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文學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一 作家追踪──...

Post on 19-Mar-2016

6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文學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一 作家追踪── 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三節 古典作家追踪(二) 張韻嬌. 古典作家追踪(二) 教學大綱.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或不同的方向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可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工作坊:分組設計「古典作家追踪── 李煜或陶潛」單元框架 匯報及分享 評點及總結.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 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文學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一作家追踪── 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第三節 古典作家追踪(二)

張韻嬌

古典作家追踪(二) 教學大綱古典作家追踪(二) 教學大綱•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 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或不同的方向•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可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 工作坊:分組設計「古典作家追踪── 李煜或陶潛」單元框架• 匯報及分享• 評點及總結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 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作家追踪─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本單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學賞析與評論」的延伸,與必修部分的學習互相促進,互相補足。

學生在必修部分已涉獵多個重要作家的 作品,並掌握賞析及評論作家作品的能 力。 選修部分透過專研一位喜愛作家的作品,深入探討作家的作品風格;同時,鞏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學賞析與評論」的學習,以提高學生賞析、評論作家作品的能力。

• 貫徹「賞析與評論」、「創作」為主、「知識」為貫徹「賞析與評論」、「創作」為主、「知識」為輔的學習輔的學習• 體現與必修部分的延伸和互補關係體現與必修部分的延伸和互補關係• 擴大閱讀面,拓寬視野擴大閱讀面,拓寬視野• 通過不同的切入面,讓學生研習相關的作品通過不同的切入面,讓學生研習相關的作品• 針對單元的學習目標針對單元的學習目標• 照顧不同學習取向的學生照顧不同學習取向的學生• 配合生活經驗配合生活經驗• 創設豐富多采的學習情境創設豐富多采的學習情境• 設計實踐活動設計實踐活動

選修單元的設計原則

選修單元賞析 評論 創作

作家追踪——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名著欣賞 文學專題 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 香港文學 戲劇文學評賞 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學創作

規畫、設計作家追踪單元必須配合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成果以發展校本課程。

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不同性向和能力來組織單元框架:• 選用學習材料• 確定學習環節• 分配教節• 擬定學習內容• 布置延伸活動• 安排分組活動• 指導延伸閱讀• 設計評估活動

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或不同的方向 或不同的方向

追踪不同作家的共通性和獨特性:曹植 陶潛 李煜 蘇軾

身處時地思想性格身分際遇情感世界人生價值文學成就

追踪不同作家的共通性和獨特性:曹植 蘇軾

身處時地 東漢末社會動亂戎馬生涯 困於封地 北宋新舊黨爭夾縫中宦游生涯 貶居農村思想性格 任性而行視死如歸 耿直敢言卓然自立身分際遇 貴公子不容於兄長 難遂寸心 仕宦身一生歷盡升沉 處變不驚

曹植 蘇軾情感世界 悲心憂憤抑鬱不得志 對萬物有情人生價值 戮力上國流惠下民

奉儒不迂執好道不厭世參禪不佞佛文學成就 詩人本色,五言詩成就最高譽為建安傑人

詩詞文章無一不絕譽為千古奇才

陶潛 李煜身處時地 東晉偏安 社會動盪政治腐敗 政治風雲瞬息萬變的五代十國時期思想性格 耿介超拔 固窮守節情操高尚 放浪不拘 重倫理人情身分際遇 少而貧苦 鄙視官場隱居林野 躬耕田園 一國之君 歸為臣虜

陶潛 李煜情感世界 熱愛生活 對萬物有情 尤其對古人古事和大自然 驕侈浪漫 多情善感

人生價值 追求真淳自然 達觀人生兼儒家仁厚 佛法慈悲具藝術家的自由超越

文學成就五言詩為主田園詩人 隱逸之宗 譽為一代詞宗

要了解作家的獨特性還可留意他的:• 尊、獨尊• 長於• 反對• 主張• 作品多反映。。。。。。• 。。。後多。。。之作• 與同時代的作家相比

搜集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詩 詞 辭賦 散文

曹植 80 47 90

陶潛 125 3 12

李煜 18 46 10

蘇軾 2700 340 4000

搜集他人(名家)對作家作品的評賞: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以追踪李煜( 937 - 978 )為例作說明

追踪李煜,可以考慮:•李煜的作品適合學生讀嗎?•怎樣規畫校本課程呢?學生有甚麼基礎呢?•李煜的作品、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有多少?容易整理嗎?•追踪李煜的輔助教材又如何呢?

李煜的作品適合學生讀嗎?• 李煜一生的遭遇充滿傳奇,可引起學生的興趣。

有不少的生平逸事、民間傳說可以作為課程上的追踪點及課堂的話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相貌

• 神骨秀異• 風神灑落 居然有塵外之意• 樣貌出眾• 寬額• 胖臉• 高鼻• 駢齒• 重瞳

– 生卒日期• 七月七日生• 七月七日卒

– 性情• 仁厚和善,喜花草樹木,宮中廣植奇花異草• 百官犯錯,多不追究• 草木不殺,禽魚咸逐

– 家族成員的壽命及體質• 李昪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活到五十歲• 李璟十個兒子,兩個年少夭折,最長命的四十八歲,平均壽命三十五歲• 李煜兩個兒子,仲宣四歲夭折,仲寓三十七歲亡

– 與大小周后的風流韻事– 與兄弟間的感情– 與宮女間的關係– 與佛家的情緣

• 李煜的作品直抒胸臆、感情真摯,學生較容易體悟。 王國維:「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人間詞話》

• 其作品用字淺易近人、善用白描與對比手法,意境清新,學生較為容易掌握及賞析。 王國維:「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人間詞話》

• 其作品主要為詞,簡短合韻,易於誦讀。

• 李煜在詞壇上具「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當行本色」的地位,追踪李煜有助學生掌握詞的特色及演變。 沈謙:「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填詞雜說》

王國維:「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追踪李煜,如何規畫校本課程呢?• 中國語文課程初中建議篇章

–《長相思》 ( 雲一緺 )–《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 )–《浪淘沙》 ( 簾外雨潺潺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時了 )

• 中國語文課程高中建議選讀篇章–《相見歡》 ( 林花謝了春紅 )–《破陣子》 ( 四十年來家國 ) 【現行中四、中五 課文】

李煜的作品、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有多少?容易整理嗎?• 作品以詞為主,現存只有三十多首• 詩作約十八首、其他文類約十篇• 參考資料不多,相對容易處理,但可追踪的線索亦不多

市政局圖書館相關的圖書數目•李煜( 18個紀錄)李後主( 35個紀錄)•蘇軾( 193個紀錄)蘇東坡( 268個紀錄)•陶潛( 2 個紀錄)陶淵明( 268個紀錄)•曹植( 13個紀錄)曹子建( 24個紀錄)

幾個古典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詩 詞 辭賦 其他

曹植 80 47 90陶潛 125 3 12李煜 18 46 10蘇軾 2700 340 4000

追踪李煜的輔助教材又如何呢?•歌曲集:鄧麗君《淡淡幽情》( CD /VCD)•歌曲集:文千歲《李後主》

•電視錄影:任白義唱李後主•網站:網上中華五千年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fivethousandyears/subpage11.htm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柔弱多情(兄弟情、夫妻情、故國情、其他 )• 帝皇之樂(沉醉歌舞中、嬌妻相伴)• 帝皇之苦(體弱多病、痛失妻兒、家國滅亡、淪為臣虜)• 詞裏禪意(嚮往佛家出世生活、佛家空與靈的意境)• 借月抒懷(營造氣氛、象徵美好生活、反襯處境的孤清 )• 夢中情懷(男女之歡、離別之情、亡國之痛、故國之思)

柔 弱 多 情• 王士禎:「鍾隱(後主別號)入汴後,『春花秋月』諸詞,與『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一帖,同是千古情種。較之長城公,煞是可憐。」《花草蒙拾》

• 陳廷焯:「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白雨齋詞話》

兄弟情• 重兄弟情,即使兄弟曾覬覦其位,仍善待兄弟(與曹丕的做法迥然不同)

– 為李從鎰餞行《送鄧王二十弟從鎰牧宣城》

–因李從善羈留汴京而無心作樂《卻登高賦》(宜作為參考作品或節錄學習材料)

夫妻情• 與大周后之情感:

–善於音律,精於歌舞,通於詩書–秀麗高雅,擅於打扮,帶動宮中服飾潮流–小名娥皇, 19歲嫁與李煜, 29歲病殁–患病期間李煜常伴左右,並親自餵藥–相關作品

•《長相思》(雲一緺)•《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一斛珠》(曉妝初過)•《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 與小周后之情感: 小周后小名女英,在大周后病重期間與李煜幽會,後繼為周后,並伴李煜到汴京,直至死亡

–《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菩薩蠻》(蓬來院閉天台女)–《菩薩蠻》(銅簧韵脆鏘寒竹)

故國情• 因思念故國而遭毒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望江梅》(聞夢遠,南國正芳春)

其他• 真摯待宮娥

– 《贈慶奴詩》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遊。多謝長 條似相識, 強垂煙態拂人頭。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垂淚對宮娥」

帝皇之樂• 沉醉歌舞中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 水雲間,重按霓裳歌徧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 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 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 簫鼓奏。

• 嬌妻相伴(見夫妻情)

帝皇之苦• 無心而登帝位• 體弱多病

–《病中感懷》–《病起題山舍壁》

• 痛失妻兒:乾德二年一個月內幼子仲宣夭折,妻娥皇病歿–《悼詩》–《輓辭二首》

• 家國滅亡、淪為臣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望江南》(多少恨)–《清平樂》(別來春半)

詞 裏 禪 意• 王國維:「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人間詞話》

• 嚮往佛家出世生活–《漁父二首》 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 壺酒,一竿身(輪),世上如儂有幾人? 其二 ﹕一櫂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 寫眾生共有之苦• 作品中見佛家語、佛家空靈之境

–《病中有感》: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 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望江梅》: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 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 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借月抒懷• 營造優美恬靜之境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 香堦,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 君恣意憐。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 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徧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 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 營造淒清幽冷之境–《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 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 心頭。

–《喜遷鶯》: 曉月墮,宿雲微,無語枕憑(頻)欹。夢回 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 儘從伊,留待無人歸。

• 作為美好生活的象徵,表達對故國的思念–《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 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反襯處境的孤清–《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 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 樓深,滿鬚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夢中情懷• 男女之歡

–《菩薩蠻》(銅簧韵脆鏘寒竹):「讌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 別離之情–《采桑子》: 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 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 睡朦朧入夢來。

• 亡國之痛(人生虛幻)–《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 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 頻到,此外不堪行。

• 故國之思–《夢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 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鳯笙 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 《李後主評傳》劉維崇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引錄原典詳細評述李煜的生平、家世、重臣、思想、作品。• 有助清楚了解李煜的生平事跡與逸事。

《李後主的詩詞藝術》鮑菉蕪 周廣全著 人民中國出版社• 以主題形式介紹李煜的作品,包括作品其寫作背景、作品的主題思想及藝術特色。• 提供不少追踪李煜的切入點及線索。

《李後主,你在說什麼?》王心慈 葉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圖文並茂,結合李煜的作品,介紹李煜。• 分析其思想及內心世界,並以此說明處世之道。• 淺易近人,適合學生閱讀。

《金縷鞋》高陽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長篇歷史小說。以歷史為基礎,加上作者的想像具體呈現李煜的生平(包括寫詩作詞的情境)。• 以李煜與大小周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宋滅南唐的歷史為輔。• 適合學生閱讀。

《李煜李清照詞注》劉逸生主編 陳錦榮編注 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提供白話注釋及簡短的作品寫作背景介紹。•前言重點介紹李煜及李清照的作品風格(重點介紹了李煜作品的藝術特色) 。

《李璟李煜詞》詹安泰編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輯錄李璟及李煜的詞作。•提供簡單注釋、校勘及相關附錄。•前言詳細介紹李璟、李煜詞(尤其介紹李煜詞的主題及藝術手法,以及李煜詞的版本源流) 。

參考網頁• 有關李煜網站

– http://www.liyu.org/• 相關資料• 李煜詞集• 李煜詩文集• 李後主與趙匡胤• 黃清華李煜傳• 田居儉李煜傳• 相關評論• 李煜簡介

可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楊老師介紹一些個人喜好:陶潛(田園生活、桃源何處、「懷古一何深」)

一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陶潛有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嗎? 自少恪守儒家教導,信奉六經,渴想建功立業 期望早日實現修齊治平的抱負 歸隱後仍然關心世情熱愛人生• 飲酒與詠酒 給人們造成「篇篇有酒」的印象 縱情酣飲,酣觴賦詩,及時行樂,物我兩忘 家貧缺酒,親友招飲,不改嗜酒之習

• 陶潛的歸田生活 以耕為隱,以耕為樂 以耕養真,得以修身養性,返璞歸真 歸田之後,安貧守道,自甘淡泊• 詩酒以外惟愛松菊 歷代文人雅士喜松菊者頗多,陶潛更是情有獨鍾 愛松菊的品格,以抒發潔身自愛,窮且益堅的情志 菊有隱德(周敦頤《愛蓮說》) ,陶潛以菊自比,寄 托其不同凡俗的隱逸情趣 松有節操,陶潛喜以孤松自比,寄托其卓然不俗的人格 陶潛與松菊

• 陶潛的為父之道 初為人父 讓孩子生活溫飽之餘,還希望與孩子長相廝守生活安樂 以家族的悠久歷史和顯赫業績策勵下一代 對兒女的愛與期望• 自然質樸以外的戲謔之趣 嘲弄不顧個人質素只以門第出身取人的陋習 對個人不得志的境遇的調侃和自嘲 理智挑戰情感,充滿諧趣戲謔

陶潛有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嗎? 自少恪守儒家教導,信奉六經,渴想建功立業:《飲酒》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榮木》 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先師遺訓,余豈云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各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期望早日實現修齊治平的抱負:《雜詩其八》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擬古其八》 少年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讀史述九章屈賈》 進德修業,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願之。

歸隱後仍然關心世情熱愛人生:《讀山海經》 猛志固常在。《感士不遇賦》病奇名之不立。 有志不獲騁。《桃花源詩並記》參考資料四 頁 16(一個沒剝削,沒壓迫,百姓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 陶潛的歸隱並非消極的人生,只因積極的人生理想無法達到時,才作出調節和選擇。

飲酒與詠酒給人們造成「篇篇有酒」的印象:在陶潛的 142篇詩文中,提及「酒」的作品共有 56篇之多縱情酣飲,酣觴賦詩,及時行樂,物我兩忘:《飲酒二十首‧序》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

《飲酒其十四》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連雨獨飲》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己酉歲九月九日》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遊斜川》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家貧缺酒,親友招飲,不改嗜酒之習:《擬挽歌辭》在昔無酒飲。 飲酒不得足。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九日閑居》酒能袪百慮,菊解制頹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斂襟獨閒謠,緬焉起深情。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歲暮和張常侍》民生鮮長在,矧伊愁苦纏。屢闕清酤至,無以樂當年。窮通靡攸慮,顦顇由化遷。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乞食詩》飢來驅我去,不知意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陶潛的歸田生活以耕為隱,以耕為樂:《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參考資料四頁 5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參考資料四頁 5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參考資料四 頁 6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歎。《歸去來兮辭》參考資料四 頁 15

以耕養真,得以修身養性,返璞歸真:《歸園田居五首》參考資料四 頁 2《遊斜川》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移居其二》參考資料四頁 4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飲酒其九》 . 參考資料四頁 7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五》參考資料四頁 7 採菊東籬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田之後,安貧守道,自甘淡泊:《雜詩其八》 參考資料四頁 12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御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 ……《詠貧士其四》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飲酒其十六》參考資料四頁 8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敝廬交悲風 ,荒草沒前庭。被褐守長夜 ,晨雞不肯鳴。孟公不在茲 ,終以翳吾情。

宋謝過《陶淵明寫真圖》

田家酒熟夜打門,頭上自有漉酒巾。老農時問桑麻長,提壺挈杯來相親。一尊徑醉北窗卧,蕭然自謂羲皇人。此公聞道窮亦樂,容貌不枯似丹渥。……

「此公聞道窮亦樂」正是陶潛安貧樂道生活的寫照

詩酒以外惟愛松菊歷代文人雅士喜松菊者頗多,陶潛更是情有獨鍾:《歸去來兮辭》參考資料四頁 15 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九日閑居》序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愛松菊的品格,以抒發潔身自愛,窮且益堅的情志:《和郭主簿 》 清涼素秋節,露凝無遊氛, 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菊有隱德(周敦頤《愛蓮說》) ,陶潛以菊自比,寄托其不同凡俗的隱逸情趣:《飲酒 其五》參考資料四頁 7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 其七》參考資料四頁 7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松有節操,陶潛喜以孤松自比,寄托其卓然不俗的人格:《歸去來兮辭》參考資料四頁 15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飲酒 其八》參考資料四頁 7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陶潛與松菊: 龔自珍《雜詩》陶潛酷似卧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松菊的君子之風,反映在陶潛那定跡深棲,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的人格上。

陶潛的為父之道初為人父:《命子》三千之罪,無後為急。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讓孩子生活溫飽之餘,還希望與孩子長相廝 守生活安樂:《歸去來兮辭序》耕植不足以自足,幼稚盈室, 故求為彭澤令《雜詩其四》參考資料四 頁 11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時運》悠想清沂,童冠齊集,閒詠以歸。

以家族的悠久歷史和顯赫業績策勵下一代:《贈長沙公並序》 參考資料四 頁 1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始自總髮,至於知命,行不苟合,言無誇矜;未嘗有喜愠之容。好酣飲,逾不多亂;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

對兒女的愛與期望:《與子儼等疏》使汝等幼而饑寒,……汝輩稚小家貧,每役薪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命子》參考資料四 頁 1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責子》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三十,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自然質樸以外的戲謔之趣嘲弄不顧個人質素只以門第出身取人的陋習:《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柳樹,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對個人不得志的境遇的調侃和自嘲:《挽歌詩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擾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理智挑戰情感,充滿諧趣戲謔:《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華門裏。好味止園葵,大歡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正話反說,莊言諧語不是陶潛作品的主要特徵,但他的戲謔諧趣藝術風格顯得十分自然巧妙,值得欣賞。

追踪陶潛的參考資料:《陶淵明懸案揭秘 》王定璋 四川大學出版社

• 提出很多與陶潛關係密切的懸疑問題,如身世、思想、審美追求。• 有助啟發設定追踪的切入點。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 王國瓔 允晨文化

• 研究陶潛其人其詩,綜合整理陶潛作品的主題內涵及情懷意境。• 讓讀者對陶潛詩文之獨特風貌,有進一步了解,並對陶潛既單純又複雜,既灑脫又執着的人格性情,有深一層認識。

《文化視野中的陶淵明 》 王守國、衛紹生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探討陶潛的人生態度、人生理想、仕途起落、農耕生活。• 研究陶詩的藝術風格,陶潛與隱逸文化、田園詩派以及與音樂、松菊、酒文化的關係和影響。

《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與中國閒情》韋鳳娟 中華書局• 肯定陶潛的儒道風範,入世深而出世遠。• 道家逍遙自適的人生哲學和儒家「樂亦在其中」的生活信念,造就了他的生活境界、人生觀念、風神氣質。• 體現了閒情文化的特質。

《陶淵明和他的詩賦 》周振甫 江蘇教育出版社

• 作者以陶潛的作品梳理了他的一生。• 展示了陶潛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及其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文風。

參考網頁•有關陶潛網站

– http://www.chinapage.com/– http://www.poyanglake.com/– http://www.guoxue.com/

•相關資料•陶潛的詩歌•陶潛詩文作品•陶潛的生平思想•陶潛的文學成就

工作坊:分組設計單元框架工作坊:分組設計單元框架「古典作家追踪─李煜」 「古典作家追踪─李煜」 或 或 「「古典作家追踪─陶潛」古典作家追踪─陶潛」

一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柔弱多情:兄弟情、夫妻情、故國情、其他 •帝皇之樂:沉醉歌舞中、嬌妻相伴•帝皇之苦:體弱多病、痛失妻兒、家國滅亡、 淪為臣虜•詞裏禪意:嚮往佛家出世生活、佛家空與靈的 意境•借月抒懷:營造氣氛、象徵美好生活、反襯處 境的孤清 •夢中情懷:男女之歡、離別之情、亡國之痛、 故國之思

李煜趙匡胤: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虜也。李煜詩以感懷題材最多,寫來真切感人:《悼詩》、《輓辭》(悼念仲宣和大周后)李煜詞以亡國為界分前後兩期。

前期詞(與花間詞一脉相承,或反映宮廷生活,或表現男女相思,流露出一種愉悅歡快的感情): 《一斛珠》

後期詞(對故國的懷念,對往事的追懷,是在夢境和淚水中渡過的,詞風哀婉悲涼,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否定):《浪淘沙》

介於兩期之間(有着濃厚的沉鬱氣氛,流露出焦灼情緒):《清平樂》

袁行霈:李煜亡國前後的詞呈現不同的面貌。前期詞主要宮廷生活的反映,雖然在藝術上已經顯示了一定的才能,但內容空虛作風淫靡,和花間詞並無多大區別……李煜後期由於身份和生活的變化,詞風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時候的詞完全脫去了宮廷生活的氣息,而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悲傷。

一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陶潛有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嗎?• 飲酒與詠酒• 陶潛的歸田生活• 詩酒以外惟愛松菊• 陶潛的為父之道• 自然質樸以外的戲謔之趣

陶潛思想性格:儒家─出仕 行不苟合─歸田現實生活:家境貧困─需要出仕 薄有田產─可以歸田憎惡仕途腐朽惡濁─決心歸隱看到農村淒涼凋敝,體會農民艱苦飢寒是以有暴露農村淒涼凋敝和農民艱苦飢寒的作品大濟蒼生─ 儒撃壤自歡─ 道

•作品表現意氣慷慨有志用世:《讀山海經》(猛志固常在)•作品表現高潔的情操,決不與世俗同流合 污:《擬古。其八》(少時壯且厲,撫劍 獨遊行……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感士不遇賦序》裡陶潛嚮往的真誠、淳 樸就是這高潔的情操;當時要保持這種真 淳,就只有歸耕。

‧不能同流合污,孤介的行為,讓詩人仿若失群鳥:《飲酒。其四》,最後只有孤松才可供他棲宿,淳樸的田園生活才是他的歸宿。•作品表現胸襟開朗,熱愛自然,安於恬淡平靜的生活:《歸園田居》、《飲酒。其五》

•作品表現平易近人,愛交朋友,有極深厚的感情:《歸園田居》、《移居》、《擬古。其一》、《答龐參軍》

試就你對李煜 / 陶潛的認識、課程的理解及一般高中學生程度,與組員商討設計追踪李煜 / 陶潛的框架• 可參考示例• 請設計教學環節主題及選取相關的學習材料• 寫出教節的分配,每個選修單元約有 33節• 設計一個評估活動(下列兩項任選一項)

–促進學習(進展性評估)–檢視學習成果(總結性評估)

匯報及分享匯報及分享

評點及總結

單元框架設計:古典作家追踪─李煜• 教學環節一:亡國之君• 教節: 1-4• 學習材料:《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自讀】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講讀】• 學習內容:了解李煜的生平、時代和作品的分期,認識 李煜作為一國之君所經歷的奢華與痛苦。同 時,初步了解李煜的作品的主題。 •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二:歌舞昇平,婦人為伴• 教節: 5-12• 學習材料:《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講讀】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導讀】 《一斛珠》(曉妝初過) 【講讀】 《菩薩蠻》(蓬萊院閉天台女) 【導讀】 《長相思》(雲一緺) 【自讀】• 學習內容:透過賞析李煜前期的作品,體悟作者作為皇 帝所過的奢華生活,以及作者筆下的婦女形 象。•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三:體弱多病親人離世教節: 13-18• 學習材料:《病中感懷》 【導讀】 《飲病起題山舍詩》 【講讀】 《悼詩》 【自讀】 《輓辭兩首》 【講讀】 • 學習內容:賞析李煜不同的作品,了解其作為帝皇的悲 痛,領體悟其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四:國家滅亡淪為臣虜• 教節: 19-30• 學習材料:《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 【自讀】 《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講讀】 《望江梅》(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講讀】 《望江梅》(多少恨,昨夜夢魂中)【導讀】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導讀】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自讀】 《子夜歌 》 (人生愁恨何能免) 【講讀】 • 學習內容:賞析作家亡國後的詞作,體悟作家的亡國之 痛,認識其作品的風格。• 評估活動:着學生就本環節所研習李煜的作品分組討論李煜 晚期詞風,印證王國維所說:「詞至李後主 …… 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並匯報討論成果

• 教學環節五:總結• 教節: 31-33• 學習材料:• 學習內容:總結李煜的作品特色和文學作品• 評估活動:

總結性評估以「帝皇的苦與樂─李煜的心路歷程」作專題研習學生可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完成,內容應包括以下各項:

– 從不同時空、角度探討李煜的思想感情、心理變化,如為人喜好,人生價值,尤其是他的政治態度和得失等– 學生須自擬子題,蒐集相關的作品和資料,加以分析– 每一子題下均須援引不少於三篇李煜的相關作品,加以說明並評述

透過撰寫專題研習,衡量學生理解、賞析、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 可根據以下準則,檢視學生的表現:• 對作家的認識• 對作品的體悟• 選材擬題的能力• 從不同角度賞析並評論作家的思想特質及其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色,並有個人的見解• 表達清晰、精要、流暢

單元框架設計:古典作家追踪─陶潛• 教學環節一(早期抱負):意氣慷慨、寧靜淡泊 愛讀書、愛自然、愛家國的性格• 教節: 1-4• 學習材料:《擬古‧其八》(頁 10)【講讀】 《雜詩‧其五》(頁 11) 【講讀】 《命子‧其四、五》(頁 2 ) 【自讀】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附加)【自讀】 《與子儼等疏》節錄(附加) 【導讀】 《五柳先生傳》(頁 17) 【導讀】• 學習內容:認識陶潛所處的時代、家世和性格,引導學生思 考作家的出身、際遇、個性和他的作品的關係•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二(違己交病,守拙歸田):為官與歸田的心理矛 盾決心歸隱田園• 教節: 5-11• 學習材料《飲酒‧其十六》(頁 8 ) 【導讀】 《歸去來辭並序》(頁 16)【講讀】 《飲酒‧其十九》(頁 9 ) 【導讀】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頁 5 )【講讀】 《歸鳥》四首(附加) 【導讀】• 學習內容:了解作家對現實和理想的抉擇,透過賞析作品中 的矛盾情懷,讓學生深入體悟作家的人格•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三(歸田的生活):歸田的愉悅以外也 體會農村的凋敝和農民生活的飢寒教節: 12-24• 學習材料:《歸園田居》五首(頁 2,3) 【講讀】 《飲酒‧其五》(頁 7 ) 【自讀】 《移居二首》(頁 4 ) 【自讀】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頁 5 ) 【導讀】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頁 6 ) 【導讀】• 學習內容:賞析作家歸田生活的不同作品,了解作家的想感 情, 領會作家的歸隱養真的人生態度• 評估活動:着學生就本環節所研習陶潛的作品分組討論─陶 潛田 園詩的題材和特色,並匯報討論成果

• 教學環節四(固窮守節的道德情操):晚年貧困,終其達觀知命的一生,也展示了他對美好社會的渴求• 教節: 25-30• 學習材料:《飲酒‧其九》(頁 7 ) 【自讀】 《飲酒‧其十六》(頁 8 ) 【重讀】 《有會而作 》 【講讀】 《詠貧士其七 》 【講讀】 《感士不遇賦並序》(頁 14) 【導讀】 《桃花源詩並記 》 【導讀】• 學習內容:賞析作家晚年的作品,了解作家貧病交加又沒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的生活處況,體悟作家憤慨寂寞的情懷• 評估活動:

• 教學環節五:總結• 教節: 31-33• 學習材料:• 學習內容:總結陶潛的作品特色和文學成就• 評估活動:

總結性評估以「陶潛的魅力」作專題介紹陶潛其人其事學生可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完成,內容應包括以下各項:

– 從不同角度描述陶潛的魅力,如為人,喜好,人生價值,思想感情,處世原則,政治態度等– 唯內容不多於五項不少於三項– 每項均須援引不少於三篇陶潛相關作品,加以說明並評述

透過撰寫專題介紹,衡量學生理解、賞析、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可根據以下準則,檢視學生的表現:• 對作家的認識• 選項的能力• 對作品的體悟• 從不同角度賞析並評論作家的特質及其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色,並有個人的見解• 表達清晰、精要、流暢

設計單元組織框架的過程 得心應手? 困難重重? 值得記取的是。。。。。。

試從學生的角度想一想: 這個設計 有趣? 適切? 能獲取學習成果?還有更有趣更適切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