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打响红色品牌...

Post on 26-Sep-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一、二版责任编辑 潘玉明 经文综合

8月1日建军节当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军旅画家、区美协主席李钟等10多位书画家,带着奉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亲切问候,走进奉贤消防救援支队星火消防队驻地,开展书画展示和创作交流活动。图为书画家在现场为官兵作书画创作。 (通讯员 唐泉添/摄影报道)

日前,来自长三角油画艺术交流中心的 30 多位老画家,冒着酷暑,在青村镇写生、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拟在今年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所创作的美丽乡村油画作品集中青村展出。

图为画家们对写生作品相互点评。(通讯员 周启正/摄影报道)

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实习生 刘润豪) 品茶香、品红酒、搞竞赛……,近日,在凤创谷科创基地,全新的思贤驿站对外开放,作为“同心荟”党建品牌,成了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党员活动的新领地。

开发区公司有 66 名党员,976名非公企业党员。走近“同心荟”,只是开发区打响红色品牌的其中之一。今年4至9月,开发区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包括一系列党课、一组培训、一次联盟活动、一次红色之旅主题活动、一次重温入党宣誓及一系列“走进同心荟”活动,让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开发区以打响红色品牌,释放红色能量为突破口,促进支部联动、资源共享,全方位服务园区党员,在党建引领下助推地

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为国有企业,市工业综合开

发区党委下属独立党组织 67 家,包含1个党委、3个党总支、3个国企党支部、56个独立两新支部、4个两新企业联合支部。如何抓好组织建设,形成组织网络,抓好两新组织的管理,是摆在开发区面前的突出难题。

“在拼体力、赛技巧、比策略的同时,也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沟通。”广盟电器党支部负责人说道。前不久,开发区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徒步活动,让来自爱思帝、晶澳、神力等开发区内的两新组织以及美丽健康产业党建联盟的200多名代表参与进来。“平时工作繁忙,在徒步活动中,我们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也了解到不少党员和企业的需求。”开发区党群人事部相关人员表示。

基层组织是开发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开发区在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的基础上,还送党课进基层,邀请党校老师“进企业”上党课,提升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开发区举办主题知识竞赛,来自开发区内企业的12个代表队参赛,100 多人前来观摩。“以此引导并激发开发区全体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基层党建组织力量,还增强了开发区内企业之间的粘合度。”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发区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思贤驿站为支点,建设“同心荟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提供志愿者服务、法律援助、养生健康、商务洽谈、创新创业指导等服务,线上搭建

“党建微信”“信息平台”,服务党员、青年创客、企业高管等,使人才在党建引领下群英“荟萃”共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孙 燕 实习生 龚 怡) 日前,由区政府主办,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牵头,与区经委、区科委、奉投集团、金融小镇联合承办的“InnoValley创投FENG云汇”首场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启动。活动通过政府、资本、平台的共同助力,让项目方与投资方精准对接、合作共赢。奉贤区还成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多重政策保障,助力创业创新企业的加速腾飞。

当天活动中,共有 6 个优质的项目参与路演,分别是:保资智能 (物联网)、安科迪 (智能制

造)、视问拟合 (自动驾驶)、懿贝瑞生物 (生物医药)、元利智能装备 (智能制造)、仿生人工骨(生物科技),均契合奉贤区重点打造的"东方美谷"及“未来空间”两大品牌。会前,各项目也带来最新研发的、最具前沿科技的产品的集中展示。活动现场,也邀请到近 30 家优秀的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通过这个平台,直接对接到最优质的项目及优秀的创业者。6个项目均获得了奉贤区的投资意向邀约函,同时,研发超高清阵列计算成像技术的安科迪智能技术和研发多目立体机器视觉

系统设计的视问智能科技,与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签订了投资意向合同。

从政府、资本、媒体全方位联动赋能,重磅打造最具声势与影响力创业项目的活动品牌,即日起到年底,路演活动计划开展5场,平均每月举办一场,通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搭建各类平台。全部5场系列活动将邀请近40多个高端优质项目参与。奉贤区还将从资源、政策、环境三位一体出发,强化“例外”研究,“量身定制”投资方案,并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与支持,跟踪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吴口天) 7 月30日上午,奉贤区政协“委员之家”正式对外开放启用。当天委员讲堂

“贤聊吧”正式揭牌,并启动首讲活动。记者了解到,区政协今年启动委员讲堂,目的是为了搭建无边界、多元化的委员学习交流互动平台,使之成为委员知情明政的重要窗口、联系团结界别群众的畅通渠道、展现委员风采的精彩舞台、增强联情联谊的桥梁纽带。

“贤聊吧”,是在“委员讲堂”这一载体之下,结合奉贤政协实际而创设的一个委员交流平台,是区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一项履职创新探索,也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丰富“双向发力”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政协委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对外窗口。

据悉,在这个平台上,委员们

可以理性开放地“聊”观点、“聊”态度、“聊”学识、“聊”才华,并以“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的形式,促进委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深度学习。讲堂线上与线下并行,虚拟与实体课堂同步,市、区、街镇(社区)三级学习平台联动,活动形式包括讲座、沙龙、外出体验等。在内容选择上,“委员讲堂”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握政协性质定位,紧扣政协职能任务,综合考虑形势需要。协商需求和委员兴趣,坚持发挥委员专业优势,聚焦理论前沿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政策瓶颈问题深入互动讨论。在选题策划方面,积极做到兼具政策高度、社会热度和民生温度,进而增强政协感染力和公信力,更好传播政协声音,讲好政协故事。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卫,区政协副主席吴梅、邵惠娟出席。

本报讯(记者 傅潇瑶) 近日,上音民乐系二胡副教授、著名二胡演奏家汝艺与其研究生一行来到奉贤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实地探访孙文明二胡艺术。

“这是我们学院新开设的课程,第一次外出实践活动就放在了奉贤。”师生们先后造访了位于古华公园内的孙文明铜像、贤苑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贤园、非遗中心和奉贤博物馆等地,亲身感受了奉贤当地百姓日常的文娱生活,了解“贤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孙文明二胡艺术是我们上海的宝藏。”作为与刘天华、阿炳齐名的二胡艺术大师,孙文明与奉贤和上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执教上音更是孙文明短暂人生旅途中难得的幸福时光。在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心,奉贤区文化馆馆长傅俊成、上海孙文明二胡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斌与上音师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座谈,详细地介绍了奉贤“贤文化”特色,孙文明与奉贤、与上音的渊源,分享了各自与孙文明艺术之间的故事,并对上海市级非遗项目“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演奏技艺”的传承、保护、研究及发展情况等做了详细解读。在场的同学们对孙文明的二胡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

“二胡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根。现在我们的孩子只看见城市里的水泥森林,而孙文明的音乐里有乡村和田野,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民族音乐的宝藏。”汝艺告诉记者,“这可以告诉我们,你是从哪里来的,要往哪里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新聆听孙文明的意义所在。”

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打响红色品牌

“党建+”引领经济促发展

委员有了自己的“家”区政协委员讲堂“贤聊吧”揭牌

6个优质创业项目与30位投资方精准对接

奉贤成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

上海音乐学院师生来奉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探访孙文明二胡艺术之源

新疆班出了四个清华北大生(上接1版)虽然在为目标奋斗的路上不

断经历摔倒、失望、崩溃,但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中,热娜一直努力地向前跑,也最终收获了回报——一份来自北大公共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四年前,左天玮和程雪儿在学校组织的领导力培训冬令营中第一次“遇见”清华,被清华园所吸引。不曾想四年后的今天,他们二人也不约而同地成为了清华园风景中的一部分。初到奉贤中学时,左天玮的成绩非常突出,但当时的他毫无“野心”,甚至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渐渐地,学校选修的

“侦探与推理”“物理挑战”等课程激发起了他的学习兴趣。当问起为什么要填报“电子信息专业”时,左天玮不假思索地答“是母校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让他认识到了构成电子信息的不只是枯燥的0和1,而是一个无比丰富瑰丽的世界。”在升入高三那一年,新疆部推出了“资优生”培养计划,主任朱军找到了程雪儿谈话并鼓励她

“试试考清华吧!”老师们一对一的专门弱项辅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培养,让程雪儿充实坚定地一步步走向目标。

自身的努力结合学校的潜能教育“天道酬勤。”朱军在接到四个学生报

喜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四个字。

他坦言,新疆部与奉贤本地的学生起步并不一样。他们入校时的整体基础不太好,一是语言方面的难关,很多孩子初中才开始说普通话;二是他们原在新疆读的教材体系不一样,中考难度较上海简单很多。为了让这群孩子适应上海教育的步伐,奉贤中学为民族学生们安排了一整年的初高中衔接教育,也着重加强学生们语言方面的学习。“因为从家乡出来并不易,所以他们学习方面愿意花很多时间,人生目标和志向也更加明确。”朱军感慨,惊喜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是觉得这样的成绩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成正比。

“孩子们未来无论在何地,依旧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有着良好发展,这都是对母校最好的感恩。”这是林春辉对这4位同学及这一届所有毕业生的期待。办班14年,十届学生,奉贤中学新疆部先后向大学输送了近

600名优秀毕业生。2018年,奉贤中学《提升新疆内高班教育品质的实践研究》荣获上海市 2017 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一等奖。今年,新疆部的一本录取率和985院校录取率,更是刷新历史最高。

学校如何培育这群孩子?林春辉认为,这绕不开奉贤中学“潜能教育”品牌建设的探索。如何激发学生潜能,让新疆班的孩子们在四年学习生涯中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们有一套完整的人生规划导航: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动力等课程的设置发展,学习空间的打造,科创、文创、艺术中心建设,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维的空间,唤醒学生潜能。学校还创造机会,提供各类学生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够尽情施展才能。学生们在这些历程中不断磨练自我,不断调整学习目标,人生规划目标,真正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