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kplab.xidian.edu.cn/2018_kplab_report_20190116.pdf批准立项年份...

Post on 08-Oct-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批准立项年份 2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1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8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通信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刘乃安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刘乃安/81891419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naliu@mail.xidian.edu.cn

所在学校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张宇鹏/028-81891766

2019 年 1 月 15 日填报

1

第一部 分年度报告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1.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执行

针对修订的 2016 版培养方案,完善了专业层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了相关

实验平台,探索了新的实验模式,完成了秋季学期的相关实验,策划了系列实验

教材。

2.覆盖的学院与专业

1)面向通信工程学院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的 5个专业近 3000人开设专业

实验,并承担国际教育学院少量留学生的实验,100%覆盖通信工程学院和网络与

信息安全学院的专业实验。

2)负责全校大学生 B 级(专业设计层)实验能力达标测试工作,组织完成

了全校 6000 多人次(含补测)的 B 级实验能力达标测试,直接测试了电子信息

类专业(含 7个学院)约 3300人次。

3)主要开设通信原理实验、随机信号分析实验、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

算机网络实验、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综合实验、通信与网络综合开发实验等 14 门

实验课程。全年实验人时数约 22 万人时。

3.承担了约 200人的课程设计,还派出老师到赤道几内亚,开展培训工作。

4.组织讲座与竞赛活动(图 1 为区块链讲座图),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指导,累计接纳计划外学生 2100 多人次。

5.协助完成第二轮通信工程专业认证工作。

图 1 谭茗洲先生做关于区块链的讲座

2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1、利用体现“设计思维”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工程思维”的实验教学

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系统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从 B级实验能力达

标测试情况看,通过率高,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效果明显。

2、新增“结合传感信息的多路视频无线传输演示系统”等国家级和省级创

新训练计划项目 37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6项。

3、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的全国大学生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大赛,获得两个全

国二等奖。

图 2 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团队参赛并获奖

4、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竞赛方面,全年参赛 50 项,在校学生参赛 320 人次,

获奖项 33 项,获奖 100 人次。图 3-图 6 为部分获奖情况。

图 3 第 11 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图 4 第四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

图 5省第三届网安启明星安知识竞赛 图 6全国高校网安联赛总决赛

3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教育部教改项目情况

完成 2017 年立项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3 项,形成三个成果,分

别为教材《先进移动通信系统及其 LabVIEW 实现》、SDN实验平台(图 7)和网络

测量实验教材、通信理论与技术实验平台(图 8)及教材,分别用于相关实验。

图 7 SDN实验平台 图 8通信理论与技术实验平台

新增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项,分别为与ADI公司合作的“通

信技术实践”课程建设和与武汉易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教师培训。

2、学校新实验开发与新实验设备研制项目

1)完成 9项学校新实验开发与新实验设备研制项目的结题验收,见表 1。

表 1 2018 年完成的新实验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周期 项目等级

DQPSK 调制与解调通信系

统性能测量 新实验 1 重点

TD-LTE 移动终端工程参数

获取与分析实验 新实验 1 重点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

OFDM 调制解调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教学方式

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教改 1 一般

AM 系统指标测试 新实验 1 一般

频带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QPSK 调制软硬件结合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4

基于 GIS 的城市雾霾浓度监

测系统 新实验 1 一般

无线局域网接入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2)2018 年新立项项目 8 项,见表 2。

表 2 2018 年立项项目

3)在第六届新开发实验及新研制实验设备成果奖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1项和优秀奖 2项,如图 9所示。

图 9 第六届新开发实验及新研制实验设备奖一、二等奖

3、新实验设备研制与转化

1)采用赛灵思的 ZYNQ芯片,联合研制了 SDN实验平台,用于交换技术和网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周期 项目等级

虚实一体无线通信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研制 新设备 2 重点攻关

用于通信系统测量的射频开关矩阵研制 新设备 1 重点

LTE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开发 新实验 1 一般

基于 FPGA 的噪声产生以及特性分析 新实验 1 一般

基于 USRP RIO 的通信综合设计实验开发 新实验 1 一般

校园道路路灯智能控制项目设计 新实验 1 一般

基于 SDR 的信号产生及分析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16QAM 调制软硬件结合实验 新实验 1 一般

5

络测量实验,如图 7所示。

2)采用 SDR 技术,联合研制了基于 SDR 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实验平台,如图

8所示。

3)将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网络化,成功申报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科学研究仍然主要围绕通信技术与系统、网络与安全等与实验中心相关方向

的内容开展,2018 年度共承担 15 项科研项目,经费约 602 多万元,在刊物和会

议发表论文 1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1 个。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学校专兼职人员 33人,企业兼职人员 5人,流动人员 2

人,学校专兼职人员中博士学位 22人,硕士学位 9人,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 1

人,分别承担十余门的实验和实践课程。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将实验技术岗作为单独系列进行职称评定,提

高了实验技术岗教师工作积极性。

2、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2018 年成功申报了教育部

产学合作项目 2 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2 项。

3、积极开展新技术培训和交流。魏建军老师参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

是德科技教学培训营(图 10),王勇老师参加了 5G 移动通信的培训(图 11),

韦娟老师参加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讨会。此外,实验中心与企业联合研制

实验平台,探讨专业技术,将实验中心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互派,深入学习探讨工

程与技术。

6

图 10 魏建军老师参加是德科技教学培训营 图 11 王勇老师参加 5G 移动通信培训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1、建设了专用 3D 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可开展 VR 方面的教学和虚拟

仿真实验,如图 12所示。

图 12 3D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环境

图 13 基于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的创新实验实践平台

2、构建了基于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的创新平台,建设专门的管理系统和网络

空间,增加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案例和网络资源,包

括文档、程序、视频和工具等,如图 13 所示。

7

3、除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外,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指派专人负责。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实验中心实验室全部开放,通信与信息技术工程坊和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由

学生自主管理,其他实验室在没有批量安排实验的情况下开放。

开放实验室由实验中心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每个实验室都配有开放记录本

和安全记录本。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需安全考试合格,并向实验室老师提出书面

申请,经同意并签字备案。每个开放运行实验室由学生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开放期

间的安全、卫生等工作,并检查记录。

实验中心按照要求的规则运行,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不定期进行安

全和卫生检查,实验中心整体运行安全。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

改革等情况。

实验中心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与技术交流,先后参加 Google、INTEL 等会议,

以及实验中心电子组会议、实践教学论坛、教指委会议等会议,并在会议上就实

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方法等作报告。

实验中心与 Google、NI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除联合开设实

验课程外,企业每年也来实验中心围绕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和新应用,面向

本科生进行培训。

实验教学中心 2018 年派教师 2 次到赤道几内亚对该国教师和学生进行累计

4个月的培训(见图 14)。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一行 6 人、空军工程大学 3 次 10 余人、湖南师

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就实验教学

体系、实验平台建设、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见图 15-图 18),实

验中心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得到了借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在《电子与电气教学学报》《计算机教育》《实验室技术与管理》等期刊或会

议上发表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7 篇:

1、付卫红, 韦娟, 刘乃安, 李晓辉,基于 Matlab 的 OFDM 调制解调系统仿

真实验,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2):139-143。

8

2、付卫红, 郭万里,刘乃安, 韦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随机信号分

析实验教学设计,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3):133-136。

3、李晓辉,李毅,刘乃安,韦娟. 无线局域网虚拟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第

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深圳,2018年 12 月。

4、韦娟,刘乃安,田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会及改革实践,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37(5):219-221,2018。

5、魏建军等,通信理论与技术实验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

35(1),2018。

6、魏建军等,基于半实物仿真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实验,电气电子教学

学报, 40(4),2018。

7、魏建军等,虚实一体化的 DQPSK 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技术与管

理,35(12),2018。

图 14实验中心教师在赤道几内亚授课

图 15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到中心参观访问

9

图 16空军工程大学教师到实验中心访问

图 17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到实验中心访问 图 18兰州理工大学教师到实验中心访问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图 19参加 2018 年示范中心电子组会议

图 20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10

图 21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

图 22在第 11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上做报告

图 23 韦娟老师参加 2018 年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讨会

图 24 李晓辉老师参加 Google 中国教育合作项目论坛

11

图 25 参加第 14 届高校电子电器课程报告论坛

图 26 参加 2018 英特尔 FPGA 教师大会

图 27 参加 2018 电子创新技术高校教师峰会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DI“通信联合实验室”

12

图 28校企联合实验室成立

2、在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实践教学论坛上作“新工科背景下

通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

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做“通信系统实验课程体系”的报告。

图 29在论坛上作通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报告

3、参加第三届中国工程教育峰会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

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决赛,实验中心自制实验平台获全国二等奖。

图 30参加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

创新大赛决赛并获二等奖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一)本实验中心属于专业层的实验中心,需要工程实践和技术开发能力强

的教师,受到学校教师队伍必须博士化的影响,现有博士学位的实验教室普遍工

程实践和技术开发能力不够强。

(二)由于岗位聘任和考核指标的影响,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太大,存在主要

挣工分现象,对实验教学改革投入精力和时间都不太够的现象。

(三)随着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实验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资源

建设需要加强。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一)政策上支持。

学校单独将实验教师作为一个系列,在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等方

面给与支持,使得教师引进和转岗较有吸引力。

(二)经费上支持。

学校针对国家级示范中心专门划拨了运行费,同时在教育部修购资金申请上

给予倾斜,保障了实验平台建设的先进性,最大化地使大面积学生受益。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一)根据构建的实验教学体系课,完善相关实验平台,探索基于能力培养

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具有西电特色的系列化实验教材。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化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积累

增加数字化资源。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工程实践能力与技术开发能

力。

14

第二部分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通信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所在学校名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教育部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kplab.xidian.edu.cn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西安市西沣路 266 号 邮政编码 710126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2200 ㎡ 设备总值 3646.30 万元 设备台数 2600台

经费投入情况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432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62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

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约) 专业名称 年级

1 通信工程 大三、大四 1200 140000

2 信息工程 大三、大四 300 40000

3 信息安全 大三、大四 260 20000

4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大三、大四 105 9000

5 网络工程 大三、大四 200 12000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68个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45个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11门

实验教材总数 5种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1种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

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

15

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121人

学生发表论文数 2篇

学生获得专利数 1项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

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

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

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

员 起止时间

经费

(万元)

1 通信技术实践 刘乃安

刘乃安

魏建军

李 毅

2018-2019 3 a

2 提升专业教师综合

能力师资培训 刘乃安

刘乃安

付卫红

王 勇

郭万里

2018-2019 2 a

3 DQPSK调制与解调

虚拟仿真实验 魏建军

魏建军

刘乃安

付卫红

2017-2019 8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

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

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

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

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 a、b 两类,a 类课题指以示范

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它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

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

(万元) 类别

1

民用客机维护与信息服务一体化机载系统

技术 刘乃安 2016 -2018 80 民机

16

李晓辉

陈 晨

专向

2 厘米波 WTTx 和毫米波 BH 算法研究

李晓辉 2017 - 2018

60

3

基于宽带盲源分离的正交跳频网台分选技

术技术 付卫红

2018 - 2019

20

4

基于压缩感知的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技术研

究 刘乃安

2018 - 2019

15

5

复杂工业环境中压缩气体泄漏超声检测与

定位研究 韦 娟 2018-2019 6

6 高频电子线路 刘乃安 2017-2018 8

7

XX 监测体系及关键技

张跃宇 47

8

局部化光流估计方法

及其在视频质量评价

中的应用研究

宋 锐 10

9

车联网保障安全类业

务的信息服务机制技

术研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陈 晨 2017-2019 95

10

通信传输参数自适应

技术研究

任光亮 50

11

面向网安试验的网络

仿真与效果评估关键

技术

朱 辉 16.4

17

12

基于车流波动理论保

障安全类应用的车辆

自组织网络多场景数

据分发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陈 晨 57

13

通信生态系统中

DASH 视频业务 QoE

评估研究

杨付正 12.9

14

车联网 TSN 协议开发

及应用

华为高校合作项目

陈 晨 2017-2018 50

15

基于环境能量俘获的

无线传感节点能量供

应方法和关键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陈 晨 2018-2022 78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异构网络中基于 LP-ABS 及功率控制的干扰抑制方法

ZL2015105118841

中国

付卫红,谷宾宾,田德艳,刘乃安,黑永强,李晓辉 韦 娟,路贵朝

发明 合作 完成

2

基于近似平滑L0 范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构

方法

ZL201610165116X

中国

付卫红,田德艳,李 聪,韦 娟,黑永强,刘乃安,李

晓辉

发明 合作 完成

3 一种便携式单井原油计量装

ZL201510448168.3

中国 魏建军 发明 合作 完成

4

一种 WLAN 中空闲节点辅助的定向接入控

制方法

ZL201510043657.0

中国 李晓辉,宋立华,白琰,刘乃安

发明 独立 完成

18

5

一种载波监听门限与竞争窗口联合控制的

方法

CN201510337929.8

中国

陈晨;胡明成;孙灿

顶;李娜;赵力强;

任智源;杨鲲

发明 合作 完成

6

一种IEEE802.11ax网络的多站点块确认方法

CN201610218046.X

中国

陈晨;赵虹惠;任智

源;赵力强;李红

艳;侯蓉晖;杨鲲

发明 合作 完成

7 借助 RSU 辅助传输的数据分

发方法

CN201510211674.0

中国

陈晨;张建峰;赵虹

惠;裴庆祺;赵力

强;吕宁

发明 合作 完成

8

一种 OFDM 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频域线性

化方法

CN201510566527.5

中国

任智源;张平;陈

晨;赵力强;张海林

发明 合作 完成

9

车辆自组织网络中基于人工蛛网的地理位置路由方法

CN201410745350.0

中国

陈晨;魏康文;张

宁;裴庆祺;李小

青;薛刚

发明 合作 完成

10

基于 Sink 信任评估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

簇方法

CN201410577757.7

中国

陈晨;齐华林;薛

刚;裴庆祺;李亚

娟;张宁

发明 合作 完成

11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车辆追尾碰撞模糊控制方法

CN201510063867.6

中国

陈晨;李美莲;项红

玉;裴庆祺;魏康

文;吕宁

发明 合作 完成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

19

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所有完成人,排序以证书为准。(4)类型:其它等同

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

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它。

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

其它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

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

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它。(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号 论文或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

名称

卷、期

(或章节)、

类型 类别

1 基于步长自适应的 IVA

卷积盲分离算法 付卫红,张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 , 40(7):1-7

学术

论文

2 基于滤波器阶数估计的

卷积盲分离算法 付卫红,李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

2018 ,

46(6):116-121

学术

论文

3

Source Recovery in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u Weihong,

Nong Bin,

Zhou Xinbiao,

Jun Liu, Li

Changle

china

communication

2018 , 15

(1) :140-154

学术

论文

4

Algorithm for Source

Recovery in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Plane Pursuit

FU Weihong,

Wei Juan, Liu

Naian, Chen

Jie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8,29

(2) :223-228

学术

论文

5

Mixing Matrix Estimation

for UBSS Based on

Homogeneous

Polynomial

Nong bin,fuweihong

IET signal

processing

学术

论文

6

A Particle Filter Based

Compressive Sensing

Method for Tracking

Moving Wideband Sound

Sources

Juan Wei China

Communication 2018,15(5):

197-208

学术

论文

7 基于 EEMD 的异常声

音多类识别算法 韦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7):117-121

学术

论文

8 一种新的稀疏重构的

DOA 估计算法 韦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18,45(5):13-18 学术

论文

9

Low-PAPR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Precoding Algorithm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MengMeimei,

Li Xiaohui 等

IEIC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April 2018,SCI 四

学术

论文

10

Phase-noise

Compens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for OFDM

Ranging Systems

Yuan

Jiangwei, Li

Xiaohui 等

IEEE CL, SCI 三

区 2018.11

学术

论文

11

Traffic-Orien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mWave

Multi-hop Backhaul

Networks,

PU Wenjuan,

Li Xiaohui 等

IEEE CL, SCI 三

区 2018.11

学术

论文

12 A Data Dissemination Liu,Lei;Chen, Vehicle JUL 2018 学术

20

Scheme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Probabilistic Broadcasting

in VANETs

Chen Communications,

卷: 13 页: 78-88

论文

13

TMED: A

Spider-Web-Lik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Emergency Data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Qiu,

Tie;Wang,

Xin;Chen,

Che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卷:

67 期: 9 页:

8682-8694

SEP 2018 学术

论文

14

Driver’s Intention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at

Intersections in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Chen,

Chen; Liu,

Lei; Qiu, Tie;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卷: 5 期: 3 页:

1575-1587 特

刊: SI

JUN 2018 学术

论文

15

A multi-station block

acknowledgment scheme

in dense IoT networks

Chen,

Chen; Zhao

Honghui; Tie,

Qiu;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卷: 119 页:

179-190

APR 2018 学术

论文

16

A rear-end collision

prediction schem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Chen,

Chen; Xiang,

Hongyu; Qiu,

Tie;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卷:

117 页: 192-204

JUL 2018 学术

论文

17

ASGR: an Artificial

Spider-Web based

Geographic Routing

in Heterogeneous

Vehicular Networks

Chen

Chen; Lei Liu;

Tie Qiu;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页:1 -

17

10 May 2018 学术

论文

18

A Rear-end Collision Risk

Evaluation and Control

Scheme Using Bayesian

Network Model

Chen

Chen; Lei

Liu; Tie Qiu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页:1-1

23 May 2018 学术

论文

注:(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

般教材不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

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并在类型栏中标明。单位为篇或册。(2)

国外刊物:指在国外正式期刊发表的原始学术论文,国际会议一般论文集论文不

予统计。(3)国内重要刊物: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

据库(简称 CSCD) 核心库来源期刊 (http://www.las.ac.cn), 同时可对国内发

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4)

21

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5)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

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6)作者:所有作者,以出版物排序为准。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

和用途

(限 100 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 100字以

内)

推广和应用

的高校

1 通信理论与技

术实验平台 自制

基于 SDR 的通信理论

与技术实验平台 ,可

用于通信原理、随机

信号分析、信息论与

编码理论等课程实

验。

研制了整机并

部分投入使用

2 SDN实验平台 自制

基于 SDN 的交换机实

验平台,可用于交换

原理与技术实验、计

算机网络实验、网络

测量实验、课程设计

与项目设计等课程。

研制了 SDN交换

机模块,配合控

制器可组合成

不同的网络。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

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

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 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2篇

国际会议论文数 5篇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3篇

省部委奖数 1项

其它奖数 0项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 CSCD 核心库来源期刊以外的其它国内刊物,只填报原始

论文。

四、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号 姓名

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刘乃安 男 1966.2 教 授 主 任 管理 硕士 省名师

2 韩宝彬 男 1977.1 高 工 副主任 教学与管 博士

22

3 韦 娟 女 1973.11 副教授 副主任 教学与管

理 博士

4 朱 辉 男 1982.3 教 授 副主任 教学与管

理 博士

5 王 勇 男 1968.8 高 工 教 师 教学 硕士

6 杨国庆 男 1972.10 高 工 教 师 教学 硕士

7 李晓辉 女 1972.9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8 黄启萍 女 1966.5 高 工 教 师 教学 硕士

9 付卫红 女 1979.3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0 魏建军 男 1978.10 高 工 教 师 教学 博士

11 李 毅 男 1984.12 讲 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2 唐 军 男 1986.5 高 工 教 师 教学 博士

13 郭万里 男 1961.3 高 工 教 师 教学 学士

14 田 斌 男 1970.10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5 潘伟涛 男 1981.11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6 赵林靖 女 1976.1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7 张健康 男 1964.1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8 刘明骞 男 1982.11 讲 师 教 师 教学 博士

19 郑贱平 男 1981.2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0 陈 晨 男 1977.6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1 李兵兵 男 1955.1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2 林 林 男 1983.7 讲 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3 吴 炜 男 1977.7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4 赵 力 男 1975.7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5 任光亮 男 1971.2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6 刘雪芳 女 1977.9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7 文爱军 男 1968.12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8 马鸿飞 男 1962.11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9 张跃宇 男 1978.5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30 张 宁 女 1983.2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31 雷 杰 男 1981.8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23

32 宋 锐 男 1982.6 副教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33 杨付正 男 1977.7 教 授 教 师 教学 博士

由于是专业实验,实验教室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比较高,博士比例约

85%,教授:副教授(高工):讲师为 9:21:3。

(二)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赵林军 男 1978.8 副教授 中国 陕西理工大学 访学 2018.3-2018.11

2 何建强 男 1983.5 讲师 中国 商洛学院 访学 2018.10-2019.10

注:(1)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和其他”两种类型。(2)工作期限:在

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三)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没有成立的可以不填)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2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

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

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kplab.xidian.edu.cn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9860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4600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500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6项

24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李毅

移动电话 13619261839

电子邮箱 yili@xidian.edu.cn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电子组、计算机组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3 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注: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

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类专业实

验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刘乃安

2018全国高校电子

信息与自动化实践

教学论坛

2018.7 银川

2 通信系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刘乃安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

校电子信息人才培

养高峰论坛

2018.11 昆明

3 无线局域网虚拟仿真平台设

计与实现 李晓辉

第十一届计算机类

实验教学实践论坛 2018.12 深圳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

(万元)

1 LCTF 879队 李晖 教 授 2018.11

2 首届全国中学生网络安

全竞赛 200队 崔艳鹏 副教授

2018.6-

2018.7

3 第八届“有方杯”高校

物联电子设计大赛 120队 韩宝彬 副教授

2018.5-

2018.11 10

4 “星火杯”通院科技作

品大赛 1352 韩宝彬 副教授

2018.10-

2018.12

注:学科竞赛: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25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2018.9.11 100 http://kplab.xidian.edu.cn

6.接受进修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名称 起止时间

1 何建强 男 讲师 商洛学院 2018.10-2019.10

注:进修人员单位名称填写学校,起止时间以正式文件为准。

7.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

(万元)

1 软件技术培训 750人次 龙衍鑫 学生 2018.04—

2018.12

2 硬件技术培训 800人次 万泽康 学生 2018.04—

2018.12

3 自媒体技能培训 160人次 黎若彤 学生 2018.04—

2018.12

4 新生焊接培训 783人 李云鹏 学生 2018.09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2100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伤 亡

0 0 √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

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26

27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