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锤炼“红专家”yndaily.yunnan.cn/images/2017-05/30/04/2017053004_pdf.pdf ·...

Post on 18-May-2020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

一次加强人才政治引领与思想凝聚的实践 > 学员体会“金句”

“现在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比较痛苦:一个是教科书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讲到中国自信还是靠四大发明支撑;一个是社会导向和学生的价值观出了问题……”4 月 24 日下午的分组研讨中,曲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省委联系专家李晶的发言,击中了痛点,引发了在场学员的热烈讨论。

当前,云南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作为全省高层次人才中的“佼佼者”和创新创业的

“领头羊”,如何在助推云南跨越发展过程中书写使命担当,谋求更大作为?学员们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思考,袒露心声。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

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萌芽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引领示范很重要。我将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加强对教育规律的本质思考,努力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李晶说。

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云岭学者黄云超认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作为全球“智力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抢占行业制高点。“专业人才是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人才团队培养引进工程,打造更多的健康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人才效能,促进云南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

周彬学员是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道路技术研究所所长、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我省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五网’大会战,作为政府培养的高端公路科技人才,我将重点关注公路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工程质量突出、初期建设成本投入高居不下等问题,为提升我省公路路面的质量状况和使用寿命贡献全部力量。”

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高端人才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云岭首席技师丁晓亮受到很多启发:“大理学院赵昱教授的昆虫与地质理论可应用于铝土矿的探测,昆明理工大学梁风教授提供的关于惰性阳极研究最新进展,

可能会为铝电解行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朱有勇院士的专题辅导,让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云岭学者李永祥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朱院士的田野点来自于少数民族众多的石屏县,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水稻种植方法给了他启发。我由此感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研究和发扬,为我省实现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服务。”

党校“锤炼”之行已结束,但50名高层次专家关于在云岭大地书写使命担当的思考与实践还在深入。

(省委组织部人才处供图)

云南省高层次专家省情研修班,掀开了省委高度重视和关心关爱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思想凝聚的新篇章——

党校锤炼“红专家”本报记者程三娟

“我是云南大学新型储能研究所所长卢文,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希望今后有机会与云南能投集团和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院合作,共同推进云南新能源开发利用。”

4月25日下午,云南省委党校,一场高规格的互动交流在云南省高层次专家省情研修班的课堂上热烈展开。云南能投集团总裁邱录军、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院院长冯峻林、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勇、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束洪春先后围绕各自单位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情

况作了主旨发言。几次跃跃欲试后,研修班学员、国家“千人计划”卢文教授终于抢得了互动交流的机会。

4月17日-26日,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遴选我省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高端科技人才”“云岭系列”人才和省委联系专家等共50人参加了为期10天的云南省高层次专家省情研修班学习培训。

这是云南省委首次组织高层次人才进党校。

番兴明(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我从事科研事业 30 余年,深知一项科研创新,往往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成就。做学问、搞科研,要有“安、专、迷”精神,始终保持唯真求实、淡泊名利的态度,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潜心研究上,才会不断取得更多创新成果,才能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金醒昉(昆明市延安医院副院长、云岭名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病人日益增多。作为一名从事老年医学专业 30 余年的医生,我要将个人的奋斗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成长与事业进步结合

起来,做出更大的贡献。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徐增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组组长,海高人才):通过对云南白药集团现场考察,我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更充满信心。这鼓励我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更注重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及时转化。

郑泗军(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海高人才):期待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助推云南香蕉产业发展中实现梦想和创造未来。

本报记者 程三娟

人才是云南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截至 2015年底,云南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31.49万人。人才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构成日益复杂,思想也更加多元化。如何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团结和思想凝聚,日益成为迫切的现实课题。

高层次人才和专家是全省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全省各级各类人才的优秀代表。在党校举办高层次专家省情研修班,掀开了省委关心关爱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思想凝聚的新篇章。

首次组织高层次人才专家进党校,云南很用心。从方案制定到学员遴选,从课程设计到专家邀请,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精益

求精。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介

绍,本次研修班 50名学员,来自 30个单位,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女性5人,少数民族 9人;年龄最大的 68岁,最小的 33 岁,70 后和 80 后专家 17名;有国家“千人计划”5名,“万人计划”4名,我省“海高”“高端”人才7名,“云岭系列”人才 25名,省委联系专家占4名。

为了让培训更有含金量,请省内专家领导分析云南省情的同时,省委组织部还请来了多位重量级“外援”主讲——中国军事科学院罗援少将及中组部人才局张浩同志、人事科学院吴江教授、复旦大学周文教授、中央党校高祖

贵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

要论述到国际人才发展大趋势,从全国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到我省人才工作情况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从中国国际战略到周边安全环境和软实力建设,从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高级知识分子阳光心态与心理调适,充满智慧和真知灼见的讲授内容,使这些长期“上讲台”的高层次人才体会到“另外一片天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与灵魂洗礼。

首次作为高层次专家进党校“锤炼”,学员们很用心。

唐年胜是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云南省科技领

军人才,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于同年当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此次研修班,他被推选为班长。“大家都反映这次研修班办得好,特别是李小三部长关于优秀人才要有‘四张牌’的论述,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培训,大家对国情、省情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更进一步激发了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动力。”唐年胜说。

作为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大腕”和研修班中最年长的学员,侯先光教授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上课积极、发言踊跃,一次未缺席、一次没请假。需要换洗的衣服,也是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场教学时,让老伴帮忙送了过来。

4月 24日下午,省委党校求是楼第六教室视频教学现场,在电影《钱学森》的光影流动中,罗雄剑一次次抹去了眼中的热泪。

罗雄剑是 80 后,今年 36 岁。作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他于 2014年 9月通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2015年初入选国家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现为神经系统疾病课题组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帮助下,钱老突破美国的百般阻挠,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让我懂得,该以怎样的人格品质和爱国精神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罗雄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大力实施科教兴滇和人才强省战略,

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大力培养开发本土人才,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合理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人才之花在彩云之南竞相绽放。

2014年至 2017年,云南省财政共投入约 11.17 亿元用于保障人才工程建设,经费投入总量为近年之最;2015 年,全省人力资源投入 1849.06 亿元,占 GDP 比重 13.48%;2016 年,全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1413 人,来滇工作外国专家 733 人,来滇挂职干部 179 人,较 2015 年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云岭”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近 500 名行业领军人才……

学员们显然感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渴求人才的拳拳之心。

“云南省作为边疆欠发达省份,每年把大笔资金投入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面,这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关怀与重视。我们要把关怀转化为动力,立足本职,勇于担当。”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省高端科技人才左之利说。

“我们的成功和每一次进步,都要感恩培养和造就我们的党和人民。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陈霖主任对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解读,让我们对云南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充满了信心,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深存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心,兢兢业业工作,报答党和人民的培养之恩。”云南省草地动物研究院院长、云岭学者黄必志说。

“人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更要拥护党的领导,更要坚

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云南广播电视台少儿频率总监、云岭文化名家张秋玲说。

“培训开拓了我的人生视野和思路,坚定了我继续深入做好本职工作、勇攀科学高峰的意志信念。我将结合云南省信息产业需要努力工作,为提升面向东南亚语言信息处理及应用水平尽绵薄之力。”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万人计划”入选者余正涛说。

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海高人才毛基荣道出了学员们共同的心声:10天的培养研修,是一次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终生难忘的经历。

一次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积蓄力量的经历

一次关于在云岭大地书写使命担当的思考

叶昌荣(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省高端科技人才)经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分组研讨、互动交流、视频教学、汇报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我对国内外的人才现状,人才竞争形势,以及国家的人才战略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对云南省情和人才工作状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

刘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办公室主任 、云岭文化名家):李小三部长在开班动员上关于优秀人才的谆谆教诲——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个人形象“四张牌”,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冯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这是一次负责任的、精

心准备的、为人才量身定做的专家培训班,对学习与工作帮助很大,建议以后能增加此类学习。

卿晨(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省委联系专家):这次培训让我们得以更加了解国情、省情,得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背景下去理解党和政府的主张、国家发展战略,得以“跳出自己看自己”,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

易宏(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省委对研修班的重视。本次学习不仅设置了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师,还让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专家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让我开阔了视野,能站在更高视角去思考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

谈培训

谈信念

李成云(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我们有幸身处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自我提高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重要。

吴磊(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云岭学者):作为高层次人才,我们今天获得的点滴成就,都与党和国家的长期培养分不开,是国家花了“大价钱”培养的结果。我们理应回馈党和国家的培养,回馈社会,继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明(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云岭教学名师):参观西南联大、观看《钱学森》纪录

片,都让我更加认准了这样一个道理——将自己的成长与国家富强自觉结合、将自己所学报效祖国,才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应有的选择。

费宇(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云岭教学名师):正如武侠小说所说,武功越高,责任越大,在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担负起更多智力支持云南跨越发展的重任。

普绍平(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研究员、云岭学者):深深体会到个人的成长与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关心。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这种来之不易、前所未有的环境,自觉自愿为党工作,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

谈创新创业

本报地址:昆明市新闻路337号 集团办:64143341 编委办:64141890 经委办:64166892 编辑出版中心:64141286 舆论监督中心:64145865 邮政编码:650032 广告许可证:滇工商广字第1号 零售每份一元 云南日报印务中心印刷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编辑/熊洪涛 美编/杨千红 制作/何叶4 关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