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45期】效法耶穌接受死亡 使弟兄姊妹復活

11
45 主曆 2014 年 12 月出版 交談合作 分享使命 扶弱濟貧 愈顯主榮 天主教耶穌會通訊 行人 _ 李 驊 編 輯 _ 墨 朗 執 行 _ 莊俐聖 版 面 _ 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發行所 _ 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 址 _  10089 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 號 耕莘文教院 TienEducationalCenter 22,HsinHaiRoad,Sect.1,Taipei,(10089)Taiwan,R.O.C. 電 話 _ (02)2365-4205分機 250 網 站 _ http://www.amdgchinese.org/ E-mail_ [email protected] 復會兩百年為耶穌會真是一個大慶典!躬逢其盛的《俠客行》要向大家報導最為精 彩的片段與花絮,使讀者也同沾這浩大鴻恩! 首先是當今教宗的講道。身為耶穌會士的教宗方濟各,重提修會解散時總長利奇神 父的態度與表現:他大義凜然,領導眾弟兄接受了團體的解散。他和當時眾弟兄的光輝 榜樣與依納爵會祖的真精神絕不會消失,而是繼續鼓舞著一代代耶穌會士迎風破浪向前 邁進。對痛苦乃至死亡他們從不退縮,為福音赴湯蹈火甚至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他們 深知:耶穌會要像耶穌一樣接受死亡,為使自己的弟兄姊妹復活。 本刊也展出一位修會解散後依然留守中國的弟兄——賀清泰神父。為了福傳他竟自 學繪畫、從零做起,終成宮廷畫師,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他翻譯了大量中國典籍 與宮廷文獻,為西方瞭解中國準備了最有價值的資料;他還有最為驚人之處,中譯聖經 第一人非他莫屬,日後基督教、天主教的中文聖經皆受惠於他!時運不濟,業績竟如此 斐然,依納爵的精神確實偉大! 輝煌的過去、隆重的慶祝並不會麻醉新一代會士的心,他們不僅自己緊隨依納爵大 旗挺進,也使更多有志者一齊享受這甘露的滋養,本刊的各項近期工作報導與合作分享 便是這策略實施中的火花! 兩百年風雨過後,耶穌會前方的路似乎更加光明了! Bicentenario RestauraciÓn CompaÑÍa de jesÚs

Upload: -

Post on 21-Jul-2016

28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復會兩百年為耶穌會真是一個大慶典!身為耶穌會士的教宗方濟各,重提修會解散時總長利奇神父的態度與表現:他大義凜然,領導眾弟兄接受了團體的解散。他和當時眾弟兄的光輝榜樣與依納爵會祖的真精神絕不會消失,而是繼續鼓舞著一代代耶穌會士迎風破浪向前邁進。

TRANSCRIPT

45

主曆 2014 年 12 月出版

交談合作 分享使命 扶弱濟貧 愈顯主榮

天 主 教 耶 穌 會 通 訊

發行人_ 李 驊編 輯 _ 墨 朗執 行 _ 莊俐聖版 面 _ 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所 _ 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地 址 _ �10089 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號 耕莘文教院� � � � � Tien�Educational�Center     22,�Hsin�Hai�Road,�Sect.�1,�Taipei,�(10089)�Taiwan,�R.O.C.電 話 _ (02)2365-4205�分機 250網 站 _ http://www.amdgchinese.org/

E-mail_ [email protected]

復會兩百年為耶穌會真是一個大慶典!躬逢其盛的《俠客行》要向大家報導最為精彩的片段與花絮,使讀者也同沾這浩大鴻恩!

首先是當今教宗的講道。身為耶穌會士的教宗方濟各,重提修會解散時總長利奇神父的態度與表現:他大義凜然,領導眾弟兄接受了團體的解散。他和當時眾弟兄的光輝榜樣與依納爵會祖的真精神絕不會消失,而是繼續鼓舞著一代代耶穌會士迎風破浪向前邁進。對痛苦乃至死亡他們從不退縮,為福音赴湯蹈火甚至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他們深知:耶穌會要像耶穌一樣接受死亡,為使自己的弟兄姊妹復活。

本刊也展出一位修會解散後依然留守中國的弟兄——賀清泰神父。為了福傳他竟自學繪畫、從零做起,終成宮廷畫師,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他翻譯了大量中國典籍與宮廷文獻,為西方瞭解中國準備了最有價值的資料;他還有最為驚人之處,中譯聖經第一人非他莫屬,日後基督教、天主教的中文聖經皆受惠於他!時運不濟,業績竟如此斐然,依納爵的精神確實偉大!

輝煌的過去、隆重的慶祝並不會麻醉新一代會士的心,他們不僅自己緊隨依納爵大旗挺進,也使更多有志者一齊享受這甘露的滋養,本刊的各項近期工作報導與合作分享便是這策略實施中的火花!

兩百年風雨過後,耶穌會前方的路似乎更加光明了!

BicentenarioRestauraciÓn

CompaÑÍa de jesÚs

親愛的主內弟兄與朋友們:

以耶穌為名的這個修會曾經歷一段艱難的迫害時期。在羅倫佐.利奇神父(Fr. Lorenzo Ricci, SJ)擔任總會長期間,教宗克萊孟十四世表明:「教會的仇敵成功獲得禁止耶穌會的認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 1990 年 7 月 31 日給前總會長柯文伯神父的訊息)。今日,當我們想起修會的復興,也需喚醒我們的記憶,並將從這個經驗中我們所得到的特別賞賜與恩寵銘記於心(參:神操 234 號)。今天我也要在此與你們分享這個。

當考驗與磨難的時期,懷疑的烏雲籠罩而且痛苦的感覺升起,這段旅程讓我們很難持續往前。很多誘惑也隨之而來,特別是在危機的困難時節:這些誘惑讓我們停止把意見拿出來討論、允許我們自己被孤寂帶走,把焦點放在被迫害的事實上而看不見其他的。在閱讀利奇神父的信時,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他有能力抗拒這些誘惑,並在危難的時刻向會士們提出,一個更根基於修會靈修的願景。總會長利奇神父在當時寫給會士們的信函中,從烏雲密佈的環境中望出去,透過修會組織本身及其使命鞏固會士彼此之間的歸屬關係。在這裡:他在困惑與混亂的情境中分辨。他沒有浪費時間在意見上的討論或是抱怨,而是承擔了修會特恩使命的責任。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的耶穌堂,

舉行了一場特別為耶穌會復興兩百週年的感恩聖祭。

此處節錄教宗的彌撒講道:

這樣的態度帶領耶穌會士經歷了如吾主耶穌一般的死亡與復活。面對失去所有,包含了社會大眾的公信力,他們依然沒有違抗天主的旨意,他們沒有抗拒衝突,試圖努力挽救。耶穌會一直存活到衝突結束為止沒有減少,這點很美麗。它與受屈辱的基督一起活出屈辱,因著它的服從。你無法從衝突中不用狡詐或是任何抵抗的策略來解救自己。但在混亂和屈辱中,耶穌會選擇活出分辨天主旨意的生活,而非尋求一個好似沉默的方式來逃離衝突。

表面的寧靜沒有辦法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而是來自天主真實的平安才會。只有分辨能夠把我們從滅絕、從內心真正的「壓抑」中拯救出來,而不是追求很容易的妥協或是容易達到的和平主義。這些壓抑是指自私與世故,它將喪失我們的眼界。我們的盼望是耶穌基督;也唯有基督是我們的盼望。因此,利奇神父和耶穌會在經歷這段壓抑的時期,與其說它是一段灰暗時期,不如說是一特許的歷史,在這過程中明白了愛決定歷史和希望,即使在黑暗中,仍然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分辨必須來自正確的意向及簡單的眼光。為了這個原因,利奇神父在這段困惑混亂的時期,很精確的談論耶穌會士本身所犯的罪。他沒有像一個歷史事件的受害者一般為自己辯護,而是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承認也把自己看作罪人,而不是為了逃避牢獄或是懲罰而將自己視為受害者。承認自己是罪人,是真的承認自己是罪人,意味著用正確的態度去接受天主的安慰。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總會長神父指示耶穌會的分辨與服務的過程。1759 年,頒佈的蓬巴爾法令(Pombal)消滅了在葡萄牙的耶穌會,利奇神父身處於衝突之中,他沒有抱怨也沒有讓自己陷於憂傷中,反而祈求有好的靈,真實而超性以答覆召叫的精神,能夠完全順服於天主的恩寵。1761年,這個風暴進一步席捲法國,總會長神父祈求將全部希望放在天主上。他希望大家透過這艱難時刻來大大淨化他們的內心,這些艱難帶領我們到天主那兒,並能夠為愈顯主榮而服務。然後,他建議大家祈禱,渡聖潔的生活,謙卑與服從的精神。1760 年,西班牙的耶穌會被驅逐後,他持續呼籲大家要祈禱。終於,在 1773 年 2 月 21 日,教宗頒佈主救主簡諭的六個月前,在完全缺乏人的協助下,他看見了天主的憐憫,邀請受試探的人不要依賴人而是信賴天主。當一些情況要把我們推倒在地的時候,我們的信任感應該成長。利奇神父認為重要的部分就是耶穌會到最後還是應該真實地按照它受召叫的精神活出,那就是愈顯主榮和拯救人靈。

耶穌會,即使面對自身被解散的命運,仍然真實保存當初被創立的目的。為了這個緣故,利奇神父決定號召會士要保持仁愛、合一、服從、耐心、傳教的簡樸性、與天主真實的友誼關係的精神。任何其他的事都是屬世俗的。愈顯主榮的火焰直至今日都依然竄流在我們心中,燃燒我們心中的滿足感,並把我們包在一團火焰中,使我們能在其中,聚焦並擴張,幫助我們成長也使我們收縮。

因為這樣,耶穌會經歷了極度痛苦不公義的考驗,引用托比特的祈禱:我心中悲傷至極,痛哭流淚,開始呻吟祈求道:『上主!你是公義的,你的一切作為都公正,你的一切措施都慈愛忠誠,你審判萬世。上主!現在求你顧念我,看護我,不要因我和我的祖先在你面前所犯的罪惡和愚昧而懲罰我。因為他們沒有遵守你的誡命,所以你使我們遭遇劫掠、俘虜、死亡,使我們流亡到一切外邦人中,受他們的諷刺、嘲笑、詛咒。」最後,他用最重要的懇求做結:「上主,求祢不要轉面不顧我。」(多三 1-4,6d)

而天主派遣辣法耳來除去托比特眼中的白膜,使他再見到天主的光芒。天主是慈悲的,天主戴著慈悲的冠冕。祂愛我們也拯救我們。有時引導我們走向生命的道路是狹窄又難以明瞭的,但這個苦難,如果是活在慈悲的光照中,會像火一般煉淨我們,會給我們極大的安慰,激起我們的內心,用愛慕之情來祈禱。我們耶穌會的弟兄在受迫害之時,在精神上與為主服務上是熱切的,論望德有喜樂 ,困苦中有忍耐,在祈禱上有恆心(參考:羅十二 13)。這也給了耶穌會榮耀,但當然不是為了讚美它自身的功績。而這是一定要這樣做的。

讓我們記住我們的歷史:「為了基督的緣故,賜給你們的恩賜,不但是為相信祂,而且也是為祂受苦」(斐一 29)。我們要好好記住這個。

真意

何在?耶

穌會

復會 200週年─

02 03

耶穌會這艘船被風浪所顛簸搖晃這沒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就連伯多祿的小船在現今也依然會搖晃。黑夜與黑暗的勢力總是離我們很近。划槳很讓人疲憊。耶穌會士必須成為「勇敢和專精的划手」(碧岳七世, Sollecitudo omnium Ecclesiarum《普世教會之不安》¹):划吧!在逆風的情況下,也要堅強地划。我們在為教會的服務所划。我們是一起在划!但當我們在划時,我們全部都在划,連教宗也在划伯多祿的小船—我們必須大力祈禱,「主,拯救我們!拯救祢的子民。」天主會拯救我們,即使我們是小信德的人。讓我們把盼望放在天主!讓我們總是都把盼望放在天主上!

被我的前輩碧岳七世所恢復的耶穌會,是由一群充滿聖神,勇敢謙遜地為望德、愛德作見證,並有使徒創意的人們組成的。碧岳七世簽署希望耶穌會恢復後可以:「用適當的方法支持我(教宗)在基督徒世界靈性上的需要,不分任何國家與種族。」為此,他允許還存在的耶穌會士,這要感謝路德會和東正教的領導們,「維持合一在同一的肢體內」。所以,耶穌會可以保持合一在這同一的教會裡。

而耶穌會也立即開始傳教的使命,並供傳教區的主教所使用,慷慨地投身「在天主十字架的旗幟及祂在世的代表之下」(Formula of the Institute, 1)修會開始它的傳道與教導、靈修工作、科學研究與社會行動,照顧與傳福音給窮人、受苦者與社會邊緣人。

現今,耶穌會同樣用智慧和勤勉的態度處理悲慘的難民以及被迫遠離家園的人們;而這個服務需要努力去分辨如何把服務和信仰結合,並且要用符合福音的精神去促進正義。今日,我可以確認教宗保祿六世在三十二屆大會時跟我們所說的,也是我親耳所聽聞的:「在任何地方的教會,甚至是在最困難與最棘手的情況下,意識形態的分叉路口、社會的鴻溝中,當哪裡曾經歷或正在經歷人性最深的渴望與恆常的福音訊息之間的對質,不論從前或現在,都有耶穌會士的臨在。」

在 1814 年,修會剛剛恢復的時期,當時只有一小群會士,只是一個「小修會」,但是經過了十字架的考驗它知道該怎麼投資,它的使命就是把福音的光輝帶到世界的盡頭。這也是今日我們應該要感受到的:向外,實踐使命。耶穌會士的身份是愛天主以及愛與服務他的弟兄們,他所呈現的不只是他信德的芳表,同時也是他所盼望,和他所相信的那一位(參考:得後一 12 好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字,在你們內受光榮,你們也在他內,賴我們的天主和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受光榮)。耶穌會士希望能成為耶穌的夥伴,和耶穌懷有同樣的感受。

教宗碧岳七世於 1814 年 8 月 7 日在羅馬的聖母大殿發佈了恢復耶穌會的諭旨,這也正好是會祖聖依納爵在 1538 年的聖誕子夜舉行首祭的同一個地點。瑪利亞,我們的母親也是耶穌會之母,將會受到我們為實踐祂愛子救贖工程所做的努力而感動。願聖母一直看顧保佑我們。

——賀清泰神父

¹ 參考《耶穌會簡史》,光啟文化出版。

( 圖一 )

( 圖二 )

耶穌會解散之後在華最後一人

耶穌會士賀清泰神父(Fr. Louis de Poirot, SJ)于乾隆中期來華,此時禁教已久,在華傳教士已呈寥若晨星之狀,且供職內府,不得任意他適。耶穌會更於 1773 年為教宗勒令解散,直至 1814 年復會。賀清泰便是在這種政教內外交困情況下,留華傳教。

賀清泰原籍法國,生於 1735 年 10 月 23 日,後遷居義大利,在羅馬成長。1756 年入耶穌會佛羅倫斯(Florence) 神學院接受神學與人文教育,後在羅馬省祝聖為司鐸。

1762 年時,葡萄牙已解散耶穌會,在葡萄牙保教權下的澳門也不能倖免,所以在澳門的耶穌會士全部被捕,解往葡萄牙。一直重用傳教士技藝的乾隆皇帝聽聞葡萄牙人不復保護耶穌會,曾下諭:「余之耶穌會士無需葡萄牙國王保護。余即為彼等之保護人;脫有犯罪者余知懲之;然余不欲將有益於國之人放逐於國外也。」因此,居住廣州的傳教士不用畏懼澳門葡萄牙人的追捕。而且乾隆仍然不斷下旨尋找願意入京供職的傳教士。在這個背景下,1771 年 9 月 29 日,賀清泰神父作為畫家從廣州進京。

實際上,賀清泰神父從未學習繪畫,然而,為了傳教,自學成才,進入宮廷成為畫師,並且成為繼耶穌會士郎世寧之後最受重用的畫家。他日常在圓明園「洞天深處」的如意館(當時清宮的首席畫院)工作。

目前所存清宮檔案中,保存了部分賀清泰神父的繪畫資料,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工作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為圓明園主要是遠瀛觀畫裝飾畫,如:「傳旨著賀清泰畫西洋畫」、「著賀清泰於新建遠瀛觀殿內畫西洋故事人物」、「傳旨賀清泰於遠瀛觀殿內畫西洋畫鬥」;第二類是仿郎世寧等的山水花鳥畫,如:「奉旨賀清泰仿

畫山少藥一幅,仿郎世寧畫花鳥畫,又仿郎世寧、唐岱合畫鶴舞松齡圖」、「賀清泰起稿畫黑龍江將軍進海青二架」、「傳旨賀清泰仿郎世寧百駿圖畫一卷」。

賀清泰畫作多收錄於《國朝院畫錄》從《石渠寶笈續編》,比如《白海青圖》、《黃鷹圖》、《白鷹圖》等。評論者認為其「工畫人物風景、翎毛走獸」。

目前還能看到有:

乾隆四十八年(西元 1783 年)受命畫《白海青圖》( 圖一 )。

( 紙 本, 設 色, 軸。 縱 110cm, 橫 60cm 。 臺 北 故 宮博 物 院 藏。 圖 片 來 源 於 http://www.bozoart.net/art/heqingtai/2012412/94BG.html)

乾隆五十五年(西元 1790年)十月,內廷傳旨,要求賀氏隨乾隆仿趙孟頫(西元 1254 年 ─ 1322 年 ) 畫作。乾隆仿趙氏《沙渚雙鴛》一軸,而賀氏「畫賁鹿一軸」以和之。( 圖二 )

(立軸,紙本設色,縱 198.3 釐米,橫 93 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圖 片 來 源 於 http://big5.elong.com/gate/big5/lvyou.elong.com/4680293/tour/a01fef81.html)

劉晶晶

0504

本文作者為澳門利氏學社研究員

第三類是為乾隆皇帝慶功賀壽之作。

乾 隆 四 十 二 至 四 十 六 年( 西 元 1777 年─ 1781 年),大金川及小金川分告平定,西南之患解除,賀清泰及艾啟蒙(Ignatius Sickltart,1708-1780) 奉詔繪《平定兩金川得勝戰圖》一函十六幅,由內府造辦處鐫刻銅板印刷,廣傳於海內。

(凱旋圖──平定兩金川得勝圖,圖片來源http://hi.baidu.com/coco82/item/99981935dae6de93b90c033b)

除此之外,賀清泰還和潘廷璋奉命仿製《平定臺灣戰圖冊》十二幅。(康熙癸亥年(西元 1683 年),施琅攻台,戰況激烈。百年後,宮中某中國畫師遙想當年繪畫而成)。

賀清泰的最後一幅畫是乾隆五十八年(西元 1793 年,八十三歲),賀清泰、潘廷章合繪的《廓爾喀貢像馬圖卷》。

(絹本, 縱 40.8 釐米,橫 318 釐米,北京故宮

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此畫下面有長長的題款:「乾隆五十八年冬月臣賀清泰潘廷章奉勅恭繪」;「乾隆癸丑仲冬月臣董誥奉勅敬書」;「乾隆五十有八年癸丑嘉平月臣王傑、臣董誥、臣彭元瑞、臣金士松、臣玉保、臣瑚圖禮、臣那彥成拜手、稽首恭贊」。

賀清泰神父首先以畫家身份而立足宮廷,其次是翻譯,近來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其成就。賀清泰神父雖是外來傳教士,卻精於滿漢雙語,口譯、筆譯皆通。因此他常常參與清廷外交事務,以其高超的拉丁文與滿文造詣,翻譯北京與俄京聖彼德堡之間的外交文書。更因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 西元 1737 年─ 1806 年)訪華期間用拉丁文翻譯乾隆回覆英王的國書而獲封六品頂戴。

除了公事翻譯外,賀清泰神父還以個人之力翻譯中西典籍,這是他最大的成就。

中文譯成拉丁文與義大利文的書籍中,賀清泰最為人知的是康熙的《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乃世宗雍正於雍正八年(西元 1730年)親自編纂,凡二百四十六則,雍正為表孝思,將先皇祖訓輯錄成編,垂為家法,制序刊佈,期能永世流芳,萬古常新。1783 年,賀譯《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在巴黎刊行。

賀譯的滿文本《聖經》通稱《滿文附註新舊約聖書》,但未曾鐫板。手稿則由日本東洋文庫收藏。滿文本《聖經》約於乾隆五十五年(西元 1790 年)完成。

滿 文 本 完 成 之 後,賀 清 泰 開 始 根 據 拉 丁 文 武 加 大 本《 聖 經 》(the VulgateBible)中譯三十六卷《古新聖經》。嘉慶八年(西元 1803 年)賀清泰曾寫信上呈教廷傳信部,請求准許刊刻《古新聖經》,卻受詰問譯經之權從何而來。嘉慶十年前後,現存《古新聖經》全稿完成。最大的特色是使用白話譯經(在此之前,《聖經》已有部分譯出,艾儒略(Giulio Aleni, 西元 1582 年─ 1649 年)以文言文譯出《天主降生言行記略》,陽瑪諾(Emmanuel Diaz Jr., 西元 1574 年─ 1659 年)用高古的《尚書》體譯《四福音》成《聖經直解》),讓更多人懂得《聖經》的宗旨。《古新聖經》未曾出版,但作為最早翻譯的《聖經》完整版卻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據研究,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和郭實臘在其所譯經和主辦雜誌中都使用了「樂園、聖徒」等詞。而更大的影響在今日天主教的思高本《聖經》。思高本《聖經》係義大利方濟會士雷永明(Gabriele Maria Allegra, 西元 1907 年─ 1976 年)中譯奠定基礎,而他在 1935 年開譯《聖經》之前,嘗入北京北堂圖書館閱讀《古新聖經》原稿。而雷永明的翻譯,確實參考過《古新聖經》,沿用了不少其中的譯名和字彙,無論卷目或內容,兩者近似之處都多。

賀清泰神父以畫家、譯者身份在清廷立足,他時時不忘傳教事業。雖然當時禁教實行許久,傳教士們活動受限制。但是 1780 年,賀清泰已深受乾隆青睞,通過他的請求,乾隆准許在京傳教士對自願奉教的人們,講解教理並施行聖洗聖事;但對親王或大臣子女,則須徵得家長同意。

1784 年乾隆大教案爆發,這場教案涉及到全國十幾個省份,共有十八名外國傳教士和數百名中國教徒被捕入獄。在賀清泰和其他在清廷服務的神父們請求,大多數傳教士最終都得以開釋,一些地方性的教難也得以平息,然而傳教士的處境卻愈發艱難,賀清泰神父只限於翻譯工作。

賀清泰神父非常關心倖存的白俄羅斯耶穌會。(鑑於耶穌會在俄羅斯教育體系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羅斯皇帝拒絕頒布教宗解散耶穌會的敕令,部分耶穌會士得以倖存於現在的 Belarus 白俄羅斯一帶。因而,解散後的耶穌會也稱白俄羅斯耶穌會)。1802 年 9 月,賀清泰和其他四位健在的老神父(索德超José Bernardo de Almeida、齊類思 Luigi Cipolla、潘廷璋 Guiseppe Panzi和梁棟材 Jean-Bptiste Grammont) 聯名寫信給教宗庇護七世,又寫信給當時的白俄羅斯耶穌會總會長 Gabriel Gruber,請求派遣接班人,並重新入會。

賀清泰重新入會的申請引發了白俄羅斯耶穌會重啟中國傳教計畫。總會長 Gruber 神父派遣三位傳教士前往中國。他們於 1805 年 2 月出發,穿過俄國、芬蘭至瑞典,再至哥本哈根。冬天雨雪交加中來到倫敦。然後起程至里斯本。在里斯本逗留許久,逗留期間他們在科英布拉學習天文學。後來他們得到了宗座的許可,但是在里斯本卻沒有船隻願意帶他們來中國。

1807 年 11 月他們再度回到英國,邊在倫敦繼續學習天文,邊試圖再次起航。

最後他們回到俄羅斯,再次嘗試通過韃靼地區到達中國。最後以失敗告終。其中,Korsack 神父在英國工作,Grassi 神父被派往美國,成為國際知名的喬治城大學校長。

在 倖 存 的 文 獻 中 看 到 了 總 會 長 Gruber 神 父 繼 任 者 Tadeusz Brzozowski 神父在 1806 年的信件中,曾詢問賀清泰神父是否受到Gruber 神父的核准重新入會的復函,並且問起其餘在京耶穌會士及其教區現狀。五位申請者中,索德超神父於 1805 年逝世,接著是齊類思,1812 年梁棟材和潘延璋神父也相繼去世。

由清廷檔中可以看到,嘉慶九年(西元 1804 年),賀清泰具表上奏,建議由廣州調人北上,總管北堂事務。接著賀清泰受德天賜案牽連,為清廷盤查,連個人寄回歐洲致友人的信劄與家書也都判屬違例,於澳門遭官方攔截。依《西洋堂事務章程》,「私覓寄送之人從重治罪」。

1811 年,嘉慶帝諭旨:「在欽天監任職的西洋人必須嚴加約束,禁絕與旗民往來,以杜流弊。其餘的西洋人俱遣令回國,如有在境逗留者,立即查拿,分別辦理,以淨根株。」

然而賀清泰神父此時已七十八歲「年老多病不能歸國」,雖得恩准留京,卻形同軟禁,「其老病者不過聽其終老,不准擅出西洋堂外,亦不准擅入管理大臣及官員」,直至 1813 年 12 月 13 日逝世。去世後,嘉慶皇帝賞銀一百兩。是為歐洲耶穌會解散之後最後一位在華會士。

06 07

國 際網際短訊

1. 【復會二百年】中華省學習會祖「朝聖靈修」7 月 26 日會祖聖依納爵瞻禮日,耶穌會中華省在耕莘文教院舉行「爵家夥伴」活動,慶祝耶穌會復會二百週年。省會長李驊神父在講道時,勉勵會士「學習會祖的『朝聖靈修』,放下自己的喜愛和習慣,依從天主意旨,才能歡欣地與教友合作,成為彼此需要的夥伴」。李神父向二十位共祭神父和三百五十多位教友表示:聖依納爵的「朝聖靈修」是靈修的典範,能夠幫助會士在「越複雜的情況下,心靈越能清澈」,並且「渴望挑戰,從當中逐漸體會,領悟生命所向,天主所愛」。

1. 今年是余理謙神父(Fr. Hurley James, SJ)入會的七十週年。在香港傳教服務近六十年之後,神父於十月底回到他的家鄉愛爾蘭都柏林,入住 Miltown Park 會院團體,展開修會生活的另一階段使命。香港、澳門團體肯定會非常想念神父,以及他過去這麼多年為這塊土地慷慨無私的奉獻。余神父啟發很多年輕世代投身於香港的社會運動,也提昇他們社會正義的意識。衷心期待神父一切都好,也能有健康的身體繼續在修會中服務。

2. 教宗:醒吧,把信德的希望帶到每個領域教宗方濟各 8 月 17 日在南韓主持第六屆亞洲青年節閉幕彌撒。四萬多名青年參加了禮儀。教宗的勉勵、他的個人見證,以及他對青年表達友誼和深刻理解的神恩,深深地打動了四萬多名亞洲青年的心;基督真理的有力訊息和祂的福音成了光。教宗說:「亞洲飽含哲學與宗教傳統,是你們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基督作證的廣闊前線。這裡的青年不僅生活在亞洲,也是這個大洲的子女,你們有權利和義務充分參與你們的社會生活。你們不要害怕把信德的希望帶到你們社會生活中的每個領域。」教宗談到亞青節主題中的「醒吧」,他說:「這是警醒的責任,不致於讓壓力、誘惑、我們的罪以及其他的東西,麻痺我們對福音喜樂的敏感」。

3. 印度外長:全力爭取印裔耶穌會神父獲釋今年六月在阿富汗被綁架的印度裔耶穌會士阿萊克西斯.庫瑪爾神父「還活著、很安全。我們正在努力爭取他獲釋。」昨天晚間時分,印度政府外交部部長斯瓦卡吉發表上述聲明,終於就被綁架的耶穌會士之命運打破了持續幾個月的沉默。原籍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庫瑪爾神父是耶穌會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耶穌會難民服務中心」阿富汗辦事處負責人,專門負責從巴基斯坦和伊朗返回的阿富汗難民,特別是提供教育、醫療衛生服務。6月 2 日,他在阿富汗赫特拉省被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綁架。

香 港

2. 今年耶穌會在世界各地慶祝復興二百週年。藉著這個慶節,也正好喚起全球耶穌會士及追隨依納爵靈修的成員,進入更深度的反省,並更新追隨基督的召叫。一直以來,思維靜院──依納爵靈修中心,致力於推動聖依納爵的傳承,讓這靈修傳統的寶庫啟發我們於當代活出以主為中心的生命。藉此機會,我們在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在香港華仁書院舉辦依納爵靈修研討會,這個研討會的主題是:An Ignatian Pilgrimage—from Personal Interiority to Shared Apostolic Vision。有來自世界各地知名的講者為我們作主題演講。每日下午均有不同的工作坊,讓參加者透過互動、交流或體驗展開靈修上的交流及學習,作為本年慶祝的高峰。

3. 今年 7 月 31 日,香港的耶穌會士首度與合作者一同慶祝會祖聖依納爵的瞻禮。一共聚集了超過七十位的參加者。當天晚上六點半在依納爵小堂舉行感恩祭為此次慶祝揭開序幕,接著在九龍華仁共進晚餐。在這兩個小時的聚會中,會長李驊神父分享了中華省的方向與使命優先,各機構也分享了各自的使徒工作目標以及工作內容,讓依納爵家族夥伴們能更加彼此了解。最後,每位夥伴都得到一個聖依納爵像的隨身碟作為紀念,並期待今後每年都能有這樣的聚會。

08 09

台 灣1. 耶穌會員工工作坊5 月 20 日至 21 日於彰化靜山靈修中心,六十多位在耶穌會各個單位辛苦服務的伙伴們相聚一起,不但享受片刻的輕鬆時光,彼此互相認識,還更加深認識耶穌會的歷史、使命與精神。透過兩天的活動,伙伴們意識到雖然彼此在不同單位服務,但卻是為著同樣的使命一起攜手前進,未來還會為此次未能參加的伙伴舉辦其他的工作坊,好使大家能一起為天主交付的使命而努力!

2. 「亞洲青年醒來吧!殉道者的光榮照亮你!」2014 快樂亞青行2014 年的亞洲青年日於 8 月 10 日到 8 月 22 日在韓國大田教區舉行,耶穌會青年中心也組織了Magis 亞青團前往朝聖。在朴正煥神父與趙晟宰執事的帶領下,Magis 團首先分別在首爾、水原與全州三個教區做教區生活體驗,除了認識韓國的教會歷史和參觀殉道聖人的致命聖地之外,也體驗韓國的文化與教友家庭生活。之後大家在大田教區聚集參加亞青大會,透過演講、戲劇、歌曲、活動、分享與朝聖,青年們更深刻的體認自己信仰的根源與不同文化中信仰的多元面貌,大會中最令人引領期盼的就是教宗方濟各的到訪,教宗言簡意賅的邀請亞洲青年醒來,面對亞洲特有的文化與局勢,有效的為基督信仰作證。大會之後,Magis 團的行程聚焦在韓國的教會與社會正義的關係,透過參訪行程,Magis 青年體會到信仰需落實在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做世上的

光與地上的鹽。

3. Magis 聖像畫工作坊Magis 青年中心於 6 月 19 日、24 日及 26 日下午,一連三個半天舉辦「Magis聖像畫工作坊」,約有十位左右的熱血青年報名參加,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學習如何畫東方聖像畫。Magis 青年中心特別邀請波蘭籍的歐樂祈修士擔任講師,歐修士是耶穌會士,暑假在台灣學習中文,他多年專研東方聖像繪畫,並以淺顯易懂,按部就班的教學,逐一帶領大家進入聖像畫的神秘創作世界。經過三個半天的學習,大家從原本擔心畫得不好,到信心滿滿地與人分享傲人的學習成果,並在研習後還「續攤」創作,打算成立一個聖像畫研究社團。

爵式寶典生命的翻轉教育:

最近,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是翻轉教育。如果上網查一下,可以看到一些關於翻轉教育的關鍵字:自主學習、思考力、創造力。這樣的教育,強調的是學生們不再被動等待老師餵哺知識,而是燃起主動求知的渴望,探索自己是誰,為何學習,什麼讓自己覺得有價值。

這些都讓我想起了依納爵。他是個不斷在生命中學習的人。他的思考、想像力和意志力都很強,不屈不撓地追尋探索,找到了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珍寶,那就是自己真實的身分,以及他與天主之間的深厚友誼。在這基礎上,他至今仍與世界的網路連結。看看耶穌會、神操培育出的許多人,和我們可親的教宗方濟各,我們會發現,依納爵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依納爵是個誠實的人。在自述小傳裡,他說自己青年時期醉心世俗的虛榮,世俗榮耀對他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其實,就和許多胸懷大志的青年一樣,依納爵所夢想的,無非是努力奮鬥、功成名就。但正是這樣的渴望,讓他第一次經歷了天搖地動的翻轉。初上戰場,他奮勇向前衝,打一場明知不可能贏的仗。他的愛國和榮譽心贏得了戰友,甚至敵軍的欽佩,但也付出可觀的代價:他的腿骨被砲彈擊碎,重傷之餘被抬回家養傷,而且傷勢一度惡化,瀕臨死亡,甚至領了臨終的聖事。經過關鍵的一夜,依納爵開始好轉,恢復了生機。

我們通常都覺得,自己活著,是理所當然的。然而面對生死,依納爵學到重要的一課,那便是:生命是天主的禮物。與死亡擦身而過,讓他體會到的,不僅是失去一切的恐懼,他同時也想到對比於死亡,生命為何得以存在?思量一切維繫自己生命的,從大地、農民、家庭、同儕、醫護人員,直到生

命的起源,他發現,自己的生命有賴於整個仁慈供應他一切所需的,由造物主到萬物所形成的整個網絡。

我曾動過腹腔鏡手術,當第二天麻藥退去,腹部傷口稍微一動就痛,因而無法自己起身,必須依賴電動床,讓身體隨著床的移動而緩緩坐起,然後才能順勢下床走動。那時,我深感不可思議:以前從未想過,能夠自己起床,自由行走都是非常寶貴、值得感謝的事。依納爵為治療腿傷動了兩次手術,臥床休息的時間超過一個月,相信他對此定有深刻的體會。依納爵的省察祈禱常以感謝開始,跟這個經驗大概很有關係。

因此可以說,感恩和回溯生命的根源,是依納爵親近天主的第一課。這改變了他後來的生命路徑。我們每天都能夠留意那些值得感謝的人事物。這能帶來生命翻轉的契機。記得問問自己:今天,你感恩了嗎?

依納爵的關鍵一課 張令憙

本文作者服務於依納爵靈修中心

10 11

鄭萊頤

日前收到俠客行中「與俠客同行」單元邀約,要我就與耶穌會的相處合作中去看重整的部分及所看到的會士精神;光看單元名稱所帶出的合作感就讓人亮眼!

2013 年 3 月承蒙省會長李驊神父召喚,加入新成立的合作委員會(成員包含:會士、平信徒及一位專職秘書)。宗旨是加強耶穌會士與非會士的合作網絡,持續創造合作文化;每季開會一次,視需要另有小組會商。面對這個全新的單位,如何定位、要做甚麼、要怎麼做、誰來執行等。我們確實是一路在困惑中逐步前進;對於「舉起一隻腳睡覺,隨時準備出發」、善獨立作戰的會士而言,創造合作文化可能不是一件易事!本屆中華省大會分辨出來的使徒性優先工作,「與他人合作」便是其中一項;重整計畫中的五項現況評估之一即是「合作能力與建立工作網絡:與其他相關機構有更多互動與合作」;這些都可感受到修會在強力推動「合作之必要」。

面對會士,平信徒的我受邀加入,反覆思索自己能有何貢獻?發言是否「過與不及」?顫巍巍中度過一年半時光。省會長為了支持鼓舞委員會的進展,親自出席各次會議,並寫了數封信函給相關單位團體,以表達修會對委員會行動的重視;邀請委員們參加擴大諮議會,以幫助我們認識中華省的【正在進行式】。召集人具神父是我的本堂神父,期間適逢他在堂區推展多項新的牧靈與福傳計畫,「台灣經驗」不算長久的他,同時處理很多「新的開展」實屬不易;然而他很快從惶惑感中跳出,篤定地逐步引領我們。目前已開展進行員工培育課程、提供青年合作平台(每月共融彌撒)、堂區合作平台(兩堂聯合靜山退省)等;關於【結合耶穌會的朋友,協助使命發展】的課題,因我受命投入較多,以下做些說明。

很多人享受與耶穌會士亦師亦友的喜樂,因為他們很多的特質,真的很符合「友直、友諒、友多聞」。透過他們可以感受耶穌會對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不等同於認識這個全球最具規模修會本身,如使命、走向、工作、依納爵靈修等,使會士們成為眾人「典範朋友」的支持要素。如果能更認識、了解這些,那就不僅止於「會士之友」,而能聚集更多「耶穌會的朋友」,認同並協助修會的使命發展。

初步構想是建立一個平台,團體、個人透過平台,加強與耶穌會的關係及互動,會員以祈禱、志工服務、捐款贊助等方式協助使命發展;耶穌會的回饋包含靈修培育、共融活動等。加上由不同場合聽取的更多想法與建言,歸納整理後,就組織與結構上某些關鍵點提請修會研議決定;經過討論與分辨,將開始一些準備工作,繼續凝聚共識,逐步朝向正式成立前進。此團體目的在協助發展,並將來共創「耶穌會使命」。籌備迄今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修會對此重要合作方案的審慎,會士們提供所知相關經驗(韓、美)及其他修會的作法以供參考,也經歷抉擇、再修正的反覆,顯示大家願有更周詳的準備與清楚的分辨;好料需要文火慢燉,還請眾位耶穌會的朋友們持續關心此課題並給予指教。

朝聖之路終其一生!文尾謹以耶穌會讓人衷心讚佩的「更」(Magis)及「使命」,表達我有幸能【與俠客同行】的感受與學習。

與俠客同行

 樂與俠客同行

本文作者為古亭耶穌聖心堂教友

耶穌,我的耶穌

你有畫過耶穌嗎?耶穌在你心中是怎樣的呢?

今年暑假耶穌會的歐樂祈修士教我們製作聖像畫,和一般畫畫很不同,畫聖像畫是一個祈禱的過程,更好說是在「寫」聖像喔。

我很喜歡畫畫,知道有機會學畫聖像畫,我非常的興奮!短短的一天半,跟著修士的指導進行,體會作畫的過程,全神專注於耶穌基督的面容,使人自然地進入「靜」的氣氛中,讓人認真而專注。

我們都沒有親眼見過耶穌的面,都渴望見耶穌的面,透過畫聖像畫的過程,讓我一步步地看見耶穌的臉浮現,真的很感動。我能夠用畫筆勾勒出耶穌的臉,一筆一筆的畫出耶穌,有種不堪當卻又被愛的感受。我深深的體會到耶穌願意與我們同在,在這經驗中耶穌透過此方式,讓我看見祂、與祂接觸、與祂相遇。我看到每一個人都是這麼渴望畫出耶穌,過程謹慎地做,對耶穌充滿期待,深怕畫錯一步就看不見耶穌!

我在畫耶穌時,很近的注視著耶穌,和祂面對面,認真地看著祂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頭髮……等,感覺與耶穌是那麼的親密和接近,我就要貼到耶穌的臉了!

開始時,我們都照著同一張圖去畫,但是畫出來的耶穌,每一張卻都不同,真的很有趣,每個人都畫出了心中的耶穌,如同我們每個人都那麼獨特而不同,耶穌也是有千種面貌的。

一邊畫一邊感覺耶穌對我說話:「你不要害怕,勇敢的畫吧,因為我與你同在!」回想自己的信仰生活不也常是這樣嗎?對於自己、對於主沒有信心,做什麼總是畏畏縮縮、小心翼翼;畫聖像畫,感覺耶穌重新肯定我、鼓勵我,不管我把祂畫的怎麼樣,祂都喜歡,祂都會使我看見祂。

我想來參加的人,也都是第一次與耶穌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吧!在過程中,每個人都很專注的和自己畫的耶穌來往,不打擾別人,認真的與耶穌對話,連那些不是教友的同學,都一直呼喊耶穌的名字:「喔耶穌,我的耶穌、我的耶穌啊!」真的是好美的經驗。

畫完後,將耶穌帶回家,面對著自己畫出的耶穌祈禱,感覺很不同,耶穌的眼,特別的注視我,我深深地體會被耶穌關愛的眼神注視,很被愛!

「耶穌,謝謝祢!」

蔡慈芬

本文作者為耶穌孝女會修女

朝聖之路

1312

靈修圖畫

洪坤福撰稿/馬允如翻譯

姿儀

本文作者目前於小學擔任美術老師

14 15

亞青

第六屆亞洲青年日

亞洲青年醒來吧!

來自亞洲各國家及自治區超過六千名的青年與教宗方濟各一起,於 8 月10 日至 18 日,參與在南韓舉行的第六屆亞洲青年日及韓國青年日。台灣代表共有一百零六位,人數為 2014 年亞洲青年日各國代表團之首。台灣代表團一到韓國仁川機場,便被分為三組,分別派往首爾、水原、全州等教區參加活動;各個教區分別籌劃朝聖、觀光、信仰、靈修分享、講座及敬拜等活動。在事後的分享中,我們聽到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很多人也相當享受和接待家庭一起生活的經驗。

在經歷三天的活動後,所有人再次聚集到第一位韓國神父──聖.金大建──的出生地──大田教區,而稍後在以戲劇呈現的韓國教會歷史中,許多人都深受感動;我們看見韓國教會創始的獨特之處,由於天主教信仰並不是藉傳教士傳入韓國的,乃是透過一些在中國尋找真理的韓國學者,在發現天主教信仰後,進而將此一信仰傳回韓國。天主教的信仰,是因著許多積極教友的推動,才得以在經歷過多次宗教迫害後仍持續發展。今年亞青的主題為「亞洲青年醒來吧!殉道者的光榮照亮你!」大會期間許多講座及分享都提及當今社會,作為信仰殉道者的意義。我在從韓瑞大學至瑞山堡壘的朝聖過程中感觸極深,因為教宗為韓國一百廿四位殉道者封聖的那一天,我們朝聖走在這些殉道者死前曾經走過的路上。

教宗方濟各與青年

第六屆亞洲青年日之所以特別,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教宗親自參與亞洲青年日。所有的青年人得知教宗抵達首爾後,都相當期待與他會面。8 月 15日,聖母升天節當天,教宗方濟各來到大田教區,與所有青年一同舉行第六屆亞洲青年日及韓國青年日的閉幕彌撒,而青年們都因著教宗的所言所行而感

動。教宗在彌撒過程中時時表現出對青年的愛與關懷,不但詢問青年:「會不會累?」,也嘗試為年輕人調整講道的內容。當教宗回應來自柬埔寨、香港及韓國青年們的問題時,人們也能感受及分享他對世界的關懷。有主教邀請教宗方濟各在一張大海報紙上簽名,而教宗卻選擇在上方簽下小小的「Franciscus」,此舉更是讓許多人感動及敬佩這位世界級教會領袖的謙卑。教宗方濟各於閉幕彌撒時,對著聚集於松山朝聖地及瑞山堡壘的青年人提到,青年人福傳的角色是清楚且明確的:「亞洲的青年們,天主需要你們……年輕人阿,你不只是教會的未來,現在就是,今天的教會需要你們共同來建造!」

亞青結束之後的MAGIS 生活體驗

共有四十位左右的青年(主要來自台灣,外加幾位來自中國)參與了 8 月 18 日至 22 日於耶穌會牧靈中心,由 MAGIS 青年中心所舉辦的 MAGIS 生活體驗。有一天讓所有參與的人回顧及感謝天主在亞青大會過程中的恩典,也讓他們瞭解 MAGIS 團體的核心精神;和觀光團不同的是,這個團體的行程安排,都是為了幫助每個人更深的經歷天主;而回顧的過程,最後一行人以朝聖的方式來到在 1866 年丙寅宗教迫害時,上千名天主教徒被處死的切頭山殉教聖地。正因為信

分享的開始,天主的時間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該遇到的人事物天主自有安排,祂所給我們的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

一開始的全州教區,第一天來到殉道聖地白紙死址,當晟宰說到,將紙沾濕黏在臉上放上一張,便問你還要不要信天主?如果要信,就再放上一張,直到你放棄天主或是最後窒息而死。我無法想像為了天主,竟要選擇一步步接近死亡。而現今我們不太可能需要這樣殉道,但為我在此時此刻,又能為天主做什麼樣的犧牲?

此次大會主題「亞洲青年醒來吧!殉道者的光榮照亮你!」雖然我的聲音在大會第二天就殉道了,但我還是很 high,一直想講話。

當所有人都是相同信仰,即便語言不通,但我們擁有共同的語言,那就是耶穌愛我們,透過歌聲舞蹈,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在台灣我往往因為害怕、退縮、遲疑、猶豫而沒有讓自己生活緊密結合信仰,沒有把天主放在第一順位,韓國青年信德的堅定並活在主內,羨慕他們能夠讓天主自然而然,無時無刻的陪伴在旁邊,而我卻讓誘惑使我將天主拋諸腦後,想到再說。

與教宗有約,在這趟旅程開始前,我忙著教師甄試,我也相信祂會讓我今年考上正式老師,因為「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路十一 9) 但我期望的並沒有得到,而又當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他們今年考上正式老師,我責怪天主,因為我認為祂忘記我了,忘了注意我的需要,因為祂要照顧的人實在太多了!但當教宗邀我們一同祈禱,問天主三次,為天主希望我能做什麼?天主又要給我什麼任務,就像大會歌一樣,我聽到祂的聲音,說:「姿儀妳不是一直有比當老師更想要做的事嗎?不一定要當老師不是嗎?!」回應到教宗說的,做什麼都可以,但不要拒絕天主的愛。為天主最苦的是等待,他一直在等待我們回應他。

首爾生活體驗──韓國社會運動,今年是甲午年,當年的甲午戰爭,導致人民流離失所,疾病貧窮隨之而來,而今天發生在我們周圍有戰爭、船難、空難、氣爆……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除了我們不夠警醒外,也不夠愛別人,因為生命是如此珍貴,但也如此脆弱,如果愛人,不分裂,烏克蘭不會發射飛彈,如果能夠警醒,高雄的氣爆傷害可以降到最低……等等。

遇見許多人,知道被愛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在你們身上看到基督,活出基督,要學的東西太多,得到的收獲也很多,得到的恩寵更多,將來要更加倍的付出,願我所見到的人,也能在我身上,感受到祂真實的存在,這趟旅程我相信我很愛天主,只是祂比我想像中地更愛我。

仰與正義是分不開的,耶穌會牧靈中心也帶著我們來到社會運動發生的地點,及著名的明洞主教座堂(韓國信仰發源地及韓國社運重要地點)、聖公會座堂及安昌浩紀念館,為的是要幫助我們明白教會在韓國當地的貢獻,及在社運過程中許多教友在當時韓國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當我們來到南北韓的邊界時,許多年輕人意識到存在於人類文明當中的分歧,是多麼的可悲;也幫助我們反省自己的內心、生活、家庭及社會裡,是不是也存在著分裂?在那個時空下,教宗方濟各給我們的訊息變得更有意義,我們也深信「天主可以轉化任何局勢」。

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期待,2017 年將在印尼舉行的第七屆亞洲青年日。

韓國亞青心得2014

Magis Macau 活動成員來自台灣、香港、澳門、中國。在澳門每天活動的元素包含:早禱、彌撒、省察、分享和生活體驗,體驗項目分為四組:老人、小孩、民生及文化。我們每天一起活動和意識省察,也在其中學習相互尊重和彼此了解。

在葡萄牙人殖民澳門的時候,曾派遣耶穌會士到此傳教,小小的澳門土地上共有廿二座世界文化遺產,其中有三座最古老的百年教堂:聖安多尼堂、聖老愣佐堂和主教座堂。漫步在澳門的古老街道中,不論是街道、路牌或是磚塊鋪成的道路,都充滿葡式的元素,彷彿置身在葡萄牙,不論走到哪裡都會看到天主在澳門的足跡,當地神父說澳門是全世界天主教堂密度最高的地方;參觀澳門博物館的時候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教堂內的用物,上面還畫著耶穌會的標誌  。

澳門的土地上林立著教堂與賭場,是個非常對比的景像,聖經上有句話說:「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

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瑪六24)當你一但接納錢財,就不會覺察到天主;若當你靠近天主,就不會覺得致富是件重要的事情。然而可能幾十年之後,賭場風華已經不存在,但是百年的教堂依然存在;賭徒已經不知去向,但是信仰天主的教友依然存在。

其中兩天我們到澳門的路環避靜,擁抱著海洋、陽光、微風,這兩天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避靜方式,過程中學習與天主更親近。記得第一天我坐在聖體前,覺得跟天主的距離好遙遠,感受不到天主的存在,心情很沮喪,後來到別墅外坐著禱告,突然覺得心情很難過很想哭,就這樣眼淚潸潸落下,哭完後心情前所未有的開朗與放鬆,然後靜下心來呼求天主,每當我呼求時,總是有微風拂過我的臉龐,剛開始不以為意,但每呼求一次,微風就拂過一次,連續四次,讓我不得不相信天主確實是陪伴在我的身旁,而在我繼續禱告時,腦海中出現一位天真可愛的葡萄牙女孩,她哭泣的臉龐且手裡拿著一串粉紫色的玫瑰串珠,一路往街上奔跑,匆匆忙忙中似乎在尋找著什麼,後來跑著跑著就到了教堂並跪倒在裡面,突然畫面一轉跳到一位穿著白衣的人悠然出現並擁抱了那位女孩,我心裡想那悠然出現的就是寵愛我們的天主,而那位葡萄牙女孩就是我了。突然覺得內心充滿被天主擁護的愛,之後也出現一系列歡笑的圖像在腦海中不斷浮現,這是我與天主最親近的時刻。

最後一天「中國──完成了」,方濟.薩威的傳教只到中國的上川島,過世前沒有機會進到中國內陸,並於 1552 年 12 月 3 日病逝於上川島,而在同年的10 月,遠在義大利的利瑪竇誕生,聖經上說:「我栽種,阿頗羅澆灌,然而使之生長的,卻是天主。」(格前三6)天主總是貼心的預備好祂的計劃,祂也一定預備好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所以只要放心的將一切交託給祂,就一定能獲得祂的庇護!

這次活動,使我與天主的關係更加貼近,彷彿身心靈經洗滌一般,心靈注入新的力量,我想對天主的愛絕對不是口頭上,期待自己用行動來服務天主。

Magis Macau ──與天主相遇蕭邑蓁

青年專版

16 17

本文作者目前就讀國北護

在合作花園中鬆土澆灌

王如玉

資源開發室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在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這麼多年後,回到輔仁大學拜訪我的輔大商學院院長,問過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終於在聖博敏神學院旁的頤福園看到昔日的院長──張宇恭神父。

令人難過的是,張院長的註冊商標,那紅紅的笑臉依舊,只是再也認不出我是誰?人世間的憂與愁,再也不屬於他,張宇恭院長,巴金森氏症生病多年後,失智了,坐在輪椅中,像個天真無邪的大孩子,這邊看看,那邊看看,

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切,已經因為失智有了這麼大的改變。

張宇恭院長犧牲奉獻這麼多年,沒想到晚年如此需要人照顧,所有的耶穌會士在神貧的基礎上,一切收入上繳修會,不會為自己留下任何晚年的照顧費用,沒想到失智症,竟需要龐大的照顧費用。

詢問了耶穌會士的年紀比例,嚇出一身冷汗,從七十歲以上到最高齡的一百多歲,居然佔了耶穌會全體會士的百分之四十九,沒想到在耶穌會會士老化和缺乏聖召的問題是這麼的嚴重啊!

頤福園每年需要近六百萬元支付日常的費用,包括照護人員薪資約四百萬,會士飲食、醫療、交通、水電和其他設備維修雜支約一百六十萬元。以往靠著許多耶穌會士擔任教職的收入,或教友們的捐款,賴天主恩寵皆能維持。但近年來會士凋零,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嚴重收支不平衡,急需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另外,需醫療型電動病床,冷氣老舊需汰換,房間內需設置監視設備,這些費用也都需要經費支援。

大家常認為「頤福園」是年老耶穌會士養老、養病的地方,但其實每一個在頤福園中退休的會士,都從耶穌會領受一份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為教

會和耶穌會祈禱」。希 望 大 眾 善 心 人士,能夠幫助我們這些為天主做了一輩子事情的年老神父,讓老有所終。

離開頤福園走在輔仁大學的校園,想到民國五十九年進入輔大企管系,民國六十三年畢業,張宇恭院長教我們線性規劃,這套線性規劃理論,在往後闖蕩商場管理成衣生產,給我很大的幫助,站在輔大的走廊上,想到文天祥的正氣歌:「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忍不住淚流滿衫」。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本文作者為輔大企管系第八屆畢業校友,從事成衣貿易業

耶穌會合作委員會供稿

在前幾期俠客行介紹合作委員會的文中,提到過「為青年服務」及「耶穌會機構的員工培育」是單位使命上的優先。所以在四十三期中我們介紹了合作花園裡的新芽──Magis 青年共融彌撒。而在這一期的文中,我們要和大家分享如何在這座合作花園中耕耘:耶穌會機構的員工培育。

為了提昇合作者和機構同仁的合作感及幸福感,今年五月中旬,大家期待已久,久違的耶穌會員工共融活動──「相遇在愛裡,耶穌會同仁共融營」終於登場了。

二部遊覽車,從台北載著耶穌會各單位的會士和同仁,一行人在雨中抵達了靜山。另外有一車是從新竹出發的,車上載著在清泉、竹東和新竹服務的五位同仁。加上靜山在地服務的同仁們,五、六十人真是熱鬧非凡。

二天的活動,在主持人梁倩怡的引領中順利進行著。首先由耶穌會中華省的省佐墨朗神父,歡迎大家,同時介紹本次活動舉行的目的。接著由靜山經理曹志誠負責環境的介紹。原本安排大家一起參觀靜山,一邊認識它的環境,一邊聽它的故事。結果因為下雨的緣故,只能改在室內用投影片介紹。

合作委員會 在用過午餐及小歇片刻後,下午一開場,就由充滿活力的 Magis 青年中心,為大家帶來相見歡的活動,轉眼間,大家已經熱絡地玩在一起,很快就破冰了。接著的小組分享,更拉近大家的距離。六、七個人聚在一起,更容易認識彼此,對彼此服務的單位、工作內涵也多一些認知,分享彼此的工作理念……。

茶敍的時間,有美味的彰化肉圓,大家開心地享用、熱絡地交談。茶敍之後,登場的是饒志成神父,他為大家介紹耶穌會在台灣的使命、工作、服務的機構……,一個個感人的會士事蹟,感動了同仁們的心,讓大家體認到工作不只是職業,更是使命。

晚餐一開始,大家就忙著找自己的小組成員,準備晚上的重頭戲:創意表演──工作中的特寫。活動進行中,六組人馬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大家難得一見的活潑樣貌,生動地呈現出各工作團體的特色。活動的尾聲,由孫柔遠神父帶領大家進行一天的回顧,體驗耶穌會士的秘笈──意識省察。在身心靈都得到滿足的愉快氣氛中,結束第一天的活動。

第二天上午,第一場由梁倩怡帶著大家認識耶穌會的歷史。首先是認識耶穌會的會祖聖依納爵,接著看耶穌會在台五十週年的影片。從會祖到深耕台灣的會士們的表率,大家更清楚地體認到耶穌會士愈顯主榮的精神。第二場是由省會長李驊神父親自主講中華省的重整、使命更新。從會長的講解中,幫助同仁們更清楚耶穌會中華省的現況及對未來的展望。很快地就有同仁表達了願意回應耶穌會使命的優先及跟上耶穌會改革更新的腳步。

活動的高峯是大家在感恩祭中一起慶祝感謝。離開靜山前,大家也留下對活動、對耶穌會的建議及表達個人意願。在期待快快再相聚的氣氛中,大家開心地道別。

12 月 3 日至 12 月 4 日為未參加的同仁舉辦另一場「相遇在愛裡,耶穌會同仁共融營」,期待他們有豐富的收穫。

合作委員會辦公室的連絡訊息如下:連絡人:蘇香如小姐   連絡電話:886-2-2365-4205 轉 505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918

奉獻方式【請備註支持項目:照顧高齡會士(頤福園)】1. 銀行匯款:華南銀行信義分行,帳號:119-10-004033-9,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2. 郵政劃撥帳號:50204303,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3. 信用卡紙本授權書:請來電索取紙本授權書,填寫完畢後回傳至02-2321-5551即可

4線上捐款網址:https://amdgchinese.eoffering.org.tw/

※ 如需其他奉獻方式請來電詢問,以上任何捐獻,請務必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以便耶穌會與您聯絡並開立捐款抵稅收據。

耶穌會資源開發室聯絡方式:電話 02-2321-2442 分機 509 陳小姐/ 510 郭小姐

禱 文Novena Prayer

Blessed are you, Lord, who choose the weak and make them strong,

raise the fallen, heal the wounded and gather the dispersed back to you.

Renew us with the Spirit who moved St. Ignatius and his companions

to serve your Son under the standard of the Cross.

Grant us the courage to reach out to our forgotten brothers and sisters;

the generosity to open our doors to those who seek you,

and the wisdom to sow seeds of your Kingdom in the hearts of all we meet,

for the greater glory of your Name,

as we pray… (or sing)

Take Lord, and receive all my liberty, my memory,

my understanding, and my entire will,

all that I have and possess.

You have given all to me.

To You, O Lord, I return it.

All is Yours, dispose of it wholly according to Your will.

Give me Your love and Your grace,

for this is sufficient for me.

九日敬禮禱文受讚頌的主,

祢揀選了弱小的並使他們強壯,扶起跌落的,醫治創傷的,

並將離散的領回祢的身邊。

求祢以那感動聖依納爵及其夥伴

在十字架的大旗下為祢愛子服務的同一聖神

更新我們,賜給我們勇氣去接觸那些被遺忘的兄弟姊妹;

慷慨地為那些尋求祢的人敞開大門,

以及有充足的智慧在我們遇到的所有人心中撒下祢天國的種子

為了能愈顯祢的光榮,我們同聲祈禱

(歌唱):

主!請收納我的全部自由!

我的記憶,我的理智,和我整個的意志

凡我所享有、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祢所賞賜的;

我願意完全奉還給祢,任憑祢聖意安排。

祇求將祢的聖愛、和祢的聖寵、賞賜給我;

我便心滿意足,別無所求了。

Prayer from the novena use for commemorating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Prepared by a group of Jesuits in Rome—Mark Rotsaert (BSE), Christopher A. Fajardo (PHI), Arokiaraj Patrick (PUN), Franklin Alves Pereira (BNE), and Wilfred M. Sumani (ZAM))

本禱詞是源自為耶穌會復興兩百週年紀念的九日敬禮中。(由一群在羅馬的耶穌會士所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