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xingguo.gov.cn · 1 鄂破机 250×400 1 2 振动筛分级机...

Post on 07-Aug-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年产 3万吨石米重钙粉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兴国县宝山重钙精粉厂

编制日期:二 O 一六年十一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

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

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

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

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

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

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

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3万吨石米重钙粉项目

建设单位 兴国县宝山重钙精粉厂

法人代表 张功华 联系人 张功华

通迅地址 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

联系电话 13979712219 传真 邮政编码 342432

建设地点 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

立项审批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石灰和石膏制造(C3012)

占地面积

(m2)24679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6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9.3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1.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

产日期已投产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碳酸钙工业作为非金属矿工业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非金属

矿工业的重要产业。据中国非矿协会碳酸钙专委会统计,目前我国碳酸钙生产加

工企业近千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重质碳酸钙企业 400余家,轻质碳酸钙企业

320余家,其总生产能力约为 2100多万 t左右(其中,重钙约 900万 t左右,轻

钙约 800万 t左右、活性钙 200万 t、超细钙 180万 t)。进入十二五阶段,随着

我国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居民的购买力的提高,塑料、橡胶行业以年 10%

以上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造纸工业向产品高档发展及生产工艺的进步,对碳酸钙

工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全国钙粉产销量达 1600余万 t,同比增

长 5.26%。其中,800目以下的粗钙粉产销量将被压缩至 360万 t,800~1500目

的钙粉产销量将增至 1220万 t,1500目以上的超细粉体产量微增至 22万 t,与去

年相比,普通粗钙粉比重下降 3.8个百分点,中端产品比重提升 3.88个百分点,

超细粉体比重下降 2.48个百分点。国内碳酸钙需要量大,每年进口超细专用碳酸

钙 15万 t以上,超细碳酸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占全部轻钙产品的一半,而

2

且专业化率很高。目前中国塑料加工量约 10000万 t/年,约需碳酸钙 1000万 t/

年以上,占消费总量的 45%;中国纸张需要量达到 4400万 t/年,碳酸钙的消费

量占消费总量的 34%,另外在涂料、橡胶等行业碳酸钙需求量也很大,其潜在市

场更大。

兴国县境内由于白云岩储量丰富,发展以白云岩为主要原料的建材工业具有

明显的资源优势。为此,兴国县宝山重钙精粉厂投资 600万元在兴国县梅窖镇寨

脑村岩塘组建设年产 3万吨细重钙粉项目,项目所在地有就近稳定的白云岩供应

来源。拟建项目贯彻国家和江西省及赣州市有关碳酸钙工业发展的精神(2004年

5月 23日全国塑料行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治理塑料制品白色污染问题的研讨会,

会上国内外专家研究,在塑料制品中增加碳酸钙的填加量可提高降解速度,当塑

料制品中填加量超过 50%时,降解速度由 30 年缩短到 3-7年,因此,本会议已

把碳酸钙列为塑料制品的绿色环境友好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将极大促进碳酸钙工

业的发展)。按照市场需求和变化,合理地推进碳酸钙粉体加工项目的建设,可

有力的配合江西和周边地区橡胶工业、造纸工业、涂料工业和塑料工业结构调整、

产业产品升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当地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提升当地碳酸

钙工业竞争力和优势,加快当地矿产加工产业振兴的步伐。本项目的建设不仅符

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

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已投入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 253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补做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保护部第 33号令《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本项目属于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因

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受兴国县宝山重钙精粉厂的委托,我单位进

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所在

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展开资料收集、调研工作,并在征求当

地环保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公正、客观、严谨”的态度,并结合本工

程有关资料,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概况

3

1、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具体地理位置坐标为

N26°24'48″ ,E115°46'44″,详见附图 1。

2、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年产 3万吨石米重钙粉项目;

(2)项目性质:已建,补办环评;

(3)建设单位:兴国县宝山重钙精粉厂;

(4)项目投资:总投资 600万元;

(5)劳动定员及生产天数,项目劳动定员为 20人,全年运营 300天,工作

采用每天一班制。

3、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东南面为道路,北面和西面为

山体,项目总投资为 600万元,用地面积为 24679m2,建筑面积为 3524m2。主要

建有原料堆场区、生产车间、成品堆放区和综合办公楼等,具体项目组成见表 1。

表 1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

规模备注

主体工程

原料堆场区 900m2 钢架结构

生产车间 一层,占地面积 600m2 钢架结构

成品堆放区 一层,占地面积 1944m2 钢架结构

公用工程 办公室 一层,建筑面积为 80m2 砖混结构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化粪池 /

噪声治理 减震、隔音、吸声、消声设施本次环评要求增

固废处理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 现有

废气治理 集气罩、旋风除尘器 增加集气罩

生态 绿化

4、产品方案

本工程依托周边矿山的白云岩(石灰石)建设年产3万吨石米重钙粉生产线,

项目主要产品见表2。

4

表2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产品名称 产量(t/a) 规格

800目重钙粉 5000 800目钙粉 5000 200目复粉 5000 600目石米 10000 8-10mm七零砂 5000 70目

5、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料白云岩由本公司附近的白云岩矿山供应,汽车运输到厂;具

体原料及能源消耗见表 3。

表 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单位 来源 备注

原辅材料消耗

1 白云岩矿 30002 t/a 周边矿山 含水 0.96%能

消耗

1 电 10000 KWh/由梅窖镇电网提供

2 水 300 m3/a 桶装水

6、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车间设备见表 4。

表 4 项目主机设备规格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台数

1 鄂破机 250×400 12 振动筛分级机 2.2m×0.8m 13 二级破碎机 400×600 14 提升机 / 15 雷蒙磨粉机 4R3216 3

7、公用工程

(1)给排水

本项目水源来自附近村民,业主用桶装运到厂区,总用水量为 300m3/a,全

部为生活用水。

本项目共有职工人数 20人,均不在厂区住宿,但有 5人在厂区做饭,人均

生活用水量以 50L/d 人计。则本项目每天生活用水量为 1m3,年生活用水为

300m3/a。生活污水按排放系数 80%计算,则项目每年污水总产生量约为 240m3/a,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村民定期清掏,不外排。

5

(2)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引自梅窖镇电网,项目年用电量约为 10000度。

8、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东南面为道路,道路另一边为

废弃的厂房,北面和西面为山体,东面 150m处有三户村名,西南面 250m处有

四户村民。项目用地厂区内及周围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及稀

有矿藏、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环境保护目标,周围交通便利,且具有水、电供

应保障,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

9、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11本,2013 年修订)》,本项目不属于其中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属

于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符合现行的国家产业政策。

10、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在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做到经

济、合理、节省投资、节约用地。在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下,使生产作业短捷方

便,避免往返运输和交叉作业。各建(构)筑物布置均满足防火、卫生、通风、

采光等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并符合竖向布置、绿化布置的

要求。适当注意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效果,使工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整齐美观。

(1)总平面布置原则

①按照现有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做

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

②根据工艺、消防、运输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避免大挖特挖,

力求布局合理,生产组织有序。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态破

坏和污染。

③根据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及防火要求,将生产协作密切的车间组织在一起,

力求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

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反复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

④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根据生产性质,动力供应、货物周转、卫生及

防火等条件分区布置。

6

⑤运输是生产工艺流程的前奏和继续,它是联系各个生产环节的纽带,总图

布置中做到合理布置人流、车流的运输路线,以利于生产线路的顺畅,减少能量

消耗,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⑥建筑构造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并满足地上地

下工程管线的铺设和交通运输的要求。

(2)布置方案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宅脑村岩塘组,所在地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

115°46′44″,北纬 26°24′48″。项目总投资 600 万元,用地面积为 24679m2,建筑

面积为 3524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综合办公楼。厂区大门位于东南侧的

道路,方便了原料及产品的运输。综合办公楼位于项目的西侧,远离了处于东侧

的厂房。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清晰,运输流程顺畅,物流短捷,人流、物流

互不交叉干扰,有机地协调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建设与保护的关系。综上所述,

本项目的场区平面布置可满足运输及工艺路线流畅的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

平面布局合理。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补做环评,根据现场勘查,周边主要为山地,项目原有污染情

况主要为本项目厂区运营时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具体污染情况详见

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存在如下问题:

1、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以及粉尘,粉尘主要为原料堆场粉尘、破

碎、提升、筛选时产生的粉尘以及装袋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1)破碎、提升、筛选过程产生的粉尘

项目在破碎、筛选、提升过程产生粉尘量约为 3t/a,这种粉尘属于无组织排

放。项目目前破碎、提升过程无集气罩,旋风除尘器只收集处理筛选过程产生的

粉尘,因此,破碎、筛选、提升过程产生粉尘量约有 50%的粉尘能被旋风除尘器

收集处理,本项目旋风除尘器风量为 12000m3/h。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

则项目破碎、筛选、提升工序产生的有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分别为 0.225t/a,

7.81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1.5t/a(0.625kg/h),项目粉尘浓度较高,会对

周边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

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量约为 3t/a,该过程的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项目目前

未采取环保措施。

(3)原料堆场无组织排放粉尘

原料堆放会产生堆场粉尘,该过程的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本项目石料堆场

起尘量约为 0.068kg/h,0.599t/a;项目目前未采取抑尘措施。

(4)原料装卸无组织排放粉尘

原料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该过程的粉尘属于无组织粉尘,其起尘量约

为 0.088t/a。项目目前未采取抑尘措施。

(5)厨房油烟

项目油烟产生量为 1.35kg/a,油烟产生浓度为 1.125mg/m3,油烟浓度满足《饮

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 2中的小型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环评要求企业在破碎设备及提升机上方安装集气罩,在料仓

8

出口安装集气罩并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尘,废气经旋风除尘器除尘处理后通过 15m

高的烟囱排出,石灰石原料堆场以及装卸过程采取喷水抑尘。

2、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鄂破机、二次破碎机、提升机、振动筛、雷蒙磨粉机运

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噪声值为 85~100dB(A)。项目未采取减震消噪措施,本

项目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本环评要求企业对设备采取密闭隔音、吸音和消声处理措施,

对有震动设备设防振支座,以减振降噪。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职工的生活垃圾及生产固废。

1)生活固废

项目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3t。厂区设置了垃圾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

地环卫部门清运。

2)生产固废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项目生产固废可进行回用。

4、废水

项目废水为生活用水。

项目目前设有化粪池,生活用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村民定期清掏。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

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倚宁都县,东南邻于都县,南连赣

县,西邻万安县,西北界泰和县,北毗吉安市青原区、永丰县,连接吉泰盆地,距

赣州市 82公里、省会南昌 346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3215平方公里,辖 25个乡镇、

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位于东经 114°46′44″,北纬

26°24′48″。

2、地质、地貌、地形

兴国县有第四系、白垩系、石炭系、泥盆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其中以震旦系

和寒武系分布最广。白恶系分布于盆地中心地带;震旦系围绕盆地分布,主要在县

内东北部;寒武系分布于西部边境;第四系大都分布于境内的主要河流两岸;其它

地层则分布零星。项目所在地为上古生界,属石炭系,其岩性主要为灰岩、 白云质

灰岩、壳灰岩等。

兴国县东西长 84公里,南北宽 71.5公里,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有中山、

低山,属江西的山区县。雩山支脉绵延全境,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丘陵亘绵。

南部最低处是龙口乡睦埠村,海拔 127.9米;北部最高处为枫边乡大乌山,海拔 1204

米;东部、西部高山,海拔均在 1000米以上;地势由东北西边缘逐渐向中南部倾向,

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小盆地。

3、气象气候

兴国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 18.9℃,最热为 7月,平均气温为 29℃,最冷为 1月,平均气温 7.2℃,

极端最高气温为 39.9℃,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6.3℃。平均无霜期 284天,最长年份

335天,最短年份为 242天。年平均日照为 1861.4小时,日照率为 4.2%,年平均蒸

发量为 1635.8mm,平均相对湿度为 78%,兴国常年主导风为西北风,夏季为西南偏

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1.8m/s,极大风速达 22m/s。年平均降水量为 1522.3mm,降水

10

天数为 155天,降水集中在 4~6月,占全年降水的 48.5%。

4、水文

兴国县内主要水体为平江,分为潋水和濊水,汇水面积 2274km2。平江由潋水(东

河),濊水(北河)在县城东南汇合而成。潋、濊二水汇流后,名平江。下经县城南门、

坝南、埠头、龙口流入赣县江口入贡水。在县境内河段长 23.9km。全水系在县境主

要干流流域面积 2211.07km。

潋水位于县境东部,又名东河。发源于马鞍山西面,经兴江、古龙冈、东村、 鼎

龙、长岗水库、长岗、洪门于狮子口入平江。清同治年间,船可由平江上溯至象 牙

滩,1968年前可通竹筏,1968年建长岗水库后,竹筏只通库坝下。流域面积 957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30%,占平江水系流域面积的 43.3%。

濊水位于县城以北,又名北河。属长流淡水沙河。发源于九万高西南面,经丰

坑、崇贤圩、霞江、高坪脑、高兴、长冈、五里亭、潋江镇,在县城东南入平江。

河长 41km,宽 20至 135m。流域面积 76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23.65%,占平江水

系流域面积的 34.4%。

5、生态环境

兴国县森林覆盖率为 72.2%,木材蓄积量 296 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 880 多万

根。林木常见树种有 384种,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用材林。主要有杉树、松

树、樟树、枫树、泡桐、木荷、榕树、黄檀、毛竹等数十种。兴国县现有用材林 120

万亩、毛竹 3万亩可供开发。二是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油茶、茶叶、水果、板栗、

山苍子、山桐子、乌桕等十多种。其中油茶林达 100万亩,被称为“江南绿色油库”。

三是薪炭林。主要有马尾松、白栎、青皮木等。此外,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

以及楠木、福建柏、花榈木等珍贵稀有树种。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交通、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与人口

兴国县现辖 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

土总面积 3215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为潋江镇。

2、社会经济结构

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121.82亿元,增长 10.9%;完成财政总收入 13.01亿

元,增长 20.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07亿元,增长 27.9%;完成固定资产投

资 83.3亿元,增长 2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1.8亿元,增长 12.9%;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26亿元,增长 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0224

元、6255元,分别增长 10.3%、16.3%。

3、教育、卫生

兴国县在职教职工总数 6865人,其中专任教师 6567人。全县共有学校 327所,

其中小学 293所。在校学生 147185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 96555人,初中在校学生

36753人,高中在校学生 13877人。全县校园占地面积 233.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 80.07

万 m2。小学生、初中生入学率均达 100%。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5个(不含

诊所),病床位数 142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1411人(不含诊所和村卫生室),其中:

执业医师 376人。全县共有各类诊所 31个,村卫生室 851个。

4、人口状况

据公安人口年报资料显示:2012年兴国县人口总户数 248200户,总人口 801682

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 680660人,非农业人口 121022人。出生人口 9600人,死亡

人口 2280人,人口出生率为 1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9.3‰。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环保目标及水文气象特征,所在地区域环境质

量及主要环境问题得出以下评价结果。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勘查,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无重大空气污染源。空气质

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附近水体为龙岗河,所处区域地表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所在地周边无重大噪声污染源,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符合

功能区划的要求。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厂址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东南面为道路,道路另一

边为废弃的厂房,北面和西面为山体,项目用地周围 500m范围内没有需要保护

的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5。

1、项目受纳水体为龙岗河,应严格管理污水、废水排放,确保龙岗河水质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环境空气污染物以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目标,保

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3、严格控制噪声源,保护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 2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妥善处理与处置,不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表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

对象名称方位

厂界最近直

线距离(m)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

空气村民

东 约 150m 3户约12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

标准;西南 约 250m 4户约16人

声环

厂界外

1m范围

四周 1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区

水环

境龙岗河 西 3000 大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类区

14

图 1 项目周边概况

项目东面 项目南面

项目西面 项目北面

15

评价适用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明细表

项目 标准类

别评价标准值

环境

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标准)

时段 SO2 TSP NO2

日平均 0.15 0.30 0.08

1小时平均 0.50 — 0.2地表

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

pH COD BOD5 氨氮

6-9 20 4 1.0声环

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昼间 夜间

60 50注:环境空气评价因子浓度单位为 mg/m3;地表水单位除 pH值无量纲外,其他单位为 mg/L;

声环境评价因子为 dB(A)。

(1)营运期废水、噪声、废气执行标准如下:

项目 标准 类别 准值

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昼间 夜间

60 50

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颗粒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值

(mg/m3)

1.0

废水建设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村民定期清掏,因此本项目污水不

外排。

注:废水单位为 mg/L,声环境评价因子为 dB(A),废气单位为 mg/m3

(2)厨房油烟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 2

中小型标准,标准值如下:

饮食业单位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3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

(3)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 2013年第 36号公告)中的标准。

16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

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化学需氧量、氨氮 4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各地要在环境管

理中按照相关排放标准严格控制。针对本项目的特点,要求项目各项污染物排放

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本项目产生的生活

废水较少,且本项目位于农村,废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村民清掏。因此本

项目不设总量。

1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厂址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已投产运营。因此,本次

环评不对施工期的影响进行评价。

(2)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2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简介:将石灰石原料送至鄂破机进行第一次破碎,随后经密闭管道

运至二次破碎机再进行破碎(本项目鄂破机在二次破碎机上方,经鄂破机破碎后

的原料可以自由掉落至二次破碎机)。随后由提升机将破碎后的原料运至振动筛

进行分级筛选,首先将最大粒径的石米筛选出来,随后经第二次筛选,将粒径为

600目的复粉筛选出来,再经第三次筛选,将粒径为 200目的钙粉筛选出来,再

经最后一道筛选,将 70目的七零砂筛选出来,随后装袋入库。大于 10mm粒径

的重新经粉碎机进行粉碎。

石灰石原料 二次破碎 提升机

装袋入库

破碎

图例: 噪声:废水: 废渣: 废气:

振动筛分级筛选

粉碎机粉碎

合格

无组织废气:

18

主要污染工序及源强分析

1、施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

本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因此本次环评不对其施工期进行评价。

2、运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

(1)废气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厨房油烟以及粉尘,粉尘主要为原料堆场粉

尘以及生产过程中破碎、提升、筛选、装袋等工序产生的粉尘。

1)破碎、筛选、提升产生的粉尘

项目在破碎、提升、筛选过程会产生粉尘,项目原料量为 30000t/a,产生的

粉尘量按原料的 0.01%计算,则年产生废气粉尘为 3t/a,本环评建议在破碎设备

和提升机上方安装集气罩,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旋

风除尘器处理,本项目旋风除尘器风量为 12000m3/h,日工作 8h,年工作 300天,

因此年废气量为 2880万 m3。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处理后的废气经 15m

烟囱排出。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则项目破碎、筛选、提升工序产生的有

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分别为 0.405t/a,14.06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0.3t/a(0.125kg/h)。

2)装袋粉尘

项目在装袋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项目原料量为 30000t/a,产生的粉尘量按原

料的 0.01%计算,则年产生废气粉尘为 3t/a。本环评建议在装袋口安装集气罩,

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旋风除尘器处理,本项目旋风

除尘器风量为 12000m3/h,日工作 8h,年工作 300天,因此年废气量为 2880万

m3。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处理后的废气经 15m烟囱排出。旋风除尘器

除尘效率为 85%,则项目破碎、筛选、提升工序产生的有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

浓度分别为 0.405t/a,14.06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0.3t/a(0.125kg/h)。

3)原料堆场装卸粉尘

本项目的原料堆场装卸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该过程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

放。

堆场及装卸的扬尘计算公式如下:

19

堆场起尘:Qm=0.0666k(U0-U)3e-1.023wM

式中:Qm—堆场扬尘量,mg/s;

U—风速,m/s,起尘风速大于 4m/s;

U0—风速,m/s,此处取当地最大风速 5m/s;

W—物料湿度,0.96%;

M—堆放的物料量;

k—经验系数,取 0.96

装卸扬尘:Qz=98.8/6M·e·U0.64u·e-0.27W·H-1.283

式中:Qz—装卸扬尘,g/次;

U—风速,m/s,多年平均风速,取 1.8 m/s;

W—物料湿度,0.96%;

M—车辆吨位,评价取 10t;

H—装卸高度,m;取 1m。

项目设置的原料露天堆场面积为 900m2,石灰石存储量 300t(3 天用量),

年装卸 100次。类比有关的风洞试验结果,当地面风速大于 4m/s时,会有扬尘

产生,综合考虑堆场的表面积、含水量、粒度情况及风速等因素,估算堆场粉尘、

装卸粉尘的产生量分别为:18.993mg/s(0.599t/a),0.881kg/次(0.088t/a)。

4)厨房油烟废气

目前居民人均食用油日用量约 30g/人·d,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2-4%,平均为 3%,本项目每天就餐人数 5人,年工作日为 300天,则油烟产生

量约为 1.35kg/a,厨房基准灶头数 1个,规模属于小型食堂,每个灶头排风量以

2000m3/h计,年工作日 300天,日工作时间约 2h,则年油烟排放量为 120万 m3,

浓度为 1.125mg/m3。

(2)废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

项目职工人数为 20人,均不在厂区住宿,但有 5人在厂区自己做饭,项目

人均生活用水量按 50L/人·d,则生活用水总量为 1m3/d,300m3/a。生活废水排污

系数按用水量的 80%计,即污水量约为 240m3/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5、SS和 NH3-N等,其浓度分别为 250mg/L,120mg/L,150mg/L,25mg/L。

20

表 6 营运期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

污染物 COD BOD5 SS NH3-N产生浓度 mg/L 250 120 150 25

产生量 t/a 0.06 0.028 0.036 0.006(3)噪声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是鄂破机、二次破碎机、筛分机、提升

机、雷蒙磨粉机,根据相关类比资料,噪声等级在 85-100dB之间。具体项目主

要噪声源及源强见表 7。

表 7 生产设备主要噪声源强

序号 主要噪声源 声压级(dB)1 鄂破机 1002 二次破碎机 953 筛分机 854 提升机 855 雷蒙磨粉机 95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职工的生活垃圾及生产固废。

1)生活固废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下式计算:V=300*F*N

式中:V—生活垃圾产生量,t/a;

F—排放系数,不住宿员工生活 F=0.5kg/人·d

N—规模, N=20人;

计算得到项目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3t。

2)生产固废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项目破碎、筛选、提升过程中年产生粉尘量为 3t,在破碎设备和提升机上方

安装集气罩后,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则除尘

器收集的粉尘量为 2.295t/a。

项目在装袋过程中年产生粉尘量为 3t,在装袋口安装集气罩后,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为 2.295t/a。

综上,项目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为 4.59t/a。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收集后回用。

2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

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破碎、筛分、提

升过程粉尘

有组织 2.7t/a 有组织 0.405t/a无组织 0.3t/a 无组织 0.3t/a

装袋过程 粉尘有组织 2.7t/a 有组织 0.405t/a无组织 0.3t/a 无组织 0.3t/a

原料堆场粉尘堆场粉尘 无组织 0.599t/a 0.18t/a装卸粉尘 无组织 0.088t/a 0.008t/a

食堂 油烟 1.125mg/m3 1.35kg/a 1.125mg/m3 1.35kg/a水

生活污水240m3/a

COD 250mg/L 0.06t/a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处理后,由村民定期掏

空,不外排

BOD5 120mg/L 0.028t/aSS 150mg/L 0.036t/a

NH3-N 25mg/L 0.006t/a固体

废物

员工 生活垃圾 3t/a 0除尘设备 粉尘 4.59t/a 回用

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鄂破机机、二级破碎机、筛分机、提升机及雷蒙磨粉机等,噪声

等级在 85-100dB之间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

由于本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不存在施工期对周边的生态影响。

运营期石灰外运途中会产生道路扬尘和风速偏大时产生石灰扬尘,由于石灰是

碱性物质,附着在道路两旁农物叶子表面,会对叶子造成腐蚀,并影响植物光合作

用。

22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因此本次环评不对其施工期进行评价。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

项目生活废水排放量为 240m3/a,针对本项目的生活污水量,评价建议修建

一个 8m3的化粪池,并且修建储液池,为满足雨季的贮存需要,储存池需满足不

低于项目排放量 10天的废水,项目日排水量为 0.8m3,因此,本环评建议厂区建

造 10m3的储液池。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村民定期掏空。

因此,本项目生活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以及粉尘,粉尘主要为原料堆场、破碎、

筛选、提升、装袋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1)破碎、筛选、提升和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

项目在破碎、筛选、提升过程产生废气粉尘量为 3t/a,本环评建议在破碎设

备和提升机上方安装集气罩,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旋风除尘器(风量

12000m3/h)处理,随后经 15m烟囱排出。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

除尘效率为 85%,则项目破碎、筛选、提升工序产生的有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

浓度分别为 0.405t/a,14.06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0.3t/a(0.125kg/h)。

据污染源强分析可知,装袋过程产生废气粉尘量为 3t/a,本环评建议在料仓

出口处安装集气罩,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旋风除尘器(风量 12000m3/h)处

理,随后经 15m烟囱排出。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

则项目装袋工序产生的有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分别为 0.405t/a,

14.06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 0.3t/a(0.125kg/h)。

项目破碎、筛选、提升和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引入同一旋风除尘器,

因此项目有组织粉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分别为 0.81t/a,28.12mg/m3。为了防止无

组织粉尘在达标情况下对外界的污染,根据相关要求,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

23

卫生防护距离。

(3)原料堆场无组织排放粉尘

原料堆放会产生堆场粉尘,该过程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本项目原料堆场起

尘量约为 0.068kg/h,0.599t/a;环评建议原料堆场时采用洒水抑尘,其抑尘效率

可达 70%。堆场起尘排放量为 0.180t/a,排放速率为 0.020kg/h,为无组织排放。

(4)原料装卸无组织排放粉尘

原料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该过程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每年装卸 100

次,每次 1h,则其起尘量为 0.088t/a,0.88kg/h,项目原料卸车时及时采用洒水抑

尘,其抑尘效率可达 90%以上。原料卸车起尘排放量为 0.008t/a,排放速率为

0.088kg/h,为无组织排放。

(5)食堂油烟

项目设有员工食堂,配备基准灶头数 1 个,属于小型食堂,油烟产生量为

1.35kg/a,油烟产生浓度为 1.125mg/m3,油烟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

行)》(GB18483-2001)表 2中的小型标准,油烟经高于屋顶的专用烟道排出,油

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6)防护距离

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强见下表。

表 8 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强

污染物 发生环节 面源面积

(m2)高度(m)

小时发生量

(kg/h)年排放量

(t/a)破碎、筛选、提升过程

产生的粉尘 生产车间 600

10

0.125 0.3

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 0.125 0.3

石料堆场产生的粉尘 原料堆放

区900

0.020 0.180

装卸产生的粉尘 0.088 0.008

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的规定,大气环

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

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

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

24

防护区域,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

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有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结果应先满足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本项目评价标准根据《制定地方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的第六条制定:标准浓度限

值取 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 1次浓度限值(mg·mN-3);该标准未规定浓度

限值的大气污染物,取 TJ36规定的居住区 1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mg·mN-3),该

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的 3倍,但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铅等,则直接取其日

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及其修改单表 1中总悬

浮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限值取 0.3mg/m3,所以本项目评价标准取 0.9mg/m3。

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 9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

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

总排放

速率

(kg/h)

面源

高度

(m)

面源长宽

(L*B)

评价标

准(mg/m3)

计算

结果

破碎、筛选、

提升过程产生

的粉尘

0.1250.25

10

20m×30m

0.9

无超

标点装袋过程产生

的粉尘0.125

石料堆场产生

的粉尘0.020

0.108 30m×30m

无超

标点石料装卸产生

的粉尘0.088

25

图 3 破碎、筛选、提升和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大气防护距离计算截图

图 4 石料堆场和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大气防护距离计算截图

通过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可知,项目无组织粉尘大气

环境防护距离中无超标点,表明无组织粉尘排放时对厂界外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②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当无组

26

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发散到大气中,高度在人群呼吸高度左右时,其浓度如超过《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

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

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公式如下:

DC

m

c LrBLAC

Q 05.0225.01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位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

地面积 S(m2)计算,r = ( S/π )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采用表 10所示数据。

表 10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系数 5年平均风速,m/s

卫生防护距离 L(m)

L≤1000 1000<L≤2000 L>2000

工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Ⅰ II III Ⅰ II III Ⅰ II III

A

<2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80 80 80

2-4 700 470 350 700 470 350 380 250 190

>4 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40

B<2 0.01* 0.015 0.015

>2 0.021 0.036 0.036

C<2 1.85* 1.79 1.79

>2 1.85 1.77 1.77

D<2 0.78* 0.78 0.57

>2 0.84 0.84 0.76注:*为计算参数所取的值

本环评按照最不利化原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各污染物的卫生防护距离见

表 11。表 1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

27

污染物名称 Qc(kg/h)

Cm(mg/m3)

A B C D L (m)

破碎、筛选、提升和装袋过程产

生的粉尘0.25 0.9 400 0.01 1.85 0.78 32.52

石料堆场和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 0.108 0.9 400 0.01 1.85 0.78 9.204

项目在破碎、筛选、提升和装袋过程、原料堆场(装卸)过程的卫生防护距

离分别为32.52m、9.204m。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3840-91)中的第七条第三点确定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

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

超过1000m以上,级差为200m,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按50m计,即在原料

堆场区和生产车间外50m设为卫生防护距离。根据附图三项目周边概况图可知,

离本项目污染源产生点最近的村民大约有150m,因此,不会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

以后不得在此卫生防护距离内建设居民、医院、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鄂破机、二次破碎机、提升机、振动筛、雷蒙磨粉机运

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噪声值为85~95dB(A),预测取最高值95dB(A)。项目

厂房设有隔墙,距厂区围墙约20m,评价建议通过从源头降低噪声,合理布置高

噪声设备,对设备采取密闭隔音、吸音和消声处理措施,对有震动设备设防振支

座,以减振降噪。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厂房隔声量约为20dB(A)。噪声值随距

离衰减公式为:

△L=10lg(1/4πr2)

式中:△L—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20m。

由衰减公式计算可得,噪声衰减值为 24.9 dB(A),噪声经厂房隔声和距离

衰减后,厂界噪声值最高为 54.1 dB(A),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类标准的昼间标准,本项目夜间休息,无噪声。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噪声经采取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固废

项目生产固废主要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等。

28

①破碎、筛选、提升过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

项目破碎、筛选、提升过程中年产生粉尘量为 3t,在破碎设备和提升机上方

安装集气罩后,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则除尘器

收集的粉尘量为 2.295t/a。

②装袋过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

项目在装袋过程中年产生粉尘量为 3t,在装袋口安装集气罩后,收集效率为

90%,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85%,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为 2.295t/a。

综上,项目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为 4.59t/a。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收集后可以回

用。

2)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3t/a,生活垃圾设置固定收集点,委托当地环卫部门

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对各类固废设置的堆置场地应明确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设置,并做好防雨、防尘

设施,只要严格按照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

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29

环保投资及环保“三同时”验收

1、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9.3万元,占总投资的 1.5%,主要用

于废气、废水、固废及噪声治理,详见表 12。表 12 各主要环保措施投资估算一览表

称环保设施名称 投资(万元) 实施进

气集气罩+1套旋风除尘器及15m排气筒 5

按时需

整改到

水化粪池 0.8

声减震、隔音设施 2

废垃圾桶、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收利用 0.5

态绿化 1

合计 9.3 /

2、环保“三同时”验收

项目应坚持“三同时”原则,制定详细的运营期日常监理日程及环保设施、

设备设计、使用情况说明;按计划在项目运营期对项目进行巡查,以口头形式或

书面指令形式要求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对其环境问题进行整改;对于重大环境问

题、突发性事件,随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件的发生及处理结

果等。本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 13。

表 13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

治理对象 环保措施项目 验收标准现有配套

设施情况

废气

安装集气装置、旋风除

尘器、15m排气筒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及其无组

织排放限值,粉尘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

旋风除尘

器现有,

其它需增

食堂油烟烟囱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小型标准需增加

废水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

后定期由村民清掏不外

不外排 现有

噪声采取减震、吸声、隔音、

消声措施以及防护措施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需增加

30

固废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回用

现有

生活垃圾 由环保部门定期清理

生态 绿化 按规划实施 现有

3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

物名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

污染

破碎、筛

选、提升过

粉尘集气罩收集后经旋风除尘器处

理+15m排气筒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其无组

织排放限值,粉尘符合卫

生防护距离要求装袋过程 粉尘

集气罩收集后经旋风除尘器处

理+15m排气筒

食堂 油烟 /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试行)》

(GB18483-2001)小型

标准

生活废水

COD

经化粪池处理,由村民定期清

掏,建造 10m3的储液池由储液池贮存,不外排

BOD5

NH3-N

SS

动植

物油

职工生活

垃圾由环卫部门回收处理

资源化、无害化

生产车间

除尘

器收

集的

粉尘

回用

通过对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隔音、消声等措施以及加强厂区绿化后,昼夜间场界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

其他 无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在项目四周可以种植防护林带,使之达到调温、调湿吸尘、净化空气、阻隔

噪声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通过采取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可以使项目用地范围内

的生态环境得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恢复,形成以人为本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

32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具体地理位置坐标为

N26°24'48″ ,E115°46'44″,项目东南面为道路,道路另一面为废弃厂房,北面和西

面为山体,东面 150m 处有三户村名,西南面 250m 处有四户村民。项目总投资为

600万元,用地面积为 24679m2,建筑面积为 3524m2。主要建有原料堆场区、生产

车间、成品堆放区和综合办公楼等,项目投产后年产 3万吨石米重钙粉。

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不属于其中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属于允许

类,因此,本项目符合现行的国家产业政策。

3、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寨脑村岩塘组,项目东南面为道路,道路另一边为废

弃的厂房,北面和西面为山体,东面 150m处有三户村名,西南面 250m处有四户村

民。项目用地厂区内及周围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及稀有矿藏、

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环境保护目标,周围交通便利,且具有水、电供应保障,因

此本项目选址合理。

4、区域环境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满足《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类标准。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不涉及施工期环境影响。

6、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

主要为石灰石破碎、筛分、提升、粉碎和装袋过程产生的粉尘,原料堆场排放的无

33

组织粉尘,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 50m,即原料堆场区和生产车间外 50m。与项目最

近的居民离粉尘无组织排放源大约 150m,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其无组织排放限值,粉尘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项目食堂规模小,用餐人数少,产生油烟废气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GB18483-2001)小型标准。

(2)水污染影响分析

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村民清掏,不对外排放。厂区修建一个

8m3的化粪池,并且修建一个 10m3的储液池,以便满足项目 10天废水的排放量。

因此,本项目生活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3)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是鄂破机、二次破碎机、提升机、振动筛、

雷蒙磨粉机等噪声,噪声等级在 85-100dB之间。噪声经厂房隔声、源强消声减震和

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值最高为 54.1 dB(A),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类标准的昼间标准,夜间厂区停产休息,无噪声,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噪声经采取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

(4)固废

营运期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职工的生活垃圾、生产固废。生活垃圾

采取定点堆放并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生产过程中除尘装置收集的尘灰回用于生产,

不外排。采取以上处理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明确的去处,固体废物得

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只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实行清洁生产,在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

做到达标排放且能满足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

设是可行的。

二、建议

1、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执行

建设项目须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

用的“三同时”制度。

34

2、管理人员及其员工应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3、对车间工人发放耳塞等,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4、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保法规和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

5、确保环保投资到位,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配备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将

无组织排放源转化为有组织源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排放量。以及

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形

成二次污染。

6、项目建成以后应加强绿化,搞好厂区管理,保持环境优美、整洁。

7、加强生产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设施的维修、保养,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生产事故而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加强环保设施的维修与管理,确保污染设施

长期稳定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8、加强企业管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生产。

9、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处应做好防渗、防漏处理措施,同时应及时清运,避免对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0、项目基础资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并对其准确性负责。建设单位以后若增加

本报告表所涉及之外的污染源或对其功能进行改变,则应按要求向有关环保部门进

行申报,并按污染控制目标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35

预审意见:

公 章 :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36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