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标兵 抱瓮灌园 -...

Post on 29-Ju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本栏目收稿邮箱:ljtqxz@sina.com

A3微型小说 2018/9/2 星期日 责编:高超 美编:谢勤勤 校对:朱海荣

20182018年年99月月22日日总第总第236236期期特约编辑特约编辑::万万 芊芊信箱信箱::ksksrbrbxxs@xxs@163163.com.com

玉峰玉峰··微型小说微型小说

那天上午,大亮正陪年迈的母亲聊天,接到儿子小虎的电话:“爸,阿梅生了个女娃子。我准备7月底给娃办满月酒……”

大亮赶紧把小虎添个女娃的事告诉母亲,没想到母亲一脸的不高兴:“生个女娃子算啥好消息,又不是小子!”

大亮笑着劝母亲:“您老咋还这么封建,现在放开二胎生育了,阿梅第一胎生个女娃子,二胎肯定生个男娃。”

母亲气呼呼地说:“万一不是男娃子呢?那咱家不就绝后了!”大亮不再吱声了。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

把自己拉扯大的,自己长大结婚后生了个儿子,可把母亲乐坏了。儿子小虎大学毕业后,在百里外的城里上班,母亲盼望着小虎夫

妻俩能早日生个男娃,好抱重孙子。谁知小虎夫妻俩迟迟不要孩子,这把老太太愁坏了。她经常叹息:“我老了,恐怕见不到重孙了!”

所以,一听到小虎添个女娃子,大亮的母亲泄气了,连月底去县城喝喜酒也不愿意去了。无论大亮咋劝,母亲就是不愿意去。

明天就该去县城喝喜酒了,大亮又劝母亲,还是无济于事。这时,村里传来一个噩耗:母亲最要好的姐妹董老太去世了。

大亮叹息:“董老太四个儿子,七个孙子,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养活她,董老太在那间破旧的老房子里断气几天了,才被发现。真可怜!”

大亮的母亲呆呆地坐在那儿,眼里似有泪水。突然,她对大亮说:“我明儿个跟你们一起去县城喝喜酒去!”

这是她第一次带女儿去打针,十月的阳光很暖,风儿很柔,她的心却被愁云笼罩着。

那时她还在产假里,每天疲于照顾孩子,如果丈夫能稍微小心一点,她就不会发现那条短信,但也许丈夫已经不在乎了。

她当然不会因为这一件事就痛下决心,毕竟孩子还太小太小,像一只什么都不懂的可怜的小兽。只是她于这期间看透了他,她清醒地意识到他不是能依靠一生的人,不忠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干脆利落地办了手续。

就像手术过后,麻药的劲过了才觉出疼来。一切尘埃落定,委屈、不甘、恨,反而更涌上心头,她夜夜流泪,感叹自己的不幸,不知如何开始以后的生活。

女儿躺在婴儿车里,手脚不停地舞动着,看见新奇的东西,欢快地叫上一声,把她的思绪拉回现实,她看着女儿的时候脸上才微微有一丝笑。

她就这么一路想着,机械地推着女儿来到医院。她给女儿脱掉外套,挽起袖子,配合医生捉住女儿的小胳膊,孩子还太小,并不懂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一脸好奇地盯着医生手上的注射器。

她揪心地想,女儿要遭罪哩。果然,针头扎进去,小家伙觉出痛来,哇的哭了,婴儿的哭没有任何掩饰,撇着嘴,闭着眼,歪着鼻子,满脸褶子。她看着粉嫩的女儿皱成这样,心跟着一疼,想着打完针一定要好好地抱抱女儿安慰。

然而就在针头拔出来的一瞬间,女儿的哭声戛然而止,小脸立刻转晴,小脑袋转来转去,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窗台上的植物、墙上花花绿绿的宣传单,都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呀,女儿已完全忘记刚才的痛了。

她看着女儿,先是惊诧,再是欣喜,然后是愧疚,这小小的人儿,内心该有多大的能量呀!而她,作为母亲,本该做孩子的榜样,给孩子以庇护,却沉溺在那点过去的疼痛里。有什么呢,针头拔出来了,疼痛就该忘记,目光就该看向别处。

仿佛有一道光打在她脸上,她的面容、她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上帝在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地种下了对生命的爱,不论生活多么痛苦,都该用尽全力向上。她整理好女儿的衣服,紧紧搂她在怀,望着窗外晴空万里,一脸释然。

打针□ 庄夏

阿梅生了个女娃子□ 熊燕君

学雷锋标兵□ 潘慧莹

叶清鸾□ 张云帆

古镇,春花楼。妮儿的眼睛不时朝里望。叶妈妈瞅着脸蛋儿,知道是棵摇钱树。想当姐儿,就得会掏银子。茶不嫌淡,活不嫌多,只愿有个安身立命处。叶妈妈笑了,会说话的闺女真讨人喜欢,你可有名

字。妮儿摇摇头。那就跟我姓吧,也不亏待你。来人呀,找个花牌,给

这闺女挂上。花花绿绿的牌板清鸾二字格外醒目。妮儿一把上前,死死将花牌抱在怀里不松开。叶妈妈已乐得眉开,抱好,以后就指望它吃饭哩。妮儿变成叶清鸾,叶清鸾住进春花楼。叶清鸾爱笑,不像其他姐儿刚接客时寻死觅活,男

人们盯着空落落的钱袋,再转身看叶清鸾,却怎么也恨不起来。

叶清鸾手巧,会绣好看的牡丹,会画漂亮的妆容。绣的牡丹娇艳欲滴,仿佛闻到香味,画的妆容端庄典雅,使皮肤粉嫩水滑,却看不出粉黛,真是奇哉。

叶清鸾心细,别的姐儿爱拿叶妈妈的钱嗑瓜子,叶清鸾却把瓜子钱换来笔墨纸砚,画点梅兰竹菊,墨香溢满整个闺房。叶清鸾的画,好卖。画的叶清鸾,难买。

叶清鸾眼光极高,罕有受其青睐者。得不到的才最好,叶清鸾视若无睹的冷淡,反而激

起男人们的征服欲。叶清鸾很快成春花楼里的头牌姐儿。这日,叶妈妈敲开叶清鸾的门。闺女,楼下马司令有请。马司令年过五旬,是本地的军阀头子,姐儿们以为

这样的男人定难讨叶清鸾欢心。然而,事实出人意料。是钱财开路,还是月老牵线,叶清鸾的眼眸竟似黏

在马司令的身上。马司令有钱,大把的银子归叶妈妈,美丽的叶清鸾

归马司令。叶清鸾带着姐儿们羡慕的神色,绝尘而去。月冷如霜。司令府热闹得很。拜过天地,马司令抱起叶清鸾就进洞房,士兵们大

都已醉,烂泥般瘫倒在地。天明,马司令的房间却始终没动静,有士兵不耐烦,

壮着胆子推门。马司令的脖子已被砍断,新婚夫人也不知去向。士兵们搜遍全城每个角落,还是没找到叶清鸾。叶妈妈和姐儿们知道后都傻了,她们怎么也不相信

那是文弱的叶清鸾。这其中秘密,唯有叶清鸾知晓。叶清鸾原是城里大户人家的独生女儿。因家业殷实遭忌,叶清鸾的父母被马司令害死。叶清鸾只得独自漂泊,隐姓埋名。叶妈妈深通世故,想起叶清鸾,总会惋惜地说,这妮

子真是受委屈了,唉。

我约了一位心理医生朋友,请他给看看病。医生朋友在他的诊所接待了我。我说,不是我看病。

朋友问,那给谁看?我说,给我的父母看。这些日子,两老人非常反常,好像有毛病,你给看看。朋友说,那你说说他们的症状。

我说,我的父母在农村住,都 70 多岁了。我打算把他们接到城里来,可二老说在城里待不习惯,说啥也不来。他们不来,也算成全我,你也知道,我一家三口住的是不到 60 平方米的小套,儿子要结婚房子还没着落呢。这话扯得有点儿远,说说他们的症状吧!本来两位老人非常节俭,一辈子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前些天,电视机坏了。老头非要我帮他买个电视机。可正赶上我单位有事,老头就天天打电话催,恨不得电视机马上到手。你说,看电视,又不像一日三餐,一顿不吃饿得慌。电视早看两天晚看两天,能咋的?我一说,老头大骂我不孝。放下电话,自己跑镇上买了台电视机,比网上多花了五六百元。我说买贵了,他还一点儿不在乎。往常,老头说话和蔼,花钱也不大方,你说这事反常不反常?

朋友说,挺反常。我又说,自从上月我给我妈买了个老年机,老太太天天有事

没事老给我打电话。一早我没起床,电话就过来了:吃饭了吗?早上得吃饭。上班开车得小心。晚上别睡太晚。我都快退休了,还像小孩似的嘱咐?问题是我有时有不少事,哪有闲工夫跟她没话找话!我不胜其烦,说她,她当时答应挺好,可转身电话又打过来了。我妈以前可不这样,你说反常不反常?

朋友说,挺反常。我又说,端午节回家,本来以为父母见了儿子儿媳和孙子,不

得高兴得什么似的。可老头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电视,老太太只顾着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把我们冷落一边。我说他们,他们还说,我们来,给他们添了乱。你说,人老了,对儿子孙子都不待见了,是不是有毛病?

朋友说,是有毛病,毛病还挺重。我问,什么毛病?朋友说,这叫孤独寂寞综合征,空巢老人最容易感染。我着急地问,那有法治吗?朋友说,打针吃药都无效,只有一个偏方,叫关爱。

看病□ 张凤凯

一次,子贡游历途中经过一条叫汉水的大河,走累了,就在河边路旁的树荫底下休息。

道路两旁是大片的庄稼地,由于连日干旱,田地干枯,庄稼的叶子耷拉着。有位老汉正在菜园里忙碌着,他已经用铲子在菜地里挖出一条条小沟,再把小沟挖到菜地边的井边。

小沟挖好后,老汉抱着一个大瓮,从井里打了水倒进小沟里,可水少地干,水倒进小沟里还没流多远就干了。

看着忙碌的老汉,非常吃力,效率又很低,根本不知啥时能灌完菜园,子贡就和老汉搭讪,说:“老人家,我知道有一种机械,不用费多少力,一天就可以浇灌上百亩菜地,既省力又快捷,您不妨也试一试?”

老汉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起头来问子贡:“怎么做呢?”

子贡站起来,从路边折了一些树枝和草茎,走到老人身边,连比带画地详细给他讲解,并用手里草茎扎起树枝作示范。原来,这是一种叫桔槔的灌水装置,这种装置在商朝就已发明了,到了这时,运用已经很普遍。桔槔主要根据杠杆原理来取水,杠杆一头轻,一头重,轻的一头取水,利用重的一头把水提起来,这样取水水量大,又不费力,取的水多了,灌在小沟里的水自然流得远了。子贡游历中,看见过各种各样的桔槔。热心肠的子贡跟老汉说:“如果您想试一试,我愿意帮助您。只需一些现成的木料、绳子、水桶,不用一两个时辰就可以把桔槔安装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工。您用上桔槔,这些地一会儿就浇灌完了。以后,还可以天天使用。”

谁知,老汉讥笑说:“你说的这小玩意儿,只是雕虫小技。”

子贡惊奇地问:“老人家,为什么呢?明明有省力的方法,您却偏偏要吃苦受累,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老汉被子贡的话激怒了,他哼了一声说:“从前,我老师告诉我,这种雕虫小技,为的是投机取巧。这件事情,投机取巧成了,尝到了甜头,就会想在另一件事情上也投机取巧。事事投机取巧,结果就会导致所有的事情都不老老实实地做了。一个人,一旦产生了这样的心思,就会失掉他的天性,变得浮躁、狡诈。我宁愿自讨苦吃,也不用这种投机取巧的雕虫小技。我可不想开这个坏头。”

老汉说完,不再理会子贡,继续抱着他的大瓮,又浇起水来了。

子贡听了,很无奈,心里想:如果一个人脑子僵化,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对他来说,即使机械装置再好,也是白搭。

学校东南角新砌了一个花坛,里面有芭蕉、美人蕉、凤尾竹、紫藤、合欢、牵牛花……很多植物,还都是童年阶段。

同学们下课都喜欢拥到花坛边,数牵牛花开了几朵,看美人蕉长高了没有,观察紫藤的“手”张牙舞爪攀到了哪里。

上课了,方老师兴冲冲地走进教室,热情洋溢地宣布:“同学们,校长决定把小花坛的管理权交给我们班。这是对我们班的信任。现在,我们要选一个管理员。谁愿意?”

“我!我!我……”小手举得像森林一样高。

“香草,你来吧!”香草有点受宠若惊。她是本学期刚转来的新学生,虽然她的

心里一万个愿意,但是,刚刚的手举得实在有点低,老师是怎么从那么多手里找到她的呢?

香草涨红了脸,一个劲地点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日复一日,香草天刚亮,就到学校来了,晨光熹微,她给小花

小草浇水,小花小草迎风跳舞给她看。太阳落山,她做完回家作业才回家,为的是傍晚再给小花小

草浇一轮水。爸爸、妈妈说了,正午大太阳下给花浇水,会把花浇死的,只

有早晨、晚上浇,小花小草才能长得好。每天早出晚归的香草,心里像种了一丛春草一般,一天天葳

蕤、茂盛,充满了希望,其他时间,和其他同学一样,上课、游戏、做作业……

小花坛的热情过了之后,同学们渐渐都忘了这回事。花坛边捉迷藏的同学,再也不会去数牵牛花开了几朵;早上来跳绳的同学,也忘了去看凤尾竹又繁殖了新后代;美人蕉遮住了窗户,窗口绿意盎然,只有当老师在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同学们才会不自觉地往外看。

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都像归巢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回到了母校。开学第一个月,是学雷锋月,老师宣讲了雷锋叔叔的先进事迹,然后说,我们也要评选一位“学雷锋标兵”,要大家投票。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选谁呀?选江南吧?江南品学兼优,是学校大队委,每年开学典礼上

他都代表全体学生发言。不选他,选谁?选李想吧?李想上学期参加“宋庆龄杯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获得金奖,还获得“小院士”称号,为学校争了光,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他颁了奖。不选他,选谁?

选王颖吧?王颖全面发展,不仅期末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还参加了啦啦操、书画社、奥数、英语配音等兴趣小组,是学校得奖专业户,真是文武双全!不选他,选谁?

方老师环顾四周,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难道没有注意这样一位同学吗?她每天在你们上学前就来了,悄悄为学校小花坛的花花草草浇水;在你们放学后才走,锁好门窗,关掉电灯,为的是等太阳下山后再给花花草草浇一遍水。她已经坚持了一百多天了。看,我们的小花坛多么欣欣向荣。这种默默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难道不是雷锋精神?”

同学们“哗”的一下都看向香草。香草的脸红了,把头埋进臂弯里。其实,她的心里是多么感激呀!她感激方老师让她管理花坛,感激方老师关注她每天的努力,感激方老师不以成绩看人。

学校的学雷锋标兵榜里贴上了香草憨憨的笑容,笑得那么纯真、那么善良。

“其实,从第一天大扫除开始,我就关注到你了。香草,加油!学习和劳动一样,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方老师说。

香草的心里暖暖的。

抱瓮灌园□ 万芊 杨春艳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