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tangnewareadaily...

Post on 17-Aug-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QIANTANG NEW AREA DAILY

5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编辑:单建欢 教育

■记者 郁佳炜刘龙龙通讯员王燕平

连日来,新区高校陆续复学复课。终于在初夏结束了超长

“寒假”,来自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带着行李和对学校的怀念陆续返回新区,到达学校,重启阔别已久的校园生活。

新区的各高校各显神通,联合新区相关部门,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复学复课,用万全准备迎接这场久别重逢。

从家到寝室关怀伴一路

5月5日,当很多人还在享受五一小长假时,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院长书记齐上阵,化身“返校志愿者”,和老师们一起举着校名指示牌,在地铁文海南路站迎接首批返校学生的到来。“欢迎回家”,短短的四个字,在这个特殊时期变得尤为温暖。随着返校高峰到来,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经贸

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纷纷派出接驳车,一趟趟来往于地铁站和学校间,把一批又一批返校学生安全送达校门前。“看到来接我们的大巴了,心里一下有了归属感。”地铁站外一名正在排队上校车的同学笑着说。

提着行李下了车,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每一位同学的行李都要先经过消毒水的“洗礼”。学生也要在旁边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之后才能亮码测温进学校。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提前到岗,准备好了行李搬运车等,热情迎接同学们的归来。

每一所高校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入校通道及教学区生活区连接通道。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搭起了长长的帐篷,建起下沙大学城“最长连接通道”,不仅有效保障了人员流动管控,也减小了单个帐篷封闭对体温测量造成的误差影响。同样为了减小环境对测温造

成的影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校门边的测温帐篷里不仅配备了4把大风扇,还在两个测温小帐篷内装上了空调,“硬核”保障准确测温,让学生吃下“定心丸”。

大数据助力校园一码通

浙理通行码、商大入校码、浙财大返校通行码……每一名在新区上大学的同学在返校前都根据学校的提前要求,凭健康码领取了各自学校的通行码。返校的学生不仅按照常规步骤“亮绿码、测体温”,还要亮出本校的“蓝码”。未来,每个同学手机里的“蓝码”将成为自己通行校园的“通行证”。“蓝码是学校学生的通行证,主要是为了防止校外人员的进入,提升疫情防控的安全性。”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还给食堂每一张餐桌都配上了专属二维码。就餐学生在就餐位落座后,会先掏出手机扫描就餐位挡板上的二维码,登记姓名和学院信息。“信息上传系统后,有利于进行追溯管理。”学院负责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一个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高校灵活运用智慧手段,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强化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强大支撑。就像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疫情防控指挥部,

“疫情防控指挥驾驶舱”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返校人数、请假外出人数和返校人员的健康统计数据。“这一系统是我们发挥信息学科的技术优势,在两周之内临时搭建起来的,虽然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对我们的人员摸

排、活动检测发挥了重要的监测作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浙江财经大学还把大数据返校实时统计显示屏搬到了入校通道口,学生返校情况一目了然。

防疫大礼包暖心又安心

“每个复学防疫礼包里有10只口罩、一本防疫知识手册以及一张明信片。”浙江传媒学院的返校同学在报道辅导员处登记确认了返校信息后,都会领取到这样一份实用又暖心的返校礼包。“复学路上要严格防疫,也要诗意笑对。校园里的月季花开了,我们把它印在明信片上,用春暖花开来迎接学子返校。”浙江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是浙江传媒学院,几乎每一所高校都为同学们准备了开学大礼。浙江工商大学提前制作了《学生返校指南》电子口袋书;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准备了口罩、消毒湿巾和消毒喷雾组成“吉祥三宝”;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精心准备了豪华“返校5件套”,不仅有20个口罩、1瓶消毒液、1支体温计,还有1张牛奶券和1个独立餐盒,全面关心同学的健康……

有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的守护,返校的同学们在放下行囊整顿身心后,又将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学习中。结合学生返校情况,各高校也都灵活推出线上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同时做好毕业生答辩、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助力每一位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尽情奔跑,释放青春力量。

新区数十万大学生陆续返校

来了,来了,他们回来了

钱塘学子在市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上摘金夺银获佳绩■记者 郁佳炜通讯员 任炽

本报讯 5 月 12-13 日,杭州市2020年中学生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在市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市9个城区(代表队)的200余名初中生参加。钱塘新区社会发展局组织了来自新区6所学校,共33名中学生运动员组成参赛队伍参加。

与以往运动会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传统的开幕式环节,而且直接开赛。据市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运动会采取严密的管理措施,严控进场人员健康管理,不但将往届中小学生一起参加的田径运动

会,缩小为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参加,而且还采用间隔赛道、空场比赛等措施。来自新区的运动员们个个轻装上阵,虽然在家“宅”了一段时间,但是为了以最佳状态走上运动会的赛场,大家都在假期中创造各种条件进行锻炼,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喜讯接二连三地传来。来自文海实验学校的廖孙雨露获得中学组女子1500米第一名,景苑中学的齐泽柟获得中学男子组110米栏第一名,学正中学的郑航飞获得中学男子组800米第一名,义蓬初中的刘扬获得中学组男子跳高第一名

……另有多名学生在不同项目获得前八名的好成绩。“能够有幸获得冠军我很高兴,不仅是我自己的胜利,也要感谢学校体育老师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督促指导。”以1.85米的成绩收获跳高冠军的刘扬在获奖后笑着说。

喜人的成绩充分展现出新区“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成果。这也成为新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大力提高中小学生田径运动水平的体现。近年来,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教育与卫生健康局大力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苗子,推进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打造了一

大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中,让多彩活动传递和谐、团结、拼搏、超越的校园文化精神,更好地培养阳光少年,充分体现新区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记者 郁佳炜通讯员 吴孟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在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网课学习时间后,位于新区残联大厦四楼的融合教育中心已经做好复学复课准备,在新区残联和月雅河小学的齐心努力下,日前融合教育中心正式开启新学期复课。

“为了顺利复学复课,中心老师们提前准备,针对特殊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室、走廊、洗手间等点位的布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融合教育中心相关负责教师介绍。教室里温馨的布置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暖而绚丽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内贴心的提醒,细致

的标识都能够让同学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怎样做;为了防止同学们聚集,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强化培养,多次演练,形成良好疫情防控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人与人保持1米距离……

硬件配套的同时,防疫教学也早从开学之前就通过云端学习在学生中推广开来。亮绿码、测体温、免洗消毒洗手液洗手、进入班级、用消毒纸巾擦拭课桌椅、入座学习……学生们井然有序地开启了久违的校园生活。虽然有个别同学或许还有些紧张,对测温不适应,对免洗洗手液的气味感到新奇,但最终都在老师的亲切指导下顺

利完成。不测额温可以测手腕,紧张害怕的孩子由老师到校门口热情迎接。尽管这个学期的开学有很多地方与大家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但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都已经开始适应了。

融合中心的部分同学由于障碍程度比较重,需要家人的陪同支持。进入校园的家长和同学们的要求一样,要经过签健康申报表、亮绿码、测体温、洗手消毒、课桌椅消毒五个步骤,全面保障校园内健康平安。

新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于去年9月1日正式开班,由新区月雅河小学进行管理,是帮助残疾学生康复训练、融合教育的特

殊学校中心。目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招收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各种类型的智障学生。基于“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每天都有一些进步”的理念,资源中心为首批“融合教育班”的学生开设了生活适应、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情绪治疗、艺术治疗、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相关课程,选派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在这里,残疾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优势、补偿缺陷,还可以与月雅河小学的小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融合教育。

新区融合教育中心开学了

■记者 吴伟丽通讯员 高佳

本报讯 5月13日,义蓬街道召开有序恢复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工作会议。

该街道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庞大,占钱塘新区大江东片区的90%左右;情况复杂,类型极为多样,牵涉到方方面面。为打赢有序恢复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这场硬仗,上半场街道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摸底,下半场街道将组成2个校外培训机构现场核验小组,对辖区内提交复工复课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核查与检验。

会议要求,要学好政策。培训机构的复课与街道的整体

防疫工作密切相关,只有学深悟透上级的政策,才能更好开展工作;要扣清底子。全面、细致摸排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分类清晰,要做到心中明,底子清;要灵活复核。灵活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符合要求的予以通过,督促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进行及时整改;要长效管理。建立培训机构工作群,方便管理。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构建机构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长效机制。要密切关注外来人员。注意境外人员、重点地区来的人员和目前三省六市来的人员,外防内控,积极落实好防疫相关工作。

义蓬街道召开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工作会议

才返校又离别!我们匆匆赶来,又匆匆告别,然后,走向各自的远方。5月11日,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离校的时

间。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一次只有一场简单仪式,没有济济一堂的热闹场景,也没有校长拨穗的盛大典礼,但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欣喜与激动是一样的。

记者 童志忠 摄

妈妈的购物袋

今天天气凉爽,我跟随钱塘新区小记者团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母亲节活动——绘制购物袋。活动还没开始,我和妈妈就早早来到了广场,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到了,原来大家和我一样期待呀!

燕子老师把小朋友分好组以后,分发了白色购物袋、颜料和画笔,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制一个漂亮的购物袋送给妈妈。我想了想,妈妈喜欢丝巾,就画了一条黄色小丝巾,

然后在丝巾上面点缀了六朵小花,为什么是六朵呢,因为我小名叫六六呀,妈妈看到小花的数量就能想到我了。

一个漂亮的购物袋在我精心制作下完成了,我把它送给了妈妈,妈妈可开心了,亲了亲我的脸蛋夸我真棒,希望所有小朋友的妈妈都能收到礼物,像我妈妈一样开心过节。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104班 徐纯熙

■实习记者 杨逸嫣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为了强化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新区各校展开了防震疏散演练。

新围小学细致地部署了“防震减灾日”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标语、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知识视频或上一堂地震科普知识课、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这五个部分。除此之外,学校还对教学楼、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随着地震预警系统铃声响起,文思小学全校师生立刻进入演习状态,任课教师们让学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避险,随后在德育处主任的指挥下,老师们带领学生按预定的路线和指令动作有序迅速地撤离出教学楼,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不统一聚集,学生向操场、篮球场、排球场、消防通道等空地疏散,集合后各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上报。整个演习过程安全、迅速、有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操场。这次演习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师生在地震来临时应急避险、逃生疏散及应急自护的能力。

当日,义蓬一小也顺利完成了防震疏散演练。随着第一次演

练信号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迅速躲在桌子底下,进行紧急避险。第二次信号响起,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紧张有序地撤离教室。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学生以书包保护头部,快速向操场撤离。各楼层负责老师在楼梯拐角处协助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止拥挤、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义蓬二小各班则展开了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应急能力。404中队别出心裁地召开了主题为“待你归来,点亮希望”的主题班会。孩子们认真观看了“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片,学到了很多地震避难的方法。同学们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设计的“校园逃生图”,同学们思路清晰、考虑周全,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除了面临地震灾害时的相关知识培训,前进一小还以此为出发点,展开了更多安全教育。502中队的郭雨萱和傅乐妍两位队员带来了“防溺水”专题手抄报,告诉大家防溺水小知识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我们只有不断的了解安全常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提高自己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新区各校开展防震疏散演练

从5月13日开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第五餐厅的“隔板全媒体”“火力全开”,带同学们边吃饭边读诗、看书,掌握第一手就业信息。

“我们学校的食堂防疫隔板也‘带货’,带的是诗书和‘饭碗’。”

记者 童志忠通迅员 王术海 杨启航 摄

开学复课进行时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