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 把握好“四个一” 2020高考语文...

Post on 06-Sep-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教育·健康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www.xiancn.com8 责任编辑 王军贤 视觉编辑 苏一

校对 苍珠

高考语文冲刺 把握好“四个一”

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在家备考、网络上课的考生压力重重,难度倍增。进入冲刺阶段,速度固然重要,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明确方向,廓清迷雾,才能事半功倍。对绝大部分考生,尤其是理科考生来说,语文复习总有种无力感。然而,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却有规律可循,以下备考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收紧“一张网”

“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通过试题呈现出来的不再是单个知识点、单个题目、单个类型,而是综合性考查。因此,考生要有系统性意识,将语文知识这张大网收紧,在全面梳理考点的基础上,搭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图谱,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完成之后,考生至少应亲手绘制两次思维导图,将完善的知识体系图谱整理成册,以便随时查阅。

淘洗“一把米”

构建知识体系图谱,是为了让考生们对语文考点全面认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而复习进行到关键时刻,所余时间不多,在夯实基础之后,考生要想进一步提升自我,必须要转换思维,做好减法。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就是考生握在手中的米粮,考前冲刺阶段,考生需对自己手中的这把米进一步淘洗,暂放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能够驾轻就熟的题型,筛选出盲点、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找到学科复习存在的薄弱点,譬如考生普遍难以得分的论述类“夺命九分”、古代诗歌鉴赏,做专门的强化训练,裨补阙漏;找到老师反复强调的关键点,譬如试卷分数比较重的阅读板块、作文板块,只要花零散时间记忆即可增分的名句名篇默写等;找到短期迅速增分的爆破点,譬如书写训练,文言文翻译训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议论文结构训练。越是考试临近,越要清醒笃定,“淘洗”的过程必不可少。

瞄准“一个靶”

树立靶向意识,实现精准发力,是冲刺阶段备考的关键。考生不能抱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定要瞄准方向,看准形势。

首先要抓住特定的时间节点,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希望工程实施三十周年等;其次要把握特殊的社会重大事件,如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围绕这些热点,有计划性地进行备考,寸积铢累,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论据素材。

其次还应明确考生作为时代有志青年的身份,无论试卷题目如何呈现,都需本着时代青年的身份意识去思考。认识时代特征、明确青年责任,把握作为有家国情怀的时代先锋,应关注的民族梦想、文化自信等时代主题和德育引领、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等成长话题。

近年来高考命题创设情境,凸显应用,情境巧、应用强、思辨深的特点绝对不容忽视,找准靶向,明确身份,做好充足准备应对试题情境。

摆正“一颗心”

在冲刺阶段至关重要的,是摆正心态,调整状态,对自己进行心理赋能。

语文以文化人,高考为国选才,高考语文不只是一场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较量,特别是大疫当前的复习阶段,心理战烽烟正浓。牢记“稳”字诀,稳坐复习台,稳对高考时,稳中必得胜。

“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跃进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在向你挑衅。”泰戈尔的这句话,与诸位考生共勉。 王文

行业聚焦

家住东郊的姚先生 52岁,患帕金森病 18年,日常生活中肢体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去年姚先生不慎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在骨折康复期间卧床时间长,帕金森病症状更加严重。由于长期无法进行康复训练,他的踝关节已经变形,行走时双侧脚后跟无法着地,难受异常。前不久,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等医生为其实施了双侧可充电脑起搏器手术,开机调试后,姚先生的震颤症状完全消失,僵直与运动迟缓症状

明显好转。据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

经外科王学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典型的慢性病,其起病隐袭、病程迁延、症状复杂、呈渐进性。作为一种终身疾病,帕金森病症状繁多,不仅有“抖、僵、慢、走不稳”等运动症状,还存在便秘、抑郁、智能减退、疲劳、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可能失去工作能力,更甚者会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

重痛苦与负担。王学廉教授提醒,有很多帕

金森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并不重视,导致症状越来越严重。帕金森病需要早期“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服药,也需要适时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手术可以减少帕金森病症状波动,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在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中,一定要全面评估运动症状、认知功能、精神心理状态等,明确临床诊断,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再进行精准的手术、精确的调控,

才可能保证手术效果。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确切的

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能会减少帕金森病的发生。首先,防治脑动脉硬化,重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老年病的防治。其次,远离有毒物品,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另外,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可以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还可以适量引用绿茶和咖啡,这对预防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益处。 张璐

出现帕金森症状 应及早引起重视延伸阅读

春天来了当心过敏性鼻炎咨询时间 今天14:00-15:00

春季春暖花开,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头痛嗜睡……不断地被这些症状困扰。

耳鼻喉科专家表示,过敏性鼻炎医学上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接触过敏原而引起过敏反应性疾病。部分患者呈季节性发作,这些患者多半是由于对植物花粉过敏引起。另有部分患者对尘螨、皮毛、真菌等过敏,则表现为一年四季常年发病。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有的患者还伴有眼红、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

针对过敏性鼻炎,传统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改善环境和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脱敏治疗和手术治疗也逐渐成为鼻科医生的关注焦点。

同时,专家提醒,实际就诊的患者具体情况不同,个体差异很大,需要医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诊断不同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方案。

今天下午,我们特邀著名耳鼻喉科专家莅临健康热线,为市民解答有关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相关知识,欢迎拨打热线咨询!

张璐特邀专家:孙斌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

本报携手部分名校名师推出——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帕金森病是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日,本报健康工作室邀请了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熙,就帕金森病的防治作了热线解答,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问:帕金森病做手术风险大吗?

专家:目前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手术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该手术是在立体定向仪的辅助下,将电极植入脑内特定核团内。开机后,通过电极放电改变核团的功能,患者症状会立即减轻甚至消失。术后患者药物用量也会随之减少,药物导致的副作用会逐渐减轻,大部分患者能够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它的手术切口只有几厘米,老年人的身体一般可以承受,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特点。

问:父亲在饭桌上手出现了不由自主的抖动,他不会是帕金

森病吧?专家: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疾

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甲亢,脑梗死等。那么,要怎么区分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平衡能力减退、小碎步、面容呆

滞、嗅觉减退、便秘、驼背等表现。问:我父亲68岁,帕金森病确

诊半年左右,目前在吃药控制,效果还行,没有进行康复训练,请问在家里能否帮助他进行康复训练?

专家:药物、手术、康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三驾马车”。贯穿始终的是康复治疗,其目的就在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适合的家居生活模式,提高患者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如果能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且训练规范、到位,所需服用的药物就可相应减量,可能推后运动并发症出现的时间,这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采取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大部分患者在门诊进行运动指导和治疗,定期复诊进行随访;第二种是少部分患者短期住院,由专业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根据其功能障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确保患者掌握相应的训练方法,回家后在家人的帮助下继续锻炼。建议你陪同患者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回家后监督患者持续训练。

问:我妈妈 74 岁,虽然没有手抖的症状,但我发现她近一年来走路步幅明显变小,走路好像脚抬不起来,拖着走,这会不会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专家:很多帕金森病人发病就是走路出现拖着脚走的情况,如果老人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要警惕帕金森病,需要去医院做核磁检查脑部是否有脑梗等其他病变,之后再去神经外科,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康复治疗以运动治疗为主,理疗为辅,重点是提高患者的平衡、协调、步态,缓解疼痛,由专业治疗师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而作业治疗重点是帮助患者进行认知训练、手功能训练,并指导其重学穿衣、就餐、洗浴等,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疾病进展到中后期会出现流口水、喝水呛咳等症状,正确的吞咽训练可以大大减轻这些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独立吃东西和喝水。而有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文/图 张璐

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

张熙

西安交大二附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常玩手机小心急性失眠找上门疫情期间,人们待在家里不出门,玩手机、看电脑似乎成了

许多人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加之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牵动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

为什么睡前玩手机会失眠?科学研究表明,睡前玩手机、看电脑确实会对睡眠产生一定影响。疫情期间长期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大加长,特别是睡觉前,有些人甚至养成了不看手机睡不着觉的习惯。

实际上,使用发光的电子产品会减少人体褪黑激素的产生,进而影响生理周期、影响睡眠。昼夜节律灵敏度曲线显示,在夜间眼睛对蓝光最敏感,睡前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就抑制了褪黑激素的分泌,让人难以入睡。

这种失眠该如何调整?疫情期间作息不规律、睡前玩手机等因素,导致睡眠出现障碍,这种情况没有超过三个月多为急性失眠。

对于这种急性失眠,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可以调整睡眠卫生习惯。总的来说,就是要把床和人的睡眠建立在合理的条件反射,要建立床只是用来睡觉的地方,不可以玩手机、看电视的这种观念。当你躺在床上超过二十分钟依然没有睡着,建议离开床去客厅。可以听会儿音乐、看会儿书,有了困意后再返回床上睡觉。 据《科技日报》

温馨提示

“孩子今年高三,随着全省高三年级正式开学,他终于可以进入校园备战最后的冲刺了,可对于语文科目,感觉知识点太多,复习的时候还是掌握不好重难点”。日前,多位上高三的孩子家长向本报反映。

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高三的任课老师,请他们结合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三大板块为广大考生分析讲解重难点,帮助广大考生查漏补缺、稳定心态、专项提升,有条理地打好7月高考这场“硬仗”。

“老师,关于现代文阅读,是不是做到博览群书就够了?”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王磊认为,现代文阅读是全国卷试题的第一大题。现代文板块的复习备考要建立两个意识,即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

关于文体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联系性文本阅读,大多以新闻、报告和知识性读物为考查文本,重点关注学生理解文本,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文学类文本选材大多具有经典性或时代性等特点,考查学生对小说、散文等文体的理解分析、鉴赏表

达的能力!考生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准确把握高考考查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备考!

关于文本 读懂文本是答题的出发点,不要停留在掌握“套路”这一层面,应该变“套路”为

“思路”,也不能机械的将选项与文中语句对照,应在整体理解文本、准确理解文本的前提下答题!既不能过度解读文本,又不能“以辞害意”,拘泥于个别字眼而导致出错失分。

王老师建议: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材料,不能止步于“做过”“会做”这一层面,应该反复揣摩,体会命题角度、语言表述、选项设置等特点,对于文本的出处等一些细节也要关注!

要建立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张燕萍指出,备考应正本清源,回归梳理教材。古代诗文阅读又分为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三套试题文言选文均来自《史记》,均为人物传记。所有文言分数从课本“长”出来。以 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翻译为例。涉及到重要实词“循”,古今同义“可以”,使动词“强、利”,词性活用

“法、故”,状语后置“于民”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明确对应

点。参考 120个实词和 18 个虚词,把

知识内化为能力。文言文断句,从操作层面讲,关 注 谓语、句首发 语 词 、句末语气词、对称句

式、专有名词的位置等。古代诗歌阅

读 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最新最精确的备考范式。全国二卷采用的《投长沙裴侍郎》问法新

颖。联系新课改以来的高考题,有这样几个点需要我们师生备考留心。新情感的出现。《金陵望汉江》考到“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提到李贺,我们想到的是“诗鬼”哀愤孤激,“呕心”晦僻幽冷,高考真题中的李贺也可以是“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的“乐观自勉”。新的题目问法。《投长沙裴侍郎》题目是“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这个设问方式从未出现过,需要同学在考场即时完成概念的交叉判断。

名句名篇默写 除了根据字义记准字形,掌握篇章的内容和写法,掌握有表现力的名句外,备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品质的佳句。

张老师建议:学生每天早晨读十分钟文言,把单音词、文言句读变成语流。文化常识关注教材出现的和出题文本语境“挤兑”出来的两部分。内容理解题是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精准

“切割”时间、地点、事件、官职变迁等“比照点”。

记者许江锋马天星

古诗文阅读

应正本清源 回归梳理教材

2019 年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话题“老”。全国二卷为“青年奋斗”话题,并非新鲜话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特级教师李亮认为,高考作文训练要充分重视一些始终有思考价值的老话题,例如奉献精神、求实态度、合作意识等,进行深入的、现实的思考,寻找其时代意义及个人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作文老话题,新形势下要有新的思考、新的观点,例如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思考热爱劳动的问题,要有新的事实材料,以凸显时代风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当然,除了老话题,社会热点话题当然也要关注,作文要“老”

“新”兼顾。201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信息量大,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全国二卷提供了多样化背景,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限定了具体的条件写作,需要将背景、想象与思考联系,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需要在读清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思考,这对考生的综

合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谓的“任务”实质就是材料给出的提示和要求,而隐性要求容易被忽视。

高考复习作文训练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立意训练、结构训练、表达训练和写作积累。立意首先要保证不偏,其次是力求有深度、广度;结构显出的是整体思路,要清晰、合理,这是作文流畅的保证;表达体现的是语言能力,是文采最基本的体现;而写作积累包括素材、观点以及具体的经验,如开头方法等,丰厚的积累可以提升应试作文能力,更可以增强作文信心。

李老师认为:高考复习后期每次作文都要反复思考,分点修改,落实训练,做好积累。不建议押题,注意 2017 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一些要求。

“老”“新”兼顾 勤思考多积累

现代文阅读

作 文

热线实录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