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28
希克托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希克托白遼士身兼作曲、樂團指揮、音樂評論三家之長,是法國浪漫樂派的靈 魂人物之一,作品以《狂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gue)和《安魂曲》(Grande Messe des Morts)飲譽樂壇,他所出版的《樂器演奏法論述》(Treatise on Instrumentation)對現代管弦樂團的演奏方式影響極深,除了多次在音樂會上指揮上 千名樂師大合奏,白遼士在管弦樂曲、歌劇、神劇之外,還寫下將近 50 首的器樂曲 和吉他曲。 仙樂飄飄處處聞 仙樂飄飄處處聞 —音樂家群芳譜(三) —音樂家群芳譜(三) 洪達雄、陳兆福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希克托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

希克托白遼士身兼作曲、樂團指揮、音樂評論三家之長,是法國浪漫樂派的靈

魂人物之一,作品以《狂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gue)和《安魂曲》(Grande

Messe des Morts)飲譽樂壇,他所出版的《樂器演奏法論述》(Treatise on

Instrumentation)對現代管弦樂團的演奏方式影響極深,除了多次在音樂會上指揮上

千名樂師大合奏,白遼士在管弦樂曲、歌劇、神劇之外,還寫下將近 50首的器樂曲

和吉他曲。

仙樂飄飄處處聞仙樂飄飄處處聞

—音樂家群芳譜(三)—音樂家群芳譜(三)洪達雄、陳兆福

Page 2: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

白遼士西元 1803年出生於

法國里昂(Lyon)附近的科特

聖 安 德 瑞(La Cote-Saint-

Andre),父親是當地頗受尊敬

的內科醫師。由於拿破崙稱帝

連年對外用兵,造成國庫空

虛,致使地方的經費短絀,白

遼士幼年的教育乃是由其父一

手料理。白遼士 12歲學音樂,

儘管他頗有興趣,但其父總認

為音樂只需略知一、二,不須

投入太深,因此他從未學過鋼

琴,卻擅長彈吉他和吹笛子。

白遼士喜歡浪漫文學,在

父親的指導下,12歲開始閱讀

佛吉爾(Virgil,羅馬詩人,

B.C. 70—B.C.19)、莎士比亞和貝多芬的著

作,他自幼對愛情充滿了憧憬,根據白遼

士所寫的回憶錄;他在 12歲那年即經歷苦

澀的初戀,偷偷地愛上隔壁的一個少女,

18歲的方奈兒(Estelle Fornier)。

由於其父希望他能繼承衣缽,白遼士

1821年被送至巴黎學醫,原本對醫學毫無

興趣的白遼士在目睹屍體解剖的過程後,

對醫學更加厭煩,於是他利用上課期間到

巴黎市中心閒逛,首度進巴黎歌劇院觀賞

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

1787)的歌劇《陶里德的伊夫格尼》

(Iphigenie en Tauride),從此葛路克和貝多

芬成為他最推崇的兩位音樂家。

白遼士常溜進巴黎音樂學院的圖書

館,找尋葛路克的樂譜並加以抄錄,在回

憶錄中他追憶第一次遇見薛魯碧尼(Luigi

Cherubini)的場面,當時薛魯碧尼任職該

院音樂總監,由於他並非該院的學生,加

上擅自抄錄館內的樂譜,因此薛魯碧尼憤

怒地將他趕了出去。到了 1823年,白遼士

譜成數首樂曲,其中包括兩首今日僅存有

曲目而無曲譜的《以斯帖與倪墨林》

(Estelle et Nemorin)和《出埃及記》(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這首《出埃及記》

終於打動斯時擔任「皇家教堂」(Royal

Page 3: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3

印 刷 科 技

Chapel)主管及音樂學院教授列樹爾(Jean-

Francois Lesueur)的心,答應收他為門生。

無視父母的反對,1824年白遼士放棄

學醫,展開追求音樂的生涯,該年他首次

譜成一首《彌撒曲》(Messe solennelle),

雖在排演後加以修飾,第二年的演出仍然

失利,白遼士宣稱已將該曲譜焚毀,這份

曲譜卻在 1991年被人意外地發現。

1826白遼士正式入學巴黎音樂學院,

跟隨列樹爾和雷洽(Anton Reicha)學作

曲,稍後提出作品角逐「羅馬藝術獎」,結

果在最後的票選中落敗,『贏得「羅馬藝術

獎」』於是成為他的心願之一,直到 1830

年這個心願終告達成,在這段期間,由於

白遼士忤逆雙親的期望,其父中止匯款供

他生活,他只好到劇院充當歌手以維持生

計,所幸不久即獲得父母的諒解,恢復匯

寄費用。

1827年有個來自英國的劇團到巴黎專

門上演莎翁名劇,前往觀賞的白遼士迷上

在《哈姆雷特》(Hamlet,一譯王子復仇

記)劇中飾演奧菲莉亞(Ophelia)及在

《羅蜜歐與茱麗葉》飾演茱麗葉的名伶史密

遜(Harriet Smithson),他展開熱情洋溢的

情書攻勢,但是史密遜毫不領情。

1830年創作的《狂想交響曲》固然給

白遼士帶來極高的讚譽,卻也招致其他音

樂人士惡意的攻訐,認為他過於推崇貝多

芬而忽視當代法國的知名音樂家。雖然白

遼士當時已與毛克(Camille Moke)熱戀,

其後並訂下婚約,然而該曲創作的靈感顯

然是因為他仍然無法忘情於史密遜。同一

年;法國大革命(因發生於 7月,亦稱七

月革命)爆發,白遼士於斯時完成的清唱

劇《莎丹娜帕爾》(Sardanapale)終於告

捷,替他奪下該年的「羅馬藝術獎」。

白遼士於 1831年初抵達羅馬,他發覺

羅馬並不如想像中那樣地美好 ,在往後的二

年中白遼士雖未完成任何重要的作品,但

到義大利各地遊覽卻是一項極佳的體驗,

並且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泉源之一,例如

1834年根據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英國詩人)詩作改編而成的《哈洛德於義

大利》(Harold en Italie)。當白遼士於羅馬

收到毛克母親的來信;信中告知毛克已取

消他們之間的婚約、並嫁予鋼琴製造富商

之子普雷耶爾(Camille Pleyel)時,怒不可

遏的白遼士立即計劃返回巴黎將毛克母女

和普雷耶爾一起刺殺,然而在抵達尼斯

(Nice,斯時仍屬義)後,他猛然醒悟「復

仇」是一項不智的舉動,因此打消計劃,

並在尼斯完成《李爾王》(King Lear)序曲

和《羅勃羅伊》(Rob Roy)以及開始譜寫

《狂想交響曲續篇》和《回復生命》(The

Return to Life),後者於 1855年更名為《列

里歐》(Lelio)。

1832年 5月白遼士返抵法國,12月舉

行個人發表會,經他一再修飾的《狂想交

Page 4: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4

響曲》和《回復生命》是為該場發表會的

主要演出項目,當晚雨果、小仲馬、李斯

特、蕭邦、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等

藝文界巨匠紛紛出席,其中還包括白遼士

念念不忘的名伶史密遜;斯時的史密遜已

不復當年風光,她所演出的莎翁名劇竟然

迭遭敗績,更不幸的是她在翌年 3月因跌

落馬車而摔傷了腿,但是白遼士依舊深愛

著她,而且不顧家人的反對,兩人排除萬

難終於在 1833年 10月舉行婚禮。

1834年義大利名小提琴演奏暨作曲家

帕格尼尼委託白遼士譜寫一首中提琴協奏

曲,白遼士的《哈洛德於義大利》於焉完

成,首演當晚,年老體衰的帕格尼尼由其

子攙扶而來,一曲終了,帕格尼尼激動地

抓起白遼士的手親吻,宣稱他是繼貝多芬

之後的音樂奇才,第二天帕格尼尼致贈白

遼士 20,000法朗,為了回報他的慷慨,白

遼士稍後為他寫了一首附合唱的戲劇交響

曲《羅蜜歐與茱麗葉》。

繼 1836年完成的歌劇《班維努多契里

尼》(Benvenuto Cellini)之後,白遼士接受

法國政府的委託,於翌年創作出他的另一

代表鉅作《安魂曲》,以悼念在「七月革

命」中為國捐軀的同胞,由於此曲的演

奏,白遼士每年可獲得 3,000法朗的酬金,

因此引起當時已升任巴黎音樂學院院長薛

魯碧尼的強烈反對,薛魯碧尼不僅認為自

己才是最有資格獲得這項任務的人選,並

且視白遼士為離經叛道者,根本不具資

格。1840年白遼士再度獲得邀約,為「紀

念七月革命十周年」譜寫《送殯與凱旋交

響 曲 》(Grande symphonie funebre et

triomphale),此曲由白遼士親自指揮,於

著名巴士底(Bastille)監獄的廣場露天演

出,因為現場人潮洶湧,加上樂團的定音

鼓頻出狀況,音效大打折扣,與會者無法

聆聽全曲的旋律,經過改善,此曲於一個

月後舉辦的音樂會中二度演奏,結果大為

成功,贏得華格納由衷的佩服。

自 1842年起,白遼士展開出國旅行演

奏,除了在比京布魯塞爾(Brussels)停留

一個多月,他的演出遍及德國各大城,受

到的歡迎程度遠勝於國內。1844年短暫返

國,白遼士於巴黎博覽會指揮千人樂團大

合奏後再度踏上旅程,這回他穿梭奧地

利、匈牙利、沙俄、英國等國,對當地年

輕的作曲家造成強大的衝擊。

在 1848年的《浮士德與天譴》(La

damnation de Faust)和 1849年的《頌歌》

(Te Deum)之後,白遼士於 1854年推出神

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劇《無是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改編而成,劇情充滿爆笑。以及 1863年首

演的《特洛伊人》(Les Troyens),白遼士

晚期只在形式上追求宏大的規模,劇情反

Page 5: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5

印 刷 科 技

而失去了充實感,令樂迷大感惋惜。

史密遜自從 1833年嫁給白遼士後,第

二年產下一名男嬰;取名為路易士(Louis

Berlioz),儘管她不會說法語而白遼士的英

語說得很糟,兩夫妻依然十分恩愛,只是

史密遜始終無法忘懷舞臺生涯,逐漸染上

酗酒的惡習,導致夫妻倆於 1844年分居,

雖然白遼士搬到女歌手瑪莉亞(Marie

Recio)家同居,仍舊請人照料史密遜的起

居,直到她於 1848年去世,白遼士才在同

年 8月和瑪莉亞舉行婚禮,瑪莉亞 1856年

因心臟病突發而逝世,得年僅 48歲。1864

年白遼士於里昂遇見方奈兒;12歲時心儀

的隔壁女郎,兩人已有 40年不見,重逢恍

如隔世,白遼士開始寫信給她,隨後發覺

自己仍深深地愛著她,但是方奈兒在回函

中答覆;兩人除了做朋友,不可能再深入

一層。

1867年白遼士唯一的兒子路易士;斯

時擔任商船船長,因罹患黃熱病(Yellow

Fever)而死於哈瓦那(Havana, 古巴),死

訊傳到後,白遼士傷心欲絕,他燒毀大批

保存多年的信札和紀念物,只留下孟德爾

松送他的指揮棒和帕格尼尼贈送的一把吉

他。

路易士死後白遼士的親人死亡殆盡,

這時他所罹患的腸疾愈發嚴重,並且已然

擴散至胃部,令他整天痛苦難熬,他強打

起精神展開沙俄的二度旅行演奏,1868年

返抵巴黎,由於俄國冬天的酷寒令他的健

康急遽惡化,白遼士立即到陽光普照、藍

天碧海的尼斯(Nice)靜養,其後可能因

心跳突然加速而摔倒於海濱的岩石上,

1869年 3月 8日,白遼士於巴黎辭世,享

年 66歲。

法 國 中 央 銀 行(BANQUE DE

FRANCE)自 1972—79年發行白遼士像

100法朗紙鈔,圖為 1976年的第三版,正

面右側是白遼士指揮樂團演奏時的神態,

背面是白遼士與尼斯的風光,這幀白遼士

年輕時的肖像係取材自艾蜜麗席格諾

(Emile Signol)1832年的油畫;現存於羅

馬的法國藝術學院(French Academy),至

於懸掛於白遼士紀念館的那幅,則是保羅

席福特(Paul Siffert)於 1907年的模仿品。

整體以紅、棕、橄欖綠刷色,非常瑰麗。

克勞迪德布西

(Claude Debussy,1862—1918)

克勞迪德布西被譽為法國最傑出之印

象派音樂家(Impressionist music),儘管他

本人並不喜歡這項榮銜,德布西摒棄以往

作曲家慣用的形式,經常在一首曲子中運

用數個長、短的調子或多種不同的旋律,

自自然然地反映出他那充滿動盪和奮鬥的

一生,因此法國的藝文界將他的音樂風格

Page 6: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6

歸 類 為「 象 徵 主 義 」

(Symbolism),德布西獨特的

作品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先

進音樂運動有很深遠的影響,

在音樂史上,堪稱是一位承先

啟後的樞紐人物。

西元 1862年德布西生於法

國聖日耳門昂萊(Saint-Germain-

en-Laye),其父曼紐—阿契爾

(Manuel-Achille Debussy)最初

是個銷售員,後來開設一間瓷

器店,母親維克多琳瑪諾黎

(Victorine Manoury)當過裁縫

師,夫妻倆都不具音樂根底,

卻生下一個自幼就對音樂感覺

敏銳的孩子。德布西 4歲學鋼

琴,他的老師是年老的義大利人賽魯蒂

(Cerutti),學費還是由其嬸嬸支付,1871

年德布西的音樂天分獲得佛雷瓦里夫人

(Maire Maute de Fleurville)的讚賞;這位佛

雷瓦里夫人對外自稱是名音樂家蕭邦的門

生,雖然有許多人對此存疑,唯獨德布西

紿終深信。

1872年在佛雷瓦里夫人的贊助下,10

歲的德布西入學巴黎音樂學院,跟隨吉勞

德(Ernest Guiraud)學作曲,鮑爾高特—

杜 可 德 雷(Louis-Albert Bourgault-

Ducoudray)學音樂史和音樂理論,杜蘭德

(Emile Durand) 學 和 聲, 馬 蒙 泰 爾

(Antoine-Francois Marmontel)學鋼琴,法

蘭克(Cesar Franck)學管風琴,拉維格奈

克(Albert Lavignac)學練習曲,奠定紮紮

實實的音樂基礎。

1880-82年間,德布西遠赴沙俄,擔任

馮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子女的

音樂家教,馮梅克夫人熱愛音樂,是柴可

夫斯基(Peter Illytsch Tchaikovsky)的贊助

者之一。1880年馮梅克夫人曾將德布西的

作品《波希米亞之舞》(Danse Bohemienne)

寄給柴可夫斯基品評,這位名聞國際的俄

國音樂大師並未發現德布西的音樂才華,

他在回信中僅表示「雖然這是一首很好的

Page 7: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7

印 刷 科 技

曲子,可惜因為太短,不但不能表達作曲

者的理念,而且缺乏一致性」。德布西離俄

返法時,將這份曲譜留下,直到他去世之

後,馮梅克夫人的子孫才把這份曲譜售予

曼茲(Mainz, 德國)的蕭恩(Sohne),

1932年正式問世。

1884年德布西以清唱劇《浪子》

(L'Enfant prodigue)贏得「羅馬藝術獎」

(Prix de Rome),這項由法皇路易十四

(Louis XIV)始創於 1663年的大獎,係為

了獎勵有志於藝術創作的莘莘學子而設,

最初僅有繪畫、塑像、建築等三項,1803

年增加音樂,翌年再添列雕刻成為五項,

直到 1968年才予以廢止。除了由官方支付

得獎人在羅馬「貝奧克斯藝術學院」

(Academie des Beaux-Arts)深造所需的費

用,並提供法國購置於羅馬附近的「梅迪

西別館」(Villa Medici)的食宿,期限為四

年,必要時尚可展延。

德布西固然贏得法國人人夢寐以求的

「羅馬藝術獎」,但是他在羅馬的生活卻過

得極不如意,在給友人的信中他經常抱

怨,諸如園區的環境單調,學員土裏土

氣,食物不佳,生活枯燥乏味等等。德布

西在貝奧克斯藝術學院僅僅進修了三年,

於交出四項作品後離去;一、根據海涅

(Heinrich Heine)詩作而譜成的交響樂頌詩

《茱萊瑪》(Zuleima),二、管弦樂曲《春》

(Printemps),三、清唱劇《中選的小姐》

(La demoiselle elue),四、鋼琴協奏曲《夢

幻曲》(Fantaisie)。由於《夢幻曲》充斥其

師法蘭克的風味而遭到他的棄置,而在

《中選的小姐》一劇中則儼然浮現德布西日

後作品的風格,至於貝奧克斯藝術學院的

師長則認為他所提交的作品,頗有敷衍了

事的味道。

1888年德布西前往德國貝里爾斯,歡

度當地所舉辦的音樂節慶,聆聽華格納的

歌劇,雖然華格納已在 1883年去世,但是

他的魅力仍然歷久不衰,當地依然不斷地

上演他的劇作,並且蔚為一股龐大的「華

格納樂風」,和當時許許多多年輕的樂師一

般,德布西也深受華格納作品的振撼與感

動,他在 1889年完成的《波德萊爾詩曲五

首》(Cinq poems de Baudelaire)即帶有華格

納風格的韻味,直到 1890年代德布西才擺

脫華格納的影響,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

格。

回到巴黎後,德布西經常參加馬拉梅

(Stephane Mallarme)家中所舉行的聚會,

他在這處被人視為印象派運動和象徵主義

的殿堂裏認識許多前衛的藝術家,尤其是

詩人與畫家,對他日後作品的風格影響頗

深。根據馬拉梅的詩作,1894年德布西譜

成他初期最著名的管弦樂曲《牧神午後序

曲》(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雖

然稱作序曲,但實質上卻無異是一首交響

詩曲,德布西把捕抓自馬拉梅恍惚的夢境

Page 8: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8

與沈鬱的詩句中的印象,極其巧妙地運用

音符來娓娓細訴,無論在和聲上或韻律上

或管絃編制上,他都啟用前所未有的手

法,大膽地作一個全新的詮釋,由於這首

曲子的成功演出,德布西從此奠定他在法

國樂壇的崇高地位。

1899年德布西完成的管弦樂曲《夜曲》

(Nocturnes)係由《雲彩》(Nuages)、《節

慶》(Fetex)和《人魚》(Sirenes)等三首

曲子組成,第三首《人魚》採用無歌詞的

女聲合唱以表示人魚的出現,觀念十分新

穎,獲得如潮的佳評。1902年推出的《佩

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

係 德 布 西 根 據 梅 特 林 克(Maurice

Materlinck)的劇作花費十年工夫改編而

成,也是他唯一的歌劇,首演即備受各界

的讚譽,此劇流暢的旋律和鮮明的樂調深

深影響日後法國年青的作曲家,其中包括

享譽二十世紀初期、著名的印象派音樂家

拉威爾(Maurice Ravel)。

德布西自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隨其父

遷至崁城後即迷上大海,成名後每年夏天

必赴海濱休憩,1903—05年間他把熱愛大

海的感情幻化成音符,譜寫成震爍樂壇的

交響曲《大海》(LaMer),此曲由《黎明

至午時的大海》(De l'aube a midi sur la

mer)、《海浪之嬉戲》(Jeux Vagues)、《風

與海之對話》(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組成,1905年 10月 15日於巴黎首演,結

果反應極其冷淡,部份原因是由於排演不

夠純熟,另一原因極可能是他和學生的母

親發生熱戀、粗暴地離棄他的妻子而引起

眾怒的緣故。1908年德布西親自指揮再度

演奏此曲,結果造成轟動,成為他的代表

作之一。

至於 1907年完成的《伊比利亞》

(Iberia);伊比利亞是西班牙的舊稱,西班

牙因處於伊比利亞半島之上而得此一國

名。德布西藉由印象中之感受,抒發對西

班牙的喜愛。此外他還替鄧南吉歐

(Gabriele d'Annunzio)的神劇《聖賽巴斯汀

的殉教》(Le martyre de St. Sebastien)和戴

吉列夫(Serge Diaghilev)的芭蕾舞劇《嬉

戲》(Jeux)配樂,後者為他的最後一首管

弦樂曲。

在鋼琴曲方面,德布西的作品不論質

與量都較諸蕭邦毫不遜色,1903年出版的

鋼琴曲集《版畫》(Estampes)集結《五重

塔》(Pagodes)、《格拉納達之夜》(Soiree

dans Grenade)和《雨中花園》(Jardins sous

la pluie)等三曲,《五重塔》予人置身異鄉

的感受,因為他把聽自 1889年巴黎世界博

覽會中的爪哇五聲調木琴樂神妙地融入其

中,《格拉納達之夜》與《雨中花園》二

曲,堪稱德布西鋼琴樂風之代表,經常被

列入演奏目錄之上。

除了著名的《印象》(Images pour

piano)第一冊(1905)、第二冊(1907)

Page 9: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9

印 刷 科 技

鋼琴曲集之外,德布西又於 1908年發表

《兒童世界》(Children's Corner);此一曲集

係為了他心愛的女兒、暱稱「秋秋」(Chou

chou)的克勞迪—愛瑪(Claude-Emma)而

作,全曲分成《巴納森博士》(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大象搖籃曲》

(Jimbo's Lullaby)、《洋娃娃小夜曲》

(Serenade for the Doll)、《雪之舞》(The

Snow is Dancing)、《小牧童》(The Little

Shepherd)《步態舞》(Golliwog's Cakewalk)

等六段,巴黎首演之夜,德布西因其中有

一小段是模傲華格納名劇《崔斯坦與伊索

迪》(Tristan and Isolde)、帶有嘲弄華格納

的味道而感到躊躇不安,不料卻大受聽眾

的歡迎,尤其是最末段的《步態舞》,成為

當時的時尚樂曲。

1918年 3月 25日,德布西因腸癌而病

逝於巴黎,享年僅 56歲,由於正值一次大

戰期間、德意志帝國對法發動猛烈的「春

季大攻勢」(Spring Offensive),法國政府

未能替德布西舉行國葬,他的遺體在沒有

進行任何入土儀式的情況下,草草葬於巴

黎的東郊墓園(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

即 East Cemetery),八個月後大戰結束,其

妻再將他的靈柩遷葬至風景幽靜、遠眺艾

斐 爾 鐵 塔 的 帕 西 墓 園(Cimetiere de

Passy)。

法國銀行自 1980年開始發行的 20法

朗紙鈔,其整體係以紫、棕為主要刷色,

色調十分瑰麗,正面右側是德布西的肖

像,採用波濤洶湧的大海為背景,以突顯

他的音樂鉅作《大海》,背面用色較淡,德

布西肖像位於左側,其右則是風景如畫的

湖光山色,靜謐得令人流連忘返,和正面

動盪起伏的巨浪相輝映,正是動、靜各具

其趣!

卡爾尼爾森

(Carl Nielsen, 1865—1931)

卡爾尼爾森,丹麥最負盛名的樂團指

揮、小提琴演奏暨作曲家,丹麥人視尼爾

森為整個北歐和部份英國地區最重要的音

樂柱石。尼爾森造就許多年青一代傑出的

指揮家,例如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的格斯

塔夫杜達邁爾(Gustavo Dudamel, 委內瑞拉

籍)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總監亞倫吉爾

伯特(Alan Gilbert, 美籍),他的作品在今

日美國非常盛行。

尼爾森西元 1865年生於丹麥斐恩島

(Is. Funen)歐汀斯(Odense, 意即北歐戰神

歐汀 Odin之地,丹麥第三大城)之南的索

德隆(Sortelung)小村,在 12個孩子中排

行第七,由於家中食指浩繁,以油漆為業

的父親身兼音樂伴奏師,尼爾森第一次接

觸音樂之美是在幼年之時,當時他在屋後

玩耍,敲擊一堆過冬用的柴火,木柴所發

Page 10: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0

出的聲響和音調頓時勾起他熟悉的記憶;

母親所哼的兒歌、父親在婚禮或節慶中所

演奏的曲子和聽自其它地方的樂曲,尼爾

森從此迷上音樂。

依據尼爾森自傳裏的記述;他自幼跟

隨父親學習小提琴和鋼琴,大約八、九歲

時寫了一首搖籃曲,可惜原作早已遺失,

另外還寫了一首波卡舞曲,後來學會吹奏

銅管樂器,因而在鄰近歐汀斯的第十六軍

樂隊中擔任喇叭手和吹中高音伸縮喇叭。

1884年初到 1886年底,尼爾森在哥本

哈根的丹麥皇家音樂學院(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Music)深造,雖然他的成績並

不是特別出色,而且沒有創作,但在托輔

第(Valdemar Tofte)的指導下練小提琴和

跟羅森霍夫(Orla Rosenhoff)學樂理,不

僅琴藝大有進步,並且紮下厚實的樂理基

礎。日後羅森霍夫更提供許多寶貴意見,

成為尼爾森早期音樂生涯的最佳顧問。

由於琴藝表現優越,1889年尼爾森獲

任哥本哈根皇家劇院(Royal Theater)管弦

樂團的小提琴手,儘管他對此一職位並不

滿意,但仍一直待到 1905年。從音樂學院

畢業到進入歌劇院工作的三年之間,尼爾

森以教授小提琴維持生計,其餘收入全得

自所作室內絃樂曲獲得演出的機會,在這

些作品之中,有一首 F調四重奏曲被尼爾

森視為是自己正式步入職業生涯的敲門

磚。

1890年尼爾森獲得丹麥政府一筆 1800

克朗(Kroner)的獎學金,使他得以展開夢

寐以久的歐洲之旅,在這趟長達數個月的

旅途中,尼爾森除了有機會親自聆聽歐洲

第一流管弦樂團的合奏和獨奏以增進自己

在作曲和藝術欣賞方面的見解之外,並於

巴黎遇見同為丹麥籍、同樣因獲得獎學金

而出國旅遊的女雕刻家布洛德遜(Anna

Marie Brodersen),隨後同遊義大利,兩人

於回返丹麥之前,1891年在佛羅侖斯

(Florence)步上紅地毯。

布洛德遜是個意志堅強、思想開化的

女性,不因結婚生子而束縛自己在雕刻藝

術方面的追求,照舊於 1890年代和 1900

年代出國,而且一去就是幾個月,留下尼

爾森一個人既要照顧他們的三個孩子,又

要兼顧劇院和作曲的工作,雖然尼爾森曾

提出分手的建議,但是兩人並未離婚,這

段婚約一直維持到他離世而去。

尼爾森平復對婚姻的不滿,並渲泄滿

腔怨氣為優美的音符,完成於這段他所謂

「心理不平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掃羅與

大衛》(Saul og David, 聖經故事改編 1898—

1901)和第二交響曲《四種氣質》(De fire

temperamenter, 1901—02);據說尼爾森創

作此一交響曲的靈感乃是得自偶然看見一

幅掛於客棧裏的油畫,一如畫中人物臉上

所流露的表情他將全曲分成四段,分別代

表四種不同的心境:1.《暴躁》(choleric)、

Page 11: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11

印 刷 科 技

2.《 冷 寞 》(phlegmatic)、3.《 憂 鬱 》

(melancholic)、4.《熱望》(sanguine)。

回顧步入樂壇之初,尼爾森並無煊赫

之名聲來替自己的作品造勢,1891—92年

完成的《G小調第一交響樂曲》(Symphony

No.1, in G minor)於 1894年的音樂會中首

演時,還是由史文森(Johan Svendsen,

1840—1911, 挪威作曲、小提琴、指揮家)

擔任指揮,尼爾森只不過在當場演奏的丹

麥皇家管弦樂團(Royal Danish Orchestra)

中擔任第二小提琴手,首演結果成績平

平,到了 1896年,該曲於柏林再度演奏卻

造成極大的轟動,尼爾森之名從此蒸蒸日

上。

從 1901年開始,尼爾森每

年都可獲得丹麥政府所發給的

一筆獎助金,最初金額為 800

克朗,經過逐年遞增,到了

1927年時已經增加到 7500克

朗,對他整體的收入自然不無

小補,由於這筆金錢的挹注,

尼爾森不需再招收學生,並且

有更充裕的時間從事作曲。

1905至 1914年,尼爾森陞任皇

家歌劇院第二指揮,然後於

1914—26年轉任繆司佛倫尼根

管 弦 樂 團(Orchestra of

Musikforeningen)的指揮,並

自 1916年開始兼任丹麥皇家音

樂學院的教授,直到去世。

1925年尼爾森因一場突如其來、情況

十分嚴重的心臟病而臥倒在床,從此深居

簡出,除了繼續作曲之外,他還寫了一小

冊評論《跳躍的音符》(Living Music, 1925

年發行),並於 1927年發表回憶錄《我在

斐恩島的童年生活》(My Childhood on

Funen),後來都譯成英文。

1931年尼爾森於哥本哈根逝世,享年

66歲。尼爾森留世的重要作品有;六首交

響樂曲、兩部歌劇、一首小提琴協奏曲、

一首長笛協奏曲、一首豎笛協奏曲、四首

絃樂四重奏、一首木管五重奏、十四部舞

Page 12: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2

臺劇插曲、多首鋼琴曲和藝術歌曲。由於

質、量均優,他被丹麥人視為該國最偉大

的音樂家。

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 Nationalbank)

自 1999年開始發行尼爾森 100克朗紙鈔,

該劵正面是尼爾森戴帽像,背面為一種稱

作「巴滋里斯克」(Basilisk)的動物,該種

古代北歐民族臆想中的怪異動物是龍、蛇

和公雞的形體混合而成,圖案中的公雞頭

戴一頂冠冕,象徵權位,而巴滋里斯克一

詞即「小王」(little king)之意,本圖取材

自湯邁比教堂(Tommerby Church)壁上之

浮雕,這所建於中世紀的古老教堂坐落於

丹麥北部的維斯特漢赫瑞德省(Vester

Hanherred),在北歐地區相當著名。

為了防範偽造,丹麥國家銀行復於

2002年發行加強防偽設計的第二款,兩款

紙幣粗看之下相似度百分百,同樣採用螢

光纖維紙張、特殊油墨、水印、微小字、

隱藏性數字、防偽視窗和直接過網方式印

刷,唯一的差別是 1999—2001年版紙幣左

上角的菱形視障者符號中僅有隱藏性圖案

的設計,而 2002以後的第二款則加強為

「音符、數字」和一個「C」字的浮動光影

影像(O.V.D),並於其外框增加微小字,

以一枚折合新台幣約 600元的紙鈔而言,

丹麥在防範偽造方面可謂用心極深,也正

相當程度地反映防偽課題之重要。

此外還可以從鈔劵的編號來判別該枚

鈔劵的印製年代,100克朗紙鈔正面上方有

兩組號碼,前者為鈔劵流水編號,各不相

同,後者為印製批號,同一批批號相同,

取批號中間二碼;英文字母不算,即第二、

三碼,例如 A7012B或 B0021F之 01和 02

即代表印製於 2001及 2002年。

整體以深棕、橘紅、藍色刷色,色澤

堪稱亮麗。

貝拉巴托克

(Bela Bartok, 1881—1945)

貝拉巴托克西元 1881年生於奧匈帝國

納吉斯金米克羅(Nagyszentmiklos,今羅馬

尼亞聖尼古拉梅爾 Sannicolau Mare)的一個

巴恩人(Banatian, 泛指七世紀居住於今

中、西南歐地區的民族)小鎮,巴托克幼

年即展現優越的音樂天分,根據他母親的

陳述;巴托克在學會說一整句話之前就能

分辨她所彈奏鋼琴舞曲的旋律,大約四歲

就會彈 40首鋼琴小曲,因此其母從他五歲

開始教他學音樂。

1888年,七歲的巴托克蒙受喪父之

痛,擔任農校校長的父親遽爾去世,其母

帶著他和他的姊姊伊莎貝(Erzsebet)遷居

納吉斯薩羅(Nagyszolos, 今烏克蘭威諾格

萊德 Vinogradiv),隨後又遷至波茨索尼

(Pozsony, 今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

Page 13: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13

印 刷 科 技

Bratislava)。巴托克 11歲在波茨索尼首次

公開表演鋼琴獨奏,彈奏自己兩年前創作

的第一首曲子《奔放的多瑙河》(The

Course of the Danube),結果獲得當地樂評

家的讚許,並贏得知名作曲家艾爾克爾

(Laszlo Erkel)的賞識,旋即收他為門生。

1899到 1903年間,巴托克在布達佩斯

(Budapest, 今匈牙利國都)皇家音樂藝術學

院(the Royal Academy of Music)進修,跟

李斯特的得意弟子湯曼(Istvan Thoman)

學鋼琴、寇斯勒(Janos Koessler, 德籍作

曲、指揮家)學作曲,並和高大宜(Zoltan

Kodaly, 匈 牙 利 著 名 音 樂 家,1882—

1967),結為同窗好友。

巴托克早期的作品頗受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的 影 響,

1902年理查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根據德國大哲學家

尼采原著改編)於布達佩斯舉行首演時,

巴托克親眼目睹理查的風采,油然滋生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決心。這首令

巴托克深受感動的交響詩曲《查拉圖斯特

拉如是說》,到了希特勒統治德國時,有人

曾提議將該曲納為納粹德國的新國歌,詢

及理查本人的意見時,他謙遜地回答;此

曲永遠無法取代海頓所寫的《法蘭茨皇帝

頌》。該項提議遂不了了之。

1903年,巴托克完成第一首交響詩曲

《高修斯》(Kossuth),歌頌 1848年為追求

匈牙利獨立而與奧匈帝國作戰的匈牙利民

族英雄高修斯(Lajos Kossuth)。1904年

夏,巴托克至附近的遊樂中心遊逛,無意

間 聽 到 一 名 來 自 特 侖 西 爾 凡 尼 亞

(Transylvania, 今屬羅馬尼亞)18歲少女麗

蒂朵莎(Lidi Dosa)為哄她所照顧的小孩

而哼唱家鄉的歌謠,這些清麗脫俗的民謠

從此在他腦海裏縈繞,成為他日後追逐蒐

集的標的。由於高大宜自巴黎歸國時攜回

許多德布西的鉅作,1907年以後巴托克的

作品開始逐漸受到德布西的影響,雖然此

一時期他的大堆頭作曲,例如管弦樂曲仍

帶有布拉姆斯和理查史特勞斯的風格,但

是他所作的數首鋼琴小曲,已流露出民謠

的韻味,尤其是 1908年發表的《A小調第

一號絃樂四重奏曲》(the String Quartet No.1

in A minor),類似民謠的旋律愈發鮮明。

1908年任職音樂學院鋼琴教授的巴托

克和同儕好友高大宜,一起跋山涉水至各

鄉間蒐集馬札兒(Magyar)傳統的歌謠,

他們意外地發現;原來馬札兒音樂被誤認

為是吉普賽的樂曲已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其中之最佳範例莫若李斯特所寫的《匈牙

利狂想曲》(Hungarian Rhapsodies),該曲

當時是吉普賽人最愛演奏的樂曲之一,李

斯特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而被視為是吉

普賽人。那些被巴托克和高大宜所記錄下

的古老的馬札兒音樂,其音調和吉普賽的

幾乎完全不同,反而類似流行於中亞和西

Page 14: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4

伯利亞一帶東方民族的五音音律。

1909 年 巴 托 克 娶 齊 格 勒(Marta

Ziegler)為妻,第二年小貝拉(Bela II)出

世,滿懷喜悅的巴托克於次年完成他一生

之中唯一的一齣歌劇《藍鬍子公爵之城堡》

(Duke Bluebeard's Castle),作為獻給愛妻

的禮物,並以此劇角逐「匈牙利最佳藝術

評 審 委 員 會 」(the Hungarian Fine Arts

Commission)所提供的獎項,可惜該獎的

評審委員認為此劇不具舞臺價值而予以摒

除。1917年為了此劇的首演,巴托克不僅

修改《藍鬍子公爵之城堡》的總譜,並改

寫其結局,該劇後來在 1936年,巴托克準

備移民美國之前再度上演。在美國渡過餘

生的巴托克雖然厭惡匈牙利所建立的政

府,卻仍舊熱愛匈牙利、當地的人民和文

化。

由於對最佳藝術評審委員會感到失

望,巴托克停筆二、三年,很少作曲,只

集中精力於民俗音樂的發掘和整理,最初

他在喀爾巴仟盆地(Carpathian Basin, 今中

歐一帶)記錄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

亞和巴爾幹等民族的歌謠,然後到摩達維

亞(Moldavia)、瓦拉吉亞(Wallachia)等

地,1913年遠赴北非阿爾及利亞,直到一

次世界大戰爆發才被迫折返,重拾作曲的

工作。1914到 1917年間,巴托克先後完成

芭蕾舞劇《木偶王子》(The Wooden Prince)

和《第二號絃樂四重奏曲》(the String

Quartet No.2),這兩件微帶德布西風格的

作品以《木偶王子》替他在國際間打開知

名度。

巴托克自 1908年著手譜寫另一齣芭蕾

舞劇《奇異的滿大人》(The Miraculous

Mandarin),這齣內容充斥妓女、強梁和謀

殺等情節的芭蕾舞劇,無疑是受到史特拉

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俄籍)、蕭恩柏格

(Arnold Schoenberg,奧地利籍)和理查史特

勞斯等作曲家的影響,因為描述過於淫

晦,雖然已於 1924年脫稿,卻遲至 1926

年才在德國科隆舉行首演,其間他曾於

1921、1922年先後發表兩首和聲與結構均

極錯綜複雜的小提琴清唱劇,且於 1923年

和其妻齊格勒離異,再娶他的鋼琴學生蒂

妲(Ditta Pasztory)為妻,翌年生下第二個

子嗣彼得(Peter)。

1927—28年完成的第三和第四號絃樂

四重奏曲,顯示巴托克已然建立自己成熟

的作曲風格,其代表作首推 1939年發表的

《娛樂性的絃樂團管弦樂曲 BB 118》

(Divertimento for String Orchestra BB 118),

同年完成的最後一首第六號絃樂四重奏

曲,則因哀悼其母的亡故和憂心歐洲戰火

的彌漫而顯得比較哀傷。

1940年,戰雲密佈的歐洲局勢更趨險

惡,由於希特勒攫取德國政權之後,巴托

克拒絕前往該國表演,且和他的德國出版

商鬧翻,因此遭到納粹與親納粹匈牙利政

Page 15: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15

印 刷 科 技

體的排擠,於是他加緊離開匈

牙利的腳步,1941年巴托克帶

著妻子蒂妲移民美國,定居紐

約,受聘至哥倫比亞大學教音

樂,第二年次子彼得前來相

聚,其後彼得奉召加入美國海

軍,至於長子小貝拉則始終留

居匈牙利。

巴托克罹患白血球過多症

的症候始於 1940年,當時他的

右肩開始發生僵硬的現象,到

了 1942年這種僵硬的情況愈發

明顯,並且一次又一次的發高

燒,由於未做醫學檢驗,他的

病因仍然不明,直到 1944年 4

月,主治醫師才診斷出他所罹患的是白血

球過多症,而且為時已晚、無力回春,翌

年巴托克於紐約辭世,享年 64歲。

巴托克的遺體最初葬於紐約哈茨戴爾

(Hartsdale)區的佛恩克里夫(Ferncliff)墓

園,1988年移靈布達佩斯舉行國葬,最後

長眠於布達佩斯著名的法克斯瑞蒂

(Farkasreti)墓園。

巴托克致力於民歌的蒐集、分析凡三

十年,他和高大宜總共整理出六千多首民

謠,奠定現代民族音樂學的基礎,這項成

就不僅成為匈牙利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

也是民族音樂知識的寶庫,巴托克之所以

和李斯特並駕齊驅,被譽為匈牙利最偉大

的兩位音樂家,其來有自。

圖為匈牙利國家銀行(MAGYAR

NEMZETI BANK i.e. Hungarian National

Bank)於 1983年所發行的 1000佛侖特

(Forint)紙鈔;是當時面額最大的一枚,

正面右側是巴托克的側面像,背面中央為

慈母哺乳圖,整體以墨綠色系為主要刷

色,圖案設計簡略,固然相當程度地反映

出此一時期匈牙利國家財政的困頓,但從

雕刻的精細度來看,匈牙利仍不失東歐共

產國家中藝術水平較高之國家。

Page 16: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6

特爾拉克斯卡羅蘭

(Turlough Carolan, 1670—1738)

卡羅蘭又稱奧卡羅蘭

(O'Carolan),雖然是個瞎子,

卻是愛爾蘭早期到處巡迴演藝

的豎琴家、作曲家和歌唱家,

他所譜寫的樂曲,旋律非常優

美,不僅使他馳名全國,更由

於他是愛爾蘭空前絕後的豎琴

作曲家,因此被視為是國寶級

的人物。

卡羅蘭西元 1670年生於愛

爾 蘭 東 北 美 斯 郡(County

Meath)諾柏(Nobber)附近的

一個小村,14歲跟隨父母遷到該國西北部

羅斯康曼郡(Roscommon)的玻利珐南

(Bally farnon),其父在當地貴族麥克德摩

特羅(MacDermott Roe)的艾德福特莊邸

(Alderford House)覓得一份工作,該貴族

之家的女主人瑪麗費滋吉拉德(Mary

Fitzgerald)對卡羅蘭十分疼愛,不僅教他

吟詩寫字,而且當他 18歲因罹患天花導致

雙目失明時,還特地請來名師教他彈豎

琴。1692年卡羅蘭獲得瑪麗費滋吉拉德所

贈一名隨從的引導下,騎著馬展開愛爾蘭

各地的巡迴演唱。

將近五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卡羅蘭創

作多得難以勝數的歌曲和豎琴曲,先將曲

子定調,然後再寫歌詞是卡羅蘭一貫的作

曲方式,由於他以愛爾蘭文寫就的歌曲大

都獻給各地的貴族、士紳,自己未留存

底,以致泰半散失湮滅,至於他所譜寫的

樂曲則因廣為流傳而保存至今,這些曲子

所展現而出的是一種揉合傳統豎琴音調和

古典旋律的特殊風格,非常悅耳動聽。卡

羅蘭總能適時適所地彈唱各種歌曲,因此

不論舉行婚嫁或喪葬的家族,經常等候他

的到臨才進行預定的儀式。

1726年尼爾(Neale)於都伯林出版

《愛爾蘭最熱門樂曲選輯》(A Collection of

Page 17: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17

印 刷 科 技

the Most Celebrated Irish Tunes),其中至少

有 220首是列於卡羅蘭名下,其後陸續有

許多提琴手、吹笛手和豎琴手聲稱他們所

表演的曲子也都是卡羅蘭的作品,其實無

論是尼爾所選輯的或演藝人員所宣稱的卡

羅蘭原作,其中有一部份是愛爾蘭各地舊

有之樂曲,只不過經卡羅蘭加以修飾或增

減而被歸類成他的作品。1958年唐諾歐蘇

利文(Donal O'Sullivan)將卡羅蘭所有作品

收編成一集,其內甚至還包括據說是卡羅

蘭所寫的抒情詩,這本名為《愛爾蘭民俗

音樂歌曲全輯》(Bunting Collection of Irish

Folk Music and Song)中所臚列卡羅蘭的作

品竟然是以前的三倍,可信度固然極低,

但至少說明卡羅蘭在愛爾蘭民眾心目中佔

有重要之地位。

時至今日,愛爾蘭仍有許多著名的合

唱團經常演唱卡羅蘭的作品,例如「普蘭

克 斯 提 」(Planxty)、「 族 長 」(The

Chieftains) 和「 都 伯 林 人 」(The

Dubliners),此外卡羅蘭所作的協奏曲,依

然是英國近衛軍於舉行分列式時必奏的軍

樂曲之一。

卡羅蘭在雙目尚未失明前曾和一個名

叫布蕾琪(Bridget Cruise)的女孩相戀,因

為雙方地位懸殊;布蕾琪出身名門貴族而

卡羅蘭只不過是工人之子,註定這是一場

沒有結果的愛情。即便在婚後卡羅蘭對布

蕾琪始終無法忘懷,他曾寫了三首歌頌布

蕾琪的歌曲。1720年卡羅蘭娶瑪莉麥吉兒

(Mary Maguire)為妻,婚後育有一子六

女,瑪莉麥吉兒死於 1733年,五年後,

1738年卡羅蘭以 68歲高齡於玻利珐南逝

世。

卡羅蘭一生偏好飲酒,尤其愛喝愛爾

蘭威士忌,他曾寫了一首《威士忌之讚》

(Ode to Whis key)留傳於世。傳言卡羅蘭

到了彌留之際仍不忘要求再飲最後一杯佳

釀,然後喃喃自語地說;酒和我是多年的

好朋友,可嘆的是我沒能得到最後一吻而

離開人世。最後一吻來自於誰?這番話實

在耐人尋味。

圖為愛爾蘭銀行於 1991年所發行的 50

鎊大鈔,正面是全神貫注於彈奏豎琴的卡

羅蘭,環繞於旁的是側耳傾聽的男女老

少,象徵他廣受歡迎的程度。背面的各種

樂器係取材自聖麥肯教堂(St Michan's

Church),這所坐落於都伯林的古老教堂初

建於西元 1095年,1686年予以擴充修建,

是唯一現存的威京(Viking)建築,裏面仍

保存一架 1724年的管風琴,據說當年韓德

爾曾以此琴彈奏他所作的彌撒曲。

整體刷以紅棕色,色調典雅、雕刻細

膩,堪稱愛爾蘭鈔劵之最!

Page 18: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8

艾德華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艾德華葛利格的祖先是蘇格蘭人,原

來的姓氏為葛雷格(Greig),西元 1746年

英國克羅登戰役(Battle of Calloden)結束

後;此役為 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

之後,代表斯圖亞特(Stuart)王朝詹姆士

二世(James II)的後裔與自荷蘭入主英國

的 漢 諾 威 王 朝(Hanover) 瑪 麗 王 后

(Queen Mary)後代間的最後一場王權爭奪

戰,結果由漢諾威王朝國王喬治二世

(George II)在克羅登贏得決定性的最後一

場勝仗,英國王權之爭從此底定。四處旅

行的葛利格的曾祖父大約在 1770年前後落

籍於卑爾根(Bergen, 挪威第二大城),並

建立家族的事業。

西元 1843年生於挪威卑爾根的葛利格

成長於一個愛好音樂的家庭,他的母親潔

馨(Gesine B.Hagerup)是個優秀的鋼琴

師,親自教導 6歲的葛利格學音樂。1858

年夏天,挪威知名小提琴家布爾(Ole Bull,

1810—1880)來到葛利格家拜訪,他不僅

是葛家的好友,並且還具姻親關係;布爾

的哥哥娶葛利格的阿姨為妻。在聽完 15歲

的葛利格的鋼琴表演後,布爾對葛利格的

音樂天賦讚口不絕,力勸他的父母送他至

萊比鍚音樂學院深造。

葛利格進萊比鍚音樂學院主修鋼琴,

儘管他不喜歡該院教條式的嚴格管理,他

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優異,除了鋼琴科

必修的管風琴。由於用功過度,葛利格不

慎於 1860年春染患肺炎,雖然迅速恢復,

但肺疾從此變成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夢魘。

第 二 年 葛 利 格 前 往 瑞 典 卡 爾 夏 姆

(Karlshamn)表演琴藝,雖然是首度登

臺,但他表現得四平八穩,頗有應付裕如

的架勢。1862年葛利格結業歸國,在卑爾

根舉行個人音樂會,彈奏的曲子中包括貝

多芬的 C小調第八鋼琴鳴奏曲《悲愴》

(Pathe tique),在在證明他是一位傑出的鋼

琴家。

葛利格 1863年再度出國, 前往丹麥京

城哥本哈根(Copenhagen),停留於哥本哈

根的三年之間, 他除了拜訪丹麥知名的音樂

家哈特曼(Johan P.E. Hartmann)和嘉代

(Niels Gade)之外,還認識同為挪威籍的

作曲家諾達拉克(Rikard Nordraak, 1842—

1866, 挪威國歌作曲者),年長他一歲的諾

達拉克不僅成為他的好朋友,並且激發他

在作曲方面的許多靈感,1866年諾達拉克

不幸英年早逝,年僅 24歲。葛利格在震

驚、哀傷的情況下還為他譜寫了一首《送

葬進行曲》(Funeral March),敬表哀悼之

意。

1867 年葛利格娶表妹妮娜(Nina

Hagerup)為妻,翌年生下他唯一的女兒雅

麗珊卓(Alexandra),雅麗珊卓不幸於 13

Page 19: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19

印 刷 科 技

個月大時夭折,令葛利格夫妻大為哀慟。

1869年夏,往丹麥散心的葛利格完成他著

名的一大代表作;A小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可惜因為接獲要求他

到克里斯汀妮亞(Christiania, 1924年改名

為奧斯陸,挪威國都)指揮樂團演奏的請

託,無法親自指揮此曲的首演,葛利格後

來和著名的「卑爾根愛樂管弦樂團」

(Berg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建立緊密

的關係,1880—82年間曾擔任該樂團的指

揮一職。至於 A小調鋼琴協奏曲於哥本哈

根卡西諾劇院(Casino Theater)的首演則

由另一挪威作曲家紐佩特(Edmund

Neupert)暫代,演出結果極為成功。

與葛利格素未謀面的匈牙利鋼琴大師

李斯特 1868年簽署一份「表揚狀」給挪威

的教育部長,並在信中大肆讚美葛利格的

音樂才華,葛利格因此獲得該部的出國贊

助費,1870年至羅馬拜會李斯特,初度晤

面的兩人竟然一起奏演葛利格所作的《第

一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 No.1),興

緻高昂的李斯特對此曲大表滿意。同年 4

月葛利格二度造訪,他將自己的成名作

《鋼琴協奏曲》的原譜遞給李斯特,李斯特

立即坐到鋼琴前開始邊看邊彈,飛揚的神

采令葛利格永難忘懷,一曲既了,葛利格

告訴他第一章彈奏的速度應較和緩,由於

措辭委婉,李斯特非但毫無不快,而且還

熱心地指點他將該曲改譜為管弦樂曲時所

需注意的細節。

1876年葛利格應挪威著名文學家易卜

生(Henrik Ibsen)之邀,替易卜生新編的

舞臺劇《皮爾金特》(Peer Gynt)譜寫插

曲,總共為 22首。《皮爾金特》於是年 2

月在國民劇場的演出,轟動整個克里斯汀

妮亞,葛利格所作的插曲有多首蔚為流

行,其後他再從這 22首曲子中挑選出數

首,譜成管弦組曲或鋼琴及鋼琴二重奏

曲,其中有8首譜為管弦組曲,分成二部,

每部各含 4首。

第一組曲 (Suite No.1, Op. 46) 包含:

1. 《晨歌》(Morning Mood)

2. 《艾西之死》(Aase’s Death)

3. 《安妮妲之舞》(Anitra’s Dance)

4. 《高山之王的大廳中》(In the Hall of

Mountain King)

第二組曲 (Suite No.2, Op. 55)

1. 《新娘英格麗之嘆息》(The Abduction

of the Bride Ingrid’s Lament)

2. 《阿拉伯舞》(Arabian Dance)

3. 《皮爾金特之歸鄉》(Peer Gynt’s

Home coming)

4. 《蘇維琪之歌》(Solveig’s Song)

這兩部管弦組曲成為葛利格的另一代

表鉅作,其中又以《高山之王的大廳中》

最為著名。

葛利格因肺疾纏身而於 1907年秋逝

世,享年 64歲,臨終前他只說了一句「好

Page 20: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0

吧!假使這是我必走的旅程」便瞑目不

醒。出殯當天,卑爾根至少有三至四萬人

湧上街頭,夾道向他致最後的敬意,根據

葛利格生前的願望,由他姪女婿哈佛遜

(Johan Halvorsen)所指揮的管弦樂團首先

演奏當年他為諾達拉克所寫的《送葬進行

曲》,然後再奏出蕭邦所作的相同曲名,送

他走上人生的最後一程。

1855年以後,葛利格居住於距離卑爾

根十數哩的特羅豪根(Troldhaugen),因為

獲得挪威政府給付的年俸,他的生活過得

十分寬裕,得以專心作曲,除了 25歲時譜

寫的成名作《A小調鋼琴協奏曲》外,他

還完成許多優美的鋼琴小品,

由 66首鋼琴小品所組成的《抒

情小曲集》(Lyric Pieces)中,

尤其以《特羅豪根結婚日》

( W e d d i n g D a y a t

Troldhaugen)、《寄語春天》

(To the Spring)、《侏儒進行

曲》(March of the Dwarfs)和

《蝴蝶》(Butterfly)最為膾炙

人口。

此外葛利格還完成三首小

提琴、鋼琴奏鳴曲、一首大提

琴奏鳴曲,由於他所創作的曲

子大多以挪威民族音樂的曲調

和民俗舞的節奏為根底,因此

葛利格被冠上「北歐蕭邦」

(Chopin of the North)的榮稱。

圖為挪威銀行(NORGES BANK)

1991年所發行的 500克朗(KRONER)紙

鈔,正面左側是葛利格的側面像,背面中

央為馬賽克所拼成的花卉圖案,至於葛利

格的頭像水印,則一如正、背面的數字

「500」,都是由不同方向的圖案所烘托而

成,整體採用厚重、不透明的紫一藍為主

要刷色,搭配方格形的背景,顯得十分冷

豔。

Page 21: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21

印 刷 科 技

克莉絲汀符拉斯塔

(Kirsten Flagstad, 1895—1962)

克莉絲汀符拉斯塔是挪威最負盛名的

歌劇女高音,她以優美的音色、寬闊的音

域、收發自如的高低音和充沛的活力馳名

全球音樂界,被譽為二十世紀「華格納歌

劇」(Wagnerian)之最佳女演唱家。

符拉斯塔西元 1895年生於挪威哈瑪

(Harma)的一個音樂家庭,其父麥可

(Michael Flagstad)是個樂團指揮,母親瑪

莉亞(Marie Flagstad Johnsrud)則是位鋼琴

家,符拉斯塔幼年在奧斯陸(Oslo)接受

音樂訓練,1913年在奧斯陸的國家劇院初

次登臺,飾演狄愛伯特(Eugen d'Albert)

所作歌劇《低地》(Tiefland)中紐蕾

(Nuri)的角色,其後再到瑞京斯德哥爾摩

深造,跟隨巴瑞特博士(Dr. Gillis Bratt)學

聲樂,從此下定追求歌劇演唱生涯的決

心。

1919年符拉斯塔成婚,嫁給她的第一

任夫婿霍爾(Sigurd Hall),婚後不久她和

奧 斯 陸 的「 康 米 克 歌 劇 院 」(Opera

Comique)簽下合約,在法奈(Alexander

Varnay)和辛格(Benno Singer)的指導下

演唱;法奈是日後著名女高音愛絲特蕾

(Astrid Varnay, 1918—2006)的父親。符拉

斯塔優異的學習能力令這兩位歌劇導演大

為讚嘆,通常她僅需數日便能掌握某一劇

中人的特性,然後做完美的表演,她和該

劇院旗下知名的男高音如李奧史烈扎克

(Leo Slezak)、麥恩尼(Minnie)阿密利亞

(Amelia)等聯手,演唱《奧塞羅》劇中的

黛絲荻夢娜(Desdemona, 奧塞羅之妻),都

獲得如雷般的掌聲。

1928至 1932年間,符拉斯塔到瑞典哥

特堡獻唱,首度飾演韋伯所作《神射手》

(Der Freischutz)中亞嘉德(Agathe)的角

色,1930年初次演唱尼爾森《掃羅與大衛》

中的掃羅王之女麥可兒(Michal),該年 5

月底,符拉斯塔和霍爾離異再婚,嫁予挪

威實業家強森(Henry Johansen),強森是

頗有名氣的木材商,對符拉斯塔的演藝事

業素有幫助。1932年符拉斯塔首度獻唱韓

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德國著名音樂家)所作《羅德琳達》

(Rodelinda)劇中的倫巴底王后羅德琳達,

當時就有樂評家批評她的嗓音過於渾厚,

不適合詮釋韓德爾的作品,認為華格納的

歌劇或許比較合適。

符拉斯塔飾演喜劇角色和演唱輕柔歌

曲的時間長逾十年,較常演出古諾作品

《浮士德》(Faust)劇中的瑪格麗特

(Marguerite),然而她的演藝事業始終無法

更上層樓,後來決定接下類似《陶斯卡》

(Tosca, 蒲西尼作品)劇中的陶斯卡(Floria

Tosca)及《艾伊達》劇中的伊索比亞公主

等較為吃重的角色,「艾伊達」一角讓她的

Page 22: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2

戲劇才華獲得更多的發揮空

間,只是斯時她已年近 40,到

了考慮該否退出舞臺的時候,

沒想到一場歌劇表演竟然戲劇

性地扭轉她的一生。

1932年中符拉斯塔首度接

下演唱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

伊索迪》中的伊索迪,一曲高

歌振撼全場,謝幕時兀自獲得

歷久不衰的掌聲,讚譽推崇之

詞迅速傳開,當時在德國貝里

爾 斯 有 個 名 叫 艾 琳(Ellen

Gulbranson, 1863—1946)的瑞

典女高音,她說服正在物色貝

里爾斯音樂節演唱人選的溫妮

斐 德 温(Winifred Wagner,

1897—1980),把符拉斯塔找來試唱;溫尼

斐德原籍威爾斯(Wales, 英國),因為父母

早逝而被貝里爾斯的母系親戚所收養,

1915年嫁華格納之子齊格菲(Siegfried

Wagner, 1869—1930)為妻,由於才貌雙

全、見多識廣,1930—1945年間成為華格

納家族的靈魂人物,曾任希特勒的私人英

文翻譯。

符拉斯塔在 1933年尾的貝里爾斯音樂

節第一季僅獲得演唱次要角色的機會,到

了第二年的下一季,她才在《薇姬麗》

(Die Walkure, 神話中北歐戰神歐汀 Odin麾

下 12女侍之總稱,華格納名劇《尼布龍指

環》第二部)中擔任齊格琳(Sieglinde,歐

汀 12女侍之一)以及第四部《眾神之黃

昏 》(Gotterdammerung) 演 唱 戈 得 瓏

(Gutrne, 亦 12女侍之一)之角色,從此開

創她演藝事業的巔峰。

透過宣傳廣播,1935年 2月夜晚符拉

斯塔應邀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度登臺,

獻唱「齊格琳」一角,造成極大的轟動,

四天後飾演「伊索迪」,稍後她第一次演唱

《薇姬麗》和《眾神之黃昏》兩劇的第一女

高音布朗希爾德(Brunnhilde, 亦 12女侍之

一),符拉斯塔在該季幾乎唱遍華格納所作

之歌劇,除了上述的角色之外,她還唱

1995年版

Page 23: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23

印 刷 科 技

《羅安格林》之艾莎(Elsa)、《湯好色》之

伊莉莎貝絲(Elisabeth)和《帕西法爾》

(Parsifal)之康德蕾(Kundry),角色雖然

不同,但無可否認的是,在每晚登臺獻唱

的歌劇中,她一再證明自己才是當代演唱

華格納歌劇的最佳女高音。

1936—37年,符拉斯塔在貝克漢(Sir

Thomas Beecham, 英 國 )、 雷 納(Fritz

Reiner, 匈牙利)和富德汪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 德國)等名指揮家的指揮下,

於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演唱「伊索迪」、

「布朗希爾德」及「僊塔」(漂泊荷蘭人一

劇女主角)等角色,在倫敦所掀起的熱

潮,較諸紐約毫不遜色。

二次大戰爆發後,符拉斯

塔禁不住其夫強森一再的懇

求,取道柏林返回挪威。二戰

期間強森趁機和納粹德國大肆

交易、大發戰爭財,因此戰後

被逮捕入獄,符拉斯塔雖然僅

至瑞典和瑞士登臺,從未到納

粹佔領區表演,但因其夫的劣

行和居留於淪陷的挪威而遭到

各界的指責,尤其是美國,著

名的廣播公司 NBC甚至憤而取

消播放她所錄製的節目,改播

海倫特勞貝爾(Helen Traubel,

美國女高音)的唱片。儘管輿

論一片撻伐,挪威駐美大使以

及知名紐約新聞晚報(New York Evening

Graphic)專欄作家華德溫確爾(Walter

Winchell)的公開反對,1950年代掌管大都

會劇院的魯道夫賓(Rudolf Bing)仍然邀請

符拉斯塔至該劇院演出,他答覆各界的批

評和前來採訪的記者說:「本世紀最偉大的

女高音當然要在最佳的劇院演唱。」魯道夫

賓清楚明白符拉斯塔並未像其夫一般,涉

入二戰時期親納粹的挪威政府。

自 1948到 1951年間,符拉斯塔接連

四年在倫敦科文特花園表演,最初她僅一

再演唱華格納的歌劇,1950年 5月,在富

德汪格勒所指揮「愛樂交響樂團」的伴奏

2003年版

Page 24: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4

下,她首度開唱理查史特勞斯所作的《四

首最後之歌》(Vier letzte Lieder);理查史

特勞斯譜成此一組曲時高齡 84,據說他是

為了符拉斯塔而寫,可惜無緣親耳聆聽此

一組曲的首唱,因為他已於 1949年謝世。

《四首最後之歌》由《春》(Fruhling)、《九

月》(September)、《準備就寢》(Beim

Schlafengehen)和《夜晚》(Im Abendrot)

組成,其中以《春》最受讚譽。

符拉斯塔的告別演唱 1952年 4月 1日

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舉行,她唱葛路克的

《艾爾西斯蒂》(Alceste),儘管宣佈退出舞

臺,符拉斯塔返回挪威後,仍舊繼續在音

樂會中表演歌唱和灌製唱片。1958—1960

年 出 任 挪 威 國 家 歌 劇 院(Norwegian

National Opera)的總監,1962年因骨癌於

奧斯陸去世, 享年 67歲。

挪威銀行自 1995年開始發行符拉斯塔

100克朗紙鈔,正面右側是頭戴寬邊圓帽、

年青貌美的符拉斯塔,以建築於哈瑪的

「符拉斯塔紀念館」為背景,背面為國家劇

院舞臺和觀眾席之平面圖,為了防範偽

造,又從 2003年後陸續發行加強防偽設計

的第二款,兩款圖案幾乎完全相同,第二

款除了在右側增加光影變化影像(O.V.D.)

並以直接過網方式印刷之外,它不再於背

面右側面額數字 100之下標示印製年代,

而改以右下角的八碼鈔劵流水編號之後四

碼顯示;第一款左上、右下兩組十碼鈔劵

流水編號相同(圖一),第二款則賦予不同

之流水號,如圖二右下角之 07002003即代

表本劵印製於 2003年,兩款鈔劵一致採用

深棕、淺黃和藍色為主要刷色,色澤明亮

瑰麗。

附註:1999年印製之第一款開始採用

二組不同的鈔券流水編號,左上仍為十

碼,右下則改成八碼,後四碼標示印製年

代。

佛瑞德瑞克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 1849)

佛瑞德瑞克蕭邦西元 1810年生於華沙

公國(Duchy of Warsaw, 1807年拿破崙割取

普魯士之地建立,1813年亡於沙俄)柴拉

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即今波蘭首都

華沙之西約 46公里處之村莊。原籍法國洛

林(Lorraine)的父親麥可拉杰(Mikolaj

chopin, 原名尼古拉斯 Nicolas)1787年移民

至波蘭,當時僅 16歲,他曾參與波蘭史上

著名之「柯斯希丘斯科起義」(Kosciuszko

Uprising, 1794年對俄、普作戰以爭取國家

獨 立 ), 柯 斯 希 丘 斯 科(Tadeusz

Kosciuszko)所領導的起義行動失敗後,麥

可拉杰到柴拉佐瓦沃拉當家教,替貴族家

庭的小孩補習法文,其中包括頗有權勢的

史卡貝克(Skarbeks)家族,後來認識該家

Page 25: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25

印 刷 科 技

族 的 遠 房 親 戚 賈 斯 婷 娜(Justyna

Krzyzanowska),兩人於 1806年步上結婚

禮堂。

蕭邦七個月大時麥可拉杰接受知名辭

書編集者林德(Samuel Linde)的聘請,到

華沙學園(Warsaw Lyceum)教法文,當年

的華沙學園設立於薩克森王宮(Saxon

Palace)內,因此麥可拉杰舉家遷至宮裏的

宿舍居住,1817年俄羅斯大公康士坦丁

(Russian Grand Duke Constantine)藉口軍事

所需而強行接收整座王宮,華沙學園及其

教職人員被迫遷至面積較小的喀滋邁爾斯

王宮(Kazimierz Palace);即今華沙大學校

院,蕭邦 1823- 26年曾就讀於該校,因

此該校成為波蘭最著名的中學。

麥可拉杰雖然出身法國,且以教授法

文為業,但是他的家庭卻深受波蘭思想、

文化和語文的影響,尤其是蕭邦,儘管後

半輩子長住巴黎,然而他的法語始終說得

並不很溜,套用喬治桑德(George Sand)

的一句評語「蕭邦比任何一個波蘭人都更

波蘭化」,真是再貼切也不過。蕭邦一家人

都富有音樂涵養,父親擅長吹笛和拉小提

琴,母親能彈一手好鋼琴,蕭邦則精通多

種樂器,而他的鋼琴啟蒙之師並非他的母

親,而是他的姊姊露得威卡(Ludwika, 英

文作露意絲 Louis)。

1816 - 22 年, 蕭 邦 跟 隨 齊 旺 尼

(Wojciech Zyway, 1756- 1842)學鋼琴,

雖然學生的造詣很快就超越老師,但是蕭

邦十分尊師重道,日後每一提及齊旺尼總

是充滿尊敬的口吻,他曾在 1821年寫了一

首 A低半音大調(A-Flat Major)波蘭舞曲

(polonaises)作為獻給恩師齊旺尼受洗命名

日(name-day)的賀禮。

1817年蕭邦開始舉行音樂會公演,高

超的琴藝迅速擄獲聽眾的心,華沙人給與

「第二個莫扎特」的美稱,同年他譜成兩首

波蘭舞曲;G小調和 B低半音大調,展現

非比尋常的即興創作才華,這首 G小調舞

曲由席布爾斯基神父(Father Izydor Jozef

Cybulski)的石板印刷廠印行,至於 B低半

音大調的手抄本則由其父妥善保存下來。

蕭邦 1826年秋進華沙音樂學院;該所

音樂學院後來被併入華沙大學,蕭邦變成

華沙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之一。他跟隨艾爾

斯訥(Jozef Elsner, 1769- 1854)學習音樂

理論與作曲,實際上蕭邦或許早在 1822年

就認識這位聞名波蘭的作曲家,而可以確

認的是艾爾斯訥自 1823年開始就給予蕭邦

非正式的指導。艾爾斯訥非常欣賞這名年

青的學生,在他的評鑒欄上寫下「非凡的

天賦」和「音樂奇才」等評語,並如同齊

旺尼所抱持的心態一般,艾爾斯訥從不要

求或指示蕭邦如何作曲,只是順其自然讓

蕭邦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至於其他的

學生,他則採取注重形式的教學方式。

1828年 9月,蕭邦由於父執輩、動物

Page 26: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6

暨昆蟲學家賈洛基(Feliks Jarocki, 1790-

1865)的來訪而大大地拓展了他的眼界,

賈洛基準備前去柏林參加一場科學研討

會,同行的蕭邦才得到一個觀賞由著名義

大利指揮家史邦提尼(Gaspare Spontini)所

指揮演出的數齣歌劇,以及數場音樂會的

機會,見到柴爾德(Carl Friedrich Zelter, 德

國作曲家)、孟德爾松等樂壇菁英。返回華

沙途中,蕭邦偕同波森大公國(Grand

Duchy of Posen)的統治者瑞德滋威爾王子

(Prince Antoni Radziwill)而行,成為王子

的座上嘉賓,瑞德滋威爾是個頗有才華的

作曲和大提琴演奏者,蕭邦替他和他擅長

彈琴的女兒汪達(Wanda)寫了一首C大調

大提琴鋼琴波蘭舞曲(Polonaise for Cello

and Piano, in C major, Op.3)作為回報。

1829年蕭邦自華沙音樂學院畢業後,

首度於維也納風光登臺,舉行二場鋼琴音

樂會,獲得如潮的佳評,同年 12月他在華

沙鉅商俱樂部(Warsaw Merchant’s Club)

首演他所作的第二號 F小調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至 於 E 小 調 一 號 鋼 琴 協 奏 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則於 1830

年 3月在國家歌劇院首演,同時開始譜寫

他的第一組鋼琴練習曲(Etudes, 1829-

32)。

1830年 11月 2日,20歲的蕭邦離開

華沙到奧地利,打算前往義大利舉行公

演,許多朋友和仰慕者都來送行,臨行之

際,其好友葛萊迪科斯卡(Konstancja

Gladkowska)摘下手上所戴的戒指送他作

為紀念,蕭邦攜帶一個裝滿波蘭泥土的銀

盃而行,數日後波蘭爆發武裝起義,是為

「十一月起義」(November Uprising, 由威索

基 Piotr Wysocki領導,波及立陶宛、白俄

羅斯、烏克蘭等地),遭到沙皇尼古拉一世

(Nicolas I)無情的鎮壓,從此蕭邦流亡在

外,不曾再踏上故土。

1831年 9月,蕭邦在維也納往巴黎途

中,獲悉「十一月起義」業遭粉碎的消

息,按捺不住滿腔的怒火,他在日記上用

波蘭文寫下極盡惡毒的詞句咒罵沙俄,此

一小秘密直到他死後才被公開。蕭邦熱愛

祖國,眷戀波蘭的熱忱可從他所作的 B小

調諧謔曲(Scherzo in B minor, Op.20)和 C

小調革命練習曲(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 Op.10 No.12)中一覽無遺。

蕭邦 1832年 2月在巴黎舉行首場音樂

會,當他體會技巧嫺熟的指法無法在寬廣

的音樂會場獲得理想的發揮空間後,他很

少在大型場地演出,除了一年一度在 300

個座位的莎莉普利爾(Salle Pleyel),他僅

在自己的公寓和小型的紗籠中表演,由於

健康情況一直不是很好,蕭邦很少外出巡

迴公演,只有一次應邀至法國北部諾曼第

(Normandy)首邑柔恩(Rouen)。在巴黎

蕭邦結交許多知名之士,例如白遼士、李

Page 27: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27

印 刷 科 技

斯特、貝里尼、孟德爾松等樂壇大師,以

及文學、藝術家如海涅、戴拉克羅伊斯

(Eugene Delacroix)、佛格尼(Alfred de

Vigny)等。

1835年蕭邦前往卡爾斯貝(Carlsbad,

位今捷克波希米亞)與父母晤面,在取道

薩克森尼(Saxony)回返巴黎途中,遇見

伍德金斯基(Wodzinski)及其女兒瑪琍亞

(Maria),一別五年如今 16歲的瑪琍亞愈

發長得婷婷玉立,而且散發出迷人的風

采,蕭邦立即墜入情網,第二年他向瑪琍

亞求婚,雖然獲得瑪琍亞的應允及其父母

原則上的同意,但因瑪琍亞年紀尚青,加

上蕭邦的身體一直不很好,婚事就此無限

期地擱置,蕭邦寫了一首《再見華爾滋》

(The Farewell Waltz, Op.69, No.1)作為這段

愛情的見證,後來他把瑪琍亞和其母的來

信裝進一個大信封裏,並在該信封上寫下

「我的憾事」(My Sorrow),永遠埋藏於心

底。

蕭邦首次遇見擁有男爵夫人頭銜的杜

邦(the Baroness Dudevant, Amandine Aurore

Lucille Dupin)是在友人舉辦的宴會上,他

對這位以筆名喬治桑德聞名法國女作家的

第一眼印象並不很好,因為當時的桑德不

僅言行高傲、極富男女同權意識,而且一

身中性裝扮。時年 32歲的桑德雖然身邊不

乏追求者,卻對小她六歲的蕭邦頗為傾

心,稍後她寫了一封厚達 32頁的書信給兩

人的朋友葛基瑪拉伯爵(Count Wojciech

Grzymala)、信中直率地表達她對蕭邦的好

感,到了 1838年夏天,蕭邦和桑德之間的

戀情已成為巴黎公開的秘密。

1838年 11月,蕭邦和帶著兩個孩子的

桑德前往地中海的西班牙小島馬洛卡

(Majorca)過冬,希望能改善自己身體的

健康,篤信天主的當地居民在得知兩人的

關係並非正式夫妻後,顯得十分冷淡和帶

有嫌惡,他們只得借住於佛迪摩沙

(Valldemossa)古老且潮濕的卡爾特

(Carthusian, 十一世紀倡導冥思的天主教

派)修道院內,結果蕭邦的健康不但未見

改善,反而轉變成慢性肺炎,一行四人終

於在翌年 2月離去。

前後在馬洛卡島停留 98天的蕭邦,雖

因法國運來的鋼琴卡在西班牙海關而耽誤

了將近兩個月,但是對他作曲的影響似乎

不大,他先是租用當地一架破舊的鋼琴做

為練習之用,等到自己的鋼琴於 1月 5日

送達之後,在短短 5週內,他先後完成兩

首波蘭舞曲(作品編號 .40)、第三諧謔曲

(Op.39)、一首馬滋卡舞曲(Mazurka

Op.41)和部份前奏曲(Op.28)並修改第

二 芭 蕾 舞 曲(Op.38) 及 第 二 鳴 奏 曲

(Sonata No.2, Op.35),堪稱是他一生之中

創作成果最為豐碩的年代,而桑德也小有

收穫,1855年出版《馬洛卡之冬》(A

Winter in Majorca),敘述她和蕭邦當年在

Page 28: —音樂家群芳譜(三)...劇《基督的幼年》(L'enfance du Christ)、 1862 年發表《貝亞翠絲與班乃迪克》 (Beatrice et Benedict);此劇係根據莎翁名

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28

島上生活的點點滴滴,內容相當感人。

1845年蕭邦的病情轉趨沈重,他和桑

德之間的情感也開始浮現裂痕,畢竟長期

照顧一個病人容易使人產生厭倦,更何況

桑德反對其女莎朗吉(Solange)與年青的

雕刻家克萊辛格(Jean Baptiste Auguste

Clesinger)交往,而蕭邦則抱持贊同的態

度,促成兩人分手的主因極有可能是 1847

年桑德出版的一本小說《露琪亞佛洛蘭妮》

(Lucrezia Floriani),這部小說的主要章節

是敘述一個有錢的女伶和一個體弱多病王

子之間的愛情故事,幫忙校對的蕭邦在看

到這些情節時,自然不免有被影射的感

覺,個性高傲的他當然難以忍

受,因此自 1839年開始,每

年夏天都會到桑德坐落於諾昂

(Nohant)的莊園度夏的蕭

邦,這一年不再前去,雖然兩

人都不曾公開決裂,而這段維

繫長達十年的感情終於在 1847

年畫上休止符。

1848年 2月,蕭邦在巴黎

舉行告別音樂會,同年 4月巴

黎也因中產階級要求政治改革

的運動而變得暗潮洶湧,於是

蕭邦離開巴黎前往倫敦,從蘇

格蘭折返後,原本打算在倫敦

追加數場音樂會,也因病情突

然加重而予以放棄,1849年蕭邦全然無法

繼續授課或演出,10月 17日凌晨逝世於巴

黎,得年僅 39歲。

左圖為 1982年波蘭國家銀行所發行的

5000佐洛蒂(Zlotych)新鈔,正面右側是

蕭邦的肖像,背面則是他所作波蘭舞曲的

樂譜,主題簡單明瞭,連同背景卻雕刻得

極為繁複,彷彿盛開的花朵,或奔放的音

符,線條十分流暢,整體以綠、棕刷色,

十分精緻。

洪達雄/大同大學電機系教授

陳兆福/東方郵報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