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词二首 -...

Post on 12-Oct-2019

8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41

二 宋词二首

(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2. 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3. 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2. 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宋词。找六位学生分别背诵李

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破阵子》、晏

殊的《浣溪沙》、李煜的《虞美人》、温庭筠的《望江南》。其中

脍炙人口的句子有哪些?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宋词二首

42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可怜白发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作品除辛词外多为婉约风格,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词

人柳永与苏轼也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我们通过《凤栖

梧》《江城子·密州出猎》来进一步感受婉约与豪放词风的魅力。

二、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交流时避免照本宣科,避

免资料式的介绍。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

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 元年(1034),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

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

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

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有才气,

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恐怕李白

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的。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

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

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

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伎姐妹们

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伎都相约赴其

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苏轼的一生也极为坎坷。我们来看一下苏轼的绝命诗:“心

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从

中我们能了解到苏轼一生的概况:辗转于贬谪的痛苦之中,历

经三个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虽说两人人生结局都是让人扼腕痛心的,但他们的人生历

43

程大不相同,或者说人生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两人的词风也就

迥然相异了。让我们在朗读词作中感受两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

情感。

三、朗读。1. 教师范读。(示范情感把握:《凤栖梧》尽量读出一种缠

绵哀婉的感觉;《江城子·密州出猎》尽量读出一种豪情满怀、

坚定执著的感觉。示范节奏把握:《凤栖梧》读时要柔缓抒情,

渐次突出沉重的无奈与伤感;《江城子·密州出猎》读出铿锵的

顿挫感和紧张的变化感。)

2. 学生散读。(要求学生先默读扫清字词障碍、读熟练。)3. 学生齐读,落实教师示范的要求,为分析做准备。四、分析。1.你认为两首词中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词分别是什么?《凤栖梧》中的“春愁”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出

猎”。即两首词的内容分别是写春愁和出猎的。

2. 我们先看《凤栖梧》中的“春愁”,何处可见其愁?(1)孤独:“伫倚”即长时间地倚靠。“伫倚”,则见出主人

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

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

字,若有万千思绪。

(2)借酒消愁: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

“无味”,又是一种徒增烦恼的做法。

(3)生动形象的誓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衣带渐宽”的消瘦,“消得人憔悴”的煎熬,“不悔”

“消得”的忠贞与执著,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

态度。

3. 学生再读,试着背诵。4. 接下来再看《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宋词二首

44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描写出猎一事的呢?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5. 我们没提到的句子又该怎样理解?(1)老夫聊发少年狂。(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

从这些词句中读出的是不如意的惆怅,不得重用的失落,

“老夫”的戏谑,“鬓微霜”的慨叹,“何日遣冯唐”的期盼。

6. 为什么词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呢?(介绍背景)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

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

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

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

西夏。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

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

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

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但“何日”却给

人遥遥无期之感,怎不让词人焦虑、压抑?

7. 我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历读这两首词,你还能读出什么?

读出一种人生态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引用《凤栖

梧》这首词的结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

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

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一首爱情诗又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45

读出一种爱国情怀: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然

而他在力所能及时又修建了利民的“苏堤”,在不被重用时仍有

一腔热血欲征战沙场。苏轼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这是他的

资本,是他骄傲的资本,是他可以愤世嫉俗的资本,然而在这

种境遇下能百折不挠,能以一种永远向上的阳光姿态面对人生,

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及?这种心怀祖国,不忘报国的情怀又有几

人能及?

可以说,无论是婉约的柳永还是豪放的苏轼都是真人:柳

永坦然、决然抛弃了官场的污浊;苏轼坦然表现对朝廷的期待。

他们二位当之无愧为活出自我的楷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

什么,并且敢于、甘于为自己的所想而执著付出。

五、背诵两首词。

六、默写两首词。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 永

孤独——“伫倚”“无言谁会”

春愁 借酒消愁——“拟把疏狂图一醉”

生动形象的誓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 壮志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凌云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宋词二首

46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 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 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

角度品析词。

教学重点

词眼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

持的态度与观念。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柳永,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这是不倦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

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

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凤栖梧》。

47

二、复习宋词的常识。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

一定的。

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

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

一。

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单调、

双调、三叠……

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苏

轼、辛弃疾等)。

三、教师范读两首宋词,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宋词中

蕴涵的情感。

四、作者介绍。

柳永(约 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

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路坎

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

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

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

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

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

伎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

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

《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慢词。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

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

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

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

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

宋词二首

48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

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

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五、题解。

《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

1.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 重点字词解释。(1)危楼:高楼。(2)黯黯:迷蒙不明。(3)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4)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5)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6)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

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六、讲解。

1. 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

“伫倚危楼”“草色”“残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品味意象。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月——思亲、思故、思乡;

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凭栏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松兰梅竹——坚贞高洁的品格;

杨柳——惜别;杜鹃——沦落失意、哀怨凄悲;猿啼——羁旅苦况。

3. 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4. 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伫倚危楼——极目远眺。5.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 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

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

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例:王国维《人间词话》曾引此两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不惜牺牲的精神,一

宋词二首

50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种坚定的信念。

七、布置作业。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

为格式赏析。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 永细风 草色 烟光 残照——黄昏春望图春愁 凄美 伤感——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词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幅画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屏幕展

示出猎图)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

州出猎)

整首词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豪放)

怎么豪放呢,从词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朗读词)

二、集体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教师指导朗读,正音正字,教师示范背诵。

四、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

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

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

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

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

51

“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

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

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

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五、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 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 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 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

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

边任,到边疆抗敌。

4. 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象征着外来的侵略,这里指代辽国和西夏军队。

六、分组讨论。1.“密州出猎”为什么要用“出”,而不用“打”呢?词特别讲究炼字,“打”是口头语,而“出”是书面语。因

为打猎要走出城,所以用“出”,这也有道理。

2. 这里写的是出猎的场面,场面有“点”和“面”。这里的“点”和“面”分别是什么?

作者出猎时的服装就是点,作者和他的同僚出猎时的浩大

的场面是面。

3. 为什么作者说“聊发少年狂”?作者当时才 38 岁,并没有老,这样写是对他的豪情的衬

托,另一方面是写出了他壮志未酬的感叹。

4. 作者牵黄、擎苍、骑马、射虎等动作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

豪放、英武。

宋词二首

52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教案

5. 词里出现了哪些人名?作者借他们来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1)“孙郎”:“亲射虎,看孙郎”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像少年孙权那样。

(2)“冯唐”:“遣冯唐”和“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的决心和爱国的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6.“遣冯唐”和“射天狼”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射天狼?“遣冯唐”就是作者希望冯唐一样的使者来赦免他的罪,使

他能够像魏尚一样为国立功。作者希望像魏尚那样,当时魏尚因为打仗时多报了杀敌的

数字而获罪,后来冯唐持节云中赦免他的罪,朝廷重新重用他。作者当时做太守,希望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到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更重要的地方去。

“射天狼”就是赶走外来侵犯的敌人,这里的“天狼”就是指来自西北的敌人。这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感情。

7.全词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朗诵?为什么?在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第一段用激昂、强壮的语调读,第二段用更强烈的、豪放

的感情来朗诵。第二段抒发了作者要报效祖国的愿望,语气应该更坚定,同样是豪放的感情来朗诵,要比上一段更有气势。

板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千骑卷平冈

鬓微霜,又何妨

典故亲射虎、看孙郎——雄才大略

遣冯唐、射天狼——为国效力 渴望重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