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了,不中用了,連看哪科醫師、怎麼跑流程都是件困難的事...

Post on 16-Sep-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一、老了,不中用了,連看哪科醫師、怎麼跑流程都是件困難的事

老了,不中用了。到了醫院也不知道看哪一科?也不知道流程?我害怕去醫院,所

以我寧可自己買成藥,也不想上醫院。上述是很多年長者常會發生的現象,那如果有一

位專門帶領您看診的人,您是否較願意來醫院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呢?

二、是怎樣的經歷,才讓我開始體驗弱勢團體,

需要我多做一些事、多留一份心

執行者在 103年來到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執行中低收入暨弱勢團體健康照護計畫

個案管理師,這個計劃主要照顧弱勢族群,沒有特別細項規定,在溫督導秀蓉的引薦下

與華山基金會有了初步的接觸,在華山基金會的站長帶領之下,訪視了獨居長輩後,我

知道~我要收的個案不是能來醫院的福保個案,而是這些有疾病,但不方便就診的個案;

在訪視幾次過後,我心裡就開始有一些想法了,我訪視建議個案去就診,當然大多數會

來嘉義醫院找我,而在協助就診部分只要同時來 2-3以上,我就忙暈了。但也有的長輩

去就診是有一定的行動、交通上的困難,搭計程車長輩又負擔不起,長輩就覺得擺著吧!

老了死了就算了。

三、服務利他能圓滿的背後,是用許多辛酸血淚史所來成就的;

圓滿的背後,是誰願意一起來成就服務利他呢?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得知服務利他獎比賽,我就試著著筆想看看,但對內容上

不是很明瞭,所以親自跑一趟九華山地藏庵,也因而認識謝岳航,也有跟他提起我的構

想,他也幫我分析這可能會遇到的困境,果真第一步需解決交通車問題,在嘉義市雖然

有很多醫院的交通車在跑,但這些路線都還離弱勢個案家中有一段距離,那首先我就要

先補足這個不足。我曾經試著詢問有關醫院交通車的事宜,但都被告知:這是不可能的、

這是行不通的、你不要攬一堆事情回來做,要做你自己做………我放棄了,我有打電話

給謝大哥,當然也有哭過,哭是因為難過,為什麼人都只想到自己,難道自己都不會老

嗎?這也是為我們自己老後在做準備,一個好的就醫模式建立起來,以後我們都將是受

惠者,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當我的戰友?我哭、我氣,我放棄了,雖然我仍是祈禱戰友的

出現。這時的我,就讀中正大學的成人教育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所學讓我的火苗有偷偷

的燃起,又加上問過胡夢鯨教授:如果我的論文寫獨居長者與再學習、態度轉化為正向

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嗎?胡教授說可以,我心中的火苗越長越大了,而且經過我多個月的

觀察下,覺得嘉義醫院陳院長啟仁是個願意做事且有衝勁的人,而且我的上司主任又換

成陳主任建志,我心裡就想:反正常常被拒絕,沒差這一次,至少提了我也有做工,成

功或不成功,最多又是被罵一罵而已,形象被扣點分,最多在多個天兵、天馬行空、不

切實際,甚至像仙女(聽不懂人話)等等…………,沒關係啦!我號稱是打不死的小強,

衝吧!

想不到,主任竟然認同我團帶長輩看診的想法,還直接帶我去跟院長說我的想法,

更讓我嚇一跳的是院長一口同意我的想法。有車子了,所以先去車管那問問如何派車?

喔!當然又是被罵了一下,但搬出院長後,也順利的整合了派車流程。105年 5月 2日我

做了第一次接送團體帶長輩回醫院就診,還好在這之前已經與比較有互動的院內志工說:

請他們當日協助。天啊!三個長輩、還有 1.5個志工協助下我就分身乏術了,還有本身

一些事務需要處理,我怎麼服務更多的長輩,不行我要再想想其他配套方案,不然先放

棄的一定是我。

四、戰友的出現,資源結合,捲動生命

上天就是安排好,要我去執行這樣一件事,團帶就醫看似很棒,但醫院志工運用有

限,我一個人怎麼有辦法?我在醫院有人跟我一樣是傻子嗎?就在煩惱的時候,上天就給

我資源了,因為平日有在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當關懷組的組長,在一次開會中,

理事長說到:我們姊妹以前都受到人家的幫忙,未來將成立志工團隊,來做社區服務的

工作。我立即跟張理事長麗梅提這樣一件事,她說她願意來支持這個利他的社區服務案。

在交通、志工都有的架構下,我又想到現在所學、所要研究的,且之前幾次與華山基金

會帶長輩出遊、學習及曾經有在社區關懷站的經驗下,讓我覺得難得有這些資源,單單

協助就診只照顧到身體、生理的健康,那心理、心靈方面呢?張理事長也是我成教所的

學妹,所以很了解我想做的,因此她引薦我去找博愛社大及西區樂齡的蕭主任 英偉,

蕭主任是我們的學長,又加上我的姑姑也是出家眾的因緣下,蕭主任與住持覺禹師父討

論後,把西區樂齡搬來嘉義醫院做教學,而且知道這些都是弱勢長輩,所有的師資費用

及手做材料都由西區樂齡協助。我想做的計畫,越來越有樣子出來囉!但要這些長輩出

來,除了平日的關係建立外,也要有一些物資提供,長輩才願意出來,就在此時,又在

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開會結束後,藉由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

郭貴葉就引薦我認識嘉華獅子會的前理事長 鄭麗蘭,鄭前理事長又剛好也是我們成教

所的學姊,二話不說點心部分就交給她吧!

好啦!該有的應該都有了,之前已經有跟主任簡述這個計畫,現在都已經完備了準

備可以跟院長報告這個計劃案了。因緣際會下遇到中正大學李雅惠教授,於是請李教授

幫我看看計畫案是否需要再修改?李教授看完後,覺得這計畫不錯,因此她自願幫我們

做課程規劃,還請林易寬、周芩伃兩位研究生來協助前後測設計,在我不斷地奔走下整

合各方資源,為獨居長者的健康努力,不管在提供志工人力資源,學習方案規劃以及健

康體適能教學等,都根據自己的專長,貢獻己力。

五、長輩身心靈的整合照顧及自我效能的提升

服務利他的傳承

在這過程中,我們不斷地開會討論,有件事讓我感受很深,如何提升自我效能及成

就感對長輩是很重要的,例如:六月 23日第一場可能會有記者會及嘉義市市民整合性健

康檢查(在活動前一兩天及當日健康檢查人數大約有 28人),而且長輩還要順道就診身

體的疾病,在時間上真的比較趕,在手作部分有人提議直接給完成品,我就堅持一定要

讓長輩動到手,半成品也可以,因此授課內容就需要再討論及事前的準備。當然在西區

樂齡豐富的教學經驗裡,課程設計上一定都讓長輩動到手,增加參與感,且長輩在下次

的回饋中也有提到,”我做”的那個趨蚊香椎很香很好聞,而且真的蚊子比較少;”我

做”的那個氣球,送給鄰居的小朋友,小朋友很高興,還一直跟我說謝謝呢!我也很開

心。

雖然過程中遇到許多阻礙,而且這段期間我除了本身計畫案外,還協助院內的 HPV

疫苗施打、整合性健康篩檢的業務,再加上康樂醫夏的活動進度安排、海報的製作、張

貼等等,每天上班就一直轉一直轉,幾乎轉到晚上 9點,趕快離開辦公室,因為警衛要

關一般通道了,回到家雖然累了,但還是有很多事要聯絡,在第一場活動日的前一週,

大概都兩點左右才睡。所以很感謝西區樂齡的夥伴來嘉義醫院協助第一次活動的場佈,

而且是超配合我的時間,因為一場佈完,我連午飯都沒時間吃,直接出去打疫苗了,鄭

前會長聽到我沒吃飯,本來還要幫我送餐點去打疫苗的學校給我吃,害我都差些哭出來

了。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的張理事長 麗梅及姊妹們也不厭其煩地多次到嘉義醫

院跑流程、認識環境,姐妹說:因為受人點滴之恩,在今日有能力的時候也願意做一個手

心向下付出的人,來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獨居長輩。而鄭前會長麗蘭在物資上全力地協

助,這些都代表著你們對彩萍的肯定與支持。在活動前一天 6月 22日還發生小插曲,

講師說要幫長輩備杯水,我問過督導,督導說沒有,天啊!我去哪找?而且我趕著要出去

打疫苗了,下午回到單位時,我立即想到麗梅,他二話不說要去買且幫我載過來,但我

要出來搬(她懷孕七個月囉),此時正巧這幾天每天都來醫院關心我的麗蘭出現了,他說:

別讓孕婦忙了,我處理就好,雖然我文筆不是很好,但這個感動卻已經深深留在我心裡。

6月 23日當日,可能因為一些聯絡脫鉤,感謝當下陳主任建志立即危機處理完成及西區

樂齡的蕭主任立即去搬他的筆電來處理一切當下發生的狀況。這也讓我從主持這活動中

獲得許多成長及經驗。在彩萍七月底離開嘉義醫院後,陳主任 建志仍接手繼續執行下

去,當然彩萍仍有繼續著力,不會因離職而有所改變,一直有協助華山基金會活動的彩

萍,在會場中遇到長輩,仍是關心著他們的健康、約診時間及提醒他們學習增能課程的

時間。

六、愛是傳承的,身教大於言教

彩萍的愛是傳承自媽媽的,因為彩萍的媽媽就是一個超熱心的人,而彩萍是位護理

人員在人生歷程中看到許多苦難,希望能盡一些心力,讓更多人遠離苦難,思維思緒從

負面轉化為正面思考;而且在我成為單親媽媽後,無法在孩子身邊照顧他們,但我相信

我照顧別人,一定就會轉到我孩子的身上,而且我每次的活動照片一定都會跟孩子分享,

有幫助長輩的、也有很可憐的景象,讓他們知道世上有許多人是需要幫忙的,進而他們

也能知道媽媽在做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什麼是愛?記得有次帶孩子去朋友家時,老奶

奶行動不便要下車,我還沒開口,我家兩個 4歲、6歲的小男生立即前去攙扶老奶奶,

我拍照下來了,每每看到這個照片,我很開心,因為我的身教是成功的,而且孩子以我

為榮,跟朋友介紹,我媽媽是護理師,而且照顧很多老人,讚。人間因為有愛,而串起

大家的愛來成就社會的大愛,這就也是服務利他方案執行之重要性。

七、服務利他,讓長輩老有所終;快樂學習,成功老化

這些獨居老人多患有慢性疾病,就醫交通不方便。嘉義醫院提供醫療車協助這些長

輩到醫院進行就診,於長輩完成就診時,隨即邀請他們參與體適能以及心靈健康的學習

課程,從六月份起,一個月進行一次。中低收入獨居長者,具有負面情緒的人數居多,

尤其是憂鬱症患者。協助與鼓勵走向人群,有助於轉化為正向態度,阻斷生活中的惡性

循環,只要你願意開始看見,開始尋找答案,新世界的大門,就會出現在你面前。走向

人群,就更容易找到正向支持機構,甚至長輩可以自行變成互助團體,老人照顧老人。

因此獨居老人需要的不僅是身體健康的照顧、心理健康與靈性健康也受到守護。嘉義醫

院結合醫療車的就診服務以及活躍老化的學習方案,融入多方的資源照顧獨居老人的身

心靈健康,具有創新性,是我們推動友善醫療、友善城市,可以參考的做法。在志工方

面,服務利他過程讓他們感覺到成就感,也對長輩有不一樣的認識,更進一步地知道如

何為自己老後做準備;在醫院部分,因為交通車至家中載長輩,讓長輩更願意守護自己

的健康,讓嘉義醫院能為更多長輩服務;在長輩家人關係中,因為長輩情緒正向轉化後,

減少在家中的摩擦再加上彩萍會長輩的照片傳給個案家屬或沖洗給長輩,讓其家人看到

長輩的改變,也更願意回來看看個案,個案的生活滿意度相對地也能提升。

八、模式的複製

經過這樣辛苦的策畫到執行面,遇到種種的困難挑戰下,讓我不退縮的力量是:我

希望把這個協助就醫回診及學習增能計畫模式複製出去,而且與長照 2.0之推廣是有相

關性的。依老化理論得知人因年齡增長或無法從疾病因素解釋的改變或衰退,所以如何

降低疾病、疾病照護、減少失能的機會是很重要的,在此醫院是占很重要的角色;在 Rowe

& Kahn 的成功老化模式中有提到積極參與生活、維持高度的認知是成功老化的元素之

一,所以辦學單位也佔很重要的位子。而再由這群長者所信任的人帶他們踏出第一步出

來學習。在嘉義也許多醫療院所都有公務車在市區跑,但能真正載到需要就診的病人很

少,是否能調整一些人力直接至長輩家中接送的機制?如何結合政府或社會福利單位或

醫院辦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在志工方面:設立健全管理的社區志工制度及加強專業訓

練,因為許多長輩行動上都需要協助的。

一群願意付出的人,結合社政及社會福利單位資源,用心一起做,就能改變老後

的生活。一個人走很快,一群人才能走更遠。用愛去想、用心去做,最後受惠的一定是

自己。

九、經費支出

項目 數量 單位 單價 預算數 協助單位 備註

講師鐘點費 6 節 500 3,000 西區樂齡學

習中心講師

場地費 6 場 1000 6,000 衛生福利部

嘉義醫院

場地佈置費 1 式 2000 2,000 衛生福利部

嘉義醫院

活動課程海報、講師

簡介、活動布條等

點心費 40*

6

人*

場 60 14,400

獅子會

及募款

含工作人員、志工、講

師等

印刷費 40 份 120 4800

工作人員費 2*6 人數*

場 1000 12,000

嘉義市新移

民女性關懷

協會志工

材料費 40 份 80 3200 西區樂齡學

習中心

由老師帶領學員示

範實做

油資 6*2 次*

來回 500 6,000

衛生福利部

嘉義醫院 協助載送

司機 6 次 1000 6,000 衛生福利部

嘉義醫院 協助載送

電話費 40*6 人*

場 2 480

衛生福利部

嘉義醫院

總計 57880

十、活動流程

(一)第一次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講師/主持人

07:00-09:00 載送個案回院

08:00-10:30 就診、成人健檢、

整合性健康篩檢 社區人員、志工、健檢人員

10:30-11:30 學習課程 西區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11:30-12:50 滿意度問卷&用餐點

&表演

12:50 -15:00 載送個案賦歸

(二)後續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講師/主持人

07:30-08:30 載送個案回院

08:30-09:30 學習課程 西區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09:40-10:30 回診就醫 社區人員、志工、健檢人員

10:30-11:30 載送個案賦歸

「康。樂。醫。夏」活動的發起人是彩萍,她是社區醫學部中低

收入戶暨弱勢照護健康管理計畫專員,是一位願意無私付出具熱枕、

真誠、善良的同仁,常常看她陪著長輩在院內就診,協助做檢查、拿

藥、幫忙掛號…等,每次想到她在服務個案東奔西跑的畫面時,心中

都有一份感動。偶然在一次的業務討論時,彩萍提到想要規劃專車接

送長輩回院就診的想法,且希望不只是做到回診,更想要聯結多方資

源,幫助長輩再學習。彩萍告訴我,能自行到醫院的個案,至少他還

有能力、功能來到醫院,而那些處在邊緣,沒人願意去探望的個案才

更需要我們去關懷照顧的,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嘉義縣市為全國人

口老人數第一,一定有很多的長輩是需要我們去關懷給予協助的。我

向院長報告此事,院長也很認同這項關懷弱勢的活動,於是開始正式

規劃、執行,彩萍也幫忙邀請了博愛社區大學、西區樂齡中心、新移

民女性關懷協會、國際獅子會嘉華分會、華山基金會及國立中正大學

高齡教育研究所等地方公益團體一起共襄盛舉,並設計了一連串的活

動課程,讓長輩們學習。

在這過程中,我對長輩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更懂得如何

與他們相處,長輩需要的不僅是身體健康的照顧,在心理及心靈的健

康也是需要守護,要幫助長輩達到快樂老化,健康樂活是最重要的。

後來彩萍因為另有生涯規劃而離職了,我繼續承接這份服務利他,我

親自到長輩家中帶他們回醫院就診及參與學習活動,每次當活動結束

後,我靜靜地回想,發現長輩的笑容一次比一次多,而且長輩的健康

也守護在嘉義醫院裡,就有一股很享受的滿足,服務這些長輩不僅讓

他們受到更好的照顧及自我能力的提升外,我也是最大的受惠者,因

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也得到愛與溫暖,在心靈上也可以得到滿足,

也因彩萍結合這些人事物,讓我認識這些默默做著服務利他的善士們,

我們一起守護圓滿這個活動。

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 預防醫學暨健康促進部 主任 陳建志

把愛傳出去用行動溫暖你我的家-----談新住民社區服務

緣起:因著緣分認識了本計畫主持人李彩萍小姐,告知要寫一個社區

服務老人的計畫案,希望我們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能否找幾個

姊妹來參與該計畫案志工的部分,新住民的姊妹一直被當成社會最底

層最弱勢的一群,一直以來我們的新住民姊妹接受了社會資源的資助,

我想該是我們新住民學習付出跟回饋的時候了,於是開啟了新住民跟

社區長輩還有嘉義醫院的連結網絡。

接下來才是該緊張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語言溝通是個問題,有

姊妹反應台語聽不懂怎麼辦?我只能告知姊妹請微笑以對,我會在旁

邊幫大家忙;於是第一次戰戰兢兢的社區服務開始了,從在醫院接到

長輩後,看著姊妹扶持著長輩有秩序的到每一個部門去做健康檢查,

我從這過程當中發現了台灣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雖然語言不通,

但姊妹們臉上的笑容跟長輩愉快的笑容,就代表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當下的我除了感動之外,還有滿滿的感恩跟感謝,謝謝這些默默付出

無所求的人。

感恩參與這半年社區服務的其他單位,更感謝有這次的機會能夠

帶領著新住民姊妹做志工服務,每一次的社區服務,總代表著我們新

住民姊妹願意付出的心,跟著台灣這塊土地一起成長一起茁壯,為了

我們的第二代,我們願意把根扎得更深、更穩固,我們在台灣這塊土

地站穩腳步後,開始學習著把手心向下,做一個能夠給予跟付出的人,

而不是每次都是手心向上,更期盼每一次的志工服務都能夠先利他在

來利我,把愛傳出去,讓台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溫暖滿人間。

嘉義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 理事長 張麗梅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