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快報第246期

32
246 2012.10.05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 Contents 國內郵資已付 北台字第 5898 中華郵政北台字 1876 登記為雜誌交寄 輯/林金保 輯/李佳玲 真/(022307-25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人/賴榮孝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理事長信箱 03 用行動關懷海洋 專題報導 04 守著沙灘守護東方環頸鴴 07 東方環頸鴴,明年再見 08 東方環頸鴴調查分享 - 在青空下相會 活動報導 09 寫給荒野新竹淨灘的夥伴們 - 我 . 愛 . 你 . 們! 他山之石 11 2012 亞太環保青年論壇 - 打破藩籬,共創環境保育 地球村 13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14 環境 . 論壇 . 韓國 15 韓國環境論壇旅 16 唯有透過教育,才能真正改變 荒野心情 17 培力工作坊第五期 - 在你我的行動中,讓我看見希望 荒野圖書室 19 《瓶裝水的真相》內容摘文 秘書處報告 22 2012 年 8 月份徵信 23 2012 年 8 月份會務紀錄 24 近期活動 遠離「」命,「」缺你加入! 荒野多年來持續號召志工、民眾與企業一同揮汗響應國際淨灘日, 今年我們找到台灣必須挺身而出、責無旁貸的證據,期引起更多人 關注,除了維護乾淨海岸線,還要終結海洋生物誤食垃圾命。 2012 年 9 月 15 日星期六國際淨灘日「海」缺你的加入! 2012 國際淨灘日, 〝海〞缺你加入

Upload: sow-taiwan

Post on 20-Feb-2016

2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荒野多年來持續號召志工、民眾與企業一同揮汗響應國際淨灘日,今年我們找到台灣必須挺身而出、責無旁貸的證據,期引起更多人關注,除了維護乾淨海岸線,還要終結海洋生物誤食垃圾「塑」命。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國際淨灘日「海」缺你的加入!

TRANSCRIPT

Page 1: 荒野快報第246期

期2462012.10.05 出 刊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目  錄 Contents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青 年

郵 局

許 可 證

北台字第 5898 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

第 1876 號 執 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總 編 輯/林金保

編   輯/李佳玲

傳 真/(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發 行 人/賴榮孝

主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理事長信箱

03 用行動關懷海洋  專題報導

04 守著沙灘守護東方環頸鴴07 東方環頸鴴,明年再見08 東方環頸鴴調查分享 - 在青空下相會  活動報導

09 寫給荒野新竹淨灘的夥伴們 - 我 . 愛 . 你 . 們!  他山之石

11 2012 亞太環保青年論壇 - 打破藩籬,共創環境保育地球村

13 ThinkGlobally,ActLocally.14 環境 . 論壇 . 韓國15 韓國環境論壇旅16 唯有透過教育,才能真正改變  荒野心情

17 培力工作坊第五期 - 在你我的行動中,讓我看見希望  荒野圖書室

19 《瓶裝水的真相》內容摘文  秘書處報告

22 2012 年 8 月份徵信23 2012 年 8 月份會務紀錄24 近期活動

遠離「塑」命,「海」缺你加入!荒野多年來持續號召志工、民眾與企業一同揮汗響應國際淨灘日,

今年我們找到台灣必須挺身而出、責無旁貸的證據,期引起更多人

關注,除了維護乾淨海岸線,還要終結海洋生物誤食垃圾「塑」命。

2012 年 9 月 15 日星期六國際淨灘日「海」缺你的加入!

2012 國際淨灘日,

〝海〞缺你加入

Page 2: 荒野快報第246期
Page 3: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3

理事長的話

用行動關懷海洋

理事長信箱:傳真(02)2307-2568

E-Mail:[email protected]

荒野保護協會以棲地守護為

宗旨目標,曾有老師問怎麼荒野

開始關懷海洋了?什麼時候也在

做這種枝節末端的淨灘撿垃圾活

動?

就棲地守護而言,海洋應

該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棲地,我

們知道海洋佔地球面積三分之二

以上,其中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

物存在海洋中,其中珊瑚礁生物

多樣性僅次於熱帶雨林,有許

多奇妙有趣的生命現象也在海

洋中發生。就演化學來看,陸地

上的生物也幾乎都是從海洋演化

而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史上最具雄心的行

星探測任務「火星科學實驗」 (MSL),今年八月已經到達火

星將「好奇號」(CURIOSITY)

漫遊車送抵火星地表展開探索任

務。可是對存在地球上的海洋,

其實還存在這很多未知值得探索

的課題。

台灣被巴士海峽、台灣海峽

與太平洋圍繞,是個海島,從歷

史上來看,台灣住民不管新來後

到,許多都是從內地 ( 不靠海 )來的,從風俗民情、生活起居,

基本上都屬於陸地的思維。而且

這一百多年來,台灣的統治者不

希望民眾接近海,看見海,許多

海岸被消波塊阻隔,沙灘上到處

是垃圾。我們只有海鮮文化,並

沒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所代表

的寬容壯闊、勇於冒險、視野恢

弘,甚至面對海天一線所領悟呈

現的純真浪漫,是值得我們追求

會塑造的文化意象。

荒野保護協會為了推動海洋

教育,除了愛鯊行動,還有海洋

巡迴影展、海洋講座、永續海鮮

指南……等,而動員會員參與九

月的國際淨灘活動,更是實現愛

海的具體行動。

荒野的淨灘活動不僅僅撿

拾垃圾而已,在活動前一定會進

行教育活動,透過海鳥胃等體驗

活動,讓參予者了解無心丟棄的

垃圾不僅破壞海岸棲地景觀,也

造成海洋生物的危害。今年別提

出「塑誰殺了信天翁?」的主題

訴求,每年有數以萬計中途島的

小信天翁死於非命,海洋學家解

剖後發現大部分死掉的信天翁胃

裡頭全部都是塑膠製品,科學家

檢視分析這些塑膠製品,其中有

14.1% 來自台灣,而海科館陳麗

淑老師也發現台灣海岸的垃圾中

也有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其他國家

的海飄垃圾,海洋垃圾議題不僅

造成海洋生物的危害,已無國界

之分。

從 2005 年到現在,荒野發

動的淨灘活動已經超過 25000 公

參與,總長度則超過 150 公里,

清除垃圾總量則有 71 公噸以上。

我們採用 ICC 淨灘紀錄表,把每

一樣垃圾進行記錄統計分析,其

中玻璃飲料瓶總長度約為 2.6 做

澎湖跨海大橋,塑膠飲料瓶堆疊

起來超過玉山的高度。

清除海灘垃圾只是行動,行

動的目標是促請政府和民眾可以

從源頭減量。這些統計資料除了

上傳國際淨灘網站外,也函文給

政府相關單位,因而促成政府採

取有色玻璃飲料瓶的回收機制,

更讓政府採取一次性飲料包裝的

管制策施。

促成政府和民眾用行動關心

海洋文化,海洋生物的生存權,

以及創造優質的海洋環境,才是

荒野推動海洋教育和淨灘活動最

終的目的。

親愛的荒野伙伴:

Page 4: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4

專題報導

4

守著沙灘守護東方環頸鴴! 文、圖/賴榮孝(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自然名:菩提樹)、

周川夏(台北地區東方環頸鴴調查志工,自然名:荒野之狼)、 謝祥彥(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雁子)、 蔣忠祐(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實驗室老師)

定點觀察

定點觀察站的設立是荒野長

期守護棲地的第一步,我

們規劃每個會員都能接受自然

觀察的訓練打開親近自然的任

督二脈。如果有時間和願意付

出,則可以接受解說員訓練,

解說員結訓後,如了擔任解說

導覽任務,每個解說員都要選

定一個自然野地作為長期觀察

的點。目前在全台已有超過五

十個定點觀察站,透過定期定

點的觀察紀錄,不僅僅可以增

長自然知識,了解大自然的脈

動,長期累積的生態紀錄將會

是台灣最完整的基礎資料。

15 年前我選擇挖子尾作定

期觀察點,每個月至少一次觀

察,從生態門外漢開始學習認

識螃蟹和鳥類,從最常見的清

白招潮蟹、網紋招潮蟹,逐步

認識北方呼喚招潮蟹、雙扇股

窗蟹、相手蟹、斯氏沙蟹、角

眼沙蟹……,當看到如千軍萬

馬般在沙灘上移動的可愛和尚

蟹,我就深深愛上挖子尾。

黑面琵鷺我相信挖子尾應該也是黑

面琵鷺遷徙時會選擇駐足的地

方,過去十幾年卻一直無緣親

眼目睹,直到 2011

年比較密集觀察

(約一星期一次),

終於有三筆共九隻

的紀錄,甚至在

2011 年 5 月 31 日

正在觀察東方環頸

鴴,突見空中飛來

四隻非尋常白鷺,

初以為是埃及聖環

的鳥類,透過望遠

鏡頭才發現是黑面

琵鷺,牠們起飛降

落,飛越頭頂,這

該是我們在挖子尾定觀最快樂

的一天之一。

2012 年黑面琵鷺過境挖子

尾則有四筆資料共計 60 隻。 

(4 月 16 日 13 隻、5 月 9 日 18 隻

、5 月 14 日 27 隻、6 月 8 日 2 隻)

黑面琵鷺從二十年前的三

百多隻,到 2012 年在台灣的紀

錄已經超過一千五百隻,中南

部西海岸濕地冬季幾乎都可以

發現黑琵蹤跡,甚至宜蘭也有

穩定的族群度冬,而挖仔尾這

兩年過境的數量增加,更顯其

單剛過境旅館的重要性。

東方環頸鴴東方環頸鴴屬於冬候鳥,

有別於鷺科鳥類可以涉水覓食

及雁鴨科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鷸鴴科只能利用退潮後在淺灘

上活動,所以一般稱牠們為岸

鳥。這些鷸鴴科鳥類總是乘著

東北季風而來,春天時南風一

起,牠們又乘風北返,停棲時

總是逆風而立,所以劉克襄老

師特別稱牠們為風鳥。

南風起,多數的東方環頸

鴴就啟程北返,少數會留在台

灣繁殖,劉克襄老師二十幾年

前在淡水河口北岸的沙崙已有

其繁殖紀錄,而台灣最大的東

方環頸鴴繁殖族群可能在中部

的彰濱海岸。

2006 年溼地志工發現在十

親鳥在雛鳥身旁亦步亦趨的保護著

Page 5: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5

專題報導

三行博物館外的北堤沙灘有東

方環頸鴴繁殖,開啟了守護風

鳥皮諾查的故事。

自從 93 年八里左岸自行車

道完工之後,自行車道沿著挖

子尾自然保留區的邊沿架起了

木棧道,也對棲息在挖子尾的

生物造成嚴重的干擾。而北堤

沙灘這處積水區正好提供水鳥

減輕干擾壓力的所在,我們在

這裡記錄到唐白鷺、大脊鷗、

紅領瓣足鷸、彩鷸……等,當

然最特別的,是原來東方環頸

鴴繁殖的沙丘環境已經改變,

加上因為遊客的干擾,所以牠

們就轉移到挖子尾外灘和北堤

沙灘築巢。

95 年我們在北堤沙灘發現

有東方環頸鴴親鳥擬傷行為,

現場還有一些用漂流木、廢棄

籃子甚至大型寶特瓶構築的奇

怪裝置物,靠近一看,裡頭竟

然有鳥蛋,而且構造物都為親

鳥留了出入口。這下我們緊張

了,因為根據經驗,鳥類繁殖

時遇到干擾,經常會有棄巢的

情形發生。

於是聯繫東海水鳥研究室

的劉威廷,他的碩士論文研究

東方環頸鴴在中部的繁殖,他

說東方對自然物的干擾有一定

的接受度,所以建議我們要先

注意親鳥是否有回巢孵蛋的動

作?並特別北上指導如何進行

繁殖觀察紀錄。

於是我們排班,透過望遠

鏡我們確認親鳥有回來孵蛋,

就任由這些構造物繼續存在,

我們嘗試進行相關的紀錄。

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北

堤沙灘更大的危機是有沙灘車

活動,趕緊聯繫縣府農業局和

台北市野鳥學會進行現勘,研

擬對策。現勘當天,在何一先

的指導下,第一次看到剛孵化

的幼鳥,看它可愛的模樣,真

叫人喜歡。

農業局業務單位也認同我

們的訴求,趕緊運來紐澤西護

欄把幾個出入口擋住,即使當

天遇到颱風來襲,吊車陷入泥

沼中,仍完成任務。

颱風過後,到現場一看發

現滄海桑田,整個沙灘完全被

海浪吞食,積水區的面積也增

加了好幾倍,幾乎所有巢位無

一倖免於難,心中蠻難過的,

但是想到颱風也是自然的一部

份,要在自然中生存必須面對

它的挑戰。

其後在我們持續觀察中,

部分親鳥又選地方重新下蛋,

可是當時已經七月中旬,繁殖

期進入尾聲,我們當年的觀察

也劃上句點。

2011 年我們從四月底至七

月下旬,每週一次到沙灘上調

查,所以有了比較完整的資料

可以做簡單的分析統計如下:

1. 76 巢共 154 顆蛋

2. 巢邊發現幼鳥 2 隻,另有

一隻夭折幼鳥殘骸

3. 疑似棄巢 3 巢 9 顆蛋(超過

3 個星期,且最後沒有親鳥孵

蛋痕跡)

4. 可能被水沖走 2 處共 3 顆

蛋(發現蛋的位置非巢位)

5. 沒有再發現共 26 巢(根據

資料顯示,鳥巢應該還在,只

是調查時未再發現,有可能的

原因一:標誌傾倒。

 原因二:調查時沒注意到。

 原因三:潮水或風沙掩蓋。

 原因四:其他因素。)

6. 0519 調查時,因前週下雨

導致北堤積水區水位上升

超過兩倍大淹沒至少 3 幾

個巢位。

7. 0721 調查時,挖子尾可能

是政府單位大淨灘,只有找

到 1 個巢位 3 顆蛋,其餘全

數被掃光,幸好繁殖已近尾

聲,由前兩週調查資料大約

過境挖子尾的黑面琵鷺

2012 年繁殖調查結果一覽表

調查區 總計成功

巢數

孵化

成功率

未知

巢數

失敗

巢數

失敗原因

天候 人為干擾 棄巢 未知

A 45 10 22% 21 14 1 4 1 8B 5 2 40% 3C 45 17 38% 19 9

總計 95 29 31% 43 23 4 4 2 13

Page 6: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6

專題報導

損失約 3 個巢位。

2012 年四月初就發現幼鳥

活動,於是提前進行調查,自 4

月 9 日開始調查,調查人員也

增加了。荒野的調查是比較沒

有那麼嚴謹,畢竟這不是我們

的專業,年初曾經和中華鳥會

進行過研商,本來要進行一項

守護行動計畫,也因故未能執

行。但為了能累積科學化的數

據來証明這塊棲地的重要性,

我們從六月開始採用規格化的

紀錄方式,並對發現新巢位會

進行漂浮法巢蛋紀錄,以便能

更清楚掌握巢蛋孵化的時程,

並能追蹤瞭解其繁殖成功或是

失敗。

在今年度我們自 2012 年

4 月 9 日至 7 月 25 日共進行了

25 次的調查,一共紀錄 95 巢,

238 粒蛋。如以同一天調查最多

巢位來估計,在挖子尾以及北

堤沙灘繁殖的東方環頸鴴超過

30 對。總成果呈現:A 區與 C

區為主要繁殖的地區,各有 45

巢的記錄,繁殖成功的巢數,

以 C 區較多,整體的孵化成功

率約在 31%(三區分别為 A 區

22%、B 區 40%、C 區 38%),

與劉(1999)年在彰濱工業區

調查的孵化成功率(89%)相比

僅約 1/3,主要受影響的部份是

今年前半期的調查因無較完整

的調查資料,許多的巢蛋資料

僅能判定為未知,明年度的調

查在前期即進行較完整的記錄

可增加資料的正確性。

確定失敗的 23 巢中,主要

受到天候影響有 4 巢,主要是

巢位選擇在低窪地區遭淹水,

人為干擾的有 4 巢,包括車輛

壓過、腳印踩到、或旁邊有燒

烤痕跡等等,有 2 巢為親鳥棄

巢,另外有 13 巢是整個巢蛋消

失,但仍未到孵化的日期,巢

區又無明顯受影響的情況,是

比較困擾的部份,不知是否有

其他人為的干擾因素所導致,

像五月底的淨灘活動、六月份

排水線路的挖掘等等。而這些

失敗原因與劉(1999)的研究

比較,挖仔尾地區受到淹水的

狀況似乎較彰濱地區的繁殖地

低,主要可能是沙地環境的排

水性較工業區內礫石地環境的

排水性佳,較少受到淹水導致

巢蛋泡水的影響。

結語

其實我們調查的範圍在

2010 年都已納入「淡水河流域

國家級重要濕地」,從收集和

調查的資料看來,它是北台灣

東方環頸鴴最重要的繁殖地,

而且黑面琵鷺過境利用率也顯

致提高。

從新北市政府每年對自然

保留區的預算編列,只編列不

到一百萬進行清潔維護,這就

是政府對生態保育的態度,消

極到令人搖頭。過去幾年行政

院撥發經費給地方政府進行濕

地保育復育教育,我們幫新北

市政府撰寫計畫爭取到經費,

可是新北市政府連區區二三十

萬配合款都籌湊不出來,以致

經費被收回,也是匪於索思。

東方環頸鴴願意選擇淡水

河流域重要濕地為繁殖地,作

為世界級保育類生物黑面琵鷺

的過境旅館,而我們對淡水河

流域重要濕地有沒有更積極的

保育策略?是不是應該投入更

多資源進行生態調查和環境監

測?甚至於應進行保留區範圍

的重新評估,或有沒有可能在 4

至 7 月間進行相關管制方案?

如禁止車輛進入沙灘區,讓東

方環頸鴴可以安心在這個區塊

繁衍下一代,讓黑面琵鷺可以

自在過境免於干擾。

2012 年四月初就發現幼鳥活動,於是提前

進行調查,自 4月 9日開始調查,調查人員

也增加了。

Page 7: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7

專題報導

2006年夏天第一次

與阿孝老師、川

夏大哥等人,前去挖子尾溼地,

進行東方環頸鴴的調查工作,這

次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

奧妙!因為怎麼會有鳥媽媽不

築一個鳥巢,而是直接把蛋下在

沙地上,在這炎熱的夏天蛋不會

直接就烤熟了嗎?那如果蛋下

到地上後,被人撿走或被流浪狗

踩到怎麼辦?帶著種種疑惑前

去調查,才發現在那麼大的一片

沙灘上,想找顆鳥蛋無疑是大海

撈針!更何況第一次參與的我,

卻因為害怕每踏下一步時,會聽

到踩下時發出碎裂聲,就此喪生

了一顆鳥蛋的生命,而在沙灘上

舉步維艱。不過在觀察的過程當

中,我發現親鳥會利用牠的一項

絶技,假裝受傷,來引開干擾牠

們的人們及狗。且親鳥在照顧鳥

蛋時無微不至,在盛夏的炎熱中

會來回運水替鳥蛋降溫,也因此

讓我對這群可愛的鳥兒留下深

刻的印象。

2012 年棲地委員會重新組

織志工參與東方環頸鴴的調查

工作,從 4月至 7月期間,進行

每週一次的調查,很幸運的請到

東海大學蔣忠佑老師,指導我們

用科學化的方式進行記錄,讓我

們學會如何透過親鳥的腳印、地

形的判讀來找尋巢位,並運用漂

浮法(註 1)判別鳥蛋生長情形,

然後再使用 GPS記錄鳥巢分佈的

位置。更高興有機會前去彰化參

觀他們的調查樣區及方法,比起

挖子尾目前只發現東方環頸鴴,

他們那裡還有小燕鷗、高蹺鴴及

燕鴴在繁殖。藉此機會,我發現

原來各種鳥蛋雖都是模擬石頭

的紋路生存在沙灘上,但花紋、

色澤各有特色,如燕鴴的蛋徧黑

、小燕鷗的蛋殼顆粒比較大,一

但看久了就很容易區分。到了晚

上要徒手捉鐵嘴鴴時,當下還真

怕牠會啄我,但牠卻出乎意料的

乖巧,讓我捉在手上也不會反抗

,原來水鳥比山鳥溫馴得多,這

真是十分有趣的經驗。

今年調查遇到幾次颱風,

造成一些巢位消失,但天災不可

避免,我們主動行文相關公部門

,希望他們在東方環頸鴴的繁殖

季節期間,不要進行機具淨灘,

但仍無法避免或阻擋機動性車

輛進入,例四輪傳動車、機車等

等。慶幸的是,還是記錄到 95

巢 238 顆蛋。期望明年還是可以

遇見牠們,也希望後續除了透過

我們的調查及守護,也還能夠讓

更多人知道這塊沙灘的重要,更

期許公部門可以拿出魄力進行

管理,讓東方環頸鴴能夠世世代

代、生生不息的在挖子尾生活。

在此感謝川夏大哥、阿孝

老師、楓香、拉拉、凃凃、逸軒

、炘炘、道惠及曾參與過東方環

頸鴴調查的夥伴們,想對你們說

聲:有你們一起參與,真好!

註解 ____________________註 1. 漂浮法:將鳥蛋放入水中,觀察

其漂浮起來的位置,藉此了解鳥

蛋還有多久才會孵化,此方式有

研究顯示不會影響鳥蛋的成長。

東方環頸鴴,

  明年再見文/謝祥彥(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雁子)、圖/周川夏(台北地區東方環頸鴴調查志工,自然名:荒野之狼)

用科學化的方式進行記錄,讓我們學會如何

透過親鳥的腳印、地形的判讀來找尋巢位。

與十元硬幣一樣大小的東方環頸鴴鳥蛋,

一個新生命正孕育著誕生。

保護自然棲地,不只是保存生物多樣性,也是人類生存的最後一道防線。荒野成立 17年來,藉由「棲地圈護」的方式,集結成千上萬志工的力量,在全台各地為你我守護自然棲地。我們在全台灣還有 15個像挖子尾一樣的棲地,呵護東方環頸鴴等生物不受傷害,期待他們一吋吋成長蛻變。

你我都可以成為關懷棲地的天使,透過荒野定期定額捐款計畫,每個月為守護工作投注一些心力,見證棲地守護的成果。

現在起加入定期定額捐款計畫,每月捐款 600 元來當棲地守護者,請立即行動,翻到 P.29。

定期定額捐款計畫

來當棲地守護者

Page 8: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8

專題報導

過去幾年在大學做研究助理

的日子,經常要揹著重裝

往山裡跑做鳥類繫放,在這期

間摸了無數山中小鳥、看到許

多各式各樣的鳥巢、觀察過一

些不同類型的鳥蛋,大概是因

為這樣的經歷,讓我在剛進荒

野沒多久就忍不住跟著大家一

起衝向海邊。

還記得剛踏上挖子尾沙灘

時,第一個念頭是:「天啊!

怎麼到處都是垃圾!」望著這

片廣闊的沙灘,想到我們的任

務是要尋找那小小的鳥蛋,彷

彿要從大海裡撈針!原本對自

己的眼力還有點信心的我,第

一次做東方環頸鴴調查時,只

能乖乖跟在川夏大哥和雁子的

後面,亦步亦趨,放眼望去除

了數不清、說不完的廢棄物以

外,就是黑黑灰灰的沙子,就

算我用力睜大了眼睛,想像自

己應該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蛛

絲馬跡,雙眼卻老是自動略過

那和沙地顏色差不多、偽裝得

極好的鳥蛋。

幾個人一起走過相同的路

線,我總聽到身旁的人喊著:

「那裡有一巢!」或者是:「

這裡有三顆!」……於是,我

不得不徹底放下了自己擁有一

雙火眼金睛的幻想,認真觀察

起鳥媽媽們所選擇的巢位,到

底什麼樣子的地方是牠們認為

理想的育雛環境?是否有對我

們來說不明顯的小細節,但卻

是鳥爸爸和鳥媽媽們日常生活

會留下的痕跡?只要我們願意

用心去感受,其實就能發現很

多平常不曾留意的事物,當我

不再著重於只想要發現鳥蛋這

件事,耳朵就自然打開了,繼

續往某個方向前進時,我聽到

鳥爸媽在空中徘徊急得啾啾叫

的警戒聲;細碎的腳印在沙灘

上交織如畫,那是親鳥為了生

活而忙碌所留下的印痕,只要

仔細循線而上,就會在幾處腳

印最為聚集的地方看到一窩巢

蛋。

每一窩最多有三顆蛋,每

顆蛋上面都會有深淺不一的黑

色斑點,親鳥會直接將鳥蛋下

在沙地上,不似一般看到由樹

枝、枯草、塑膠等巢材編築而

成的鳥巢,若鳥蛋上沒被沙子

所掩埋,這就是鳥爸媽正在孵

蛋的證明。雖然經常帶著惺忪

的睡眼趕第一班捷運前往挖子

尾,也有好幾次因為其他工作

沒辦法去調查,然而川夏大哥

每週準時寄來的調查報告,總

讓我想起那些小鳥在沙灘上輕

盈奔跑與快意飛翔於天空的身

影,感覺挖子尾已經不單只是

三個字的名稱,而是一段段生

命歷程的開始。

我們常常在沙灘上看到成

群的野狗、釣魚人、還有沙灘

車駛過的輪胎痕,不禁為這一

群相比之下嬌小玲瓏許多的鳥

兒憂心,若是遇到颱風或暴雨

來的日子,更是讓人不知道該

如何是好。心中雖然清楚大自

然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

理,也只能幾聲輕嘆後,衷心

祝福牠們平安長大。萬物的演

化自有其法則,除了努力去做

能力所及的事情外,我只想好

好看著牠們在青空下用力活著

的模樣,每一下振翅、每一個

跳躍、每一聲鳴叫都各自擁有

其意義,也讓我更加了解牠們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讓生命

更加完整。

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季在七

月底進入尾聲,最後一次調查

沒有找到幾顆蛋,不過每當想

像著牠們破殼而出,在鳥爸媽

身旁跟前跟後,最終一隻隻隨

風展翅翱翔,我的嘴角就不自

覺上揚了起來。

東方環頸鴴調查分享

在青空下相會

文/凃志昀(荒野台北地區秘書,自然名:凃凃)

在沙灘上輕盈奔跑與快意飛翔於天空

的身影,是一段段生命歷程的開始。

Page 9: 荒野快報第246期

寫給荒野新竹淨灘行動的夥伴們:

我 . 愛 . 你 . 們!

文/劉月梅(荒野新竹分會會長、2012 國際淨灘日總召,自然名:小草)

圖/荒野新竹分會提供

Vol.24699

活動報導

2012 年 9 月 15 日是今年的

國際淨灘日,雖然遇到三巴

颱風來攪局,但因為荒野新竹

夥伴的努力及積極應變下,雖

然天空有點陰、空氣中還有淡

淡的雨水氣味,可是今年的淨

灘卻也讓我們留下了值得珍藏

的點點滴滴,如穿著雨衣或雨

鞋淨灘、千人大會師、炫蜂團

共同大大的謝天、南部企業一

同來感受新竹的風及熱情,活

動能夠如此順利及值得記憶,

該感謝的人還真不少。

也感謝老天爺讓三巴颱風

只影響到北部地區,而新竹恰

巧在邊緣,讓我們在大雨過後

的時間,仍能有數個小時能夠

爽涼的淨灘。也因為三巴颱風

的關係,我們仍堅持在有點風

雨的影響下淨灘,感動了許多

人。

更加感謝新竹的每一位夥

伴,因為在有點雨的狀態下,

決定要繼續淨灘活動,我們就

得多出更多的工作,如場佈組

需要固定得更牢靠,要更多人

力處理積水及人行步道等。解

說帶隊組得耗掉更大的聲音解

說、廣播組耗掉更多力氣來指

揮及說明、醫療組更小心守護

大家的健康、交通組要來回指

引參加民眾與車,並控管的井

井有條。行政組則得完成許許

多的突發事件,例如記錄表護

貝、雨衣的購置、器材的分配

等等。攝影組也是我們的大功

臣,在淨灘前及活動當天來回

穿梭幫大家留下值得珍惜一輩

子的相片,而讓我們可以一直

存著甜美的回憶在腦海中,是

攝影組的功勞。另外今年有數

個解說員擔任餐飲組,一大早

就在協會為大家烹煮著鬆餅,

一片一片的煎,裡面的愛心我

想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報到

處還有一群忍受著風吹的解說

員,在為我們處理著淨灘人員

雜項需求,當大家將一袋一袋

淨灘的垃圾拿到岸上,還有熱

荒野新竹的夥伴散發的熱情及活力,讓老天爺也捨不得下雨,送給新竹的海灘乾淨清爽!

感謝新竹每一位夥伴,在有點雨的狀態下,

還是決定要繼續淨灘的活動。

活動的成功除事前精細規劃外,也需大家在

執行時擁有活力及熱情,更需天公的配合。

Page 10: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1010

活動報導

心的稱重組幫忙著大家稱重及

記錄,今年的淨灘垃圾總重量

竟多達約 4.5 公噸,可觀吧!

感謝每一位來參加淨灘的

企業及個人,淨灘當天早上,

風雨頗大,有些要來淨灘的人

心中可能都有點憂慮,但大家

依舊不懼風雨,仍前來共襄盛

舉,對我們來說更是大大的精

神支柱,也因為大家的參加,

讓我們帶起隊來更起勁、讓我

們的熱情也更洋溢。這當中包

含有通嘉科技、陶氏化學、京

元電子、興能高科技、力晶科

技、合晶科技、友達光電、奇

美電子、世界先進、台灣應用

材料、和喬科技、頎邦科技、

合晶科技、晶元光電、旺宏電

子等企業之員工,荒野新竹炫

蜂一、二、三團及長期陪伴的

孩子們等等。

一個活動的成功,除了事

前精細的規劃外,也需大家在

執行時擁有活力及熱情,更需

要天公的配合。在農曆七月的

最後一天,三巴颱風裙擺掃到

臺灣北部的這一天,荒野新竹

夥伴散發的熱情及活力讓老天

爺也捨不得下雨,送給新竹的

海灘乾淨清爽,更謝謝新竹每

一位參與活動規劃及執行的所

有夥伴,我—愛—你—們!

在大雨過後的時間,仍能有數個小時能夠爽涼的淨灘。.

撿到超大量的打火機,無法想像如果出現在

信天翁寶寶的胃裡是多麼的難受!

淨灘撿到的針頭,不禁讓人擔心赤腳走在沙

灘上的輕鬆有多危險!

Page 11: 荒野快報第246期

2012 亞太環保青年論壇Asia-PacificEnvironmentalYouthForum6-10August2012,GyeonggiKorea

打破藩籬,共創環境保育地球村文、圖彙整/任麗嫦(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小溪流)

大家好!我們是荒野保

護協會選出來要在八月代表台

灣參加韓國環保論壇的學生。

這個活動為期五天,論壇

主題是「環境汙染」,各國的

年輕人將在論壇中報告自己國

家正在發生的環境汙染議題,

並試著共同討論出改善的具體

行動。

我們會利用這次報告的

機會,讓國外的青年朋友可以

聽聽現在正發生在台灣的事,

把我們的環境議題與努力成果

帶到國際,也聽聽各國第一手

的消息,與在地人的想法 (比

如去了解日本核災以後,當地

人看到的困境 )。互相了解彼

此的環境,希望將國外對於環

境特境的觀點帶回台灣。

十分鐘的簡報中,要涵蓋

「介紹台灣」、「介紹荒野」、

「當地環境議題」、「曾有過

的實踐」四個面向,所以我們

在七月蒐集不同的資料,希望

可以做出令人驚艷,並能深省

的報告。十組團隊一起

報告,如何能夠吸引注

意是很大的挑戰,於是

我們決定用戲劇包裝故

事。從一個二十一世紀

的葡萄牙人作為開場,

因為嚮往著祖先流傳下

來的寶島傳說 Formosa

( 介 紹 台 灣 之 美 ) 而

來到了台灣,在滿心

期待之際,遇到台灣的記

者瓦解了他美麗幻想 ( 帶入

台灣現在的環境議題,主

要是核汙染與海洋汙染 ),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會很

失望。台灣不是不美,只是在

開發的腳步下,急速地被破壞

著。」失落的心情,輾轉遇到

荒野志工 ( 實踐與荒野介紹 )。

介紹荒野的最後,將荒野的宗

旨呼應於西雅圖酋長的文章

( 荒野的價值,生機無限。)

我們致力於環保,是因為福爾

摩沙可以是一座島,也可以是

整個地球,也許有一天,外星

人造訪地球,也可以驚訝地脫

口而出「FORMOSA!」美麗啊!

年輕的我們都曾感動於

自然的美麗,才會有這樣的追

尋。環保的實踐不只一種,讓

自己努力於求取對環境友善的

知識也是一種。站上國際的舞

台,看看別人,也想想自己,

一點一滴充實自己的知識,然

後分享,也讓世界慢慢改變!

圖左起為前往韓國參加亞太環保青年論壇之夥伴們:

宋運川、任麗嫦、盧品潔、李欣澄、王人傑

2012年亞太環保青

年論壇 Asian-

Pacific Environmental Youth

Forum 於今年暑假 8 月 6-10 日

假韓國京畿道城南市市政廳

舉行,主辦單位為韓國京畿道

(縣)教育廳,由於去年台灣

荒野代表的優異表現普獲大會

和參與者肯定,荒野保護協會

再次榮獲承辦單位韓國盆唐環

境民間團結會 Bundang Civil

Solidarity for Environment

的邀請參與此盛會,並於 6 月 9

日遴選出 4 位荒野青少年王人

傑、宋運川、李欣澄及盧品潔

代表協會為台灣環境發聲。

為了讓青年們有更好的

學習經驗,荒野林金保秘書長

用心為孩子們選讀文章「改變

世界,不必我長大」及分享

youtube 影片齊柏林的「從空中

看台灣」,親子團總林耀國團

長(藍鵲)以「13 歲女孩在聯

合國大會震撼世界的演講」鼓

勵孩子們,秘書處策劃了二天

的課程,邀請金保秘書長主講

認識荒野、荒野推廣鄭勝元講

師介紹台灣自然生態之美、公

民教育部胡介申專員分享海洋

污染問題及淨灘議題、荒野推

廣劉青英講師幫孩子們上英文

課。

Vol.24611

他山之石

Vol.2411111

Page 12: 荒野快報第246期

此次論壇主題為「環境污

染」,大會目標為:

一、作為地球公民,分享本國之環境

污染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二、建立永續發展之環境意識。

三、打破藩籬,共享文化。

四、鼓勵不同國別團體的合作精神。

來自亞太地區 10 個國家,

分別為韓國、台灣、印尼、澳

洲、哈蕯克、日本、越南、竂

國、菲律賓及尼泊爾的 13-18

歲青少年共 132 人共同探討這

個全球性的議題,大會規劃透

過環保活動、參觀訪問、小組

討論與團隊報告等方式來探討

環境污染的議題,並以各國傳

統文化表演及小型展覽作文化

交流。

協會的青年代表在這 5 天

的歷程裡展現了台灣創意與魅

力,第一天下午相見歡,各國

孩子聚首一堂自我介紹互相認

識。第二天,團隊做了充份準

備,十多分鐘之環境報告以生

動活潑的戲劇型式說明台灣生

態之美、生態破壞,及以核能

造成的生態危機的例子,報告

台灣面臨的環境問題,並介紹

了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及荒野

協會在環境及生態保護所做的

努力。報告結束後,團隊獲得

滿場歡呼及掌聲,會後其他團

隊給與“very impressing!”及

“good job! ”等鼓勵。第三天

上午參觀城南市垃圾分類處理

廠及作土壤污染檢測,下午拜訪

盆唐人民環保聯盟的環境教育

基地 Maengsan Nature School,

該基地由當地居民及環保人士

催生成立於 1997 年,因其環境

為螢火蟲的自然棲地,為了永久

保存其自然環境

的獨特性,當地

居民於 2002 年

發起國民信託,

買下那片螢火蟲

棲地作為永久保

育及環境教育基

地。下班的黃昏

時分,孩子們在

街頭與來往的行

人們宣導環保理

念。第三天,環

境問題與解決方

法之小組討論,

我們的台灣孩子

冷靜思考,主動合作。

第四天的文化之夜是活動

的高潮,各國團隊分別以傳統

衣、食、音樂、童玩等,展示

不同的文化特色,而台灣隊以

英文綠活圖介紹荒野保護協會

及活動,另也以英文文宣冊子

介紹台灣生態及風景、地圖、

英文書籍、台灣茶小冊子、電

腦影像播放台灣生態之美;又

以現場品嚐台灣茶、牛舌餅、

牛軋糖及客家擂茶;現場教吹

笛子及玩扯玲,豐富多元。台

灣團總是圍滿好奇又訪客,奉

茶送餅,真是一時熱鬧的應接

不暇。最後一天的閉幕 10 分鐘

文化表演,由品潔以“身騎白

馬過三關”歌仔戲身段出場,

氣勢懾人的優人神鼓鼓聲緊接

著人傑力道十足的武術表演,

幾個馬步功夫走了半個舞台,

空出另一端舞台讓品潔揮舞絲

帶與功夫同台一剛一柔的“尬

舞”。佩上吉他版的卡門,欣

澄帥氣的扯鈴出場,拋到高空

又精準落在繩子裡,讓人直呼

amazing 並獲得如雷掌聲。人傑

以笛子吹奏望春風優美動人的

音韻,霎那間運川以電吉他伴

奏後,隨即又即興獨奏,最後

隨著原住民民謠,手牽手跳著

原住民團結舞,並熱情邀請嘉

賓上台共舞,把全場帶到最高

潮,也展現了台灣多元文化之

美。

這個計劃得以圓滿成功,

讓荒野青年在亞太地區為台灣

發聲及爭光,在此要特別感謝

捐款支持這項計劃的台北親子

團二團夥伴,捐款 29,000 元、

參加台北分會週四見的夥伴,

捐款 10,100 元及無名氏夥伴,

捐款 3000 元。

台灣團隊在會議中獲得許

多歡呼聲及讚美,回國後,團隊

整理了 5 天的活動報告,將於

11 月 1 日 台 北 周 周 見 分 享

11月 3日 (六 ) 10:00-12:00am

高雄分會 + 親子團分享 ( 暫定 )

12月 16日 (日 )10:00-12:00am

台中分會 + 親子團分享,敬請

期待!

論壇總召 Jung 在螢火蟲復育環教基地解說該基地自然環境生態

Vol.24612

他山之石

Page 13: 荒野快報第246期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文/王人傑Jack(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高三)

Vol.24613

他山之石

「亞太環保青年論壇」

是由韓國城南市政

府所舉辦的國際營隊,加上地

主韓國共十個國家的青少年,

以環境汙染為主題展開為期五

天的活動,內容涵括各國環境

汙染報告、汙染議題討論、實

地汙染調查、參訪自然保護區

以及環保遊行……

韓國的成員打散在各國之

間,組成九個小隊,在活動期

間一同討論環境議題,並且策

劃環保行動。每一隊的營服顏

色都不同,但衣服上都寫著論

壇的名稱與 slogan,我很喜歡

它的 slogan: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因為環境汙染以

及氣候變遷影響是全球性的,

唯有用國際的視野宏觀,才能

看出問題的癥結;然而環境汙

染也同時具有地方性,一樣的

問題可能在各地造成不同的影

響,所以要根據在地的情形採

取不同的行動。而營隊也就依

著這個精神設計各種活動。

前兩天較為重要的活動是

各國在大會中報告自己國家正

面臨的環境問題。開場先由地

主國以「土地」、「空氣」以

及「水」三個面向的汙染,報

告韓國的環境現況,提到了洛

東江汙染事件,同時間造成土

壤及水源的汙染;哈薩克提到

鹹海萎縮所造成的環境變遷;

菲律賓則報告觀光產業對生態

環境的衝擊。可惜因為語言上

的隔閡,講者能傳遞的訊息有

限,有時只能從簡報的關鍵字

理解,再加上報告人的資料多

半不是親身經驗,所提出的環

境議題多半以前就聽聞,各組

的報告中也沒有特別獨到的見

解或想法。

第三天早上移到戶外做環

境實際調查,分成「土地」、「

空氣」以及「水」三個主題,我

們小組分配在「土壤」的主題,

先參觀城南市的垃圾處理場以

及掩埋場,而後採樣掩埋場的土

壤與一般公園的土壤進行酸鹼

值測驗。接著參觀城南市近郊的

生態保護區,據說是當地部分居

民大力奔走,透過信託的方式才

保留住的生態園區。下午到街頭

宣傳環保的理念,手拿自製的海

報向路人宣導環保的重要。最後

兩天的活動是文化交流,每個國

家分配到一個攤位,展示民俗藝

品或者傳統樂器,有些攤位還準

備特色食物供人品嘗。最後一天

在市政府的演藝廳做文化表演。

關於環保的學習無論是見

解或新知,我覺得收穫不多,

活動內容多屬初階啟蒙,討論

也未觸及核心深層的部分。然

而,跟多國的朋友一起生活,

甚至合作共事卻是十分難得的

經驗,我還記得我們討論一個

下午,思維用怎樣的方法在街

上宣傳環保的理念;我也還記

得一百多個人隨著澳洲朋友的

帶領,在街頭喊著口號手舞足

蹈的畫面:大家穿著不同顏色

的隊服,圍成一個大圓圈,在

街頭呼籲環保的重要,圍成的

圈像繽紛的彩虹,而青春的熱

情像陽光般耀眼。

在麗水世博泰國館的牆

上看到一段話:「每個國家都

是一塊解決全球問題的拼圖,

每種文化都不可取代,所以

都是拼圖中重要的一角。」

我們在合作的過程感受彼此的

異同,文化造成不同看待事情

的角度,但對環保的熱衷卻不

分國界,希望將這樣的經驗與

力量帶回國,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影響是全球性的,唯有用宏觀的國際視野才能看出問題癥結。

Page 14: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14

他山之石

知道嗎?眼見蝴蝶家族聞訊

趕派的台灣黃蝶、石墻蝶

與波紋小灰蝶出現,荒野人心中

對今天的八位帶隊者早已信心

充滿,在經歷過七月份曾帶領新

竹荒野分會夥伴的解說交流後,

當可一夫當關,自在因應。其實

我們都了解,十分的準備通常只

要有五分的展現就已知足,每一

場出勤都要當作第一次,因所要

面對的都是不一樣的民眾,像

金貝、鎂珈這一組早早就在一

旁獨自記憶複習,據悉舞蓋主

播也是先入步道探勘練功,看

來是波濤起伏掌風威猛,但或

許是準備就緒吧?我們真的無

法讀出他們的緊張,一切似乎

就如澀水紅茶般的雍容淡定。

在韓國麗水高鐵站與阿傑

道別,看著他背著行囊,準備

展開兩個月的壯遊,我才真正

意識到,我們的旅程結束了。

只要一回想起六月初在荒

野保護協會那場與眾不同的甄

選,心中就充滿感動。不同於一

般的面試場景,我們沒有被安

排單獨的一一接受面試。而是

與所有參加甄選的夥伴齊坐在

會議室裡,互相觀摩、學習彼

此的面試過程。沒有神情嚴肅

、令人不寒而慄的評審,是滿

臉笑容、仁慈又睿智的荒野前

輩。每個人面試 10 分鐘後,每

位評審都給我們每人 20~30 分

鐘精彩的回饋和鼓勵。

更令人難忘的是為了讓我

們能專心參與集體面試,不事先

公佈面試順序。評選的分數也有

一定比例讓甄選者互評。儘管這

樣的方式讓原本預計四、五個小

時的甄選,幾乎延長了一倍的時

間,但無形中我們上了寶貴的一

課。從評審身上,我看到志工的

熱忱,利用周休二日為來面試,

不但沒有車馬費,連午餐錢都自

掏腰包。評審們希望甄選的過程

可以分享彼此生命的經驗,而我

們也真實透過觀摩別人的展現,

看到不同的視野,彼此沒有競爭

只有競合,只有成長的悸動。

一趟旅行的結束,總會問

自己學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改

變?這次,我沒有答案。沒有

答案,是因為知道自己距離一

個真正的環境志工,還差得千

里遠;也是因為明白學了任何

道理,不實踐不算改變。

回頭來看學到最多的不只

是四天的韓國環境論壇,還有我

們青年四人組在「荒野」行前

籌備的成長。第一次意見分歧

時,大家都堅持己見,四個人表

決也常遇到二對二,無法做出決

定。但荒野志工提醒我們,荒

野團隊遇到意見不一的時候,很

少投票表決,大多是經過更長時

間的溝通達成共識。真正的處理

方式是尊重不同的意見,傾聽不

同的聲音。不用投票的方式來

表決,而是透過溝通讓內部看法

不一的衝突,轉化成引發思考的

動力。之後,我們的討論轉變

成總是積極且和諧的氛圍了。

這次參加前往韓國旅程的

「亞太青年環保論壇」,與來

自亞太 10 個地區的青少年齊聚

一堂。扣掉開、閉幕式與破冰

遊戲等活動,真正討論環境議

題的時間有限。最迷人的是文

化交流,吃著哈薩克的爆酸牛

奶糖,穿著韓國高及胸的傳統

服飾……。還發現韓國高中生

一樣背負強大的升學壓力,為

了考上好大學經常熬夜讀書,

能認識不同國家的高中生、不

同的文化真是一大饗宴。

不甘心匆匆離開韓國,環

保論壇後結束我們四人小鬼當

家自己去旅遊了。從南韓北部搭

高鐵到最南邊的麗水世博,想

去世博朝聖,趁機比較麗水世博

與兩年前上海世博的異同。同樣

的是擁擠、建築物都很特別,

不同的是今年的主題是環境,內

容包含全球氣候、海洋氣候等。

環境,是當今全球炙手可熱的議

題,不敢說這次去我學到了很多

關於環境的知識,不過我認識

了與會國的環境組織,了解到大

家為保護自然環境所做的努力,

舉辦遊行、巡迴音樂會、環境

教育營隊等。更特別的是,我

又再一次的被荒野保護協會感

動了,我要將感動化為行動!

環境 . 論壇 . 韓國

文/李欣澄Alfa(市立中山女中,高一)  欣澄(圖中間)與哈隡克青年合影

Page 15: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15

他山之石

第一天早上起來,還不能相

信我們就要踏上旅途,就

這樣,在機場的櫃檯前集合時,

還有一半的人稍稍遲到了一下,

嚇出大家一身冷汗,而我那超重

的行李也是令我心驚膽顫。好家

在,終於登上了飛機,在機上就

已經能先聽到大量韓文,感覺已

經一腳踏入韓國了。

下了飛機,對機場的接駁

線感到新奇,也有點煩惱要怎麼

到指定地點,好在主辦單位派人

來接,我忽然看到一個很大的

旗子上面寫 2012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Youth Forum,

就問:那不是我們的接機人?於

是主辦人就帶我們前往住宿地點

-乙支大學。

下午就有幾個國家像菲律

賓和越南已經像我們一樣提前到

達住宿點,大家在大廳開始自我

介紹,並且開始分享一些傳統食

物,當天晚上主辦單位請我們去

吃晚餐,菜色是豬排飯和加了冰

塊的冷麵,我們也體

會韓國食物都是辣的

是怎麼回事,因為他

們的食物幾乎都要加

辣醬。

第二天各個國家

都到齊了,但大會卻

還沒開始,於是澳洲

、越南等國家的學生

就與我們一起同行前

往首爾,雖然要去的景點不同,

但搭乘的地鐵路線大致相同,而

這段各國地鐵初體驗有不少插曲

,有走錯方向、隊伍分散等。終

於最後都到達首爾,一下車大家

就直奔烤肉店,而道地的韓國烤

肉果然不一樣,味道十足但還是

好辣!回到會場時,已經是下午

了,最後加入的是韓國學生,他

們很熱情的招呼我們,雖然他們

大多不擅英語,可是看得出他們

的熱情。主持人向我們宣布,晚

上有一個 welcome party 透過各

式活動讓我們認識彼此,也因此

我們交了非常多的朋友。

第三天下午是各國的報告

時間,大家都很緊張,我們因為

準備充份報告獲得許多掌聲。當

晚所有學生又快馬加鞭地準備隔

天的文傳,這是大會規劃的行程

之一,要到火車站附近的街頭宣

導我們的主題,在各國學生互相

合作下,終於在就寢前將宣傳準

備好,就等隔天的宣傳活動!

第四天一早的行程卻不是

宣傳,反而是前往參觀資源回收

廠,我們看到了原來資源回收其

實不只要良好的科技,也要全體

市民做好垃圾分類。參觀螢火蟲

保育公園,公園裡使用許多自然

工法,如用高架的木棧道做的生

態廊道。終於到了下午,大家戰

戰兢兢的上街,由原本的不敢開

口,到所有成員在廣場上一起賣

力宣傳,表現出大家的熱情。

第五天的活動是要演生態

話劇,各組在時間不夠且討論不

足的情況下上場,由於大家的熱

情,演出都很順利。晚上是文化

交流活動,我們見識到各國文化

風情,我們也加入了很多豐富的

展示方式,例如教外國人扯鈴、

泡茶給外國人品嚐等。接著各項

才藝表演,節目有各國民謠、流

行歌曲演唱,我表演的吉他也博

得滿堂彩使許多人感到驚訝。

最後一天是正式的傳統文

化表演,在市政府的演講廳隆重

登場,我們的表演融合了台灣文

化的各種元素,有扯鈴、武術、

舞蹈、吉他、傳統音樂等,讓其

他國家的學生了解台灣文化的多

元。而其他國家的表演也同樣精

彩,例如韓國的古琴、日本的歌

曲和印度尼西亞的舞蹈,都使人

為之眼睛一亮,論壇就在這樣多

國交流的氣氛下溫馨閉幕,也結

束了我們在論壇的六天行程。

韓國環境論壇旅

文/宋運川Brian(天主教徐匯高級中學,高一)

戰戰兢兢的上街,所有成員在廣場上

一起賣力宣傳,表現出大家的熱情。

Page 16: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16

他山之石

唯有透過教育,才能真正改變

文/盧品潔Melody(市立中山女中,高一)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我們終

於在荒野保護協會夥伴的

打氣聲,以及親友的祝福聲中

出發,啟程前往韓國巡禮。

五天的環境論壇在我的記

憶中添增了一段綺麗的插曲,

每個活動、每個環節都既充實

又有趣,每個人都真誠可愛。

其中有兩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感受最真實。

第一件事,是對環保行動

的實踐。時常能聽見環保團體呼

籲大眾,生活中的每個行動和選

擇都將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真

正能實踐力行的又有幾人呢?

我們從韓國政府的廁所加裝感

應器,用門的開關控制廁所的

照明;到餐館內看不到免洗用

具的使用,我們看到韓國政府

與民間的努力。雖然這都只是

生活中的小改變,卻是環保的一

大步,這也激發了我們的鬥志

「Learn Globally, Act Locally.」

期藉著我們四個「環保傳媒」

能將所學所見帶回台灣,影響

更多人。

第二件事,是對環保的態

度。參與論壇青年皆秉持著謹

慎卻不嚴肅的態度透過遊戲、

短劇、討論等活動學習沉重的

環保議題。來自各國的青年也

都樂於分享自己參與環境活動

的經驗,我們更積極的到大街

上和大眾宣導環保觀念。我覺

得各國青年能持有這種態度非

常難能可貴,我也期待透過教

育,能將這種環保的態度傳達

出去。我相信唯有透過教育,

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並實際

的解決問題,這次的環境論壇

也才更有意義。

這趟旅行,沒有繁重的行

李,只有一顆求知若渴的心;

這趟旅程,沒有設限,只有感

動和發現。

參與論壇青年皆秉持著謹慎卻不嚴肅的態度透過遊戲、短劇、討論等活動學習沉重的環保議題,更積極的到大街上和大眾宣導環保觀念。

Page 17: 荒野快報第246期

「甚麼是培力?」廖本

全老師在台上詢問

著新進的學員,眾人還在思索

之中,老師緊接著告訴大家:

「培力就是培認知的力,培實

踐的力,培救贖的力 !!」

荒野新竹鄉土關懷組在今

年五月主辦第五期培力工作坊

(簡稱培五),第一堂課邀請

台北大學廖本全老師來,告訴

大家台灣各地方所發生的大小

事件,以及台灣的歷史與其困

境,為期三個多月的培力工作

坊課程,他們走過台灣許多的

角落,聽到,也看到,許多以

往不曾注意到的事件與故事,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曾

經究竟看到了那些……

首 先 登 場 的 是 台 灣 糧

食的問題,糧食自給率不到

1/3 的台灣要如何因應不斷高

漲的糧價,社區支持型農業

(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提供了一個選擇,

建泰目前在新竹千甲里所努力

的,也正是實現用社區來支持

社區糧食的可能。

郭靜雯將現實殘酷的一面

帶來眾人眼前,美麗的東海岸

在政府的無能與財團的惡劣行

徑下,已經逐漸地被破壞,而

其後面更有許多隻的豺狼虎視

眈眈地等候出閘的時機。

跟夥伴一同走出去,經過

北海岸,貢寮自救會吳文通大

哥告訴我們當地三十多年來反

核的歷史悲歌;來到宜蘭,看

見陳錫南董事長帶著身體的病

痛仍繼續堅持反核的意志與決

心,讓我們一塊一塊拼湊核能

的真相。

離開宜蘭市來到以三星蔥

聞名全台的三星鄉,只是這次

我們的目的地是三星鄉內的行

建村,在張美女士的帶領下逐

廖本全老師 :

「培力就是培認知的力,

 培實踐的力,培救贖的力 !!」

Vol.2461717

荒野心情

新竹培力工作坊第五期

在你我的行動中,看見希望

文/王俊智(荒野新竹分會培力三期學員、培力五期總召,自然名:白海豚)

Page 18: 荒野快報第246期

步實現有機村的夢想,當我們

用歌聲來分享彼此關懷土地的

心的那一刻,彼此的距離頓時

消失無蹤,原來距離只是自己

建築起來的假象。

走著走著,接著遇見為了

夢想、為了小孩,放棄都市生

活的榖東會創辦人賴青松,回

歸農田不必追求名利,只求小

孩能夠在農田、在自然的懷抱

中成長成為真男人。

宜蘭的農田要關心,同時

我們也不忘關懷身邊的稻田,

南埔村,一個在北埔鎮內的小

村落,聚集了荒野與農友的力

量,在這裡一起努力生產自然

健康的稻米;而實現身邊健康

糧食的可能時,我們卻聽到另

一旁霄裡溪在多年受創之後依

然無助地哭泣聲,不斷祈求早

日脫離折磨的憂愁。

曾想過生活中的食物他們

如何被生產出來嗎?生態綠的

余宛如帶來的公平貿易,讓我

們更加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取得

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的模式。

有位隔壁鄰居的大嬸居然

是去年社會運動風雲人物得獎

者之一,榮譽的匾額被冷落在

客廳邊角的沙發上,得獎絕非

重點,重要的是那份守護家園

的決心,原來平凡中的不平凡

就近在眼前。

那一天,我們一起來到公

視,在建雄的介紹下瞭解甚麼

是公民記者,用在地的聲音,

在地的關懷,一起向外發聲,

讓民眾知道公民的力量。而所

謂的專業是專心的志業,不被

權與利所威脅,讓我們一起成

為公民記者,成為在地的守護

者吧!

地球公民基金會的王敏玲

是一位用愛與藝術守護家園的

實踐者,透過藝術讓民眾知道

原來家園已受到嚴重的創傷,

重新思考生活的定義。生活本

來就不應該建構在污染之上,

經濟也不應該依賴汙染大地來

成長。

看過台灣許多的美麗與哀

愁後,我們的腳步重新回到新

竹縣芎林鄉的鹿寮坑,在那裏

有台灣第一起的環境信託案 —

自然谷。雨喬、杰峰等人用他

們的行動來證實環境信託是真

的,棲地守護的可能。

課程的最後,我們有了首

次與政府單位對話的機會,透

過對話讓我們彼此更了解對方

的想法,透過對話也讓我們希

望能夠有更多的可能,而不再

是只有二選一的抉擇。

轉眼三個月的課程即將接

近尾聲,在氣候變遷日益嚴重

的此刻,我們所居住的台灣究

竟該何去何從?政府單位似乎

仍未做好面對如此嚴峻挑戰的

準備,但在結訓報告中,透過

戲劇、影片甚至是真實的案例

故事等等,各種方式來傳達你

們心中的想法,在你們的行動

中,讓我真正看見了希望。

培力課程即將結束,在地

關懷的精神正在萌芽,培力是

培認知的力,培實踐的力,培

救贖的力,課程終了並不是結

束,而是我們真正應該去關心

的開始,跟隨著前人腳步,持

續不間斷的努力,讓我們一起

走在追尋幸福安樂的守護道路

上 ~

Vol.2461818

荒野心情

參加第五期培力工作坊的王俊智

在你我的行動中,看見了希望。

Page 19: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19

荒野圖書室

《瓶裝水的真相》內容摘文

文、圖/山岳文化出版社

【章名】便利的隱藏成本

超過 3/4 的塑膠瓶成為永久廢棄物

我們喝完的瓶裝水水瓶對環境的影響是什麼呢

?我們怎樣才能處理瓶裝水使用後所產生的

大量廢塑膠?如果瓶裝水水瓶不會消失,那麼我

們能做些什麼以減少這些廢棄物對環境產生的影

響?顯而易見地,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只是停止購

買瓶裝水。但這種解決方案不可能在短期內成功

,空瓶的解決方法有 5 種可能性:扔掉、回收、

減少每一個瓶子的使用塑膠使用量、將空瓶燃燒

回收能量、將瓶子回收製造成其它東西,以減少

對環境的影響。

至少有 3/4 的礦泉水瓶丟掉以後,最終躺在

垃圾掩埋場或趴在路邊的排水溝。即使瓶裝水消

費者很負責地將空瓶子丟進垃圾桶而不是隨意丟

到地上,空瓶子很快地就會被帶到垃圾掩埋場,

而且對環境產生永久的後果。PET 無法分解或是

變成堆肥。我住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小小單

戶房子裡,如果我沒把用過的空瓶回收到灰色回

收垃圾桶裡,週四早上當地城市垃圾車就會在我

家路邊把垃圾運走。如果卡車滿載,它就會到公

路附近的伯克萊市轉運站,將垃圾卸下。世界各

地很少有城市努力在一般廢棄物裡找出可回收的

材料,這點很難做到,因為價格昂貴,往往需要

一台表現不佳的自動分離機或者薪資微薄的手工

勞動力。伯克萊像世界各地的其它城市一樣,不

另外將資源垃圾回收,便將一天所收集垃圾直接

壓實,然後將壓實的垃圾用更大的卡車運至當地

的垃圾掩埋場,這些塑膠瓶子就在結束後與其他

萬噸廢棄物一起,數百年都躺在垃圾掩埋場裡。

我經常幻想,未來的考古學家挖掘了現代的垃圾

掩埋場,發現了可追溯至 21 世紀的眾多塑膠瓶,

書  名│瓶裝水的真相:揭發品牌販售背後的騙局

原文書名│ Bottled & Sold:The story behind our

      obsession with bottled water.

I S B N │ 9789862482858

出 版 社│山岳文化出版社

作  者│彼德‧葛萊克(Peter H. Gleick)

譯  者│戴雅秀

Page 20: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0

荒野圖書室

未來的考古學家得出結論,這是早期故意將碳隔

離的方法,因為當時我們得知二氧化碳排放量會

完全地改變氣候。

「100% 可回收」不等於「100% 有回收」

不論如何,圾垃處理變得愈來愈困難,不能

只是簡單地將垃圾傾倒在垃圾掩埋場。自 1980 年

代後期,美國垃圾

掩埋場的數量已下

降, 由 8,000 個 下

降到不到 2,000 個

,主要是因為近年

來封閉了不少垃圾

掩埋場。加上我們

的垃圾處置成本上

升,我們努力盡量

減少廢物的體積,

特別是回收再利用

和回收可重複使用

的材料,如鋁、紙

、有機材料、數類

塑膠,包括 PET。

由於瓶裝水的

批評聲浪不斷壯大

,瓶裝水行業一直

不斷地告訴我們,

PET塑膠瓶是完完全

全可回收的。2007

年 8 月國際瓶裝水

協會在紐約時報和

舊金山紀事報買下

一整版的廣告,「

我們的企業成員生產的瓶子是 100%可回收的。

」「我們的水瓶,以及所有我們的產品容器,如

鋁罐、玻璃容器瓶是 100%可回收的」美國飲料

協會的發言人克雷格•史蒂文斯(Craig Stevens

)大聲聲明(註 2)「我們的環保形狀瓶子是百

分百可回收的。」雀巢公司在他們自家瓶裝水品

牌(奥索卡、波蘭泉水、鹿園、箭頭泉水)網站

上貼上這樣字樣以招攬顧客。

啊。不狡辯,但「可回收」與「回收」是

不一樣的。瓶裝水水瓶幾乎都可以回收,但大

多數的空瓶都沒有被回收。2007 年 PET 容器資

源 全 國 協 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ET

Container Resources, NAPCOR)報告說,超過

5.6 億磅的 PET 瓶和罐子,可供回收利用,但實

際上只有 1.4 億磅的 PET 回收,整體回收率不足

25%。這個數字己

高於最近幾年回收

量,但遠低於 90 年

代中期,當時有多

達 40 % 的 PET 瓶

回 收。( 註 3) 據

非營利的容器回收

組 織(Container

R e c y c l i n g

Institute)的數據

,PET 瓶裝水空瓶

回收率遠低於其他

PET 容器。整體而

言,美國實際上回

收的塑膠水瓶少得

可憐,比所回收的

塑膠要少得多。

那 麼 如 果 我

想要回收 PET 礦泉

水瓶呢?有越來越

多的家庭也這樣想

,我有多項選擇:

我可以將空瓶送到

附近雜貨店的回收

中心;我可以利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中央回

收廠;或我的兒子做日常雜務的時候,可以在週

三晚上把空瓶與其他回收材放在路邊的箱子裡;

或是週四早上,塑膠瓶及其它的回收物品會由加

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非營利性回收暨生態中心(

Ecology Center)經營的卡車收集回收。生態中

心和市政府簽好契約,他們會收集和回收所有的

紙張、紙板、鋁、玻璃、各種塑膠瓶 PET 和 HDPE

(塑膠標誌 1 號和 2 號)。所有的紙張會送進生

Page 21: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1

荒野圖書室

態中心的卡車上,其它的回收材料送進另一台卡

車上,在回收中心進行分類。某些回收計劃接受

所有種類的塑膠,這一點大大增加了收集量,但

降低了回收價值,因為回收者回收 PET 或 HDPE 乾

淨塑膠所拿到的錢比起混合塑膠的多。特別是,

回收者暱稱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3

號)為「撒旦的樹脂」(Satan’s Resin),因

為它具毒性而且完全不可回收,他們努力避免讓

這種聚氯乙烯污染其它可回收的材料。

曾穿越太平洋的塑膠垃圾爭奪戰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回收系統,被稱為

「綜合回收」(single stream, 又稱單一流回收),

因為居民不用將不同的回收物分類到不同的容器

裡,例如:玻璃、塑膠、鋁等等,他們直接將所

有的回收物放在同一個容器中。某些城市要求

住家或是商辦認真分類,而資源回收卡車上備

有 5 或 6 或 7 種不同的回收容器;中央回收設施

自然有方法來處理懶惰的回收者所混合的回收材

料。某些城市,愈來愈多回收資源的垃圾分類工

作是由「物料回收設施」(materials recovery

facility or MRF, merf)機器所完成的。物料

回收技術迅速提高、系統愈來愈精良,可以做更

複雜的排序。新的機器自動將 PET 與其他塑膠分

離,大大地提高了塑膠回收率,同時,也減少勞

動力成本。例如,智能物料回收系統,甚至可以

區分不同顏色的 PET,HDPE 牛奶壺、水容器、混

合色的高密度聚乙烯容器,如洗滌劑容器或洗髮

精瓶子,這個系統也可以在混合塑膠中將有毒的

塑膠 3號挑出來。

有數十家企業購買再生塑膠和重新打包出售

給國內回收業者或是將其出口到國外。在美國收

集回收的 PET 一半會送到美國國內經營回收的 14

座回收工廠。另一半則是出口,中國對 PET 的需

求尤其強烈。定義現代世界的離奇經濟學的例子

,我們大多數的回收瓶最後都會捆綁塞進船舶前

往亞洲。中國覺得買我們的塑膠垃圾比由石油提

鍊 PET 來得合算,所以這些回收品穿越整個太平

洋,再製之後再運回美國。而且中國所買到的塑

膠回收垃圾量還不夠。有時,中國回收廠商也會

投入加州奧克蘭市長灘的回收垃圾競標戰爭中,

爭奪來自全國各地的塑膠垃圾。

飲料市場是否為回收做了努力?

理論上大型瓶裝水廠商可以在他們所有的瓶

子使用回收的 PET。多年以來他們對於這一點一

直有意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 1990 年自願

承諾使用 25%回收的 PET 飲料瓶,但他們很快放

棄了這些承諾。2000 年,可口可樂宣布,他們打

算達到有 10%飲料容器使用回收 PET 製作的目標

;百事可樂隨後在 2002 年跟進。2 家公司聲稱

2005 年會達到這一目標,卻再次跳票。可口可樂

在 2008 年再次宣布,到 2010 年這段時間,他們

希望提高回收 PET 瓶數量的 10%。為了達到目標

,可口可樂在 2009 年南卡羅來納州的斯巴達堡

設置世界上最大的塑膠「瓶到瓶」(bottle-to-

bottle)回收廠。這家工廠最終將能夠每年生產

約 1 億磅使用回收 PET 塑膠的新瓶(註 7),但

可口可樂公司還是繼續反對新的州通過容器押金

法案(或該公司稱之為「強制押金條例草案」(

Forced Deposit Bills)(註 8)。英國 2 間飲

料生產商純真飲料(Innocent Drinks)和利賓納

(Ribena),在 2007 年都宣布他們打算使用 100

%回收 PET 飲料容器(註 13)。除非飲料公司

所作的這些努力可以提高回收利用率,大多數的

PET 礦泉水瓶最終還是到了我們的掩埋場。

註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註 2. 史蒂夫•帕爾多(Seve Pardo)「對瓶裝水的反彈:城

市批評高成本及廢物」,《底特律新聞》2008 年 7 月

15 日。

註 3. 邁克•謝德勒(Mike Schedler),「PET 瓶回收狀況

報告」,《資源回收》2006 年 2 月 2-4

註 7. 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和國家回收聯盟啟動回收

站資助計劃」,2007 年 9 月 26 日新聞稿。

註 8. 請見,例如,可口可樂公司網站上 2007 年 2 月

以 後 的 存 檔 網 頁。http://web.archive.org/web/ 20070205185315/www.thecocacolacompany.com / contacms / FAQ / environment.html(2009 年 12 月

12 日)

Page 22: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2

秘書處報告

2012 年 8 月份徵信 整理/總務部◎單筆捐款(依筆劃排序)

100 /鄭崇輔、鄭文鈴、劉宏麒、高婉菁、林施娥 130 /

邱謝貴妹 200 /顏逸軒、簡溎勤、謝新快、謝振東、駱葆

衾、魯美貝、鄭惠心、蔡弘恩、歐陽健民、劉淑瀅、劉芳萍、

黃麗娟、黃麗貞、曾月美、陳雍青、張總欽、張憶文、張

淑美、張郁玟、徐朝強、孫永貞、唐炘炘、倪國榮、紀慧

玲、洪朱薰、柯馨怡、柯蕙蘭、柯淑貞、侯雅文、邱馨平、

林婧瑄、林美滋、林忻慈、周嘉德、李慈雯、李淑玲、余

貞瑩、伍駒有限公司、王志哲 220 /邱瓊妹 300 /陳琇

瓊、莊吉成閤家 400 /藍溫菱、賴樂云、邱蒼富、吳淑婉、

古明玉 450 /王陳麗珠 461 /蔡正勝 480 /黃家隆 

500 /劉峻儒、溫大任、陳秀貞、李語真、李漢章 550 /

李潭 560 /王松山 600 /羅美玲、侯廖雪里、李宜洵、

六特二組 700 /賴柏全 800 /楊澄紳、黃寶賢、陳映廷、

莊淑嬌、紀雅婷、朱幼玲 888 /謝鎮良、張秋子 1,000

/錢維緹、鄭美珍、誼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耀民、劉

玉瑛、葉純伶、楊學文、楊登旭、陳昱臻、陳冠伶、許玲

媛、張琼娥、徐瑞庭、凌綺綉、柯宇珊、林銘慧、林信宗、

朋柏實業有限公司、李秀春、吳佳玲、何菊蘭、王凌元、

王志良、中菱建材有限公司 1,050 /孫一介 1,088 /曾民

成、凃志昀、周瑞兒 1,100 /楊淑媛、游碧桃 1,200 /蘇

美燕 1,280 /楊晉、楊金憲、陳介緯、徐先勤、周玲朱 

1,400 /張菁鈺 1,450 /游東炎 1,480 /吳淑蓮 1,700 /

蕭明昇 1,800 /郭明誠 2,000 /鍾潤馨、盧幸子閤家、鄭

玉慧、葉小錦、新莊南區扶輪社、黃慧文、陳文福、許天

麟、李勤 2,400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00 /游晨

薇 2,560 /鄭宏毅、蔡曉輝、許謐穎、張正文、林屹霆 

3,000 /高明哲 3,728 /仁和國中 38 屆 911 4,900 /賴慰

慈 5,000 /賴榮孝、王幸雯 5,200 /徐雅玲 6,000 /吳

惠容 6,291 /台北第十期導引員基本訓練 6,300 /吉的堡

美語麻豆分校 9,000 /鄭新源 10,000 /蘇柄南、祝玉豪、

林金保 11,200 /張景琮 12,000 /任麗嫦 26,000 /楊淑

津 30,000 /黃淑美 1,000,000 /花旗 ( 台灣 ) 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

◎定期定額捐款

100 /林淑禎、紀靜宜、陳季杏、傅立衡、黃美維 200 /

王志良、林純如、陳昕妍、陳昕妤、陳昕柔、陳宣汶、陳

宣瑋、陳智群、陳楏、陳葳、陳燕慧、曾國卿、楊培岳、

葉文晶、葉婉筑、劉建隆、蘇美足 300 /王如琦、王紀統、

王瓊儀、古筱玫、何艷蘋、吳月鳳、吳志宏、李月瑟、林

秀映、林宗賢、林欣儀、林彥伶、林恭在、林裕倫、林裕

家、林慧貞、基隆市私立皇家文理短期補習班、張語瑄、

莊秀娟、陳春蘭、陳寀蓁、陳瑠芳、陳慧麗、游晨薇、黃

怡貞、黃秉森、黃品樺、黃洲鳳、黃美文、楊玉枝、楊宛

臻、葉秋芬、劉如嫚、劉振玉、劉蕙寧、劉寶鳳、駱水玉、

藍淑青、羅秀彥、羅英玲、嚴虎台、饒明沁 400 /鐘淑瀞

 500 /丁玲玲、王淑觀、王鼎權、向春秀、何悅萍、吳嘉

綾、周亞曼、周蓓蕾、施玉玲、孫魁憲、徐雯雯、徐翠苓、

張財福、張琳、張菁砡、張瑜芬、張賢敏、張顧獻、曹瓊月、

郭詹月嬌、郭劉有妹、陶怡文、黃淑英、黃進明、楊金憲、

楊美慧、楊富傑、溫英棋、董鍾棣、廖秀玉、廖福進、劉

姝利、蔡正勝、賴芳玉、謝幼、魏本洲、魏伶珍、羅之紀、

蘇西岳、龔淑慧 600 /林翠瓶、邱武科、洪妙玲 800 /

游顯瑚 1,000 /方國運、王瓊梅、史書香、吳惠容、李文

美、李育欣、李建輝、李嘉烈、李樹銘、易伯良、林雅珍、

張世鍠、莊永和、郭耀宗、陳季敏、陳俊霖、陳美玉、陳

若曦、陳虹妏、傅慧真、曾藍瑩、游秀錦、開巨水利技師

事務所、黃芝葦、楊思薇、葉叢豪、詹仁禮、劉曉強、蔡

宏斌、蔡洪瑩、鄭弘杰、賴玉密、賴素貞、賴素燕、遲玉堃、

謝文蘭、謝凱戎、顏舜隆 2,000 /林金保、林清南、蔡玉

玲、蔡丞豐、蔡旭豐、鄭竹梅 3,000 /柯茂全 5,000 /何

正卿、賈堅一 10,000 /高啟祥

◎指定單筆捐款(319 校)

301 /黃志源 952 /顏士致

◎指定單筆捐款(自然谷環境信託)

10,000 /林淑雯

◎指定單筆捐款(棲地保育) 200 /方偉馨 500

/楊光華 800 /賴立釧 1,000 /高進文 2,000 /高樺 

3,000 /高明哲 5,000 /林伶樺 6,000 /賴榮孝

◎指定定額捐款(自然谷環境信託)

1,000 /方宏聲

◎指定定額捐款(國際荒野) 1,000 /鍾文欽 

2,000 /吳美蓮 3,000 /何正卿 5,000 /陳季敏

◎指定定額捐款(棲地保育)

200 /林罡全、游淑裕、劉子瑄、鄭叡鴻 300 /王玉美、

吳進安、呂雪珍、李定章、周祐均、易瑞蘭、林約酉、林

美君、林輝棠、林麗卿、凃玉玫、律野傳播有限公司、徐

士強、徐婉青、張銘芬、郭定軒、郭靜瑤、郭薆君、陳玉芳、

陳美娟、鄭任育、鄭羽宸、鄭金快、鄭金菊、鄭庭宜、應

小梅、鍾智龍、簡慧心 400 /黃瓊慧 500 /朱幼玲、李

桂芳、周淑萍、周琇晶、林定緯、胡延忠、張志豪、張哲豪、

陳志新、黃美珍、黃勤森、黃鉦原、詹麗安、蔡文娟、謝

麒豐 800 /銧達科技 ( 股 ) 公司 1,000 /允昌國際有限公

司、王筱茹、吳文綺、吳惠芬、岦洋貿易有限公司、林金宏、

葉國梁、蔣基萍、嚴仲陽、蘇皓琮 2,000 /施秋蘭、陳彥

友、蒲麗霞 3,000 /張秋子 6,000 /陳澄

Page 23: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3

秘書處報告

2012 年 8 月份會務記錄08/03 ◎總會林金保秘書長參與新北市「行政區劃與區域

功能調查分析」焦點座談會。

◎台東分會楊坤城分會長偕同莊詠婷秘書拜訪台東

縣環保局長,交流台東環境教育想法。

08/04 總會棲地守護部李慈雯主任協同新竹分會專職與志

工,至新竹縣竹北市鳳岡山腳蓮花寺溼地食蟲植物

復育區進行颱風後現況觀察,及食蟲植物樣區調查

,經風災後多處樣區遭砂土掩埋,先清理重要樣區

並調查食蟲植物數量與狀況。

08/05 總會賴榮孝理事長、林金保秘書長協同棲地守護部

李慈雯主任與諮詢委員、自然谷陳正偉秘書及相關

志工一同參與「自然谷信託諮詢委員會」。

08/09 ◎雲林分會江季翰分會長與環境教育基金審查小組

一同前往雲林縣環境保護局,參加雲林縣環境教育

紀錄片拍攝製作期末報告審查會。

◎新竹分會劉月梅芬會長協同總會棲地守護部李慈

雯主任、新竹分會張靜珠秘書、大山背鄧雲棟組長

、蛙調組施芬如組長與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林務

局、新竹林管處、橫山鄉公所、關西田野工作協會

、農業處等人,一同前往新竹縣府農業處會議室討

論研商「橫山大山背梭德氏赤蛙保護策略」。決議

:1. 請荒野進樹提送社區林業計畫送審。2. 請林務

局橫向聯繫水保局,於溪流整治時,溪床不要有人

為干擾,以免影響週邊生態環境。3. 依據生態調等

數據決定生態廊道設置。

08/10 ◎台中分會游永滄分會長與中部 NGO 團體、各大

學學術團體一同出席由臺中市環保局舉辦,關於大

臺中河川水污染防治討論「生活污水污染削減暨水

資源應用」交流會。

◎高雄分會林維正分會長代表出席,參與由內政部

李鴻源部長出訪至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視察與

當地地方環團一同座談。

08/15 新竹分會許天麟副分會長偕同張靜珠秘書出席林務

局舉行之「社區林業計畫審查計畫」,說明需加強

社區培訓、生態調查及調查數據建立,對梭德氏赤

蛙的行為習性、分佈熱點等應有更精確的瞭解後,

再以此做為後續保護措施之依據。

08/17 台東分會楊坤城分會長出席「行政院花東地區發展

推動小組第二次委員會」。

08/18-21 高雄分會應邀於「海洋污染防治及資源保育專區」

舉行海洋巡迴影展,播映多部海洋主題紀錄片,由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及新聞局共同主辦之「夏戀港灣

- 2012 高雄海洋博覽會」,假高雄市茄萣區興達

港情人碼頭舉行。

08/22 ◎台東分會楊坤城分會長出席東管處「永續發展觀

光諮詢委員會 101 年會議」。

◎台東分會楊坤城分會長偕同莊詠婷秘書參與「

2012 花東願景公民論壇」聯絡人會議。

08/23 ◎高雄分會林維正分會長擔任第二主題主持人偕同

許怡雯秘書出席與高雄市柴山會、美濃農村田野學

會及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共同主辦之「從柴山到里山

-自然野地與農村保育論壇」假高雄市柴山生態教

育中心舉行。會中就「當一隻猴子下了山-壽山國

家自然公園權責問題」及「農村保育的里山夢-從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推動爭議談起」兩個主題,邀

請相關政府單位主管、民間組織、學者專家及當地

民眾共同討論。

◎總會公民教育部洪于喬專員參與「101 年能源發

展綱領草案北區說明會」。

◎總會公民教育部胡介申專員與其他台灣清淨海洋

行動聯盟(TOCA)團體代表一同討論今年國際淨

灘日之活動內容與主要關注之海洋廢棄物議題。

08/25 高雄分會參與協辦由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主辦之

「綠能教育駐英臺」演講,假高雄市立圖書館中興

堂舉行。由英國薩里郡愛旭麗小學校長理查 ‧ 鄧

恩及臺灣建築師郭英釗共同主講對談,分享彼此對

於綠能建築及環境永續的經驗與創意。

08/29 總會賴榮孝理事長偕同棲地守護部謝祥彥專員至新

北市水利局討論「淡水河生態月」相關籌備事務。

08/30 總會公民教育部洪于喬專員偕同王照斌、周玲朱志

工與節能志工培訓及推廣服務計畫主持人劉峻儒一

同參與節能志工期末發表會籌備會,討論期末發表

會於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之事宜,期於發表會中增

進民眾節能六大手法的觀念,進而力行於生活中。

整理/企劃部

Page 24: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4

秘書處報告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 話/ (02)2307-1568 傳 真/ (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0/04(四)中美四國初探/周岳虹

10/11(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綠色學徒之旅/陳婉寧

10/18(四)背起背包當「澳」客/劉思妤

11/01(四)Our journey begins with care- 分享參加韓國環

保論壇的所見所聞/李欣澄、盧品潔

《2012 世界海洋日‧巡迴影展》14:00-16:00 科教館 B1 會議室10/13(六)國立科教館-產房

11/17(六)國立科教館-海洋在改變

《自然體驗》●芝山岩輕鬆行~

台北市士林區的芝山岩,位於台北盆地西北方邊緣,為陽明

山山腳下、仰德大道旁的一座獨立小岩塊,海拔約 52 公尺。

自清朝以來,歷代當局對此地都立有保護禁令,也因此多年

來一直能擁有豐富的山林景觀和生態特色。

【活動日期】10月14日上午09:00-11:30【報名方式】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歡迎親子一同參與(兒童請

至少7歲以上)。【活動費用】荒野會員 150 元 ( 含配偶及直系親屬 ),非會員

200 元。費用內含 60 萬平安險、講師解說費及行政雜支等。

●新店溪自然生態體驗活動

新店溪全長 26.3 公里,滋養了大台北地區的民生用水,更有

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容易親近的親水環境,邀請您跟我們一

同尋訪婀娜多采的生命泉源~!

【活動日期】11月10日上午08:30-11:50【報名方式】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人,歡迎親子一同參與(兒童請

至少7歲以上)。【活動費用】荒野會員 250 元 ( 含配偶及直系親屬 ),非會員

300 元。費用內含船資、60 萬平安險、講師解說費及行政雜支等。

● 2012 淡水自然中心工作假期體驗活動(報名請電洽

(02)2801-1858)工作假期(WorkingHoliday)是一種新型態的休假、志工服

務形式。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為自然環境付出一份

心力。

【活動日期】2012 年 01月 01日至 12月 31日09:00-15:0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親子,名額 15人,校外教學請另外洽詢。【活動費用】350 元 (含中餐 ),現場收費,弱勢團體另有優待。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週週見導覽

五股溼地是候鳥南來北往的驛站,豐富多樣的生態吸引大

批水鳥覓食與棲息,另外更有四斑細蟌、螃蟹、彈塗魚等溼

地精靈,邀請您共同欣賞大自然的精采戲碼。

【活動日期】2012年每週日下午15:00-17:00(除夕及中秋公休)。【報名方式】現場報名,請於導覽時間直接至成盧橋下集合,現場

恕不受理團體報名。若為 15人以上團體,請於

一個月前來電洽詢 (02)2307-1568#14 凃小姐。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歡迎親子同行。【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天使的祕境~新山夢湖駐站解說

新山夢湖素有「天使的祕境」之稱,位於汐止「烘內」蜿蜒

小徑盡頭,原是群山環繞中的小埤塘,夢湖有段美麗的歷

史、豐富的生態,想認識她就帶親朋好友來這裡走走吧!

【活動日期】10/28、11/25【場次時間】11:00、13:00、15:00 各一場,共三場。【報名方式】現場報名,請於導覽時間直接至夢湖咖啡旁涼亭集

合,現場恕不受理團體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歡迎親子同行。【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信步走來.花現自然~烏來信賢步道駐站解說

信賢步道位於烏來信賢部落,接連內洞森林遊樂區,歡迎

您偕同親友一起來探索自然奧秘!

【活動日期】10/27上午09:30-11:30【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制,請於導覽時間到信賢步道吊橋旁集

合。【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歡迎親子同行。20人以上團

體請於一個月前洽詢 (02)2307-1568#14凃小姐。【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探祕~

公園位於富陽街底,佔地3.8公頃,園內林相豐富、蟲鳴鳥叫,

具備低海拔森林及溪流等自然資源。荒野於 2004 年認養,

並於 2006 年由緯創資通公司贊助共同推展生態教育。

【活動日期】10/14、11/11、12/9上午09:00-11:30【報名方式】每月25日上午10:30開放次月活動網路報名,恕不

受理現場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歡迎親子同行。【活動費用】本活動由緯創公司贊助免費導覽,將於行前為參與

民眾保險。

●漫步大安,森呼吸~

大安森林公園內廣為栽種台灣原生種植物,隨著時間累積、

樹林下灌木成長、生態環境日趨變化與成熟,是個就近享

受休閒與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活動日期】10/21、11/18、12/16上午09:00-11:30【報名方式】每月25日上午10:30 開放次月活動網路報名,恕不

受理現場報名。【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交通、保險、飲水請自行處理。

●芝山岩輕鬆行~

台北市士林區的芝山岩,位於台北盆地西北方邊緣,為陽明

SOWTCSOWJYSOWTN

SOWKH

SOWSY

SOWHC

SOWTY

SOW

SOWILSOWHL

2012 年 10 月 01 日~ 2012 年 11 月 30 日近期活動荒野在全國各地週週有演講,月月有聚會。若各地活動來不及刊載的,請直接洽詢各地聯絡人。

歡迎上荒野網站 www.sow.org.tw查詢最新訊息,或訂閱荒野電子報

Page 25: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5

秘書處報告

山山腳下、仰德大道旁的一座獨立小岩塊,海拔約 52 公尺。

自清朝以來,歷代當局對此地都立有保護禁令,也因此多年

來一直能擁有豐富的山林景觀和生態特色。

【活動日期】10/14上午09:00-11:30【報名方式】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人,歡迎親子一同參與(兒童請

至少7歲以上)。【活動費用】荒野會員 150 元 ( 含配偶及直系親屬 ),非會員

200 元。費用內含 60 萬平安險、講師解說費及行政雜支等。

《棲地維護 -工作假期》

●萬里工作日

萬里站位處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無法使用大型機具施

工,我們採取人工方式,於廢耕梯田開闢水池以收容、復育

溼地植物,並邀請同樣關心自然、珍愛溼地的您同來捲起

褲管,親近溼地。

【活動日期】10/06、11/10、12/8上午08:30-17:00【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報名資料請務必填寫完整,以方便行政

作業 )【活動對象】對溼地工作有興趣的朋友(欲邀兒童前來請自行考

量體力與安全),名額 20人。【活動費用】免費。

地 址/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 號

電 話/ (03)425-8009 洪麗珠 傳 真/ (03)425-799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10/16(二)土地、人、生命力─淺談霄裡/鄭惠齡 (荒

野桃園第二期解說員)

10/30(二)愚人的綠色實踐─從「猴硐生態教育園區」開始 /郭鎮維(猴硐生態教育園區園丁)

11/13(二)十二生肖之植物擂臺賽/杜勝儀(荒野桃園分會推廣講師、解說組組長、第七、八期解說員訓練召集人)

11/20(二)雨林 Long Stay ,這 Young 愛地球 --- 可萱的30 天奇妙歷險/陳可萱(曾擔任越南海外志工,於婆羅洲海外實習,現任新竹分會秘書。)

《自然體驗》可親洽分會、來電,或登入官網荒野之友報名。(活動費用:

會員50元非會員100元,國中以下皆 50元,以上皆含保險。)

●小粗坑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沒有熱鬧的人潮,沒有滿山遍野的油桐花,除了耳邊潺潺的

流水聲,水桐上爭艷的綠繡眼;感受微微的清風劃過臉,任

何季節時間裡小粗坑呈現出不同的美!你將被這裡的一切

所感動而深深愛上它!

【活動時間】10月14日09:00-11:00【報名截止】即日起至 10月 09日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行,名額 40人。

●福頭山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位於位於虎頭山附近的三元街大檜溪山頂;福頭山步道輕

鬆易走,常有昆蟲會給你驚豔的喜悅!植物隨著季節更迭

展現不同風姿,登頂視野極佳!

【活動時間】10月 21日09:00-1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16日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

●棲地維護 - 工作假期

台灣民謠所傳唱的孤戀花即指台灣萍蓬草,早期成遍綻放

在桃園埤塘中,但是盛況今不復見…趕緊把握這個機會,

一探溼地植物的神秘面紗吧!

【活動時間】10月 28日 09:00-11:00【報名截止】10月 23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12 歲以上 ) 名額 20人。戶外教學、機關

團體請另洽。

●白石山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白石山的大石壁、草嶺山的火山玄武岩、台灣北部現存最大

的樟木林、龍過脈埤和牛角湳埤的動植物生態等等,都值

得我們來欣賞和探索。

【活動時間】11月 11日09:00-13: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1月 06日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名 (小學四年級以上 )

●濱海溼地賞鳥趣

凜冽的冬天,您或許不知道,這樣的季節在桃園濱海溼地

或休耕的農田裡,有一群嬌客飄洋過海來過冬。如果你也

想一起去瞧瞧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趕緊帶著你的望遠鏡

和我們一起賞鳥趣!

【活動時間】11月18日09:00-11:00【報名截止】即日起至 11月13日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幼稚園中班以上,歡迎親子同行),名額

30人

《研習.課程》 ●桃園第六期推廣講師培訓班

透過一張張投影片的介紹,與一場場活動的引導,一同走

進山林觀生態、潛入海洋賞美景,感受她的壯闊與不凡、了

解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係,並將尊重自然、棲地守護的理念

傳遞出去。

【活動時間】10月13日至 2013年 01月19日【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 05日止【活動對象】願至企業團體或各級學校進行推廣演講的有志之士,

名額 30 名。【活動費用】101年能源局節能專案計劃補助會員 1200 元,非

會員 900 元,故會員收費 1200 元,非會員收費1500 元,另需繳保證金 500 元。(不含餐費,戶外活動之食宿交通用)

地 址/新竹市北區公園路 86 - 1 號

電 話/ (03)561-8255 張靜珠、魏芷蘭

傳 真/ (03)561-7555 陳可萱、李珈瑜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二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 10/02(二)生命中的花草樹木/阿默 10/09(二)社區協力農業 CSA---「人與土地間的相互承

諾」/陳建泰 10/16(二) 在廢墟看見一道彩虹/羅秀芝 10/23(二) 動手玩拼布 -- 貓頭鷹吊飾製作/李淑玲 10/30(二) 龍貓森林參訪/吳杰峰

SOWTCSOWJYSOWTN

SOWKH

SOWSY

SOWHC

SOWTY

SOW

SOWILSOWHL

Page 26: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6

秘書處報告

《週五荒野見 - 免費專題講座》9:30-11:30 am.10/12(五)站在孩子的高度,陪他們一起看世界 / 施麗明

10/26(五)石虎保育向前行 / 林錦坤、林育秀

《2012 海洋講堂 ‧愛海電影導讀講座》06/08-12/31□海洋在改變 □魚線的盡頭(含愛海導讀、映後分享,約

100 分鐘,適合大朋友)

□深邃藍海 □產房(含愛海導讀、映後分享,約 70 分鐘) □刀口下的掠食者 - 鯊魚(含愛海導讀、映後分享,約 50分鐘,適合大、小朋友)

歡迎各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企業團體、民間社團等,

踴躍來函申請,本講座可作為環境教育時數。請於活動日

20 天前,詳細填寫申請表後回傳,恕不接受口頭邀約。申請

後將於 5~7 天內回覆,請耐心等候回覆。

《自然體驗》●香山溼地巡禮

新竹的朋友們多久沒看海了?早已遺忘圍繞臺灣的這片婆

娑之洋?趁著凜冽的季風肆虐之前,在秋高氣爽的十月初,

荒野帶您親近海洋,暢遊海岸,體驗香山溼地的天寬地闊。

【活動時間】10月 06日09:00-11:3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共計40 名。【活動對象】適合親子同行,建議小學一年級以上小朋友。【活動費用】免費(數量有限額滿為止!)下列活動內含旅遊平安保險;不含餐點,交通請自理。國小

以下五歲以上需親子同行。

●與荒野趴趴走 ~ 您不知道的護城河畔

河畔除了歷史古蹟外,也保留了各時期種植的老樹。樹影

婆娑,涼風徐徐,暖陽下更有那片綠意好遮蔭;抬起頭,肯

氏蒲桃果實累累,拖著長尾巴的菩提樹葉,彷彿向您低語

秋天來了。

【活動時間】10月 7日 (日 )上午 09:00-1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3日,額滿為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共計40 名。【活動費用】費用100 元。

●與荒野趴趴走 ~ 攜手走圳路

人文歷史田野風情,盡在竹東圳荒野行。生活總離不開水,

水更是發展農業的重要資源,想知道竹東圳怎麼來的嗎?

【活動時間】10月13日 (六 )上午 09:00-12: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10日,額滿為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共計40 名。【活動費用】會員 150 元,非會員 200 元。

●與荒野趴趴走 ~ 竹東頭前溪生態公園

被列為全省十大河川「流域綠美化工程」,想進一步暸解帶

有臭味的污水源在達成生態治理水質淨化的同時,如何營

造許多動植物棲息環境,孕育豐富繁榮的生態體系? 【活動時間】10月 27日09:00-1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 24日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活動費用】會員價 150 元,非會員 200 元。

●與荒野趴趴走 ~ 六寮生態之旅

人口外流造成村落沒落,但喜的是生態回來了,豐富多變的

溪流環境讓六寮成了生物天堂,蝴蝶昆蟲資源更是豐富,

歡迎您闔家來認識這美麗的自然國度~六寮。

【活動時間】11月 03日( 日 )09:00-12: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31日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活動費用】會員價 150 元,非會員 200 元。

●與荒野趴趴走 ~ 賞果、賞心、享自然

詩人曾說過:「花是無聲的音樂,果實是最動人的書藉,當

它們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接下來秋冬它們會呈現出

什麼呢?是隨風飄盪的降落傘,是沿河流浪準備停泊的船,

還是動物可口的佳餚,或成為漂亮的裝飾品呢?

【活動時間】11月 04日( 日 )09:00-11:00【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1月1日,額滿為止。【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40 名。【活動費用】費用100 元。

地 址/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 話/ (04)2472-8468 謝玟蒨、張郁玟 傳 真/ (04)2472-14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10/04(四)被遺忘的半島 - 下加利福尼亞/徐基東 10/11(四)無所不在,再簡單不過的關係-親子自行車之

旅分享/宋志文

10/18(四)回到龍貓故鄉環境信託之旅/周東漢

10/25(四)高美溼地新未來/吳長錕

11/08(四)製造音樂,改變世界─屋希耶澤的音樂野生之旅 /屋希耶澤

11/15(四)食錯時如何不病之與天公伯的自然果菜園/鹿耳樹

11/02(四)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給初學者的一堂課/黃一峰

11/29(四)樹上小旅行之攀樹經驗談/沈介文

《彰化每個月第一週週三免費講座》10/03(三)紅土地夢想家-大肚山「說不完的故事」/楊玉娟

《研習.課程》報名請來電洽詢、傳真,或 E-mail:[email protected]

●白天攝影進階班 十堂課

米蘭昆德拉:「將視線和心靈投入旅程中的風景和事物,生

命因而被再次洗禮。」攝影後才明白方寸之間如此難以拿

捏!歡迎您再次投入攝影,讓生命因攝影而再次被洗禮 ! 【活動日期】10月 03日至 12月12日09:30-11:30【報名截止】10月 02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5位。【活動費用】會員 2800 元,非會員 2900 元。

《自然體驗》●秋遊霧峰自然體驗活動

秋高氣爽的天氣正適合到郊外走走。洗去一身暑氣,忘卻一

切煩憂 。用眼睛欣賞四季的變幻,用耳朵聆聽自然的樂章。

用鼻子嗅聞秋天的味道,用皮膚感受微風的輕彿。

【活動日期】10月 07日08:30-15:30【報名截止】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遊,名額 30 位。【活動費用】會員 300 元,非會員 350 元。

Page 27: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7

秘書處報告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慶生街 300 號 2 樓

電話/ (05)700-3977 張惠茹

傳真/ (05)537-9553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10/05(五)自然的療癒力:從幾米星空談起/陳立倫(農

村生活實驗場,莿桐農會旁)

10/26(五)雲林有大家/陳柏銓

《專題演講》10/11(四)19:30-21:30 節能綠生活/推廣講師(農村生

活實驗場,莿桐農會旁)

10/25(四)13:20-15:10 尋找台灣黑熊/劉曼儀(虎尾科技大學一期大樓 2FATA0204 教室)

《自然體驗》●草嶺地景生態綠森活 - 野趣草嶺 ( 第 1 梯次 )草嶺舊稱為番坪坑,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東邊山,地處嘉

義、南投、雲林三縣之間,海拔自 450 公尺至 1750 公尺、面

積約達 1000 千多公頃。因地勢起伏曲折,故形成許多風格

奇特的地形。一起跟著當地解說員了解草嶺的特色生態及

社區文化,認識綠活草嶺。

【活動日期】10月 7日 07:30-16:0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位。【注意事項】1.集合點:雲科大、虎科大大門口。2.自備餐具、雨具、

飲用水、帽子、相機、個人藥物。3. 報名請填身分證字號、生日 (保險用 )、搭車地點及葷素需求。

●草嶺地景生態綠森活 - 手工皂 DIY草嶺村因氣候跟地質非常適合苦茶樹生長,快來品嘗苦茶

油的滋味。台灣咖啡原產地—古坑咖啡在有溫暖潮濕的氣

候及肥沛的土壤的栽植。海拔 1200 公尺所出產的咖啡豆會

更加濃郁甘醇 !! 快來試試苦茶籽跟咖啡做手工皂吧!

【活動日期】10月12日19:30-21:3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位。【注意事項】請自備鍋子、打蛋器、刀子。

●草嶺地景生態綠森活 - 野趣草嶺 ( 第 2 梯次 )舊稱番坪坑,位雲林縣古坑鄉的東邊山,海拔自 450 公尺至

1750 公尺,面積約達 1000 千多公頃。是典型盆地,因地勢

起伏曲折,故形成許多風格奇特的地形。一起跟著當地解

說員了解草嶺的特色生態及社區文化,認識綠活草嶺。

【活動日期】10月 20日 07:30-16:0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40 位。【注意事項】1. 集合地點:雲科大大門口。2.自備:雨具、飲用水、

帽子、相機、個人藥物。3. 報名請填身分證字號;生日 (保險用 )及葷素需求。

地 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53 號

電 話/ (05)587-9447傳 真/ (05)587-5084聯絡人/游熙明(志工) 

《專題演講》19:30-21:3010/19(五)迷路原為看花開/李偉文

《其他活動》15:00-17:00

10/28(日)《隔壁親家》音樂劇/音樂時代劇場

地 址/嘉義市民樂街 122 巷 14 弄 3 號之 1電話/ (05) 225-5274 蔡佩君

傳真/ (05) 225-5274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10/05(五)發現濕地之美/蘇東波

10/12(五)與大自然做朋友/王麗美

10/19(五)神秘的爬行動物 - 蛇/蔡賢良

10/26(五)回到龍貓故鄉環境信託之旅/李慈雯

11/02(五)昆蟲記中記/楊維晟(地點:文雅國小)

11/23(五)人在草木間/張志聰

《自然體驗》●蘭潭後山定點觀察

時序入秋,走進蘭潭溫度正好…走在步道穿梭林間,秋天的

風輕輕涼涼的,無聲掠過樹梢織成一片秋天最美麗的風景。

秋高氣爽,邀請大家在舒服的天氣中一起來蘭潭後山傾聽

自然。

【活動日期】10月 28日08:00-11:00【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位。【注意事項】08:00入水口集合,保險自理,遇雨取消。

地 址/台南市中華東路三段 452 巷 8 弄 7 號

電 話/ (06)260-7259 吳美玲

傳真/ (06)260-562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10/05(五)一個人的泰北/楊宇凡

10/12(五)都會中的自然人文記遊/汪碧芬

10/19(五)昆蟲記中記/楊維晟

10/26(五)我的原民文化體驗 @ 一趟生命的尋根之旅 /吳顯堂

11/02(五)認識植物界的吉普賽民族—水生植物 /吳首賢

11/16(五)「心」疆上心頭 /黃淑貞

《2012 世界海洋日‧巡迴影展》10/07(日)不能沒有你‧救鯊行動/劉家彰、陳宗賢、

羅淑枝(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

11/18(日)在海裡飛翔/郭兆偉(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

《自然體驗》●樹谷生態浮島導覽(15人以上團體)

與樹谷聯奇開發公司在樹之谷與風之谷的景觀滯洪池營造

出水域生物棲息環境,吸引紅冠水雞、小鷿鷈、等鳥類及紅

擬豹斑蝶、蜻蜓、豆娘…等來此棲息、繁殖。

【活動時間】01月 01日至 10月 31日【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請20天前預約導覽,免費。【活動對象】一般民眾《研習.課程》

●第二期推廣講師志工培訓

我們拿甚麼奉獻給我們成長的土地家園?真心期待您加入

Page 28: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8

秘書處報告

我們的行列,和我們一起擔任人與自然的橋樑,用語言、用

行動疼惜我們的土地家園。

【課程日期】11月 06日至 2013年 01月 22日09:00-15:00【報名截止】10月 23日【課程對象】1. 願於非假日 /假日進行自然推廣演講。2. 通過「試

講測驗」取得正式推廣講師資格後,願至政府機關、各級學校、民間企業公司進行自然推廣演講者。

【課程人數】限額 25人,滿 15人開課,額滿為止。【課程費用】會員1300元非會員1500元,另酌收保證金500元。【報名方式】請上荒野網站www.sow.org.tw或來電洽分會秘

書吳美玲、邱鈺婷。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 話/ (07)322-7526 許怡雯

傳 真/ (07)322-7523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 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 10/17( 三 ) 昆蟲記中記 / 楊維晟

《2012 世界海洋日‧巡迴影展》

10/27( 六 ) 1000-1200 深邃藍海

     (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新分館 )10/31( 三 ) 1930-2100 出賣牙買加 ( 地點:荒野高雄分會 )《自然體驗》

●悟洞自然教室十月工作假期

悟洞自然教室的興建工程希望在今年告一段落,想要為悟

洞盡一份心力的朋友,要好好把握最後的機會。颱風走了、

暑假過了,希望能有一個好的自然教室,讓大家利用它來學

習自然的一切,進而保護自然,保護荒野。

【活動時間】10/1-2、4-5、6-7、8-9、11-12、13-14、15-16、18-19、20-21、22-23、25-26、27-28、29-30

      ( 若時間有變動將於出發二日前通知 ) 有其他時間安排者,可以來電洽詢

【活動對象】認同悟洞自然教室理念及對協力造屋有興趣的伙伴。12歲以下請先聯絡洽商。

【活動費用】每人每日食宿200 元,保險自理【活動說明】報名方式及詳細內容請見本會網站之近期活動-好

野人工作假期

地 址/宜蘭縣五結鄉中興路二段 122 巷 60 號

電 話/ 0927-553-193 傳 真/ (03)960371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 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活動詳情,請洽分會秘書。

10/16(二)溫柔的綠水生活 / 黃淑娟

《自然體驗》

●雙連埤生態介紹

在緯創人文基金會的支持下,承租雙連埤生態教室,除提

高生態教室使用率外、亦推廣野生動物保護區濕地生態教

育並提供相關之教育與觀光資源。

【活動時間】10月 27日、11月 24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0人,免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月17日、11月14日為止【報名方式】請至網站報名或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地 址/花蓮市尚志路 9-2 號 2 樓

電 話/ (03)835-7070 楊和玉

傳 真/ (03)836-0010 E-mail / [email protected]

《自然體驗》

●溪流探祕-砂婆礑溪

【活動時間】10月 7日【活動名額】20人(限居住花蓮之會員、志工)【報名方式】電洽花蓮分會 (03)835-7070

地 址/台東市新社三街 8巷 43號

電 話/ (089)613-567 莊詠婷

傳 真/ (089)229-547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10/12(五)打造你的理想書店/羅素萍(晃晃二手書店

店主、台東小大讀書會發起人)(地點:台東市博愛路 478 號,台東誠品 2F)

10/19(五)溫柔的綠水生活/黃淑娟(荒野解說員)

     (地點:台東市新社三街 8 巷 43 號,台東分會)

《自然體驗》

●都蘭山定點觀察

【活動時間】10月 06日08:00-12:00【活動地點】都蘭山 (08:00 加路蘭停車場集合併車上山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防護用品、觀察工具、手套、垃圾夾。●加路蘭定點觀察

【活動時間】10月 20日08:00-12:00【活動地點】加路蘭 (08:00 加路蘭停車場集合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防護用品、觀察工具、手套、垃圾夾。〈課程培訓〉

●話畫台東─綠色生活地圖‧第一期推廣講師培訓

你對所住社區的人文歷史有多少了解?對環境中的綠色資

源有多少認識?當地圖不再只是地圖,透過敏銳的觀察力,

放慢腳步的思索繪製出環境現況、記錄環境變化、重新認

識生活周遭,甚而改善不好的地方 ...【課程時間】10月 07日至 11月 04日,額滿截止【課程對象】認同荒野理念、願長期持續參與綠活圖教育課程與

活動推廣,名額 20人。【課程費用】學費 700 元,保證金500 元,共1,200 元     (出席率達三分之二時數,且通過試講以及協助

一次綠活圖活動者退還保證金;另餐飲、交通

費用需自理)【課程地點】室內課:台東市新社三街八巷 43號荒野保護協會

台東分會;戶外課:台東市大街小巷【報名方式】請將報名表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Page 29: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29

●會員入會費 +年費

□一般會員 NT$2,000 □學生會員 NT$1,000

●會員續年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 (6 期 ) NT$120 □一年 (12 期 )NT$200

●贊助捐款 NT$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徵信刊登:捐款人姓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其他(課程、活動、義賣品):

購買義賣品不足 1000 元者,請另加郵資 80元

我願意!

捐款/會費(定期定額) 郵局轉帳/信用卡授權書

捐款支持/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從事推動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護等相關工作

●贊助捐款 

 *單筆捐款:NT$ __________

 *定期定額捐款:□ NT$300  □ NT$500  □ NT$1,000

□ NT$ 其他___________

自民國__年__月 至 民國__年__月共___期,

定期於每月 10 日自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捐助

‧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國際荒野 □自然谷環境信託

‧ 徵信刊登:將捐款人姓名與金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入會費及年費 ( 新入會會員須繳交會費及年費 ) *入會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會員年費:

 □ NT$1,000  □ NT$500(學生會員)

 *定期定額年費續繳:

自民國__年至民國__年共__期,每年應續年費 □一

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定期於每年 1 月份自

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續繳年費。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6 期)NT$120  □一年(12 期)NT$200

快報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金額 NT$ _______(持卡人請務必親填)

●信用卡資料

持卡人姓名___________

信用卡號_______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年/___月 卡別□ VISA □ MASTER

持卡人簽名_________ ( 須與信用卡之簽名一致 )

持卡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_

●郵局轉帳資料

*存簿儲金:

 立帳局名______________ 郵局

 局號/_________  帳號/________

*劃撥儲金:

 帳號/_______________

 授權人簽名_____________ ( 須同帳戶名 )

 授權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

●捐款人/會員資料

姓名___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身份證字號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生日/民國__年__月__日

聯絡電話/日間 ________ 夜間 ________

行動 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據抬頭/_____________□同捐款人/會員 

 收據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日/民國___年___月___日

 *定期定額捐款收據將於隔年 2、3 月統一寄發,以方便保存與

報稅 

Page 30: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30

Page 31: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631

Page 32: 荒野快報第246期

Vol.24232

  

台北總會/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1 樓 電話/ (02)2307-1568 傳真/ (02)2307-2568 理事長/賴榮孝 秘書長/林金保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sow.org.tw

  淡水聯絡處/新北市淡水鎮區三民街 11-2 號 電話/ (02)2621-7305 傳真/ (02)2626-6878 

  淡水自然中心/電話/ (02)2801-1858 傳真/ (02)2801-1858 秘書/陳明慧 志工/宋宏一

  北海聯絡處/新北市三芝區中山路一段 72 號 電話 &傳真/ (02)2636-5828 聯絡人/李元瑞、王元瑩賢伉儷(志工)

  八里聯絡處/新北市八里區舊城村中華路二段 520 號 2 樓 電話/ (02)2625-6915 聯絡人/童憶(志工)

  汐湖聯絡處/新北市汐止區忠二街 18 巷 1 號 電話/ (02)2642-9418 傳真/ (02)2648-9329 聯絡人/林智謀(志工)

  三角湧聯絡處/新北市三峽區清水街 369 號 3 樓 行動電話/ 0922-815-281 聯絡人/吳珮怡(志工)

  金門山外聯絡處/金門縣金湖鎮新市里自強路 2號 電話/ (082)331-428.333-771 聯絡人/鍾耀全(志工)0932-898-037

桃園分會/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號 電話/ (03)425-8009 傳真/ (03)425-7996 分會長/張演祺 秘書/范嘉娟

  北桃園聯絡處/行動電話/ 0931-298-208 聯絡人/羅美玲(志工)

新竹分會/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86-1 號 電話/ (03)561-8255 傳真/ (03)561-7555 分會長/劉月梅 秘書/張靜珠、魏芷蘭、陳可萱、李珈瑜

  關西聯絡處/新竹縣關西鎮青山街 299 號 電話/ (03)587-0346 聯絡人/羅吉曉(志工)

台中分會/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話/ (04)2472-8468 傳真/ (04)2472-1468 分會長/游永滄 秘書/謝玟蒨、張郁玟

雲林分會/雲林縣斗六市慶生街 300 號 2 樓 電話/ (05)700-3977 傳真/ (05)537-9553 分會長/江季翰 秘書/張惠茹

  西螺聯絡處/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53 號 電話/ (05)587-1102 傳真/ (05)587-5084 聯絡人/游熙明(志工)

嘉義分會/嘉義市德明路 155 號 電話/ (05)291-1547 傳真/ (05)291-1873 分會長/吳金治 秘書/蔡佩君

  大林聯絡處/台灣嘉義縣大林鎮中山路 2號 電話/ 0928-258-167 聯絡人/許銘坤(志工)

台南分會/台南市中華東路三段 452 巷 8 弄 7 號 電話/ (06)260-7259 傳真/ (06)260-5628 分會長/黃嘉隆 秘書/吳美玲、邱鈺婷

  新營聯絡處/台南市新營區中山路 20 號 11 樓之 2 電話/ (06)633-7268 傳真/ (06)635-9728 聯絡人/李坤昇(志工)0937-304-788

  善化聯絡處/台南市善化區中山路 213 號 2 樓 電話/ (06)583-1111 傳真/ (06)583-4988 聯絡人/黃敏忠(志工)

高雄分會/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話/ (07)322-7526 電話 &傳真/ (07)322-7523 分會長/林維正 秘書/許怡雯

  左營聯絡處/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 393 號 電話 &傳真/ (07)347-9069 聯絡人/廖漢益(志工)

  苓雅聯絡處/高雄市苓雅區福建街 203 號 電話/ (07)537-1073 聯絡人/李革宏(志工)

宜蘭分會/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三段 13 號 3 樓 電話/(03)964-1059 傳真/ (03)964-1055 分會長/徐朝強 秘書/徐雅玲、游清雯

  雙連埤環教基地/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雙埤路 21 之 1 號 電話/ (03)922-8980 傳真/ (03)922-8970 秘書/高潁、莊育偉

花蓮分會/花蓮市尚志路 9-2 號 2 樓 電話/ (03)835-7070 傳真/ (03)836-0010 分會長/熊帆生 秘書/楊和玉

台東分會/台東市新社三街 8巷 43 號 電話/ (089)613-567 傳真/ (089)229-547 分會長/楊坤城 秘書/莊詠婷

自然谷環境信託/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鹿寮坑 197 號 電話/ (03)593-1320 傳真/ (03)593-5152 秘書/陳正偉

尼加拉瓜荒野/ Los Robles, Hotel Colon 1C Sur y 3C. Arriba, Residencia “Los Chilamates”Managua. Nicaragua

       電話/ (+505)278-4066 傳真/ (+505)270-2462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邱倚星 Danilo Y.H. Chiou(志工)

澳洲荒野/ 5 Minna Close Belrose NSW 2085 Australia 電話/ (+612)9485-8888 傳真/ (+612)9485-889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吳進昌(志工)

馬來西亞砂勞越荒野/ No. 87 Ewe Hai Street, 93000 Kuching, Sarawak E. Malaysia 會長/謝盛財(志工)

          電話/傳真:(+60)82-420290 E-mail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