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b3 2019年1月17日 本版编辑 郭瀛潇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胡 茗...

Post on 08-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B3 2019年1月17日

本版编辑 郭瀛潇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胡 茗 热线电话:(010)51895625 E-mail:tdzbs@263.net 艺海拾贝

毅文之“毅”,乃“弘毅”之气也,这是千真万确的,但他生来头角峥嵘,外表孔武有力,并无斯文之相。可说来也怪,他一开口又是风神飒然,俨然儒者。古人说,文人武相,必是异人,这大约是真的。

初识史毅文,是在 2013 年青海扬州书法联展的活动上。那次活动规模很大,影响与意义颇为深远。正是因为那次联展,才有后来书法界“扬州七子”的横空出世,领一时风骚。我事后才知,这次活动的促成,有毅文一半功劳,这让我略感诧异。没想到,毅文兄这样一位“赳赳武夫”,竟对文化活动

如此热心。而在整个活动中,他低调、谦和,甚至没有参展作品。有功不伐,真君子之风也。

说毅文是“赳赳武夫”,并无贬义。毅文出身行伍,后又长期供职于南京铁路公安处扬州站派出所,实为“武官”。据说他在工作上表现突出,获誉颇多,在同行之中,亦颇受敬重,这是有口皆碑的。而且,毅文性情豪迈,不拘小节,喜欢在酒局上吞云吐雾,天南地北神聊海侃。这难免让人觉得粗率。

然而,有一次一个偶然的细节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那次聚会,毅文偕夫人而来,时值初夏,天气渐热,而他的夫人却头戴一顶帽子。毅文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在我耳边说他夫人患病初愈,让我不要对她的装束感到奇怪。没想到毅文的心思如此细腻。

毅文兄还是个孝子,每次看到他与老母亲的合影,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幸

福笑容,我便很感动。有一年春节前,老太太给他写了四个字“平安是福”,他恭恭敬敬地裱挂起来,晒在朋友圈中,大家看着也觉得幸福。

原来,毅文兄刚直的个性之中,隐藏着细腻的心思。从毅文的外表来推断,他的书艺似乎应该是粗头乱服的狂态。而实际上,毅文运笔,濡墨挥毫,从容而为。一字字、一行行,字字照应,行行管领,既富于对比变化,又暗含协调统一。恰如清代包世臣 《安吴论书》 所云:“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他的书写姿势也很优美,或如行云流水,徐徐行笔,或如疾风骤雨,运笔如飞。

毅文兄的祖籍在安徽宣城,生来便与笔墨不可分割。他从小临池,自唐楷入,不久便上溯魏晋,钟情二王、颜、米。他的行草,本于二王、鲁公,又融合他家之法,写得沉雄野逸、自然洒脱。二王的中正,米癫的奇崛,在其笔下得到了极好的融合和统一。他的用笔沉稳有力,提按转折,运斤成风,如演奏胡琴一般,富有节奏和韵律之美。

古人云:“不由灵台,必乏神气。”我觉得毅文于此有很深的体会。前几年,他的夫人在他的指导下习书,以颜真卿 《勤礼碑》 入手,日临一课,满纸方正。后来又临兴福寺半截碑,毅文每次的点评都是“要厚、要厚”,方正、厚朴,难道不是毅文性情的自然流露?而在他身上,“字如其人”也表现得恰如其分,奔放激越的情感常常化作本性狂泻的点线,纵横隳突时出意外,大小错落不计工拙。状态饱满时,那种真力弥漫、荡气回肠的气度神采,端的是动人心魄。

近年来,毅文兄挥翰之余,又旁涉丹青。确切地讲,是用水墨表达一种人生况味。这些画,逸笔草草,不求技

法,写意而已,再加上他的题跋,庄谐杂陈,竟别有一番趣味。刚开始,朋友们以为他只是心血来潮,一时遣兴,谁知他一发不可收拾,乐此不疲。其实这并不奇怪,毅文兄在来扬州之前,一直跟从安徽书画名家刘廷龙先生游学,后正式拜入其门下。刘廷龙先生书画兼修,名满江南,可见毅文兄书画一脉,其来有自也。

毅文兄的水墨画,虽是游戏之作,但我却看出了虚静超逸。有次,毅文画了一幅 《寒儒》 图,一介寒士,侧面伫立。题曰:“故人好比秋林叶,一日秋风一日疏。”画面中虽无配景,但天地之寥廓,无尽的萧索,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想,久处纷纭境中之人,断画不出这超然的意境和滋味。当然,毅文兄并不一味清淡,清淡之中,也偶有波澜。绘画是一种心灵产物,当酝酿的哲思涌动,便是他心中翻涌的浪花。

中国古代对书法家的评价一贯主张“先文而后墨”。我觉得,毅文身上有一种传统文士的情怀。所以他并没有把书法仅仅当作是一种“写字”的行为,而是当作一种文化修为来看待。这种心态,使他并没有汲汲营营地去参加各种书法赛事,而是把每天提笔写字当作一种生活常态。闲时看看书,读读帖,喝喝茶,与三五好友谈天说地,时时收获愉快的心情,这便是毅文理想的休息状态。

写字是件寂寞事,一笔一画都来不得虚假和偷懒。正所谓,潜心习古道,甘苦两心知。然而毅文兄却以书画为乐事,在不知不觉中,其书法面目日新,其书艺境界日高。看他整天临池不辍,寄情于笔墨纵横之中,又不顾一切地扑在名家古帖上临摹的样子,就知道毅文兄化茧成蝶已为期不远了。

本文图片均由求之提供

伴着激昂的旋律,怀着激动的心情,合肥铁路公安处走过了十载芳华。近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合肥铁路公安处成立十周年颁奖晚会在合肥隆重举行。上海铁路公安局、安徽省公安厅、合肥铁路公安处及合肥车务段相关部门领导、部分立功模范民警代表和合肥站、合肥南站等单位部分职工代表参加了此次晚会。

大合唱 《前进!合铁公安》 是晚会的开场曲,参演职工把 10 年的情感融入每一句歌词,嘹亮的歌声响彻会场,宛如奔腾的黄河般激情澎湃。一首 《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诗歌朗诵,回顾了合肥铁路公安处十年风雨历程,让广大观众看到了千余名铁警忠诚无悔的勇敢担当。由合肥铁路公安处女民警同合肥动车段

“动姐”共同演绎的 《潇洒女警》 展现了铿锵玫瑰的巾帼风范,她们英姿飒爽的表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合肥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编排的舞蹈 《守护平安》 中,演员手持金色盾牌,以忠诚为魂、勇气为骨,守护旅客平安,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芦花》 美妙的歌声在会场流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深地沉醉在这婉转悠扬的歌声里。晚会最后,全场人员起立合唱 《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合肥铁路公安处来说,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回首过去,合肥铁路公安处不断茁壮成长。展望未来,合肥铁路公安处将在追梦的路上奋勇前行,守护人民平安。

图为颁奖晚会现场,由罗震提供

十载芳华守护平安十载芳华守护平安■罗 震

潜心向古道寄情笔墨中——铁警史毅文的为人与书艺

■求 之

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正是这首由德国诗人卡尔·贝克

所写的诗歌激发了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灵感,他根据此诗每段最后的那个重复句创作出了久负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蓝色多瑙河》。

当这一作品的音乐响起,我仿佛又回到了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光,回到那火热的青春岁月。

那是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的操场。脚下是黑色沥青小石子铺就的跑道,身边是一组组健身器材,远处总有一群男生在奔跑、踢球、欢笑。在相对僻静的拐角处,挺立着几棵高大笔直的法国梧桐树,阔大的叶片繁茂苍翠,树阴斑斑驳驳,一丝丝、一缕缕的阳光散射开来,形成了五彩的锦霞。锦霞中,一群女生正跟随 音 乐 翩 翩 起 舞 。“ 一 、 二 、 三 ”

“一、二、三”,节奏明快而富有律动,一支圆舞曲的动作被化整为零,看上去却依然连贯、流畅。领舞的老师虽已年过五十,可身材修长、挺拔,曼妙、优雅的舞姿是那样气韵饱满,让人过目难忘。梧桐树叶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亮光,微风拂过,那些亮光不断地跳跃闪烁,水波般荡漾出梦似的迷离……

这就是我第一次聆听 《蓝色多瑙河》 时的情景。那是大二,正值“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的大好时光,一切都像那法国梧桐一样,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呈现出青葱亮丽的色彩。我们当时选修了舞蹈课,上第一节课,舞蹈老师就为我们示范了以 《蓝色多瑙河》 为背景音乐的华尔兹,她那轻盈、飘逸的舞步瞬间征

服了我们。从那天开始,我们就喜欢上了这支风靡世界的舞曲。是啊,它多么适合青春的心态和节拍:昂扬,热烈 , 奔 放 , 朝 霞 般 明 媚 , 鲜 花 般 旺盛 , 即 使 面 对 狂 风 暴 雨 , 也 毫 无 惧色,一往无前。

这支圆舞曲以典型的三拍子节奏贯穿,音乐优美动听,旋律酣畅,充满生机与活力,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们的自信,让我们这些进入大学不久、丑小鸭似的小女生们领略到了书本之外的另一种美,也使我们张开了幻想的翅膀,感受到了庸常、苟且之外的浪漫、诗意和远方……

旋转,跳动,我们仿佛化身为美丽的白天鹅,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起舞。阳光从梧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洒在我们的脸上、身上,点点光影随着音乐的节拍跳动、闪烁,那是青春的光与影,也是诗意与远方的召唤和鼓舞。

没有条件在练功房上舞蹈课,老师就让我们自由想象,设想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盛大的宫廷或者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于是,这支华尔兹便被我们跳得有模有样。再后来,它就成了我们中文系女生的保留曲目。周末,我们也常常会在陕师大的舞会上听到这支熟悉的曲子,每每听到它,大家总是会心一笑,往往等不及男士邀请,就牵着女伴的手飞快地跑进舞池。

灵动的节奏,飘飞的衣袂,轻柔的呢喃,强劲的重音……舞步是那样轻盈、美丽,情绪又是那样热烈、明亮……在这旋律优美、感情奔放、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度过了美好难忘的大学时光。

那是青春最美好的时期,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浮云一别,静水流深。转眼,青春已成绝响,只有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与梦想,陪伴我们走过那一段温暖、舒心旅程的 《蓝色多瑙河》 依然明媚、澄澈,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知道,一首乐曲记载的只是一段往事,但我相信,它所唤起的情感和记忆却会被永远保留下来,丰富并且滋养我们。

多瑙河里流淌的青春往事■王丽一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国产电影、进口影片争奇斗艳,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每每看到那些成就,我就想起 40 年前,那个我看电影最多的年代,那个有场合有氛围的观影年代。

1966 年,我读小学三年级,对电影几乎还没什么概念。六一儿童节,我们在学校组织下观看了 《花儿朵朵》《红孩子》 几部影片。 1976年到 1979年这 4年间,是我看电影最多的时期。那时候,只要听说有电影可看,整个人就一直处在兴奋状态中,干什么都兴致勃勃。这也许就是精神食粮的作用吧。那时,我的父母在铁道部工作,工会几乎每周都播放电影,二七剧场、三里河文化宫、红塔礼堂、京西宾馆、公安大学礼堂都是我最常去的观影场地。

1977 年初,我从插队的北京郊区农村被招工到北京车辆段,成为一名车电钳学徒工。得益于“大三班”的倒班工作制,我有了更多时间去看电影。有一次,我和同是上三班倒的同楼同事一起在北展剧场看了场通宵电影。我记得当时带了水壶、面包,剧场外面提供热水。电影内容早已忘记,但当时的观影气氛和兴奋感永远不会忘记。待电影结束走出剧场时,已是晨曦微露,头班公交车已在街上行驶,因是电影散场,那条马路很是热闹。

1978 年初,我考入了北方交通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那时北方交大有一个大礼堂,北京的其他院校只要有电影拷贝,都愿意到北方交大放映,我们这些北方交大的学生,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时,我们不懂电影类型,不挑导演,不追明星,不挑场地,只要是电影都觉得好看,看完以后还兴奋好几天,不断回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我们看得最多的是故事片,但戏剧片、动画片同样精彩。记得第一次看 《大闹天宫》,虽然对小说 《西游记》

中“金猴奋起千钧棒”记忆犹新,但影片中生动的情节、灵动的画面,既幽默诙谐又富有哲理的对白让我无比激动,电影放映结束好一会儿,我还呆坐在座位上沉浸在电影里。戏剧片也是从那时才接触到的。经典的越剧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自是不必多说,连地方戏剧吕剧 《姐妹易嫁》 也看得如醉如痴。

要说那时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当属《白求恩大夫》,《纪念白求恩》 这篇文章我们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当这一耳熟能详的人物出现在银幕上,感觉完全不一样。吴雪、英若诚等演员用朴实无华的表演展示了白求恩成为反法西斯国际主义战士的心路历程和光辉一生,影片中所有情节都安排精当,细节真实,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极为出彩,堪称经典。

众多优秀电影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并让我们逐渐感受到电影带来的震撼心灵、颠覆认知、荡涤灵魂的作用。上大学后,看完一部电影,晚上熄灯后的“卧谈会”内容就丰富很多。通过电影,我们会无限延展话题:谈人生、谈未来、谈情感。看了《家》和《青春之歌》,我们大为惊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居然和看小说时头脑中虚构的人物一模一样?看了《屈原》,我们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反思;看了 《早春二月》,我们聊到知识分子的弱点;台湾电影

《家在台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大利电影《警察和小偷》《偷自行车的人》 让我们认识了西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也了解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由来;致远号的悲壮、虎门销烟的惊险、中国赛马曲的嘹亮……好电影太多了。

电影是百姓最普通的艺术享受,现在的中国电影与 40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唯愿中国电影蒸蒸日上,好电影更多、看电影更方便。

怀念看电影最多的年代

■杨

我的爱好不多,看电影算一个。现在看电影太方便了,

电视上有好几个电影频道,一有时间,我总是看电影。然而

我始终觉得,看电影需要合适的场合和氛围。大概许多人聚

集在同一处,共赏电影,同悲共喜,才是观影的正确方式

吧。除了正规影院,大礼堂、大食堂、大操场,甚至农村的

场院、打谷场,都是看电影的绝佳场所。我曾在原铁道部食

堂里站在凳子上看完了 《天山上的红花》。这两年,我很少进影

院,但一些精彩的大片还是在电影院观看,不然观影效果会大打

折扣。

为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近日太原北站举办了“唱响新时代”歌手大赛暨高铁原创歌曲传唱活动。来自该站12个车间的96名参赛选手经过预赛、复赛激烈角逐,最终20名选手取得名次。图为参赛选手在台上表演。

朱晋宇 摄

史毅文画作。

史毅文书法。

史毅文参加送“福”活动。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在近日举办的记者会上透露,四川省川剧院代表剧目 《白蛇传》 等多部传统戏曲将亮相第二届台湾戏曲艺术节。

据介绍,《白蛇传》 由旦角和武生分别穿插扮演,巧妙展现仙怪变形的法力,剧中包含多种高难度川剧绝活 , 诸 如 变 脸 、 踢 慧 眼 、 吊 打 、 托举、站肩等。此外,四川省川剧院还将 带 来 脍 炙 人 口 的 经 典 折 戏 , 包 括

《六 月 雪》《赠 袍 跪 门》《杀 狗 惊 妻》《包公赔情》 等,展现川剧扎实绚丽的剧艺风华。

另外,来自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的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 将以小剧场形式一展传统粤剧的现代风貌。

台 湾 传 统 艺 术 中 心 主 任 陈 济 民说,本届戏曲艺术节以传统艺术为根基,引进各地不同剧团,为两岸戏曲剧团展示各自艺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台湾民众对川剧都很熟悉,对川 剧 里 的 很 多 绝 活 都 有 浓 厚 兴 趣 ,希 望 两 岸 戏 曲 艺 术 界 通 过 这 个 平 台深 入 交 流 , 让 两 岸 民 众 互 相 学 习 互相欣赏。

据介绍,本届戏曲艺术节囊括歌仔戏、京剧、川剧、粤剧、客家戏、豫 剧 和 传 统 掌 中 戏 等 10 多 个 剧 种 ,上 演 15 部 剧 目 , 分 为 “ 戏 曲 台 湾 ”

“戏曲经典”和“戏曲未来”三大系列。其中,“戏曲台湾”系列用戏曲讲述台湾故事,关注当地人文、历史和女性话题;“戏曲经典”板块吸纳其他地区优秀传统戏曲剧团;“戏曲未 来 ” 主 要 以 小 剧 场 形 式 演 出 , 探寻 传 统 剧 团 如 何 在 新 时 代 开 创 清 新风貌。

本届戏曲艺术节将于 3 月 28 日开幕,持续至 6月 2日,其中内地和香港剧团将分别于 4月和 6月在台湾演出。

多部传统剧目将亮相台湾戏曲艺术节■杨 慧 章利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