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n whatever 2.0

Post on 06-May-2015

3.087 Views

Category:

Technology

4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Be a Student in Whatever 2.0

副標題: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

陳啟亮 | 師大圖資所 | 2007/9/28 | www.xxc.idv.tw | xxc.chen@gmail.com

Question 1

• 各位,你們特地來選修這個學程,抱有什麼樣的期待或目的呢?

Introduction開場白

生活中充滿了

Digital Device數位設備

Web service網路服務

每個年輕人都會用

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會用

我們(學生)要教育

他們(老師)

但是, 在此之前

我們要先展現

這些新東西有助於學習

所以

要有三大覺悟

http://maopost.com

1. 有自信

• 你不一定比台上領講師費的那個人差

2. 要主動

• 你是為了自己學,而不是為了別人學

3. 要嘗試

• 沒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更好的工具

以下, 我將分享

日常生活的學習活動

• Learning activities• 你認為那些是學習活動?

Questions 2

• Do you have 隨身記事本?• How many Digital product you wear with? i.e., cellphone, DC, MP3 player, PDA?

• Do you have msn or yahoo message?• Do you blog or diary?• Do you PTT?• Do you use RSS reader?

Section 1

Information Overload?Anxiety?

接收新資訊

What is新資訊

is 我不知道的東西

獲得新資訊的方法有三種:

尋找|Search

• 不會變動簡單事實 (99%可以成功)

詢問|Ask

• 完全不知道,連查詢都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事情

Subscribe

– 已經有基礎認識的領域– 關心動態的變化,而非不會變動的簡單事實

聚合訂閱資訊• RSS Reader:

– Bloglines

– Google Reader

• Email:– Gmail + Google News alert

• MSN nickname (see Social Network)

一般性新聞略讀即可

與自己相關資訊。如:別人在我的網站留言、維護的社群有新資訊、系統被入侵、等。知道就好

較熟朋友的動態 (*)

其他一般性與主題性網路資

訊有時間再看

Twitter.com的概念與此

類似

一次收數個信箱的郵件

訂閱關鍵字新聞

特定主題論壇訂閱

電子報還是很好用

其他整合工具• Portal 的時代(2000)

– My Yahoo

– Application: Digital dashboard, MS Outlook, Lotus Notes

• 後Portal時代– Application: OSX widget …– Browser-based: Netvibes, Pageflakes, iGoogle, Yahoo 360, MSN

homepage live, Goowy, etc…– IM-based: twitter-gtalk-mashup, etc……

新資訊進來之後

後續整理收集

傳統的方式

by hawkexpress , http://www.flickr.com/photos/hawkexpress/189994421/

數位的方式

你怎麼收集新資訊?

Question 3

Section 2

Scholar Literature

Reading

首先

學習不等於讀書

但是

大學學習仍以閱讀為主

• 特別是技藝的傳授,無法靠讀書

閱讀很難教

• 吊詭的地方是,閱讀的技藝,正是無法只靠閱讀習得的• 最後一個部份將再提到這個主題

所以以下僅只於介紹工具與個人經驗分享

書目資料工具

EndNote Tips• 越早用越有用

– 文獻檢索的時候就直接匯入書目資料– 以EndNote當成文獻詮釋資料資料庫與編目工具

• 不要用EndNote當作文獻檔案管理工具• 不要只用EndNote作為文獻查詢工具• 用Endnote產生APA,以產生數位文獻檔名

我不善整理

• 到處都是文獻,但是找不到我要的

文獻數位化• 文獻數位化:

– 電子期刊資料庫(本來就是數位檔)

– 紙本文獻(影印後,使用所上scanner數位化PDF檔)

– 設定自動寄回Gmail信箱(申請一個傳檔專用,因為有2G)

– 用gmail-file 或 pop3收信, 將掃描檔案收回• 命名: 以EndNote APA 格式• 儲存: 遠端主機• 查詢取用: 主機加裝 Google Desktop + DNKA

可使用filetype限定檔案類型

檢索遠端主機的文獻檔

加裝外掛可檢索多媒體

檔案

加裝外掛可檢索PDF內文

Click here

也可瀏覽資料夾

數位文獻 Tips• 優點: 便利性

– 只要讓EndNote管理數位文獻檔名就好,無需編目– 同作者同年同標題的文獻,機率很低– 可管理多種數位媒體類型– 可檢索,可瀏覽

• 缺點– 查詢結果排序並不特別好 (Google desktop)– Re-index 功能不完整 (Google desktop)– 怕被入侵攻擊

短期記憶差

• 過目即忘• 小考、週考成績特差

抄錄與筆記

Note taking Tips• 目前使用自架的 Dokuwiki

• 以往試過:– 活頁紙,筆記本, 索引卡片– Treepad, Blog, 43Things, etc…– Kwiki, Oddmuse wiki, Wikipad, etc…

便利貼筆記• 每一篇文獻只能記滿一張便利貼

– 便利貼:隨手可得,不虧為知識管理工具之首

– 因為少,所以不會花太多寫字時間– 因為少,所以要動腦筋取捨重點

• 同樣的原則可以應用在教科書閱讀上

筆記Note taking

4Types of

Notes

1. Self

自作自銷

個人知識管理

2. Expert

筆記公主筆記王子

Expert system專家系統

3. History

前人流傳下來筆記

社會知識倉儲

4. Collaborate

共筆

組織知識管理

學習性組織

共筆太有效

共筆規模太大

影響老師獲利

產生糾紛

你之前會記筆記嗎?

Question 4

(中場)

Section 3

Social Network

Wiki• Wiki本質上是一個內容管理系統• 好處:

– 語法簡單– 建立概念辭連結簡便– 支援版本修訂

• 摸索 Wiki 的組織方法

Types of wiki

1. Personal wiki

wikidPad

2. Book/Manual

3. Domain-Oriented

Wiki

4. Usage-Oriented

Wiki

5. Encyclopedia

社會性書籤

• Social bookmarking

Social tagging• 社會性標記 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語意知識

– 適用在我們自己並不熟悉的主題領域– 其他人的tagging 可以幫助建立正確詞彙– 透過相關詞彙可以找到更多資源

• http://dotsub.com/films/socialbookmarking/

Question 5

Section 4

創意

Kiefer, AnselmYour Golden Hair, Margarete (1981)Oil, emulsion, and straw on canvas51 3/16 x 67 in. (130 x 170 cm)Collection Sanders, Amsterdam

張大春說

廚師的技藝

不能被傳遞

是不斷被失傳

並且在失傳中不斷的被創造

內隱知識

Polanyi 說

所有的知識都是個人的

例:學習繪畫

觀察模仿他人

• 班度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人類經由觀察與模仿他人的行為而獲得學習。

閑聊自己作品

• 維根斯坦(Wittgenstein):Language Game。語言是社會性的遊戲活動,而非某物(如:知識)的反映。語言是為了達成與他者互動溝通的目的而存在的工具。沒有對象,就沒有語言

後設思考

• 從另一個人的角度看自己。轉換自己的觀點。習慣離開。反向思考。

Mind Map• Brain storm

– 先把想到的概念都丟出來– 組織歸納現有的概念– 發展不足的部份– 重複發展與歸納步驟

你期末報告(作品)的經驗?

Question 6

(以下空白)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