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Post on 07-Jan-2016

7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三讲. 张萍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第一节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靠近手术科室,并与医技科室相邻近。 手术间与手术科室的病床数之比为1 :20~25。 手术间应采用自动门。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结实并便于清洁。 备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心压缩空气装置、 X 线、心电监护等设备。 有充足的电源插座,并应有双电源和备用的供电装置。. 手术室的布局内容. 手术间 器械清洁间 器械准备间 敷料准备间 灭菌间 无菌物品储存间 刷手间 麻醉准备间 麻醉苏醒室. 附属工作间 接待病人处 更衣室 值班室 护理站 污物间 会议室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张萍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第三讲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一节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靠近手术科室,并与医技科室相邻近。• 手术间与手术科室的病床数之比为 1 : 20~25。• 手术间应采用自动门。•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结实并便于清洁。• 备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心压缩空气装置、 X 线、心电监护等设备。

• 有充足的电源插座,并应有双电源和备用的供电装置。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室的布局内容手术间器械清洁间器械准备间敷料准备间灭菌间无菌物品储存间刷手间麻醉准备间麻醉苏醒室

附属工作间接待病人处更衣室值班室护理站污物间会议室洗浴室厕所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 术 间 分 类• 无菌手术间:供无菌手术用。• 相对无菌手术间:供胃肠等手术用。• 有菌手术间:供感染隔离手术用。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间的基本配备和要求• 基本配备:万能手术台、器械桌、转凳、麻醉

桌、吊式无影灯、立地聚光灯、药品柜、敷料柜、观片灯、麻醉机、输液架、垫脚凳、污物桶、吸氧和负压吸引装置及用于固定病人的物品等。

• 要求:布置力求简洁,便于清洁和消毒。光线均匀,室温 20 ℃ ~25℃ ,相对湿度50%~60% 。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手术室的管理• 手术间分类,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严格分开。• 手术室分区,并有明确标志。限制区进口应有垂直气流门。

• 病人与工作人员分开通道;运送无菌敷料与污染敷料的电梯分开;手术室内外应使用不同的病人转运车。

•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应换鞋、更衣。进入半限制区开始应戴帽子和口罩。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非限制区(污染区):最外侧,包括接收病人区、更衣室、休息室等。

• 半限制区(清洁区):中间,包括办公室、物品准备间及通向限制区的走廊。

• 限制区(无菌区):最内侧,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麻醉准备间、刷手间等。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 二 节物品准备和无菌处理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布类用品• 手术衣:分大、中、小三号,前襟至腰部应双层,袖口制成松紧口,手术衣折叠时衣面向里,领子在最外侧,包装后高压灭菌。

• 手术单:包括大单、中单、桌巾、手术巾、颈部手术单、胸单、腹单等。根据需要包装好后高压蒸气灭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敷料类• 纱布类

– 纱布垫:干纱布垫用于遮盖伤口两侧的皮肤,盐水纱布垫用于保护显露的内脏,防止损伤和干燥。

– 纱布块:用于术中拭血。– 纱布球:用于拭血和分离组织。– 纱布条:多用于耳鼻腔内手术,长纱条用于阴道、子宫出血及深部伤口的填塞。

• 棉花类– 棉垫:胸腹部及其它大手术的外层敷料。– 带线棉片:用于颅脑和脊椎手术时。– 棉球:用于消毒皮肤、洗涤伤口、涂拭药物。– 棉签:用于采集标本或涂擦药物。

• 灭菌方法:压力蒸气灭菌(除碘仿纱条外)。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器械类• 基本器械– 刀刃及解剖器械– 挟持及钳制器械– 牵拉用器械– 探查及扩张器– 取拿异物钳

• 特殊器械– 内镜类– 吻合器类– 其它精密仪器:高频电刀、电锯、电

钻、激光刀、取皮机、手术显微镜及心肺复苏仪器。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缝线类• 不可吸收缝线– 丝线:临床手术最常用的缝线,可用于

缝合各层组织,结扎血管等。– 金属线:常用于减张缝合。– 尼龙线:常用于减张缝合。

• 可吸收缝线– 天然缝线:包括肠线和胶原线。– 合成缝线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缝针• 三角针:用于缝合皮肤或韧带等坚韧

组织。• 圆针:组织损伤小,用于缝合血管、

神经、脏器、肌肉等软组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物品准备——引流物• 乳胶片引流条:用于浅部切口和少量渗液的引流。• 纱布引流条:用于浅表部位、感染创口的引流。包括干纱条、盐水纱条、凡士林纱条、浸有抗生素的纱条。

• 烟卷式引流条:用于腹腔内较短时间的引流。• 管状引流管

– 普通引流管:用于创腔引流。– 双腔或三腔引流套管:腹腔脓肿、胃肠、胆或胰瘘的引流。

– T 型引流管:用于胆道减压、胆总管引流。– 蕈状引流管:用于膀胱及胆囊的手术引流。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三节手术人员的准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人员的准备内容• 更衣• 手臂消毒• 穿无菌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连台手术的准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臂的洗刷与消毒方法• 肥皂水刷手法• 灭菌王刷手法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脱手术衣和脱手套法

• 脱手术衣– 他人帮助脱手术衣法– 个人脱手术衣法

• 脱手套法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 四 节病 人 的 准 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病人准备的内容

• 一般准备• 手术体位• 手术区皮肤消毒• 手术区铺单法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常用的手术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膀胱截石位•半坐卧位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区皮肤消毒• 消毒范围:手术切口周围至少 15cm 以内的皮

肤。• 原则:自清洁处逐渐向污染处擦涂,已接触污

染部位的药液棉球不可再返擦清洁处。• 方法:第一助手刷手后先进行病人皮肤消毒两

至三次(第二次消毒 时应更换消毒钳),继而用消毒液涂擦双手后再穿无菌手术衣。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区铺单法• 铺皮肤巾:用四块无菌巾遮盖切口周围。• 铺手术中单:两块无菌中单分别铺于切口上下方。

• 铺手术洞巾:将有孔洞的剖腹大单正对切口,短端向头部盖住麻醉架,长端向下肢盖住器械托盘,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30cm 。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 五 节手术室的无菌原则及手术配 合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

(一)手术人员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1. 明确无菌概念和无菌区域 2. 巡回护士应避免与术者的无菌部位接触 3. 手术器械正确处理 4. 切开空腔器官前,应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 5.手术人员及参观人员尽量减少在手术室内走动

6. 正确传递物品和调换位置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操作无菌物品的基本原则 1. 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2. 取用无菌物品的原则 3.无菌物品必须用无菌持物钳夹取 4.无菌包可保留 8-12小时,局麻药开启后可保留 24小时

5. 已铺置未用的无菌车、托盘等可保留 4 小时 6.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手术室配合工作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巡回护士的配合• 工作范围:无菌区以外。• 做好有关手术的准备。• 全面负责病人出入手术室的安全。• 与手术组、麻醉人员紧密配合,争取高效安全地完成手术任务。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洗手护士的配合• 工作范围只限于无菌区内。• 准备手术器械。• 按手术程序向术者及助手传递器械。• 配合术者及助手共同完成手术。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无菌桌的准备• 术日晨由巡回护士准备。• 手术包、敷料包放于桌上,按照无菌操作的原

则用手打开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打开第二层包布,器械护士刷手后,用手打开第三层包布。

• 无菌单应至少下垂30cm 。• 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和戴好无菌手套后,按器械使用先后分类、顺序排放整齐。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防范差错事故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术前和术中关腹、关胸腔前及体腔关闭

后缝合切口前,器械护士应与巡回护士共同准确清点各种器械、敷料、缝针等的数目,核实后登记。术毕再次清点。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复习思考题1.在手术室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是如何划分的?

2.手术室的物品准备包括哪些内容?3.手术人员的准备包括哪些方面?4.常用的手术体位有哪些?5.手术区皮肤消毒的原则。6.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3. 按病原体入侵时间 原发性感染 继发性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4. 按感染的发生条件条件性感染 | 机会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弱的病原菌 , 由于数量多和毒性大 ,或人体抵抗力下降 ,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二重感染 super infenction :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由于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抗感染药物具有耐药性、抗药性的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5. 外源性感染 :指体表或外环境侵入人体造成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 :指原存体内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一、致病菌入侵及其致病因素1 、粘附因子、荚膜或微荚膜2 、病菌数量与增殖速度3、病菌毒素 ⑴ 胞外酶 ⑵ 外毒素 ⑶ 内毒素

病因: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机体易感性1 、局部情况A. 皮肤或黏膜缺损B. 留置导管因素C. 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缺血D. 异物或坏死组织存在E. 管道阻塞使内容物淤积2 、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3 、条件因素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外科感染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红、肿(波动感 穿刺)热、痛、功能障碍

2 、全身表现:3 、特异性表现: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体液细菌培养

2 、影象学检查: X 线透视、 X线摄片、 B 型超声、 CT扫描等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处理原则 1 、非手术治疗局部处理: 局部制动:

局部用药: 理疗:短波、红外线等。 全身治疗:抗菌素;支持治疗水电解质、营养支

持、成分输血、免疫制剂等2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清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疖的概念

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散至周围组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易发部位• 毛囊及皮脂腺丰富的地方• 如头、面、颈、背、腋、会阴等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胸前壁疖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下腰及臀部多个散在疖肿,中央有白色脓头。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无头疖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疖病的概念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初期:红、肿、痛(红肿期)直径 <2cm化脓后呈白色,破溃可见黄白色脓栓。

(脓肿期)全身症状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预防和治疗 争取在早期促进炎症消退,局部化脓时及早使脓排出体外,并及时消除全身性不良反应。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处理原则以局部治疗为主,争取在早期促进炎症消退,局部化脓时及早使脓排出体外红肿期:局部热敷理疗或药物外敷脓肿期:石炭酸点涂,或针头刀尖剔除脓栓及时消除全身性不良反应。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疖护理要点1. 防止感染扩散• 保持皮肤清洁,无菌操作•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创口愈合• 合理应用抗生素• 休息和营养2. 预防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危险三角区

鼻唇沟

鼻根

上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痈• 概念:指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感染部位: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致病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临床表现常见于糖尿病、身体虚弱者早期皮肤硬肿、色暗红,有几个突出点继而肿硬范围增大,脓点增大增多,中央为紫褐色凹陷,破溃后呈蜂窝状,如“火山口”。可伴深部淋巴结肿胀,可有全身反应。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治疗原则

• 局部处理 形成脓肿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 抗生素治疗;控制糖尿病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疖 痈

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的老人、小儿及糖尿病患者

发生部位

毛囊、皮脂腺丰富处 皮肤较厚的颈、背部

临床表 现

小结节 黄白色脓栓 小片红肿 破溃 蜂窝状

一般不明显面疖 化脓性海绵窦炎

多有明显全身症状 唇痈

局部

全身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1.控制感染,维持体温保持疖痈周围皮肤清洁,及时应用抗生素避免挤压未成熟疖痈及感染灶伴全身反应者注意休息和营养脓肿切开引流者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

2.控制疼痛3.预防脓毒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急性蜂窝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的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 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分类和临床表现:• 一般性蜂窝织炎•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口底、颌下和颈部

• 新生儿皮下坏疽•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会阴部、下腹部切口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概念 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或其它感染病灶

侵入,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 好发部位:颈部、腋窝部、腹股沟、肘窝、腘窝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急性淋巴管炎

•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

脓毒症 sepsis 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菌血症 bacteremia 是脓毒症的基础上,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因• 严重损伤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

性骨折)• 潜在感染途径(如静脉导管、肠源性感染)

• 病人抵抗力下降• 药物的应用(如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1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三低现象(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2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3 、无芽孢厌氧菌不易检出,脓液有粪臭样恶臭4 、真菌 条件性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寒战、高热、头痛、头晕2)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 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4) 体检:肝脾肿大、黄疸、皮下淤血5 )代谢紊乱6 )可有原发病灶的表现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常见的诊断检查方法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血培养: + 药物敏感试验• 脓液、胸腹水和脑脊液细菌培养• 怀疑有转移性脓肿时: B 超, CT定位。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全身性感染的治疗原则

1 、及早去除病因,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及时、彻底处理感染灶 静脉导管感染——拔除导管为首要措施。 肠源性感染——早期肠道营养、补液、肠道生态制剂

2 、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3 、全身支持疗法: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

4 、对症治疗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定义

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和护理

破伤风

气性坏疽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tetanus)tetanus)破伤风破伤风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人体组织

繁殖并产生毒素

痉挛或抽搐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致病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毒性: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破伤风的发生条件( 1)创伤( 2 )缺氧,常合并需氧菌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病理生理: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前驱症状•典型症状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破伤风的潜伏期• 6—12天 可短于 24小时或长达 20—30日,甚至数月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破伤风的前驱症状全身症状(乏力、头晕、烦躁等) 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破伤风的典型症状

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肌群的影响顺序: 咀嚼肌–表情肌、颈、背、腹、四 肢肌—膈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肌肉强直性痉挛

•面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牙关紧闭、皱眉、苦笑面容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1 颈项肌 背腹肌

四肢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颈部强直、头向后仰,腰部前凸---- “角弓反张”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屈膝、弯肘、半握拳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1 , 肋 间 肌

膈肌 膀胱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阵发性抽搐发作时间数秒 --- 数分钟病人意识始终清醒任何轻微刺激均可诱发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并发症( 1 )骨折( 2 )尿潴留 ( 3 )呼吸停止( 4 )窒息( 5 )肺内感染( 6 )酸中毒( 7 )循环衰竭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病程• 3 ~ 4 周,自第二周起症状逐渐缓解• 恢复期精神症状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诊断检查• 受伤史 +典型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无阵发性痉挛 狂犬病等 --- 吞咽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治疗1 、清除毒素来源2 、中和游离毒素3、控制和解除痉挛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5 、支持和抗炎治疗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预 防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人工免疫• 主动免疫: 破伤风类毒素 0.5ml ,皮下注射 3次• 被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AT (试敏试验)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 尿潴留• 有受伤的危险•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营养失调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隔离病室,专人护理,安静,避光,轻声等尽量减少一切外界刺激;在护理治疗中的操作尽量集中,并在应用解痉剂之后进行。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消毒隔离,加强营养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三)呼吸道管理 1 床旁备好急救包、急救药品 2 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四)维持体液平衡(五)保护病人,防止受伤(六)人工冬眠护理(七)留置导尿(八)基础护理(九)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健康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日常不可忽视任何小的伤口,伤

后及时就诊,注射 TAT 。• 加强劳动保护、防止外伤• 农村妇女的医疗保健• 积极预防• 向病人讲解疾病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二、 气性坏疽

• 梭状芽孢杆菌所导致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致病条件• 致病菌的存在(产气荚膜杆菌)• 乏氧环境• 人体抵抗力的下降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临床表现潜伏期: 1---4天局部:伤口剧痛、 暗红 黑紫 水泡、捻发音全身症状:神经状况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治疗原则(一)紧急清创、患肢禁用止血带、伤口不缝合,严重者截肢

(二)应用抗生素 (三)高压氧治疗(四)全身支持疗法(五)对症处理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导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教研室

截肢者的护理 耐心解释

协助其改变体位

使用止痛剂、止痛泵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