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44
诸诸诸诸诸诸 诸诸诸

Upload: iliana-neal

Post on 01-Jan-2016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诸暨暨阳分校 王保权. 与之相关的教材: (近) 必修一专题六第 2 课; 选修三第三单元第 1 课。 (远) 必修一专题七第 2 课; 必修二专题六第 3 课; 选修三第三单元第 3 、 5 课。。。. 一、经济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四、政治体制新政 五、外交新政. 相关高考:. 2007 年高考山东文综 27 题(经济新政、社保新政) 2008 年高考宁夏文综 40 题(经济新政题) 2009 年高考江苏 15 题(社保新政) 2009 年高考上海 12 题(经济新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诸暨暨阳分校 王保权

Page 2: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与之相关的教材:(近)必修一专题六第 2 课;选修三第三单元第 1 课。 (远)必修一专题七第 2 课;必修二专题六第 3 课;选修三第三单元第 3 、 5 课。。。

Page 3: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三、环境保护新政四、政治体制新政五、外交新政

Page 4: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相关高考:

2007 年高考山东文综 27 题(经济新政、社保新政)2008 年高考宁夏文综 40 题(经济新政题)2009 年高考江苏 15 题(社保新政)2009 年高考上海 12 题(经济新政)2010 年高考天津 6 题(经济新政)2010 年高考江苏 17 题(经济新政)2011 年高考江苏 15 题(经济新政)2011 年高考上海 18 题(经济新政)2012 年高考江苏 23 题(社保新政)2012 年高考山东 29 题(经济新政)2013 年高考江苏 23 题(经济、社保新政)

Page 5: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

• 第一,这次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

从危机前最高点的 1929 年 5 月到危机中最低点的 1932年 7 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 55 . 6 %,相当于 1905—1906 年的水平,倒退了 26 年。危机波及所有工业部门。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 74 . 4 %,其产量从 1929年 8 月的 44 万辆,降至 12 月的 9 . 25 万辆。建筑业合同由危机前最高点到危机中的最低点下降了 81 . 5 %。由于 20 年代工业固定资产大量过剩,危机中生产资料生产下降尤为剧烈。

Page 6: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第二,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工资收入降低。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 1929 年的就业指数 ( 以

1926 年为 100) 为 97.5 ,发放工资额为 105 ; 1930年为 84.7 和 81.3 ; 1931 年为 72.2 和 61.5 ; 1932 年为 60.1 和 41.6 工业工人的失业数字在危机期间是逐年逐月地增长: 1930 年 4 月为 300 万; 1930 年 10 月为 400 万; 1931 年 10 月达 700 万; 1932 年 10 月将近 1100 万; 1933 年的最初几个月中从 1200 万增加为 1400 万 , 危机期间,制造业工人每周货币工资指数以 1929 年 9 月为 100 , 1930 年 9 月为 85 , 1931 年9 月为 75 , 1932 年 9 月为 58 ,到 1933 年 2 月降到最低点为 51 。

Page 7: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第三,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 美国的农业在整个 20 年代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工业

危机则使农业的状况更加恶化,农产品大量过剩,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农业总产值由 1929 年的 111 亿美元,降低到 1932 年的 50亿美元。谷物总产值由 1929 年的 12 . 88 亿美元,降低到 1932 年的 3 . 91 亿美元;棉花总产值由 1929 年的 13 . 89 亿美元,降低到 1932 年的 3 . 97亿美元。由于经济萧条,工业和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大量减少, 1929—1933 年美国农产品的销售额由 85亿美元,减少到 1932 年的 40 亿美元。 1929—1932年,农业总收入从 119 亿多美元,缩减为 53 亿美元。

Page 8: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第四,金融信用危机空前严重。 25 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从 1929 年平均

最后成交价格每股 366 美元 2 角 9 分,降为 1932年的 96 美元 6 角 3 分。 1929 年破产银行为 659家,其储蓄额近 2 . 5 亿美元; 1930 年破产 1152 家,储蓄额为 8 . 53 亿美元; 1931 年欧洲金融危机加深了美国的危机程度,总共有 2294 家银行倒闭,其储蓄总额近 17 亿美元; 1932 年破产银行为 1456 家,储蓄额近 7 . 5 亿美元; 1933 年仅 3 月这一个月,就有 5700 家银行倒闭。整个银行信贷体系濒于瘫痪。同时,国际上美元集团与英镑集团之间也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Page 9: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

1 、整顿金融业1933 年 3月 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职务次日即宣布 3月 6日至 9日为全国银行休假日,禁止出口黄金、白银和货币。紧接着,在他的强烈要求下, 3月 9日,国会举行特别会议,快速通过紧急银行法 。 3月 12 日,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向国民保证,把积蓄存进银行是安全的。接着成立联帮储蓄保证公司,保证存款的安全。到 4月份,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 10亿美元。

措施:

Page 10: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1 、整顿金融业2、农业调整法

1933 年 5 月 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Page 11: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1 、整顿金融业 2 、农业调整法3、全国工业复兴法

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 ,美国政府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 ,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 ,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 ,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蓝鹰”运动:“蓝鹰”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NRA) 的标志。此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志 ,以示守法和致力于复兴。几周之内, 250 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 ,全国近90% 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

Page 12: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新政措施:影响:

1 、这些措施遏制了经济大萧条,把美国经济引向复苏。

2、改变了美国经济模式,使其从自由放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为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Page 13: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还给美国带来严重的集群性 的社会问题:失业人口激增,贫困问题凸显,失 业者和流浪汉遍布城乡;失业工人和农民、退伍 军人为生存而奋起抗争,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 分子兴风作浪,社会运行方向迷茫;信仰崩溃, 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如偷窃、斗殴、酗酒、 吸毒、行凶、卖淫等剧增。 ――冯一下《试论罗斯福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经验》

Page 14: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措施:1 、开展紧急社会救济

1933 年 5月 12 日,罗斯福签署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该署拨配 5亿美元作紧急救济之用。哈里·霍普金斯在就任紧急救济署署长的次日即拨发数以千万美元计的紧急救济款。紧急救济以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资

Page 15: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2 、实施以“以工代赈”作为一种救济方式,“以工代赈”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创设工作岗位,让救济对象参加工作,获得报酬,从而解决自己乃至家庭的生计问题。

政府先后投入 3万个以上的新办工程和事业,诸如请教师、兴水利、设邮局、筑桥梁、办监狱、修机场、打下水道和涵洞,开辟公共游泳池、运动场和儿童游乐场,兴建发电厂和火车站,等等。 ——《光荣与梦想》

Page 16: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3 、制定社会保障法

美国《社会保障法》旨在“增进社会福利,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是一些州得以为老年人、盲人、受抚养人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施做出妥善的安排” 。

Page 17: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措施:影响:1 、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让政府为个人和社会福 利承担重要的责任。

2、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对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3、这些社会救济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稳定了人心,对经济复苏起一定作用。

Page 18: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还给美国带来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失业人口激增,贫困问题凸显,失业者和流浪汉遍布城乡;失业工人和农民、退伍军人为生存而奋起抗争,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 , 社会运行方向迷茫;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剧增。材料一 : 1933 年 12 月 ,罗斯福成立联邦紧急救助署 ,为该署拨配 5亿美元作紧急救济之用 .紧急救济以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质 .1935 年,罗斯福认为过多的直接救济会伤害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激烈反对这种方式而改弦更张 .1935 年 8月 ,社会保障法由国会通过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 "社会保障”命名的法律 .思考:1 、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不主张过多的直接救济?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弦更张”的具体内涵及其作用。3 、根据材料一分析罗斯福社保新政的主要趋势。

题目举例:

Page 19: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 2012 江苏高考) 23 .( 14 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1983~ 1984 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80200儿童津贴 13 . 013 . 013 . 0 其他津贴 50 . 130 . 10纳税

0-7 . 9-43 . 8 国民保险 -4 . 5-7 . 2-18 . 0实际收入 108 . 6108 . 0151 .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 年到 80 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 5 分)( 2 )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 分)( 3 )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5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2 分)

Page 20: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1930 年美国东部地区严重干旱。 1933-1940 年,美国大平原南部广阔地区尘暴频发。 1936 年,美国东北部持续暴雨。干旱、尘暴、洪水使大面积土地被侵蚀,土地肥力大减,草场退化,美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Page 21: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以〈大萧条时代〉中的“尘土盆地”为例:“尘土盆地”指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偏南的堪萨斯、俄克拉荷马、科罗拉多等州的 200多个县。一战期间及其后,这一地区“被犁所开垦”。但从 1933年起,“移民者们收获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大风剥蚀光了农场的土地,……据估计,在最糟糕的萧条岁月里,大约有 100 万人走上背井离乡的漂泊之路。

Page 22: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1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土地侵蚀管理局(后改称土地资源保护局)

民间资源保护队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环保新政措施:

Page 23: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2 、制定环境保护法1933 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同年农业调整法中有鼓励休耕内容1934 年泰勒放牧法1935 年土地资源保护法1936 年洪水控制法、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 州水土保持区法

1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

Page 24: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规定农场主必须以他在过去三个连续耕种季节的平均耕作亩数为基础,将耕作总平均亩产量的 15%退出生产。 ——《农业调整法》

授权内务部长在全国 8000 万英亩闲置、未被占用和未加保留的公地上建立放牧区,决定放牧牲口的数量与时间,并进行管理和保护。          ——〈泰勒放牧法〉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为控制和防止土壤侵蚀提供永久的支持”,规定农场主可以联合起来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或休耕以恢复地力,农业部给予保护土壤的农场主以积极援助。 ——《土壤保护法》

Page 25: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2 、制定环境保护法3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1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

《州水土保持区法》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土壤状况,建立水土保持区,实行分区治理。至 1940年,共有 38个州设立了 314 个水土保持区,总面积达1.9 亿英亩。在水土保持区,农场主们按自愿与合作的原则联合起来,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协调土地使用关系,接受农业部、州等机构提供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A 、小工程以建立水土保持区为代表。

Page 26: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环境保护新政

2 、制定环境保护法3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1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

A 、小工程以建立水土保持区为代表。

B、大工程以综合治理开 发田纳西河流域为代表

Page 27: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环保新政的影响:

1 、把 19C开始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推向高潮, 促进美国资源保护体系的初步形成;

2 、创造的生态环境遗产为战后美国的环保 运动和环保主义奠定了思想和人文基础;

3 、开创的政府干预资源保护的政策实践对战后 美国政府强化对环境问题的干预有直接影响。

Page 28: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接连出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30年代的美国同样发生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1930 年美国东部地区严重干旱。 1933—1940 年,美国大平原南部广阔地区尘暴频发。 1936年,美国东北部持续暴雨。干旱、尘暴、洪水使大面积土地被侵蚀,土地肥力大减,草场退化,美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就任总统不久,罗斯福即采取措施应对和遏制生态危机。相继成立了土地侵蚀管理局、民间资源管理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 1933 年国会相继通过田纳西流域管理法、农业调整法, 1934 年制定泰勒放牧法, 1935 年,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法, 1936 年,制定洪水控制法、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等; 1937年— 1941 年,各种共建立 500多个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大工程以田纳西河流整治工程为代表。

•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罗斯福环保新政的具体内容。

题目举例:

Page 29: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四、政治体制新政

国会(立法)

总统(行政)

联邦法院(司 法)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国会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

Page 30: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200 多年前,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只需要一张桌子就可以处理完毕(公务)他桌子了分别存放在各个部门的文件。 ――《美国历届总统小传》国会明显居于支配地位。 ――《富兰克林 D罗斯福时代》

总统只不过是一个 听命于“最高立法权” 的从属物。 ――杰斐逊

Page 31: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美国三权分立和制衡体制的演进:以国会为中心到以总统为中心的转变;美国的总统制变化:从近代总统制向现代总统制转变。

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起的作用:

简单地说 ,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开启的惯例加 强了总统作为国家平民和立法领导者的角色 , 而 富兰克林罗斯福接着使总统的这些新的领导角色 得到巩固的制度化 ,并为后来的总统们所延续。 ——《美国总统制起源和发展》

Page 32: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使现代总统职位制度化。

新政内容体现:

1 、极大地扩充总统权力

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 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 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 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 罗斯福第一次演说

Page 33: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2 、构建“大政府”公共事业振兴署 (WPA),国家复兴管理局 (NRA)农业调整管理局 (AAA),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田纳西河谷管理局 (TVA),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社会安全系统和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 (NLRB)

1939 年,在罗斯福催促下,国会通过《行政改组法》

同年,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将原白宫办公厅、 预算局、国家资源规划委员会等归于其下。

Page 34: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据统计: 1945 年,总统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为 853 人, 1953 年为 1157人, 1967年为 1538人, 1974 年为 4716 人, 而总统办事机构的下属单位也由原来的 5个增至现 在的白宫办公厅、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政策发展办公 室、国家安全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内事务委 员会、紧急战备局、环境质量委员会、国家航空和空间 委员会、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管理局和美国贸易代表 办公室等。

Page 35: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3 、扮演“议长”角色( 1)、以“紧急”为由,经常强烈要求国会在他希望的日子举行会议,以通过他希望通过的法案。

例:《紧急银行法》

( 2)、频繁使用否决权。例:罗斯福共 635 次,前所有共 1131 次。

( 3)、“新政”时期通过众多法案由罗斯福创始。

Page 36: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4 、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1937年 2月,罗斯福提出司法改革法案。

最高法院采取“司法克制”,再未推翻任何一项“新政”立法。

罗斯福已经永久地改变了美国政治,并且在他的指导下,现在美国人希望联邦政府在国内和全球事务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总统应该起主导作用。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

Page 37: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

一些史学家指出 ,罗斯福在国内努力实行“新政”的同时 ,在国外 , 他积极与苏联建交以牵制德、日 ,并执行“睦邻政策”以巩固后院 ,并且 , 他还“背着公众策划各种计谋对侵略者施加战争以外的各种压力 ,并武装潜在的受害者”。 ——选编自《世界通史》

Page 38: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

1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

Page 39: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1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

A 、抵制德日法西斯;B、为克服国内经济危机。

Page 40: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1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

2、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1823 年,“门罗宣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9世纪后期,“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在世界政策方面,我将使美国致力于奉行睦邻政策。美国作为他们的邻国,应当坚决尊重自己,同时因为自尊而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自己的责任、尊重自己在一个由许多邻邦组成的世界与邻国所订协议的神圣性。” ——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说

Page 41: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1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

2、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3、从孤立主义到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孤立主义:从国际社会的政治纠葛中抽身事外的一种原则

华盛顿时期外交政策:经典孤立主义罗斯福时期外交政策:新政外交

Page 42: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五、外交新政3 、从孤立主义到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1935 年制定中立法1936 年制定第二个中立法1937 年制定永久中立法

1939 年 10—11 月,修改中立法

“美国站在英法一边往参战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1941 年 3 月制定租借法1941 年 8 月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 年 12 月 8日,美对日宣战1942 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Page 43: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外交 1933 年 11 月,美国改变了长期敌视苏联的政策并正式与之建交; 19世纪,美国一直在拉美奉行“门罗主义”,利用各种手段干涉拉美各国事务,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我将使美国致力于奉行睦邻政策,美国作为他们的临国,应该坚决尊重他们”;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的传统,在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一个很长时间内,孤立主义仍左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1941 年 3月美国制定租借法,准许总统通过租借等方式向“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提供防务用品……之所以把外交新政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以上政策均发生在新政时期,并由罗斯福决策,而且还在于外交领域的这些变化与其他领域的措施一样,都与克服美国面临的危机,度过大萧条息息相关。

• 思考:1 、概括罗斯福在外交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与改变?2 、结合具体史实论证“在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一个很长时间内,孤立主义仍左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 3 、如何理解“外交领域的这些变化与其他领域的措施一样 ,都与克服美国面临的危机,度过大萧条息息相关”?

题目举例:

Page 44: 多维视野中的罗斯福新政

总述:

多维的罗斯福新政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它是经济新政、社会保障新政、环境保护新政、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