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快報第242期

32
242 2012.06.05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 Contents 國內郵資已付 北台字第 16279 中華郵政北台字 7214 登記為雜誌交寄 輯/林金保 輯/李佳玲 真/(022307-25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人/賴榮孝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2012 世界海洋日 點亮海洋新希望 理事長信箱 03 融入自然 專題報導 04 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現况與挑戰 ( 中 ) 議題倡議 07 搶救!觀新藻礁 荒野人展現熱情… 荒野心情 10 為世界做件美好的事-淨灘(上) 荒野守護 12 2012 全國 NGOs 環境會議「邁向永續國土」議題引 言: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上) 活動報導:世界地球日系列 15 2012 世界地球“月”:全台 10,000 人齊力守護 23 處荒野天堂 16 花旗夥伴 走讀左岸 發現綠生活 17 茭白筍與〝人〞間稻 18 親近生活棲地 打開自然感官 人與土地 19 竹東圳正傳之五。屬於傳奇的柯湖 環保 ABC 21 Let’s Eat Sustainable Seafood Guide in English! 秘書處報告 22 2012 年 4 月份徵信 23 2012 年 4 月份會務紀錄 24 近期活動

Upload: sow-taiwan

Post on 28-Mar-2016

2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灣四面環海,且海岸線長達一千公里餘,是標準的海洋國家,然而在忙碌的現代工商生活中,人們與海洋的關係卻日益疏離;國人普遍缺乏海洋問題意識的窘境,如今成了海洋保育最大的障礙。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期望透過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動,喚起民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邀您一起投入海洋保育的實際行動!

TRANSCRIPT

Page 1: 荒野快報第242期

期2422012.06.05 出 刊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目  錄 Contents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台 大 醫 院

郵 局

許 可 證

北台字第 16279 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

第 7214 號 執 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總 編 輯/林金保

編   輯/李佳玲

傳 真/(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發 行 人/賴榮孝

主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2012 世界海洋日

點亮海洋新希望

  理事長信箱

03 融入自然  專題報導

04 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現况與挑戰 ( 中 ) 議題倡議

07 搶救!觀新藻礁荒野人展現熱情… 荒野心情

10 為世界做件美好的事-淨灘(上)  荒野守護

12 2012 全國 NGOs 環境會議「邁向永續國土」議題引言: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上)

  活動報導:世界地球日系列

15 2012 世界地球“月”:全台 10,000 人齊力守護 23處荒野天堂

16 花旗夥伴走讀左岸發現綠生活17 茭白筍與〝人〞間稻18 親近生活棲地打開自然感官  人與土地

19 竹東圳正傳之五。屬於傳奇的柯湖 環保 ABC21Let’sEatSustainableSeafoodGuideinEnglish!  秘書處報告

22 2012 年 4 月份徵信23 2012 年 4 月份會務紀錄24 近期活動

Page 2: 荒野快報第242期
Page 3: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3

理事長的話

融入自然

理事長信箱:傳真(02)2307-2568

E-Mail:[email protected]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明天

過後﹞這部電影,影片中天氣

巨變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但

畢竟是電影的特效。可這幾年

來,我們竟發現這些場景在世

界各地上演,極地融冰不斷擴

大,嚴重影響北極熊的生存,

一張熊媽媽抱著熊寶寶坐在四

周都冰融的海面上束手無策,

賺取多少人的眼淚;美國在今

年四月才在為酷熱天氣提前來

臨傷腦筋,隔周竟下起四月雪

,罕見四月雪日本在 2007 和今

年都出現了;去年泰國水災淹

水超過一個月,十二月菲律賓

竟受颱風侵襲,損失慘重;英

國遭遇旱災衝擊聖誕節,而俄

羅斯和澳洲的旱災造成全球糧

價上漲;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和

中國大陸天降大冰雹,聲勢驚

人有如槍戰。

卡翠納颶風摧毀美國一座

城市,莫納克颱風讓台灣的下

半身癱瘓,這些在工程人員的

眼中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些氣

候現象都是五百年或是一千年

頻率才可能出現,而我們最好

的工程設計是兩百年。但它不

僅僅發生,而且不是氣候專家

的我們都可以感受這樣發生的

頻率正在增加中。

怎麼辦呢?

四五年級的朋友對史艷文

這齣布袋戲應該都有印象,戲

裡頭藏鏡人出現時會講一句口

白﹝順我則生 逆我則亡﹞,我

強烈認為藏鏡人正扮演著大自

然的腳色,用﹝順應自然﹞取

代﹝人定勝天﹞是明哲保身的

良策。

荒野保護協會這兩三年透

過國會遊說,期待透過濕地保

育法、海岸法和國土規劃法的

立法來保障更符合自然的棲地

。今年的 Earth Hour 希望呼籲

民眾及政府重視氣候變遷下,

減緩與調適手段必須並行,方

能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減少

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以當晚

關燈一個小時的節能成效而言

,節電度數高達 7.4 萬度,相當

於 7500 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

網路響應人數也超過一百萬人

。關燈一小時之後我們持續推

動節能減碳的相關活動,希望

氣候變遷衝擊能在我們的有所

準備有所因應之下,讓生長在

台灣這塊土地的萬物,得以保

全。

此外也透過自然觀察訓練

希望大家學習和自然作朋友,

去瞭解自然的法則與奧秘。我

們和大地萬物都是自然的一份

子,生態保育的深層意義其實

是在維護人類可以永續的環境

,目前已經有數以千計的荒野

志工包含解說員、戶外導引員

、推廣講師、綠活圖導引員、

親子團導引員…等在第一線進

行各種生態教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投

入的手工步道志工的培訓,這

幾年來,由於休閒活動的盛行

,我們看到更多的人徒步走進

山林。原本走步道親近山林是

很健康的活動,可是設計錯誤

的步道反而會讓身體受到傷害

,甚至破壞自然環境。因為需

求增加,政府也投入資源整理

很多山林步道,但經常是以水

泥或花崗岩做成的硬鋪面,我

們很擔心水泥步道的增加將會

是自然步道越來越少。

「手作步道」的特色在於

較符合用路人需求,針對排水

、土壤沖刷或樹根裸露的部分

處理,改善泥濘、濕滑,卻能

保留住泥土鋪面,讓步道與周

邊環境融合為一體。而且透過

手作步道可以和社區民眾和山

友一起參予,實際操作中也可

以讓民眾瞭解自然,認識自然

,融入自然。

王鑫教授說「我們應該馬

上採取正確的行動,不是別人

怎麼做,而是我們自己怎麼做

」。這就是荒野文化中溫柔的

革命,我們學習自然法則才能

融入自然。我們從日常生活中

做起,多一些節能減碳的行為

,這種對地球有責任感和友善

的生活方式有可能發展成沛然

莫之能禦的力量。

親愛的荒野伙伴:

Page 4: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4

專題報導

4

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現况與挑戰 (中 )

文/邵廣昭 ( 中研院研究員兼系统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 )、賴昆祺 ( 國立政治大

學資訊學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林愛龍 ( 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保育專員,自然名:大海 )

圖/胡怡芳(荒野台北地區會員)

二、海洋保護區何以是保育及

復育海洋生物最有效的工具

在拯救海洋生物多樣性的

各種方法中,仍以劃設

MPA 最為簡單、經濟、有效(邵

2000)。但在許多國家,MPA 又

必須包括「完全保護區」或「

禁捕區」在內,禁止所有的人

為捕撈、開採或干擾破壞,才

能見效。當海洋生物有了一個

安全的家後,即可以在此安全

無慮地生長、繁衍,達到保護

生物多樣性的目的。其主要原

理是:基因是由生物個體或物

種所承載,而物種又是生態系

的基本成員,故保護基因的遺

傳多樣性需保護物種,但物種

之保護又必須以保護生態系。

因此,劃設海洋保留區才是最

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因為海洋生物物種繁多,

各種生物物種之習性、及種間

交互作用複雜,目前人類對其

所知仍然甚少。傳統針對明星

物種之保育方法,以及限漁或

建立種原庫等效果均十分有限

,亦不切實際。此外,設種原

庫尚有近親繁殖(亂倫)的缺

點。故,惟有劃設保留區、保

護棲地,讓所有生物不分大小

、貴賤,或是捕食者或被掠者

都有一塊可以孳養生息,不被

趕盡殺絕的地方。整個生態系

若能獲得保存,生物的資源才

能生生不息地被永續利用。這

也是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特別強

調「棲地保護」重於「物種保

育」的主要原因。

瀕 危 野 生 動 植 物 種 國

際 貿 易 公 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also

known as the Washington

Convention, or CITES)之物

種保育方法雖與 MPA 之棲地保

護有相輔相成的功效,但却是

成本和風險較高的策略,因為

已瀕危的物種要在 CITES 的會

議中被討論通過並被納入保護

名冊極其困難。以 2010 年 3 月

在卡達召開的 CITES 第 15 屆締

約方大會(COP15)為例,大西

洋黑鮪、丫髻鮫、紅珊瑚等均

未被通過,主要是各開發國均

認為只要由「區域漁業管理組

織」(RFMOs)採用配額管制以

限制捕獲量,亦即「責任漁業

」(Responsible fisheries)

即可奏效,並不需要靠國際貿

易來管制。

殊不知既使訂有配額,

但非法、未報告、未管制(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IUU)及非法洗

魚、權宜船等問題若無法解決

,仍會加速該物種之滅絕。且

許多大型魚類因成熟晚,子代

數目少,等到狀況好的魚群的

族群量逐漸衰減或耗竭時才願

意去面對,但卻往往是大勢已

去,無力回天了。況且,CITES

欲將某特定物種列入保育類動

物的標準頗高,必須要有精確

的族群現存量,並在其低於某

一限度後才會通過,更遑論需

與克服開發利用資源團體的既

得利益。

因此,海水魚要列入保育

類動物的名錄內,真可謂比登

天還難。這也難怪迄今海水魚

夏天真的來了,還記得上一期的海洋保護區初步介紹嗎?

這一期,我們將帶大家瞭解海洋保護區為什麼這麼重要,

而它目前運作的現況如何呢?讓我們一起走入這篇文章吧!

Page 5: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5

專題報導

能列入第一類保育動物(禁止

捕撈和買賣)者,僅有具活化

石價值的腔棘魚和美州西岸之

加州犬型黃花魚兩種。同樣地

,在台灣許多被 CITES 列入第

二及第三類的保育類的海洋生

物,迄今也只有鯨鯊一種,並

於 2008 年起不准捕撈販售,但

其餘海洋生物物種仍可合法地

捕撈販售。

此外,劃設海洋保護區以

復育海洋生物的主要理由還包

括下列幾點:

1. 由於科學技術及漁具漁法之進步,

已使得海洋魚類,不分大小、種類

、習性,特別是中表層洄游性的魚

類,幾乎無所遁形,亦無處逃避。

一網打盡的結果,導至自然資源面

臨枯竭。

2. 長期持續過漁的結果,不但使資源

量銳減,甚至使海洋生態系發生改

變,使生態系的食物鏈營養層級減

少(每二十年減少 0.1),可謂由「

相變」到了「態變」。

3. 目前全球海洋保護區之總面積不到

1%,且大多均未受到妥善之管理,

其中極少數的海域才真正作到禁止

各類漁獲。因此,劃設 MPA 之工作

甚為迫切需要。

4. 劃設海洋保護區也將可使生態旅遊

更加蓬勃發展,使當地漁村或社區

的經濟更加繁榮。根據國外的經驗

,在珊瑚礁劃設保護區後,很快就

會成為潛水活動最熱門的地點。珊

瑚礁除了培育漁業資源、遺傳資

源的保存、開發利用及仿生學(

biomimetics, bionics)上的無窮潛

力與價值及保護海岸等功能外,在

生態旅遊方面的價值平均每公里每

年可以為地方帶來至少一百萬美元

以上的觀光收益。

又如國內目前賞鯨豚活動

所帶來的觀光收入,早已遠超

過過去獵捕宰殺的收入。像這

樣把傳統消耗性的漁獲轉變成

非消耗性的生態觀光或休閒漁

業的型態,正是今天政府努力

輔導漁民轉型的主要工作。此

一作法不但有效地保護了生物

多樣性,避免物種滅絕,同時

也可以使海洋生物資源逐漸恢

復,讓資源可以持續地利用。

5. 有助於保育之教育宣導

及科學研究。劃設保護區有助

於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特別是

監測海域生態的長短期變遷,

釐清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因子的

必要方法。在教育上,保護區

內所保存豐富多樣的生命,也

可以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什麼

才是「真實」的世界,什麼才

是「自然」的環境,因而能激

發大家更珍惜我們周遭的生態

資源。當科學研究的證據及保

護區內資源豐富美麗的景觀再

度呈現在國人的眼前,令事實

勝於雄辯時,這才是推展保護

區劃設最有力的工具。

三、海洋保護區之劃設已是

全球的共識與行動

早 在 1982 年, 第 三 屆

世界公園會議(World Parks

Congress; WPC)即要求保護

區 應 推 展 至 海 洋。2002 年,

第二次地球高峰會議(正式名

稱為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 中 要 求

2012 年全球 MPA 應建立網絡

,以有效復育日益枯竭的漁

源。2003 年, 第 五 屆 世 界 公

園會議更呼籲各類不同的海

洋棲地,均應要有 20-30% 的

面積被劃入「嚴格保護區」

,海洋資源才能永續利用。

2004 年,生物多樣性公約(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之 COP7 亦重

申建立 MPA 網絡之重要。2005

年,CBD 的科學技術與工藝諮

詢附屬機構(Subsidiary Body

on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

SBSTTAS)即建議,至 2012 年

全球應將 10% 的海域納入 MPA

的目標。

因此,不少國家已將其國

家目標設定為 2015 年 MPAs 達

15%,2020 年達到 20%。譬如,

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包

括密克羅尼西亞、關島、帛琉

及馬紹爾群島等國)訂定其 30%

之近岸生態系至 2020 年時應劃

設為保護區的目標;加勒比海

地區(包括多明尼加、格瑞那

達、牙買加、巴哈馬、聖文森

等國)為 20%;菲律賓訂定 10%

之海域要劃為完全保護區;印

尼為 200,000km2 海域;紐西蘭

的 10% 的 EEZ 海域;英國則需

完成 MPA 網絡的建設等。

近年來,最令人振奮的消

息莫過於 2004 年澳洲大堡礁之

核心區,已由原本只佔 4.5%擴

大為 33%,成為澳洲政府給地

球最大的禮物。美國小布希政府

在卸任前一年內,即 2009 年亦

劃設了當年全球最大的馬里亞

納海溝,面積 505,321km2;及

之前於 2007 年所劃的夏威夷島

弧(The 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之保護區。吉里巴斯政府

2008 年也劃設了當時全球最

大、目前全球第二大的海洋保

護 區(The Phoenix Islands

Protected Area, PIPA)等。

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

Page 6: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6

專題報導

區是 2010 年 4 月,英國在印度

洋的海外屬地查哥斯(Chagos)

群島及附近海域劃設的海洋保

護區,涵蓋總面積 545,000km2

(約台灣 15 倍大)。各國除增

設 MPA、建立 MPA 網絡、擴大核

心區、禁漁區或海洋保留區在

MPA 中所佔的比例外,並紛紛將

其目標訂為於 2020 年時將全球

海域的 20% 劃設為 MPA,包括大

洋、海底山、熱泉、冷泉等各

種不同生態系。台灣於 2010 年

所發布的國家永續政策綱領亦

然,希望在 2020 年能將 20% 的

海域納入 MPA 之範圍。

四、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劃設

MPA 之目標

為何停滯不前 ?

2010 年 10 月,生物多樣

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

CBD-COP10)在日本名古屋舉行

。經 12 天的討論折衝後,終於

在最後一天(10 月 30 日)將未

來十年之保育目標「愛知目標

」拍板定案。

在維護生物多樣性之策略

目 標 C 中, 目 標 11 為:「 到

2020 年,至少有 17% 的陸地、

內陸水域和 10% 的沿海和海洋

區域,尤其是對於生物多樣性

和生態系服務具有特殊重要性

的區域,藉由全面、生態上有

代表性和妥善關聯的系統性有

效管理的保護區和其他手段受

到保護,並納入更廣泛的地景

和海景管理」。這項經妥協之

決定,也讓許多關心海洋保育

的專家及民間團體感到困惑。

因為過去各國(含台灣)已制

訂 2020 年將 20% 之海域納入

MPA 之目標,未料 COP10 的海洋

保育目標却又退縮到 10%。

換言之,原訂 2012 年應達

成的 10% 目標又必須再展延八

年,到 2020 年才能完全實現。

為何 MPA 面積比之目標不進反

退?其原因何在?其實,在《

全球海洋保護:目前趨勢及未

來機會》一書中己指出,目前

全球 MPA 只劃設了 4.2M km2,

約佔全球海洋的 1.17%。而要達

成 10% 的目標,仍需要增加 32M

km2,約兩個俄羅斯領土大小的

面積(Toropova et. al. 2010)。

換 言 之,2012 年 要 達 到

10% 的目標,已是一項不可能的

任務。中國在 COP10 會中,曾

遊說各國並要求降低到 6% 的比

例。而歐盟則仍希望設訂 20%

的目標。最後,在各國代表角

力妥協下,則是維持 10% 的目

標,但期限則由 2012 延後到了

2020 年。( 待續 )

Page 7: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7

議題倡議

搶救!

觀新藻礁

荒野人

展現熱情

文、圖/潘忠政

(荒野桃園分會濱海組解說員)

荒野人關懷地方環保議題

荒野桃園的「濱海解說」幾

年前就開始了,初期以海

岸生態和新屋溪口紅樹林為主

要的解說內容,提到海邊那些

在地人稱為「咾咕石」的藻礁

,多半是以「年代久遠、是珍

貴的自然紀念物」輕描淡寫的

帶過。是啊,有啥稀奇呢?一

堆幾近褐黑的礁石罷了。

去年九月,各報地方版頭

條報載「桃煉廠遷廠 縣府屬意

觀塘工業區」後,在地的觀音

鄉民群情激憤,以大堀溪文化

協會為首的保育團體串連籌組

民間自救會,荒野桃園也當仁

不讓的躬身參與。12 月 8 日的

「生靈塗炭 觀音流淚」記者會,

荒野總會監事廖惠慶更親臨會

場發言聲援。荒野人對環境的

關懷,讓在地居民深深感佩。

擋住了石化汙染事業進駐

觀音後,荒野桃園在月會中討

論到要如何真正遏阻海岸的汙

染,讓美好的海岸生態以原貌

交給下一代。大夥不約而同地

確認「護衛藻礁」才是正途。

於是由濱海解說組配合在地的

環保單位、自救會開啟了「搶救

觀新藻礁」的捍衛行動,也在捍

衛的過程中真正認識了這個具

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的珍寶。

淺談藻礁

甚麼是藻礁?簡單的和珊

瑚礁做個分野就是:有海中熱

帶雨林之稱的珊瑚礁是「動物

」造礁,藻礁則是由「植物」

造礁,它的生態系統之豐富僅

稍遜於珊瑚礁,卻也獨具特色

。動物造礁因為是本身的骨骼

造礁,所以速度較快;藻礁是

會造礁的藻類在吸收海中的鈣

質而死後鈣化所成,速度超慢

。台大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

的團隊探勘藻礁後發現,藻礁

Page 8: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8

議題倡議

的成長速度 10 年不到 1 公分,

能長成今日觀新藻礁所見的數

公尺礁體,年代已在數千年之

上。

藻礁內部孔隙多,可棲藏

多種生物,在藻礁四周的水域

,也是海洋生物生息繁衍的重

要棲地,具有育嬰房的功能。

藻礁的生態系與珊瑚礁的生態

系不盡相同,可能有依賴這種

生物礁為生的生物;若這片藻

礁消失,這些生物也會跟著消

失,甚至造成基因庫的流失。

日落、退潮、海天相映,

藻礁區熱鬧的夜間生態活動就

會悄悄地展開。司氏酋婦蟹、

正直愛潔蟹、達氏短槳蟹、豹

斑章魚、海蛞蝓、花冠海燕、

海葵、豆仔魚、蝴蝶魚、河豚

,各種螺類、貝類 ...... 豐富

的生態在未遭汙染的藻礁區,

隨處可見。

台灣海岸線長度約 1200 公

里,藻礁海岸估計不到 50 公里

,已屬珍稀;而桃園縣就佔了

30 公里,惟 30 多年來因為工業

污染讓超過 20 公里的藻礁海岸

生態完全死寂;目前僅存位於

成長中的無節珊瑚藻

潮池裡美美的海葵

藻礁地形的主角司氏酋婦蟹

陳德鴻老師偕張文亮

教授來勘查藻礁

Page 9: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9

議題倡議

觀音鄉小飯壢溪口以南到新屋

鄉後湖溪口以北約 4.5 公里的

海岸仍有植物造礁生長,且仍

屬全台最大的藻礁存活區。

如今這個已經農委會通過

審議列冊追蹤為「觀音藻礁自

然保留區」的稀世珍寶,在桃

園縣政府農業局空轉三年半之

下,也面臨長期且致命的工業

廢水之威脅,近年又有台電大

潭電廠突堤效應衍生的漂沙之

困,生態正以等比級數的速度

驟降。

荒野人的持續關懷

3 月 12 日、13 日,由大堀

溪文化協會主辦的藻礁研習,

請到了護礁急先鋒的特生中心

劉靜榆博士主講,荒野棲地志

工和桃園分會將近 10 位夥伴前

來學習。在經過兩天一夜的室

內課程和包括攝氏 10 度低溫的

藻礁夜觀等二次實地觀察後,

荒野桃園的夥伴決定自行設計

「藻礁推廣教材」,希望透過

訊息的擴散讓更多民眾來認識

藻礁、護衛藻礁。

3 月 30 日,在地社團請到

兩位立委前往觀新藻礁現勘並

辦理記者會,開啟了對行政部

門正式要求劃設「觀新藻礁自

然保留區」的呼籲,荒野總會

和分會夥伴多人前往聲援、攝

影協助。之後在網路發起聯署

的行動裡,荒野的夥伴們更是

大力廣傳加持,讓連署人數在

三個星期裡就衝破 2000 人,團

體的連署也超過 100 個。

4 月 24 日,三大黨五位立

委一起主持「搶救觀音藻礁立

院公聽會暨記者會」。當天荒

野理事長賴榮孝親自以行政院

永續委員身分到場發言聲援,

總會的玲朱、棲地委員會的嵐

水加上桃園分會的秘書朱槿合

演了一場瘋迷全場的「紙偶劇」

,把藻礁的生態和面臨的困境

生動的詮釋給所有的與會來賓

體會,並在公視播出的中晝新

聞裡獨占鰲頭。公聽會最後順

利地做成「二週內由林務局協

調桃園縣政府,公告劃設觀新藻

礁為自然保留區」的決議。

遺憾的是,最近的局勢發

展頗不順利,中央主管的林務

局原先允諾兩週內要公告「觀

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卻在 5

月 2 日的協調會裡觸礁,如今

已過三週還沒有具體回應。

護礁之路雖然漫長,但是

想到眾多荒野夥伴仍熱血殷殷

的等著報效這片珍稀國寶,讓

我們在地的會員心中不期然的

湧起陣陣暖流,也深盼這個蒙

塵多難的自然珍寶能在眾多荒

野人的熱心力挺下,獲得她應

有的生存尊嚴,從而開啟桃園

海岸甚至全台海岸淨化的新里

程碑。

三黨五立委主持搶救觀新藻礁公聽會

Page 10: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010

荒野心情

為世界做件美好的事-淨灘(上) 文、彙整/柯淑貞(高一奔鹿籌備團團長,自然名:阿勃勒)

圖/鄭有容(自然名:小海龍)、圖指導/鄭明立(自然名:海蛞蝓)

101年 4 月 8 日在墾丁

國家公園管理處及

滿州響林社區的協助之下,進入

墾丁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溪

仔口到九棚,長約 14 公里,我

們沿著海岸線走在大小不一的

岩石上,美麗的岩石在海浪拍

打之下,形成一個個蜂窩岩,

沿路可以看到垃圾分佈種類,

有魚船、魚線魚網、保麗龍、

藥瓶、保特瓶等等,其中保特

瓶有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

印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

…等等,有的已年代久遠,在

海洋洋流的帶動下,他們已經

在世界各地旅行。走了將近 6

個多小時,距離出口約 1 個多

小時的海岸線開始進行淨灘活

動。這次活動無論大人小孩共

38 人,大家都非常投入,總共

帶出 38 袋加上一綑麻繩,淨灘

長度約 0.3 公里,垃圾總重量

129.3 公斤,包括 120.1 公斤

塑膠類,8.2 公斤麻繩,1 公斤

鋁棒。以下是這次活動高一奔

鹿籌備團的奔鹿們寫下的淨灘

心得,藉由這次的活動,回饋

無時以來照顧我們的大地。

四季更替,春夏秋冬。漫長人生路,我們艱苦跋涉,點燃荊棘

人生,風雨交加,也要如老鷹般挑戰自我堅毅走出。遍體鱗

傷也好,體無完膚也好,因為至少我們明白人生是在無限挑戰中度

過的,至少我們明白人生只有挑戰自我才能成功。

時光如流,像樹木沐浴陽光,我們慢慢成長,逐步成熟。闖進

歲月的河流,往事像開了閘門的洪水,向我奔通而來,於是,那一

次挑戰自我的場面,再一次清晰的浮現在我的面前,宛若昨天剛發

生的一般。

那是在上個月時,我一聽見要跋涉 14 公里的海岸線,那是多

麼叫人興奮啊!我便「雄心壯志」迫不及待的想拿起背包就趕緊出

發。

到了當天,我全副武裝帶著我儲備好的體力準備上路,我偷偷

告訴你,其實我們是要去淨灘的。這次帶領我們挑戰的是龍仁哥哥

,是滿州響林社區的解說員,他很會搞笑喔!沿途他介紹了平常看

不到的植物特色和功用。這趟路的中途我們找了好幾個休息的地方

,補充體力和水分,然後又繼續前進,到了中午就找了一個陰涼的

地方吃午餐,午餐是兩顆粽子,因為早上走了大老遠的路來到這裡

,所以我沒兩下子就把粽子吃完了。

下午終於來到了淨灘的地方,大家戴上手套,拿起布袋開始撿

拾垃圾,但大多以寶特瓶為主。撿了一個布袋,大家都扛著自己的

戰利品,又走了三、四公里,到達目的地,秤了每袋垃圾的重量,

有的 15 磅,有的 16 磅,甚至有 20 磅的,大家都很厲害,也幫地球

減少了垃圾,成就了一番大事。好心的墾管處主任,因為知道我們

辛苦跋涉到這裡來,還準備了好吃的山粉圓和蒟蒻給我們吃。

這次的挑戰,讓我深刻體會到垃圾是不能輕易的亂丟的,如果

亂丟的話,必須走上這 14 公里,而且還不見得撿拾的完呢!也因為

這次的挑戰而體會到地球只有一個,宛如我的生命一樣重要,不可

輕易破壞,我們大家才有更好的環境居住,也能讓後代子孫繼續看

見這樣美麗的世界和優越的環境。希望下次也還會有更艱苦旅程要

我們去突破。

文/洪嘉駿(高一奔鹿籌備團團員,自然名:長鼻猴)

Page 11: 荒野快報第242期

地球只有一個,宛如我的生命一樣重要,

不可輕易破壞。

看到自己肩上挑的兩袋垃圾,感覺自己為

了地球做了件事情。

高一奔鹿籌備團的奔鹿們參與淨灘活動回

饋無時以來照顧我們的大地

Vol.2421111

荒野心情

Vol.2411111

沿著海岸線一條長達十四公里的路正靜躺在那兒,無聲無息,

不知多久沒人去探望他,不知他身上覆蓋的垃圾,是經過多

少年月的摧殘,也不知是否能再回到原本美麗的模樣,一切像未

知數般,是一個沒人知道答案的謎題。或許有些事就是要靠自己

親自去體會,才能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那並不是那麼簡

單的。

這一天,民國一百零一年四月八日,天氣有點陰陰的,不冷

不熱。我們一行人在走完一段堅硬的柏油路後,終於看到海,也

就是這次旅途的起點,大家的背包上都很有默契的掛著一個大大

的袋子,我也不例外。剛開始走的時候,每個人都精力旺盛,看

到身旁的漁網、寶特瓶…等等,各種不同種類的垃圾,都一馬當

先像是撿到黃金似的,深怕被別人搶走。不過,我們淨灘的行程

其實是在下午,卻在接近中午的時候,已經有些人在大口吐氣,

腳程也沒上午來得快了,這時解說員就半開玩笑的說:「這一次

,或許要淨的不是海邊,是要淨你們的心靈!」我的內心立即感

到共鳴,心想:「是啊!淨灘其實就是在海邊撿垃圾,我們為何

還要走那麼長的路呢?正是因為在生活中有那麼多事在擾亂、困

擾著自己,所以我們才要走那麼長的路,讓自己的內心淨空,讓

他靜下來,不是嗎?」

我一邊反覆思考著這句話的同時,走著走著,已到了我們要

淨灘的地方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好大好大的垃圾掩埋場。有

寶特瓶、玻璃罐、鞋子…等等,來自各國的垃圾都集結在此,各

式各樣的。我解開背包上的袋子,緊記著這次淨灘的原則-撿寶

特瓶。為什麼是撿寶特瓶?因為寶特瓶比較輕,等一下走到九棚

時才不會那麼辛苦,且寶特瓶可以壓扁,能裝比較多。一開始大

家都好像忘記宜路走來的辛勞般,拼命的撿,眼看著一袋袋的都

裝滿了,但身旁的垃圾還是好多好多,竟有一股非常奇怪的感覺

,感覺有點不甘心,想把垃圾通通帶走,讓這裡恢復原狀;但又

有一點成就感,看到自己肩上挑的兩袋垃圾,感覺自己為了地球

做了件事情。就這樣,我帶著複雜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向九棚走

去。

眼看著自己又重返柏油路,身後的一切消失在一片樹林裡,

感覺是那麼的真實卻又虛假,那一片的垃圾就藏在樹林後,好像

沒有人知道般,靜躺在那兒,我想:那一片土地其實正在等待,

等待著有人將他恢復,恢復到他本來的面貌。現在當務之急是不

要再製造更多的垃圾了,不然各個垃圾都要當個旅行者,飄過汪

洋到各地旅行。未來如果還有機會,希望能再次回到這條海岸線

旁,為地球繼續做一件美好的事!

文/吳亞臻(高一奔鹿籌備團團員,自然名:美洲黑熊)

Page 12: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212

荒野守護

步道新願景—天然步道零損失、

水泥步道零成長(上)

文/徐銘謙(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

一、前言

2002年林宗弘與我

開始在「週週

爬郊山」網路社群討論郊山的步

道政治經濟問題,當時目睹從東

北角風景區管理處在桃源谷大草

原做花崗岩水泥石階、台北市建

設局將陽明山坪頂古圳原有的安

山岩挖除鋪設花崗岩水泥石階,

郊山步道浩劫四處發生,那年

12 月 3 日林宗弘為文「登山步

道生態浩劫」刊登在中國時報時

論廣場,引起山友關注,當時的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親自關注,

希望我們提供有類似破壞問題的

步道清單。當時運用電子郵件號

召山友各地回報,得到相當大的

迴響:

1. 不良步道系統的地點,大約長度與材

質等。

2. 不良施工破壞觀光景點生態資源的地

點與狀況描述。

3. 現場照片以數位化的電子檔案為佳。

而政府大規模發包步道工

程,其根源是八一○○台灣起飛

計劃、觀光客被增計畫,「開闢

步道等同於觀光發展」的迷思,

透過政府由上而下投入預算推動

,各地民代、社區爭取建設款的

思維,而快速地改變台灣山林的

樣貌。其中水泥化硬鋪面的程度

是為最主要的破壞來源,台灣的

水泥消耗量居全球第二位,為世

界平均值的 5.2 倍,台北市已開

發區的透水地表面積比例只剩下

不到 16%。水泥覆蓋住泥土,

甚至覆蓋住樹根,已經使步道造

成棲地切割、逕流沖刷加劇、傷

害使用者膝蓋腳踝健康。

在自然步道的訴求、手作

步道的引入,公民志工參與模式

的興起過程中,林務局、國家公

園等部門,已經逐漸改變觀念,

發展其他較為因地制宜、可回復

性的鋪面材質,甚至保留自然路

徑。然而在都會區近郊的山區,

問題仍然層出不窮。

10 年後,2012 年初荒野保

護協會、千里步道協會再度發起

「水泥石階”再”見.還我友善

步道」,參考美國國家步道的定

義,把「步道體驗重新定義為保

留郊野感受」,而與深度生態旅

遊相結合,與發展大眾觀光思維

加以脫鉤。重點先放在監督雙北

市在五都升格後、驟增的經費預

算的使用,避免工程浩劫再度入

侵介於城市與自然之間、具有過

渡與敏感性的「淺山生態系」遭到

2012全國NGOs環境會議之「邁向永續國土」議題引言

Page 13: 荒野快報第242期

猫猫山紅葉步道

/擷取自 Flickr 網站,由 Lily 攝

Vol.2421313

荒野守護

破壞,反而降低城市的生活品質。

在臉書上號召回報水泥石

階的問題步道,許多山友紛紛響

應,而劉克襄老師更在 3 月中於

中國時報為文「貓空古道的悲哀

」,指出:「指南國小旁邊的茶

葉古道,一路蹭蹬,都是水泥石

階。約莫走了三百公尺,方見過

去砂岩鋪陳的山路。眼前這一段

可能是貓空地區茶園旁碩果僅存

的砂岩舊路。古道危機,更甚於

台東海岸」,而貓纜的興建加速

了山區砂岩古道的消失,大量水

泥構造物入侵,把貓空步道失去

在地特色,變成與工程設計圖一

樣千篇一律。

今年 2 月中陸續花費 7 天

時間,號召三百多人次志工投入

,在台北市福州山首次以社區與

志工參與式手作步道做為水泥步

道工程的替代方案,完成了第一

次的示範計畫。接下來,擬透過

此次全國 NGO 會議,邀請喜愛大

自然的長期進行環境觀察、生態

解說等團體,共同合作清點天然

步道,希望主動列出清單,要求

政府勿要再新闢步道、現有天然

步道不應以工程侵害、部分損壞

濕滑的水泥步道應予恢復自然。

以下分就現有步道工程釀

害的幾點重要原因加以說明,嘗

試提出解決方案,就教於各界:

二、扭轉預算編列的結構問題:

經常門比例應重於資本門

萬惡路為首,步道也不例

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路所造成的

棲地切割效應,而在雙北市步道

路網已經十分密集,台北市步道

已經長達兩百公里的情況下,每

年仍編列相當高的硬體工程經費

,因此造成步道不必要的重複建

設的問題。因此未來步道政策的

重點必須調整為「現有步道的維

護與軟體管理,而非新建硬體設

施」。

因此必須先從根源改變預

算編列比例嚴重偏向硬體的資本

門,目前資本門與經常門在政府

編列預算原則中,慣例是資本門

比經常門為 7:3,經常門的軟體

費用明顯偏低,且若需擴張經營

管理維護等經常門預算,必須先

相應擴張資本門硬體預算,如此

就會導致偏重硬體工程的問題。

建議未來在步道政策部份

,應加強日常維護管理與規劃、

教育、解說、服務等功能,故建

議資本門與經常門的比例至少要

達到 1:1,理想的狀態甚至是

4:6,經常門應多於資本門,用

以加強個別步道資源調查、整體

分級分區之管理、強化步道環境

教育等事務。

三、政府採購工程的合理化:

採行專業委員、最有利標與

統包制度

現有步道工程發包問題在

於廠商往往以最低標得標,步道

工程得標廠商可能打七折甚至

更低以搶標,劣幣驅逐良幣,廠

商沒有合理的利潤,即以各種方

式壓低成本,包括縮短工人工作

天數、以重機具開挖加快速度、

尋找劣質材料濫竽充數、興建施

工便道加速外來材料搬運、工程

品質參差不齊、完工後將建材廢

棄物隨意棄、未將環境徹底復舊

,導致步道工程為求速效,往往

大面積砍樹、清除障礙、整地,

讓機具得以進入,破壞的不只是

步道本體與結構,尚包含沿途的

衍伸性破壞。

而由於步道是高度依循現

地自然環境彈性調整的,卻因為

規劃設計單位不用心、或是因為

時間短對現地人文環境歷史脈絡

不了解,用一套標準設計圖複製

到各種環境,又或者設計者即使

在事前充分仔細地進行調查規劃

,但實際開挖現地可能會遇到狀

況,以至於發現原設計需要調整

,而卻又受限於工程發包結構,

必須按圖施作按圖驗收,有工期

壓力也難以變更設計修改錯誤,

導致步道工程從規劃設計、發包

施工因制度僵化所導致的錯誤時

有耳聞。

前不久方從公共工程委員

會調任內政部長的李鴻源曾在一

場研討會上公開表示,應該採最

Page 14: 荒野快報第242期

猫猫石門山步道

/擷取自 Flickr 網站,由 James.Kirk 攝Vol.242

1414

荒野守護

有利標,民間專家也提出評選委

員外聘專家應達三分之二,而再

此更進一步建議,重要的步道工

程應勇於採用「統包」制度,以

滾動式規劃與施作彈性調整的搭

配作法。

四、技師證照的育成與認定:

技師應受環境生態訓練、景

觀師技師化

臺灣社會過度迷信專家等

於證照,對自然的態度又以人為

中心,存在對安全的迷思。因此

技師的存在:對政府而言,是保

障公務人員的「安全」,也就是

避免工程出狀況時,民眾要求國

賠與追究公務員責任時,公務人

員以技師簽證作為擋箭牌,可以

免除責任風險;對民眾而言,民

眾對安全的迷思,以及對工程現

代化、發展的信仰,對個人安危

不負起基本責任,一味要求國賠

下,技師專業證照的存在就變成

工程品質唯一的確保。

八八風災期間,聯合報報

導了「橋樑有兩種」,嘉義由政

府採購、技師簽證、工程發包的

橋樑在風災中被沖走,而由民間

組成的嘉邑行善團所興造的橋樑

卻沒有問題。類似的案例,在步

道上也很多,工程發包的步道經

過簽證、驗收,但發生錯誤,或

者壞掉、設計不良(例如仙跡岩

近期的平台棧道爭議),卻無法

追究技師的責任。而最近更傳出

,嘉邑行善團災後所造並已通車

的山美大橋,因為不符八八風災

後的新法規,被結構技師公會認

定為危橋,要將之拆除,並申請

經費重新依據政府體系發包重建

,顯然技師形成專業社群的本位

主義。

更進一步檢視技師認證與

教育養成的過程,所受的專業訓

練缺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認知與

感受能力的培養,而設計戶外步

道等工程的景觀系,相對之下較

重視植物學等環境學科,但也是

從植栽綠美化的角度,皆需要在

其養成教育增加環境生態的課程

,並應列為技師認證的核心科目

,方能改變工程至上的思維。另

一方面,景觀法討論多年尚未送

入立法院,既有技師結構的本位

主義使得景觀師遲遲無法獲得技

師認證資格,台北市政府在步道

的招標資格又限定技師資格廠商

,因而郊山步道風貌長此以往,

可想而知。

步道是高度自然的環境,

其安全要求不若橋樑、河堤、道

路等,但是限定技師,技師注意

的主要是結構安全係數,因此往

往採取高強度的設計,而忽略景

觀美質以及與環境的融合,因此

從結構上、源頭就導致台北市的

步道工程高度水泥化,或者在步

道所使用的橋樑上,因為結構計

算導致橋體本身過重,而基礎工

程就必須破壞更大的面積,若觀

諸日治時代的鐵線橋,橋體輕盈

、工程也相當堅固,此種工藝在

現有的技師訓練中相當缺乏。

Page 15: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515

活動報導

世界地球日荒野除了邀請民

眾透過參與各分會的活動

直接親近土地、了解棲地的美

麗與危機之外,今年特別以「水

泥叢林裡的荒野天堂」為訴求,

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舉辦超

過 23 場棲地工作假期與 106 場

棲地相關活動,帶領超過 10,000

位民眾動手維護人與自然生物

共存的自然與都市棲地。

系列活動包括台北市首座

「手作步道」的大崙尾山工作

假期,邀請居民動手以人工方

式建造與鋪設最原始但舒適好

走的手作步道,不讓水泥與花

崗路面工程破壞當地生態。除

此之外,荒野與花旗銀行也透

過綠色生活地圖來帶領員工認

識淡水河河岸,了解淡水河對

於大台北的生態與居民生活的

重要性。台北夢湖也有 Intel 近

百名的企業夥伴參與淨山行動

,不只用一日志工的身分體驗

人們曾經對環境的破壞,更把

生活環保的種子種在心中。台

北與台中夥伴今年都開始與東

華大學楊懿如老師合作進行移

除「斑腿樹蛙」工作,保護棲

地的生物多樣性。新竹分會伙

伴與社區合作,在一起種植筊

白筍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人與

土地之間的連結。嘉義分會透

過長期觀察、紀錄,將蘭潭後

山的特殊生態與守護觀念融入

「定向越野」活動中。台南三

崁店諸羅樹蛙棲地也舉辦工作

假期,除了維護棲地的清潔外

,並透過解說活動與自然觀察

,讓在地居民了解三崁店的生

態意義。花蓮分會以實地探察

體驗的方式,認識部落的自然

溼地特色,體驗原住民與自然

相互依存的自然文化發展。活

動相當多元,不論是新推展的

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持續進行

的清除強勢入侵種、山林與海

岸清潔活動、農場工作假期與

棲地維護等工作,許多企業與

親子也主動報名加入志工行列

,為我們的生活週遭創造更多

生態跳島與都市棲地。

荒野連續三年在地球日帶

領民眾動手護棲地,變身『自

然好野人』,就是希望鼓勵大

家多留心自己生活周遭的微小

棲地,打開身體自然的感官來

體會人與土地的關係,不論在

水泥叢林或是自然環境中,都

可以和自然和諧共處。

2012 世界地球“月”全台 10,000 人齊力守護 23 處荒野天堂

文、圖/李慈雯(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副主任,自然名:天空)

世界地球日活動報導系列-前言

鋪設最原始但舒適好走的手作步道,不讓

水泥與花崗路面工程破壞當地生態。

台北市首座「手作步道」的大崙尾山工作假期,邀請居民動手以人工方式建造。

Page 16: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616

活動報導

世界地球日活動報導系列-台北

2011年起,花旗銀行

贊助支持荒野

保護協會推動「淡水河左岸走讀

行動計畫」,帶領生活在淡水河

左岸的孩子們走進社區,探索環

境,認識觀察身邊環境與生活的

關係,學習思考對環境友善的生

活方式,讓綠色種子落地扎根。

2012 地球日前夕,荒野特

別擷取走讀計畫的菁華,邀請花

旗同仁一起來體驗淡水河精華的

走讀之旅,透過綠活圖 Icon 尋

寶闖關遊戲、腦筋急轉彎和在地

關主的生動解說,認識淡水河系

和台北人的切身關係,用最輕鬆

的方式與八里左岸的綠生活景點

相遇。

活動當天早上天空一掃前

晚暴雨的陰霾,露出晴朗天色,

花旗同仁絲毫不因天氣的變數而

退卻,紛紛準時搭船前往左岸報

到。花旗的親子夥伴,首先透過

觀察,一起認識新北市環境教育

中心的綠色設計,也從資深荒野

夥伴育偉的生動解說中,經歷了

一趟台北市的生活汙水之旅,得

知日常生活與淡水河的密切關係

;更在新北市環境教育中心的帶

領下,種植原生樹種「厚葉石斑

木」,並將小樹苗帶回家照顧!

在闖關活動中,參與者拿

著尋寶地圖和通關密語,在左岸

徒步漫遊與天后宮的人文故事、

河口的討海人、在地美食經營者

、老榕碉堡的歷史軌跡相遇。配

合結合綠色生活地圖的 Icon 圖

示的辨識應用,在環境現場中,

探索思考綠色生活的真正精神。

活動結束以後,大家雖然

腿痠了、肚子餓了、臉曬紅了,

但卻經歷一個充實而滿足的早晨

,也因為這個地球日體驗活動,

更加了解花旗銀行與荒野在左岸

所做的努力,希望未來,無論是

荒野在左案所做的生根工作,或

者花旗員工的參與,都可以隨著

時間更加深化、開展出更多的綠

色行動!

花旗夥伴 走讀左岸 發現綠生活

文、圖/許靜娟(荒野保護協會企業合作專員,自然名:水滴)

在環境現場探索思考綠色生活的真正精神。

荒野特別擷取走讀計畫的菁華,邀請花旗

同仁一起來體驗淡水河精華的走讀之旅。

認識觀察身邊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學習思考

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結合綠色生活地圖 Icon 圖示的辨識應用。

Page 17: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717

活動報導

世界地球日活動報導系列-新竹

勞動,在生產過程中被認為

最廉價的工具,卻是最容

易接近自我心靈的途徑;土地

,在投機工具中被認為是最珍

貴的選項,卻是孕育萬物生物

、提供生命能量最基本的條件

。工作假期是讓兩者得以相互

交流且產生連結的最佳模範,

趁著世界地球日的機會,荒野

新竹分會也嘗試規劃工作假期

,得讓平時忙碌的伙伴遁入自

然,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哪

怕只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

的短暫時光。

2012 年的地球日是新竹國

王夢田第一次接受荒野新竹分

會規劃工作假期的安排。范老

師,國王夢田的主人,深受台

灣第一例環境信託自然谷的案

例感動,也希望地點位於新竹

竹東三重埔的國王夢田,可以

委託新竹分會將其經營成自然

環境教育中心。國王夢田位在

竹東大圳下,自大圳有條流經

國王夢田的小溪,經過新竹荒

野培力的伙伴在週邊社區所進

行的訪問調查,曾獲得農委會

經典十大好米的好農:阿燈建

議我們,最適合在國王夢田耕

種的農作物非茭白筍不可。因

此,新竹分會就在世界地球月

的第一週週末規劃了一場耕種

茭白筍的一日工作假期。

當日,新竹培力伙伴在二

重埔正完成一場受政府徵收土

地上的客家老伙房推廣活動。

中午一過,在一場急促的午後

雷陣雨後,烏雲漸漸散開,原

來擔心氣溫過高的問題快速離

開每個人的心房。伙伴們扛起

鋤頭,換上雨鞋,國王夢田的

茭白荀工作假期就在白鷺鷥盤

旋的陪伴下展開。幸運的是,

除了培力伙伴之外,我們在人

力上亦獲得兩位新竹女中學生

火力支援。從未下田參與農事

的同學,硬是戴起了手套、拿

起鐮刀在已經許久未受耕耘的

土地上清理起來。由於茭白筍

需要足夠的空間與源源不斷的

水源才能夠生長,清理耕種的

範圍就像是挖掘生態池的過程

,為避免參與的伙伴們像我一

樣在農事之後即到復健中心報

到,輪流接手、共同完成就是

最基本的原則。傍晚時分,隨

著夕陽西下,茭白筍也陸續挺

立在池子之中,帶著滿意的笑

容,我們完成了四月第一場工

作假期的體驗。

在荒野新竹分會副分會長

海哥的號召下,新竹荒野的伙

伴在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認

養了第一批黃金水鄉米。第一

期解說員子強於南埔三分地五

年的徒手經營,追求健康生活

、健康飲食的理念具體落實在

這個距離新竹市區四十分鐘的

客家山城裡頭。在不使用農藥

的前提,共計四十五位的新竹

分會穀東伙伴,將在今年透過

輪值的方法走進向當地農民租

借的三分田地,實際體驗與土

地對話的過程。

四月二十二日,配合著世

界地球日,南埔社區協會的媽

媽成員特地準備了傳統客家美

食歡迎來到社區參與工作假期

的伙伴。分組成栽種生態池水

生植物、種植玉米與清理稻間

福壽螺,共計三組的人馬,興

高彩烈的捲起褲管、脫下鞋襪

,讓許久未接觸土地的趾頭,

赤腳走進田間一步一步的為自

己即將在不久未來食用的食物

努力。伙伴們就如同鴨間稻的

茭白筍與〝人〞間稻

文/周江杰

  (荒野新竹分會志工,自然名:漂鳥)

茭白筍種植工作假期召集人江杰教導大家

如何使用鋤頭除草、整地。

南埔自然農法水稻田,撿拾福壽螺。

Page 18: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818

活動報導

世界地球日活動報導系列-嘉義

今年嘉義分會成立滿 14 週

年,即將邁入第 15 年,

選在別具意義的世界地球日,

回到當初成立的蘭潭後山,我

們以「定向越野」的方式來親

近這塊土地。「定向越野」是

一種在野外利用地圖和指南針

以不同形式去完成一段路程的

國際性運動。嘉義分會長期在

蘭潭後山觀察、紀錄,因此我

們將蘭潭後山特殊的生態以及

環境守護的觀念融入定向越野

,讓民眾在進行活動的同時也

能更加認識在地的生態環境。

地球日前夕,嘉義時而大

雨狂洩,時而陽光普照,正是

天氣最不穩定的一週;我們祈

禱在地球日當天,上天能應許

我們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果然

,老天總是眷顧著我們,活動

當天,陽光和煦微風徐徐,正

是適合戶外活動的天氣。參加

的民眾將近 200 名,大夥兒在

欣賞炫蜂嘉義團精采的戲劇開

幕後紛紛進入蘭潭後山步道踏

訪路線中 10 個打卡點。

過程中大家互相扶持打氣

,蘭潭後山步道雖然不長,但

路程高低起伏,也是需要花費

相當的體力才能完成;而每個

打卡點的生態環境問題,透過

討論讓親子夥伴之間的關係更

加緊密。更有小朋友帶領著爸

爸媽媽們前進,在這樣的活動

中,看見了孩子的成長與獨立

自主的精神。

定向越野只是一種「方法」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過

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願意

走出戶外,親近自己生活週遭

大大小小的棲地,打開自然的

感官來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關

係。

這次活動結合了學校(文

雅國小、嘉義國中)以及社會

團體(定向協會)的力量圓滿

成功,我們希望未來也能繼續

與大家共同努力,引導這股力

量為未來的世代建構一個乾淨

健康且富饒生機的世界!

親近生活棲地打開自然感官文/蔡佩君(荒野嘉義分會秘書)

鴨子一般,一行一行的分工排

列在田稻間,彎著腰一顆一顆

的將在水田裡的福壽螺拾起,

以避免初春時剛插的秧苗被一

點一點吃盡。拾完一列之後,

抬頭一望只見伙伴們四目相對

,面容表達出懷抱著最謙卑的

心情向辛苦的農民致敬。挺起

腰桿,迎著微風,待臉上的汗

珠緩緩落下之際,我們埋著頭

往下一塊耕地前進。

此一 「 人」間稻的辛勤工

作,在大伙一一起身,拖著疲

憊的身子往黃金水鄉的百年水

車水圳泡腳後落幕。當解決了

各自身子的疲累之後,每個人

的肚子似乎都餓了起來。個個

昂起步來朝早上上工出發之前

就在準備的午餐也是社區的寺

廟中心前進。在大鍋菜飯一一

擺上鐵桌之際,這由社區媽媽

們自身料理其所種植的各式蔬

菜,濃濃的人情味立即伴隨著

彼此的笑聲、吃飯聲、聊天聲

迅速地在飯桌之間流傳。

日頭的微微春風下,我們

獻上誠摯的祝福希望在這純樸

的小小客家村庄之中,這人味

得已細水長流,環境能夠永保

恬適。新竹分會的穀東俱樂部

,我們要繼續往前走。

「定向越野」是一種在野外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以不同形式去

完成一段路程的國際性運動

Page 19: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19

人與土地

人與土地的信仰

往竹東圳最大創建功勞者林

春秀公故居所在的二重里

往上溯源,沿著雲南路一路轉

進曲迴,經過橫跨高速公路的

空中水路橋,我們來到了這個

只有是末段水路庇蔭澤被的柯

湖。由竹東圳餘水和雨水、泉

水所匯集而成的柯子湖溪全長

10.4 公里的南北貫穿,源頭就

從寶山水庫的沙湖壢流入,我

們曾隨著文史工作者吳慶杰先

生至關東橋探看這溪的進水口

,最終流入頭前溪。柯子湖溪

橋樑大小共有十三座,最經典

的要屬在四鄰柯湖路二段伯公

廟邊的老石拱橋,日據時代由

三塊厚木板合併稱為三板橋,

因為年代久遠而損壞,所以由

當時地方耆老土木大師詹安伯

先生帶領著地方人士共同完成

了石砌拱形橋,直到八十二年

又在石拱橋上方興建福龍橋,

老石拱橋正式卸任,留下了新

舊橋併存的樣貌。

09 年,水路首次來到地方

上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信奉三

山國王的福龍

宮,遇到一位

看起來很有精

神的伯伯,他

就是廟方管理

委員會的主任

委員黃老先生

,前後做了六

屆里長的黃金

琳 老 里 長。 

老里長說起老地名舊稱柯壢也

叫柯子湖,「柯」指的是地方

上的高大樹種青剛櫟,在植物

學上屬於殼斗科,就取其客語

發音而成,小孩子喜歡拿這種

子當陀螺玩;「湖」是山谷間

的平地,「壢」在地形上指的

是低窪的水坑,由此可知柯湖

的地理樣貌。地方上多種植旱

作,如文旦、綠竹筍等,老里

長妙喻為「窮人耕旱田,旱田

耕窮人」。農曆八月二十五號

這天是三王爺的生日,鄉親們

或肩挑或手提的帶著沉甸甸的

供品前來,油亮亮的閹雞代表

的是信眾的誠意,看著稱重比

賽得到第一名的阿婆談起飼養

經時的笑容,真的會感受到她

的驕傲。這裡的信仰除了王爺

廟外,在客家族群遷徙的過程

中,土地伯公是最受百姓心中

仰賴的神祇,人口僅約一千人

左右的柯湖地區就有十六座,

客家居民多為同姓家族形成一

個聚落,伯公由各聚落居民安

置供奉,稱呼就以姓氏命名,

一鄰葉家屋前就還有棵樹齡過

百的楓香樹伯公呢!

變與不變之間

挖埤塘蓄水則是柯湖早期

為了灌溉水源所做的變通,我

們來到一座改租給人經營的釣

魚池。一路慢行細看,終於在

路旁樹叢細隙之中窺見這水波

盈盈,魚池旁葛藤紫色花序搖

竹東圳正傳之五。

屬於傳奇的柯湖文、圖/荒野新竹分會水路大隊

竹東圳餘水匯入穿越全里的柯子湖溪,寶山淨

水廠點出水資源與常民生活的變化;老地方、

老地名與百年埤塘緩緩封存這曾經的過往。

落花覆蓋的雪白地毯如夢似幻

Page 20: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0

人與土地

搖擺擺,對面則有烏桕、烏心

石等大樹,路徑上偶有車輛疾

駛而過。我們貼著門縫望進去

,綠蔭襯著水邊,和著自然的

風吹來真是舒服,和室內釣魚

池果然興味不同。老祖先們珍

惜上天給水,因此選擇鑿井取

水、掘地儲水,人與環境的鏈

結顯得自在而深刻,而今科技

列在首位,農業消退,柯湖的

另一端也蓋起了屬於自來水公

司所轄的「寶山淨水廠」,山

溝圳溪已不敷龐大的用水需求

,清清水池無田可耕也無人取

飲,築壩、建水庫成為主流,

縱使百年,這埤塘卻也只能隱

身無語。

已經連任三屆里長的現任

黃宏堡先生,接下老里長的棒

子,父子里長共九任,持續都

在地方耕耘。這些與土地有深

厚聯結的青壯在地人,也在十

年前成為「柯壢傳奇」的主要

推手,翻開號稱國內第一本完

全由自己村民所書寫的村史,

當時擔任社區總幹事的黃里長

戲謔式的寫道,「鄉下農夫拿

筆比拿鋤頭還重」,但這顯然

是一段美麗而且深刻的社區生

命過程。「因為園區三期的關係

,我們這個里被限建三十年」黃

里長在自家門口說起了在地人

的無奈,早期是北埔、竹東到

關東橋、竹塹城的一個重要的

通道,而今因為聯外道路的興

建,柯湖的樞紐位置已不復當

年。

福龍宮後方丘陵地就有一

大片耕作的綠竹林,五月的油

桐、六月的相思,山徑野趣,

眼望所及,金黃雪白亮了遊者

的眼,清了遊者的心。緩步走

回廟前,涼亭依舊,停憩的老

人依舊,茄苳子填飽了綠繡眼

的胃,五色鳥為幼雛築巢振翅

來回,原來,幸福就只是,只

要你願意在這裏,它就會一直

在你身旁。

水文化已經轉折,不再往

人的生命走。現在的柯湖,繁

華落盡,寧靜低潛。

水路人雙手環抱仍盈不住這百年楓香身。

黃澄澄油亮亮的全雞表達村民一年來的感

恩。

Page 21: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1

環保 ABC

Let’s Eat Sustainable Seafood Guide in English!

吃對海鮮,學英文 !Human-caused pollution, destruction of marine ecosystems and fisheries withou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oday could eliminate most fish from the seas by the year 2048. Therefore, we consumers can protect Nature and promote healthy ecosystems by choosing right seafood, such as avoiding eating top predators.

今日的人類汙染、海洋生態系破壞與沒有永續管理的漁業撈捕,到了 2048 年,海裡可能就

沒有魚了。因此,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透過選擇正確海鮮,像是避免食用高階掠食者,來保

護大自然、促進生態系統健康 !

The Principles of Choosing Sustainable Seafood 永續海鮮挑選原則

If we choose seafood properly, the ocean is azure blue.選對海鮮,海洋是湛藍的。

If we choose seafood improperly, the ocean is black and white.選錯海鮮,海洋是黑白的。

Farmed Fish with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eeding養殖魚且友善環境

Wild Fish and Over Exploited野生魚且數量急劇減少

Farmed Herbivorous Fish 養殖偏草食魚

Reason: Feeds are made of vegetable protein like soybeans and corn.理由:飼料主要來自大豆、玉米等植物性蛋白

質。

Farmed Carnivorous Fish 養殖偏肉食魚

Reason: Feeds still consume the wild-caught small fish.理由:飼料仍消耗野生小魚。

Farmed Carnivorous Fish 養殖偏肉食魚

Reason: Feeds still consume the wild-caught small fish.理由:飼料仍消耗野生小魚。

Top of Ecosystem 生態系頂端

 Reason: Large fish approaching endangered grows slowly and contains high heavy metals. 理由 : 大型魚、成長慢、重金屬高、日漸瀕危

Top of Ecosystem 生態系頂端

Reason: Large fish approaching endangered grows slowly and contains high heavy metals.理由 : 大型魚、成長慢、重金屬高、日漸瀕危

Coral Reef Fish 珊瑚礁魚類

Reason:Species is numerous, but each school is relatively small.理由:魚群種類多,但族群較小

Wild Herbivorous Fish caught in ways which do not harm the habitat. 野生魚且撈捕方式不傷害棲地

Wild Fish caught in ecologically unfriendly ways.野生漁撈捕方式破壞棲地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worldoceansday.org.tw

欲知詳情請上 2012 世界海洋日網站 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會有更詳細的海鮮選項喔 !

Page 22: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2

秘書處報告

2012 年 4 月份徵信 整理/總務部

◎單筆捐款(依筆劃排序)

50 /唐子宸 100 /張琇惠、張義和、劉宏麒 200 /陳綺

鄉、鄭崇輔 210 /藍培綺 266 /無名氏 300 /王儷餘、

莊吉成、無名氏、葉玲君、廖秀春 400 /竹林國小 301、

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 班、

楊鳳英、賴樂云 500 /王光正、王昱淇、吳佩芸、李漢章、

林書帆、柯宇珊、張伴東、梁玉霞、詠晟國際傢俱有限公

司、黃珮瑜、蔡聿文、鄭純因、謝雅玲、簡織、豐山國小

二年甲班 600 /鄭一帆 620 /江漢童 700 /柯志遠、

賴柏全 800 /吳明易 1,000 /中菱建材有限公司、王榮

昌、朱士杰、吳麗琴、李香蘭、周忠強、朋柏實業有限公

司、徐瑞穗、張志維、張鳳珍、許裕明、許碧雲、陳玉霞、

陳和欣、陳昱臻、單均君、彭彬、溫小娟、雷昭子、雷詠琳、

廖宥喬 1,110 /余新亮 1,280 /葉純伶、廖惠慶 1,300

/無名氏、黃斐悅 1,500 /陳力仁 1,600 /王順典、許詩

志、連莊商行、謝彣達 1,625 /張芙郢 2,000 /李昭瑩、

林郁晶、林慧瑛、張秀澂、蔣傳芬、衛泰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龍慧貞 2,300 /林思慧 2,560 /邱翌瑄、張菱育、陳

儒佑 2,620 /杜勝儀 3,300 /黃雍熙 3,360 /黃其君 

3,600 /吳金治、吳岱祐、建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800 /

陳曉霈 4,000 /陳姿方、新北市海山高中 4,160 /許銘坤

 4,217 / 99 年畢業北一女愛班 4,480 /禚昌麟 5,000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政義慈善會 9,000 /鄭新源 9,634 /炫

蜂嘉義一團 11,000 /許世璋 12,000 / Rian Thong Numsri

Hui、林玉雪 100,000 /太智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200,000

/台灣萊雅股份有限公司

◎定期定額捐款

100 /林淑禎、紀靜宜、陳季杏、傅立衡、黃美維 200 /

王志良、林純如、陳昕妍、陳昕妤、陳昕柔、陳智群、陳楏、

陳葳、陳燕慧、曾國卿、楊培岳、葉文晶、葉婉筑、劉建

隆、蘇美足 300 /王如琦、王紀統、王瓊儀、古筱玫、何

艷蘋、吳月鳳、吳志宏、李月瑟、林秀映、林宗賢、林欣儀、

林彥伶、林慧貞、邱武科、邱嘉祥、基隆市私立皇家文理

短期補習班、張語瑄、莊秀娟、郭靜瑤、陳春蘭、陳慧麗、

陳瑠芳、游晨薇、黃怡貞、黃秉森、黃品樺、黃美文、楊

玉枝、楊宛臻、葉秋芬、劉如嫚、劉振玉、劉蕙寧、駱水玉、

藍淑青、羅秀彥、羅英玲、嚴虎台、饒明沁 400 /鐘淑瀞

 500 /王鼎權、向春秀、朱幸一、何悅萍、吳嘉綾、李秉

穎、周亞曼、周蓓蕾、林雅珍、施玉玲、孫魁憲、徐雯雯、

徐翠苓、張財福、張琳、張菁砡、張瑜芬、張賢敏、張顧

獻、曹瓊月、郭詹月嬌、郭劉有妹、陳梅芬、陳誼諠、陳

獻修、陶怡文、黃淑英、黃進明、楊金憲、楊美慧、楊富傑、

溫英棋、董鍾棣、廖秀玉、廖福進、劉姝利、蔡正勝、蔡

雅文、鄭麗紅、賴芳玉、謝幼、魏伶珍、羅之紀、蘇西岳、

龔淑慧 600 /林翠瓶、洪妙玲 800 /游顯瑚 1,000 /方

國運、王瓊梅、史書香、吳惠容、李文美、李育欣、李建輝、

李嘉烈、林金保、林清南、張世鍠、張詠淑、莊永和、郭

耀宗、陳文皇、陳季敏、陳俊霖、陳美玉、陳若曦、陳虹妏、

陳振偉、傅慧真、曾藍瑩、游秀錦、開巨水利技師事務所、

黃芝葦、楊思薇、葉叢豪、詹仁禮、劉曉強、蔡丞豐、蔡

旭豐、蔡宏斌、蔡洪瑩、鄭弘杰、賴玉密、賴素貞、賴素燕、

遲玉堃、謝文蘭、謝凱戎、顏舜隆 1,200 /林恭在、林裕

倫、林裕家、劉寶鳳 1,500 /林美芬 2,000 /蔡玉玲、鄭

竹梅 3,000 /柯茂全 5,000 /何正卿、賈堅一 10,000 /

高啟祥

◎指定單筆捐款(319 校)

50 /王嘉如、田江賢、林品希、林鼎凱、張蘊慈、黃雅婕、

黃耀德、蔡昇倫、蔡銘澤、謝佳蓉、顧安琪 100 /李夢梅、

張智富、黃武鵬、劉昌法 150 /李嘉心

◎指定單筆捐款(國際荒野)

20,000 /陳善德 100,000 /承遠寺

◎指定單筆捐款(棲地保育)

200 /方伸維 400 /方正明 500 /楊光華 2,000 /汪素

娥 3,000 /高明哲 5,000 /林伶樺 9,000 /張勝勇

◎指定單筆捐款(愛鯊)3,000 /曾翠秀

◎指定定額捐款(自然谷環境信託)

1,000 /方宏聲

◎指定定額捐款(國際荒野)

1,000 /鍾文欽 2,000 /吳美蓮 3,000 /何正卿 5,000 /

陳季敏

◎指定定額捐款(棲地保育)

200 /林罡全、游淑裕、劉子瑄、鄭叡鴻 300 /王玉美、、

吳進安、呂雪珍、李定章、周祐均、易瑞蘭、林約酉、林

美君、林輝棠、林麗卿、律野傳播有限公司、徐士強、徐

婉青、張銘芬、郭定軒、郭薆君、陳玉芳、陳美娟、鄭任育、

鄭羽宸、鄭金快、鄭金菊、鄭庭宜、應小梅、鍾智龍、簡

慧心、凃玉玫 400 /黃瓊慧 500 /朱幼玲、周淑萍、林

定緯、胡延忠、張志豪、張哲豪、陳志新、黃美珍、黃勤森、

黃鉦原、楊素霞、詹麗安、蔡文娟、謝麒豐 800 /銧達科

技 ( 股 ) 公司 1,000 /允昌國際有限公司、王筱茹、吳文綺、

林金宏、岦洋貿易有限公司、葉國梁、蔣基萍、嚴仲陽、

蘇皓琮 2,000 /施秋蘭、陳彥友、蒲麗霞 3,000 /張秋子

 6,000 /陳澄

●補刊啟示

+ 補登 2012 年 3 月份徵信

Δ指定單筆捐款(棲地保育)

500/李晨琳、張雅琇、顏德明 600/楊光華 1,000/吳美齡、廖信成、蕭國堅 2,000 /鍾春櫻 3,000 /高明哲 5,000 /林伶樺、楊美貞 10,000 /王淨秉 20,000 /鄭清和

Page 23: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3

秘書處報告

2012 年 4 月份會務記錄04/05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協同海洋專案胡介申拜會長

榮海事博物館,討論海洋日倡議活動事項。

04/13 花蓮分會熊帆生會長偕同楊和玉秘書代理事長

出席「花蓮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產官學研座談

會」關於經建會花東建設基金設置會議。

04/14 台中分會謝玟蒨秘書於 4/9 召開緊急農友會議

,商討合樸市集的帳篷失竊因應方案,後 4/14農友每人繳交 5000 元 / 頂帳篷購買,荒野捐

贈台中分會現有四頂公有帳篷(原台南分會送

台中分會)市集義賣募集帳篷費用八頂。

04/17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參與營運署溼地生態顧問團

期末審查會議

04/20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參加青輔會舉辦的台灣、新

加坡青年組織交流座談會

04/21 台東分會楊坤城會長偕同莊詠婷秘書參與

   「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第二次台東論壇」,針

對台東縣政府及國土規劃中心所提的「台東縣

(101-104 年 ) 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規劃期初報告

書」,與縣府團隊交流討論。

04/22 桃園分會張演祺會長偕同副會長、解說組組長、

解說志工以及分會秘書應坑子溪休閒農業區推動

協進會之邀,在該協會李全鈞總幹事的陪同下至

坑子溪農業區場域進行生態調查與會勘。

04/23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協同桃園分會副分會長及洪

麗珠秘書拜會桃園縣副縣長,商討觀音新屋一

帶藻礁生態現況以及劃定保育區的可能性。

04/24 總會賴榮孝理事長偕同桃園分會方明杰副分會

長、濱海組潘忠政組長、解說葉斯桂志工、分

會秘書及棲地保育李慈雯專員、推廣國會遊稅

周玲朱專員與方明杰等出席由大堀溪文化協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等

團體所主辦的「搶救觀音藻礁記者會暨公聽會」

04/26 花蓮分會楊和玉秘書代表協會出席台電於花蓮

萬榮國小活動中心召開的「萬里水力發電計畫

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並於會中發言

表達:反對台電於此興建水力發電廠,如場址

所在位置周邊區塊多為地質破碎敏感區、效益

比低但造成的生態破壞 . 環境衝擊高等理由。

04/27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參加國立科學教育館舉辦的

2012 年愛迪生出發活動記者會

04/28 桃園分會志工應元生國小之邀,協助於親職教育

日活動中,在校園裡設攤進行生態遊戲和義賣。

04/30 台東分會楊坤城會長參與台東縣議會舉辦之

   「花東發展條例座談會」

04/30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參加營建署召開的「非都市

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定 18-1 點條文」修正會議

04/21 嘉義分會鄭宏毅、翁瓊玥、劉家宏、陳柏州、

邱慧玲、許銘坤、詹千慧、鄭毅英、呂鳴宇、

鄭乃文、呂道詠志工與蔡佩君秘書一同接待 Endangered Species International 的創辦人兼主

席 Pierre Fidenci 先生,在大林進行夜間觀察、

紀錄、了解諸羅樹蛙生態。

04/15-16 花蓮分會楊和玉秘書代表協會出席,由行

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

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針對經濟永續(

4/15 兩場次)、社會永續、環境永續(4/15)、區域治理(4/16)四大面向,於花東地區舉

辦五場的「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論壇。行

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期望「花東地區發展條例」

能落實永續發展。

整理/企劃部

Page 24: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4

秘書處報告

2012 年 06 月 01 日~ 2012 年 07 月 31 日近期活動荒野在全國各地週週有演講,月月有聚會。若各地活動來不及刊載的,請直接洽詢各地聯絡人。

歡迎上荒野網站 www.sow.org.tw查詢最新訊息,或訂閱荒野電子報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 話/ (02)2307-1568 傳 真/ (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

06/11(一)19:30-21:30 山野之靈―泰雅族的傳統精神生活

06/12(二)09:30-12:00 Fish Banks 海洋生態遊戲活動

06/14(四)19:00-21:30 Fish Banks 海洋生態遊戲活動

06/20(三)19:30-21:30 輕鬆解析阿美族文化

《自然體驗》●天使的祕境~新山夢湖駐站解說

新山夢湖位於汐止「烘內」蜿蜒小徑盡頭,有「天使的祕境」

之稱,原是群山環繞中的小埤塘,有段美麗的歷史、豐富的

生態,想認識她就帶親朋好友來這裡走走吧!

【活動日期】6/24、7/22、8/26、9/23、10/28、11/25【場次時間】11:00、13:00、15:00 各一場,共三場。【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制,導覽時間於夢湖咖啡旁涼亭集合      現場恕不受理團體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2012 淡水自然中心工作假期體驗活動

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種新型態的休假、志工服

務形式。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為自然環境付出一

份心力。在休假時工作,在工作中休假。

【活動時間】2012 年 01月 01日至 12月 31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2月31日止,電洽 02-28011858。【活動對象】一般民眾、親子;校外教學另洽。名額 15人【活動費用】350 元(含中餐,弱勢團體有優待,現場收費)

● 2012 淡水街頭讀書會(每月一、三週週三晚上 19:30-21:00)淡水連絡處定期舉辦街頭講座(7-8月暫停,9月恢復)。期

藉由街頭講座增加大家對淡水地區生態、文史、綠生活及

地方發展等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

【活動時間】06月 06日寮國義診/李淑芬(河川保育協會理事)06月 20日有機農業在淡水/梁素秋(河川保育協會理事長)06月 23日淡水有機農業(戶外踏查)/梁素秋【活動地點】新北市淡水區三民街11-2 號 3樓(馬偕雕像附近)【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活動費用】讀書會:免費/戶外踏查:會員50元,非會員 100 元【活動報名】02-28011858或email:[email protected]

●淡水全方位解說培訓班(初級班)09:00-17:00初級班每個分區都安排一日課程(半日室內講座,半日實地

踏查),凡當日課後筆試通過者頒發認證。期能培育出更多

了解淡水人文史蹟及對生態環境有行動力的解說員。

【活動地點】新北市淡水區三民街11-2 號 3樓【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以上開課【活動日期】06月 02日 主題:淡水洋樓區

     06月16日 主題:紅毛城砲台區【活動費用】單日課程 500 元【活動報名】02-28011858或email:[email protected]

●歡迎加入 101 年大屯溪穀東會。吃自己種的米 以榖東會成員的力量分攤農人種植安全、無毒害自然作物

的風險,提昇種植自然農作物意願,支持無毒環境的建立。

【活動時間】2012 年 03月 01日至 08月 31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8月31日止【活動對象】喜親近自然、親子活動、結伴包場。名額:350人【活動費用】荒野會員、舊榖東/每人一份榖金 2,700 元     新穀東/一份榖金3,000 元●漫步大安,森呼吸 (每月第三個周日舉辦)

「大安森林公園」為「都會公園」,區內大多栽種台灣原生

種植物,樹林下灌木之成長、生態環境之日趨變化與成熟,

是個就近享受休閒的去處外,也供棲息之自然生態環境。

【活動日期】6/17、7/15、8/19、10/21、11/18、12/16【活動時間】09:00~11:30【報名方式】每月25日上午10:30 開放次月活動網路報名,     現場恕不受理團體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請自行辦理保險。

●信步走來.花現自然~烏來信賢步道駐站解說

信賢步道位於烏來信賢部落,接連內洞森林遊樂區,做為

民眾親近自然的門道。歡迎您偕同親友參加我們的駐站導

覽解說活動。 【活動日期】6/30、7/28、9/22、10/27【活動時間】09:30~11:30【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制,請於導覽時間到信賢步道吊橋旁集

合,現場恕不受理團體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探祕

位於富陽街底,佔地 3.8 公頃,園內林相豐富、蟲鳴鳥叫,

低海拔森林及溪流等自然資源。荒野於 2004 年認養,並於

2006 年由緯創資通公司贊助共同推展生態教育。

【活動日期】6/10、7/8、8/12、9/9、10/14、11/11、12/9【活動時間】09:00~11:30【報名方式】每月25日上午10:30 開放次月活動網路報名,      恕不受理現場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歡迎親子同行。【活動費用】免費導覽,由緯創公司贊助,於行前將為民眾保險。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週週見導覽

溼地園區內的眾多溼地是候鳥南來北往的驛站,豐富多樣

的生態環境,吸引大批水鳥覓食或棲息。螃蟹、彈塗魚等溼

地精靈更是十分容易親近觀察。

【活動日期】2012年每週日下午15:00~17:00(除夕及中秋公休)【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制,請於導覽時間直接至成盧橋下集合,

現場恕不受理團體報名。若為15人以上團體請於

Page 25: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5

秘書處報告

一個月前洽詢 02-2307-1568 凃小姐。【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歡迎親子同行。【活動費用】免費導覽,請自行辦理保險。

●原民原鄉─水田部落體驗

跟隨泰雅獵人的腳步,走訪於新竹縣尖石鄉的山林之中,

漫步甕碧潭步道。體驗泰雅獵人代代相傳的傳統生態知識,

DIY 以及傳統美味風味餐、夜間生態觀察等等豐富行程。

【活動時間】06月16日07:30-2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12日【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請登入荒野之友後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600 元,非會員 1,700 元。

《專題演講》

●山野之靈─泰雅族的傳統精神生活

泰雅族傳統信仰文化中,除了祭祀祖靈的祭儀以外,還有著

巫醫、咒術、妖術、占卜、禁忌等等鮮為人知、披著神秘面紗

的信仰內涵,構成多采多姿的泰雅傳統精神世界。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11日19:30-21:3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方式】自由入場【活動地點】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輕鬆解析阿美族文化

阿美族主要分佈在花東一帶的阿美族,除了能歌善舞以外,

還有著最嚴謹完備的年齡階層制度;母系社會兩性和諧的

社會制度;漁農養殖併俱的謀生技巧 ... 等文化內涵邀您一

一來探訪。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 20日19:30-21:3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活動費用】免費,自由入場【活動地點】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課程‧訓練》

●第二期步道志工培訓課程

喜愛走山的您如可選擇會想要走在水泥石階?或碎石木棧

道?還是自然土徑?如果您也關心這片土地,不願因親近

反造成傷害,邀您一起加入用手溫柔地撫平大地的傷口。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12日至 07月 23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名額 30 名【活動對象】對自然步道工法及知識抱持興趣,願親手勞動,建立

人與自然間的橋樑,結訓後亦能持續配合工作假期服務的夥伴。

【活動費用】會員 2800 元,非會員 3000 元,保證金500 元     (本費用不含戶外活動之食宿交通費用)【報名方式】即日起受理網路報名,一次限報一人,勿代他人報名。

●第六期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

大自然是最好的醫治者,有些朋友因身體障礙沒有機會親

近自然,荒野邀您一起參加特殊自然教育導引員培訓,讓

身心障礙者也能享受自然體驗活動,感受生命的不同角度。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 01日至 08月19日【報名日期】06月 25日截止,名額 35名【活動對象】歡迎熱愛自然、關懷身心障礙人士     願意推動特殊自然體驗服務者報名。【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方式】荒野網站線上報名

《2012 兒童營》

● 2012 兒童樹攀體驗營

藉繩索與登山攀爬技術,穿越樹冠層間,傾聽風聲鳥鳴、感

受大樹呼吸、體會自然脈動,用尊重、開放的心胸看見樹的

堅定、學習樹的包容,建構人與自然之間平等合諧的情感!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17日 08:00-16:00【活動對象】國小四年級~國中三年級,名額 2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400 元;非會員 1600 元。【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請登入荒野之友後報名。

● 2012 兒童攀岩體驗營

攀岩過程是一連串的挫折與失敗,讓人學習走自己的路。

攀岩是不斷地在挫折中學習進步,困難就像是心中的自我

挑戰,完成了很有成就感,失手了,也讓我們學習坦然面對。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18日 08:00-16:00【活動對象】國小四年級~國中三年級,名額 2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400 元;非會員 1600 元。【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請登入荒野之友後報名。

● 2012 兒童溯溪體驗營

在安全的溯溪設備及專業教練引領下,用技術串連絡動,以

新奇有趣、冒險刺激,啟發內在潛能,去感受溪水的沖激與

暢快,去體會大自然的創意與神蹟。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19日 08:00-16:00【活動對象】國小四年級~國中三年級,名額 2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400 元;非會員 1600 元。【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請登入荒野之友後報名。

●『開心農場』兒童夏令營 -- 創造綠色奇蹟

在『開心農場』邀請孩子們一起走入農場當主人!我們將

一起透過揮汗的勞動、自製簡單的便飯與搭木屋、劈材燒

水等簡單而純樸的方式,來體驗農場生活!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 02日至 08月 29日,共17個梯次。【活動對象】暑假後升國小三~六年級學生,每梯次 10 名。【活動費用】會員/穀東4800 元;非會員 5200 元。【報名方式】網路報名。請登入荒野之友後報名。

地 址/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 號

電 話/ (03)425-8009 洪麗珠 傳 真/ (03)425-799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06/05(二)我的鳥兒奇遇記/陳俊敏

07/10(二)「淡定紅茶」不能說的秘密?!

《海洋講堂‧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06/12(二)珍愛我們的寶貝

     —關心「觀新」藻礁/愛海講堂/潘忠政

《海洋影展‧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19(二)出賣牙買加/影片導讀/陳映伶

《自然體驗》 ●小粗坑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耳邊潺潺的流水聲,水桐上爭艷的綠繡眼;感受微微的清

風劃過臉頰,穿過髮稍,另有一份寧靜相伴,任何季節時間

裡小粗坑呈現出不同的美!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10日

Page 26: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6

秘書處報告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 06日止【活動對象】歡迎民眾與親子同行,名額30人,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戶外教學機關團體請另洽。【活動費用】會員50元,非會員 100 元,國中以下收費50元

●福頭山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桃園福頭山步道位於位於虎頭山附近的三元街大檜溪山

頂;一般人鮮少知道的世外桃源秘境;步道輕鬆易走,草地、

灌木叢裏經常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昆蟲給你驚豔的喜悅!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17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13日【活動對象】歡迎民眾與親子同行,名額30人,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戶外教學機關團體請另洽。【活動費用】會員50元,非會員 100 元,15歲以下皆50元

●夏日藻礁夜觀趣

桃園濱海地區已成了諸多魚蝦蟹鳥的棲息地;觀音、新屋

有塊秘密基地,當潮退時歷經數千年所演化出的特殊地形

將會浮出水面;無論是不是桃園人都歡迎您一起來關心她~【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 22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7月17日止【活動對象】歡迎民眾與親子同行(限小三以上),名額 20人【活動費用】會員 100 元,非會員 150 元,15歲以下皆100 元     (以上皆含保險)

地 址/新竹市北區公園路 86 - 1 號

電 話/ (03)561-8255 張靜珠、魏芷蘭

傳 真/ (03)561-7555 陳明珍、陳可萱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二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5(二) 台灣古建築之美/吳錦城

06/12(二) 「食物與人」影展/余宛如 06/19(二) 從遊戲 . 旅行 . 到親子參與,儲藏愛/孟琬瑜 06/26(二) 公益?旅行?那些路上教會我的三小事/王筱芳 07/03(二) 我為什麼對木建築這麼癡迷 --      從嘉義市玉山旅社的協力修屋談起/余國信

07/10(二) 環境議題操作手冊分享/培力

07/17(二) 自自然然 < 楝子自然嬉遊記 > /劉浩智

07/24(二)【聽阿蝦膨風】/吳顯堂

      我的原民文化體驗 @ 一趟生命的尋根之旅

07/31(二) 山邊媽祖/顏有承

《週五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9:30-11:30 am06/08(五) 李長榮化工參訪/鍾淑姬 06/22(五) 走看灣寶/洪箱

《海洋講堂‧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11(一) 2012 海洋講堂-永續海鮮講座/林愛龍

06/21(四) 2012 海洋講堂-永續海鮮講座/胡介申

《自然體驗》

●十八尖山趴趴走 ~ 清華彩蝶翩翩舞

位在繁華市區的清華校園裡,一處孕育了一百多種蝴蝶與

豐富昆蟲資源,已成桃竹苗首屈一指的生態樂園。邀請大

家在百花盛開的六月天,進行昆蟲樂園的蜜蜜派對之旅。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10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 06日止

【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40人     (國小以下需親子同行,建議五歲以上小朋友)【活動費用】100 元(內含旅遊平安保險;餐點、交通自理)

●與荒野趴趴走 ~ 生物的天堂香山濕地

北臺灣所剩最大一塊海岸濕地,被公告為濱海野生動物保

護區,甚至有一珍貴臺灣特有種螃蟹 < 臺灣招潮蟹 > 棲息

於此,從日治時期即享有盛名,您說這不是生物的天堂嗎?

【活動時間】第一梯06月30日;第二梯07月21日【報名日期】第一梯即日起至06月27日、第二梯至07月18日【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30人     (國小以下需親子同行,建議五歲以上小朋友)【活動費用】100 元(內含旅遊平安保險;餐點、交通自理)

●十八尖山趴趴走 ~ 蟲到高峰來

蝴蝶會不會打架?鍬形蟲會不會談戀愛?蜘蛛是不是昆

蟲?想不想更近一步認識獨角仙?如果你具備無窮的好奇

心,那一定不能錯過蟲到高峰來自然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 08日 09:00-1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7月 04日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     (國小以下需親子同行,建議五歲以上小朋友)【活動費用】100 元(內含旅遊平安保險;餐點、交通自理)

《2012 兒童營》

● 2012 年暑期兒童自然體驗營(2 個梯次)

今年活動主軸為「友善綠生活」,傳達珍惜自然能源與地球

資源的觀念與重要性,從被自然生命力的感動,與自然對

話的快樂,並想念與自然接觸時心靈產生的悸動體驗起。

【活動時間】第一梯07月28-29日、第二梯次08月11-12日。【報名日期】07月 05日【活動對象】暑假後升國小三~六年級,肢體健全之學童。每梯40人。     <本活動以未曾參加之學童為優先,滿32人始辦理。>【活動費用】會員子女3,200 元,非會員子女3,500 元【報名方式】請以電話(03)5618255報名(每人限報4位名額)

地 址/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 話/ (04)2472-8468 謝玟蒨、張郁玟 傳 真/ (04)2472-14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06/07(四)萬物生命大會/彭欣紋

06/14(四)北海道仙境賞鳥之旅/吳自強 06/21(四)從重返烏托邦到追尋夢想社區:

     淺談霧峰光復新村保存運動/吳東明

06/28(四)淺談台灣的海岸植物與危機/蔡志忠

《彰化月第一週‧週三免費講座》19:00-21:0006/06(三)走讀傳統建築之精彩/劉棟煌

《研習.課程》●第八期藍染入門體驗班

手染美學,創造個人新風格,找尋天地之華,體驗老祖宗的

智慧與傳承,讓藍草之美豐富您的生活。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 01日至 07月 27日 09:30-12:0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1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800非會員 2100

Page 27: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7

秘書處報告

【報名方式】報名電話:04-2472-8468傳真:04-2472-1468,E-mail:[email protected]

《海洋講堂‧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1(五)永續海鮮講座/胡介申

《海洋影展‧免費專題講座》06/08(五)14:30-17:00 出賣牙買加

     賴威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

06/15(五)19:30-21:30 救鯊行動/廖梅雅

06/22(五)19:30-21:30 綠島新視界/羅力導演

06/29(五)19:30-21:30 魚線的盡頭/葉純伶

《研習.課程》●雲林縣環境教育志工培訓

配合環境教育法及志願服務法實施,強力徵求具有服務熱

忱,樂於在服務工作中學習成長的民眾參加培訓,以提升

解說導覽的能力。進而能夠協助政府推動環境教育。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17日至 07月 28日【活動對象】熱愛環境,願為自然盡一份心力的夥伴,名額 40 位【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方式】請洽雲林分會,電洽:05-7003977

《自然體驗》●荒野角落綠美化

夏日午後一場雷陣雨,洗滌了城市的塵埃,美是有感染力的

―透過居民參與,把影像留在牆上,連結人對社區土地的

情感。歡迎大家一起參與這花花草草般地『草原荒野』。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17日 09:00-17:00【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 名【活動費用】免費,請事先報名,方便準備材料。

【報名方式】請洽雲林分會,電洽:05-7003977

地 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53 號

電 話/ (05)587-1102 傳 真/ (05)587-5084聯絡人/游熙明(志工) 

《海洋影展‧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8(五)在海裡飛翔/馮加伶 (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所博士生 )

《專題演講》●他是一位西螺農夫、如何把農業由戶外走到室內 ?為了證明自己能為台灣農業盡一份心力,他甘願在田裡

揮汗,更認清了台灣這塊土地所遭受的氣候變化和工業

污染,於是他一頭栽進了農業的改良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19日 19:30-21:00【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方式】請洽西螺聯絡處,電洽:05-5871102

地 址/嘉義市民樂街 122 巷 14 弄 3 號之 1電話/ (05) 225-5274 蔡佩君

傳真/ (05) 225-5274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1(五)夏夜綠精靈/鄭宏毅(嘉義市中央廣場)

06/15(五)覺知力,上天賦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黃小萍、Mike Bochnia(黃史邦)

06/22(五)自自然然 ~ 楝子自然嬉遊記/劉浩智

06/29(五)跟著節氣賞蝶去/施信鋒

《海洋影展》19:00-21:3006/08(五)在海裡飛翔 ( 嘉義市檜意森活村廣場 )

《自然體驗》●蘭潭後山定點觀察

溫度漸漸上升下了幾場雨,蘭潭後山步道兩旁的生態開始

豐富了起來 ... 彷彿綻放著蘭潭夏日最燦爛的煙火,鳥叫蟲

鳴伴奏著這場夏日的盛會,一起來體驗生物多樣性吧!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 24日 08:00-11:00【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08:00入水口集合,保險自理,遇雨取消。

《2012 兒童營隊》● 2012 年暑期親子生態體驗營

今年夏天我們選擇生態資源豐富的茂林,邀請爸媽帶著小

朋友體驗原民部落獵人智慧,一起體驗生態之美。

【活動時間】2012 年 07月14日至 07月15日 07:50-16:30【報名日期】06月10日【活動對象】親子(必須為暑假後升國小三~六年級),名額25名。【活動費用】會員 2,600 元,非會員 3000 元【報名方式】請洽荒野秘書蔡佩君小姐     電話:(05)291-1547、傳真:(05)291-1873

地 址/台南市中華東路三段 452 巷 8 弄 7 號

電 話/ (06)260-7259 吳美玲、邱鈺婷

傳 真/ (06)260-562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1(五)台灣水環境與生活中的水/陳慈立

06/08(五)世界海洋日 - 影展 影片欣賞

06/15(五)台灣環境保護公益信託之首部曲

     -荒野自然谷的故事/吳杰峯

06/22(五)在新加坡當外勞的日子/蘇湘婷

《自然體驗》●樹谷生態浮島導覽

與樹谷聯奇開發公司在樹之谷與風之谷的景觀滯洪池營

造出水域生物棲息環境,吸引紅冠水雞、小鷿鷈、等鳥類及

紅擬豹斑蝶、蜻蜓、豆娘…等來此棲息、繁殖。

【活動日期】2012 年 01月 01日至 10月 31日【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請20天前預約導覽【活動對象】一般民眾,15人以上 ( 團體 )

Page 28: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8

秘書處報告

●會員入會費 +年費

□一般會員 NT$2,000 □學生會員 NT$1,000

●會員續年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 (6 期 ) NT$120 □一年 (12 期 )NT$200

●贊助捐款 NT$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徵信刊登:捐款人姓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其他(課程、活動、義賣品):

購買義賣品不足 1000 元者,請另加郵資 80元

【活動費用】免費

《研習.課程》●第二期生態浮島導覽員培訓班

想在忙碌中親近大自然,想與人分享心裡的感動,導覽解

說會是您接觸自然,懂得分享自然故事的最佳途徑。

【活動日期】2012 年 06月 09日至 06月 24日 08:30-17:00【活動對象】年滿 18歲,有興趣且熱愛、守護自然,願擔任人與

自然橋樑的夥伴。名額 30 名。【活動費用】免費,保證金500 元【報名方式】線上報名或 e-mail 報名,請洽台南分會秘書。

●第九期自然生態觀察攝影班

渴望將大自然瞬息萬變的山光水色、花鳥蟲影等美麗動人

的自然影像留住,歡迎加入認識自然生態攝影的行列!

【活動日期】2012 年 07月 05日至 08月 23日 19:30-21:30【活動對象】攝影班舊生、荒野義工、愛好自然及攝影夥伴【活動費用】會員 1700 元,非會員 1900 元,名額 20 名。【報名方式】線上報名或 e-mail 報名,請洽台南分會秘書。

●第三期兒童生態美術班

結合繪畫引導孩子從報紙、飲料杯、衛生筷、用完的膠帶圈

等做出漂亮作品,認識繪畫基礎概念,在遊戲中學習藝術,

用啟發式教學帶領兒童生態創作。

【活動日期】2012 年 07月 05日至 08月 09日      (日間 )15:00~16:30 ( 夜間 )19:30~21:00【活動對象】國小2年級到國小 6年級,名額 15名。     (滿 10人始開課)【活動費用】會員子女 1400 元、非會員子女 1600 元     (含每堂課材料費用)【報名方式】線上報名或 e-mail 報名,請洽台南分會秘書。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 話/ (07)322-7526 許怡雯

傳 真/ (07)322-7523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6/06(三)2012 海洋影展

06/13(三)台灣版的龍貓森林 ~ 自然谷/吳杰峯

06/20(三)不可思議的國度 ~ 巴基斯坦/蘇文華

《自然體驗》●悟洞自然教室六月工作假期

春天花開的油桐、百部、懸鉤子…等都將在6月的悟洞結果。

幸運的人仍然有機會見到螢火蟲喔。

【活動時間】6月 4-5日、8-9日、9-12日、16-17日、16-19日、23-24日(若時間有變動將於出發二日前通知。)

【活動對象】認同悟同自然教室理今及對協力造屋有興趣的夥伴。12歲以下小朋友若欲參加,請先聯絡洽商。

【活動費用】每人每日食宿200 元,保險自理。【活動說明】請洽協會網站之近期活動-好野人工作假期網頁

地 址/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三段 13 號 3 樓

電 話/ (03)964-1059 徐雅玲

傳 真/ (03)964-1055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活動詳情,請洽分會秘書。

《自然體驗》●夏至關燈走戶外。雙連埤兩棲調查

今年 3月 27日〝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候,邀請您來美麗

的雙連埤走走,藉由定期自然觀察與調查瞭解環境的改變。

【活動時間】06月 22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活動費用】免費,採預約申請解說介紹。【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19日為止

●雙連埤生態介紹

在緯創人文基金會的支持下,承租雙連埤生態教室,除提

高生態教室使用率外、亦推廣野生動物保護區濕地生態教

育並提供相關之教育與觀光資源。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 30日、07月 28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06月 20日、07月18日為止

地 址/台東縣卑南鄉泰安村 71號

電 話/ (089)613-633 莊詠婷

傳 真/ (089)229-547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06/08(五)自然醫學與整體健康/許心華、謝天渝

     (地點:台東市博愛路 478 號,台東誠品 2F)06/15(五)台東尋蛙趣/方正儀

     (地點:台東市新社三街 8 巷 43 號)

《自然體驗》●利嘉林道定點觀察

時序入夏,在炎熱的六月,趕快來去利嘉林道避暑!置身山

嵐中,吹著山上天然的冷氣,享受芬多精的SPA,何等愜意!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 02日 08:20~12:00     (08:20國軍公墓停車場集合併車上山)【活動地點】卑南鄉泰安村利嘉林道 16K 處【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防護用品、觀察工具、手套、垃圾夾。【活動費用】免費

●加路蘭定點觀察

每月第三個星期六加路蘭定點觀察,邀大家呼朋引伴並帶

著您的好奇心,一起來去海邊 " 吹 " 海風!

【活動時間】2012 年 06月16日 08:20~12:00     (08:20伽路蘭遊憩區停車場集合)【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防護用品、觀察工具、手套、垃圾夾。【活動費用】免費

Page 29: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29

●會員入會費 +年費

□一般會員 NT$2,000 □學生會員 NT$1,000

●會員續年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 (6 期 ) NT$120 □一年 (12 期 )NT$200

●贊助捐款 NT$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徵信刊登:捐款人姓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其他(課程、活動、義賣品):

購買義賣品不足 1000 元者,請另加郵資 80元

我願意!

捐款/會費(定期定額) 郵局轉帳/信用卡授權書

捐款支持/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從事推動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護等相關工作

●贊助捐款 

 *單筆捐款:NT$ __________

 *定期定額捐款:□ NT$300  □ NT$500  □ NT$1,000

□ NT$ 其他___________

自民國__年__月 至 民國__年__月共___期,

定期於每月 10 日自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捐助

‧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國際荒野 □自然谷環境信託

‧ 徵信刊登:將捐款人姓名與金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入會費及年費 ( 新入會會員須繳交會費及年費 ) *入會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會員年費:

 □ NT$1,000  □ NT$500(學生會員)

 *定期定額年費續繳:

自民國__年至民國__年共__期,每年應續年費 □一

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定期於每年 1 月份自

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續繳年費。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6 期)NT$120  □一年(12 期)NT$200

快報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金額 NT$ _______(持卡人請務必親填)

●信用卡資料

持卡人姓名___________

信用卡號_______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年/___月 卡別□ VISA □ MASTER

持卡人簽名_________ ( 須與信用卡之簽名一致 )

持卡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_

●郵局轉帳資料

*存簿儲金:

 立帳局名______________ 郵局

 局號/_________  帳號/________

*劃撥儲金:

 帳號/_______________

 授權人簽名_____________ ( 須同帳戶名 )

 授權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

●捐款人/會員資料

姓名___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身份證字號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生日/民國__年__月__日

聯絡電話/日間 ________ 夜間 ________

行動 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據抬頭/_____________□同捐款人/會員 

 收據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日/民國___年___月___日

 *定期定額捐款收據將於隔年 2、3 月統一寄發,以方便保存與

報稅 

Page 30: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30

Page 31: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31

Page 32: 荒野快報第242期

Vol.24232

  

台北總會/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1 樓 電話/ (02)2307-1568 傳真/ (02)2307-2568 理事長/賴榮孝 秘書長/林金保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sow.org.tw

  淡水聯絡處/新北市淡水鎮區三民街 11-2 號 電話/ (02)2621-7305 傳真/ (02)2626-6878 

  淡水自然中心/電話/ (02)2801-1858 傳真/ (02)2801-1858 秘書/陳明慧 志工/宋宏一

  北海聯絡處/新北市三芝區中山路一段 72 號 電話 &傳真/ (02)2636-5828 聯絡人/李元瑞、王元瑩賢伉儷(志工)

  八里聯絡處/新北市八里區舊城村中華路二段 520 號 2 樓 電話/ (02)2625-6915 聯絡人/童憶(志工)

  汐湖聯絡處/新北市汐止區忠二街 18 巷 1 號 電話/ (02)2642-9418 傳真/ (02)2648-9329 聯絡人/林智謀(志工)

  三角湧聯絡處/新北市三峽區清水街 369 號 3 樓 行動電話/ 0922-815-281 聯絡人/吳珮怡(志工)

  金門山外聯絡處/金門縣金湖鎮新市里自強路 2號 電話/ (082)331-428.333-771 聯絡人/鍾耀全(志工)0932-898-037

桃園分會/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號 電話/ (03)425-8009 傳真/ (03)425-7996 分會長/張演祺 秘書/洪麗珠

  北桃園聯絡處/行動電話/ 0931-298-208 聯絡人/羅美玲(志工)

新竹分會/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86-1 號 電話/ (03)561-8255 傳真/ (03)561-7555 分會長/劉月梅 秘書/張靜珠、魏芷蘭、陳可萱

  關西聯絡處/新竹縣關西鎮青山街 299 號 電話/ (03)587-0346 聯絡人/羅吉曉(志工)

台中分會/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話/ (04)2472-8468 傳真/ (04)2472-1468 分會長/游永滄 秘書/謝玟蒨、張郁玟

雲林分會/雲林縣斗六市公誠里慶生路 300 號 2樓 電話/ (05)700-3977 傳真/ (05)537-9553 分會長/江季翰 秘書/張惠茹

  西螺聯絡處/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53 號 電話/ (05)587-1102 傳真/ (05)587-5084 聯絡人/游熙明(志工)

嘉義分會/嘉義市德明路 155 號 電話/ (05)291-1547 傳真/ (05)291-1873 分會長/吳金治 秘書/蔡佩君

  大林聯絡處/台灣嘉義縣大林鎮中山路 2號 電話/ 0928-258-167 聯絡人/許銘坤(志工)

台南分會/台南市中華東路三段 452 巷 8 弄 7 號 電話/ (06)260-7259 傳真/ (06)260-5628 分會長/黃嘉隆 秘書/吳美玲、邱鈺婷

  新營聯絡處/台南市新營區中山路 20 號 11 樓之 2 電話/ (06)633-7268 傳真/ (06)635-9728 聯絡人/李坤昇(志工)0937-304-788

  善化聯絡處/台南市善化區中山路 213 號 2 樓 電話/ (06)583-1111 傳真/ (06)583-4988 聯絡人/黃敏忠(志工)

高雄分會/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話/ (07)322-7526 電話 &傳真/ (07)322-7523 分會長/林維正 秘書/許怡雯

  左營聯絡處/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 393 號 電話 &傳真/ (07)347-9069 聯絡人/廖漢益(志工)

  苓雅聯絡處/高雄市苓雅區福建街 203 號 電話/ (07)537-1073 聯絡人/李革宏(志工)

宜蘭分會/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三段 13 號 3 樓 電話/(03)964-1059 傳真/ (03)964-1055 分會長/徐朝強 副分會長/周嘉德 秘書/徐雅玲

  雙連埤環教基地/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雙埤路 21 之 1 號 電話/ (03)922-8980 秘書/高穎、潘倩玉

花蓮分會/花蓮市尚志路 9-2 號 2 樓 電話/ (03)835-7070 傳真/ (03)836-0010 分會長/熊帆生 秘書/楊和玉

台東分會/台東市新社三街 8巷 43 號 電話/ (089)613-633 傳真/ (089)229-547 分會長/楊坤城 秘書/莊詠婷

自然谷環境信託/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鹿寮坑 197 號 電話/ (03)593-4095 傳真/ (03)593-5152 秘書/吳語喬

尼加拉瓜荒野/ Los Robles, Hotel Colon 1C Sur y 3C. Arriba, Residencia “Los Chilamates”Managua. Nicaragua

       電話/ (+505)278-4066 傳真/ (+505)270-2462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邱倚星 Danilo Y.H. Chiou(志工)

澳洲荒野/ 5 Minna Close Belrose NSW 2085 Australia 電話/ (+612)9485-8888 傳真/ (+612)9485-889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吳進昌(志工)

馬來西亞砂勞越荒野/ No. 87 Ewe Hai Street, 93000 Kuching, Sarawak E. Malaysia 會長/謝盛財(志工)

          電話/傳真:(+60)82-420290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拯救荒野要先從拯救荒心, …只有改變人心才是保護環境最根本的方式!』荒野保護協會顧問 李偉文醫師 曾經這樣說。

生態心理學首版一發行即獲得各界好評,2012年地球日修訂推出再版,在地球重生的時刻,讓我們再次藉由本書貼近自然、復育地球、療癒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