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幹什麼的? - superbookcity ·...

Post on 10-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這是序言嗎? 6

為何要買這本書? 10

讀者不可不知的張力智小故事 13

精神科醫生幹什麼的?香港有沒有心理醫生? 20

我父親為什麼不當精神科醫生? 26

為何我身為醫生卻沒穿白袍? 32

精神科醫生也遇上精神問題? 38

我怎樣看香港的精神科服務? 44

精神科醫生兼職福爾摩斯? 49

精神科醫生也要冒險? 57

黐線佬可怕嗎?你心中也有一座青山? 68

「黐線」不就是「神經」? 73

精神科病房都有《沉默的羔羊》中的約束衣? 80

黐線=撞鬼=精神病? 86

情緒病就是精神病? 92

改名改到「腦退化」? 98

精神病人也有造假? 103

目錄

黐咗邊條線?點解有精神病? 112

躁鬱症的人都很「躁」? 117

Iron Man 也患創傷後壓力症? 123

蜘蛛俠治療蜘蛛恐懼症? 130

強迫症是既環保又不環保的病? 135

小孩子才會患專注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嗎? 141

食神的「爆醬瀨尿牛丸」威力有多大? 147

人格會分裂? 154

精神生病了,會康復嗎?怎樣運用「星戰三部曲」勸人看醫生? 162

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病情都好嚴重? 169

精神科藥物要食成世? 174

服用鎮靜劑也有風險? 179

「半斤」不是「八両」? 186

你想坐《無間道》中梁朝偉最愛坐的椅子嗎? 191

臨牀心理學家不是心理醫生嗎? 196

醫患關係如三國志? 201

精神科醫生如何找「老虎」? 206

尾聲 214

6 圖解精神健康

這是序言嗎?

與突破談出版這書時,我曾明言自己已封筆多年,對寫

作的信心遠遠低於演講的信心。

事緣當年中五會考之前,我的作文常被母校聖保羅男女

中學的中文科老師兼班主任劉仲敏老師批改得體無完膚,不

過其後在應付會考時,我竟然靈機一觸,把許多從範文中學

到的修辭技巧一一應用到作文考試中,結果放榜當日,劉老

師順着名字的次序為同學逐一派發會考成績單時,當她看到

我的成績後,欣喜地說:「噢!今年的中文科考卷都幾容易,

連張力智同學都取得A1!」

中學畢業後,考進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其後更在

英國工作,所以,這些年來我沒有認真地寫過中文字,更莫

說嘗試再執筆寫文章。我也曾笑言:「剎那的光輝並不是永

恆。」故此應該仿效張國榮,選擇在最美麗的一刻光榮引

退。

7

這是序言嗎?

誰知人生的確是「無常」的,答應了突破出版社當作者

後,不懂中文打字的我,每天都在新購的蘋果電腦上用手寫

輸入法,以「龜速」努力地趕稿。交了頭兩篇「試稿」後,

友善且有愛心的編輯伍詠慈在電郵中鼓勵我:「你中五會考

那篇文,真不是浪得虛名啦!」接着再交了好幾篇文,距離

「死線」大概四個月時,她又回覆我:「謝謝,文章收妥,新

加的文章頗幽默,能融會精神科知識與生活。不過新交來的

文章較之前的篇幅長了一倍左右,請注意篇幅的安排。如沒

數錯,現在的字數大概是目標的四分之一,所以『革命尚未

成功,作者仍須努力』,可能你需要每週完成兩至三篇文方

能趕上進度了。努力!」

在詠慈的督促,以及阿 Dawn 和新同事 Raymond 的協

助下,本書的第一稿終能順利依期誕生。但由於突破的「生

產線」負荷過重,本書趕不及在香港書展時推出,但也「因

禍得福」,讓我有機會再修訂每篇文章,包括你現在看到的

部分,及在每篇文章結尾補入一些回應的「金句」或感言。

撰寫此書期間,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我從母校的陳

嘉怡老師口中得知劉老師患了重病,但依然拚命工作,故陳

老師安排了我與劉老師在學校敍舊,希望我能給她一點心靈

8 圖解精神健康

上的支持。言談間,劉老師說我的舊同學們和其他老師都不

約而同地提及我已回港執業,令這個差不多二十年沒聽過的

「壞學生」名字再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當她患病而「被迫」

留家休息時,竟又在電視上看到我在午間婦女節目出現,接

受有關情緒病的訪問,她歡喜地發現我在節目上的表現居然

也「有板有眼」;聽到提及我的人說,張力智也算是個關心

病人的醫生,她也為此感到安慰。那是劉老師第一次給予我

「正面」的評價,但也是最後一次。幾個月後,她突然離開

了我們。最終,我這頑皮學生無法將本書親自送贈給她,以

答謝她多年來在學習路上對我的「狠心」鞭策;而我相信,

正是「用心」教學的老師,才會對學生有很高的要求。

我很想多謝突破機構每位與我接觸過或有分參與本書製

作的同工,以及由幼稚園到現在教導過我的諸位老師,還有

在診所與我一起實踐理想的同事,及支持我的家人(哈哈,

包括我家每天變老的「黃面婆」)。

衷心多謝每一位有心人─他們會接納和支持患有心理

健康問題的人。這會包括你嗎?

為何要買這本書?

9

這是序言嗎?

沒有精神健康,便

沒有全人健康。

10 圖解精神健康

為何要買這本書?

當大家在想要不要買這本書前,我想先交代自己為何寫

這本書。

我是一個普通人,不過有時會自以為比別人多一點點創

意和幽默感,不想每天每分每秒都過着太過正經和刻板的生

活;所以,內心不時會有點掙扎,就是想做些很不「醫生」

的事情,卻又因為怕影響形象以及病人對我的信心,故此只

好放棄這念頭。

感謝突破出版社給我一個寶貴的機會,做一件很「不

正經」的事情,就是給我一個平台,可以輕輕鬆鬆,天馬

行空,掛胡說八道的「羊頭」,賣推廣大眾認識心理健康的

「狗肉」(註:羊頭和狗肉的位置看似倒轉了,其實是二次創

作)。

如果要我寫一本像坊間常見、正經八百的「認識精神

11

為何要買這本書?

病」的書,我寧願不動筆!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課本似的精

神科書籍,請立刻放下這本書!因為恐怕再翻下去,只會令

你非常失望。

那麼,到底誰需要看這本書?

1 現在沒有心理、情緒或精神問題的人:你和身邊的每一

個人,生命中有四分之一的機會遇上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

問題,當看到其他人的經歷時,你可能會更懂得珍惜心理健

康,心裏還可能加添一些幸福感。

2 肯定自己沒有精神問題的人:讀了本書,可能令你更加

了解自己一直所肯定的,不論是對或是錯。

3 心靈路上遇到難關的人:這本書不但會加深你對精神科

的認識,也會令你從輕鬆快樂的文字中掌握一些有關心理健

康的常識。要是這本書未能增加你的快樂感,那便糟糕了,

因為這可能反映出你的心理問題有一定的嚴重程度,亦意味

着你可能要找專家幫忙。

4 擔心自己或身邊的人患上情緒或精神問題的人:本書會

增加你對相關課題的常識,以及「非常」的知識,例如怎樣

12 圖解精神健康

引導別人求助。

5 心理或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透過本書,你會學懂如何

有效地運用相關服務,可能增加復原的機會。

我想,當你拿起這本書時,心裏可會有哪幾個有關精神

醫學的問題?期望從字裏行間,能不知不覺地為你消除頭頂

上的一些問號。

為本書命名,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

困難的事,曾經想過把書名改為:

“Psychiatry for Dummies in Hong

Kong”,抑或是“Hong Kong's Idiot's

Guide for Mental Health”,不過在

中文裏,很難找到一個不帶侮辱性

的名詞來形容「缺乏知識的人」,所

以最後定了現在的書名。

13

讀者不可不知的張力智小故事

讀者不可不知的張力智小故事

張力智,出身小康之家,籍貫上海,父親是一位非常資

深的急症科醫生,母親是經常笑口常開的家庭主婦,父母為

他起的名字,是寄望他會「力」求「智」慧。

幼稚園畢業於香港靈糧堂,及後就讀聖保羅男女小學及

中學。成績只屬「中上」(或偶爾「良好」),但中五會考時突

然發奮,考獲八優一良,繼而肄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在醫學院初期,他已決心投入精神科服務,原因在於他

較喜歡運用腦袋和三吋不爛之舌去幫助病人,但這也為他後

來經常坐着工作而令體形漸漸發胖埋下了伏線。他選課時已

洞察到,在現今生活步伐急速的都市裏,心理健康問題勢必

嚴重威脅到我們的健康。世界衞生組織也揚言,估計在2020

年,抑鬱症將僅次於心臟病,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二大頭

號敵人。

14 圖解精神健康

張醫生先後在大埔醫院、東區尤德醫院和沙田醫院的精

神科部門工作。2003 年「沙士」肆虐期間,人人談「沙士」

色變,他卻自告奮勇,由「相對安全」的精神科病房,走到

醫院最「水深火熱」的東區尤德醫院內科病房去,照顧患上

「沙士」的病人!當時他竟然真的相信「最危險的地方其實

是最安全的」和「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幸好小命得

保,否則你手上的書便不會存在!

他不希望因循苟且的工作和過活,為了擴闊眼界,2004

年他選擇遠赴英國繼續受訓,在當地完成並取得精神科專科

資格。在英國這個文化風俗迥異的新環境,他看得更清、更

高、更遠。在英國所受的訓練加強了他在心理治療方面的培

訓,因為在英國,輕度至中度的情緒病大多以心理治療為第

一線治療,只有在必要時才處方適量的藥物。

在英國多年間,張醫生曾在劍橋照顧一般性的精神科病

人,在倫敦照顧患上嚴重進食失調的病人,並於倫敦大學聖

喬治醫學院作醫學研究。及後,他在曼徹斯特大學教學醫院

的「精神科深切治療部」照顧急性精神病患者,以及處理婦

女產前產後的情緒和精神問題。與此同時,還參與了曼徹斯

特大學一個有關企圖自殺病人的風險評估研究。

15

讀者不可不知的張力智小故事

返港前,他是英國湖區公立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帶領

和管理部門服務的發展,並作出多項大獲好評的改革,例如

發展「短期住院」和「在家治療隊伍」服務,縮短病人留院

日數,並減低他們復發入院的機會。此外,他建立了以護士

和社工為主導的診所,並且為醫學教育出力,擔任初級醫生

的主任臨牀導師。

他經常後悔說錯兩句嚴重影響他一生的話。第一句是:

年幼時,爸爸問他將來想做什麼工作,當時他討厭爸爸工作

忙,又怕爸爸要求自己「子承父業」,曾大聲的說:「我寧願

做乞丐也不會做醫生!」當然,最後他沒有當得成乞丐。第

二句話是:在他去英國前,同事問他是否為了「追女仔」而

離港,因為當時有位同屆同科、別人眼中「相貌娟好」的女

同事先獲聘到英國工作和受訓,他卻咬牙切齒肯定地答道:

「我和她永遠只會是朋友!」後來,他和這位女同事的關係

起了微妙的變化,不再只是普通朋友,更於日本沖繩在「結

婚進行曲」的打氣下一起步入玻璃大教堂,把張醫生那種浪

漫地要學做「沒有腳的雀仔」的夢想徹底打破!從這些寶貴

的教訓中,他領悟到世事真的十分無常,而生命的確是有主

宰的⋯⋯

16 圖解精神健康

更無常的是,2011 年,當時在英國當兒童及青少年精

神科顧問醫生的張太太,因在港覓得工作,所以迫丈夫一同

返港。張醫生只好放下男性應有的尊嚴和醫院的要職,「嫁

雞隨雞」的跟太太回港。在太太開始為公立醫院服務時,他

本來一心想學習當家庭主「夫」,但好境不常,同年,在機

緣巧合下,他順應着人生種種奇妙的安排,以外國的醫療模

式和技術為基礎,組織了自己的精神科專業團隊,並成立了

一所心理醫學中心,開始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優質的專科服

務。

17

讀者不可不知的張力智小故事

話不能說得太「盡」,因

為人生無常,所

以人生這套「連續劇」

的劇情,發展往

往出乎意料,甚至可能

與你所估計的剛

好相反。

CMYK

CMYK

圖解精神健康 2013 09 05

張力智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MBChB (CUHK)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MRCPsych (UK)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碩士MSc Psychiatric Research (Lond)

義務顧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香港耀能協會東華三院精神復康服務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沒有精神健康,哪有身體健康!

精神科醫生也遇上精神問題?黐線=撞鬼=精神病?人格會分裂?精神科藥物要食成世?

本書共分四部分:

精神科醫生幹什麼的?常聽到有人引述心理醫生說⋯⋯事實上,香港沒有心理醫生!這部分為你揭開精神科醫生的神祕面紗。

黐線佬可怕嗎?常掛在口邊的「黐線」,究竟是什麼意思?原來我們對精神病誤解重重,請你在這部分認真了解一下。

黐咗邊條線?鬱躁症、創傷後壓力症、強迫症⋯⋯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其症狀你又認識多少?張醫生將透過電視劇和電影為你詳細介紹。

精神生病了,會康復嗎?有病就要找醫生,同來認識有關精神疾病的診治、用藥和康復要素。

張力智

心理診療所延伸閱讀

《抑鬱自療》

《焦慮自療》

《解開抑鬱》

《抑鬱自療》

31道

精神健康的提

問,由不一樣的

精神科醫生為

你解說!

曾接受傳媒訪問無線電視《都市閒情》、商業電台雷霆881《起來大龍鳳》、BBC數碼電台《三個女人半邊天》、Radio I Care網上電台–友心情「力智力量」、《經濟一週.打開自閉天窗》、《明報.精神病人免爆煲》、《METRO.獨守空巢》、《壹周刊.踢走失眠》等。

圖解

精神健康

問,由不一樣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