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妈妈开微信公号 分享抗疫点滴 -...

Post on 12-Dec-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6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责编:舒展 美编:马超 版式:董超 责校:何红四城 事

出院后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 分享3万多字抗疫日记

31岁的阮方是一名杂志编辑,女儿小七刚2岁。和所有宝妈一样,自从有了孩子,她就不愿意错过宝贝的每一天成长、每一个变化。

1 月 23 日,阮方出现咽痛、发烧、呕吐等症状。第二天是除夕,一家人简单吃了一顿年夜饭后,阮方把女儿交给父母照顾,开始自我隔离。她心存侥幸,希望只是普通感冒,很快就能接回女儿。家人建议她住院,她很抗拒,在日记中写道:“我怕住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我怕赶不上一个月后小七的生日了……”2 月 2 日,因

为症状加重,阮方还是住进了医院,3 天后确诊感染。

去住院的路上,阮方特地到楼下与女儿告别,即使隔着22层楼,也要远远看女儿一眼。小区很安静,奶奶把小七抱到阳台上,一个粉色的小不点在22楼大喊“妈妈”,地上的妈妈一步三回头,眼泪决堤。深夜,阮方躺在病床上写下:“宝贝,为了你,妈妈一定加油,早点康复回来抱抱你!妈妈跟你拉钩,一定会出院,与你一起过2岁生日。”

2 月 17 日,阮方出院,转入隔离。出院后,

她将病中零星记录的 3 万多字经历和感受,整理成 20 篇《软荒荒的抗疫日记》。2 月 22 日,她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公开推送自己的私密日记。

她本不愿意公开日记,但随着病情好转,心情日益开朗。感念医护人员的付出、家人的牵挂,她变得乐意分享自己从恐惧、封闭、消沉到乐观、积极、感激的抗疫历程,希望帮助和鼓舞其他病患。她跟朋友开玩笑:“或许哪天我能产生一篇10万+呢。”

记录与女儿重逢成为爆文 赢得人生中第一个10万+

阮方在四川念大学时,当地同学常把“阮fang”叫成“阮 huang”,阮方便给自己取了“软荒荒”的网名。

《软荒荒的抗疫日记》发出两三篇后,受到媒体和出版社的关注,阮方又受邀开通了个人头条号。“我每天都在追你的日记”“写得太细致、太真实,引起我们情感的震撼与共鸣”“催人泪下、感触良多”……网友的留言带给她温暖。

复工体检那天,阮方把报告单交给查咽拭子的护士,护士问:“你就是那个患病的阮方吧?”阮方很惊讶:“你怎么知道?”护士笑着说:“我们天天看你的日记,大家都知道你了。”

平时没有联系、一直“潜水”的友人也“浮”出来,有的从北京寄来药品,有的在甘肃通过视频为她察看气色。

最让她欣慰的是,日记鼓舞了一名迷茫的大学生。“姐,看了你同病魔做斗争的经历,你乐观积极的态度打动了我。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应聘梦寐以求的工作失利,曾经我变得抑郁甚至想离开人世。你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力量……”阮方截图收藏了这段留言,回复说:“和生命比起来,那些不顺心的事真的不算什么……”

3月4日,阮方隔离期满,回到家中,正好赶上

第二天女儿的2岁生日。看着妈妈做的哆啦A梦生日蛋糕,小七手舞足蹈。6日下午,阮方在头条号上发表日记《与小七的约定》,记录与女儿分开40天后重逢的一刻,2天后阅读量达到104739人次。8日下午,阮方午觉醒来,蓦然看到10万+爆款认证,兴奋地大叫,赶紧告诉父母,爸爸也骄傲地转发给很多朋友。

端午节那天,阮方一家老小团聚,上有年近九旬的外公外婆,下有10个月大的小侄女,四代同堂。“疫情过后,一个都不少,一切如常,或许就是我们2020年最大的幸福。”阮方说。

(长江日报记者胡蝶)

“85后”妈妈开微信公号分享抗疫点滴

网友留言:你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力量

▶午休时间,阮方上个人微信公众号与“粉丝”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胡蝶 摄

阮方离开家时,咿呀学

语的女儿还只会吐出一两个

字;再次回家时,女儿已经能

说连贯的句子。因为感染新

冠病毒,这位年轻妈妈错过

了女儿 40 天的成长期。女

儿生日前一天,她结束隔离,

康复回家,在亲手给女儿制

作生日蛋糕的满足中,回归

生活正轨。

在被病毒折磨的日子

里,阮方写下 3 万多字抗疫

日记。出院后,她开设个人

微信公众号,将日记分享出

来,希望对周遭的人有所帮

助。一名大学生因求职失

利,变得抑郁甚至产生轻生

念头,看了阮方的日记留言

说:“你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

力量,谢谢,真的想为你们做

点什么……”

女儿生日这天的日记

《与小七的约定》,让阮方得

到人生中第一个 10 万+,成

为她第一篇爆款文章。曾经

不经意说出的小愿望,在正

常生活按下重启键不久后,

就这么不经意地实现了。

民法典解读 之总则编

正当防卫中,致他人受重伤,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民法典规定,正当防卫中确定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应首先判定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若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2019年7月底,江某与朋友在一烧烤摊吃夜宵,李某从江某等人的座位经过时碰到了江某,为此发生口角,并厮打在一起。因江某一方人多,李某打不过他们,跑出了夜市摊十多米站着。江某等人看李某没有跑远,就持酒瓶、椅子朝李某追去,李某见状继续跑,后李某躲闪不及被江某用酒瓶打击脑袋,打斗过程中,李某持酒瓶碎片扎伤了江某的大腿,导致江某受重伤。李某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呢?

民法典第181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较之民法通则128条关于正当防卫之规定,并未有太多变化,只是将防卫过当承担责任主体明确

确定为正当防卫人。刑法第20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无论从民事层面还是刑事层面,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要判定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涂娴律师表示,本案中,江某和李某在开始的互殴行为中,双方均有加害对方的故意,故该互殴行为是不存在正当防卫的。

但在李某停止互殴并已跑出双方冲突范围时,李某已停止了加害行为。江某等人则有继续加害李某的意图并实施继续加害的行为,李某为自我保护

用酒瓶碎片扎伤了江某。此时,双方行为的性质已转变,从最初的互殴变

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加害。李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加害人实施了防卫行为,其防卫行为并无不当,依法应认定为正当防卫,无需承担刑事、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致他人重伤,是否承担责任

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其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一、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三、主观具有防卫意识;四、针对侵害人防卫;五、不能超越必要限度。

(长江日报记者耿珊珊)

法律小贴士>>>

成立正当防卫要满足5个条件

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冯璐娟)9 日,“第一届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十大陈列精品奖”评选揭晓,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一抹最羌红——来自禹乡的礼物文创展》入选。该展览以125件(套)大禹文创产品,勾勒出远古时期大禹所处古羌族的文化与生活。

中国水利博物馆联盟于 2017 年11月成立,现有50余家会员单位。第一届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十大陈列精品奖中,共有中国水利博物馆《水利千秋——中国水利史基本陈列》、黄河博物馆《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等多地博物馆的陈列入选。

羌族以红为贵,2018 年4 月,《一

抹最羌红——来自禹乡的礼物文创展》在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出,以《大禹传奇》《西羌画韵》《古羌九宝》《释比文化》《大羌天铁》《禹生石纽》6 个单元为脉络,展陈了 125 件(套)展品,均为系列大禹文创产品,设计来源于华夏古羌文化视觉图案,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远古时期大禹所处古羌族的文化与生活。展厅正中的照壁上,以北川艺术家李云川创作的“大禹治水”油画为背景,展陈空间则利用古建筑分隔为不同主题单元,治水图的元素贯穿始终。除了静态的展品,该展览在开幕式上还曾邀请4位北川青年,身着羌族民族服装,展示了羌笛、口弦、羌舞、释比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品入选全国水利博物馆陈列精品奖

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王永娟)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艺术温润心灵》——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云演季于7月11日启动,7月至9月间与观众“云上相见”,10 场精品文艺节目将每周一演。

云演季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通过线上“云演出”,开展“每周一演”系列活动,连续推出10场,遴选80个精品文艺节目。将通过歌曲、小戏、小品、曲艺、舞蹈及名家名段等表演形式,弘扬抗疫防控、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时代英雄、道德模范等社会正能量,以文艺作品温润

心灵,鼓舞人心。演出中将充分考虑受众的不同需

求,节目编排雅俗共赏,既有专业院团,又有民间团队;既有名家名段,又有草根文艺。不仅邀请了中国戏剧

“梅花奖”得主万晓慧、刘丹丽,“群星奖”得主付群刚等艺术家领衔出演,还有来自一线的优秀战疫志愿者。演出内容涵盖综艺、戏曲、中外歌剧经典唱段、戏剧曲艺、文旅融合、非遗、流行音乐、舞蹈等专场,各显风格。

7 月 11 日 19 时 30 分至 21 时,首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云演出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及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直播,央视频、抖音等平台同步直播。

“红色文艺轻骑兵”云演季今起启动

10场精品文艺节目每周一演

这是大武汉的浴火重生 也是治愈者的疫后新生

长江日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陈立云)11 日,武汉动物园今年新招入的 53 位社会志愿者正式履新,成为市民园长团队的一员。

这批年轻的市民园长,需经过 1个月左右的线上设计、定点讲解、笼舍丰容等专项培训后,才会走马上任,进入不同岗位;如设计者将设计展牌、动物形象绘画等,讲解员将在周末定时定点在全园进行科普讲解,经过笼舍丰容培训的市民园长志愿者则将升级为业余“铲屎官”,为动物制作大餐、做丰容玩具。

武汉市动物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彭少波介绍,这批市民园长志愿者,来 自 各 行 各 业 ,平 均 年 龄 不 到 30岁。考虑到年轻人思维活跃、业务适应能力强、服务热情高,园方近年来加大了对年轻志愿者的选拔力度。

连续 4 年当选武汉动物园市民园长的高秀文说,市民园长团队欢迎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这种志愿服务的理念应该得到传承。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加入的 53 位市民园长志愿者中,有 12人是在读的大学生。大二学生严紫欣当选后很兴奋:“从小,我就经常在家人的陪伴下逛动物园,对动物园有很深的感情。我喜欢看微博,关注了

很多介绍野生动植物的博主。他们的奇特经历也坚定了我成为动物园社会志愿者的信念。”

市民园长志愿者之中还有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郑敏表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平时授课的内容也与动物保护有关。现在,她更希望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为游客讲好动物的故事,为动物带来更多的“福利”。

“市民园长”是武汉公园管理部门首开全国先河的创新举措,该志愿服务团队由全市 30 个公园联合组织发起,旨在探索社会共治模式,针对城市公园的各种难题,尝试让市民担任

“园长”,推动公园管理从政府行为变成市民行动。自 2018 年武汉动物园开展市民园长志愿者招募工作以来,已有300多人参与了这项志愿服务。

市民园长志愿者在岗前培训。 武汉动物园 供图

副教授来动物园当市民园长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