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子政府的概念和角色定位

Post on 07-Jan-2016

1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二章 电子政府的概念和角色定位. 主讲:张锐昕 单位:电子政务系. 目 录. 第一节 电子政府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电子政府的构建步骤. 一、电子政府的相关概念 (一)政府上网 1、 政府上网的内涵 关于 “ 政府上网 ” 的涵义的共识: (1)上网的手段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技术。 (2)上网的内容是政府职能,即在网上实现政府的职能工作。 (3)上网的目的是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以更好地向公众提供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第二章电子政府的概念和电子政府的概念和

角色定位角色定位主讲:张锐昕单位:电子政务系

2

目 录目 录第一节 电子政府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电子政府的构建步骤

3

一、电子政府的相关概念 ( 一)政府上网 1 、政府上网的内涵 关于“政府上网”的涵义的共识:

( 1 )上网的手段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技术。

( 2 )上网的内容是政府职能,即在网上实现政府的职能工作。

( 3 )上网的目的是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以更好地向公众提供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

( 4 )上网的主旨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

4

, ( 1 )政府上网定义: 政府上网是政府为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潮流

,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的目标,在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方式不断做出适应性改革和转变的基础上,联合 IT 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过程。

政府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政府的“上网”就应与一般用户的“上网”有所不同,必须真正上网。

5

•( 2 )政府上网的外延

• 政府上网,就是政府的职能上网。研究政府上网的外延,实际上就是研究政府职能上网的内容范围。

6

• 从技术角度看,政府职能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实现。• 从政务公开原则要求看,除国家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

,凡是可以公开的政务,都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公开。

• 所以,政府上网的内容范围,理论上应该是政府所掌握的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外的全部信息资源和能搬上网络的所有政府职能。由于网上政府的职能拓展绝对不能超出现实政府的职能范围,因此,政府的网上职能只能依照现实政府管理职能的变化而做出适时的变化和调整。

7

从实践方面看:目的性与自身的能力限度结合起来权衡上网内容,循序渐进地拓展网上职能范围。

内向性行政与外向性行政 :政府内部的局域网、政府间的交流信息网、公众网。

对于政府能否把其改革后保留的所有职能都搬上互联网的提问,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一部分职能涉及到国家秘密,还有一部分职能涉及机关内部事务,要独立建网,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这两部分职能不能上互联网。

8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界定政府上网职能时必须遵循上述原则,但在承担诸如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等职能方面,尽管电子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有太多的困难,政府的能力也很有限,但也必须勇于承担,责无旁贷。

•从发展趋势上看,政府确实应采取逐渐缩小管理职能,并仅把其中一部分能在网上有效运行的管理职能搬上网络的作法。

9

• 实际上,政府究竟应把它自身承担的哪部分职能搬上网络由政府决定,这些职能能否上网运行由技术制约,而这些职能的有效运作依赖于政府的素质、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安全产品的效能,这些都决定着“政府上网工程”总体目标的设计和阶段性任务的划分。由于政府上网的目标和任务还不十分明确并缺乏可操作性,政府在上网过程中逐步地修改和完善其网上职能定位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方面可避免政府听凭 IT 业的鼓噪盲目冒进,另一方面可有的放矢,切实推进政府上网进程,并可随着技术的发展来不断提高网上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

10

从政府上网的动态性来考虑,似乎把“政府上网”作为一个动词来看待更合适些。政府上网的外延是不断变化的,

11

( 2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两者并不等同。政府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推行电子政务,而推行电子政务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时时在线,政府上网成为政府每时每刻的行政行为,而且政府再也无法脱离网络环境,更不可能放弃上网,于是不断扩展上网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了政府上网。

12

有种观点认为,当初“政府上网工程”的主旨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开通自己的互联网站,推动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活动,尽管其实现的电子政务内容极为有限,但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政府上网的含义进行适当的扩展,把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联网办公也包括进来,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就有相同之处。

有种观点认为,当初“政府上网工程”的主旨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开通自己的互联网站,推动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活动,尽管其实现的电子政务内容极为有限,但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政府上网的含义进行适当的扩展,把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联网办公也包括进来,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就有相同之处。

13

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互结合的产

物,因此,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技术和政务所下的定义。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信息技术和政务。

首先,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根据这个基本定义,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导出性的定义:一是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二是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智能(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和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14

其次,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本书仅关注狭义的政务,即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根据上面两个定义,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 特别是网络技术) 手段来实现政务处理电子化,即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

15

电子、政务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但深究起来发现,两者的关系有主、从之别,电子政务的关键在“政务”。由此,政务的“电子化” 转移并非直接的平移或简单的仿真,而是要在对传统的政务流程、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优化和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在相关的调整、优化和整合的过程中,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发展,可知电子政务绝不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单一事物,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

16

也有学者指出,可以对电子政务作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电子政务,是指在网上进行政府与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发布、查询、信访、听证等),办理相关业务(申报、审批、纳税、采购等),能随时随地(突破时空限制)向企业与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点对点的综合服务。而广义的电子政务,不仅包括狭义的电子政务,还包括政府机构内部以及机构之间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内部办公和辅助决策。我们对电子政务作广义的理解。

17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并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在我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电子政务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既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电子政务。可见,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应用要远远超出政府系统的范围。

18

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国内外有很多提法,我们下面列举较为常见的几种

1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19

2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对社会实施行政监管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20

3 、电子政务是指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

21

4 、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高效率的有效载体。

22

5、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经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络上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23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经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络上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24

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

25

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与科层制时代的传统政务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在于:

1 、电子政务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导致某些职能发生转变,从而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2 、电子政务给政府注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3 、电子政务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持续不断地运用现代技术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的动态过程。

26

电子政务全球发展特点 第一,在政府推动下,电子政务在各

国都呈现阶段式发展。大多数国家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而且经历的阶段大致一样。 第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大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 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

27

(三 )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 办公自动化的实现形式是办公自动化系统

。所谓办公自动化系统,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的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各级政府部门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的范畴。

28

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在以下几

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应用定位不同。应用主体不同。系统用户不同。实现目的不同。

29

(四)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龙头,因为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其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其信息和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政府的神经系统,政府治理的过程将成为信息处理过程,既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又是国家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对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引导和示范作用。

30

(四)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改造政府,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国家幻灯片 53幻灯片 53信息化

国家幻灯片 53幻灯片 53信息化

31

(四)政府信息化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

化的核心。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掌握着全社会 80%以上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市场中极其重要的供给方,也是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需求部门。只有政务信息公开,才能丰富社会信息资源,活跃信息市场,带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

32

(四)政府信息化 核心是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是

政府信息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务并不是照搬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而是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对传统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进行革新,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方面的转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成果不断地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

33

当前,政府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政府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业开展工作,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 (含金卡 )四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还要启动和加快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八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实施重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对相关领域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34

•(一)对电子政府内涵的不同认识•电子政府名称直译自英文单词

Electronic Government ,简称eGovernment ,其原意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

•电子政府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

35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认识发展:•电子政府就是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就是政府上网•电子政府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电子化•电子政府就是电子政务

36

比较有影响的成果: 电子政府将由这样一个递进的序列组成:一是政府机构中有效率的个体。二是部门中高绩效的办公自动化小组。三是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四是政府信息内容数字化。五是开放的电子化政府。

37

电子政府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总体来说,电子政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

二是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和应用,为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

三是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这种观点指出了电子政府建设的目的、任务及其对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从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电子政府构建,并以此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的进程。

38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府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电子政府强调:倡导科技领先;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更有效率。

39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共同之处,即都主张通过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

术手段提高政府效率,强调电子政府的公众性和管理服务职能,指出构建透明、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开放互动的全新政府是电子政府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对于电子政府的理论研究无疑地具有启发作用,它使我们明确了电子政府并不仅指政府业务处理电子化运作,它还包括现时政府与之相关的所有管理过程。

40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 电子政府的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

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大量繁杂的行政管理事项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

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方式和必要工具,是行政信息快捷的传输途径和发布平台。

它的实现形式是基于互联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的大政府,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

41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

电子政府的目的是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42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涵一致这种观点认为,“电子政府”作为英文直译,它与电子政务的内涵是一致的。“电子政府”只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但使用电子政务更为确切。举一个例证就是“‘ eGovernment’ 一词传入我国时,政府与学者对其译法一直争论不休,直到朱鎔基总理敲定,‘电子政府’才让位给了电子政务。”

43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 电子政府”只包括电子政务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即政

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的概念,则同时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产生这一观点的根源在于,电子政府概念提出之初,虽然也包括了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的联网办公等内容,但总的来说,其重心更多地是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服务的提供方式,即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之上,而很少涉及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活动。正因为“政府”这个词是与社会公众相对而言的,人们更多地是从公众接受服务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府”。于是,就变成了电子政务包括电子政府,电子政府就成了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44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有区别 ⑴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不是两个完全对应的概念,更不能相互替代。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而电子政务,则是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

45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有区别⑵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存在差异。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主要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务。

46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有区别⑶电子政府是信息社会中具有适应性的政府管理模式,是作为其要素的电子政务的有序性达到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系统。

47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有区别⑷电子政府是现实政府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它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系统,但却担当着政府角色,代表着现实政府在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它在网上实现和运作的内容——电子政务,是现实政府的部分政务的电子化的结果。可以说,现实政府是电子政府建设的主体和仿真的对象,电子政务是现实政务在虚拟空间映射的结果。两者虽然都基于现实政府及其政务活动,但是,两者间却表现为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8

(二)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有区别⑸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电子政府。电子政府作为网上虚拟的政府是基于网络的、面向政府机构、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建立在电子政府之上的政务自然就是电子政务。

49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

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别

传统政府 电子政府存在方式空间属性管理方式运行环境组织结构运行方式

实体性地域性集中管理

传统经济环境垂直化分层结构政府实体性管理

虚拟性超地域性分权管理

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环境扁平化辐射结构系统程序式管理

50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 一、电子政府依附于现实政府而生存 二、电子政府是现实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电子政府和现实政府共有行政性 四、电子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

51

第三节 电子政府的构建步骤 一、办公自动化 二、政府上网 三、电子政务建设 四、政府管理变革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下课休息下课休息

62

  国家信息化指的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RETURNRETURN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