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岭》 国货用文化...

Post on 30-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岭》完成4K精致修复

责任编辑:杨金行 美编:赵耀中 校对:蔡斌 组版:邓扬海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09 综艺

老字号品牌焕新,传统品牌升级,新锐品牌崛起……近年来,消费市场上涌动起一股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日常。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许多国货不仅保持着高性价比的优势,而且在跨界融合中改变了原有模样,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不少人感叹,“没想到国货竟然也能这么潮!”

转型,绘就国货新面貌

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一件服装的设计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当现代服饰遇上传统文化,产生的化学反应超出很多人想象。

不久前,国产服装品牌太平鸟跨界携手《花木兰》,将中国传统服饰与热门IP相结合,打造了联名时装系列“花木兰的新衣”,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在此之前,太平鸟还曾与乐事薯片、《芝麻街》等知名品牌或IP合作发布多款联名产品,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然而,就在几年前,太平鸟给很多人的印象还是“太商务”。提到太平鸟,“95后”小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

“总感觉这个牌子的产品不适合年轻人。”直到最近逛街时才发现,太平鸟已经推出了很多潮流款式,觉得“好看又时尚”的小李立马入手了一件与可口可乐的联名款T恤。

太平鸟“圈粉”年轻人,成为国潮兴起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许多国产老品牌像太平鸟一样,通过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主动转型、推陈出新,掀起了一波国产老品牌的焕新浪潮。

比如,晨光文具与京剧“联姻”,把看似几块钱的小买卖做成了年营收80余亿元的大生意;飞跃“小白鞋”转型升级踏上“国潮”路,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时尚潮牌;“老干妈”走时尚路线,推出的联名款卫衣惊艳消费者……这些融入文化内涵、把握时代脉搏的“新国货”,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传统品牌的蝶变,一

大批新锐国货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国产潮牌GENANX今年春季上架的一款短袖T恤,在网购社区平台

“得物”APP上的销量目前已接近10万件;专门生产无糖、低热量产品的饮料品牌“元气森林”,成立短短4年就成为无糖饮料领域的“网红”;彩妆品牌

“完美日记”全网粉丝已超2500万,月曝光量超过10亿次……

还有不少“黑科技”产品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消费者在天猫上消费的商品80%是国货。2019年“双11”销售额过亿元品牌中,国产品牌有173个,占比近六成。

可见,如今的国产品牌不再仅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更是品质和潮流的弄潮儿。

营销,顺应消费新观念

“大白兔奶糖是童年的回忆!”谈起这几年“国民奶糖”大白兔的跨界之旅,在北京工作的“90后”小肖如数家珍:从联名的冰淇淋到快闪店的奶茶,再到最近推出的护手霜、沐浴乳……总之,只要和“大白兔”沾边,小肖都会第一时间去购买。

“这些产品将老字号元素和生活用途结合在一起,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小肖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大白兔奶糖背后是童年情结,我愿意为此买单。”

同为“90后”的小吴则更关注国产潮牌。平日里,小吴经常在网上学习潮流穿搭、了解时尚资讯。“‘中国李宁’是我最喜欢的国产潮牌之一。”小吴说,“‘中国李宁’凭借4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将国潮推广向了世界,让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加深了对这个品牌的喜爱。”

“得物”APP联合新浪时尚发布的《2020 当代年轻人消费数据报告——潮流消费篇》显示,“情价比”已经成为潮流消费“关键词”,年轻人消费呈现出为热爱买单、爱“国潮”、爱社区交流等趋势。

“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不再那么关心商品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他们

消费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偏好,越来越注重商品背后的情感故事和精神价值,这是一种‘悦己’的消费理念。”

“得物”APP相关负责人分析说道。

为了“撬动”更多年轻人的心意,许多国产品牌不仅在产品设计上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而且在营销上积极拥抱新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做好社群运营和内容传播,努力在“破圈”上下功夫。

国产潮牌GENANX首席运营官吴国强告诉记者,年轻人愿意分享自己喜爱的事物,这种分享也能让更多用户增进对商品的了解,形成一种从

“了解”到“获取”再到“交流”的消费新生态。

此外,体验式消费、短视频传播等方式也在加速国货走进年轻人视野。6月7日,央视网和国美零售联合推出

“人人都爱中国造”超级直播,吸引近千万人观看,总销售额达7.2亿元。

文化,塑造审美新潮流

近年来,汉服品牌“栗”的主设计师琅子明显地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汉服在消费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于是,琅子今年转型尝试汉服设计,并创立了汉服品牌

“栗”。“我们坚持‘老衣新穿’的理念,在保留汉服古韵的同时,努力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琅子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汉服能够搭配一些现代化着装,比如T恤、牛仔裤等,让汉服越来越日常化,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在“得物”App创始人杨冰看来,国潮兴起是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他们见证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认可。在他们眼中,传统文化符号逐渐与个性、特色画上等号,因此愿意购买国货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民族自豪感。而国产品牌的崛起,反过来强化着消费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塑造着年轻人的审美追求。 (人民网)

一部带着强烈赖声川哲学色彩,由何炅领衔,黄忆慈(黄磊女儿)特别出演的话剧《水中之书》,近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开启高清戏剧影像版首映。赖声川、何炅、多多(黄忆慈)、丁乃竺等在台上分享拍摄体验,而黄磊则与《暗恋桃花源》剧组在台下助阵,仿佛让今年因疫情爽约的乌镇戏剧节的聚会又回来了。

在英国国家剧院高清戏剧影像的潮流引领下,“上剧场 Live”

(Theatre Above Live,TA Live)的首部作品《水中之书》应运而生。这部赖声川创作于2009年、重编于2016年,并于2018年7月在上剧场完成录制的作品。

据悉,“高清剧院现场”的概念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在欧美兴盛,目前已经被引入中国的NT Live系列放映是其最为著名的系列。它甄选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质的作品,采用多机位取景摄制,通过卫星向全世

界剧院影院进行高清直播,或者通过数字拷贝等介质进行循环录播放映。“上剧场Live”的开启会让上剧场的优秀舞台剧作品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更低的票价触及更多观众,让人们认识剧场,爱上剧场,最终走进剧场,而这也正是赖声川最终被说服的理由。

从2009年赖声川应香港话剧团之邀创作《水中之书》探讨和反思生命之快乐的途径与意义,到

2016年重修剧本、改变主角性别、由何炅领衔首次在上剧场演出,直至2018年多多加盟出演剧中神秘小女孩“水儿”,再到2020年,“快乐”与“生命”的探讨在大银幕上继续发生……历经十余年,作品终于完整。

从看到英国国家剧院的戏剧电影而逐渐认同“剧院现场影像”的形式在美学上成立,赖声川也终于说服自己放弃一直认同的百老汇定律——戏不演了才会拍电影。

《水中之书》的拍摄是分3天进行的,8个机位同时捕捉,但之前的彩排和两场演出,摄制团队都会在现场观看,更不会因为机位牺牲观众的座位,不使用摇臂,就如同正常演出一样。剪辑时,赖声川只是在途经伦敦时去看了下剪辑的现场,提了一点小意见,便完全交给拍摄团队了。

话剧首演前,多多形容自己紧张到心脏已经到喉咙了,但开口讲第一句台词后就不紧张了。不过彩排时一个忘词的瞬间还是让她记忆至今:“当时我坐在木马上,突然就忘了词,那时我觉得我看了何炅一个小时,那一刻真的害怕了。”不过何炅说其实也就2秒钟,后来他们很快就调整了一下,直接说下面的台词了。

从小看《暗恋桃花源》,又是赖声川大大看着长大的,多多对于看起来与她年龄不符的赖声川哲学有着通感般的认知。赖声川说:“多多之前,‘水儿’都是大人来演的,但是当一个真正的孩子来演,一张口的感觉就是对的。如果碰到一个其他的小孩,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去解释‘水儿’这个角色,但多多不用解释,她就懂。”

(新华网)

赖声川高清戏剧影像首映

与何炅多多共“著”《水中之书》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60多年前,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岭》上映,成为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故事片。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完成了该片4K精致修复,使其再现银幕。

电影《上甘岭》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

影片主题歌《我的祖国》也被传唱至今。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小光25日在京介绍,已完成4K修复的电影《上甘岭》是目前观众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中国电影资料馆2006年启动“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至今已完成3100余部馆藏影片的数字化转换及保护性修护工作,并重点对数百部经典影片进行了2K、4K精致修复,其中包括《燃烧的影像》《解放了的中国》《上甘岭》等经典影片。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由体育动漫创业公司北京左手上篮文化打造的篮球动画番剧《左手上篮》26日发布了概念海报,首个预告片将于明年初在全网发布。

据北京左手上篮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锦天介绍,《左手上篮》以热血篮球少年许星泽为主人公,以高中校园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中国青少年热爱和成长的青春物语。《左手上篮》将以一流的动画制作水准,结合音乐、潮流等流行文化元素,展现中国当代社会特有的城市特色、生活方式以及校园氛围。

“国外有些地方通过动漫、电影等艺术形式带动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国内优质的体育相关原创艺术类作品还不是太多,我们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左手上篮文化希望围绕

‘体育+动漫’这一核心理念,矩阵式打造精品原创动漫作品与虚拟形象,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从而促进体育进一步‘破圈’, 在整个流行文化层面取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李锦天说。

左手上篮文化成立于今年年初,现规模将近 40 人,集结了来自国内动漫、体育、影视等领域的人才。李锦天此前担任中国篮球协 会 主 席 姚 明 的 特 别 助 理 兼CBA联盟战略发展负责人,联合创始人巩春燕是中国早期参与日本动画制作的资深动画人,曾参与了《海贼王》《银魂》等知名作

品。李锦天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布鲁克林篮网队老板蔡崇信与弘毅创投。

蔡崇信说:“很高兴看到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体育动漫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广。我支持左手上篮文化的理念并且看好他们打造精品的潜力。”

除了《左手上篮》之外,左手上篮文化正在同步孵化足球、乒乓球、格斗、赛车等不同运动项目的原创动漫作品。

新华社乌鲁木齐 10月 26日电 新疆南部若羌县境内分布着楼兰古城、罗布泊等一众神秘的地理名片。在这座偏远西北小城,模仿生土建筑设计的若羌县文博馆每年吸引着十多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馆内史前时期的展台上,十几块扁形梯形的玉石一字排开,总是引来不少游客驻足。

这些色彩偏青深浅不一、表面光滑且磨制精细的玉石,实则是玉斧,其中两件青铜时代的玉斧还是馆内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游客大多猜不到这些玉石是干什么的,当知道是用来打猎的,直说这里的人太有钱了。”文博馆讲解员热米拉·麦麦提笑着说。

根据若羌县文博馆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其中包括实用性的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

热米拉介绍,生活在罗布泊一带的古人,在制作石器过程中,偶然发现玉料比其他石头要硬,用它制成的器物经久耐用,于是用玉料磨成带刃的工具或武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也更具杀伤力。

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繁忙的丝绸之路带火了新疆与中原各地玉石贸易。位于古丝绸之路南道

上的若羌,也出产质地优良的和田玉,特别是一种黄玉玉料。

28岁的热米拉生于若羌县。高中时,她拥有了人生第一件玉石制品——一只镶金的玉戒。此后,父亲不定期会给她和妈妈、姐姐赠送玉石礼物。

“这里产玉,人们爱玉,相信玉能给人带去好运,保佑平安。”热米拉说,当地产的玉石价格比较亲民,身边的男孩女孩几乎人手一件玉石制品,“一到休息日,人们还会自驾到干涸的河道或布满碎石的戈壁上捡拾玉石原石,把这当成户外消遣。”

目前,若羌县从事玉器经营的店铺已有百余家,当地还建成了集玉器生产、加工、拍卖、鉴赏、博览、交易、物流为一体的楼兰玉都商贸中心,销售从数百元到百十万元不等的各类玉石制品。

热米拉的许多朋友也从事玉石生意。年轻人的加入,推动着玉石产业发生变革。“造型新颖的玉石制品不断推陈出新,让历史悠久的玉文化时尚起来,很多年轻人还利用网络直播,推销玉石,传播玉文化。”热米拉盼着玉石和楼兰古城、红枣一样,真正成为这座南疆小城的金字招牌,给她的家乡带来更多好运。

篮球动画番剧《左手上篮》发布概念海报

这是新疆若羌县文博馆内陈列的玉斧。 新华社发

若羌县文博馆文物故事:

古人扛着玉斧在罗布泊打猎

《左手上篮》概念海报。

守得住经典 当得了网红

国货用文化国货用文化开拓发展新空间开拓发展新空间

“栗”品牌推出的汉服大受欢迎。

大白兔奶茶成为时尚新宠。

太平鸟与《花木兰》片方推出联名T恤。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