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 化視野 責任編輯:張美婷 版面設計:謝錦輝 2 Í @ hh9 s )h:...

1
化視野 A27 2019 年 5 月 31 日(星期五) 責任編輯:張美婷 版面設計:謝錦輝 香港一直以優秀的大學教育吸引內地學子 前來深造。而畢業之後,幾乎每位學子都要 面臨留港就業還是回內地工作的選擇,這其 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香港作為一個 金融地產發達的城市,對於一些文科生來講 相對不好找到工作,是故,對於文科生來 說,打破思維慣式、拓寬視野顯得尤為關 鍵。日前,香港山西同鄉會與香港儒藝青年 文化協會組織了一場「文化藝術跨界之 訪問珠海北師港浸大(UIC)中華文 化傳播研究院」,就「青年人如何了解文化 藝術跨界工作範式」為主題,以參觀學習、 主題講座等方式,探索「文化藝術即實 踐」、「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與「文化 藝術工作的跨界指導」三方面的內容。 在「文化藝術即實踐」方面,訪學團考察 了 UIC「全人教育」理念下開設的文化藝術 社團。在古琴館,社長向大家介紹了古琴的 歷史和發展,並現場為大家撫琴一曲《酒 狂》,此曲相傳是三國時期魏國阮籍所作。 團員中有些人第一次聽古琴,聽罷紛紛表示 很有意境。接下來團員在「一陽射圃」觀賞 了射禮表演,「射」是六藝之一,在各個朝 代均有繼承和演變。該社團在綜合了各個時 期射禮形式的基礎上,創新出一套符合現代 社會的新形式。接着團員參觀了陶藝工作 室,其中一個「鎮館之寶」令團員讚不絕 口,該社成員以「流觴曲水」為靈感製作的 陶藝茶台,令茶杯可以順着水流旋轉到達在 座的每人面前,有團員即場體驗後引《蘭亭 集序》感慨:「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 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在 雅樂堂,團員聽取社團負責人介紹「編鐘」 以及「瑟」等古代樂器的介紹,並領略了一 段編鐘小曲,令人對數千年的中國文化藝術 產生無限遐想。 生活與文化不可分離 「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環節,由畢業 於香港饒宗頤國學院的博士、UIC 中華文化 傳播研究院助理處長黃蕉風以「墨子──國 史上的百科全書式學者」為題演講並與團員 交流。同鄉會秘書長戴昕說:「許多人說, 我不是文化人,文化與我無關,這是錯的。 文化滋養人類,文化即生活。因相同的文 化,人們更能達成共識。在企業中,管理者 如何把企業理想傳遞給員工?這就需要文化 來表達。」 在「文化藝術工作的跨界指導」環節,同 鄉會文化藝術分會會長、儒藝協會藝術總 監、新亞研究所博士曹璇談了她的看法, 「跨界需要勇氣,更需要包容力。選擇跨界 領域的工作,就好像開啟了一種高難度的玩 家模式,因為跨界需要更多的內容去支撐。 文筆與語言的鍛煉、邏輯與判斷的訓練,缺 一不可。」曹璇說:「這就好像一個 『環』。環的一頭是文科生的專業,比如翻 譯、教學,我們需要從自己的專業入手,進 入到文化藝術的全面學習,才能到達跨界的 終點,即環的另一頭,而開展各種跨界工 作。如果只是學習了環的開頭,就想對接環 的終點,是不可能的。」 同鄉會副會長張家寧在活動後表示:「感 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短短時間吸收的知 識或許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非常珍惜此 次在 UIC 的交流。」從事地產工作的團員 Yana 說:「這次活動讓我跨出自己的一畝 三分地,感受了不同思維的碰撞;讓我見識 了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更像是一場洗禮, 讓內心平和,重溫中國傳統文化的典雅與厚 重。」 遊於藝 志於道 文化藝術的跨界之旅 用手感受視障人士的世界 觸感藝術 引發思考 古琴社社長演奏古琴曲 古琴社社長演奏古琴曲酒狂 酒狂》。 》。 射禮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 射禮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陶藝社的 陶藝社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 」,靈感來源 靈感來源流觴曲水 流觴曲水」。 」。 雅樂堂成員講解古代樂器 雅樂堂成員講解古代樂器」。 」。 展覽打破眼看手勿動的規矩 展覽打破眼看手勿動的規矩陳嘉興 陳嘉興摺牆 摺牆阿楓選出三件物品展出 阿楓選出三件物品展出圍巾和健康手球 圍巾和健康手球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幾乎每一瞬間我們都在觸碰不同的事物,漸漸我們對於這種接觸的媒介 變得理所當然,忘了它在生活上帶給我們的意義。我們總是在滿足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享受,同 時以電影、照片、音樂來記錄一個時代,但是卻忘了觸覺正正給我們最真實的身體記憶。「香港 觸感藝術節」提倡從觸覺出發感受作品的形狀、肌理、質感及溫度,打破平日藝術展覽只可用眼 睛欣賞不能用手觸碰的「老規矩」。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香 港觸感藝術節」今年已經是第六 屆,展覽主題為《非視覺回 憶》,它一改一般以視覺為主的藝術形式, 從觸覺出發讓觀眾感受作品的形狀、肌理、 質感及溫度,它更打破平日藝術展覽只可以 用眼睛去欣賞,而不能用手觸碰的「老規 矩」,鼓勵前來欣賞的人除了用心去看、去 聽,甚至用手去觸碰藝術品,從而喚醒他們 平時忽略的觸感,讓他們從觸感中感受藝術 家的回憶和創作的心思。 這次一共展出香港和日韓的十六位藝術家 作品,部分藝術家更與視障或失明人士聯手 完成藝術品,觀賞者除了可以從藝術的角度 去欣賞,還可以從中窺探視障人士的世界, 讓他們從藝術品中明白視障人士對生活各個 細節的解讀,讓觀賞者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 賞識,擴闊這個城市傷健共融的空間。 用記憶拼圖訴往事 藝術品《冒險者的記憶拼圖》以亞加力膠 片雕塑出一幅環境的拼圖,再加上實地採集 的聲音和用點字述說一個重遊舊地的故事。 作品由藝術家黃樂欣(Olive)和視障藝術 家嚴美媚(Mimi)合力完成。創作前, Mimi帶領Olive重遊二十年前住的社區, Mimi 用她敏銳的觸覺和細膩的觀察力,同 時透過聲音去感受這些年來的變化,例如: 以前的家已經被拆毀、比起之前少了些樹木 和草,以前的停車場變了燒烤場等觀察到的 變遷,給Olive轉述。 「因為平時我去理解一個環境或者看回憶 那張照片就一目了然,但是我聽 Mimi 的過 程是按着聽見的聲音或者其他觀感去理解周 邊的環境。」Olive 憶述當時她也嘗試閉上 眼睛跟着Mimi去走,但完全辨別不到方 向,對於 Mimi 根據聲音線索找到方向,她 覺得是一個新的體驗。「原來我平時被視覺 去主導的時候,有很多細節我留意不到。」 Mimi先天失去視力,只可以感受到光 暗、一點點的顏色,從小她就靠其他的身體 部分留住自己的回憶。「我很想回憶我爸 爸,因為他很愛我,他離開很多年了,剛好 有這個主題,所以我就很想做這件事。」 Mimi 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這個展覽,但是覺 得這次給她的感覺是最深刻的。「去年做有 關食物的藝術品,探討不同味道給我們的感 覺。但這次背景和出發點都跟自己有關,除 了參與度高以外,我很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屬 於自己的作品。」 從「摸牆」起的疑問 僅僅由一個疑問出發,藝術家陳嘉興創作 了藝術裝置《摺牆》帶到展覽中。「我想起 小時候總是愛觸碰身邊的牆,這個疑問一直 盤旋在腦海裡,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這 樣。」為了尋求答案,他決定開始創作來給 自己解答。 全黑的箱子掛在牆上,剛好是手觸碰到的 位置,伸手到箱子邊走邊掃,讓觀賞的人感 受它的內容,包括小時候玩的膠公仔、玩具 車,到了再大一點開始玩的扭計骰和模型, 走到最後有鍵盤和一碗米。他認為當人長大 了以後,觸感就會慢慢收窄,甚至只剩下兩 樣東西:鍵盤和電話,這個是他最想引發思 考的。 「我嘗試解答小朋友為什麼會這樣,或許 最初對於這個世界認知首先是來自觸感。」 陳嘉興總結經過這麼多年以後,他想告訴小 時候的自己,曾經觸碰到些什麼,並嘗試用 觸碰牆的感覺結合這麼多年觸碰到的物品, 將它們連接起來,再放回去裝置裡面讓其他 人去感受,因為回憶對他來說是很重要。 「回憶記錄了你生命的軌跡,你生命軌跡就 是你之所以構成的東西,一個人失去了回 憶,就不是一個人了,社會,也是一樣。」 時間沉澱出的藝術品 《記憶的藏寶格(七)觸感記憶收集 站》展示了藝術家黃詠楓(阿楓)選出的三 件物品:電話、圍巾和健康手球,也聚集了 其他人對於一些物品的情懷。作品首先以聲 音導航,讓觀賞者先去聽觸感記憶的故事, 再觸摸物品,然後在掛了二十四件物品的牆 上再勾起其他記憶。「平時用視覺的人看見 就會記得,但是除了視覺我們同時也會聞 到、摸到,令記憶豐富其實還有不同的感 官。」阿楓希望通過觸碰展示的物品,看看 從觸感裡面能否勾起大家對過去的回憶或者 往事。展示區也同時放了兩個錄音機,她 希望觀賞者也給她分享作品帶給他們的感 受。 過去從事視覺藝術較多的阿楓,走進觸 感藝術的領域,是因為覺得我們在日常生 活裡,很多時候都忽略了觸感。「觸感是 要鍛煉的。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認真處理過 觸感,唱歌靠聽力去聽那個音,畫畫也要 練習,觸感的練習是接觸視障的朋友給我 的啟發。」因此, 阿楓近年比較多與視 障朋友合作,因為作為一個創作人,觸感 藝術能夠拓展她藝術的領域,給她對自己 身體感官更多的思考。「殘疾是聽不到或 者看不到,甚至是截肢,你還是會有觸感 這個觀感,整個身體的感受還是存在 的。」 阿楓過往的題材很多都關於記憶,她發 現人們更容易記住更遠以前所發生的事, 所以收集的物品都是屬於上一個年代。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記憶需要時間消化 才會回到一個位置,組織到發生這件事你 最後的感覺是什麼。」 每一個身體與生俱來的觀感大概都是一 份禮物,有了它們我們才有能力去接收外 界的事物,要是我們開始對觸感更上心, 或許能夠互相分享的世界和思想一定比現 在要廣闊。 觸感是欣賞這次展覽最主要的觀感 觸感是欣賞這次展覽最主要的觀感黃詠楓 黃詠楓憶的藏寶格 憶的藏寶格 觸感 觸感 記憶收集站 記憶收集站用點字去 用點字去 記錄舊地重 記錄舊地重 遊的旅程 遊的旅程供視障人士使 供視障人士使 用的扭計骰 用的扭計骰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冒險者的記憶拼圖 冒險者的記憶拼圖Olive Olive Mimi Mimi 合力完成 合力完成冒險者的記憶拼圖 冒險者的記憶拼圖感受藝術家走過的路 感受藝術家走過的路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Upload: nguyenxuyen

Post on 29-Aug-2019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文化視野A27

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

20192019年年55月月3131日日((星期五星期五))

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責任編輯:張美婷 ■版面設計:謝錦輝

香港一直以優秀的大學教育吸引內地學子前來深造。而畢業之後,幾乎每位學子都要面臨留港就業還是回內地工作的選擇,這其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香港作為一個金融地產發達的城市,對於一些文科生來講相對不好找到工作,是故,對於文科生來說,打破思維慣式、拓寬視野顯得尤為關鍵。日前,香港山西同鄉會與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組織了一場「文化藝術跨界之旅——訪問珠海北師港浸大(UIC)中華文化傳播研究院」,就「青年人如何了解文化藝術跨界工作範式」為主題,以參觀學習、主題講座等方式,探索「文化藝術即實踐」、「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與「文化藝術工作的跨界指導」三方面的內容。在「文化藝術即實踐」方面,訪學團考察

了UIC「全人教育」理念下開設的文化藝術社團。在古琴館,社長向大家介紹了古琴的歷史和發展,並現場為大家撫琴一曲《酒狂》,此曲相傳是三國時期魏國阮籍所作。團員中有些人第一次聽古琴,聽罷紛紛表示很有意境。接下來團員在「一陽射圃」觀賞了射禮表演,「射」是六藝之一,在各個朝

代均有繼承和演變。該社團在綜合了各個時期射禮形式的基礎上,創新出一套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形式。接着團員參觀了陶藝工作室,其中一個「鎮館之寶」令團員讚不絕口,該社成員以「流觴曲水」為靈感製作的陶藝茶台,令茶杯可以順着水流旋轉到達在座的每人面前,有團員即場體驗後引《蘭亭集序》感慨:「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在雅樂堂,團員聽取社團負責人介紹「編鐘」以及「瑟」等古代樂器的介紹,並領略了一段編鐘小曲,令人對數千年的中國文化藝術

產生無限遐想。

生活與文化不可分離「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環節,由畢業

於香港饒宗頤國學院的博士、UIC中華文化傳播研究院助理處長黃蕉風以「墨子──國史上的百科全書式學者」為題演講並與團員交流。同鄉會秘書長戴昕說:「許多人說,我不是文化人,文化與我無關,這是錯的。文化滋養人類,文化即生活。因相同的文化,人們更能達成共識。在企業中,管理者如何把企業理想傳遞給員工?這就需要文化

來表達。」在「文化藝術工作的跨界指導」環節,同

鄉會文化藝術分會會長、儒藝協會藝術總監、新亞研究所博士曹璇談了她的看法,「跨界需要勇氣,更需要包容力。選擇跨界領域的工作,就好像開啟了一種高難度的玩家模式,因為跨界需要更多的內容去支撐。文筆與語言的鍛煉、邏輯與判斷的訓練,缺一不可。」曹璇說:「這就好像一個『環』。環的一頭是文科生的專業,比如翻譯、教學,我們需要從自己的專業入手,進入到文化藝術的全面學習,才能到達跨界的

終點,即環的另一頭,而開展各種跨界工作。如果只是學習了環的開頭,就想對接環的終點,是不可能的。」同鄉會副會長張家寧在活動後表示:「感

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短短時間吸收的知識或許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非常珍惜此次在UIC的交流。」從事地產工作的團員Yana說:「這次活動讓我跨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感受了不同思維的碰撞;讓我見識了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更像是一場洗禮,讓內心平和,重溫中國傳統文化的典雅與厚重。」

遊於藝 志於道—文化藝術的跨界之旅

用手感受視障人士的世界

觸感藝術 從摸引發思考

■■古琴社社長演奏古琴曲古琴社社長演奏古琴曲《《酒狂酒狂》。》。 ■■射禮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射禮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 ■■陶藝社的陶藝社的「「鎮館之寶鎮館之寶」,」,靈感來源靈感來源「「流觴曲水流觴曲水」。」。 ■■雅樂堂成員講解古代樂器雅樂堂成員講解古代樂器「「瑟瑟」。」。

■■展覽打破眼看手勿動的規矩展覽打破眼看手勿動的規矩。。

■■陳嘉興陳嘉興《《摺牆摺牆》》■■阿楓選出三件物品展出阿楓選出三件物品展出::電電話話、、圍巾和健康手球圍巾和健康手球。。

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幾乎每一瞬間我們都在觸碰不同的事物,漸漸我們對於這種接觸的媒介

變得理所當然,忘了它在生活上帶給我們的意義。我們總是在滿足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享受,同

時以電影、照片、音樂來記錄一個時代,但是卻忘了觸覺正正給我們最真實的身體記憶。「香港

觸感藝術節」提倡從觸覺出發感受作品的形狀、肌理、質感及溫度,打破平日藝術展覽只可用眼

睛欣賞不能用手觸碰的「老規矩」。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香港觸感藝術節」今年已經是第六屆,展覽主題為《非視覺回

憶》,它一改一般以視覺為主的藝術形式,從觸覺出發讓觀眾感受作品的形狀、肌理、質感及溫度,它更打破平日藝術展覽只可以用眼睛去欣賞,而不能用手觸碰的「老規矩」,鼓勵前來欣賞的人除了用心去看、去聽,甚至用手去觸碰藝術品,從而喚醒他們平時忽略的觸感,讓他們從觸感中感受藝術家的回憶和創作的心思。這次一共展出香港和日韓的十六位藝術家作品,部分藝術家更與視障或失明人士聯手完成藝術品,觀賞者除了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還可以從中窺探視障人士的世界,讓他們從藝術品中明白視障人士對生活各個細節的解讀,讓觀賞者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賞識,擴闊這個城市傷健共融的空間。

用記憶拼圖訴往事藝術品《冒險者的記憶拼圖》以亞加力膠片雕塑出一幅環境的拼圖,再加上實地採集的聲音和用點字述說一個重遊舊地的故事。作品由藝術家黃樂欣(Olive)和視障藝術家嚴美媚(Mimi)合力完成。創作前,Mimi帶領Olive重遊二十年前住的社區,Mimi用她敏銳的觸覺和細膩的觀察力,同時透過聲音去感受這些年來的變化,例如:以前的家已經被拆毀、比起之前少了些樹木和草,以前的停車場變了燒烤場等觀察到的變遷,給Olive轉述。「因為平時我去理解一個環境或者看回憶那張照片就一目了然,但是我聽Mimi的過程是按着聽見的聲音或者其他觀感去理解周邊的環境。」Olive憶述當時她也嘗試閉上眼睛跟着Mimi去走,但完全辨別不到方向,對於Mimi根據聲音線索找到方向,她覺得是一個新的體驗。「原來我平時被視覺去主導的時候,有很多細節我留意不到。」Mimi先天失去視力,只可以感受到光

暗、一點點的顏色,從小她就靠其他的身體部分留住自己的回憶。「我很想回憶我爸爸,因為他很愛我,他離開很多年了,剛好有這個主題,所以我就很想做這件事。」Mimi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這個展覽,但是覺

得這次給她的感覺是最深刻的。「去年做有關食物的藝術品,探討不同味道給我們的感覺。但這次背景和出發點都跟自己有關,除了參與度高以外,我很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

從「摸牆」起的疑問僅僅由一個疑問出發,藝術家陳嘉興創作

了藝術裝置《摺牆》帶到展覽中。「我想起小時候總是愛觸碰身邊的牆,這個疑問一直盤旋在腦海裡,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為了尋求答案,他決定開始創作來給自己解答。全黑的箱子掛在牆上,剛好是手觸碰到的

位置,伸手到箱子邊走邊掃,讓觀賞的人感受它的內容,包括小時候玩的膠公仔、玩具車,到了再大一點開始玩的扭計骰和模型,走到最後有鍵盤和一碗米。他認為當人長大了以後,觸感就會慢慢收窄,甚至只剩下兩樣東西:鍵盤和電話,這個是他最想引發思考的。「我嘗試解答小朋友為什麼會這樣,或許

最初對於這個世界認知首先是來自觸感。」陳嘉興總結經過這麼多年以後,他想告訴小時候的自己,曾經觸碰到些什麼,並嘗試用觸碰牆的感覺結合這麼多年觸碰到的物品,將它們連接起來,再放回去裝置裡面讓其他人去感受,因為回憶對他來說是很重要。「回憶記錄了你生命的軌跡,你生命軌跡就是你之所以構成的東西,一個人失去了回憶,就不是一個人了,社會,也是一樣。」

時間沉澱出的藝術品《記憶的藏寶格(七)—觸感記憶收集

站》展示了藝術家黃詠楓(阿楓)選出的三件物品:電話、圍巾和健康手球,也聚集了其他人對於一些物品的情懷。作品首先以聲音導航,讓觀賞者先去聽觸感記憶的故事,再觸摸物品,然後在掛了二十四件物品的牆上再勾起其他記憶。「平時用視覺的人看見就會記得,但是除了視覺我們同時也會聞到、摸到,令記憶豐富其實還有不同的感官。」阿楓希望通過觸碰展示的物品,看看從觸感裡面能否勾起大家對過去的回憶或者

往事。展示區也同時放了兩個錄音機,她希望觀賞者也給她分享作品帶給他們的感受。過去從事視覺藝術較多的阿楓,走進觸

感藝術的領域,是因為覺得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多時候都忽略了觸感。「觸感是要鍛煉的。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認真處理過觸感,唱歌靠聽力去聽那個音,畫畫也要練習,觸感的練習是接觸視障的朋友給我的啟發。」因此, 阿楓近年比較多與視障朋友合作,因為作為一個創作人,觸感藝術能夠拓展她藝術的領域,給她對自己身體感官更多的思考。「殘疾是聽不到或者看不到,甚至是截肢,你還是會有觸感這個觀感,整個身體的感受還是存在的。」阿楓過往的題材很多都關於記憶,她發現人們更容易記住更遠以前所發生的事,所以收集的物品都是屬於上一個年代。「這就是我想表達的,記憶需要時間消化才會回到一個位置,組織到發生這件事你最後的感覺是什麼。」每一個身體與生俱來的觀感大概都是一

份禮物,有了它們我們才有能力去接收外界的事物,要是我們開始對觸感更上心,或許能夠互相分享的世界和思想一定比現在要廣闊。

■■觸感是欣賞這次展覽最主要的觀感觸感是欣賞這次展覽最主要的觀感。。

■■黃詠楓黃詠楓《《記記憶 的 藏 寶 格憶 的 藏 寶 格((七七))——觸感觸感記憶收集站記憶收集站》》

■■用點字去用點字去記錄舊地重記錄舊地重遊的旅程遊的旅程。。

■■供視障人士使供視障人士使用的扭計骰用的扭計骰。。

■■設計圖片設計圖片

■■《《冒險者的記憶拼圖冒險者的記憶拼圖》》由由OliveOlive和和MimiMimi合力完成合力完成。。

■■從從《《冒險者的記憶拼圖冒險者的記憶拼圖》》感受藝術家走過的路感受藝術家走過的路。。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