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韵 - nnwb.com · 原句 为“勿以恶 小 ... 这是一幢6层高的住宅楼,一个单元...

Post on 19-Jul-2018

4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亲情如山

人间百态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值班主任/韦玮 编辑/李宗文 版式/盘美艳 校对/黄彩莲 组版/蒙丽云

24副刊·绿韵

本版征集散文原创稿件,可以怀旧抒情,亦可感悟人生。题材不限,要求内容健康、文笔精美、风格独特精致。 欢迎踊跃来稿。

投稿须知:

1.字数在1200字以内,作者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

2.信件投稿请自留底稿,20日内未见刊用可自行处理。

3.本版拥有对来稿进行修改的权利。

4.来稿请附作者真实姓名、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方式:

1.信件投稿:南宁市青秀区云景路28号南宁日报社《南宁晚报》5楼文体部。

邮编:5300292.Email:nnwbfk@163.com,

标题请注明“绿韵投稿”。

绿韵绿韵

征 稿

绿,象征萌芽

与延展;韵,传递

雅致与意境。萌

芽的心绪,悄然生

长轻盈而至;雅致

的文字,荡漾心海

荡涤尘埃。

本报地址/南宁市云景路28号 邮编/530029 印刷/南宁日报社印刷厂 电话/5530576

善小而为,出自典故。原句为“勿以恶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

以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

不去做”。

有一则善小而为的故事,讲的是北京大

学老教授季羡林先生。在新学期的新生入

学时,一个新生把季先生当成了老工友,让

先生帮忙看行李,先生很坦然地答应了这个

同学。开学典礼时,该新生猛然发现,原来

昨天的“工友”是大名鼎鼎的季先生。

名人善小而为的故事被人传颂,普通人

善小而为之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朋友讲

述他安装灯泡的小事儿,让人听后触发不少

人生的感想。

这是一幢6层高的住宅楼,一个单元总

共住 12 户人家。住宅楼建于 20 世纪 90 年

代,只有步行楼道。朋友住在顶层,每天上

下楼经过他人门口。楼道里安装有感应灯,

方便人们夜里上下楼。这幢楼房是单位的

宿舍,因而路灯等由单位安装和维护。然而

有一天,单位取消了这些福利,物业管理又

跟不上,这幢楼便成了无人管理的“盲区”。

偏偏这个时候,五层楼道的路灯坏了。

朋友发现这是很小的事儿,把烧了的灯

泡换掉才花一元钱,于是不声不响地自掏腰

包把新灯泡换上。这一换无人知道,啥事也

没发生过一样。不料,不久这只灯泡又烧

掉,朋友第二次换灯泡,却引发了一系列事

情。

那天,朋友爬上楼梯扶手换灯泡时,恰

巧五楼一户人家开门出来。

“哎,单位指派你负责换灯泡?”五楼大

哥诧异地看了一眼,开口问道。

“没有呢,是我自个儿弄的,方便大家。”

朋友笑道。

“好,好!既照亮了我们,同时也照亮了

你自己——谁叫你们家也要路过我家门口

呢。”那位大哥跟朋友挺熟,说话带有点幽默

味道。

恰在这时,换灯泡的朋友其妻子从外面

回来,刚好看见了这一幕,而且清楚地听到

了五楼大哥说的话。

回家关门后,朋友的妻子一脸严肃地

问:“为什么把灯泡装到人家的门口去了?”

朋友干笑着答:“人家不是说了吗,咱们

也要经过他家门口。”

朋友妻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各人自

扫门前雪,凭什么你装灯装到他家门口,他

还说也照亮咱们回家的路,这明摆着是吃力

不讨好的事,你闲着蛋疼呀!”

朋友的妻子越说越离谱,甚至还怀疑老

公是否动机不纯,觊觎别人家老婆的美色,

不然怎么这么积极地为他家服务。

此后,朋友再也不敢公开换装灯泡,而

是趁四下无人时悄悄干活儿。然而再小心

也有被发现的时候,好在都是被五楼那户大

哥看见,要是再被朋友妻子发现,那朋友家

就不得安宁了。

事说至此,应无下文。可是生活偏偏丰

富多彩,朋友说善小而为给他带来了大福

利:五楼那位大哥特地上门提供了一个重要

信息,让他的孩子考取了一份好工作。这对

于朋友一家而言,可是解决了头等大事。

时间回到 1998 年 3 月底,高考倒计时

100天醒目地挂在校园里几个显眼的位置。

学校为了营造氛围,分别召开了一系列的动

员会、誓师大会、家长会,突然感觉到自己是

多么的重要,市领导、教育局、学校、家长都

把重任托在自己肩上,同学们都铆足了劲

头,挑灯夜战蔚然成风。

就是在这样备考冲刺的关键时刻,爸爸

从 70 公里之外的家里,风尘仆仆地骑着摩

托车给我送来了一个保温水壶,里面装满了

妈妈准备好的鸡汤。看着我狼吞虎咽吃喝

的样子,爸爸若有所思。缓缓地向我讲述家

里的近况,讲大哥在大学里的出色表现,在

另一所高中读高二的妹妹学习进步,家里荔

枝果园丰收在望,农作物长势喜人,猪狗牛

羊六畜兴旺,镇上的水果摊销量有所提升

……说着说着他突然话锋一转,谈到即将到

来的高考,谈到我的志愿。其实我心气也不

低,跨长江过黄河是我的目标。爸爸很认真

地说,我希望你报考广西财专,它是广西的

“小清华”,将来回到北流进财税金融系统工

作都可以。按你的成绩绰绰有余,多注意身

体,学习就不用那么刻苦了。

我当时就懵了,怎么有这样的爸爸,关

键时刻让我消极抗战。我端详着眼前的爸

爸,还不到 50 岁的年纪,但头发已经花白,

背似乎也有点驼了,依然是用长期以来殷切

的目光看着我,很有朱自清笔下父亲的形

象。为了家庭的生计,奔波劳碌,付出比别

人多几倍的汗水,只是为了能筹得够学费供

三个孩子读书,只要能赚钱的活他都接,他

的工种很多很多:水果摊贩、建筑工人、木

工、采石工人、理发员、养猪养牛养鸡鸭鹅、

种果树种花生辣椒红薯,甚至砍柴卖。爸爸

自我懂事以来,都在灌输着“知识改变命运”

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宁愿自己受累,也不

让孩子们吃苦。还没上战场,就叫我如此低

调,心虽然有不甘,但我还是服从了父亲的

“安排”,因为父亲是我最大的信仰。

接下来备考的日子,看着别人的忙忙碌

碌,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别人在跑步,

而我在散步。1998年的高考堪称是很严峻

的高考,录取率很低,竞争很激烈,老师常用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比喻。同届的同学

后来戏称生不逢时,因为第二年大学就开始

“扩招”了,扩招后相对来说,考大学容易得

多了。因为我有了爸爸的“安排”,也没太把

高考放在眼里,轻轻松松波澜不惊地达到了

爸爸给我指定的目标,顺利地走进了这所广

西财经人的摇篮。

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认为爸爸下了一着

妙棋。长子聪敏,远赴他乡,科技报国。而

我这个次子,天性愚钝,身体孱弱,不宜拼

命,以退为进,留在小县城,能伴父母左右,

享天伦之乐事,足矣。

善小而为

潘朝阳

那一年高考

书法赏析

牧歌

【作者简介】方学平,笔名方夫,上世纪 70 年

代生于湖北,系广西作家协会、广西书

法家协会、广西诗词协会等多家协会

会员。出版有诗集《飘逝的金子》《最

后的麦子》,编辑出版文学作品集 3

本;发表书法作品 10 多幅,并两次在

全国书赛中获奖。

方学平书

开卷有益

福缘善庆

《滁州西涧》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