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排版設計:蔡嘉穎...督印人:盧超群總幹事...

Post on 02-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督印人:盧超群總幹事 編輯小組:黃詩雅、張嘉偉、蔡嘉穎 電腦排版設計:蔡嘉穎 印刷數量:1000 份 出版日期:2015 年 3 月

今期「竹訊」已經是第十三期,本會希望藉此刊物,讓大家掌握長者生

活資訊。希望我們的心意,能獲得您們的認同。

本期「護老智叻星」為大家刊載「認知障礙症」的預防及保健,「專題分

享」是「音樂治療如何運用在認知障礙症」。「音樂治療」於長者服務的應用

越趨普遍,透過音樂改善老友記生理、心靈、情緒、認知、人際關係等,希

望各位細看。謝謝大家的支持!

編者的話 2

護老智叻星「認知障礙症」的預防及保健 3

專題介紹「音樂治療如何運用在認知障礙症」 4-5

生活逸趣 6-8

活動花絮 9-14

機構傳真 及 生活小知識 15

我的回應 及 中心資料 16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患者的腦細胞會急劇退化,這不是一個正常的衰老過程,

而是腦部細胞的死亡導致腦功能衰退,患者的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從而影響日常生活。

當中阿爾茲海默氏症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佔所有病例之 50% 至 70% 。此退化

性疾病的成因未明,現時未有根治方法,而患者的衰退是漸進式的。患者會出現記憶力衰

退、用較長時間完成慣常工作、說話失去重點及重複說話等,當病情持續惡化到末期時,

患者可能長期臥床,需要特別的護理。認知障礙症常見於 65 歲以上之人士,但中年人士

亦有可能患上此症。

認知障礙症的中醫病因病機

病位主要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主要病機為精、氣、血虧損不足,

使髓海失充、腦失所養及風、火、痰、瘀諸邪內阻,上擾清竅,清竅受蒙,終至神明失用,

痴呆遂生。病理性質多屬本虛標實之候。

中醫藥治療

目前公認有療效的中藥主要有人參、黨參、三七、赤芍、五味子、天麻、黃蓍、刺五加、

絞股藍、丹參、鹿茸、淫羊藿、何首烏、益智仁、鎖陽、茯苓、葛根、石菖蒲、梔子、廣

金錢草等。但由於各人的病情不同、體質不同,而且治療認知障礙症屬專業領域,必須經

專業的註冊中醫師處方才可服藥,不可自行隨便依葫蘆畫樣服藥。

中醫針灸治療

運用醒腦開竅法為主治療認知障礙症

常用穴位:水溝、百會、大椎、風池、內關透外關、太溪、懸鐘、神庭、合穀、神門、間

使、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穴位。研究顯示針灸對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智慧及臨床症

狀均有改善作用。

預防認知障礙症八大招數

1. 防腦創傷 2. 健康飲食

3. 經常運動 4. 操練腦筋

5. 控制三高 6. 維持社交

7. 戒煙少酒 8. 心境開朗

音樂治療於長者服務的應用越趨普遍,香港亦開始有長者機構

聘請全職音樂治療師。長者在註冊音樂治療師的計劃下,適當地

運用樂器、節奏、音域、旋律、張力,音樂便能帶來治療的果效。

到底音樂治療有何特別之處呢?對於長者而言,有甚麼幫助呢?

音樂治療是甚麼?

音樂治療,是輔助醫療中的一個專業學科。是有計劃、目的及

有組織地使用音樂,改善參加者生理、心靈、情緒、認知、人際

關係等狀態為治療目標的一種療法。而且參加者無需具備任何音

樂知識/訓練的背景,所謂人人均能參與,因此亦能應用於長者身

上。音樂治療在長者服務的應用層面很廣泛,裨益亦甚多,當中

包括:認知障礙症(認知訓練)、行為問題(叫囂、遊走、攻擊)、

中風後的復健(失語症、肌能協調等)、抑鬱症、生命回顧、家庭/

社交互動等。

認知障礙症(認知訓練)

音樂沒有時域限制,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亦能夠透過哼、唱、

拍和懷舊歌曲,喚起長期記憶及意識。音樂亦能結合現實導向,

透過治療師編訂的音樂,透過旋律的張力,提昇長者的自覺性,

如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概念,唱出年份/日期/時間等。

行為問題(叫囂、遊走、攻擊)

音樂中的旋律、節奏、音域、張力,提供了一個具結構又能被

預測的平台,透過穩定的節奏或熟識的歌曲,讓有行為問題的長

者獲得安全感。亦能透過即興而互動的音樂創作中,讓長者的內

心能到適當宣洩,來表達自己從而獲得較為平穩之心理狀態。

家庭/社交互動

居於院舍的長者亦應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無論與院友及

家人。音樂可以是一種無需言語表達的活動,因此參加音樂治療

小組的長者能夠藉小組互相認識,也透過音樂和樂器互相了解。

更特別的,是即興彈奏中,長者能夠互相配搭和交流,在共通的

節奏下建立關係。由於音樂提供舒暢放鬆的環境,故能讓長者放

心交流互動,建立情誼。

柏源現在是一位好動、很喜歡參加活動的長者,他未認識中心服務

前,常留在家,感到生活苦悶,但與太太因擔心進入中心會感尷尬,又

怕為別人帶來麻煩,故每次只過門不入。

直至柏源在公園運動時突然中風後,家人逐向中心求助,工作員向

他提供中風資訊,例如提醒外出要帶拐杖,亦教他做合適運動,減低再

次中風及跌倒機會。在工作員關懷及支援下,柏源對自己的康復感到安

心,亦慢慢開始參與中心不同服務,例如:精神健康小組、旅行及聯歡

活動。透過參與中心活動,有助積極面對生活壓力。柏源及太太接受服

務後,提升了自信心,工作員不時留意到他倆除了參加活動,還常常到

中心閒坐,從此不再感到生活苦悶,因為他的生活變得多姿多采。

外展服務長者:梁柏源

2010 年,中心透過街展接觸到梁三。當時的

她,性格比較被動及退縮,甚少與人傾談。工作

員藉為她量血壓時,與她聊到生活瑣事,得悉她

因照顧比自己年長十載,且有聽力障礙的丈夫而

感到生活枯燥。然而,家人的支援有限,自己又

不懂得尋找合適社區資源,令她只能默默地肩負

著照顧丈夫的責任,因而面對著沉重壓力。

他們接觸到中心後,工作員向梁三介紹中心的陪診服務,舒緩她照顧

丈夫的壓力。而且透過定期義工探訪,讓她擴闊了自己社交圈子。慢慢

地,梁三與工作員和義工們建立到良好關係,遇事時懂得主動尋求工作

員的幫助,且對中心有更深的認識,開始應邀參與中心活動,例如團年

飯、護老者講座和旅行等等。

回顧過去,梁三慶幸當初能於街展認識到中心服務,讓她能結識一班

很關心她的義工,並得到支援和協助。雖然她現時因腰痛問題,不能經

常到中心,但間中也會出席中心例會並參與中心活動。

外展服務長者:梁三

漸賢以往沉默寡言,除了買餸外,其餘時間皆留在家,感到生

活乏味。初接觸時,她曾向工作員表示:「生活無所事事,身邊又

沒有朋友」,縱有不快,也難有傾訴對象。

工作員接觸漸賢後,鼓勵她參與中心活動。現時漸賢已成為中

心「常客」,她表示「到中心能認識更多朋友,參與活動又有助放

鬆心情。」。傾談過程中,她經常展現燦爛笑容,不再沉默。

現時漸賢每天到中心閒坐及與長者聊

天,大家成為老友記,更常一起參與健康

講座及康樂活動,而最令漸賢感到開心

的,是在邨內常遇到熟悉朋友,互相慰

問,使她感到關懷,彼此分享,日子滿載

喜樂。

V

外展服務長者:鄧漸賢

喜樂小組

「健康樂活在牛舍」攤位日

鐵路人.鐵路心活動

護老耆趣遊

「好鄰好里老友記」探訪院舍活動

「腦」玩童俱樂部推廣活動

快樂宅急便

「柔揚樂韻」粵曲欣賞會 「腦」玩童俱樂部

耆樂童心 置愛「長者日」

置友置樂會

至營食堂

家庭田園好主意

手工教室

耆青共融展關懷

喜樂生命小組

冬日快活遊

普及健體運動

新會員迎新會

護老有法之「減壓家庭樂」

齊賀會慶六十載 長者展步顯風采

齊賀會慶六十載 同迎聖誕證主愛

懷舊大派對

「暖意無限」義工探訪

繪畫啟我心 奇幻冰雪行

耆義之旅

操 FIT D、痛少 D運動小組

愛心之旅

補關節食品

專業同工培訓

「探索及處理認知障礙症患者行為與情緒問題」

隨著人口老化,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

的機會亦上升,同工常會接觸到患有認知

障礙症長者,有需要多掌握與患者溝通及

相處的技巧及知識。是次培訓邀請了香港

認知障礙症協會職業治療師作分享,有助

加強同工對於認知障礙症的了解,掌握患

者不同階段照顧需要,如何處理相關的行

為及情緒問題。

(1)木耳

譽為「素中之王」,也是含膠質、軟

骨素的食物,可補充葡萄糖胺,有利

於關節的維持與修復。同時是一種天

然補血食品,有補血活血、鎮靜止痛

功效。

(2)甜椒

是含類黃酮的蔬果,營養價值高,提

供豐富的維生素 C,可抑制關節的發

炎反應,也有抗氧化的功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