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健康教育讲座

43
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 创创创 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 创创创

Upload: leah-mcclain

Post on 30-Dec-2015

5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健康教育讲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崔喜民. 疾病预防控制定义. 通过各种 手段 达到 —— 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延长寿命。. 疾病的预防不仅仅是指 阻止 疾病的发生 , 还包括发生后 阻止其发展或延缓 其发展 , 最大限度地 减少 疾病造成的危害 . 一级预防 ( 病因预防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 自我保健 、 环境保护 、 优生优育 、 卫生立法 ): 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群避免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 , 改变机体的易感性 , 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 降低发病率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健康教育讲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崔喜民

疾病预防控制定义

通过各种手段达到——

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身体素质)

和健康水平,延长寿命。

疾病的预防不仅仅是指阻止疾病的发生 ,还包括发生后阻止其发展或延缓其发展 , 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

一级预防 ( 病因预防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 、优生优育 、卫生立法 ): 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群避免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 , 改变机体的易感性 , 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 降低发病率 .

健康保护 ( 免疫接种、职业病防治、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 ): 对易感人群实行特殊保护措施 , 以避免疾病发生 .

二级预防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 : 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 1 疾病预防控制以人群为重点,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

2 、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实施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加强医防结合,需要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广泛参与,政府的干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

3 、最终目标是保护居民群众健康长寿,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人群健康面临的状况: 一、过去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和

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占相当的比例,(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并面临新发传染病的威胁;(艾滋病、非典等)

二、由于人口老龄化等某些危险因素的上升,慢性病、意外伤害也严重地威胁着中国人的健康。报告显示,慢性病正在严重威胁全球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慢性病危害 80% 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居民健康面临十分严重的挑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和范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些发病隐匿、

潜伏期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或很难治愈。

慢病一般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多种因素共同治

病(多因一果);一种危险因素引起多种疾病(一

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等特点。

健康的定义: 一、躯体健康 躯体健全、没疾病

二、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心理既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相适应的状态。

正常的心理状况(遇事想的开) 乐观 、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不正常的心理状况(遇事想不开)产生的情绪变化 忧郁 烦躁 恐惧 猜疑 焦虑 紧张 嫉妒等,严重的能引起精神性疾病。

其结果是 1、产生疾病 2、加重疾病

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就业、爱情、金钱、交友、学业、地位、权力等等人们渴望得到而又往往无法得到的,均会对自己产生压力,人们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压力,因此如何承受压力,这对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功,理想的实现致关重要,承受压力是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良好时可转移,否者精神生活忧郁不振时,承受压力的能力降低、工作效率降低。(过劳死、英年早逝现象)

四、道德健康修养良好 既情感和行为规范、恰当 。

结 论 健康的定义既是个体和社会的结合

又是躯体和精神的结合,是对健康的一个全新的诠释。

什么是健康教育 从不同角度理解 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的手段;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一座桥梁; 健康教育是针对行为问题(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

健康行为)所采取的传播、教育、干预的系列行动; 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和改变不健康行

为的过程 . 。

健康教育的概念 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及其过程。

健康教育的步骤: 计划 实施干预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 与卫生宣传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相比,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行为的改变。

卫生宣传是单向传播,而健康教育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组织、干预和评价。

健康教育融合了医学科学和行为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学校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中针对大、中、小学生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1 、小学阶段特点:求知欲高、可塑性强、对健康教育的内

容易于接受。重点:生长发育知识、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的养成、儿童常见疾病防治知识(营养不良、贫血、龋齿和牙周疾病、沙眼、近视、肠道蠕虫感染、急性传染病、心理问题等)

预防意外伤害的知识及技能等。

2 、中学阶段 特点;进入青春期。 重点;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知识、性知识、人际沟通和交往的知识和技能、运动与健身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环境保护知识、预防意外伤害的知识和技能、急救和互救知识技能、拒绝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等知识和技能。

3 、大学阶段 特点:青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也是生

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定型期。 重点;处理人际关系、安全性行为以及如何

预防性病艾滋病等。

2008年 12月 1日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新的要求。

中小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包括五个领域: 1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2 、疾病预防 3 、心理健康 4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5 、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

在安全应急与避险中,纲要从小学5-6年级开始,增加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内容。初中阶段增加了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知识。高中阶段特别强调要帮助学生认识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1 、上健康教育课有课本(采用教育部权威部门编写的教材):

不同年级应有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有师资:授课教师最好接受过学校健康教育培训,既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又有教育学的背景,知道如何进行教育,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做到生动活泼,有吸引力。

每两周应不少于 1个课时

2 、举办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组织不同的有针

对性的活动。 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健康绘画比赛、健康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清洁与保护活动、聘请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等。

3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会对学校健康教育起到明显的强

化作用,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外教育的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发放成绩单、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把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广泛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创造强化学校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的学校健康教育我市的健康教育模式 :政府领导 ,部门参与 ,专

业指导 .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 健康教育部分 )

2.城、郊区中、小学生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 3%. 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

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人教学计划,有符合要求的师资承担教学任务。业务档案资料保存完整,管现规范.

健康教育课使用的教材、教案规范,课时安排合理,并能认真组织考核。通过教学和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 80%。

( 1 )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以班组为单位达 100% 。( 0.1 分)(查总课表、分课表、调查教师和学生,未达标全扣)( 2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应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分、有评价,使用正式出版的统一的教材,课程应在学校总课表和班级课表上标明,并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学时数(两周一课时)。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健教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每月不少于一次;

有健教工作记录档案资料。( 0.3 分)(查课本、教案、总课表、分课表等资料,查授课教师登记表,查课本、查教师备课笔记和教案,查学生作业本、考试试卷的成绩与分析,查健康行为检查表和分析,与师生、家长访谈,查有关资料等,一个学校未开课全扣,学时不足扣 0.1 分,资料不全扣 0.1 分

( 3 )学校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内容定期更换,宣传栏至少每季更换一期,班级黑板报至少每月一期。( 0.1 分)(查宣传资料和专栏底稿、图片。缺一项全扣)( 4 )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要多种多样,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学校推动一个社区”的活动有明显成效。( 0.1 分)(查活动记录,缺一次扣 0.1 分)

( 5 )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应创建市级“无吸烟单位”。单位有控烟制度并置于醒目处,有专人管理,有定期检查记录,奖惩落实。有规范标准的禁烟标志,禁烟范围内无吸烟者和烟具、烟蒂、烟灰,设立吸烟室的单位,吸烟室设有明显的非临时性的“吸烟室”字样,室内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排烟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设有座位,摆放盛水的烟盆,并设有“吸烟有害健康”等警句。( 0.1 分) (查资料和现场 ,缺一项扣 0.1分 )

( 6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资料,每学期按档案工作要求形成一个卷宗,班级健康教育工作逐项统一填写在“健康教育工作记录本”上。( 0.1 分)(查学校近三年健康教育卷宗资料和班级的工作记录本,资料不全扣 0.1 分)

( 7 )学校有促使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的条件。校园内环境整洁优美,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90% 以上,树木花草养护良好。厕所达国家二类以上标准,男、女生厕所蹲坑达规定的比例数(分别为 40 : 1 和 20-25 : 1 ),每日专人保洁,定期消杀,清洁卫生,无蝇蛆。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流水洗手龙头数等于班级总数(厕所水龙头不算)。校内有合格饮水供应设施。学校内食堂、小卖部、理发店、二次供水等达到国家相应卫生标准要求。( 0.4 分)(现场考查。有一处不达标扣 0.1分)

( 8 )应用《健康知识问卷》、《健康行为调查表》(范围不超过中、小学生课本和“知识行为”问答)现场测试,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 80% 以上。( 0.2 分)(随机抽考、抽查师生健康知识,个人健康行为,包括指甲、头发、衣领、手绢、手纸、痰迹和乱写乱画等。一项不合格扣 0.1 分)

(9)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监测资料齐全、规范;感染率≤ 3% 。( 0.1 分) (查监测资料或感染率不达标扣 0.1 分 )

知识知晓率=知道特定知识的人数/被调查的人数 ×100%

行为形成率=有特定行为的人数/被调查的人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