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 -  · 2017 年6月 醫訊-6 - 醫療新知...

Post on 02-Sep-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7年6月醫

- 6 -

醫 療 新 知

▲圖一:箭頭顯示貼壁不良的支架

▲圖二:貼壁完整的支架

冠 狀 動 脈 造 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是臨床上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檢查,利用在

冠狀動脈開口處注入顯影劑來清楚地將冠狀

動脈的主幹及其分支的血管腔顯示出來,以

了解血管有無狹窄病灶的存在。但單純冠狀

動脈造影所提供資訊已無法滿足臨床對於狹

窄病灶解剖特徵和生理功能評估的需要,因

此需要藉由觀察血管內影像來協助臨床醫師

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

光 學 同 調 斷 層 掃 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為近年來快速發展之血管

內影像技術,是利用掃描光束來重建生物組

織的 2D 或 3D 結構,具有非游離性能量場

源、高解析度、高速掃描及成像等優點。光

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導管其頂端有個極微小

的光纖探頭,利用與心導管相同的操作方式

進入冠狀動脈血管中,用以檢查冠狀動脈的

內部情形。其影像解析度較傳統的血管內超

音波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清晰 10

倍以上。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在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中

的評估及指導作用如下:

1. 針對斑塊進行精準的定性

2. 規劃介入性治療策略

3. 測量冠狀動脈管腔面積與選擇支架尺寸

4. 支架植入術後的評估 ( 支架擴張與貼壁狀

況、內膜撕裂與動脈剝離和組織脫垂 )

5. 介入性治療術後追蹤 ( 支架內膜覆蓋狀況

、支架內再狹窄與支架內血栓 )

6. 追蹤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 (Bioresorbable

Stent, BRS) 置放後吸收降解的狀況 ( 唯一

可清楚觀察吸收降解的儀器 )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是現有臨床上最清晰

的血管內影像設備,可提供臨床醫師對於冠

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判斷、病變性質的評估與

更加合適準確的選擇治療策略,最終可以增

進整體醫療的品質與術後成果。圖一可明顯

看到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下,支架覆蓋不良

之情形,如箭頭所示,而覆蓋貼壁不良,是

造成支架栓塞的可能原因之一,圖二顯示於

高壓氣球擴張後,支架貼壁良好之情形。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士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中華民國介入性醫學會理事

心導管診斷及介入治療∣周邊血管成型術一般心臟學

專 長

主治醫師 郭風裕

心 臟 內 科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