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17
第 12 第 第第第第

Upload: ruei-chian-tsai

Post on 17-Jul-2015

140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第 12 章

水文概述

Page 2: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學習目標• 能了解水循環的基本概念• 能了解水平衡與水資源的關係• 能認識世界水資源利用特質• 能體認二十一世紀是水資源爭奪時代

Page 3: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圖 12-1 全球水資源比例示意圖人類較容易利用的地下水、河川與湖泊,在全球水資源所占的比例不到 1%

Page 4: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第一節 水循環與水平衡

Page 5: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水循環•水循環

• 透過蒸發→凝結→降水→逕流的過程,地球上的水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不斷流動的現象。

圖 12-2 水循環示意圖。水的三態變化,加上太陽輻射與地球的重力作用影響,讓水能不間斷的循環,故可視其為一種可更新的資源。

圖 12-2 水循環示意圖。水的三態變化,加上太陽輻射與地球的重力作用影響,讓水能不間斷的循環,故可視其為一種可更新的資源。

水循環

Page 6: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水循環示意圖

A 凝結

B 降水C 滲透 D 逕

流E 蒸發

E 蒸散

B 降水

Page 7: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蒸發與蒸發散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經由莖、葉的氣孔向大氣中擴散的現象,稱之為蒸散。蒸發與蒸散可合稱為蒸發散,均屬於水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

蒸發與蒸發散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經由莖、葉的氣孔向大氣中擴散的現象,稱之為蒸散。蒸發與蒸散可合稱為蒸發散,均屬於水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

Page 8: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 一地在一定時間內水的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狀況。

• 全球水平衡以全球而言,總收入=總支出。

水平衡

Page 9: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全球水平衡圖

陸地收入陸地收入

陸地支出陸地支出

海洋收入海洋收入

海洋支出海洋支出

陸地支出海洋收 入陸地支出海洋收 入

Page 10: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Page 11: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 以全球尺度而言,總降水量等於總蒸發散量,收支呈現平衡的狀態

• 局部地區降水量和蒸發散量不相等 ( 由於空間位置互異,各地日照、輻射、單位降水、蒸發不同 )•降水量 > 蒸發散量剩水•降水量 < 蒸發散量缺水

水平衡

Page 12: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①赤道附近與中緯地區多為剩水區

②回歸線附近多為缺水區

Page 13: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1 熱帶雨林2 溫帶海洋性

3 熱帶莽原4 熱帶沙漠5 溫帶地中海型

1 2233

4 45 5

圖 12-4 全球各緯度帶的水平衡圖。赤道附近與中緯地區多為剩水區,回歸線附近則多為缺水區。

圖 12-4 全球各緯度帶的水平衡圖。赤道附近與中緯地區多為剩水區,回歸線附近則多為缺水區。

Page 14: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剩水 缺水定義 收入>支出 收入<支出

分布區

• 10N ~ 10S :熱帶雨林氣候

• 南北緯 40 ~ 90

• 溫帶海洋性氣候• 高緯度氣候

南北緯 10 ~ 40包括:• 熱帶莽原氣候• 熱帶及溫帶乾燥氣候

• 地中海型氣候

原因 降水量>蒸發量 蒸發量>降水量

Page 15: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海陸分布與水平衡• 因海陸分布不同;南北半球相同緯度區內缺水或剩水並不一致。

• 地表最大剩水區─ 0 ~ 10°N(赤道低壓帶對流旺盛、降雨豐沛)

• 地表最大缺水區─ 20 ~ 30°S(副熱帶高壓籠罩、雨量少、蒸發散旺盛)

• 最接近水平衡:兩極地區(因寒冷蒸發微弱,降水也少)

Page 16: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

水平衡•降水量最多的緯度帶為•蒸發量最多的緯度帶為•剩水最多的緯度帶為•缺水最多的緯度帶為•剩水最多的氣候類型為•缺水區的氣候帶為

0~10°N

10~20°S

0~10°N

20~30°S

熱帶雨林副熱帶高壓帶、信風帶

Page 17: 12-1水循環與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