    實習或赴產業研修等),並配合教師教學,協助輔導學生課程討論、實作學習等,以培養具專業能力

    及實務能力之海洋生態觀光人才。

    四、 軟硬體資源協助,提升學術實務課程教學品質

    (一) 硬體部分

  • 23

    教師於授課期間可藉由「即時反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簡稱 IRS)」及其他多媒體教

    學工具,協助老師掌握學生即時學習狀況,用以調整授課步調,縮短教學之間的隔閡。

    (二) 軟體部分

    配合本校「全校課程地圖」、「全人學習護照平臺」,依其修習課程與就業職種之連結,規劃設計

    符應產業人才缺口及學生核心能力之優化課程,並配合「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Moodle)」,教師可透

    過此平台建構課程數位教材,豐富教學活動,同學則可善用此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間學習及課後複

    習,以提升教與學的品質。

    (三) 其他支援部分

    配合本計畫之實施,校務基金將提列配合款,以提供教師在課程執行、實務課程授課及產學研修

    經費等,做為推動師生與產業接軌,輔導在地之產、官、學界創新研發,以創造企業取才、學用合一

    及擦亮海洋招牌之三贏局面。

    五、 外部資源連結,形成產學共享教學聯盟

    本校座落於基隆地方學術生活文化區,以本校為中心,結合周圍基隆區漁會、水產試驗所及海洋

    科技博物館;馬祖地區及周邊產官學機構,加上在地濱海資源、漁業資源,透過觀光港埠與學術文化

    之交流,形塑基隆海洋城市新空間文化,加上鄰近教育學術資源之利基帶動在地產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