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 國新聞 百億美元巴斯夫廣東項目啟動pdf.wenweipo.com/2019/11/24/a18-1124.pdf ·...

1
國新聞 A18 2019 年 11 月 24 日(星期日) 責任編輯:葉格子 百億美元巴斯夫廣東項目啟動 李克強函賀:標誌中國擴大開放舉措漸落地歡迎各國企業把握機遇 資總額達100億美元的巴斯夫(廣 東)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 23 日在湛江 啟動。該項目首先建造工程塑料改性和熱塑 聚氨酯裝置,預計於 2022 年投入運營,整 體項目將於 2030 年竣工。 2018年7月,巴斯夫與廣東省政 府簽署了第一份一體化基地 諒解備忘錄。今 年 1 月,雙方簽署框架協議,進一步明確 巴斯夫在廣東建立智慧一體化基地的規劃 細節,投資100億美元,是巴斯夫迄今為 止最大的投資項目,將成為繼德國路德維 希港、比利時安特衛普之後的巴斯夫全球 第三大生產基地。 該項目還是巴斯夫首個全面落實智能 製造的大型一體化生產基地。到2022 年,該項目的工程塑料改性裝置每年可 為巴斯夫在中國貢獻 6 萬噸改性工程塑料 產品。 助建湛江世界級產業集群 整體項目完成後,將為中國華南地區的 本地及跨國製造商提供面向汽車、建築、 高鐵、電子電氣、食品包裝、家庭和個人 護理、航空航天和製藥等行業的解決方 案。 巴斯夫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 長柯迪文表示,巴斯夫的新型一體化生產基 地將成為湛江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石,同時 為巴斯夫在華南地區和亞洲市場的業務發展 提供強有力支持。 據了解,巴斯夫是世界領先的化工巨頭, 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 41 個國家擁有 超過 160 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 巴斯夫與中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885 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最大的外商投資企 業,巴斯夫主要的投資項目位於上海、南京 和重慶,2018年,巴斯夫向大中華區客戶 的銷售額達到 73 億 歐元。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投資總額達 100 億美元的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 23 日在廣東湛江啟動,預計於 2022年投入運營。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在湛江舉行的巴斯夫 (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啟動儀式致賀信。李克強在賀信中表示,巴 斯夫(廣東)項目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標誌着 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正在落地,將推動中德兩國在製造業領域 的合作再上新台階。中國政府正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中國開放的大 門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 境,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歡迎世界各國企業抓 住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拓展對華合作,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當地時間 11 月 23 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 日本名古屋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時說, 二十國集團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 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綜合新華社消息,王毅表示,當前全球經 濟動力減弱,下行風險明顯增大。單邊主 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世界充滿不穩定不 確定性。我們不應袖手旁觀,也不能坐而論 道,而是要積極行動起來。多邊主義是解決 各種全球性問題的「總開關」。踐行多邊主 義,應該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 目標,以捍衛公平正義、推動互利共贏為宗 旨,以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為 基礎。二十國集團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 壇,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為世界經濟健康 發展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王毅表示,要堅持開放融合,促進貿易投資 自由化便利化。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 易體制,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打造開 放、公平、非歧視的競爭環境,支持發展中國 家繼續享有「特殊和差別待遇」。個別國家不 應出於一己私利,阻撓多邊機制正常運行。 願與各國共享發展經驗 王毅表示,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未能反映新興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代表性和發 言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十五輪份額總檢查 因個別成員的消極態度無果而終,令人失望。 我們要推動第十六輪份額總檢查盡快啟動並取 得實質進展。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為改革提供政 治指引,確保勢頭不減,方向不變。 王毅指出,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 的「金鑰匙」。消除貧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 議程的首要目標。過去 40 年,中國實現 8.5 億人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2020 年,中國將消除絕對貧困。中方願同各 國共享發展經驗,推動全球減貧事業不斷取 得進展。 應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邀請,王毅於 11 月 22 日至 26 日率團出席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二十 國集團外長會議,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並 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共同舉行中日高級別人 文交流磋商機制首次會議。 共同社報道,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 23 日在 日本的名古屋市召開了以推進自由貿易等為 主題的全體會議。 王毅:G20 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上海 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獲悉,澳洲《悉尼先驅晨 報》報道的所謂「叛逃中國特工」王立強,係 涉案在逃人員,其持有的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 護照和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均係偽造證件。 經公安機關核查,外媒報道的所謂「中國 特工」王立強,真實姓名王立強,男,26 歲,福建南平人,無業,係涉案在逃人員。 2016 年 10 月,王立強因詐騙罪被福建省光澤 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緩 刑一年零六個月。2019 年 2 月,王立強虛構 進口汽車投資項目詐騙束某 460 餘萬元人民 幣。2019 年 4 月 19 日,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 局以涉嫌詐騙罪對王立強進行立案偵查。 23日,澳洲《悉尼先驅晨報》發佈消息 稱,「中國特工王立強叛逃澳洲,供稱在香 港、台灣為中共從事特務活動」,王立強自 稱持有名為王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護 照號 EA6210226)、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 (證件號Z780239)和一本韓國護照(護照 號 M35772699),並使用這些證件從事所謂 間諜工作,部分境外媒體網站轉發該報道。 2019 年 4 月 10 日,王立強前往香港。經核 查,其持有的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香 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均係偽造證件。 目前,公安機關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 中。 上海公安機關: 外媒所謂「中國特工」王立強係涉案在逃人員 邵華向楊 善友(左)捐 贈《找回拉貝 日記》筆錄公 證件。 香港文匯報 記者陳旻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11 月 23 日是約翰. 拉貝誕辰 137 周年的紀念日, 南京民眾來到位於小粉橋、建 於 1934 年的拉貝故居,懷念這 位在 1937 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 殺中領導國際安全委員會為生 命遭到威脅、尊嚴飽受踐踏的 難民提供保護的恩人。而此前 的11月18日,德籍華人邵華 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委託,將戴 克牧師《找回拉貝日記》筆錄 製成本人簽名公證件,特別捐 贈給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 區紀念館,成為填補拉貝日記 公開過程中曾缺失的重要史 證。 花費十個月完成 2017 年 12 月,在採訪《拉貝 日記》被發現的過程中,時年 77歲的德國牧師戴克先生 (Gerd Decke)對香港文匯報 記者獨家敘述其 21 年前幫助促 成《拉貝日記》公諸於世的特 殊經歷。香港文匯報首次報道 了德國牧師戴克對於促成《拉 貝日記》最終得以公開所起到 的關鍵作用,彌補了這段缺失 的重要歷史環節。 在採訪中,戴克將自述《找 回拉貝日記》電子版發給香港 文匯報記者,由於電子文件作 為史證的證據力欠缺,香港文 匯報記者在 2018 年 10 月委託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圖書 館員邵華聯繫戴克牧師將筆錄 製成簽名公證件。 由於邵華與戴克並不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且戴克牧師忙碌 無暇,經過長達十個月鍥而不 捨的努力,邵華才完成筆錄簽 名公證件,同時還將此件翻譯 成中文,然後赴南京實施捐 贈。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 區紀念館主任楊善友將這個珍 貴史證放入展櫃展陳。 1937 年日軍攻佔南京期間, 時任西門子駐南京的業務代表 德國人約翰.拉貝與十幾位國 外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 全區」,拉貝被推選為主席, 在不足 4 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共 挽救了 25 萬中國難民的生命。 拉貝先生親眼目睹日軍暴行, 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 記》,成為南京大屠殺最翔實 有力的證據之一。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 北京時間11月23日8時55分,中 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 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征一號上面級, 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 50、51 顆北斗導航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 星,是中國目前在建的北斗三號系 統的組網衛星。經過 3 個多小時的 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 供服務。 除導航載荷外,該組衛星配置了 全球短報文通信載荷、國際搜救載 荷、激光終端等增量發展載荷,可 在確保導航服務的前提下,為全球 用戶提供北斗特色服務。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 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 級)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 新研究院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 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抓總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的第 319 次飛行。 一箭雙星 兩北斗衛星升空 當地時間23 日,國務委員兼 外交部長王毅 (前排右四)在 日本名古屋出席 二十國集團外長 會議。 新華社 民眾參觀 用巴斯夫新材 料製造的新型 汽車。 中新社 23 日,投資總額達 100 億美元的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在湛江啟動。圖為項目奠基現場。 中新社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Sep-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18 國新聞 百億美元巴斯夫廣東項目啟動pdf.wenweipo.com/2019/11/24/a18-1124.pdf · 日記》被發現的過程中,時年 77歲的德國牧師戴克先生 (GerdDecke)對香港文匯報

中國新聞A18

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

20192019年年1111月月2424日日((星期日星期日))

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責任編輯:葉格子

百億美元巴斯夫廣東項目啟動李克強函賀:標誌中國擴大開放舉措漸落地 歡迎各國企業把握機遇

投資總額達 100 億美元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23日在湛江

啟動。該項目首先建造工程塑料改性和熱塑聚氨酯裝置,預計於2022年投入運營,整體項目將於2030年竣工。

2018年7月,巴斯夫與廣東省政府簽署了第一份一體化基地

諒解備忘錄。今

年1月,雙方簽署框架協議,進一步明確巴斯夫在廣東建立智慧一體化基地的規劃細節,投資100億美元,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項目,將成為繼德國路德維希港、比利時安特衛普之後的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該項目還是巴斯夫首個全面落實智能

製造的大型一體化生產基地。到 2022

年,該項目的工程塑料改性裝置每年可為巴斯夫在中國貢獻6萬噸改性工程塑料產品。

助建湛江世界級產業集群整體項目完成後,將為中國華南地區的

本地及跨國製造商提供面向汽車、建築、高鐵、電子電氣、食品包裝、家庭和個人

護理、航空航天和製藥等行業的解決方案。巴斯夫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

長柯迪文表示,巴斯夫的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將成為湛江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石,同時為巴斯夫在華南地區和亞洲市場的業務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據了解,巴斯夫是世界領先的化工巨頭,

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巴斯夫與中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 1885

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投資項目位於上海、南京和重慶,2018年,巴斯夫向大中華區客戶的銷售額達到73億歐元。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投資總額達100億美元的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23日在廣東湛江啟動,預計於

2022年投入運營。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在湛江舉行的巴斯夫

(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啟動儀式致賀信。李克強在賀信中表示,巴

斯夫(廣東)項目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標誌着

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正在落地,將推動中德兩國在製造業領域

的合作再上新台階。中國政府正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中國開放的大

門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

境,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歡迎世界各國企業抓

住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拓展對華合作,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當地時間11月2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日本名古屋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時說,二十國集團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

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綜合新華社消息,王毅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動力減弱,下行風險明顯增大。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世界充滿不穩定不確定性。我們不應袖手旁觀,也不能坐而論道,而是要積極行動起來。多邊主義是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的「總開關」。踐行多邊主義,應該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捍衛公平正義、推動互利共贏為宗旨,以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為基礎。二十國集團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

壇,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為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王毅表示,要堅持開放融合,促進貿易投資

自由化便利化。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打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競爭環境,支持發展中國家繼續享有「特殊和差別待遇」。個別國家不應出於一己私利,阻撓多邊機制正常運行。

願與各國共享發展經驗王毅表示,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未能反映新興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十五輪份額總檢查因個別成員的消極態度無果而終,令人失望。我們要推動第十六輪份額總檢查盡快啟動並取得實質進展。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為改革提供政

治指引,確保勢頭不減,方向不變。王毅指出,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

的「金鑰匙」。消除貧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過去40年,中國實現8.5億人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2020年,中國將消除絕對貧困。中方願同各國共享發展經驗,推動全球減貧事業不斷取得進展。應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邀請,王毅於11月22

日至26日率團出席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共同舉行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共同社報道,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23日在

日本的名古屋市召開了以推進自由貿易等為主題的全體會議。

王毅:G20要帶頭弘揚多邊主義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獲悉,澳洲《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的所謂「叛逃中國特工」王立強,係涉案在逃人員,其持有的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均係偽造證件。經公安機關核查,外媒報道的所謂「中國特工」王立強,真實姓名王立強,男,26歲,福建南平人,無業,係涉案在逃人員。2016年10月,王立強因詐騙罪被福建省光澤

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緩刑一年零六個月。2019年2月,王立強虛構進口汽車投資項目詐騙束某460餘萬元人民幣。2019年4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以涉嫌詐騙罪對王立強進行立案偵查。23日,澳洲《悉尼先驅晨報》發佈消息

稱,「中國特工王立強叛逃澳洲,供稱在香港、台灣為中共從事特務活動」,王立強自稱持有名為王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護

照號EA6210226)、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證件號Z780239)和一本韓國護照(護照號M35772699),並使用這些證件從事所謂間諜工作,部分境外媒體網站轉發該報道。2019年4月10日,王立強前往香港。經核

查,其持有的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均係偽造證件。目前,公安機關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

中。

上海公安機關:外媒所謂「中國特工」王立強係涉案在逃人員

德牧師《找回拉貝日記》筆錄公證捐南京

■ 邵華向楊善友(左)捐贈《找回拉貝日記》筆錄公證件。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南京報道)11月23日是約翰.拉貝誕辰137周年的紀念日,南京民眾來到位於小粉橋、建於1934年的拉貝故居,懷念這位在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領導國際安全委員會為生命遭到威脅、尊嚴飽受踐踏的難民提供保護的恩人。而此前的11月18日,德籍華人邵華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委託,將戴克牧師《找回拉貝日記》筆錄製成本人簽名公證件,特別捐贈給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成為填補拉貝日記公開過程中曾缺失的重要史證。

花費十個月完成2017年12月,在採訪《拉貝

日記》被發現的過程中,時年77 歲的德國牧師戴克先生(Gerd Decke)對香港文匯報記者獨家敘述其21年前幫助促成《拉貝日記》公諸於世的特殊經歷。香港文匯報首次報道了德國牧師戴克對於促成《拉貝日記》最終得以公開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彌補了這段缺失

的重要歷史環節。在採訪中,戴克將自述《找

回拉貝日記》電子版發給香港文匯報記者,由於電子文件作為史證的證據力欠缺,香港文匯報記者在2018年10月委託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圖書館員邵華聯繫戴克牧師將筆錄製成簽名公證件。由於邵華與戴克並不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且戴克牧師忙碌無暇,經過長達十個月鍥而不捨的努力,邵華才完成筆錄簽名公證件,同時還將此件翻譯成中文,然後赴南京實施捐贈。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主任楊善友將這個珍貴史證放入展櫃展陳。1937年日軍攻佔南京期間,

時任西門子駐南京的業務代表德國人約翰.拉貝與十幾位國外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拉貝被推選為主席,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共挽救了25萬中國難民的生命。拉貝先生親眼目睹日軍暴行,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成為南京大屠殺最翔實有力的證據之一。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北京時間11月23日8時5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斗導航衛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

星,是中國目前在建的北斗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除導航載荷外,該組衛星配置了全球短報文通信載荷、國際搜救載荷、激光終端等增量發展載荷,可在確保導航服務的前提下,為全球用戶提供北斗特色服務。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

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級)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9次飛行。

一箭雙星 兩北斗衛星升空

■ 當地時間2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前排右四)在日本名古屋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 新華社

■ 民眾參觀用巴斯夫新材料製造的新型汽車。

中新社■ 23日,投資總額達100億美元的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在湛江啟動。圖為項目奠基現場。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