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 文匯教育 禁果太早食 性教不給力pdf.wenweipo.com/2016/04/21/a25-0421.pdf ·...

1
性教不給力 近年不少機構調查均顯示香港青少年早熟,尤其時下社會風氣漸趨開放,速食愛情、婚前性行 為、不安全性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奈何香港屬於華人傳統社會,對於「性事」探討和教育仍 然過於保守,甚至政府的性教育的規劃亦屢次遭到質疑。 ■Henry Law 資深通識科教師 星期一 .通識博客 (一周時事聚焦、通識把脈) .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星期二 .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星期三 .中文星級學堂 .文江學海 星期五 .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文江學海 星期四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發育正常事 何解惹標籤 相較外國的中小學,香港的性教育較為落後,例如 相關教學內容表面,教學時間亦頗少。究竟香港性教 育的不普及會對青少年帶來什麼影響? 性教育這個議題主要牽涉個人成長和今日香港兩個 單元。在此筆者將針對單元一討論:第一部分分析香 港的性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第二部分從 不同持份者角度,提出加強性教育文化的建議。 性徵被嘲易損自尊 同學不妨先從日常例子,了解性教育與青少年自我 概念的關係。踏入青春期,青少年在身體和心理上開 始出現變化,例如第二性徵,鬍子長出和胸部發育。 香港性教育的不足容易導致青少年面對此巨變時無所 適從,甚至可能被同輩嘲笑,自尊心降低。 筆者猶記得當年班上有位較為早熟的女同學,她是 首位出現顯著第二性徵的女生,她的「不同」令她被 其他同學標籤,以致她自我形象低落,連夏天也繼續 穿上冷衫遮蓋身體上的變化。 由此可見,性教育不足會令青少年更難接納自己和 他人,在建立自信和自我形象上增添困難。 析不同持份者觀點 另外,性教育亦與戀愛關係和青少年問題,如青少 年懷孕息息相關,同學亦可多加思考。 要加強性教育,政府實是責無旁貸,但在作答建議 題時,同學應提出不同的持份者觀點,例如學校、家 庭和社區組織。倘若能指出各持份者之間的關係,則 錦上添花。以下筆者將以政府為例,提出建議方法。 教育局可以考慮修訂學校性教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 時數。現時中小學的性教育內容表面,部分較為過 時,教育局可以邀請相關專業人士,一起討論和改良 課程內容。雖知香港中小學教學緊迫,教學時數經常 不足,但既然性教育如此重要,教育局亦可諮詢社會 各界對適量提高性教育時數的意見。 ■鄺嘉莉 文憑試通識科 5**狀元、 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系四年級生 1. 《性教育課太火爆:同學字條求「技 巧」》,文匯網,2015 年 9 月 23 日, http://news.wenweipo.com/2015/09/23/ IN1509230072.htm 2. 《中小學教談戀愛? 68%教師感有責 「傳道」》,香港《文匯報》,2015 年 5 月29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29/ ED1505290001.htm 3. 《性小眾遭欺凌 教師不敢叫停》,香港 《文匯報》,2015 年 5 月 28 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28/ ED1505280004.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2016 2016 4 4 21 21 星期四 星期四A25 責任編輯:戚鈺峰 版面設計:邱少聰 文匯教育 尖子必殺技 禁果太早食 根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曾發表調查,指受訪青少年平均經歷 4 次分 手,甚至有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更曾經分手 30 次,反映時下青少年的戀愛 觀有別於傳統,呈現逐漸開放及早熟的趨勢。 然而,本地性教育卻未能追上社會轉變,「關懷愛滋」團體在 2015 年 由調查發現青少年具備基本性知識,但實際進行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比 率不足一半,顯然對性行為的資訊和認識流於表面,缺乏健全性觀念。 檢視教育局和立法會新聞公報,現行性教育分佈於學前、小學及中學 階段,例如小學的常識科、中學的倫理與 宗教科、綜合人文科、科學科、生物科、 家政科及通識教育科等。 雖然如此,有立法會議員曾批評,政 府的性教育內容僅僅流於性器官或性行為 的知識,未有探討個人成長、倫理道德和 生命教育等核心議題,同時性教育的規劃 亦過於放任學校自主決定,令到香港性教 育成效成疑。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青少年普遍信任 老師和學校。參考明光社的一項調查,青 少年普遍認同老師是主要的性知識來源, 同時亦認為老師的資訊最為可信。由此反 映,政府倘若加強性教育的規劃,並且提供相關的師資培訓,理應可以 灌輸正確的性知識予青少年。 荷蘭獨立成科 小一就學 參考外國例子,反映完善及系統性的性教育有助建立青少年正確性觀 念和減少不安全性行為,例如荷蘭性教育獨立成科,由小一開始必須修 讀,同時,荷蘭是全歐洲最低青少年未婚懷孕比率的國家,實在是對於 「避而不談」教育方針的重要反例。 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即使學校和家庭 選擇避而不談,青少年非常容易從網絡 或朋輩之間獲得相關資訊,倘若欠缺適 當指引和教導,反而容易形成扭曲價值 觀,例如曾有青少年因為沉迷網絡性 愛,產生性成癮的問題,最終因為購買 色情影片欠債達到 10 萬元。 再者,時下不少手機交友程式,令到 青少年更容易擴闊人際關係,亦更容易 產生「速食愛情」甚至「一夜情」。故 此,時代日新月異,教育政策缺乏與時 並進,青年社會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單元二:今日香港(按教育局 指引) 探討問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 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 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 素質的優次有什麼不同看 法?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 改善生活素質作出什麼貢 獻? 單元五:公共衛生(按教育局 指引) 探討問題:人們對疾病和公共 衛生的理解如何受不同因素影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到 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 人類對公共衛生的理解? 教知識未深入倫理 宜加強師訓 - 今日香港 - 模擬試題 資料 A: 香港遊樂場協會及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進行了「青少年 與性及未婚懷孕」調查,訪問了 355 名年齡介乎 13 歲至 24 歲的 青少年,男性 187 人,女性 168 人。發現當中 79.7%曾有性經 驗,比 5 年前同類調查時的 63%更高。約 70%受訪者於 15 歲前 發生第一次性行為,平均年齡為 14.7 歲,最年輕的只有 11 歲。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平均曾有 7.7 名性伴侶,當中 16 歲以下 受訪者,平均有6.26名性伴侶,比2008年時的4.4名有所增 加。受訪者與性伴侶的關係除了是戀人,有 24%是普通朋友, 更有 27%是網友、陌生人及性交易對象。 在 283 名有性經驗的受訪者中,佔 38.9%曾試過未婚懷孕,女 性 76 人。76 名未婚懷孕的少女中,逾 70%選擇墮胎,28.9%選 擇生產,最年幼的墮胎少女只有 13 歲,而最年幼未婚生產的少 女為 14 歲。調查又發現少女在墮胎後出現明顯的墮胎後遺症, 而未婚生產的少女則因照顧嬰兒及角色突變而出現多種心理及 情緒問題。 (a) 指出及解釋資料 A 調查顯示的社會 問題?(4 分) (b) 資料 A 顯示哪些有別於中國傳統觀 念的價值觀?(6 分) (a) 題拆解: 題目屬於資料分析題,學生應 能引用資料內容,並且概念化帶來變化反映 的社會問題,切忌純粹搬字過紙抄錄資料。 (b) 題拆解:題目基本屬於價值觀分析題,但 是,必須留意「有別於中國傳統觀念」的提 問陷阱,由於題目強調「有別於」,因此應 該先指出傳統觀念,再比較現代的價值觀。 題目拆解 參考答案 (a) 題參考答案: 資料:近 80%受訪青少年有性經驗,平均 6 名性伴侶,除了戀人還有普通朋 友、網友、陌生人甚至交易對象 社會問題:社會風氣漸趨開放,濫交問題 嚴重,衝擊道德倫理,不安全 性行為亦容易出現性病。 資料:近四成受訪者曾經歷過未婚懷孕, 大部分選擇墮胎,無論選擇生育抑 或墮胎都會造成精神和心理壓力 社會問題:青少年未婚懷孕產子未必具有 足夠育兒知識、心理質素、經 濟條件照顧嬰兒,撫養壓力可 能轉移到政府身上,增加社會 福利負擔。 (b) 題參考答案 議題探索 1. 速食愛情:不重視感 情建立的時間和承諾, 重視一剎那激情,容易 發生婚前性行為的社會 風氣。 2. 社教化:指青少年在 學習社會規範和角色的 過程中,需要經家庭、 學校或傳媒等媒介模仿 或學習「恰當」的行 為。 3. 價值觀:價值觀是一 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 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 有益的事物才有正確價 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 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 人的價值觀。 概念鏈接 傳統觀念 現代價值觀 婚姻 重視承諾:堅持婚後才可以進行 性行為。 重視激情:認為兩者「相愛」就可 以進行性行為。 戀愛 集體主義:認為戀愛是關乎家庭和 社群,重視父母之命。 個人主義:認為戀愛是個人自由, 可以自由選擇伴侶。 身體 重視貞節:珍惜身體,認為性行為 只可以與婚後伴侶進行。 物質主義、自由主義:認為身體只 是工具,出現援交現象;認為性行 為只是活動,出現性伴侶的現象。 想一想 政府可加強性教育 規劃及師資培訓。 資料圖片 有意見指現時香港性教育僅流於表面 有意見指現時香港性教育僅流於表面未有深入 未有深入 探討倫理道德 探討倫理道德圖為學生性教育課 圖為學生性教育課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速食愛情 速食愛情婚前性行為 婚前性行為不安全性 不安全性 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 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Nov-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25 文匯教育 禁果太早食 性教不給力pdf.wenweipo.com/2016/04/21/a25-0421.pdf · 育的不普及會對青少年帶來什麼影響? 性教育這個議題主要牽涉個人成長和今日香港兩個

性教不給力

近年不少機構調查均顯示香港青少年早熟,尤其時下社會風氣漸趨開放,速食愛情、婚前性行

為、不安全性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奈何香港屬於華人傳統社會,對於「性事」探討和教育仍

然過於保守,甚至政府的性教育的規劃亦屢次遭到質疑。 ■Henry Law 資深通識科教師

星期一.通識博客(一周時事聚焦、 通識把脈)

.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星期二.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星期三.中文星級學堂.文江學海 星期五.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文江學海星期四.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發育正常事 何解惹標籤相較外國的中小學,香港的性教育較為落後,例如相關教學內容表面,教學時間亦頗少。究竟香港性教育的不普及會對青少年帶來什麼影響?性教育這個議題主要牽涉個人成長和今日香港兩個單元。在此筆者將針對單元一討論:第一部分分析香港的性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第二部分從不同持份者角度,提出加強性教育文化的建議。

性徵被嘲易損自尊同學不妨先從日常例子,了解性教育與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關係。踏入青春期,青少年在身體和心理上開始出現變化,例如第二性徵,鬍子長出和胸部發育。

香港性教育的不足容易導致青少年面對此巨變時無所適從,甚至可能被同輩嘲笑,自尊心降低。筆者猶記得當年班上有位較為早熟的女同學,她是

首位出現顯著第二性徵的女生,她的「不同」令她被其他同學標籤,以致她自我形象低落,連夏天也繼續穿上冷衫遮蓋身體上的變化。由此可見,性教育不足會令青少年更難接納自己和

他人,在建立自信和自我形象上增添困難。

析不同持份者觀點另外,性教育亦與戀愛關係和青少年問題,如青少

年懷孕息息相關,同學亦可多加思考。

要加強性教育,政府實是責無旁貸,但在作答建議題時,同學應提出不同的持份者觀點,例如學校、家庭和社區組織。倘若能指出各持份者之間的關係,則錦上添花。以下筆者將以政府為例,提出建議方法。教育局可以考慮修訂學校性教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

時數。現時中小學的性教育內容表面,部分較為過時,教育局可以邀請相關專業人士,一起討論和改良課程內容。雖知香港中小學教學緊迫,教學時數經常不足,但既然性教育如此重要,教育局亦可諮詢社會各界對適量提高性教育時數的意見。

■鄺嘉莉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系四年級生

1. 《性教育課太火爆:同學字條求「技巧」》,文匯網,2015年9月23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5/09/23/IN1509230072.htm

2. 《中小學教談戀愛? 68%教師感有責「傳道」》,香港《文匯報》,2015年5月29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29/ED1505290001.htm

3. 《性小眾遭欺凌 教師不敢叫停》,香港《文匯報》,2015年5月28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28/ED1505280004.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20162016年年44月月2121日日((星期四星期四))A25 通 識 文 憑 試 摘 星 攻 略■責任編輯:戚鈺峰 ■版面設計:邱少聰文 匯 教 育

延伸閱讀

尖 子 必 殺 技

禁果太早食

根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曾發表調查,指受訪青少年平均經歷4次分手,甚至有未滿18歲的青少年更曾經分手30次,反映時下青少年的戀愛觀有別於傳統,呈現逐漸開放及早熟的趨勢。然而,本地性教育卻未能追上社會轉變,「關懷愛滋」團體在2015年

由調查發現青少年具備基本性知識,但實際進行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不足一半,顯然對性行為的資訊和認識流於表面,缺乏健全性觀念。檢視教育局和立法會新聞公報,現行性教育分佈於學前、小學及中學

階段,例如小學的常識科、中學的倫理與宗教科、綜合人文科、科學科、生物科、家政科及通識教育科等。雖然如此,有立法會議員曾批評,政

府的性教育內容僅僅流於性器官或性行為的知識,未有探討個人成長、倫理道德和生命教育等核心議題,同時性教育的規劃亦過於放任學校自主決定,令到香港性教育成效成疑。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青少年普遍信任

老師和學校。參考明光社的一項調查,青少年普遍認同老師是主要的性知識來源,同時亦認為老師的資訊最為可信。由此反

映,政府倘若加強性教育的規劃,並且提供相關的師資培訓,理應可以灌輸正確的性知識予青少年。

荷蘭獨立成科 小一就學參考外國例子,反映完善及系統性的性教育有助建立青少年正確性觀

念和減少不安全性行為,例如荷蘭性教育獨立成科,由小一開始必須修讀,同時,荷蘭是全歐洲最低青少年未婚懷孕比率的國家,實在是對於

「避而不談」教育方針的重要反例。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即使學校和家庭

選擇避而不談,青少年非常容易從網絡或朋輩之間獲得相關資訊,倘若欠缺適當指引和教導,反而容易形成扭曲價值觀,例如曾有青少年因為沉迷網絡性愛,產生性成癮的問題,最終因為購買色情影片欠債達到10萬元。再者,時下不少手機交友程式,令到青少年更容易擴闊人際關係,亦更容易產生「速食愛情」甚至「一夜情」。故此,時代日新月異,教育政策缺乏與時並進,青年社會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單元二:今日香港(按教育局指引)探討問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什麼不同看法?.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什麼貢獻?

單元五:公共衛生(按教育局指引)探討問題:人們對疾病和公共衛生的理解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到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人類對公共衛生的理解?

教知識未深入倫理 宜加強師訓

- 今 日 香 港 -

模 擬 試 題資料A:

香港遊樂場協會及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進行了「青少年與性及未婚懷孕」調查,訪問了355名年齡介乎13歲至24歲的青少年,男性187人,女性168人。發現當中79.7%曾有性經驗,比5年前同類調查時的63%更高。約70%受訪者於15歲前發生第一次性行為,平均年齡為14.7歲,最年輕的只有11歲。調查又發現,受訪者平均曾有7.7名性伴侶,當中16歲以下

受訪者,平均有6.26名性伴侶,比2008年時的4.4名有所增加。受訪者與性伴侶的關係除了是戀人,有24%是普通朋友,更有27%是網友、陌生人及性交易對象。在283名有性經驗的受訪者中,佔38.9%曾試過未婚懷孕,女性76人。76名未婚懷孕的少女中,逾70%選擇墮胎,28.9%選擇生產,最年幼的墮胎少女只有13歲,而最年幼未婚生產的少女為14歲。調查又發現少女在墮胎後出現明顯的墮胎後遺症,而未婚生產的少女則因照顧嬰兒及角色突變而出現多種心理及情緒問題。

(a) 指出及解釋資料A調查顯示的社會問題?(4分)

(b) 資料A顯示哪些有別於中國傳統觀念的價值觀?(6分)

(a) 題拆解:題目屬於資料分析題,學生應能引用資料內容,並且概念化帶來變化反映的社會問題,切忌純粹搬字過紙抄錄資料。(b) 題拆解:題目基本屬於價值觀分析題,但是,必須留意「有別於中國傳統觀念」的提問陷阱,由於題目強調「有別於」,因此應該先指出傳統觀念,再比較現代的價值觀。

題 目 拆 解

參 考 答 案(a) 題參考答案:

資料:近80%受訪青少年有性經驗,平均6名性伴侶,除了戀人還有普通朋友、網友、陌生人甚至交易對象

社會問題:社會風氣漸趨開放,濫交問題嚴重,衝擊道德倫理,不安全性行為亦容易出現性病。

資料:近四成受訪者曾經歷過未婚懷孕,大部分選擇墮胎,無論選擇生育抑或墮胎都會造成精神和心理壓力

社會問題:青少年未婚懷孕產子未必具有足夠育兒知識、心理質素、經濟條件照顧嬰兒,撫養壓力可能轉移到政府身上,增加社會福利負擔。

(b) 題參考答案

議 題 探 索1. 速食愛情:不重視感情建立的時間和承諾,重視一剎那激情,容易發生婚前性行為的社會風氣。

2. 社教化:指青少年在學習社會規範和角色的過程中,需要經家庭、學校或傳媒等媒介模仿或學習「恰當」的行為。

3. 價值觀:價值觀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有益的事物才有正確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概 念 鏈 接

傳統觀念 現代價值觀

婚姻 重視承諾:堅持婚後才可以進行性行為。重視激情:認為兩者「相愛」就可以進行性行為。

戀愛 集體主義:認為戀愛是關乎家庭和社群,重視父母之命。個人主義:認為戀愛是個人自由,可以自由選擇伴侶。

身體 重視貞節:珍惜身體,認為性行為只可以與婚後伴侶進行。物質主義、自由主義:認為身體只是工具,出現援交現象;認為性行為只是活動,出現性伴侶的現象。

想 一 想

■政府可加強性教育規劃及師資培訓。

資料圖片

■■有意見指現時香港性教育僅流於表面有意見指現時香港性教育僅流於表面,,未有深入未有深入探討倫理道德探討倫理道德。。圖為學生性教育課圖為學生性教育課。。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速食愛情速食愛情、、婚前性行為婚前性行為、、不安全性不安全性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行為等情況有加劇趨勢。。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