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册大王”的上海好运 - images.shobserver.com · 点。...

1
8 2019 3 24 www.jfdaily.com ”, ”, —— 56 1992 8 24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May-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暮色下的百年外滩,陈海汶对建筑光影的捕捉总有独到之处。

屋顶乘凉的老人是老上海的一道独特风景,摄于福州路 18 号。

马术冠军赛上,赛马和选手一跃而过的精彩瞬间。 用多重曝光的手法拍摄下大师杯网球赛上选手发球的瞬间。F1赛场上,赛车进站换胎,蓄势待发。

陈海汶拍摄、出版过上百本画册。

8 视觉 2019年 3月 24日 星期日www.jfdaily.com

责编:章迪思

如果仅从外表判断,陈海汶很不像通常意义上的“摄影师”,金丝边无框眼镜、熨烫平整的改良中山装、

一顶英国绅士范的毛呢鸭舌帽,说话掷地有声,走路虎虎生风。然而在中国摄影界,陈海汶是著名的“画册大王”,拍摄、策划、出版画册无数,其中大型画册《和谐中华———中国 56个民族剪影》 还被选为国礼进入美国白宫。作为当代摄影界的资深人士,他很少在舆论场发声;但在人文摄影的专业领域,他凭借多年的资历和人脉,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拍摄、制作和推广模式。

陈海汶摄影事业的起点非常简单。1992 年,在招商引资大潮中蓄势待发的原卢湾区政府公开招标,

希望有一本画册向国内外投资客介绍卢湾区。 以个体户身份参与竞标的陈海汶的作品, 在 8 家单位的比稿中脱颖而出。 他摒弃一味强调硬件优势的传统

套路, 而是用卢湾人的 24 小时作为叙事主轴。这种抓取细节和关注个体的视角在当时的语境下颇为新鲜, 透露出的人情味与质感也在宣传招商需求和读者情感共鸣之间找到一个十分完美的契合点。 这本画册据说当时轰动上海滩, 紧接着各区县、各部门纷纷邀约他来拍画册。由此,在创业第二年, 他的身份从个体户一下子变成了一支百人摄影团队的领导者, 纷至沓来的订单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画册大王”。

无论从形式感、人物神态的抓拍,还是画面细腻程度来看,陈海汶的作品都有其独到之处。透过照片, 人们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带给观者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动与活泼,这些图片也成为建构上海市民生活史的一块重要拼图。这几年,陈海汶的镜头开始关注上海迪士尼的兴建、 思南公馆的变

迁、外滩的前世今生等大时代大命题。但在宏大框架下的精致光影和个体面孔、点面结合的叙事结构,依然是极具辨识度的“陈氏特色”。

陈海汶说,中国只有一个上海,只有上海具备这样丰富的题材。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关注上海,是他一路有好运气的原因。

本报见习记者 董天晔 摄影报道

“画册大王”的上海好运

2016年,距离开园还有一年多时间,迪士尼乐园已经初具规模。 烈日酷暑下,迪士尼园区工地上加紧工程进度的技术人员。

陈海汶在建筑工地搭起一座摄影棚,为参与建设的工人们留下宝贵的影像。

风起云涌的外滩和晨光照耀下锻炼的人们。

新场古镇保留至今的老式理发店。

居住在四川中路的 61 岁市民鲁慧娟。上世纪 80 年代上海街头仍有代写书信服务。 临窗而坐的上海姑娘。

扫一扫看视频了解画册大王的创业经历