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i-care 貴州實習

48
黔行感悟

Upload: icare-intern

Post on 16-Mar-2016

2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2012 I-Care 貴州實習同學成果

TRANSCRIPT

黔行感悟

王明超

  三年以來日夜顛倒的建築系生活進入尾聲,應屆畢業。初進社會,難免感到前路茫茫。視貴州實習之行作為自己的Grad-trip,盼望能在八周的異鄉生活得到寶貴的啟發,他日投進職場,身或偶遇挫折,心仍能遠馳昔日赴黔所見所聞,喝下心靈雞湯,刀槍不入!

張浣琪

  之前到歐洲交流,我感受到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特色,因而對「文化」產生興趣;家鄉從農地變成荒地和工廠,沒有了客家人的傳統生活,我開始關注城鄉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貴州之行讓我放下工程學中的物理定律,多聽故事、好好去認識甚麼是傳統地方文化,也準備自己成為音樂學學生。

袁文穎

  作為讀商科的一個內地生,回內地NGO實習是一個很非主流的選擇。然而,我不想讓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遺憾,既然有了文化社這個機會,我就一定要去試一試。實習生活的點點滴滴至今記憶猶新。我不光驚嘆於少數民族的多彩文化,更懷念工作中的很多細節。

缘起  我們三人來自不同學院,性格迥異,對非政府組織(NGO)也說不上有深入認識。但我們都因為看到貴州鄉土文化社這機構而決定報名參與博群大中華實習計劃,繼而一同走過這次旅程。我們期待著到訪少數民族地區,去認識、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貴州以高原、山地為主,優美的風景隨處可尋。作為五十四個民族的聚居地,在深山之中有很多少數民族的村落過著和城市人不一樣的生活。不過,當地的喀斯特地型令土地不利農業發展,整個省的人均收入偏低,當中生活在村落中的少數民族面對的困難更大。農村青年紛紛到城鄉工作或上學,村寨就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很多傳統文化習俗正慢慢失傳。

  這八個星期我們走過多個 族和苗族村寨,看到了最美的大自然、聽到了最感動的歌聲、吃過最香甜的米飯、觸摸到遙不可及的少數民族。我們都在這些經歷之中思考,並把無數個想法凝結成這小書中的文字。我們誠意邀請你打開眼睛和心靈,分享我們這兩個月所得的收獲。

張浣琪

目录01 初到貴境

03 因緣際會

05 家。生命。將來。

17 穴居部落

21 雀鳥印象

29 有骨氣的村寨──朗德

35 憑歌寄意

40 尾聲

初到贵境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

王明超

  時值初夏,貴陽市內到處打著「爽爽

的貴陽」宣傳口號,標榜其涼爽氣候作為

避暑聖地。可是當我嘗試著了解這個城

市,得到的第一印象卻截然不同。

  貴陽的交通十分繁忙,有些人寧願每

天早上花一個小時走路上班也不願在車站

乾等擠擁的公車;貴陽的市貌十分參差,

各區不乏名勝古跡,卻又隨處可見發展商

的高樓大廈、建築地盤。

  紊亂的城市規劃突顯了此地貧富

懸殊:這邊是林立的高檔購物商場,

國際品牌應有盡有;幾條街以外已是

殘破不堪的舊區,樸實的小本食店、

水果小販隨處可見;人山人海的街道

上偶然會看到瑟縮求存的乞丐。

  將在此地寄居八周,我不禁想:

要用上多少時間,才會開始喜歡上這

個「不太爽的貴陽」?

「爽爽的貴陽」

02

拍攝途上目睹的山川流水,記載那片壯麗的美景;

銘記曾經相聚的良師好友,毋忘那份難得的緣份…

因缘际会傳輝

布依崽兒 建康

高姐 兆生哥 秀姐楠哥

勝文文潤

春豔師傅燕子 莫松

社長李姐

王明超

  寄居異鄉,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感到諸般不便。生活上的不適還好,日子有功總會漸漸適應;難過的是那種遠離家鄉、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心理。慶幸在貴州認識到友善的伙伴們,事事加以照顧,使我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整好心情,投入實習。

  相逢於文化社,伙伴們各有際遇、背景迥異,卻也因著這種多樣性讓我獲益良多。記得實習開始的第一天同事們就「文化」作專題討論,大家輪流介紹著自己家

鄉的民族生活、故事,眾人第一身的分享成為了我其後加以理解不同地區文化的基礎。

  尤珍惜每次進村子作社區調研的機會。文化社的伙伴們帶領我們行走於山水深處人家,沿途講解各地文化背景、鄉土故事,也藉由他們的社區工作經驗更容易接觸到村民們。雖說是協助文化社作調研,其實每一趟收獲最為豐盛的是我們才對吧!

04

家。生命。 将来。 張浣琪

  選擇到貴州鄉土文化社實習,絕對是因為可以有機會認識少數民族的生活文化,甚至能夠在少數民族的村寨裡生活。對我來說這是很有趣的事:我們在書本、傳媒裡認識的少數民族都穿著很華麗的服飾,但是現實中的他們大約會受著很多城市的價值和生活節奏影響了吧。爸來自農村,他偶爾也會帶著我回他的家鄉看看。我最記得的就是路從泥巴路變成水泥路,傳統的客家屋子都變成了水泥房,原本的農地也都荒廢了。少數民族的生活都會有這樣的改變嗎?我希望在探訪村寨之中找到答案。

第一印象

  第一次到訪 族村寨來到了黔東南苗族 族自治州黎平縣流芳村。這個村子有個很美麗的名字,也有很美麗的風景。但最吸引我的,還是一班穿著傳統靛藍色衣服、大約四十多歲的婦女們。她們都在衣服上都縫上了自己喜歡的彩帶,都帶著粗粗的金色環型耳環,有些重得把耳洞拉長了。她們都是把長髮在頭頂上盤成髻,簡簡單單的用梳子固定著。她們的打扮令我感到很有趣,但面上掛著的笑容更令我感到無比的親切。最初來到,我看到她們,

因為不懂說 語,只好投以一個笑容,沒想到她們回上了更燦爛的笑容和笑聲。當中我們交流了甚麼呢?不是很實質的一些說話,但是一份無法用言語傳遞的信任和感情。

  第二天早上,我試著問了主人家的「奶奶」可不可以聽她唱歌,但那時候她說自己一個唱起來不好聽。同時村內正在辦喪事,同事說可能會有一點不方便。沒想過當天下午一些婦女在廚房休息的時候奶奶叫她們一起唱歌,還問我想聽甚麼。我表示她們想唱

06

就可以,她們用 語談了一會兒,突然就唱了起來。奶奶哼起音調「下吓哈、夜呀爺」,眾人和應著。 族人的情感是用歌聲表達的,她們甚麼也唱,唱了一個多小時,直到要忙著幹活為止。

  少數民族村寨內的人不多不少也有著血緣關係。那麼,既然在村內進行著白事,為什麼奶奶們仍會開心地為著這些外來人唱歌?她們聽到我這個疑惑更是笑著回答:「

族覺得死亡是開心的事,因為亡者把生命給了我們,也許會不捨得,但也不是不好的事呀。」 族人相信輪迴、相信生命的轉化而沒有終結。他們不認識佛陀,只是有著自己的一套傳統信念,是從生活之中的體悟。

  自此以後,接下來的時間我用了很多時間和這些婦女在一起。雖然說第一次交流用不上言語,我只是 靜 靜 地 聽 她 們 唱 歌 , 而 她 們 的

主要的語言是 語,但原來該縣的方言(黎平話)意外地和普通話很相像,加上她們大多都到過外省如廣東、廣西等打工,所以說「普通話」也很自然,我們基本上也可以直接溝通。我問了她們一些關於族歌曲的東西,發現她們以前的生活裡全都是在歌唱的。從一出世開始,生命中重要的日子和節慶都是唱著歌渡過的。談戀愛時也是用著優美的 歌含蓄地表達著心裡濃濃的

感情,這也就是著名的行歌坐月。奶奶說她們用白話談情會害羞,所以喜歡唱歌表達心聲。

  對我來說,這是很難想像得到的 畫 面 , 說 話 和 唱 歌 是 兩 碼 子 的事:說話就是隨心想的表達出來,但唱歌是要按著歌詞接著音調的。這 種 表 達 方 式 固 然 是 很 委 婉 和 優美,但是歌詞始終是固定的,如何能夠表達屬於自己最內心的情感?

08

歌和生命

  之後,她和幾個奶奶想請我們把她們的情歌錄下來,但又害羞,不想有男人和年輕人在場聽,於是請我們深夜到另一家人的房間裡去。我完全沒想到她們現在老了,就算不是為了談情,唱情歌仍會感到

腆。因此我很期待那個晚上,希望能透過她們的歌聲聽到了奶奶們的內心世界。

  奶奶們在十時多才緩緩地進了房子,討論了一會,又想把房子的所有窗子和門都關上,然後突然地聽到了歌聲。情歌的

開首是一段沉吟,而每一句的結尾都是把聲音壓得很低的。整個小時的歌曲也有著同一個旋律,只是有著不同的歌詞。聽 族的同事說,她們分別扮演男和女的角色,但我實在聽不懂。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聽一個小時不明所以的沉吟是一件很沉悶的事。的確,經過了一天的工作還要在深夜聽著歌聲,我當時真的是很累,一開始也有點想睡。但習慣了這個旋律以後,我開始有了一點心疼的感覺,到最後更是捨不得離開。

09

  我們平日聽民族歌曲的錄音大多都是由少女主唱的,因為女孩的聲音高亢甜美,加上美麗的面容和盛裝,這是一個很有特色和吸引的圖畫。但聽著奶奶們用著有點沙沙的嗓子唱起情歌的話,我聽到的不是女孩們談情是含羞答答的感覺,而是一個個歷盡了滄桑的故事。

  她們唱情歌談情的日子都已幾十 年 前 的 事 , 這 些 年 來 她 們 的 生活 起 了 多 大 的 變 化 - 文 革 的 時 候她 們 的 傳 統 生 活 很 多 時 便 認 定 是落後的,很多習俗被迫放棄、為了生計她們要到外地當民工……這些生活歷練好像也能在她們的歌聲中聽到。她們唱歌的時候儘管沒有甚麼面部表情,但在聲音中還是很激動的。我想像著她們行歌坐月的日子、和以前的男朋友或丈夫談情的

感覺、在工廠想念家人的日子、回到家看到已經長大的小孩的那種悲喜交雜……她們這些年來的經歷也在歌聲之中一一細訴了。

  那是一個很令人感動的晚上,也讓我對「歌」和「生」的關係有新的體會。

  我覺得他們很會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一切,與自然共生的生活讓他們成為很豁達的一群人,他們也很會用自己的方式把情感表達出來,也就是 族人常說的「歌養生」。我們這些城市人,付著很多的金錢去學習某些抒壓、靜修的課程,內容正正是叫我們放開一點、觀察多一點身邊的東西、我們也不懂抒發自己的情緒,只管壓抑著,等到最後一下子爆發出來。對比起來,我們真的是活得比這些村民好嗎?

10

「還是在家較好」

  我在流芳村和另一個 族村落岑母村分別遇上兩個女生,兩人都是二十出頭。她們都喜歡穿自己民族的傳統衣服,只是不會再盤髻而是簡單地束著馬尾。她們都已成家,其中一人更有了兩歲的小孩。她們都沒有行歌坐月,都是用著QQ和心儀的男生聊天以後再訂婚。她們都完成了初中教育,之後就開始工作。她們現在一人在村子裡當點農務,另一人就在附近的村子和先生一起開電腦店,在空就回到家裡照顧老人。她們都曾到城市打工,都是做了一兩年就回了家鄉。

  對新一代的村民來說,要在城市找到工作已沒有上一代那麼容易。同時間,內地工業的薪金並沒有隨著通脹速度上升,到外面打工得到物質回報已沒有以前般吸引。兩個女孩雖然身在不同地方,在不同的崗位工作,但都不約而同地給我說道:「在城市打工無聊,整天都在工場裡面,把工資寄回家後自己也沒甚麼機會去玩,而城市的東西也貴。相反,在家的工作時間自由一點,也可以吃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隨時也可以見到家人。」除非真的是經濟不許可,否則她們大約也不會再出去了。其中一人說著:「還是在家較好。」

11

  以前我認知的農民工都是因為要改善家庭生計而離鄉別井工作。後來聽到新聞說工廠開始有民工荒,但也只知道原因來自偏低的薪金,而不理解民工們的心境。這次聽到兩個前民工的心聲,我覺得她們對自己的生活要求也許比我們來得更高。她們會尋求舒適和快樂的生活,這不單是在物質上的,而更多是對自己社交和生活 素 質 的 追 求 。 相 比 我 們 ,我們有一些人還只為著金錢而奔波,沒想過生活裡的其他部份。而且在城市裡面,我們常說人際關係很脆弱,經不起風波 和 利 害 關 係 。 這 樣 對 比 起來,當一個平凡村民,其實有可能比城市人更快樂啊。

  我們的分別大概就在於一份「愛」。這份愛是來源自一個叫「家」的地方。他們不太在意自己生活質素,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家人相處融洽,老人身體健康、孩子能夠有出色就好。只要家是完整的,人就會快樂。對城市人來說,我們心靈的「家」在哪裡?離鄉外出的少數民族青年長期接受城市的生活和教育,又會像這兩個女孩般愛家嗎?

家的將來

  我認識了幾個年青的少數民族青年。他們來自貴州不同的地區和背景,但也在城市讀書或曾在城市工作。他們都告訴我,他們更喜歡家的生活。家也許是落後,也許是交通不方便,但它比哪兒都好。城市再繁華再舒適,也始終不是自己的歸宿。「家」,就是家,它在心裡的地位,怎樣也不會變。

  我們剛到文化社作培訓時,大家都在分享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其中一名資歷較深的職員叫陳莫松,來自貴州的紫雲

苗族自治區。他說著:「小時候家人都不想我們被認識為苗族人,這樣會被人看低。但這些年來大家好像開始會想被人知道自己是苗族人的身份。」

  莫松這一句話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當他帶我們到他的家玩的時候。我想我會看到一個苗寨。但沒想到他住的村子已全變成了平房。這兒的人也不像之前在黔東南州看到那般會穿著傳統服飾。表面上都看不到苗族人的生活特色。在莫松的家還會有供奉祖先的靈牌,擺置的方式和我們的不一樣。大約那是我唯一看到他們和漢人不同的東西了。

01 02 03 04

13

  這令我想起了北歐的薩米人,他們都曾經有類似的情形。我記得在博物館也曾經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薩米人說「父母都叫我們學瑞典語不要學薩米語,如果說話帶著薩米口音,就會被別人歧視,找不到好工作」。年輕人也會到北歐的大城市就學、工作。儘管他們在數十年 前 有 這 樣 的 想 法 , 也 有 不 少 傳統曾經被摒棄,但現在薩米人仍保留了很多傳統的生活文化和傳統職業,也有一些薩米人帶著自己的文化走上了世界舞台。

  我在想,也許貴州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是在經歷著類似的變化。但

不同的是,當代先進的資訊科技把城市的生活和價值很輕易就展現在村民的眼前,傳媒都是以城市的價值觀去傳遞資訊,接收者也許會跟隨傳媒的思想走,只會以城市人的方式,用經濟、娛樂性等概念去思考。中國的少數民族曾經經歷文革的洗劫,傳統的文化工藝被套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這頂帽子並不容易去掉。他們豐富的文化生活傳統,大約也不能回復以前的樣子。將來的少數民族文化會是怎樣發展?

  另一個在黔東南州雷山縣長大的苗族男生楊光劍,畢業於公共事務管理專業。在一零年時和幾名同鄉一起參加了文化社的活動,花了大約一個星期,在自己成長的村子裡訪問老人,認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故事。他們都在村子裡長大,到了中學階段便陸續到縣城上學,之

04

01 & 02 文化社同事陳莫松和他的家鄉,家鄉本以務農為主,近年卻在附近的山頭大興土木開採石礦,飽受噪音、沙塵煎熬

03 & 04 苗族男生楊光劍和他的伙伴們

14

前都對家裡的傳統有一些了解,但沒有太在意和想過要理解更多。在活動之中,他們聽了村子的來源,聽到了自己的家族「從楊姓兩兄弟開始到現在的二百多戶,都很想追隨這個歷史」。短短幾天的旅程,讓他感到自己的民族歷史是需要更多人的重視。他覺得自己民族的文化是一種生活習慣,是源遠流長、充滿苗族色彩的。但是有些文化好像是蘆笙,年輕人不會吹,要傳承是不可能的。而且家鄉的歷史來源「很值得年輕人去了解,也很需要年輕一代去發掘和傳承。」

  另外,他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用在社區工作之中,「為家鄉做點事」。我很喜歡他對自己夢想中的村子的描述:

「以後的家鄉會是過著和諧的農村生活,人們不用太早起來上山,也不用早出晚歸。兜裡少一點各族人民(五角紙幣),多一點毛爺爺(一百元紙幣)」,有固定的生活環境,不需要高樓大廈但也不用再走泥巴路。生活的時間也更有規律,整個村子的感覺欣欣向榮,生活簡單而美滿,不用為生計奔波。」

  夢想成為慈善家的光劍,希望能夠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及一些弱勢群體,在硬件設施上提供幫助,他們可以公平地、正常地接受教育。說到這兒我開始想,雖說我們的工作 著 重 於 少 數 民 族 文 化 的 傳 承 問題,但光劍這些希望,加上兩個民工女生的經歷,卻是很多偏遠地區人民的心聲:他們不需要很富庶,只需要三餐無憂、生活得快樂、自在,和享有基本的人權。

15

小結

  說到底,我相信文化是人和自然互動而成的。少數民族定居在某個地區,因而生成了不同的生產方式、對美的概念、對自然和身邊所有東西的一套價值觀等。上世紀中後期國內的發展並未有惠及這些人民,農村的基礎教育的建設仍未完善、為了前途、生計,很多人都出城鄉工作和上學、過度的發展也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他們的文化習俗被加上了「迷信」的標誌……這一切都令人脫離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環境,「文化傳承」也因而產生了障礙。

  少數民族人民在自己文化和主流的「科學發展觀」之間遊走,會對兩者都產生疑問,感到無所適從。我們很多人都對少數民族文化感到新奇,但我們的興趣很多都只停留在奇異的工藝和傳說上面,而對他們的生活現況不聞不問。

  文化社的工作希望喚起少數民族人民對自己文化的興趣和認同,繼而希望他們能夠主動地認識和傳承著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也能夠利用它改善生活質素。同時它也讓城市裡的人認識少數民族的部分生活和藝術特色,拉近城鄉距離。這是一個很宏大的理想,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觀察工作的成效。文化社的歷史不長,也只有數人的力量,資助方更會對它們的工作設下了時間限制,一年、兩年,對少數民族帶來的思想衝擊有多少?如何去斷定一個項目的工作方向是正確而且是為少數民族文化帶來正面影響?

  內地很多民間組織在做慈善、做「好的好事」,但是文化社這種關注非主流文化長遠發展的機構少之又少,而且它還只是在起步階段。我期待看到更多人認識它們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所服務以及未接觸到的少數民族,對這些文化增加一點認同和接受,也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改善。

16

穴居部落 王明超

離開的時候,雞啼、犬吠的聲音從洞中反射扭曲、激盪迴響,在身後聽來有如鬼魅悲鳴,不禁又想起那孩子手中的「泥粽子」、雙目空洞的眼神。我明白不應以己度人,可是眼看著如此落後的穴居生活,還能說得出他們是「自得其樂」嗎?

  時值端午,同事莫松邀請我們到他位於貴

州西部紫雲縣的老家過節。此地屬喀斯特地

型:山多地少、土壤貧瘠、缺乏水源、木材短

缺,因此生活也較為落後。

  這天我們出發前往「中洞苗寨」,被喻為

亞洲最後一個穴居部落。地處偏僻,必需步行

繞過兩座山方可到達。個多小時的山路足以累

透我這足不出戶的城市人,幸而沿途有莫松和

他的朋友相伴聊天、說說故事,讓我了解到更

多有關穴居部落的背景,對目的地更感期待。

  途中經過一排水泥住房,聽他們說是幾年

前政府為了讓族人遷出洞穴而建的。諷刺的是

政府覺得住水泥房就是過好生活,穴居族人卻

覺得不習慣,住了幾天便悄悄搬回到洞中去。

放眼看去水泥房周邊雜草叢生,偌大一個建築

群也只看見寥寥數人,可惜的是就這樣破壞了

一處自然生態的景觀。

政策與民生

0201

洞穴為家  到達中洞苗寨,洞穴中的景況很是震撼。

十數間木結構房子凌亂地豎立著,由於位處洞

內,不用修建房頂,卻也因此更顯房子破舊、

落後的感覺。幾個小孩子蹲在地上抓起一把一

把泥土用葉子包成粽子,又用杯子盛起污水玩

耍,孩子們的應節玩意讓人看著心裡難過。

  族人們看到我們的到來反應十分冷淡,想

必是因為每天眼看著遊客來了又走,已經變得

麻木了。順著祖先們的習慣穴居於此,樸實地

過生活,卻因為文化相異而引來外人。作為遊

客,我們的心態是探訪、參觀或是獵奇,箇中

的分別大概已經分不開了。想到這裡也不敢再

深入去洞中騷擾他們,為他們留下一點空間、

尊重。

  離開的時候,雞啼、犬吠的聲音從洞中反

射扭曲、激盪迴響,在身後聽來有如鬼魅悲

鳴,不禁又想起那孩子手中的「泥粽子」、雙

目空洞的眼神。我明白不應該以己度人,可是

眼看著如此落後的穴居生活,還能說成是他們

「自得其樂」嗎?

01 & 02 水泥房在山川中顯得格格不入;建築群中寂靜無人,只偶然遇見兩個開朗的小朋友

03 苗族傳統住房,編籐作牆身之用

04 & 05 洞內小孩子眼神空洞,以泥土、污水玩樂

03 04 05

02 20

雀鸟印象 袁文穎

到雀鳥前我對于世外桃源有過種種想像,當我坐著的客車駛進雷公山保護區時,我發現心中的那些畫面離我越來越近了。雀鳥是一個美麗的村子,這樣說一點也沒錯。

或許美麗也不足以表達我對它的喜愛。

  去雀鳥的路是漫長而崎嶇的,是我走過的最遠的一段山路。雀鳥位於貴州的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隱匿在群山之中。我們坐的客車一路行到山頂,然後又落到半山腰,在路邊停了下來。見慣大山的我竟也覺得震撼,驚嘆於祖先的選擇,祖先的勇氣。在如此偏僻的地方他們能夠繁衍生息,傳宗接代。下車後我仍見不到村子,還要跟著文化社的工作人員走了20多分鐘的山路才到達村寨。走進雀鳥我才知道祖先們的選擇是多麼的明智。一條小河從寨子旁流過,也成為村民生活的重要資源。村寨不算大,但是分佈很集中,與

其他地方的苗寨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我們住在文化社工作人員勝文的家裡,也認識了他的爸爸、媽媽。勝文的爸爸是當地有名的木匠,也可以把他叫做“鄉村建築師”。他家的房子便是叔叔自己建的,三層小樓,寬敞且富有特色。

  苗族的房子與 族的很大一點不同在於它有“美人靠”。美人靠其實是臨窗的一排長靠背椅。人們可以坐在上面聊天,看風景。坐在美人靠上讓人覺得與自然很親近。

  雀鳥之行給我印象最深的總結起來就是下面幾個詞:自給自足,世外桃源,衝擊。

0302

01

23

01 苗族傳統建築特色:美人靠。靠於其上的自然是美人兒師傅

02 在這裡吃到飯菜絕大部份都是產自雀鳥自身的農田,青菜、洋芋(馬鈴薯)甚至辣椒,全部鮮味無比

03 & 04 碰巧過吃新節,大家一起學習包粽子;這裡的粽子以糯米混以紅豆,不會再另加菜、肉等

05 木匠們切割樹木成為造房的木材

06 & 07 隨處可見的野百合

08 稻田之間的分界線

04

05

06

07 08

24

自給自足

  中學時在課本裡學到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的顯著特點是自給自足,市場觀念淡薄。來到雀鳥便見識了現實版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勝文的爸爸、媽媽都是一大早便上山幹活了。等我們8點過起床時他們已經帶著採摘的新鮮的李子和粽子葉從山上回來了。這裡的人們是不吃早餐的,他們會在11點來鐘時吃午飯,其實有點像流

行的“brunch”。吃完午餐,叔叔、阿姨就帶了些飯到山上去,繼續幹活。他們用來帶飯的工具仍然很原始,是採用的一種類似芋頭葉的葉子。通過與叔叔、阿姨的交談我了解到,他們種的菜,養的豬都是自己吃,基本不拿出去賣。村子裡也沒有商店,沒有肉

鋪,各家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雀鳥以辣椒聞名,所以他們出產的農產品也隻有少量的辣椒。這裡的人 們 保 持 著 “ 日 出 而 作 , 日 落 而息”的作息方式,平時的娛樂也只有喝喝酒,唱唱歌。家裡雖然有電視,但是它對於像叔叔、阿姨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更像擺設。

  看著他們的生活,想想自己的生活,其實我也說不出到底誰的更好,我甚至更加喜歡他們的生活。生活或許本該回歸本來的模樣,沒

有電視、電腦、電話的打擾,只是靜靜的品味生活的味道。現代社會的 生 活 確 實 為 我 們 帶 來 了 很 多 便利,卻也增添了許多煩惱。雀鳥的人們就不必像我們一樣貨比三家,看哪家店的東西更便宜;也不用像我們一樣擔心今天突然沒了網絡信號。他們只需思考今天是否要給作物施肥,今天會不會下雨……

  雀鳥之行讓我看到了真正的自給 自 足 的 生 活 , 沒 有 想 象 中 的 落後,反而是多了一份寧靜與安逸。

26

世外桃源

  說雀鳥是一個世外桃源一點也不為過,遠離城市,獨享一方淨土。陶淵明有詩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雀鳥的生活也真是如此。記得剛一進入雀鳥我們就被路邊的野百合吸引住了,群山之中竟有幾朵白色的野百合在燦爛地開著。

  雀鳥不僅有山,而且還有水。雀鳥苗語稱「爵瑙」,「爵」意為河的源頭或地域的上方,是相對於烏迷河和方祥地方而言。「瑙」意為綠色,隱意指浩翰的原始

森林。合稱是為「青山綠水之源」。由於地處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所以雀鳥很少受到外界的打擾,生態環境也保護得很好,依舊保有原始氣息。

  正如《桃花源記》中說的那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雀鳥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人們按著自己的軌跡悠然自在地生活著。

27

衝擊

  雀鳥也像其他的鄉村一樣經歷著外界發展給他們帶來的衝擊。由於外出的打工和讀書的青年人越來越多,村裡逐漸呈現老齡化的趨勢。我們在村裡的兩天裡見到的年輕人少之又少,青壯年人幾乎全都已經外出。這樣的衝擊勢必會給雀鳥帶來不少的危機,傳統文化和耕種技術的傳承將面臨困境。

  雖然有衝擊,但是也有一些年輕人在村子裡不斷付出。我們在村裡見到了一位年輕人,他是村裡幼兒園的老師,其實幼兒園也只有他一位老師。他之前也在外地打工,但是後來他覺得還是自己的家鄉好,所以選擇回到雀鳥。他認為雀鳥

的辣椒應該是他們可以發展的一個項目,所以他便開始在家裡種起辣椒。他培育不同的品種,被人們成為「辣椒哥」。

  雀鳥在這樣的衝擊下仍保持著自己的特色。雖然磚房在其他地方已經非常普遍,但是這裡的人們多數還是居住在具有苗族特

色的木房裡,而且新建的房子裡也多為木房。

  外界衝沖擊是雀鳥無法避免的問題,然而它

將如何面對依然是一個正在解決的問題。隻希望雀鳥能夠將那份獨有的寧靜一直保留下去。

有骨气的村寨——郎德 袁文穎

我驚訝於郎德的純樸與原始,作為貴州第一個開發旅遊的村子,它竟然沒有沾上太多世俗的氣息。

  整個實習期間我去了兩次郎德,對

郎德的感覺也有所不同。第一次郎德之

行給我的感覺是“驚艷”,而第二次對

它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一次去郎德只待了一天時間,有

些匆忙,但足以讓我記住這個小小的寨

子——美麗的風景、純樸的村民。第二

次待了3天,這次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

走進郎德,也與當地的村民有了更多的

交流。來到郎德,我們兩次都住在梁鳳

家裡,她是從外村嫁到郎德的 婦,在

郎德算是一個能人:村婦們的舞蹈大都

由她編排。她也參加過文化社的活動。

  郎德離雷江縣城很近,坐車20多

分鐘就到。郎德在20世紀80年代便開

始發展旅遊,是貴州最早發展旅遊的村

寨。2008年因為火炬傳遞的關係,郎

德的旅遊達到高峰,年收入達到40多萬

元。但是由於村民反對政府將郎德承包

給大的開發商來開發旅游,近幾年旅遊

收入逐漸減少,人們都去了知名度更大

的西江苗寨。然而,相對滯後的旅遊發

展或許對於郎德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裡

沒有西江的商業氣息,沒有西江的人來

人往,只有村子最原始的美景。

31

  沿著奧運火炬傳遞的路線由上寨走

到下寨,你會發現遊客非常的少,來來

往往的都是當地的村民。孩子們還在河

裡游泳,抓魚。整個寨子就沉浸在一片

寧靜之中,讓人不忍心打擾。

  我驚訝於郎德的純樸與原始,作為

貴州第一個開發旅遊的村子,它竟然沒

有沾上太多世俗的氣息。環顧四周,新

建的房子很少,上寨都是老的木房,就

算是新建的房子也必須保留原有風格。

  通過對梁鳳的訪談,我了解到這裡

的村民在農忙時節和苗族春節的時候是

不接待遊客的,他們會專注與自己的農

事,以及節日。這讓我非常的驚訝,在

這個萬事以錢為先的社會,郎德的人們

竟還能保持這自己的性格,不得不說他

們是有骨氣的農民。「有骨氣」這個形

容詞用來形容他們一點也不為過,這裡

的人們甚至不願為了出售手工藝品而走

到遊客身前叫賣,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失

掉了身份。

  郎德人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出

於對村寨的熱愛。通過跟他們的交談,

他們說雖然西江通過發展旅遊得到了豐

厚的收入,但是分配不均也造成了村民

之間的矛盾。而郎德至今還保存著古老

的工分制,堅持平均分配的原則,村裡

的人隻要超過5歲就有權參與分配。以

一場民族歌舞表演為例,一場700元,

無論多少人來都是這個價錢。只要有表

演,村長就會通過村裡的廣播通知大家

到銅鼓坪集合,隻要出現在銅鼓坪,身

著民族服飾,並且超過5歲的人都會得

到工分,分到收入。通過與一位婦女的

交談,我得知,她們跳一場舞可以得到

2元錢,吹蘆笙的人會得到大約3元錢。

而這些賬目也會在村委會的公示欄裡公

開,接受監督。

  這樣的制度讓郎德人有了一種安全

感,即使收入不如西江,但他們的幸福

感卻絲毫不差。郎德依然保持著議事制

度,村裡的大事村民們都有發言權。而

且,村裡也有著良好的公共事務管理制

度。為了是村寨保持清潔,村裡決定請

人專門打掃寨子。而清潔工的人選就從

家裡孩子多,或是生活貧困的人之間產

生,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於弱者的照

顧和關懷。梁鳳還提到,郎德外出打工

的人並不算多,很多人會選擇留在家裡

做農活,畢竟農業還是他們的主業,這

在周圍的村子裡也是很少見的。郎德至

今把農業當作第一產業,旅遊業隻是副

33

業,有錢就賺,沒有也罷。他們拒

絕成為發展旅遊業的奴隸。正因為

這樣,郎德才得以保存完好,傳統

依舊。

  第一次去郎德時還偶遇了兩位

從比利時來的中年婦女,通過與她

們的交談得知她們之前去過西江,

但是他們不喜歡那種被商業化了的

感覺,她們覺得郎德更加自然,而

且希望郎德能夠這樣一直保持下

去。

  郎德便是這樣一個寨子,在現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仍然保持著自

己的性格,不肯丟掉自己的骨氣。

只要在寨子裡走一走,你便會愛上

它的美。

01 在朗德上寨,表演並非只屬於歌者、舞者,而是全村扶老攜幼,悉心打扮

02 高排蘆笙,最長的能達八米高

03 銅鼓坪,表演場地,也是苗族公共空間 02 03

01

34

凭歌寄意 王明超

河歌作為 族瑰寶,到今天情意不再,大叔難免因憑歌寄意的逝去青春而倍添寂寞。

   在傳輝哥帶領下,我們於七月中

旬到訪他的家鄉──龍額。此行印象與

之前曾到訪的其他社區頗為不同,最顯

著的差別在於龍額的寨子與龍額鄉所在

地互為相鄰。甫踏進龍額鄉,眼見大街

上沙塵滾滾,兩旁商店林立,難免會令

人質疑:此地的民族文化還能否得以保

存、加以延續?

歷久不衰的建築  

  受現代文化影響,龍額大部份住房

已棄傳統土木結構而建起水泥住房,值

得慶幸的是 族的傳統公共建築仍得以

保存了下來:龍額大寨風雨橋早、午、

晚均會聚集著老人家、小孩子,無論作

棋牌玩樂或是躺臥午睡,其作為公共空

間的功用絕對沒有因為城市化的衝擊而

消失。

  又以下寨為例,其鼓樓於文革時期

因「破舊立新」被毀,其後雖然遭逢木

材短缺,村民不惜混以磚石結構,仍堅

持把鼓樓重新豎立起來。現時的下寨鼓

樓雖面目已非舊貌,但村民們仍樂於在

此聚首,不失其用作社區中心的功用。

  傳統公共建築在龍額並不僅以一種

政策、措施受到保育,鼓樓花橋已融入

成為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天看著

花橋上喧鬧依然,我不得不佩服古時

族卓越、劃時代的建築觸角。

悲觀的年青人

  與其他村寨一樣,在龍額我們很難

遇見在這裡長大的年青人,慶幸此行認

識了正在外邊念書恰好回家的仕秀,讓

我們有機會了解本地青年的想法。

37

  仕秀是龍額少數的大學生,念的是

聲學。初時與她聊及家鄉龍額,不難發

現她對延續傳統文化甚為悲觀。據她

說,每趟假期回家,看到人們紛紛建起

水泥住房取代小時候的木房子,一方面

她感到可惜,另一方面卻又覺得是時代

變遷下的無可奈何。

  談及龍額特色──河邊情歌,她也

是深感無能為力。現代年青人藉以手

機、上網發送訊息,傳統用作傳達情意

的河歌已失其效用。她更表示自己是因

為正攻讀音樂相關的研究生學位因此才

會比同年的龍額年青人對家鄉音樂感興

趣,要是想把河歌文化於其他在外忙於

打工的年青人間推廣,更為艱難。

01 木結構不再,但功用依然。老人們集結在鼓樓把家族歷史娓娓道來

02 姚仕秀,外出念書仍心繫家鄉的難得青年

03 河歌由男士獻唱是另一種味道 02

01

0338

寂寞的歌聲

  在龍額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受邀

到了當地一處人家中聽村民們唱歌。一

開始的時候由仕秀帶領我們一起跟婦

女們學唱 歌,雖然我們只懂「依依耶

耶」的跟著發音,但能夠參與其中感受

到 人一起唱歌的氣氛,十分難忘。

  在流芳村我們也曾受邀聽村民唱

歌,但這次不同的是參與的除了婦女之

外,後來還來了幾個大叔。如果說跟婦

女們合唱 歌時的氣氛是興高采烈,那

麼聽男士們逐一獨唱時則是發人深省。

只見大叔眉頭深鎖、雙目緊閉,一句接

著一句地唱,彷彿沉醉在如煙的往事中

把情感逐一細說。我雖不能聽懂歌詞裡

的意思,卻感受到當中的寂寞!當然,

小弟不會知道大叔在那些年轟烈的愛情

故事,我指的是河歌作為 族瑰寶,到

今天情意不再,大叔難免因憑歌寄意的

逝去青春而倍添寂寞。

意外收獲

  尤記得我們在龍額下寨的磚石鼓樓

訪談,問及村寨基本資料,老人家們對

某些議題竟然自身也存在分歧。無論是

龍額名字的起源、村寨的建立年份、

族英雄們的偉大事跡,真相或者已然無

從稽考,但重要的並不是尋根的結果,

而是其過程中所引起人們珍惜舊有文化

的作用。很喜歡這個說法:我們的到訪

查詢就像石頭被丟下水裡,擊起浪花,

讓村民回想過去、互相討論,提醒自己

民族文化的可貴。希望仕秀也能夠藉與

我們數天的相處重拾對龍額的信心,起

動其他年青人共同傳承家鄉寶貴文化。39

尾声他們兩個悠閒地坐在一起,由兆生哥彈結他伴奏、秀姐主唱,反覆地練習著五月天的《知足》…

王明超

  在貴州的最後一星期到朗德上寨協

助文化社舉辦苗族青年交流會。實習尾

聲,本來計劃要好好投入參與這次文化

社的活動,學有所成、滿載而歸,沒想

到最終因為突發的意外致事與願違。

  甫抵達朗德上寨已開始感覺頭患腫

痛,更愈趨劇烈。凌晨時份,我感到劇

痛難忍,不得不放棄留在村子完成交流

會的念頭,聽從師傅燕子的決定電召救

護車到來接載我到城裡的醫院就醫。

  救護車乘夜走在迂迴的小道上,顛

簸不堪;我忍著劇痛躺在車尾的床板

上,忐忑不安。看著身旁滿臉倦容的師

傅,想到這次為身邊的伙伴添上不少麻

煩,百感交集之下竟是淚流不止。

  清晨時份終於抵達凱里的醫院,腦

素描、驗血、打點滴,耗了大半天卻診

斷不出病因。晚上頭痛漸減,可以即日

出院,幸得居於凱里的一對「俠侶」兆

生哥和秀姐收留,暫住於他們家中休養

數天,等待文化社的交流會完結後大家

再一起返回貴陽。

  意外使我失去了參與交流會的機

會,卻因此結識到兩位慷慨相助的好朋

友。在這裡不得不花一點篇幅介紹兩

位:兆生哥學識淵博,無論是什麼話題

他總能娓娓而談,尤其佩服他在評論政

策和民生等議題時客觀、毫不偏激的態

度,讓人聽起來更具說服力和啟發性;

秀姐乍看之下十分文靜,其實她很主動

關注社會動態,經常身體力行參與不同

的社區活動,藉著她的分享我了解到更

多關於國內NGO發展的情況。

  尤記得在他們家客廳中那個幸福滿

溢的畫面:他們兩個悠閒地坐在一起,

由兆生哥彈結他伴奏、秀姐主唱,反覆

地練習著五月天的《知足》……41

  四天下來得到他們妥善地照顧起居

飲食,我的身體很快便得以復原。閒時

在廳中彈彈結他;發悶時跟著秀姐一起

到菜市場買菜。沒有轟動的情節,但在

凱里的樸實生活同樣令人難忘;難得平

靜,也給予自己多一點空間作思考。

  貴州之行不僅是一次在國內NGO實

習的機會,更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

從日常生活中打點衣食意識到自己一直

以來對家裡的依賴;從前輩、好友所分

享的故事意會到自己見識淺陋;從壯麗

的山川流水中體會到自己無比渺小;從

朗德「倒下」一事顯露自己脆弱的一

面。回想起在救護車中流下的淚,其實

就是一種在旅程當中因為面對自己而霎

時感動的衝擊吧!

  視此行作為一個起點。來日方長,

總有一天會再一次拿起背包出走、再一

次重新認識自己。

01 在凱里醫院留影(其實本來純粹想拍照用作旅遊保險索償的理據......)

02 兆生哥、秀姐兩人的悠閒小廳

03 臨別合照留念!

0201 03

42

黔行感悟

鳴謝:利希慎基金會  貴州鄉土文化社  博群計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          

出品: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 青年公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