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17
1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170 期,2019/10 發行 2019 7 1 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摘要 2019 7 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其快速移行過程。本研究透過社群攀爬技術收集民眾發布的龍捲風相 關訊息,確認本次龍捲風移動方向與影響的範圍。 氣象局與水利署共同規畫建置的林園雙偏極化雷達,於 2017 底正式作業觀測,使得本次龍捲風成為台灣首例由雙偏極化雷達觀測 之陸地龍捲風事件。本研究使用該雷達分析此次事件,確認許多過去 台灣龍捲風未曾發現,並且與美洲大陸由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相似的 雙偏極化雷達觀測特徵(例如:龍捲風沙塵特徵、弧形的差異反射率 特徵、柱狀的差異反射率以及比差異相位差)。配合綜觀環境分析, 本次龍捲風事件為 迷你超級胞所激發,其生命期約 15~20 分鐘。 李宗融 1 、廖信豪 1 、王安翔 1 、林忠義 1 、于宜強 1 、劉致灝 2 1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 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訊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l-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2019年 7月 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摘要

2019 年 7 月 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其快速移行過程。本研究透過社群攀爬技術收集民眾發布的龍捲風相

關訊息,確認本次龍捲風移動方向與影響的範圍。

氣象局與水利署共同規畫建置的林園雙偏極化雷達,於 2017 年

底正式作業觀測,使得本次龍捲風成為台灣首例由雙偏極化雷達觀測

之陸地龍捲風事件。本研究使用該雷達分析此次事件,確認許多過去

台灣龍捲風未曾發現,並且與美洲大陸由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相似的

雙偏極化雷達觀測特徵(例如:龍捲風沙塵特徵、弧形的差異反射率

特徵、柱狀的差異反射率以及比差異相位差)。配合綜觀環境分析,

本次龍捲風事件為「迷你超級胞」所激發,其生命期約 15~20 分鐘。

李宗融 1、廖信豪 1、王安翔 1、林忠義 1、于宜強 1、劉致灝 2

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

2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訊組

2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訊組

Page 2: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一、 前言

龍捲風為中尺度劇烈天氣的一種,其水平空間尺度小(數十~百公

尺)、生命期短,但因旋轉速度快,所經之處往往會對建築物造成嚴

重的破壞。根據研究顯示,全球最容易發生龍捲風的地區為美國中西

大平原,該地區因位處不同氣團交會處,為超級胞(Supercell)好發區,

進而容易激發龍捲風(Supercell Tornado),也因為發生頻率高,該地區

甚至有龍捲風走廊(Tornado alley)之稱(Bluestein 1999)。然而,並非僅

有超級胞會激發龍捲風的形成,世界各地仍有許多非超級胞所激發的

龍捲風 (Non-Supercell Tornado)事件。

根據張與劉(2016)研究,過去 18 年(1998-2015)台灣有 103 個龍

捲風事件發生,好發季節為暖季(5-9 月),發生時間則多落在 11~19

時之間。其中,南部地區(台南、高雄及屏東)發生次數最多佔 41.7%,

其次為東南部地區的 20.4%。台灣發生的龍捲風,多屬非超級胞所激

發的龍捲風,其成因可分為 3 類,分別為介面型(例如:伴隨鋒面、

颮線)、積雲型及颱風激發(劉與張 2004、Liu and Chang 2007)。張與

劉(2016)分析之 2015 年台南新化龍捲風,則是台灣首個被分析確認

由迷你超大胞(Mini supercell)激發之龍捲風個案。

過去的龍捲風事件,往往都是透過新聞揭露後,輔以勘災及氣象

Page 3: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3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資料分析方能確認。現今,隨著隨身通訊攝影設備普及及社群媒體發

達,越來越多龍捲風事件(例如 2009年 0420白河龍捲風、2011年 0512

新店龍捲風、2013高雄大樹龍捲風及 2015台南新化龍捲風),都是透

過即時攝影與社群媒體發布,大幅提升事件確認與通報的時間。

2019 年 7 月 1 日午後,社群媒體與即時新聞紛紛傳出屏東林邊

發生龍捲風事件。透過新聞照片與社群媒體影片,可清楚看到明顯高

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快速移動之龍捲風。由於龍捲風的尺度小、移動

快,氣象雷達高時間、空間解析度之觀測特性,就成為觀測分析龍捲

風的利器。2010 年氣象局與水利署規劃在北中南各建置一座C頻雙

偏極化雷達,以精進低窪區之降雨與淹水預警能力。其中,規劃建置

於高雄林園的雷達,於 2017 年底建置完成並正式上線執行觀測作

業,也使得本次屏東林邊龍捲風為首例由雙偏極化雷達完整觀測之陸

地龍捲風事件。本研究將使用林園雙偏極化雷達(RCKS)觀測資料,

針對此次龍捲風進行雙偏極化觀測參數的特性分析。

二、 災情概述與綜觀天氣分析

如前文所述,有賴於通訊攝影設備及社群媒體的發達,使得本次

龍捲風事件訊息很快速地被傳播。為加速對本次事件災情的了解,本

研究使用社群資料攀爬的技術(Liu 2017、劉 2017),針對社群媒體上

Page 4: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4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相關災情訊息進行攀爬、蒐整與定位(圖 1)。根據彙整結果,初步判

定本次龍捲風事件為東南向西北移動(幾乎沿著台 17 線移動),從民

眾上傳的資料,甚至可以清楚看到漏斗雲著陸(Touch down)的過程。

圖 1. 本研究使用社群資料攀爬的技術(Liu 2017、劉 2017),針對本次龍捲風社群

災情進行龍捲風移行路徑分析。圖中照片定位點之數字,僅標示攀爬結果之

順序,非事件發生之時序

分析本次龍捲風事件的綜觀環境,當時台灣處在一大低壓帶環境

內,南海及菲律賓東北方海面分別有熱帶性低氣壓及低壓發展中。受

低壓帶環流影響,台灣附近之低層大氣盛行偏南風至東南風。由於中

央山脈之阻擋,低層的偏東南風僅能繞山,而使得台灣海峽及西部平

原轉為吹偏北風,大環境之偏東南風與海峽之偏北風於台灣南部地區

形成一個輻合區(圖 2(a))。進一步分析中高層大氣特性(圖 2(b)~(d)),

850hPa 顯示台灣處在一高相當位溫區域。換言之,低層大氣環境不

Page 5: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5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穩定度相當高,配合 500 hPa在台灣上游有一分流區及 200 hPa台灣

南部地區上空的輻散區,整體大氣環境相當有利劇烈對流系統發展。

由 7 月 1 日 14 時至 16 時之雷達回波圖(圖 3)可發現,恆春半島東南

方有線狀對流發展,此線狀對流朝西北方向移動。15 時,原位在屏

東林邊外海的對流系統迅速組織與增強,並隨大環境風向往西北移

動。16 時,此對流系統已移動至高雄地區,研判龍捲風應是此一對

流系統快速增強下所激發形成。

圖 2. 2019 月 7月 1日 14時 NCEP GFS 分析場。(a)1000hPa重力位高度與風場;

(b)850P 相當位溫;(c)500hPa渦度場;(d)200hPa輻散場。

Page 6: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6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圖 3. 7月 1 日 14時~16時,每小時一張之整合雷達回波圖。

三、 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特徵分析

1. 勾狀回波與中尺度渦旋特徵

圖 4為 Lemon and Doswell(1979)所提出之超級胞概念模式,超級

胞通常伴隨一股主要的上升氣流(Updraft,圖中粉色 U區域)及兩股下

沉氣流,分別為後側下沉氣流(Rear Flank Downdraft,RFD)及前側下

沉氣流(Forward Flank Downdraft,FFD),由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多發

生在圖中 T的位置(也就是勾狀回波(hook echo)前緣)。這樣的結構,

造就超級胞在雷達觀測上有許多特殊的特徵(Signature),例如:勾狀

回波、強烈上升氣流造成之弱回波區(Bounded Weak Echo Region,

BWER)及中尺度氣旋等(圖 5)。

Page 7: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7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圖 4. Lemon and Doswell(1979)提出之超級胞概念模式(圖摘自Markowski and

Richardson 2011)。

圖 5. 美國利用雷達觀測超級胞之特徵,例如:勾狀回波、中尺度渦旋於徑向風

場之雙極化特徵及弱回波區(BWER)。(圖摘自 Markowski and Richardson

2011)。

Page 8: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8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圖 6、7 分別為林園雙偏極化雷達 7 月 1 日 14 時 49 分至 15 時

19 分的回波與徑向風場圖。圖 6 可明顯發現,位在屏東林邊外海之

對流胞逐漸增強與發展,在 15時 04分已經發展出明顯之勾狀回波特

徵,此一特徵約持續至 15時 19分消失。配合徑向風場分析結果,從

14 時 49 分在勾狀回波區域附近,就有一明顯的徑向風場雙極化

(dipole,風場數值呈現一組相對應之正負極值區)特徵,這樣雙極化

特徵就是本次龍捲風存在明顯中尺度渦旋的重要證據。分析本次激發

龍捲風對流系統的回波垂直結構(圖 8),同樣存在明顯的弱回波區

(BWER)結構特徵。

圖 6. 林園降雨雷達 7月 1日 14時 49分至 15 時 19分,每 7分鐘之雷達回波圖。

Page 9: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9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圖 7. 林園降雨雷達 7月 1日 14時 49分至 15 時 19分,每 7分鐘之徑向風場圖。

圖中+字為林園雙偏極化雷達所在位置,黑色圓圈即為風場雙極化(dipole)特

徵,也就是中尺度氣旋所在位置。

圖 8.勾狀回波之垂直結構特徵。

2. 龍捲風沙塵特徵(Tornado Debris Signature,TDS)

雙偏極化雷達,顧名思義就是會發射兩個不同極化方向之電磁

波,進行大氣中粒子(包含水象、冰象或非水象)之觀測。相較於傳統

水平極化雷達,除了回波(Zhh)與徑向風場(Vr)外,還可獲得更多進階

Page 10: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0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觀測參數,例如:差異反射率(Diffrential Refletivity,Zdr)、差異相位

差 (Differential Phase,ΦDP)、比差異相位差 (Specific Differential

Phase,KDP)及相關係數 (H-V correlation,ρHV),可供大氣中水象

粒子之微物理行為特性分析或是定量降雨估計等(陳與張 2006)。

Ryzkov et al.(2002)是首個利用雙極化雷達觀測參數,分析研究超級胞

激發龍捲風附近之雙極化參數特徵。Kumjian and Ryzkov(2007)分析

美洲大陸 18個超級胞個案的雙極化雷達觀測參數特徵,其中 11個超

級胞有形成龍捲風,7個沒有。11個有形成龍捲風的個案,在勾狀回

波附近,都出現相似的雙極化參數特徵,分別是高回波值、低差異反

射率(Zdr)及低相關係數(ρHV)(圖 9),這些特徵與龍捲風捲起隨機形

狀、大小與高反射率之非水象粒子有關(例如:建物、樹枝等)。因此

這樣雙極化參數特徵,被稱為龍捲風沙塵特徵 (Tornadic Debris

Signature)。

圖 9. 雙偏極化雷達參數之龍捲風沙塵特徵(Kumjian and Ryzkov 2007)。

圖 10 為 7 月 1 日 15 時 04 分林園雙偏極化雷達 9.9 度仰角之回

Page 11: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1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波、差異反射率及相關係數觀測圖,同樣可以發現相似 Kumjian and

Ryzkov(2007)所提出之龍捲風沙塵特徵(TDS)。分別是勾狀回波區域

有高回波值(55 dBZ以上)、相對低的差異反射率(約 2-3 dB)及低相關

係數(約 0.85~0.9)。

圖 10. 林園降雨雷達 7月 1日 15時 04分,9.9 度仰角之回波(a)、差異反射率(b)

及相關係數觀測結果。

3. 弧形的差異反射率特徵(Zdr Arc Signature)

在 Kumjian and Ryzkov(2007)研究的 18個超級胞個案,不論是否

有生成龍捲風,在 FFD的南側(或勾狀回波的對側)都有出現一個弧形

的差異反射率大值區(約 4-5 dB)區(圖 11),其稱之為弧形差異反射率

特徵(Zdr Arc Signature)。而形成這樣特徵的物理過程與強烈的上升與

Page 12: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下沉氣流導致之水象粒子排序(Size Sorting)過程有關。也就是小的水

象粒子因終端速度小,易被上升或下降氣流帶到較遠處,大粒子因終

端速度大,易停留在原處,導致出現差異反射率(Zdr)大值區的特徵。

分析林園降雨雷達之差異反射率(圖 10(b)),同樣在勾狀回波的對側,

有一差異反射率大值區(約 5~6.5dB),且同樣呈現的弧形的特徵。

圖 11. (a)弧形的差異反射率特徵(Zdr Arc Signature)發生位置之概念模式.(b)美國

2003 年 5月 10 日超級胞個案之弧形的差異反射率特徵(Kumjian and Ryzkov

2007)。

4. 柱狀的差異反射率以及比差異相位差(Zdr、KDP Columns)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在劇烈的對流系統中,很容易發現柱狀的差

異反射率以及比差異相位差的特徵(Zdr、KDP Columns),這樣的特徵

的形成主要為強烈上升氣流所導致,且柱狀的發展高度會達到融解層

(Melting Level)以上(Caylor and lllingworth 1987; Conway and Zrnić

1993)。由於,超級胞之結構同樣也具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因此也易

出現上述特徵。根據 Loney et al. 2002、Kumjian and Ryakov 2007 之

Page 13: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3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研究,在超級胞達成熟期時,柱狀會呈現傾斜的特徵,且比差異相位

差柱(KDP Column)會略位在差異反射率柱(Zdr Column)的西側(上風

切處) (圖 12(a)、(b))。

圖 12(c)、(d)為 7 月 1 日 15 時 04 分之差異反射率與比差異相位

差剖面分析。圖中同樣明顯發現差異反射率(Zdr)與比差異相位差

(KDP)的柱狀結構以及柱狀傾斜之特徵,同時也明確發現比差異相位

差柱(KDP Column)位於差異反射率柱(Zdr Column)的西側之特徵。

圖 12. 美國 2003年 5月 10日超級胞龍捲風個案之柱狀差異反射率特徵(a)及柱

狀比差異相位差特徵(b) (Kumjian and Ryzkov 2007)。屏東林邊龍捲風事件之

柱狀差異反射率特徵(c)以及柱狀比差異相位差特徵(d) 。

Page 14: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4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四、 討論與結論

2019 年 7 月 1 日,台灣處在一個大低壓帶環境內,整體大氣環

境非常不穩定且有利劇烈對流系統的發展。在當日午後 15 時左右,

屏東地區發生龍捲風事件,在當地造成建物、農作受損等災情。本研

究透過社群媒體攀爬與定位技術,初步確定本次龍捲風事件為由東南

向西北方向前進。

氣象局與水利署共同規畫建置的林園雙偏極化雷達,在 2017 年

底開始運轉觀測。由於此龍捲風距離林園雙偏極化雷達相當近(約 30

公里),使得本次事件有相當完整的觀測,成為台灣首例由雙偏極化

雷達觀測之陸地龍捲風事件。透過林園雙偏極化雷達觀測資料進一步

分析,發現此龍捲風是由一個快速發展的對流胞所激發,且此對流胞

具有明顯的超級胞結構特徵,例如:勾狀回波、中尺度氣旋。從勾狀

回波的發展歷程,研判此龍捲風約維持 15至 20分鐘。進一步分析此

對流胞的雙偏極觀測特徵,發現此對流胞以及其所激發之龍捲風,都

具備與美洲大陸由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的相似特徵,例如:龍捲風沙

塵特徵(TDS)、弧形的差異反射率特徵(Zdr Arc Signature)、柱狀的差

異反射率以及比差異相位差(Zdr、KDP Columns)等。

由於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並非過去台灣形成龍捲風之主因。

Page 15: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5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2015 台南新化龍捲風才是台灣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經由觀測分析確認

由迷你超級胞所激發之龍捲風。所謂之迷你超級胞,就是具有超級胞

之結構,但其空間尺度、生命期都小於超級胞。根據張與劉 2016、

Suzuki et al.2000 之研究,迷你超級胞生成條件有 1.低層有輻合帶,

2.低層可用位能約 200 J/kg,3.風暴移動路徑朝平均風向右方偏移,

4.低層風象隨高度順轉。進一步分析本次事件之生成環境,低層為輻

合區(圖 2(a)),此外,東港探空站上午 8時之可用位能為 491.5 J/kg,

風向隨高度順轉,配合前述相關之雙偏極化參數特徵,可證明此次屏

東林邊龍捲風事件也是由迷你超級胞所激發。

龍捲風事件並非台灣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但由於其旋轉速度

快,造成之風力破壞並不亞於颱風。本研究利用林園雙偏極化雷達針

對此次屏東林邊龍捲風進行分析,確認許多過去台灣龍捲風未曾發

現,並且與美洲大陸由超級胞激發之龍捲風相似之參數特徵,這些特

徵都是未來可作為龍捲風預警的重要因子。

Page 16: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6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參考文獻

Bluestein, H. B., 1999: Tornado Alley - Monster of the Great Plai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80pp

Caylor, I.J. and A.J. Illingsworth, 1987: Radar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of warm

rain initiation.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13, 1171-1191.

Conway, J.W. and D.S. Zrnić, 1993: A study of embryo production and hail growth

using dual-Doppler and multiparameter radars. Mon. Wea. Rev., 121, 2511-2528

Kumjian, M. R., and A. V. Ryzhkov, 2007: Polarri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ornadic

and nontornadic supercell thinderstorms. Preprints, 33rd Conf. on Radar

Meteorology, Cairns, Queensland, Australia, Amer. Meteor. Soc., P10.1

Lemon, L. R., and C. A. Doswell III, 1979: Sever thunderstorm evolution and

mesocyclone structure as related to tornadogenesis. Mon. wea. Rev.,

107,1184-1197

Liu, C.-H, and C. -S. Chang, 2007: A study of 2007- 04-17 Tainan tornado. Conf on

Mesoscale Meteorology and Typhoon in East Asia (ICMCS-VI), 6-8 November,

2007, Taipei, Taiwan.

Liu, Chih-Hao. (2017) Applying Social Media for Disaster Response, 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among

Japan-Taiwan-Korea. New Taipei City, Taiwan, 12–14 June

Loney, M.L., D.S. Zrnić, J.M. Straka, and A.V. Ryzhkov, 2002: Enhanced polarimetric

radar signatures above the melting level in a supercell storm. J. Appl. Meteor., 41,

1179-1194.

Markowski, P and Y. Richardson., 2011: Mesoscale Meteorology in Midlatitudes.

Penn State University, PA,407pp.

Ryzkov, A.V., D. Burgess, D.S. Zrnić, T. Smith, S. Giangrande, 2002: Polarimetric

Analysis of a 3 May 1999 Tornado. Preprints, 21st Conf. on Severe Local Storms,

San Antonio, TX, Amer. Meteor. Soc., 515-518.

Suzuki, O., H. Niino, H. Ohno, and H. Nirasawa, 2000: Tornado-producing mini

supercell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9019. Mon. Wea. Rev., 128, 1868-1882

劉清煌、張智昇,2004:2003 年伴隨梅雨鋒面所 發生之水龍捲及龍捲風。第八

Page 17: 2019 年7月1日屏東龍捲風雙偏極化雷達觀測分析 · 2019 年7 月1 日午後,社群與新聞媒體紛紛報導屏東林邊發生 龍捲風事件,透過社群照片與影片清晰地看見高速旋轉之漏斗狀雲及

17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

第 170期,2019/10發行

屆全國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桃園龍潭,2004 年 5 月 17 日 至 20 日。

張怡蕙、劉清煌,2016:2015年 7月 20日臺南新化龍捲風個案分析。大氣科學,

44,237-264。

劉致灝. (2017) 社群數據災害訊息應變作業之應用。臺灣災害管理學會電子報,

第 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