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7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 深圳大学 张吉良 : 释意学派创始人 Danica Seleskovitch 教授认为 : 口译过程包括 源语理解/ 阐释意义 脱离源 语语 言外 壳 和目的语表达这三个步骤, 它们构成了一个三角 形的信息处 理过程本文 追溯了释意 学派口译 模型 形成的过程, 认为: 它的诞生展示了释意学派大胆的学术创 新精神, 加速了国 际口译研究 的认知心 理学转向, 并为后续口译信息处理模型的诞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但是该模型对释意学派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 轻描 淡写, 对口译信息处理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也避而 不谈基于此, 文章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理论, 认为口译 的信息处理是由控制性与自动化加工联手串行 和并行处理配合自上而 下同自下 而上的加工 方式共同 参与 完成的关键词: 口译; 认知心理学; 巴黎释意学派 1. 引言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主要包括口译过程三 角模型( 简称释意模型)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 简称 脱离 假说) 和会议口译办学模式三部分 内容。其中, 脱离 假说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会议口译办学模式关乎口译教学和口译员培训, 两者都激起了国际口译界的浓厚兴趣, 许多学者 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释意模型却很少有人关 , 只有个别学者作过零星点评。有鉴于此, 本文 拟对此模型作一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文章将追 溯释意模型的起源, 阐述其理论价值, 并把它同其 它口译过程模型相对照, 然后针对其不足作出修 正和补充。 2. 释意模型的形成 在国际口译研究史上, 最早关注口译过程的 是职业译员 Jean Herbert Herbert( 1952) 把口译 过程分成理解、转 和表达三个步骤, 但他讨论的 主要是语言转 和口译技能问题, 并未触及在这 些操作活动之下的译者心理。后来德国人 Julius Wirl 研究了翻译的心理过程, 指出翻译过程的本 质就是源语文本的意义和语言形式分离, 即意义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 转引自 P chhacker, 1992: 212)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 脱离 假说。 Herbert 之后, Seleskovitch ( 1962) 提出了 一个口译过程的三分法, 指出口译不是一种语言 符号的转 活动, 而是一个 意义 的理解与再表 达过程, 它包括理解、意义与语言形式分离、重新 表达三个步骤。后来 Seleskovitch( 1978: 8) 又明 确指出: 口译过程可大致划分为语音感知、迅速抛 弃语言外壳保留信息的思维表征 ( mental represent at ion) 、用目的语表达三个程序; 不是 一个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线性转 过程 , 而是 一个三角形的过程 ( a triangular process) ( 同前: 37) , 在这个过程中, 口译员对讲 话人的思想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容易成为他自己 的思想, 这三个步骤也就越像是两个 ; 因为口译 中的理解是迅速完成的, 译员很难觉察到它的存 ( 同前: 85) 。此后 Seleskov it ch 又把口译过程分 解为理解/ 阐 释、脱 离 源 语 语 言 外 壳 ( deverbalization, 一个发生在理解之后的隐形心理 操作阶段) 和重新表达三个步骤, 并给出了一个很 直观的三角模型 ( Seleskovitch& Lederer, 1984) 根据该模型, 口译是一个从源语( 听辨) 意义( 说之言/ vouloir dire) ( 理解) 目的语( 表达) 的过 ; 来源语和目的语分居三角形底部的两侧, 意义 则位居顶端; 虚线代表着从一种语言直接转 另一种语言的代码转译( transcoding) ( 只适用于 对术语、数字、名称等语言项的传译), 而把对源语 讲话释意( interpreting) 后获得的意义用目的语重 新表达出来的过程则是一个释意翻译 (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 的过程, 也是口译的主要 方式。至此, 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正式形 ( 见图 1) 实际上, Seleskovitch 的口译模型隐含着以下 基本假设: 1) 口译是一种有人的思维参与、受译者因素 7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 2011 年第 2

Upload: esteban-alvarado-torres

Post on 22-Oct-2015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

深圳大学 张吉良

提 要:释意学派创始人 Danica Seleskov itch教授认为 :口译过程包括源语理解/阐释、意义 脱离源语语

言外壳 和目的语表达这三个步骤, 它们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信息处理过程。本文追溯了释意学派口译模型

形成的过程,认为: 它的诞生展示了释意学派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 加速了国际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转向,

并为后续口译信息处理模型的诞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但是该模型对释意学派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 轻描

淡写,对口译信息处理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也避而不谈。基于此,文章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理论, 认为口译

的信息处理是由控制性与自动化加工联手、串行和并行处理配合、自上而下同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共同参与

完成的。

关键词:口译; 认知心理学;巴黎释意学派

1. 引言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主要包括口译过程三

角模型(简称释意模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假

说(简称 脱离 假说)和会议口译办学模式三部分

内容。其中, 脱离 假说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会议口译办学模式关乎口译教学和口译员培训,

两者都激起了国际口译界的浓厚兴趣, 许多学者

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释意模型却很少有人关

注,只有个别学者作过零星点评。有鉴于此, 本文

拟对此模型作一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文章将追

溯释意模型的起源, 阐述其理论价值,并把它同其

它口译过程模型相对照,然后针对其不足作出修

正和补充。

2.释意模型的形成

在国际口译研究史上, 最早关注口译过程的

是职业译员 Jean Herbert。Herbert ( 1952)把口译

过程分成理解、转换和表达三个步骤,但他讨论的

主要是语言转换和口译技能问题, 并未触及在这

些操作活动之下的译者心理。后来德国人 Julius

Wirl研究了翻译的心理过程, 指出翻译过程的本

质就是源语文本的意义和语言形式分离,即意义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转引自 P chhacker, 1992:

212)。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 脱离 假说。

继Herbert 之后, Seleskovitch ( 1962)提出了

一个口译过程的三分法,指出口译不是一种语言

符号的转换活动,而是一个 意义 的理解与再表

达过程, 它包括理解、意义与语言形式分离、重新

表达三个步骤。后来 Seleskov itch( 1978: 8)又明

确指出:口译过程可大致划分为语音感知、迅速抛

弃语言外壳保 留信息的思 维表征 ( mental

representat ion)、用目的语表达三个程序;这 不是

一个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线性转换

过程 , 而是 一个三角形的过程 ( a t riangular

process) (同前: 37) ,在这个过程中, 口译员对讲

话人的思想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成为他自己

的思想,这三个步骤也就越像是两个 ; 因为口译

中的理解是迅速完成的,译员很难觉察到它的存

在(同前: 85)。此后 Seleskov itch又把口译过程分

解 为 理 解/阐 释、脱 离 源 语 语 言 外 壳

( deverbalizat ion,一个发生在理解之后的隐形心理

操作阶段)和重新表达三个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很

直观的三角模型 ( Seleskovitch& Lederer, 1984)。

根据该模型,口译是一个从源语(听辨) 意义(欲

说之言/ vouloir dire) (理解) 目的语(表达)的过

程;来源语和目的语分居三角形底部的两侧,意义

则位居顶端;虚线代表着从一种语言直接转换为

另一种语言的代码转译( transcoding ) (只适用于

对术语、数字、名称等语言项的传译) ,而把对源语

讲话释意( interpret ing)后获得的意义用目的语重

新 表 达 出 来的 过 程 则 是 一 个 释 意 翻 译

( interpret ive t ranslation)的过程, 也是口译的主要

方式。至此,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正式形

成(见图 1)。

实际上, Seleskovitch的口译模型隐含着以下

基本假设:

1)口译是一种有人的思维参与、受译者因素

7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2: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图 1 Seleskov itch两种版本的口译三角模型( Seleskovitch& Lederer , 1984)

影响的心理活动;

2)口译的对象是讲话的意义, 而非承载意义

的语言外壳;

3)口译是一个意义的理解与再表达过程,同

时伴有在语言组合( language pair )结构相似的情

况下从一种语言符号直接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

的代码转译活动;

4)语言和思维是可以分离的,意义的理解与

储存不需要语言符号的介入; 在认知系统的参与

下,译员对源语讲话进行解码,并将理解到的意义

与源语讲话的语言符号和结构分离, 以一种非语

言的意识状态留存在大脑之中。

3.释意模型的贡献与不足

1)释意模型的贡献

( 1)显示了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

长期以来, 东西方翻译研究习惯于制定法则

以指导翻译实践,因而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参阅谭

载喜, 2004; M unday, 2001)。但 Seleskovitch却致

力于口译认知心理过程的解释和描写, 研究的对

象也从可感知的、具体的话语文本和口译技巧转

向不易感知(无意识)的口译心理过程。这一研究

视角和研究对象的转变改变了同期国际译学研究

重客体轻主体、重规定轻解释描写的研究传统,显

示了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

翻译研究分为两类: 一类关注翻译过程, 研

究其内在转换技巧, 是一种前瞻式研究;另一类则

研究翻译成品, 属后顾式研究 ( Wilss, 1978:

351)。早期口译研究主要关注口译成品,分析语

言转换得失, 探讨总结口译技巧, 评价译语质量

(参阅 Herbert , 1952; Rozan, 1956; Paneth, 1957,

2002) ,因此多属于后顾式研究。但是随着释意学

派的崛起, 口译研究的焦点便逐渐从语言转向了

以意义为核心的口译过程。而口译过程研究若按

照方法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把口译

当作一种能力来研究, 另一类则把口译作为一种

活动来考察。二战后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使人们对机器翻译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渴望。但要

使机器象人一样做好翻译工作, 就要首先对人工

翻译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以便给计算机编

程,使其模仿人的翻译行为。由于计算机研究主

要由数学家和来自其它领域的自然科学家承担,

所以翻译过程研究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自然科学的

研究方法,将翻译过程视为一种相对静止的、有规

则地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认为它可以程序化、形

式化( formalized)。于是研究人员多采用语言学,

尤其是计算语言学和数理逻辑的研究方法,提出

假设,建立模型, 设计程序。因为 他们相信人类

语言在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具有普遍性,而且在内

核上人们的经验也是相通的, 正是这构成了口

(翻)译的基础, 因而总相信存在着一个确定不变

的内核,译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它找到 (黄琼

英, 2003)。但 Seleskovitch却 一反常态 ,她在传

统的、大的 翻译研究场 中另辟蹊径,大胆摒弃了

笔译研究重 客体 (译作)轻 主体 (译者)的传

统,从人的认知思维入手研究口译过程,展示了大

胆的学术创新精神。

( 2)加速了国际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转向

释意理论诞生于 20世纪 60、70年代,当时语

言学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受传统英美分析哲学的

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词

语和句法结构决定的, 所以他们过多地关注语言

的内部系统,强调对文本语言结构形式的分析,认

75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3: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为只有可感知的、确实的( tangible)才是科学的,

只有语言学理论才能解释翻译现象。受语言学界

的影响,很多翻译研究人员也只是从语言转换的

角度看待翻译问题, 专注于双语文本语言结构形

式的对比,却忽视最具个性、会思维的人这一翻译

行为主体对翻译活动造成的影响。但丰富的职业

会议口译员经历使得 Seleskovitch坚信: 口译是一

种交际活动,其对象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而不

是他所使用的语言; 要理解讲话人的意思,就必须

把讲话的语言意义和译员的非语言知识结合起

来;在口译过程中,介于理解和表达之间存在着一

个隐形的、意义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的中间环节

( Seleskovitch, 1978: 8)。于是 Seleskovitch果断放

弃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口译研究, 把目光投

向了口译活动的主体 译员,希望通过对人的

认知结构和心理活动的考察来解释口译过程中意

义的理解、储存、提取与表达。虽然 Seleskovitch

在提出 脱离 假说时并未拿出确凿的证据,因而

带有强烈的主观经验色彩,但她把口译过程和人

的心理体验结合起来, 认为译员对源语讲话意义

的理解就是把百科知识、主题知识和语境知识同

讲话的语言意义结合起来,对语义进行渗透和限

定,去除其多义和歧义的结果。这就把口译和人

的认知思维紧密联系了起来, 使口译研究染上了

浓厚的认知心理学色彩,具有了明显的跨学科特

征,也使其模型具有了动态特征和更强的解释力。

Seleskovitch 口译三角模型的提出,是对国际口译

研究作出的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贡献,它在客观上

呼应了 20 世纪 60至 70年代初实验心理学家的

口译认知心理(信息处理)研究。释意学派关于口

译是译员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主题知识和交际

环境共同参与的认知活动的论述, 使人们认识到

口译过程的实质是心理的而非物质的 (刘绍龙,

2007a: 11) , 口译研究的前景在于向认知心理转

向。同时, 以释意学派为代表的职业译员集体性

参与口译研究, 关注口译的心理过程,使得口译认

知心理研究真正由做口译、懂口译的人来做, 这为

口译研究注入了强大生命力, 推动了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跨学科口译认知心理研究的蓬勃发展,

加速了国际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转向。

( 3)为其它口译过程/处理模型的诞生提供借

鉴和参照

由于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到人脑 黑匣

子 里发生的认知思维操作,所以口译的信息处理

活动在今天看来仍然隐秘而又复杂, 仅凭一种理

论模型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因为任何一种模型都

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或描写,

而非全景式描绘,所以都有其局限性。此外,随着

人们认识的加深, 早期模型的局限与不足就会逐

渐暴露出来,需要提出新的更具解释力的模型来

弥补其不足。

目前, 人们业已提出的各种口译模型主要分

为 3 类, 即: 社会 职业与机构模型 ( socio

professional and inst itut ional models)、交际互动模

型 ( interact ion models ) 和 信 息 处 理 模 型

( informat ion processing models)。其中, 信息处理

模 型 又 可 以进 一 步 分 为 口 译 过 程 模 型

( interpret ing process models )、多重任务模型

(mult iple task models)和复杂操作模型 ( complex

operat ions models) 三种类型 ( P chhacker, 2004:

84 109)。作为国际口译界最早提出的口译信息

处理模型之一, 释意学派三角模型就属于口译信

息处理模型中的过程模型。继释意模型之后,国

际口译界提出的其它口译信息处理模型还有:

Moser( 1978: 353 368)的同传处理模型、Lederer

( 1981: 50)的同传心理操作模型、Stenzl( 1983: 45)

的交际信息流程模型、Cokely ( 1992: 124)的社会

语言学口译过程模型、Kalina(转引自 P chhacker,

2004: 96)的口译理解与表达模型、Set ton ( 1999:

65)的同传处理模型以及 Chernov ( 2004)的同传

预测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把译员的百科知识、主

题知识和语境知识( Cokely 的模型还涉及译员的

文化意识)作为信息处理的关键因素,认为它们对

口译信息的理解与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

此就认知知识和认知补充来说, 上述模型与释意

模型所持有的观点是一致的。

释意模型是迄今提出的少数几个口译信息处

理模型之一, 由于它出现的时间最早, 其结构层

次、标识的心理活动路径及信息处理方式在今天

看来还非常简单, 远不能反映口译的心理现实。

但由于释意学派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以其模型对新的口译信息处理模型的提出提供

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例如: 在上述口译过程/信息处理模型中,

Lederer ( 1981 ) 和 Kalina (转引自 P chhacker,

2004: 96 ) 分别借助 概念化 和 交流中介

(communicative mediation)概念对释意模型所涉

及的意义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即中间表征)问题

76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4: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进行了讨论, 但它们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 意

识/意义的载体与构成。

Setton( 1999)模型描写了同声传译的动态解

码与推理过程, 并对释意模型悬而未决的意义 脱

离源语语言外壳 后的载体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

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Set ton 模型的核心是

脑表征语 ,即思维语( language of thought )这一

概念。Set ton视思维语为 一种在语言听辨和翻

译之间起作用, 比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要丰富的

概念性思维语言 ( 365) ;这种思维语言的词汇包

括实物( ent it ies)、特性、相互关系、逻辑语义信息、

话语功能及态度等, 其句法则由一套推理、演绎规

则构成( 192)。在结构上, Setton模型也和释意模

型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对

同传信息处理方式进行了更加精细、全面的解释

和描述,因此比后者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主

要体现在: Set ton 模型将译员对信息的线性串行

式处理与并行回溯式处理相结合, 对口译过程中

每个信息处理阶段所发生的各种认知操作活动进

行了详尽分类和深入剖析,涉及语音、音位、词汇、

句法等语言结构的各个层级。

2)释意模型的不足

( 1)对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假说 轻描淡写

Seleskovitch的三角模型对口译过程提供了

一个简单的、经验性( empirical)解释, 显示了其口

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倾向,表明译员的认知心理

活动渗透在口译的整个过程。但是释意模型对这

种认知心理活动的描写和解释还远远不够,尤其

对介于理解和表达之间, 被 Seleskovitch 教授称作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 但却被认知心理学家视为

中 间/脑 表 征 ( intermediate / mental

representat ion)的中间阶段, 释意模型一直轻描淡

写,而这个假说又正是释意理论最具特色、最富创

新的概念, 理应受到高度关注, 并得到丰富和细

化。

( 2)对口译信息处理的具体路径与方式避而

不谈

Seleskovitch提出释意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要

说明口译过程中的语言信息处理问题, 但令人遗

憾的是,该模型只是简单指出了口译信息的两种

处理方式,即对数字、专有名词和术语等的代码转

译,而对于包涵认知和情感意义的语言文字, 首先

抛弃其语言外壳,理解其意义,然后再根据目的语

规范把该意义重新表达出来。至于译员是如何从

表层的语言文字结构中理解到它的深层意义, 并

能够顺利地在目的语系统中表达出来的这一复杂

的认知信息处理过程并未作深入探究。而要说明

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探讨口译信息处理的具体路

径和方式,这也是任何口译过程/信息处理模型都

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认知

科学, 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为我们了解口译的

信息处理方式提供了很大帮助。下面我们将尝试

运用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模型, 对释意模型中语

焉不详的口译信息处理路径和方式问题进行补充

说明。

4.口译的信息处理路径与方式

当代认知心理学针对人脑的信息处理路径和

方式提出了基于电脑隐喻的 3 组 6 种处理模型,

即串行和并行处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控制性过程和自动化过程等。同时,它还认为,人

的认知心理活动都是在短期记忆中发生的

(Carroll, 1994) , 短时记忆的容量和储存时间有

限,分别为平均 7个单位(约 7个数字或字词)和

约 20秒( Le Ny & Kintsch, 1983: 4) , 而通常人在

20 秒之内最 多只能说 出 50 - 70 个单词

( Taylor& Tay lor, 1983: 212)。由于口译也是一种

处理语言信息的认知心理活动, 所以它同样发生

在短时记忆中。而要靠短时记忆迅速处理纷至沓

来的源语信息, 口译员必须综合采用上述多种信

息处理路径和方式。

根据串行加工模型, 口译的语言理解可能是

这样一种情形:译员先辨听输入音节并确定词项,

然后将该词项与长期记忆中的词汇进行对比、匹

配,确定其意义;再以同样的方式确定源语讲话中

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最后根据句子或段落意义,确

定源语讲话的总体意义。这种信息处理方式主要

是循着源语输入的顺序, 按照音节 单词 词组

句子 段落 语篇的路径来感知和理解源语讲

话意义的,因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

期间很少出现回溯性加工,也不使用长期记忆中

已有的百科、主题和语境知识来感知、理解随后出

现的语言单位。

而按照串行加工模型, 口译的表达过程则可

能与上述情形相反, 表现为一个依次推进、自上而

下的信息处理过程。在此过程中, 译员先确定要

表达的思想内容, 然后构建符合目的语特点的短

语和句子结构形式, 检索并提取可插入这些结构

77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5: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的目的语词项, 最后确定该词项及其发音,并说出

该词项。这些步骤程序依次推进互不重叠,期间

也很少有回溯性加工(刘绍龙, 2007b: 192)。

如果根据并行加工模型, 口译的感知与理解

则表现为:译员先辨听输入音节并确定对应词项,

然后将该词项与长期记忆中的词汇意义进行分析

匹配,并结合主题和语境知识确定其意义,同时根

据已确定的前一个词的意义推知下一个词的意

义;接着将这些词汇集结起来,确定其构成的短语

和句子的意义, 并根据前一个词组和句子的意义

推知下一个词组和句子的意义; 然后将单个词组

和句子的意义联系起来,确定源语讲话的段落意

义,并在上一个段落意义的基础上确定下一个段

落中出现的词项、词组、句子和段落的意义;最后

由段落意义确定整篇讲话欲表达的全部意义和情

感。这种信息加工过程 不是按照先后顺序一个

一个地发生,而是同时大规模地并行发生,期间会

出现重叠 (同前: 193)。

据此模型, 口译的目的语表达过程则可能表

现为:译员先确定欲表达的思想内容框架;然后边

构思符合目的语表达特点的短语和句子结构, 边

检索并提取可插入这些结构框架的目的语词汇;

接着确定该词项及其发音,并说出该词汇;同时检

索下一个要说出的单词并确定其发音(同前: 192

193)。这一过程也是大规模同时推进的。

但最新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则认为:人脑对信

息的处理不是仅仅依靠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中的

某一种方式来完成的, 而有可能是两种加工方式

共同参与的结果 (参阅桂诗春, 2004; 梁宁建,

2005;王 、汪安圣, 2006)。因此,虽然在总的时

间顺序上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的信息加工具有

串行处理特征(即口译员在处理完前一个语言单

位之后,再开始处理下一个相应单位) , 但它同时

又是一个大规模并行推进、互有重叠的信息处理

活动。由于各语言单位呈线性排列, 所以上一个

语言单位的处理对下一个语言单位的识别与表达

有引领和限制作用。这是一种前向式线性处理过

程,同时又伴随着从上一级语言单位到下一级语

言单位的后向式回溯加工。在这种前向式加工和

回溯性处理交织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口译员

已有的百科知识、主题知识和语境知识始终对源

语信息的感知、理解与表达起着限制和指引作用。

这种自上而下推进的信息加工使上一个层级的加

工结果对下一个层级的加工成效影响很大。口译

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加工同并行、串行

处理关系很大: 自上而下的加工就是一个并行加

工的过程, 而自下而上的处理则是一个串行加工

操作。同自下而上的串行加工相比, 自上而下的

并行处理效率更高, 速度更快,也具有更明显的自

动化特征。由于口译具有即时性、现场性和一次

性特点,口译员要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下迅速完成

对源源而至的源语语音链信息的感知、理解、储

存、检索、提取与表达(同声传译还包括译语监

听)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 并使其相

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同样,根据自动化加工和控制性加工模型,释

意模型所初步显示的口译过程应具体表现为: 在

源语感知理解阶段, 由于在译员长时记忆中储备

有词语和句子模型, 所以源语输入会立刻在译员

的认知结构中引发词语、句法、表达方式和意义等

的广泛联想,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 激

活 。如果口译员长时记忆储备中可以直接提取

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案不多,他就要耗时费力地想

出新的解决方案;若口译员长期缺乏实践锻炼,对

业已储备的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感到生疏,这个

激活 的过程就比较缓慢,并需要译员的持续关

注。这两种情形都要消耗译员较多的注意力资

源,因而可能表现为一个控制性加工过程。但如

果译员之前经历过长期实践锻炼或严格专业训

练,其长期记忆中储备有丰富的知识和可资利用

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能与源语输入匹配。这样译

员就能够熟练地对这些知识、方案进行快速检索、

定位和提取,使这一过程呈现出高度自动化特征。

在语言各个层级产生的 激活 是一个同时发

生的并行分布式信息处理活动, 但又具有串行加

工的特点。因为口译员必须在完成上一个语言单

位的意义感知和理解之后,再开始处理下一个语

言单位。口译员进行译语构思时情况也如此。译

员在选择目的语词句表达理解到的源语意义时,

会受到源语字词与表达方式的限制, 并受到工作

时间、讲话主题、听众接受能力、口译场景、交际目

的与文化差异的影响。此外,口译员拥有的认知

结构(知识储备)也会因译员对上述限制性因素的

把握,对译语的生成产生一种期望,或 期待结构

( expectat ion structure) ( Lorscher, 1991)。 期待

结构在口译听话阶段就开始产生, 但比较模糊,只

是一种关于最佳译法和不可能译法的意识。这种

模糊的期待结构随着构思的进展而不断地修改和

7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6: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细化,并逐渐清晰 (陈开顺, 2002: 253)。在期待

结构的影响下, 口译员从句子、段落或语篇的高度

对源语输入进行以概念为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处

理,这是一种口译员争取让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向

着期待结构靠拢的心理努力过程。与此同时,源

语输入和译语产出也会激活译员长期记忆中的知

识储备,使译员对源语意义和译语表达产生期待,

这个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是一个以语料为驱动

的自下而上的过程。高水平的职业译员能够迅速

完成词语和表达方式的选定, 使这一过程具有高

度自动化特征。另外, 由于同传要求把先听到的

先译, 所以其信息处理明显具有串行(线性)加工

特点。但由于同传译员需要在接收到源语信息之

后迅速完成译语的组织与表达, 所以他对词语和

表达方式的检索、定位与提取仍然需要以并行处

理的方式才能完成, 否则就会导致口译停顿或失

误。

实际上,释意三角模型欲描写的口译过程,是

由控制性与自动化加工联手、串行和并行处理配

合、自上而下同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共同参与才

得以完成的。

5. 结语

半个世纪以前, Seleskovitch以超前的学术视

野和勇敢的创新精神, 背离主流语言学翻译研究

范式, 大胆涉足口译心理过程这一极具挑战性的

研究领域,建立了口译心理过程模型,取得了具有

启蒙意义的学术成就。虽然在今天看来释意模型

过于朴素简单, 未能对口译信息处理方式作出详

尽描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脑信息处理机制问

题不仅在当时,而且即使在 21世纪的今天,仍然

是认知科学所面临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

作为释意理论的核心, 释意模型丰富了人们对口

译活动的认识, 标志着职业译员口译研究的认知

心理学转向。这一转向呼应并加强了释意学派诞

生之前认知心理学家开展的实验心理学口译研究

(参阅 Gerver, 1976; M assaro, 1978; M oser, 1978

等) , 并为 20世纪 80年代后各种信息处理范式口

译研究的兴盛起到了启蒙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Barik, H. C. 1975.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and linguistic data . Language and Sp eech 2.

Carroll, D . 1994. The Psy chology of L anguage.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 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hernov, G. V . 2004. I nf erence and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 p retating: A Probability Pr ediction

Model .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okely, D. 1992. I nter p retation: A Sociolinguistic Model.

Bertonsville, MD: L instok P ress.

Ger ver, D. 1969/ 2002. T he effects of source language

presentation 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taneous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 In F. P chhacker & M .

Shlesinger ( eds. ) . The Inter p reting Studies Reader .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Gerver, D. 1971. A sp ects of Simultaneous Inter p retation

and H uman Inf ormation Processing . Ph. D.

Dissertation. Ox ford: Ox ford University .

Ger ver, D. 1976. Empirical studi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 review and a model . In R. W. Brislin

( ed. ) . T ranslation : App lications and Research. New

York: Gardner P ress.

Herbert, J. 1952. L e Manuel de L inter p r te. Geneva:

Geo rg.

Isham, W . P. 1994. Memory for sentence form after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Ev idence bo th for and against

deverbalization . In S. Lambert& B. Moser Mercer

( ed. ) . Br idging the Gap : Emp irical Resear ch in

Simultaneous Interp r etation.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

Lawson, E. A . 1967. A ttention and simultaneous

translat ion . L anguage and Sp eech 10.

Lederer, M . 1981. L a T raduction Si multan e Exp r ience

et Th or ie. Paris: M inard Lett res Modernes.

Le Ny , Jean Franco is & W. Kintsch. 1983. L anguage and

Compr ehension. Amsterdam: Nor 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Lorscher, W . 1991. T ranslation Perf ormance,

T ranslation Process and T ranslation Strategies : A

Psycholinguistic I nvestigation. T 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

Massar o, D. W. 1978.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understanding speech . In D. Gerver& H . W. Sinaiko

( eds. ) . Language Interp r 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don: Plenum Press.

Moser, B. 1978. Simult aneous interpreting: A

hypothetical model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 In D.

Gerver& H. W . Sinaiko. Language Interp r 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don: Plenum Press.

Munday, J. 2001. I ntr oducing T ranslation S tudies :

T heor ies and App lications . London Routledge.

Paneth, E. 1957/ 2000. An investig ation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 I n F. P chhacker&M . Shlesinger

79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

Page 7: A Study on Seleskovitch'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 eds. ) . T he Inter p reting Studies Reader .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 chhacker , F. 1992. The role of theo ry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 . In C. Dollerup& A. Loddegaard ( ed. ) .

Teaching T ranslation and Interp r eting : T raining,

T alent and Exp er ience.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 chhacker , F . 2004. I ntroducing Inter p r eting Studies .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Rozan, J. F. 1956. Le Prise de Notes en Inter p r tation

Consecutiv e. Geneva: Geor g.

Seleskovitch, D. 1962. L Interpr tation des Conferences.

Babel 8/ 1.

Seleskovitch, D. 1978. I nterp r eting f or International

Conf erences: Pr oblems of L 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T rans. D. Stephanie & E. N.

McM illan. Washing ton: Pen and Booth.

Seleskovitch, D. & M . Leder er . 1984. I nterp r ter p our

T raduir e. Par is: Didier Erudition.

Setton, R. 1999. Simultaneous Interp r etation: A

Cognitive Pragmatic Analysis .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

Stenzl, C. 1983. Simultaneous Interp r etation:

Groundw ork Tow ard a Comp r ehensive Model . M. A.

Thesis. Birkbeck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Taylor, I . & M . M . Taylo r. 1983. T he Psy chology of

Reading . Academic Press.

Wilss, W . 1978. Syntactic anticipation in German 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In D. Gerver & H. W.

Sinaiko ( eds. ) . L anguage Inter p 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London: Plenum Press.

陈开顺, 2002, 语言能力与认知模式自动性 , 北京 :军事

谊文出版社。

桂诗春, 2004, 新编心里语言学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黄琼英, 2003,翻译过程的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第 5

期。

梁宁建, 2005, 当代认知心理学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

社。

刘绍龙, 2007a,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 对 翻译

过程模式 的反思和修正, 中国翻译 第 1 期.

刘绍龙, 2007b, 翻译心理学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谭载喜, 2004, 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王 、汪安圣, 2006, 认知心理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

社。

张吉良, 2010,经典的变迁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办学模

式研究, 外语界 第 2 期。

(通讯地址: 51806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

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A Study on Seleskovitch s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by ZHANG Jiliang

Abstract: Danica Seleskovitch,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ris School, claims that percept ion/

comprehension, deverbalizat ion and expression const itute a t 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ing rather than a

linear process of message/ sense transfer. This art icle, by tracking the generation of this interpret ing model

and ref lect ing upon its theoret ical values and deficiencies, argues that this very t riangular model, though

failing to elaborate on the hypothesis of deverbalizat ion and how linguistic informat ion is processed in

interpret ing, is a bold theoret ical innovation w hich helps accelerate the cognit ive psychological turn of

internat ional interpreting studies and serves as great inspirat 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ensuing informat ion

processing models of interpret ing. Then the art icl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modern cognit ive psychology,

proposes that the processing of linguist ic informat ion in interpret ing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d and automat ic processing, serial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top down and bot tom

up processing.

Key words: interpret ing; cognit ive psychology; the Paris School

80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2011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