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53
1. 介介 2. 介介介介介介介 介介介 3. 介介介介介介 4.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5.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6.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7. 介介介介 介介介介介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Upload: hiroko-jackson

Post on 02-Jan-2016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1. 介绍 2. 设计烟气控制系统的目标 3. 烟气控制 方 案 4. 正压 送 风的设计与计算法 5. 防排 烟 的设计方法 6. 中庭防排烟的 计算方法 7. 防排烟系统的组成部分. 烟气是由燃烧产生, 燃烧时空间的氧气会耗损, 造成 呼吸困难。 2. 燃烧时会排放有毒气体。 烟气含没被完全燃烧的物质与水气会影响视线,同时危害住户的安全,进而使灭火行动更加困难。. 烟气能致命. 原因:. 烟气的形成与流动. 1. 烟气羽 流 2. 卷入 大量空气 3. 烟层.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1. 介绍2. 设计烟气控制系统的目标3. 烟气控制方案4. 正压送风的设计与计算法5. 防排烟的设计方法6. 中庭防排烟的计算方法7. 防排烟系统的组成部分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烟气能致命

1. 烟气是由燃烧产生, 燃烧时空间的氧气会耗损, 造成 呼吸困难。

2. 燃烧时会排放有毒气体。

3. 烟气含没被完全燃烧的物质与水气会影响视线,同时危害住户的安全,进而使灭火行动更加困难。

原因:

Page 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烟气的形成与流动

1. 烟气羽流

2. 卷入大量空气

3. 烟层

Page 4: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D.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Y

Smoke layer

Cle

ar

Ht

bel

ow

S

mo

ke l

ayer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Flammable vapor burning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Page 5: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D.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with smoke venting provided

Y

Smoke layer

Cle

ar

Ht

bel

ow

S

mo

ke l

ayer

Mass flowSmoke vents in Roof

Smoke barrier

Page 6: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烟气产生的体积

M = 烟气的重流率 (kg/s)

P = 火灾的周围长度 (m)

y = 到烟层底部的高度 (m)

M = 0.19Py3/2

Page 7: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设计烟气控制系统的目标

• 营造及维持建筑物的内各楼层有利生存环境,以便住户安全疏散。同时有利予消防员的灭火行动

• 烟气不会蔓散到受保护的逃生路线

• 在烟层下保持一定高度的无烟空间以便逃生

Page 8: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对业主的好处

减少对产业造成的破坏

• 减少烟气的蔓散

• 增加视线长度,使消防员更容易接近火 源以进行灭火

Page 9: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D.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Smoke Logging in a ‘leaky” closed atrium

Page 10: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D.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Smoke containment within the atrium void

Page 1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烟气控制方案

2. 正压送风

- 营造一个无烟的逃生路线

1. 防烟间隔

- 限制烟气蔓散到临近地区

Page 1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3. 自然防排烟或机械防排烟

• 将烟气及热气排放到建筑物外

• 蓄烟区 - 集中烟气并使烟气更具热浮力

• 维持烟层状况

• 补充空气

Page 1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14: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封闭式梯间的正压送风设计• 梯间的压力必须比住用地区高出 50Pa

• 如有设消防前室,梯间的压力要比消防前室高

• 开门力度不大于 110W

• 当两层楼的出口加上一楼出口同时打开时,维持至少 1m/s 的风速

• 独立式系统• 入风口必须离排烟或排风口至少 5m

Page 15: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 系统必须能迅速补充在开门时失去的压力• 送风口必须平均分布• 系统必须由自动报警系统启动• 手动装置及状况显示• 后备电源• 耐火电线及耐火管道

Page 16: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17: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18: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维持压力方法• 新鲜空手不停地灌入梯间,当压差大于

50Pa 时,由压力操作的阀门会自动开启以便减压

• 减压阀可以用电力操作。当压力探测头测量到高压时,会转送讯号把阀门开启

• 可改变速度风机。不需要减压 ,当压力增加时,风机会转弱以便减压,也可以配合电力减压阀同时操作

Page 19: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正压送风系统的测试方法• 风机由自动报警系统启动• 把所有门关上,用仪器测量压力 ( 门与住用区 )

的差距• 再用弹簧称测量开门所需力度• 把两层相接的出口门及一楼的出口门同时打开,

再用风速仪测量由梯门流出的风速• 减压阀的正常操作• 风机在后备电源情况不操作• 手动控制

Page 20: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4: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5: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6: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7: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8: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29: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30: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3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防排烟的设计方法1. 从火灾发生的空间 / 房间排烟

2. 从房间外的蓄烟区排气烟

3. 烟气流入大空间并从高处排烟

4. 用减压方法控制烟气流动

Page 3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从火灾发生的空间 / 房间排烟

1. 烟气局限於火灾发生处。减少烟气蔓散带来的危害,住户不需在热烟层下逃生。

2. 减少烟量, 只需小型排烟设备。

好处:

Page 3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34: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35: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坏处:

1. 补充空气的提供

2. 需用到复杂的管道及控制系统

Page 36: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主要设计考虑因素

• 稳定的烟层• 烟气排放率等于烟气产生率• 蓄烟区• 吊顶设计• 足够的排烟口• 耐火管道及耐火或防烟阀• 足够的低处补充空气

Page 37: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从房间外的烟区排烟

• 让烟气流出火灾房间进入有盖的走廊或通道

• 固定的垂壁或防烟卷帘来控制烟气的流散

• 烟气重流率 M = 2 x 0.19Py3/2

Page 38: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39: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40: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主要设计考虑因素

• 房间的宽度• 垂壁的深度与位置• 蓄烟区的大小• 烟层厚度• 吊顶设计

Page 4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烟气流入大空间并从高处排烟

• 让烟气从火灾现场流入中庭的大空间。

• 蓄烟区在屋顶下形成。

• 大烟气量, 但缺少热浮力。 只适用于 3到 4 层楼建筑物。

Page 4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Page 4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主要设计考虑因素• 用分隔屏来限制羽流的宽度

• 烟层温度

• 补充空气

• 蓄烟区的大小与深度

• 足够的排烟口

Page 44: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用减压方法控制烟气流动

• 控制烟气压力的分差,使火灾处的空气压力比临近受保护地区的压力小

• 必须配合其他的排烟系统应用

Page 45: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通常使用的防排烟系统设计钢领

1. BR186 - 封闭式商场的烟气通风原理

2. BR258 - 中庭防排烟的设计方法

由英国建筑研究所 (BRE) 出版

Page 46: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防排烟系统的组成部分

A. 控制盘 1. 特定的烟气侦察头

2. 喷水系统的水流转换器 3. 手动控制 4. 接触点

B. 自然排烟的排烟窗 1. 安全操作

Page 47: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C. 机械排烟的抽风机 1. 能在高温操作, 250oC 操作 2小时

D. 补充空气 1. 新鲜空气 2. 低处补风 3. 烟气的回流

E. 防烟阀与耐火管道 1. 排烟点 2. 安全排烟

Page 48: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F. 防烟垂壁及卷帘

1. 中庭边缘

2. 分隔屏

3. 蓄烟区分隔

Page 49: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建筑物必须装置自动喷水系统•设计火灾量

商场 Q=5MW P=12m

办公楼 Q=1MW P=14m

集会坊所 Q=2.5MW P=12m

•系统必须根据最大要求设计•烟层离楼面不大于 2.1m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处方式要求

Page 50: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蓄烟区段大小从火源房间排烟

自然: 2000m2 / 机械: 2600m2

从流动区或中庭排烟自然: 1000m2 / 机械: 1300m2

房间的最大面积自然: 1000m2 / 机械: 1300m2

蓄烟区的最大长度: 60m

Page 51: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 最大重流率: M=175kg

• 最低烟 温度比常温高 18o C

• 最高补充空气风速: 5m/s

• 进风口离排烟口最少 5m

• 进风口必须离烟层 1.5m

• 吊顶的空洞至少 25%

Page 52: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 必须由特定烟气侦察头启动• 手动操作 ( 控制中心 )

• 运行状况 ( 控制中心 )

• 关闭其他风机• 后备抽风机• 抽风机在 250o C 高温操作 2 小时• 耐火电线• 后备电源• 耐火管道

Page 53: 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

防排烟系统的测试方法• 操作状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防烟卷帘,排烟口或排烟风机由特定烟

气侦察头启动• 冷烟 / 热烟测试,烟气的流动• 补充空气• 后备电源• 耐火电线及耐火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