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email protected] 一花一世界 一剪一乾坤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1
星推荐 民国时期,受东西方文化的双 重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 巨大的变化,美术创作的色彩应用 也随之发生变化,既保持着中国传 统美术的色彩应用,又因受到西方 近代美术文化思想的影响,有了新 的发展,形成了民国时期独特的中 国美术色彩观。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理论基础 是“五色学说”,它伴随着中华文明 的发展逐渐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中国画家的色彩审美观。中国 画家自古就注重用“意象”来完成美 术创作中的造型,通过“意象”来表 达其精神属性,色彩作为一个具有 生命感觉和显著变化特点的意象, 成为了中国画家精神性的象征。但 也因为过度固执于“意象”造型,中 国古代绘画的色彩自唐代实现金碧 辉煌之后,就逐渐进入到了一种“色 彩黑白”的微妙色彩感觉之中,这种 色彩审美观念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 期,深深影响着当时许多画家的创 作。 民国时期中国画的画家大多聚 集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形成了 江浙画家群、北方画家群和南方画 家群。他们的画作大多还是以中国 传统的水墨画为主,绘画用色依旧 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观。 北方画家群主要集中在京津地 区,早期北方画家群的画家大多是 晚清时期的文人画家,由于画家的 创作一直是在传统绘画色彩观的影 响下进行的,所以其眼光一直专注 于过去,在色彩应用上也主要是以 中国画传统的“黑白”和“五色”为 主,依旧属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 观。后来有很多画家来到京津地区 进行发展,为北方画家群注入了新 的活力,从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群 和著名画家的画作中可以看出,民 国时期在美术创作中,中国传统的 绘画色彩观还是占据主流地位的, 是民国时期色彩观的主体。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逐渐开始 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提倡西学,美 术方面也是如此。有大批的留学生 出国学习西方美术的知识与创作, 在国内也有很多高校开始采用西方 的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甚 至出现了专门的“西方美术创作法 学校”,这些无疑不在影响着民国时 期色彩观的改变和发展。 民国时期主张“引西润中”的 还有一位代表作家 —林风眠。 林风眠在创作和从事的美术教育 工作中都主张“中西调和”,他的水 墨人体画就借鉴了西方的传统绘 画技法和用色。他的作品《人体》 中,不仅运用淡墨将女性的裸体勾 出,而且运用背景窗帘的紫绿色对 比,来增加画面的光感,凸显主体 人物娇艳的特点。同时他还在背 景中运用翠绿色,这样就跟女性皮 肤的赭色相补,更加凸显了女性青 春的特点。林风眠将“中西调和” 应用到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推 动了民国时期色彩观的中西融合 与发展。 民国时期绘画色彩观不仅受 到西方欧洲美术思想的影响,从 某个方面来说也受到了日本绘画 用色的影响。张大千是我国著名 的国画大师,他的泼墨画独具一 格,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民国早 期,他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画 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 他在绘画用色上的选择。他在赴 敦煌之后创作的《十二花神图轴》 在用色上就体现了这一点。首先 整体画面摆脱了自晚清以来整体 使用“水墨”来创作的局限,画面 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宫女衣服 红绿的对比明显,宫女的皮肤用 色和背景用色又使用清润的颜 色,整个画面让人眼前一亮,但又 不觉得有视觉负担,颇有唐代绘 画和宋代宫廷画的用色特点。值 得一提的是,日本绘画曾深受我 国唐代绘画的影响,并且一直保 留延续下去。民国时期色彩观的 发展变化也可以看做是对唐宋时 期绘画色彩应用的一种延续。 诸如此类的民国时期的画家, 在接受了新的思想教育之后,将其 应用到中国传统绘画美术的创作 中,推动了传统绘画美术的发展, 也促进了民国时期色彩观的变化 与发展。 (刘家男) 科普时报 04 2019.12.10 编辑/侯静 电话 010-58884122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龙玲,高级民间艺术家,中华民族文化 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 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入选“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四川民间剪纸 艺术优秀传承人”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被成都市青羊区授 予“民间十大艺人”称号。剪纸作品《富贵 吉祥图》被四川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恭贺 新春蛇与猫咪》获“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 赛”优秀奖,《百花图》获“第四届民族民间 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三品交易博览会”银奖, 《团团圆圆》荣获“中国西部国际工艺品礼 品博览会金奖”。 一花一世界 一剪一乾坤 —访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龙玲 科普时报记者 侯静 “二十八,贴窗花。”一把剪刀、一沓 红纸、一双巧手,便能变化出无数精巧的 图案,表达出吉祥安乐的寓意。 彝家女龙玲纸随剪转、刀落形出,能 将月牙、水滴、锯齿等各式纹样,剪出大 自然里的鸢飞鱼跃、人世间的喜怒哀 乐。30多年的时光中,龙玲发扬光大民 间剪纸艺术,凭借独特的剪纸艺术,不仅 成为一个制造浓浓“年味”的人,而且荣 获了剪纸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距今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剪纸,是一 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让剪纸的价值在现代载体 中升华,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艺术魅力,并 赋予其新的生命,始终是龙玲的执着追 求,也成了她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与记者谈起这个话题,她抑制不住 内心的激动:“剪纸艺术是百姓的智慧结 晶,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我有 义务和责任发扬光大,努力做好做强做 大!” 龙玲自幼生长在西南农村,植根于 西南地区民间艺术土壤的“龙玲剪纸”, 更是秉承了川西平原民间艺术要素,融 汇蜡染、刺绣等技艺,自成艺术体系,形 式丰富多元,以崭新的创作姿态、新颖的 题材内容、丰富的艺术形式,见证并赞美 伟大时代和鲜活的生活气息,促进了中 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型,展现出充 沛的生机与活力。 在龙玲看来,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能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 受,只有细心观察、品味和感悟生活,才 能捕捉到一花一世界的奇妙,才能在点 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激发创作灵感,剪 出千差万别、造型各异的花草、树木、动 物、山川、河流等作品。 “剪纸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因为红红 的纸特别让作品充满灵气和神韵,耀眼醒 目,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热烈,让过年的氛 围更浓厚,又喜气又吉利。” 龙玲学习剪纸,外婆、母亲、父亲是最 初的启蒙老师,鞋样、花样等是最早的起 步课,从开始的双喜字、窗花,到后来较为 复杂的十二生肖、门神等,过年剪福、春天 剪喜鹊、新人结婚剪喜、老人生日剪寿、动 物园里剪熊猫、植物园里剪芙蓉,密集而 娴熟地使用各种民俗符号,幅幅气息绵密 灵动,实处有空,空处有实,言简而意足, 恰到好处地进行内心最美的表达。 她向记者坦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人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各自的地方 特色,从自己所生活的土壤里‘长’出来 的,才使得艺术的百花园光彩夺目。” 位于成都西北部的一栋不起眼的居 民楼中,有一处住宅里,数十个柜子中层 层叠叠塞满的剪纸作品,堆积如山的书籍 充斥着房间的大小角落。 龙玲就静静地坐在一张大桌前,全身心 地投入到阅读之中,神色专注而认真。她在 几十年的剪纸艺术守护和传承中,坚持不断 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历史, 还多次到美国、法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开 展艺术文化交流,使自己的剪纸和绘画作品 厚积薄发,既带有鲜明的古朴厚重的乡土气 息,又在传统中充满创新的因子。 她说:“传承与创新是共融共赢的,创 新不能脱离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 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把原生态的 文化加以美化,才能创造出更具艺术感染 力的形象。同时,只有开拓思路才有出 路,必须努力寻找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邂 逅的机会,在不同领域获得艺术灵感、寄 托艺术梦想。” 艺术 · 鉴赏 刘家男, 1994 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市,现居北京, 2017 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获学士学位,现就读北京城市学院现代艺术设计方向 研究生。 群展: 2018 1 月初作品《胡同的树》参加了由北京市 文物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 《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览 个展: 1.2017 12 23 日,崇德堂艺术中心《刘家男 书法绘画书画作品展》北京.中国 2. 2018 12 4 日,清水艺术画廊《刘家男书 画个展》东京.日本 3. 2019 3 7 日,影视名人书画创作基地 2019 春季刘家男书画个展》北京.中国 2019 年获奖简介: 1. “华盛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 2. “丹青 · 中国梦”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美术组银奖 3. “中华 · 神州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 4. 第二届“兰亭 · 艺术奖”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美 术组银奖 中西合璧:民国时期独特的绘画色彩观 名家介绍 图为龙玲在为观众制做剪纸 图为龙玲在为观众制做剪纸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Feb-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12.10 Lw9075@126.com 一花一世界 一剪一乾坤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2019.12.10 编辑/侯 静 电话010-58884122 投稿邮箱:Lw9075@126.com 龙玲,高级民间艺术家,中华民族文化

星 推 荐

民国时期,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术创作的色彩应用也随之发生变化,既保持着中国传统美术的色彩应用,又因受到西方近代美术文化思想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民国时期独特的中国美术色彩观。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五色学说”,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渐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家的色彩审美观。中国画家自古就注重用“意象”来完成美术创作中的造型,通过“意象”来表达其精神属性,色彩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感觉和显著变化特点的意象,成为了中国画家精神性的象征。但也因为过度固执于“意象”造型,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自唐代实现金碧辉煌之后,就逐渐进入到了一种“色彩黑白”的微妙色彩感觉之中,这种色彩审美观念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深深影响着当时许多画家的创作。

民国时期中国画的画家大多聚

集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形成了江浙画家群、北方画家群和南方画家群。他们的画作大多还是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主,绘画用色依旧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观。

北方画家群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早期北方画家群的画家大多是晚清时期的文人画家,由于画家的创作一直是在传统绘画色彩观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其眼光一直专注于过去,在色彩应用上也主要是以中国画传统的“黑白”和“五色”为主,依旧属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观。后来有很多画家来到京津地区进行发展,为北方画家群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群和著名画家的画作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在美术创作中,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观还是占据主流地位的,是民国时期色彩观的主体。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逐渐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提倡西学,美术方面也是如此。有大批的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美术的知识与创作,在国内也有很多高校开始采用西方

的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西方美术创作法学校”,这些无疑不在影响着民国时期色彩观的改变和发展。

民国时期主张“引西润中”的还有一位代表作家——林风眠。林风眠在创作和从事的美术教育工作中都主张“中西调和”,他的水墨人体画就借鉴了西方的传统绘画技法和用色。他的作品《人体》中,不仅运用淡墨将女性的裸体勾出,而且运用背景窗帘的紫绿色对比,来增加画面的光感,凸显主体人物娇艳的特点。同时他还在背景中运用翠绿色,这样就跟女性皮肤的赭色相补,更加凸显了女性青春的特点。林风眠将“中西调和”应用到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动了民国时期色彩观的中西融合与发展。

民国时期绘画色彩观不仅受到西方欧洲美术思想的影响,从某个方面来说也受到了日本绘画用色的影响。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泼墨画独具一

格,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民国早期,他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画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他在绘画用色上的选择。他在赴敦煌之后创作的《十二花神图轴》在用色上就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整体画面摆脱了自晚清以来整体使用“水墨”来创作的局限,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宫女衣服红绿的对比明显,宫女的皮肤用色 和 背 景 用 色 又 使 用 清 润 的 颜色,整个画面让人眼前一亮,但又不觉得有视觉负担,颇有唐代绘画和宋代宫廷画的用色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绘画曾深受我国唐代绘画的影响,并且一直保留延续下去。民国时期色彩观的发展变化也可以看做是对唐宋时期绘画色彩应用的一种延续。

诸如此类的民国时期的画家,在接受了新的思想教育之后,将其应用到中国传统绘画美术的创作中,推动了传统绘画美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民国时期色彩观的变化与发展。 (刘家男)

科普时报042019.12.10 编辑/侯 静

电话010-58884122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龙玲,高级民间艺术家,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入选“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四川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被成都市青羊区授予“民间十大艺人”称号。剪纸作品《富贵吉祥图》被四川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恭贺新春蛇与猫咪》获“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赛”优秀奖,《百花图》获“第四届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三品交易博览会”银奖,《团团圆圆》荣获“中国西部国际工艺品礼品博览会金奖”。

一花一世界 一剪一乾坤——访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龙玲

□□ 科普时报记者 侯 静

“二十八,贴窗花。”一把剪刀、一沓红纸、一双巧手,便能变化出无数精巧的图案,表达出吉祥安乐的寓意。

彝家女龙玲纸随剪转、刀落形出,能将月牙、水滴、锯齿等各式纹样,剪出大自然里的鸢飞鱼跃、人世间的喜怒哀乐。30 多年的时光中,龙玲发扬光大民间剪纸艺术,凭借独特的剪纸艺术,不仅成为一个制造浓浓“年味”的人,而且荣获了剪纸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距今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剪纸,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剪纸的价值在现代载体中升华,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艺术魅力,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始终是龙玲的执着追求,也成了她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与记者谈起这个话题,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剪纸艺术是百姓的智慧结晶,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我有义务和责任发扬光大,努力做好做强做大!”

龙玲自幼生长在西南农村,植根于西南地区民间艺术土壤的“龙玲剪纸”,更是秉承了川西平原民间艺术要素,融汇蜡染、刺绣等技艺,自成艺术体系,形式丰富多元,以崭新的创作姿态、新颖的题材内容、丰富的艺术形式,见证并赞美伟大时代和鲜活的生活气息,促进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型,展现出充沛的生机与活力。

在龙玲看来,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能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只有细心观察、品味和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一花一世界的奇妙,才能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激发创作灵感,剪出千差万别、造型各异的花草、树木、动

物、山川、河流等作品。“剪纸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因为红红

的纸特别让作品充满灵气和神韵,耀眼醒目,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热烈,让过年的氛围更浓厚,又喜气又吉利。”

龙玲学习剪纸,外婆、母亲、父亲是最初的启蒙老师,鞋样、花样等是最早的起步课,从开始的双喜字、窗花,到后来较为复杂的十二生肖、门神等,过年剪福、春天剪喜鹊、新人结婚剪喜、老人生日剪寿、动物园里剪熊猫、植物园里剪芙蓉,密集而娴熟地使用各种民俗符号,幅幅气息绵密灵动,实处有空,空处有实,言简而意足,恰到好处地进行内心最美的表达。

她向记者坦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从自己所生活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才使得艺术的百花园光彩夺目。”

位于成都西北部的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中,有一处住宅里,数十个柜子中层层叠叠塞满的剪纸作品,堆积如山的书籍充斥着房间的大小角落。

龙玲就静静地坐在一张大桌前,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神色专注而认真。她在几十年的剪纸艺术守护和传承中,坚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历史,还多次到美国、法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开展艺术文化交流,使自己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厚积薄发,既带有鲜明的古朴厚重的乡土气息,又在传统中充满创新的因子。

她说:“传承与创新是共融共赢的,创新不能脱离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把原生态的文化加以美化,才能创造出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同时,只有开拓思路才有出路,必须努力寻找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邂逅的机会,在不同领域获得艺术灵感、寄托艺术梦想。”

艺术·鉴赏

刘家男,1994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市,现居北京,2017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获学士学位,现就读北京城市学院现代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

群展:

2018年1月初作品《胡同的树》参加了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览

个展:

1.2017年12月23日,崇德堂艺术中心《刘家男书法绘画书画作品展》北京.中国

2. 2018年12月4日,清水艺术画廊《刘家男书画个展》东京.日本

3. 2019年 3月 7日,影视名人书画创作基地《2019春季刘家男书画个展》北京.中国

2019年获奖简介:

1.“华盛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2.“丹青·中国梦”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美术组银奖3.“中华·神州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4. 第二届“兰亭·艺术奖”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美

术组银奖

中西合璧:民国时期独特的绘画色彩观

名家介绍

图为龙玲在为观众制做剪纸图为龙玲在为观众制做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