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wikipedia, second life, and beyond

Post on 25-May-2015

5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Blogs, Wikipedia, Second Life, and Beyond

Chapter 5  Wikipedia: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Chapter 6 The palimpsest of human Knowledge: Wikipedia and Beyond

S101670008Wallace

Wikipedia 一種知識的再現 ,與傳統的百科全書是一種強調掌握當前被接受的知識「本身」不同。Wiki的生產模式就是一種 produsage的生產模式:開放參與,讓所有的人均可參與編輯

公民新聞學透過其報導,足以引發更多的公民審議( public deliberation)

共創及共管知識則是 produsage的核心

作者在本章選擇Wikipedia作為分析的個案,理由:是第一個網路百科全書、使用者最多、內容最豐富 開放進用( open access) 開放參與  (open participateon)

Blog VS Wikipedia blog建立在時間邏輯上(部落格文章通常會把最近的文章貼在最醒目之處)

Wiki建立在空間結構上,允許使用者創造知識的連結( network of knowledge)

Wiki設計為每個人均可參與的編輯模式,同時具備  page history及 discussion function兩種功能,使用者藉此可以瞭解Wiki詞條知識建構的過程 Wikipedia作為一個以共構方式生產的線上百科全書,其 produsage過程的主要目的是:知識的再現(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NEWS VS Wikipedia Wikipedia像新聞一樣,也提供第一版的歷史

與新聞不同的是,Wiki會自我修復

Wiki的創辦人 Jimmy Wales在 2000年三月創辦  Nupedia,試圖以傳統百科全書方式生產的線上百科全書,結果以失敗收場 2001年,Wales把  Nupedia所有致令使用者參與的障礙全部移除,發明了Wikipedia

採取嚴格的 open source 原則:所有人都可以提供詞條,所有人都可以修訂別人提供的詞條

• 英文版的WIKI有兩百萬的詞條• 有十三種不同語言的Wikipedia也都擁有十萬左右的詞條• 200種不同類型的Wikipedia也都擁有至少 100個詞條• 英文版的Wikipedia宣稱有四百五十萬的使用者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Wikipedia成功的原因

極端的共創( radical collaboration),有別於以往的『封閉式參與』( closed participation)

運作模式就是所有人均可參與,所有人也可以修訂,是一種『所有人均可編輯』的概念

Wikipedia的社群,是一種自我修正的、無固定結構的組織 所有上傳的知識都會被修訂和修正。確保了Wiki上的知識的異質性 經常 PO文並經常修訂其他人詞條的使用者,自然就會成為社群的領袖

Wikipedia維繫一種去中心化、分散式結構的社群, Bauwens稱其為 peer-to-peer dynamic。這種分散式的網絡使用 P2P dynamic,規範出『互賴式』 (interdependent)的參與者,因而維繫了異質性。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Wikipedia “working with unfinished artifacts in a continuing

processs”。 這樣的 produsage生產原則並無法保證產品的品質或正確性,也不保證隨著時間的增進,Wiki的內容品質就會變好

  Wiki的內容是一種公共財( common property)。

我們引述Wiki內容時,都會以Wikipedia這個網頁為引述對象,而不會以詞條作者為引述對象。每個詞條也非單一作者所完成

Controlling Wikipedia Wikipedia並不是一個漫無規則的網頁,它在內容產製和社群共創方面也發展出一組越來越特殊和複雜的政策 Wikipedia的三個最基本的原則是: 1、觀點中立( Neutral Point of

View, NPOV); 2、可查證性( Verifiability); 3、非原始研究( No Original Research)

  Wikipedia呈現目前對於世界的知識的再現,是一個描繪和收集人類知識的計畫( project)

Criticizing Wikipedia Wikipedia的批評

因為觀點中立,使得Wikipedia往往立場不明,易給人過度保守的觀感 Schiff認為,Wipipedia對於 Britney Spears(小甜甜布蘭妮)的詞條比對於 St. Augustine的要長得多

作者認為這樣的批評沒有道理 傳統的 production-based的內容生產方式,一位編輯如果花一個小時編輯小甜甜的詞條,可能就會使得花在 St. Aufustine詞條的寫作時間變少。 但是採取 produsage方式生產的Wikipedia並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因為是開放參與,使得一些以前被遺忘的知識,反倒有機會被整理、呈現

作者認為Wikipedia ”不分雅俗地再現知識,反倒使它變成了 the Codes of Culture”,Wikipedia 對於人類知識的民主化有貢獻

Disrupting Wikipedia Wikipedia被惡意植入錯誤詞條的問題

其中相當有名而值得注意的案例是記者  John Weigenthaler Sr.的例子,指涉他牽連在 John F. Kennedy and Robert F. Kennedy的暗殺案中,Weigenthaler因此接受 USA Today, CNN和  U.S.National Radio的採訪,大肆攻擊Wikipedia的內容產製模式

Wiki對於此案的回應可以透過 Roush對於本案的整理得知:Weigenthaler大可以到Wikipedia上更正與他相關的詞條。 Roush進一步認為,以往我們認為一旦因為公開的資訊而產生毀謗或名譽損失,就如覆水難收,但是,在Wiki-based的媒體上並非如此

  作者認為法律上該如何解決因為Wikipedia的錯誤而產生的毀謗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但也希望不要矯枉過正。

  Wikipedia也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些因應策略,策略之一就是對於仍然在世者的詞條寫作的規範

Educating Wikipedia Users Wikipedia常被誤解

作者認為使用者需要被教育。 特別是有關品質和正確性的問題,以及目前有哪些工具可以檢驗品質,例如  edit history功能和討論功能

   作者認為過去的 production-based的產品,生產者(例如大英百科全書、 Levis和麥當勞等)為了維持品牌信譽,會努力維持產品品質。 但是,以 Produsage方式生產內容的Wiki的投資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和勞力 Wiki 如要增進品質,則要設法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假設這些使用者的能力是相同的,且願意為了增進Wiki的品質而提供其專業知識,如此,理論上即可以進入一個 self- reeinforcing cycle of quality improvement

在Wikipedia上,使用者看到的是集體的聲音(意見),因此,使用者應該學會判斷哪些是較成熟的詞條,而哪些是正在發展中的

Governing Wikipedia Wikipedia的知識有主體性

這網路空間的運作管理。表面上這網路空間有很多異質的內容貢獻者,它的社群結構看似模糊扁平,實則仍有若干管理層級之分, Pink稱為Wikipedia權力金字塔:

        □  金字塔頂端主宰:Wikipedia創始者 Jimmy Wales

      □□□   57位特權官僚:可改寫軟體與資料、仲裁糾紛    □□□□□   400位管理人:可刪文、維護網頁、擋使用者網路位址  □□□□□□□   大量的全球註冊的內容貢獻者□□□□□□□□□   匿名不參與編輯的瀏覽者

Accrediting Wikipedians Wikipedia行政管理階層的運作,以輔助但不干預社群協作內容的原則

社群又該如何評估與認證內容貢獻者的價值呢? 2006年成員學歷造假事件引發內容認證問題的討論,一名美國社區大學學生因頻繁貢獻宗教類條目,而被受聘為仲裁委員會一員,但因其偽稱具有雙博士學歷遭揭穿而離開Wikipedia。若要強化Wikipedia用人唯賢的育才制度,則內容貢獻者的價值應在其內容,而不應受學歷等周邊因素影響。在不違背Wikipedia的核心原則下,讓主題社群成員來公評新成員能否被認可

德國Wikipedia的審核機制是個好例子 它明確區分了” normal”和” high-end”兩種作者 ”high-end”作者得通過三階段審核,包括個人審查、顯著文章候選人、傑出文章候選人,這種方法重視文章內容,也可納入更新速度、觀眾評分、人數流量來累積積分

過程的管理人也需要注意公共創新

Beyond Wikipedia 編輯審查制度是有其他可能的

德國Wikipedia以社群導向驗證文章品質的方式,可以透過多數專家票選與歷史意見,來發展穩定的內容版本

也有不以中立觀點為運作原則的網路百科,,它們都提供Wikipedia社群自主將知識空間經營更好的可能性

• 如以同情心闡明美國左右派政策內涵的 Conservapedia與 DKosopedia、Wilinfo• 提供政治異議辯論空間的 Debatepedia

Sanger進一步改革,創立較有菁英色彩的 the Citizendium(公民百科) 內容貢獻者與編輯者都得真實具名,並限制開放參與人數 編輯在專業領域中裁決問題與爭論,並提供高品質文章 此模式的好處是:讀者找文章便利(最多專業編輯過的)、編輯檢閱方便(因為額外的再現知識較少)

壞處是編輯人較少,不利日後文章更新發展

不管是 produsage或 production都要兼顧尊重意見、多元參與、篩選困難等問題,都不存在” one size fits all”(一體適用)的制度

Non-Encyclopedic Knowledge Space produsage模式運作:

知識庫的Wikipedia 不以中立原則運作、分享文化與各種嗜好的意見庫 Everything2 非百科全書的知識空間,粗分成三類:嗜好 DIY、旅遊分享、地圖實景影像

嗜好 DIY:此類網站分享個人從日常生活到奇怪事物的各種知識 Instructables、 Daytipper與 Videojug分享有圖文說明的開放源碼工具軟體

43 Things就提供社交網絡分享生活目標

旅遊分享:提供旅遊故事和建議 如 IgoUgo、 TripAdvisor、MyTripJournal、 TrekShare都簡單提供相本與文章分享遊程與心得

地圖實景影像:Wikipedia提供抽象的空間知識 Google Earth的衛星照片正在改寫使用者空間知識,供使用者進入論壇分享與流覽最優景點,最近更開發使用者導向的建立實體模型軟體

Beyond the Encyclopedia Stallman曾提出網路烏托邦的想法,他在 1999年預測:

自由的百科全書不再經由特定地點出版,而由特定主題的網頁構成,內容可被使用者視情況運用。這些網頁透過無數貢獻者發展成去中心化的方法。中央組織的方式將不再合時宜。

維基百科  vs 大英百科Wikipedia Britannica

庶民編輯持續探索  / 協商  / 充滿雜音再現知識免費即時更新

專家編輯  / 權威的完整性真實昂貴容易過時

Conclusion Produsage發生在媒介創新與社群創造內容緊密結合的環境中,這種

produsage的過程又能創造更新的環境,形成更廣闊、去中央化的良性循環。

透過 produsage的過程 讓公民在空間中表達與討論相互觀點 對於共同環境的新想法將持續浮現 成員慢慢有能力解釋歷史型態並預測未來

過程實踐了自決的公民精神 使不同意見可相互理解 開放討論資訊解讀對公共問題的實質意義,使公共論述得以可行 重新結構化世界的重要工具

www.themegallery.com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