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Post on 04-Jan-2016

4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各地武装起义和革命时机成熟. 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政党. 1905 年 东京.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革命派 《 民报 》. 思想论战. 要不要实行 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要不要 革命. 保皇派 《 新民丛报 》. 1905. 各地武装起义. 湘赣起义. 1911. 镇南关起义. 同盟会. 武昌起义.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州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革命命政政党党

19051905 年 东京年 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纲领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派《民报》思思想想论论战战

保皇派《新民丛报》

要不要 革命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各地武装起义和革命时机成熟

同盟会

1905各地武装起义

湘赣起义镇南关起义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州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起

1911

1905年 8月 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画)

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1905年 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07年中国同盟会会员黄景南写的入盟誓书

近时志士,舌敞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 革命毕 其 功 于 一 役 。 ——孙中山

革命派和立宪派论战的部分文章汇编——《立宪论与革命论之激战》

同盟会以“军政府”署名发表的重要文章《谕保皇会檄》

1906年 4月,《民报》第三号号外发表《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同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1907年 5月潮州府黄岗起义

1906年刘道一等同盟会会员领导、发动了萍乡、浏阳和醴陵的武装起义。图为领导人刘道一。

1907年 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1907年 7月,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江绍兴发动起义,不幸事泄被捕,于 15日在绍兴就义。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

1907年 12月,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镇南关起义的旧址

起义军攻占的镇南关右辅山炮台。数百名起义军在此与四千名清军激战七天七夜。

1910年 11 月,孙中山在槟榔屿自己住所召集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林觉民

与妻书

黄花岗起义 指挥部旧址——广州越华路小东营 5号

1911 年黄花岗起义中被捕就义的 喻培伦烈士

黄花岗起义领导人之一

——赵声及其遗墨

典型例题

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 )

①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②清政府“预备 立宪”破产

③ 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A . ① ② ③ B . ① ③ 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解析]本题是 1997 年全国高考多选题,此处改为组合式单选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同盟会成立背景的理解,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时间切入点进行分析。同盟会成立于 1905年, 1905 年以后的史实均应排除出去。选项②中的“预备立宪”破产在 1911 年,标志是“皇族内阁”的成立。部分考生把此内容和 19 01 年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内容相混淆,造成错选。还有些考生漏选了“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一项。对于基本史实的时间、前后联系、逻辑顺序,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否则,即使较容易的题也会因史实记忆不清而难以作答。【答案】 B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