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15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0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 成果報告書 ───── 夢想成真後的下一步 ───── 獲獎生姓名:張郁婕 CHANG, YU-CHIEH 獲獎生系所: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獲獎生學號:102011101 研修國別:日本 研修大學:大阪大學 研修系所:工学部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 出國日期:2015/09/16 回國日期:2016/08/30 修讀學分總數:28

Upload: yu-chieh-chang

Post on 14-Jan-2017

20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0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

成果報告書

───── 夢想成真後的下一步 ─────

獲獎生姓名:張郁婕 CHANG, YU-CHIEH

獲獎生系所: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獲獎生學號:102011101

研修國別:日本

研修大學:大阪大學

研修系所:工学部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

出國日期:2015/09/16

回國日期:2016/08/30

修讀學分總數:28

Page 2: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目錄

1. 前言 .............................................................................................................................................................. 2

2. 大阪大學介紹 .............................................................................................................................................. 3

2.1 大阪大學的歷史發展 ........................................................................................................................ 3

2.2 大阪大學的地理位置 ........................................................................................................................ 3

2.3 大阪大學的留學生制度 .................................................................................................................... 4

3. 研修課程心得 .............................................................................................................................................. 5

3.1 工學院專業課程(iExPO) ............................................................................................................... 5

3.2 外國留學生所屬通識課程(OUSSEP、G30) ................................................................................. 7

3.3 一般日本學生所屬通識課程 ............................................................................................................ 8

3.4 特別講座 ............................................................................................................................................ 9

4. 研修生活學習 ............................................................................................................................................ 10

4.1 語言交換 .......................................................................................................................................... 10

4.2 義工與社團活動 .............................................................................................................................. 12

4.3 宿舍生活 .......................................................................................................................................... 13

5. 心得 ............................................................................................................................................................ 14

Page 3: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2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1. 前言

「為什麼想來日本留學?」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回答的話,

「因為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我小時候覺得,到了日本留學之後,才算是家族的一份子。」

進到大學之前,我都在台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度過。對我來說,我的家鄉是台北市裡最能感受到百年前日治時代氛

圍的地方,小學念的是那個年代的「公學校」,整個家族也經營台式日本料理店,親戚裡也有不少人大學念的是日文系、

到日本唸過書……我從小到大聽到的故事都是「那個年代」的事,我總覺得自己是在台灣出生但受日本教育長大的台灣

人。只是,我很不擅長學語言,所以我知道自己如果也想到日本唸書,我不能只是去語言學校,而且我也不是因為想學

日文而到日本的。於是乎,大學交換是我唯一的選擇。

高中的時候正好有機會以學生領隊的身分到大阪的姊妹校參訪,這不是我第一次到大阪玩,卻是我第一次「不是和

家人一起只是來觀光」的行程,再加上自己當時是學生領隊,行前當然做了不少準備,在行程中也比其他人多了更多機

會,不是只是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六天五夜的行程裡,日本的關西地區主要的三個都道府縣:大阪、京都和奈良都走

了一遍,或許是因為在高中至少學了兩年的第二外語(日文),開始比較聽得懂當地人在說什麼,也可以很簡單的應

答,自己真的很深刻地感受到大阪人相較於住在其他地區的日本人來說,正如傳說中有趣又熱情,就像台灣一樣是充滿

人情味的地方。

在當時,我就已經下定決心就是要來大阪唸書,而身為前帝大體系的大阪大學(以下簡稱:阪大)是「只看排名」

的話,最好的選擇。更正確一點來說,在我申請清大的時候,就已經先看過清大的姊妹校名單裡面有阪大,說不定在潛

意識裡還是因為清大是阪大的姊妹校而繁星申請清大也說不定。

於是乎,要邁進大阪大學的第一步,我需要日本語能力試驗(簡稱:JLPT)N2 級以上的成績。升大一的暑假從 N4

級開始考,正好在升大二前在及格邊緣考過 N2 級,也正好自己大一的學期成績不算太差,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麼順利的

取得清大赴阪大交換的校級交換生資格。其實在這之前,我已經下定決心,如果不能在大三的時候到日本交換的話,就

要放棄這個夢想,因為我想要留在畢業照裡,和同屆同學們一起穿著畢袍拍上一整年的畢業照。

對我來說,這一切的一切真的太幸運、真的就這樣一步步按著企劃來到的阪大,但是夢想就這麼成真之後,反而

一個瞬間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麼、還可以做什麼……

Page 4: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3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2. 大阪大學介紹

2.1 大阪大學的歷史發展

正如前述,大阪大學是日本前帝國大學體系的一員(另外還有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

古屋大學、九州大學,以及台灣大學)。但在大阪大學成為「大學」之前,最早可以追述到日本江戶時代,因為施行鎖

國政策的緣故,只能透過荷蘭人傳授近代歐洲學術、文化和技術,在當時特稱為「蘭學」。而大阪大學的前身之一,可

以追述到 1838 年緒方洪庵(Okata Koan)創立的蘭學塾「適塾」(Teki Juku),其中最為台灣人所知的適塾門生,就非印

在日幣一萬元上的福澤諭吉莫屬了。

由於適塾在當時是以醫學為主(是第一個獲江戶幕府認可的牛痘「種痘所」),「大阪帝國大學」最初只有醫學院和

理學院而已。除了適塾之外,大阪大學在整合成現在樣貌的過程中,還有更多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教育機構,而這

些歷史痕跡都被保存在阪大校區裡各個角落,作為不少景點或線上系統的名稱。

作為阪大學生的好處之一就是,這些學術、思想發展的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或甚至這些歷史建物就在我們眼前,

隨時都能親自感受百年前學生們在此勤勉尚學的氛圍,這是我在清大所感受不到的。(註:適塾目前是少數二戰後還能

完整保存下來的日式傳統町家建築,開放給一般民眾入內參觀)

2.2 大阪大學的地理位置

現在的阪大一共有三個校區:豐中校區、吹田校區和箕面校區(另外還有一個中之島校區,但那裡不是平常學生

上課的地點,而是以租借場地為主),分別位於大阪府北邊的豐中市、吹田市和箕面市(大阪府北側的市又稱「北摂地

區」)。校區間有聯絡巴士,或搭乘阪急電鐵或 monorail 單軌電車都可以抵達。

豐中校區是三個校區當中人口密度最高,也是周邊生活機能最完善的校區,絕大多數的通識課程和所有大一的課

程都在這裡,或演講會、校慶園遊會的會場。

吹田校區是佔地面積最廣、用電量最高,但人口密度最低的校區。吹田校區緊鄰在 1970 年創立的大阪萬博公園旁

邊,因此阪大在當時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日本第一個車站自動驗票機,就是由阪大、阪急電鐵、近畿日本

鐵道和立石電機共同研發,1967 年設於阪大吹田校區旁的阪急電鐵北千里站。

2007 年 10 月大阪外國語大學和大阪大學合併後,原先的大阪外國語大學校地變成現在的箕面校區,也因此,箕面

校區只有外語學院。而原先大阪外國語大學的留學生體制和校慶園遊會傳統,到目前為止也有保存下來,形成箕面校區

特有的文化。由於目前箕面校區的地理位置最不方便(交通和生活機能),預計在數年後,將在北大阪急行電鐵千里中

央站旁,和車站整合成新的箕面校區,形成豐中—箕面—吹田三校區正好在中國高速公路(中国自動車道)沿線上,而

且原先大眾運輸最不方便的箕面校區,將成為交通最便捷的校區。

Page 5: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4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2.3 大阪大學的留學生制度

除了正規留學生(通過日本留學生試驗)外,大阪大學的留學生主要可以分為:Global thirty(簡稱 G30)、校級交

換留學生和院級交換生、領取公費獎學金的研究生(碩士、博士等)三大類別。G30 是由日本文科教育省主導的大學國

際化政策的一環,合辦的日本各大學須推出四年制全英文授課特色課程,而阪大的 G30 有生物化學領域和人文科學(人

間科学)領域兩種。以下將針對校級交換生的制度做介紹。

台、清、交、成大和阪大簽署的姊妹校合作備忘錄裡,校級交換生 program 有四種:Maple、OUSSEP、iExPO 和

FrontierLab@OsakaU。

Maple

適合 JLPT N4 級以上,加強日文能力。課程內容除了語言學習外,也包含日本文化介紹。

全部課程都在箕面校區,和 OUSSEP 一樣會舉辦留學生限定的特色活動。

相較於 OUSSEP 需要精通英文,Maple 留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也以日文為主。

OUSSEP,Osaka University Short-Term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全英語授課,並需加修每周三節的日語學習課程(按日語能力進行分班)

有相對制度完善、明確的行政單位(「国際教育交流センター」,英文縮寫 CIEE),任何關於生活或學習

上的問題都可以請教負責職員協助幫忙(相當於 OUSSEP 學生的級任導師)

所有 OUSSEP 學生都能分配到一名日本學伴(buddy)或選擇輔導員(tutor)

英文文本閱讀量高,評分方式以報告為主。上課校區同時包含吹田校區與豐中校區。

iExPO1,inbound Exchange Program,日文:「一般プログラム(大学間)」

需要通過 JLPT N2 級以上(文學院、經濟學院和理學院需要 N1 級),交換期間與一般日本學生一起上

課,修讀各科系專業科目。

隸屬於各學院(申請前即需選擇自己想要交換的學院),該學院內各科系的課程都可以選修。

OUSSEP、G30 的課程,與一般日本學生的通識課程(由相當於通識教育中心的「全学教育推進機構」所

開設的課程)也可以選修。

FrontierLab@OsakaU,簡稱:Frontier Lab

只能申請至理學院、工學院或基礎工學院。所有學生會分配到指定研究室進行專題研究,隸屬於各研究

室所對應的學院。

可以修讀 OUSSEP 課程(含英文授課課程與日語學習課程),修課規定寬鬆。

可透過日文能力或英文能力申請,但各研究室的成員未必能使用日文以外的語言應答。

由於在阪大交換正值大學三年級期間,有專業課程學分抵免的問題,所以我選擇 iExPO,隸屬於工學院環境與能源學系

(工学部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和同年級的日本學生一起修讀專業課程。

1 ExPO 是萬國博覽會的簡稱。

Page 6: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5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3. 研修課程心得

上、下學期共修讀七門課(十四學分),共十四門課(總計二十八學分)。以下將按照課程性質(開課所屬單位)

介紹課程內容。同時附有中、英文的科目名稱皆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簡稱清大工科)的專業科目名稱。

3.1 工學院專業課程(iExPO)

原則上,在大阪大學一般科目每堂課 90 分鐘,中堂不休息,得兩學分。但由於清大專業課目幾乎都以三學分或四

學為主,所以我相同的課程需要在阪大各修兩堂課,才可回台抵免學分。

在台灣都強調「上了大學就要讀原文書」,特別在排名越前面的大學越明顯。然而在這裡,絕大多數工學院的課程

用書都還是使用日文書(我只有一門課是用「原文書」而已),也有不少教授會自製講義,或是以版書為主。以前在清

大,明明老師上課講的就是中文,但專有名詞都直接套用英文單字,常常到最後總覺得是英文授課,而且也有過台上老

師的簡報是中文,但手邊的課本卻是英文,自己英文閱讀速度還不夠快,常常會形成因為想要專注先看完課文,反而沒

跟上老師進度的情況。

但是在這裡,因為眼睛能看到的訊息都是日文,而且專有名詞絕大多是都是漢字,反而自己看文本的速度快很

多,能比較快進入課堂狀況,知道各個觀念再說什麼。相反的,文章幾乎都是日文為主,有些直接用片假名音譯的名詞

不能直接從「發音」猜出意思,又沒有附上對應的英文單字也很困擾。作業量不多,內容也都不像台灣還是以習題為

主,而是翻開課本、上網、去圖書館找參考書都能寫出來的名詞概念、簡單推導或說明這個觀念現在會已經運用在哪些

領域上、如何使用……等。筆試內容也都以上課教過的內容為主,只要讀熟所有的觀念和工程數學的計算步驟,就能回

答出答案。

這點對我來說非常有趣:以前在台灣,隨著年級越來越高,作業或是考試的回答雖然文句都是中文,但專有名詞

都只能用英文寫;現在在日本,雖然都和日本同學一起修課,但由於日文書寫能力還不夠好,仗恃著自己是外國人(當

然已經有徵求老師的許可),交出去的答案卷總是英文的句子穿插日文的專有名詞。

日本的教授們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是,第一週一定會發下該堂課的課程大綱和每周課程進度(單元),如果已經

確定哪幾週必須停課或調課的話,也會在第一週就和同學們討論。重點是,教授們真的每周都會照著自己原訂的進度教

完一個小章節,而且一定準時上下課,這是台灣的老師們幾乎很少人能做到的部分。

這一方面可以看出日本人普遍來說真的很守時,很有時間觀念,也很會安排時間,我覺得這背後還有更重要的因

素: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更該把握時間只教最精華的核心觀念。也就是教授們必須要十分了解這個領域的內容,並做出

取捨,那些對學生來說才是重要的,再安排進課程內容裡。我覺得日本的教授們在備課方面,相較於台灣的教授們,真

的花了很多心思在準備,而且是在學期前就準備好了。

總而言之,我覺得在這裡是真的只要自己有努力唸書,就能忠實反映在學期成績上。而且在基本觀念上也學得比

自己在清大扎實,不需要花時間應付複雜繁瑣的習題,只要知道每一套理論的核心觀念,現在已經有怎麼樣更進階的系

統處理方式,之後進到實驗室做專題再學就好了。

第一個學期成績出來,發現自己所有科目的表現都比以前在清大還要好,真的是信心大增。於是乎我第二學期的

課程幾乎都是專業課程,不再修專門開給留學生的課程。但也許是因為,自己同樣的課程需要修兩遍,也算是當作複習

加深印象,課表也不像以前在清大這麼滿,反而有更多時間可以反覆讀完所有章節的內容也說不定。

Page 7: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6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數值解析》(Numerical Analysis)

我分別在應用理工學系機械工程組(応用理工学科機械工学科目)修了《数値解析》和地球綜合工學系水利工程

組(地球総合工学科社会基盤工学コース)的《数値計算法》。雖然是課名相近的課程,但是不同教授的授課方式,或

不同科系所強調的重點也不一樣。

應用理工學系強調的是理論的推導,雖然有課程用書,但老師上課都是全程以板書為主,考試內容也是筆記寫過

的證明,或按照簡易的矩陣運算規則,就能求得答案。反之,地球綜合工學系強調的是應用,同樣的目的(求微積分、

插值法……)會講解兩、三種以上的作法,每個主題教完後,隔週帶至電腦教室,教大家如何使用 Excel 設計儲存格方程

式,並於一周內利用該章節的某幾種方法求得數值解,並作圖。

《熱傳學》(Heat Transfer)

由於日本新的一個學年是從四月開始,所以九月才到阪大交換的我,很容易遇到需要選修的專業課目到了下學期

已經是進階課程了,而《熱傳學》是我遇到唯一一門下學期是《伝熱学I》,下個學年的上學期才接著《伝熱学II》

的課程。而且這不只是自己被分配到科系(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的必修,唯一一堂使用英文「原文書」的課,授

課老師還是我被分配到的指導教授。

這堂課的方向最接近我在清大工科的內容,或許因為兩個系的前身都是從核工演變而來的。在內容上,比起直接

帶入數字的計算,更重視解純文字的偏微分方程式。沒有考試,學期成績的評價方式以每章節教完後,老師會勾選後方

觀念釐清的題目,讓大家回去自己在讀一次課文找答案。期末報告則是老師自己設計實務上在做模擬實驗時會需要解的

系統設計問題,只是課本上都只有英文,期末報告的命題突然變成全日文,對於我來說變成一個很大的關卡。

在台灣多見不怪的「原文書」,對日本學生來說則是一大苦戰,老師上課會在投影幕上幾乎是逐句或逐段翻譯原文

書內容(看著英文,直接用日文口譯內容,並告訴同學每個英文專有名詞所對應的日文用語是什麼),每次上課都覺得

如果自己大一的時候教授也是這樣帶著我們看懂原文書有多好。

《流體力學》(Fluid Mechanics)

我在自己的科系(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和地球綜合工學系水利工程組(地球総合工学科社会基盤工学コー

ス)分成上下學期各修了一堂《流体力学》。我的科系注重的還是各個理論和公式的純文字數學式推導,但地球綜合工

學系水利工程組真的很實務,繼老師會帶著同學操作 Excel 後,這次,我的系花了大半時間推導的觀念一個都沒有少,

但是我還學會了如何設計水壩和監控淀川(從琵琶湖流經京都和大阪最主要的河川)汙染物質時,要如何利用數值分析

找出汙染物質移動路徑等,真的是在實務上會需要的技能。

《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儀器與量測》(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

關於系統控制的部分,分別在應用自然科學系(応用自然科学科)和我的科系(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各修

了一堂《計測制御工学》,以及在應用物理系精密科學組(応用物理学科目精密科学コース)的《システム制御》。

應用自然科學系和應用物理系還是以理論推導,老師上課都寫板書,課本是帶回家自己複習上課內容用的。反之

我們系上的課程比較像是通識、概論課,是近期才新增的課程。是我在阪大修的十四堂課裡面,唯一沒有課程目標,教

授想介紹什麼就分享什麼的一堂,明明課名就和別的系一樣,但別人學到的東西在這堂課都沒有,連老師自己都定調為

「雑談」的課程。

Page 8: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7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3.2 外國留學生所屬通識課程(OUSSEP、G30)

第一個學期因為很擔心自己因為日語能力不夠好,而無法通過一學期十學分的門檻2,於是乎多選了三堂英文授課

的課程。事後才發現三堂課分別屬於 OUSSEP、G30 和一般日本學生的通識課程。

応用理工学入門(OUSSEP)

由於每個科系都需要開設至少一門專門提供給 OUSSEP 學生的課程,特別是工學院開設的 OUSSEP 課程,幾乎都是

以大一各科系的概論課為主軸,一樣畫葫蘆地每周找不同的教授來分享自己的研究領域,只是改以英文授課。

這門《応用理工学入門》就是由前面有提到過的應用理工學系(応用理工学科)的教授合開的概論。如同我所屬

的環境與能源學系(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分成環境和能源兩大領域,應用理工學系也涵蓋機械和材料兩大領域,

故前半學期的課程以材料科學為主,後半學期以機器人系統設計為導向。

問題是,不少教授的英文口說能力,撇開日式英文發音之外,如果本身對這個領域不夠熟悉的話,也很難完全掌

握課程內容,但是每週作業和期末考試的內容是相對容易的。這也是我第二個學期決定不選 OUSSEP 英文授課的通識課

程,而選擇和系上大一新生一起上概論的原因:幾乎是一樣的課程內容,但相較之下更容易吸收到知識,而且有時教授

還會直接拿原先出給 OUSSEP 學生的英文版回家作業給日本學生,和日本學生說如果這次的回家作業可以用英文回答的

話得分比較高。當下覺得自己作為英文寫作能力比日文能力好的外國人,真的是選對課了!

Media Sociology(G30)

這是阪大 G30 裡,人文科學(人間科学)領域 program 的大一課程,從社會學的角度,帶著大家去發現生活周遭

無所不在的媒體只告訴了我們什麼事,而「略過」了什麼。定期會有課前預習的英文文本和課後的 think piece

question。這堂課重視的是課堂上討論,只要能說出自己的一番道理和見解即可。

雖然自己的英文能力遠遠不及英文接近母語人士的 G30,很常無法即時參與討論,卻是我第一個學期「到國外」順

帶練習英文的好機會。授課老師在最一開始也說,希望能有更多 G30 以外的同學一起參與課堂討論,所以對於一般日本

學生,或像我一樣以日文課程為主的交換生會比較寬鬆一點。在這堂課最後,甚至還意外發現總是和我隔一個走到坐在

我旁邊的 G30 同學,居然是在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台灣人,也算是一種他鄉遇故知吧!

2 iExPO 的學生,若期末有五科以上及格,才可獲得在學證明書。

Page 9: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8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3.3 一般日本學生所屬通識課程

這部分算是 iExPO 相較於另外三個 program 的一大福音:不但可以和日本人一起上課,而且不只是大家一格格坐在

自己的位置上,比起專業科目有更多機會可以和同班同學互動。對於每堂課都需要到不同科系或年級修課的留學生來

說,其實要有機會和同班同學變得比較熟,真的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同系、同個年級的日本學生之間,彼此已經相處上

好一段時間了。

經過了一個學期後,發現自己完全不認識同系的同學。於是乎在第二學期決定跟著同系的大一和大二一起上系上

開的通識課程《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概論I》(大一)和《環境・エネルギー数理》(大二)。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概論I》

課程內容最新版本的日本環境部白皮書《環境白書・循環型社会白書・生物多様性白書》3為主軸,每周由不同的

系上教授輪流解說其中的幾個小章節,和同學介紹當今日本在環境和能源方面的現況與政府政策。

《環境・エネルギー数理》

系上教授輪流介紹工程數學或應用數學相關的主題(每兩周換一個教授),比較接近高中生的趣味數學課程,但由

於不同教授所教的內容之間不連貫,而顯得整門課的內容太過龐雜而零碎,期末考需要花不少心力準備。

《世界の事情を英語で学ぶ》,直譯:「世界的事情用英文學」

這是我最推薦的一堂課,給日本學生的全英文通識課程。其實大阪大學在加州還有一個辦公室,Osaka University

North American Center,這堂課是由相當於通識教育中心的「全学教育推進機構」和 Osaka University North American

Center 合作,每周皆由來自北美各大學各領域的教授遠端連線授課4(偶爾 Osaka University North American Center 的教授

也會直接來到豐中校區的教室面對面上課5),介紹 critical thinking 或跨領域研究等主題。

上課同學二到三人一組,每組皆由至少一位文組和理組的同學組成(因為主題內容涵蓋文科和理科),課堂上需要

不斷討論和舉手發言。是一個真的可以和日本同學交流,也能同時練習英文聽力和口說的時機。

而且這堂課完全將多媒體教室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只透過網路攝影機遠距互動式教學,上課時老師會發給所有同

學一人一台 iPod,可以直接透過 iPod 閱覽簡報,以及透過專屬應用程式和人在 Osaka University North American Center 的

教授互動。一個學期內會有二到三次小組複習時間,先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前幾周的課程內容,於下課前每個同學都要

拍攝一分鐘影片,用英文講出這幾周課程內容重點。6

3 《平成 28 年版環境白書・循環型社会白書・生物多様性白書》http://www.env.go.jp/policy/hakusyo/h28/index.html

4 2016 年 1 月 13 日 ”From Medical Research to Animation” by Dr. Akiko Iida-Klein from GLAVA Healthcare System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y4ZmQGmZ8jxahLvahuaTamx1mjfk1Qo

2016 年 1 月 27 日 by Ms. Kimura from San Francisco – Osaka Sister City Associati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y4ZmQGmZ8ggKOBoIGtjCDMRhW5QCg9J 5 2016 年 1 月 20 日 ”Athletic Bioethics” by Prof. Ino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y4ZmQGmZ8her-zUyy9PQycHm_XUYg0b 6 2015 年 11 月 25 日的 Lecture Review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y4ZmQGmZ8iAdeRelZFwpjbbeJZZnAfX

Page 10: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9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3.4 特別講座

透過阪大的電子佈告欄 KOAN(Knowledge of Osaka University Academic Nucleus,縮寫正是緒方洪庵名字的讀音),

留學生也可以和一般日本學生一樣參加各式演講會。像是:法學院(法学研究科附属法政実務連携センター)的行政研

究科特別講義、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Design 舉辦的工作坊等。7

其中阪大在加州有一個辦公室,加州大學在阪大也有一個辦公室 UCEAP(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ducation Abroad

Program)Osaka Office 就在豐中校區的文理融合型研究棟 7 樓。每個月有一場英文授課的 critical thinking 講座,由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 Ino 教授授課,先前曾經在《世界の事情を英語で学ぶ》也有上過 Ino 教授的課。課程分成上下

兩半節,前半節介紹 critical thinking 和 brainstorming 的概念,後半節則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實際應用 critical thinking 和

brainstorming。附圖為當時參加課程時的活動照片,我當時正好負責在白板上記錄大家提出的點子。

(圖片來源:UC UCEAP Osaka Office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UC.UCEAP.Osaka/)

7 2016 年 1 月 26 日的工作坊:「シリーズ:適正技術」ふるさと納税で地域を元気にしたい

http://www.cscd.osaka-u.ac.jp/2016/001052.php

Page 11: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0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4. 研修生活學習

4.1 語言交換

因為 iExPO 不需要必修日語學習課程,也沒有日本學伴(buddy),雖然所有的課程幾乎都是以日文授課,真的很少

機會可以加強、練習日文能力。另一方面,同屬日文交換 program 的其他留學生彼此又分散在不同學院、不同科系,反

而同住留學生宿舍的 dorm mate 彼此溝通的語言也都是以英文為主。前半年,不論是聽、說、讀、寫,真的因為「在國

外」,而在英文上有很大的進步。

日文口說練習8

如果真的想練習日文的話,每周各有一次社區歐吉桑和歐巴桑聚集在在學校或留學生宿舍裡,陪我們這群日文說

得怪腔怪調或詞不達意的外國人們一起聊天、分享近況。(在留學生宿舍的活動名稱「Let’s Talk in Japanese」,而在學校

指定教室的團體叫做「竹の子交流会」)。

除了學校以外,有一個叫做「OSAKA 留学生ネットワーク」的網站9,除了有不少留學生在日本求職的資訊外,我

最喜歡的地方在於不定期有很多地方活動在應徵一日志工,而且志工活動的內容不太需要高難度的日文能力(畢竟他們

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找來的是外國人,如果到時候需要負責在入口處接待,也可以請教日本工作人員到底該要「怎麼說」

比較好)。

透過這類型社區參與的方式,可以和來自各行各業的日本人互動。有些像是年度大型盛事的義工招募(暑假的煙

火大會或年底的聖誕節點燈活動),由於外國觀光客的人數也漸漸增加,我當時就是負責在旅客服務中心專門負責回答

外國旅客的問題,同時還可以不用人擠人排隊、就能在最佳位置看到完整演出。雖然是義工性質,拿不到薪資(有時候

交通費也不提供),但普遍來說工作人員都很友善,也會提供不少飲料或點心(在大阪有一種說法是,所有的歐吉桑、

歐巴桑身上一定都有「あめちゃん」(關西腔的「糖果」)可以到處和別人分享),非常推薦給想旅遊之外,比別人多一

點不一樣留學體驗的人。

8 先前刊載於清大諮商中心粉絲專頁的駐外地小編專欄(由目前在國外留學的諮商中心義工們,一個月回傳一篇文章,

分享留學見聞的網路專欄)內有更完整的介紹。《十一月:在日留學生的社區交流》文章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B8%85%E8%8F%AF%E5%A4%A7%E5%AD%B8%E8%AB%AE%E5%95%86%E4%B8%AD%E

5%BF%83/%E5%8D%81%E4%B8%80%E6%9C%88%E5%9C%A8%E6%97%A5%E7%95%99%E5%AD%B8%E7%94%9F%E7%9A%84%

E7%A4%BE%E5%8D%80%E4%BA%A4%E6%B5%81%E9%A7%90%E6%97%A5%E5%B0%8F%E7%B7%A8/453712651499261

9 網站連結:http://www.osaka-ryugakusei.com/

Page 12: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1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兒童英文教學

雖然是申請以日文交換留學,但某種程度上日文和英文真的是很互斥的語言(文法結構、發音……等面向),不希

望自己一年後回台灣,日文口說能力變好一點了,但英文卻大幅開倒退車。仗勢自己至少發音上比普遍日本人好一點,

透過阪大的 School Visit Program、「OSAKA 留学生ネットワーク」或「大阪国際交流推進センター」(簡稱 i-house)10的

活動,也有機會可以和日本小朋友(小學到高中生都有可能,取決於每次活動的目標年齡層和合作對象)進行一天的

English Day 語言交換活動。

(圖片來源:大阪キッズアドベンチャー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osaka.kids.adventure/)

在 2016/7/29 到 31 的三天,由 JCI 大阪青年會議所舉辦的「Kids’ Adventure」11三天兩夜宿營,除了四到六年級的

大阪小學生可以報名參加之外,其他國家的 JCI 分部,分別來自台灣、泰國、柬埔寨和印尼,各帶了十位左右的小學生

們一起來大阪共襄盛舉。

由於「外國小朋友」們日文一定不通,原先募集的是具備兒童英文口說能力的大學生志工,報名之後才發現都是

東南亞國家。於是乎趕緊找來其他認識的泰國和印尼留學生一起來幫忙,希望對於這些「外國小朋友」來說,能意外地

在國外遇到語言相通的同鄉人,緊急時英文還不足以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也不用緊張,現場還有幾位同時會說自己母語

的大姊姊們。上圖的穆斯林少女就是和我一起搭檔的翻譯員隨輔。

10 現在的 i-house,正是前大阪外國語大學(現在的阪大外語學院)遷移到箕面市前的所在位置。

11 台灣方面的活動名稱為「2016 兒童全球圓夢計畫」,由 JCI 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協辦。

Page 13: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2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4.2 義工與社團活動

義工活動報名的訊息,最主要都還是透過「OSAKA 留学生ネットワーク」的網站,後來也登入成為「水都大阪

supporter」的一員。

說到大阪的發展,可以簡單分成飛鳥時代的難波宮和戰國時期幾乎是豐臣秀吉一手打造的現代大阪,最重要的一

點就在於當時的大阪真的就像威尼斯一樣是個「水都」。現在所見的大馬路在當時都是人工渠道,自然也有很多公家或

民間搭建的橋,「八百八橋」就是指當時在大阪這裡隨處都可以見到橋梁的意思。

這段就連在地人也很少人記得的歷史,其實就是大阪推動觀光的下一個階段,「來大阪玩出了逛街、購物之外,只

有行家才懂得大阪河岸玩法」就是最近漸漸蔚為風潮的活動。「水都大阪」找來留學生免費參加各式體驗活動,只要幫

忙寫部落格(日文、英文和自己的母語)即可12。不只留學生們自己玩得開心,同時又能讓更多外國人知道這個活動

(而且特地請人幫忙翻譯的錢也省下來了),我覺得這真的是兩邊雙贏的做法。

附圖為 Mega Stand Up Paddle 體驗,留學生與指導教練們合影。

我所加入的社團也是以訪日外國人為導向的英語導覽社團,負責規劃導覽路線和簡單的日、英、中翻譯等。像是

這樣「只有留學生才能」有拿(免費參加活動)又有得玩,都是以後想以觀光客身分回來大阪所體驗不到的。

12 Mega Stand Up Paddle 體驗活動結束後,和其他留學生聯手完成的文章:

http://suitoosaka.blogspot.jp/2016/08/sup-mega-sup-in-osaka.html

Page 14: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3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4.3 宿舍生活

因為是校級交換生,幾乎可以篤定在阪大都有留學生宿舍可以住。Maple 的一定住在箕面校區的留學生宿舍,

iExPO、OUSSEP 和 Frontier Lab 不是住在豐中校區的國際交流會館,就是在距離吹田校區比較近的津雲台國際學生宿舍

(以下簡稱:津雲台宿舍)。住在學校宿舍的好處,就和在清大一樣宿費包含水、電、瓦斯和網路,有專人定期打掃宿

舍,也有管理員幫忙收信;不一樣的地方是,在留學生宿舍還有數名相當於「齋長」的日本人 tutor,每天晚上七點到十

點會在交誼廳負責解決外國人的各種疑難雜症。我被分配到津雲台,在這裡,我和宿舍的三個 tutor 成為一起把宿舍打

造成所有人的家、一起寫下像青春校園喜劇般四個亞洲小女生和 150 位「外國人」一起在日本生活的摯友。

阪大的津雲台宿舍到關西大學的留學生宿舍走路不需要三分鐘,轉個彎就到了,這和吹田市千里地區這帶的發展

有關。1970 年代,千里丘陵成為大阪府內大型社會住宅建設地,因為大阪市內的空汙問題,千里丘陵這片新建的睡眠城

市成為當時多數人的首選。在吹田市只要看到地名結尾是「台」,就是當時政府建的社會住宅區。就在當時這整片丘陵

被規劃成睡眠城市的同時,兩棟「關西留學生宿舍」為了彼此方便有個照應,一起坐落在南千里公園和津雲台公園之

間,現在則分別由大阪大學和關西大學各自營運一棟宿舍,這就是津雲台宿舍的起源。

順帶一提,這兩座公園與電車車站也都是在同一時期建設的。

日本的宿舍,或是外面的單身住宅,都是以「一人一間」為主,津雲台宿舍也是

一人一間房間,共用衛浴、廚房還有兩個交誼大廳。住在留學生宿舍的好處可以認識很

多「外國人」,大家是朋友也是一起生活的家人,但這不表示只要住在這裡就可以變得

很「國際化」,如果不主動「走出自己的房間」,就什麼都不會發生。

我一直到了後半年才融入大家,原因是平常會聚集在大廳的人還是以英文溝通為

主,雖然自己用英文可以簡單的對話,但總是跨不過自己的心牆,看到一群金髮碧眼的

「洋人」就會不自覺縮了起來。後半年換了新的一批 tutor 後,我們決定要把住在宿舍

裡的亞洲人找出來,即使英文不好只能用日文溝通也沒關係,宿舍大廳裡一直都有會說

日文和「簡單英文」的亞洲女生。首先要讓宿舍裡的亞洲人們願意走到交誼廳裡,才能

跨越心中的障礙,和更多同住在宿舍裡的大家變成朋友。右圖就是當時畫的宣傳單,在

這之前,宿舍裡能看到的標語或訊息幾乎都還是以英文為主,這次特別寫了兩種語言,

就是希望和我一樣申請日文 program,日文能力比英文好的亞洲人們願意走到大廳。

我也是在這之後才發現,很多看起來就是歐美系國家的「外國人」,英文未必是他們的母語,現在卻只能「說英

文」,這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一大挑戰。願意走進交誼聽之後,才有機會可以嘗到各國美食啊!

Page 15: 2015/09~2016/08 赴大阪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國立清華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大學研修成果報告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17 級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14

2015/09~2015/08 大阪大学工学部 環境・エネルギー工学科特別聴講学生

5. 心得

夢想成真之後,其實是新的一個開始:正因為沒有任何掛念,也沒有特別的目標,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最好是

以前沒做過,以後也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像是,以留學生的身分厚臉皮地占盡一切好康:因為「還是學生」,所以犯的

所有小錯都會被原諒,也因為只是「交換留學生」,所以犯了大錯,拍拍屁股便一走了之)。

對我來說,這一年裡收穫最多的是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相處去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這當然也包含日本)。「西洋

人」未必英文就很好,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怕;華人無所不在,但有些人因為已經是第三、四代移民,不太會說中文卻大

致都能聽懂;華僑又是另一個世界,明明同樣講的是「台灣」,但彼此卻對台灣的想像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其實能作為一個看得懂漢字、會說一點日文和英文,又長的一副亞洲臉孔的人還滿幸福的:因為看得懂漢字又會

說一點英文,在宿舍裡我靠著幫看不懂、不想去看懂日文(但可能日文口說比我還好)的外國人用英文簡述各種文件和

網站內容,而交到了不少「英語圈」朋友;因為會說一點日文,又長的一副亞洲臉孔,意外的對於亞洲系國家出生的人

來說親和力也很強,「反正大家又不是日本人,日文不好又沒關係,能溝通就好」。

或許因為互動網路比較單純而緊密,「留學生」可以比當地的學生更容易取得「留學生才有的福利」,或是被動地

獲得更多訊息,不用像當地學生可能要自己睜大雙眼去找,這點在到台灣念書的日本朋友身上也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

取得「留學生」這個身分之後,是不是願意拉下臉皮,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

這裡(津雲台)就是所有人的家,只要你願意走來大廳,整個世界都可以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